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6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篇1
论两岸关系
随着改革的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近几年大多数的人都进入了小康的生活,有车、有房、有点小存款。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正在努力的工作或学习的时候,21世纪来了,它是来的那么的快来的那么的悄无声息
21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纪,它不仅仅给我们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以前的我们只觉的只要努力的工作、努力的读书就能立足在这个社会,能有口饭吃,但是随着21 世纪的到来,这种思想根本难适合于这个社会,就像是中国的大陆和台湾一样,以前的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关系不怎么紧张,大家看看现在中国和大陆的关系发展日趋紧张。
众所周知两岸关系的由来是由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的内战导致的两岸分隔、对立。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谈话中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二十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嗨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 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开创的辛亥革命乃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但它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面对日益衰落的中国,国人展开了一次次的浴血奋战,在抗战胜利后,台湾才得以恢复。战后,本应该进行积极的民主建设,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意孤行,国共两党最终还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政治上的分歧,这导致了台湾分隔,它给两岸中国人带来了不可忘记的历史沉痛。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争中出兵台湾海峡,敢于中国内政,这对如履薄冰的两岸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才使得我国的台湾问题弄到今天这个结局。
美国政府的含混不清、颠三倒四、自相矛盾的发言和表态,令人犯糊涂。可是冷静思考和分析之后,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最大限度的维护本国利益,主旨和最终目的都十分清晰。美国人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毫无诚信、两面三刀。为了本国的利益,把大陆和台湾玩弄于掌股之间。他们的所作所为,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久的利益之争,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看他们的言行都给台湾当局发出什么‘信号’吧。鲍威尔一边说,美中关系目前正值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一边又和阿扁两次在公开场合见面、握手;布什、赖斯、拉姆斯菲尔德与我们的防长会见时,强调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话音刚落,美国政府发言人却公然说,与中国合作与支持台湾是两回事。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最近说,他无法批评美在台协会理事**夏馨的胡说八道,又说美国的‘一中政策’ 是以‘和平解决为前提’的。言外之意是,即使台湾宣布独立了,中国只能、也必须以和平方式处理和解决。 我们坚决不能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前提’,坚决不受他们的操控!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向13亿中国人民和几千万海外华的人公开宣战!台独份子以及支持台独的势力,都是中华民族不共戴天的敌人。
我们要高度戒备,小心提防为好,不能相信他们毫无诚信的花言巧语,别中了人家的奸计。千万别再干那种一厢情愿、剃头挑子一头热、自我陶醉的傻事了。我们在朝核与反恐方面对他们的支持、以及对他们的善意、对他们的让步、对他们的礼遇……都换不回他们在中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对我国的任何一点一滴的支持,因为中国统一会更强大,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 “鹬蚌持久的相争、渔翁才能不断的得利”。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人人都知道。是否把美国看得太坏了?还是让事实说话吧!不过,我真希望美国及时调整政策,希望我们的判断是错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每一个地方,每一分草地,它们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小团体,但是他们都是一个大团体的一员,它们不会搞分裂,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使两者的关系日趋紧张,那为什么台湾还要搞台独呢?那是因为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台独的实质是什么?“台独"”,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外国势力策动和扶持,存在于台湾及海外的一种分裂主义思潮和运动。“台独”的实质,就是企图借助于外国势力的支持,以建立“台湾共和国”为最终政治目的,把台湾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把台湾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台湾独立运动(简称台独运动或台独)现代是指在基于国民主权原则及台湾全体公民投票选择决定的条件下,建立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共和国的****。台独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但是,多数的学者认为战前的台独运动和战后的台独运动在性质上并不相同。战前的台独运动(当时多同时沿用“台湾民族运动”或其他类似的标签),在本质上所要对抗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而战后的台独运动,其所要对抗的对象,则由早期的国民党政权,在近年来逐渐转变为海峡对岸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台独”势力炮制的“理论”主要是:第一,鼓吹“台湾法律地位未定”,“台湾不是中国领土,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问题”,主张台湾问题国际化,引进外力达成“台湾独立”;第二,宣扬“台湾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鼓吹“台湾民族论”,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一切联系;第三,歪曲国际法关于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的原则,提出“台湾住民自决独立”或“台湾前途由全体住民自决”,“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台独”这个词语被千家万户的人所知晓,同时“台独”这个词语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遭到践踏,治国安邦之本将发生动摇。“台独”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动摇国家的根本。如果听任“台独”得逞,中国的武装力量就没有起到护法卫国的责任,就是最大的违宪和失职。第二,境内外其他分裂势力必将群起效尤,中国安全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可能被破坏,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中国,很可能变为四分五裂、狼烟四起的中国,国家将永无宁日。第三,中国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一半和大量海洋资源将随之丧失,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即东部海上通道,此将处在别人的战略监控之下,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将直接暴露在外部势力的威胁之下,地缘环境将严重恶化。同样,海南岛若失去与台湾岛的彼此呼应,其保卫南部海疆的支撑作用也将降低,南沙的海权将更加难以维护,中国“南下”的战略通道在战时有可能面临被封阻的危险。第四,台湾倘若沦为某些西方大国的附庸,一些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必以“保护台湾”为名,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比现在更频繁地打“以台制华”牌,中国整个国家的安全环境将严重恶化。第五,中国的国际声望因不能有力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严重受损,日后将难以在国际事务中有效维护自己的民族权益。第六,势必长期消耗中国外交资源和牵制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台湾一旦分裂出去,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地区就将直接面临外部威胁,商场变为战场,外商很可能望而却步,投资环境将严重恶化,势必影响“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七,最危险的是,假如让台湾在中国共产党手里丢掉,中国人民将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质疑,执政党的地位就会面临严峻考验。
虽然现在的台湾独立运动正在走向衰落,但是它对我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中国和台湾的两岸关系发展日趋紧密。
一、“台独”势力的存在阻扰两岸关系的发展:“台独”势力在台湾岛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1950年“台独”势力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了所谓的“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李登辉主导下台湾政权体制方面,力图通过所谓的“宪政改革”将台湾改造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以适应制造“两个中国”的需要。民政党执政的八年中,始终坚持“台独”路线,极力阻扰两岸关系的发展企图通过打“台独”牌。但是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温,“台独”路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潮流也不为台湾民众所接受。
二、两岸政治合作举步维艰制约了两岸关系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关系中一直存在着一些政治难题。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化解。近两年来,由于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这也为解决这些政治难题提供了良好契机。
两岸关系中存在的政治问题具体在:两岸在彼此政治定位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这主要是因为在双方各自坚持的原则和立场之间,存在着矛盾。
三、美国售台武器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干扰与牵制:台湾问题至今尚未解决,除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内部因素以外,还与美国等外部势力的介入有密切的关系。美国是中国为自己的钱在战略对手,由于借助各种政治、经济手段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台湾的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是台湾问题产生、发展和至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因素。 内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美国视中国为潜在对手,加紧实行“以台制华”。小布什当政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对台政策做出新的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介入两岸事务的力度。美国因素已成为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奥巴马上台后,一方面承诺将继续执行中美关系正常话以来美国政府的两岸政策,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仍然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没有放弃对台军售的计划。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做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我们真诚希望台湾有关人士和有关政党严肃思考这个重大问题,从民族大义出发,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为保持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做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一定会同我们一道,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而使中国和台湾一直这样下去,所以我们应积极寻求**,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努力的学习,将来为促进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篇2
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分析
摘要: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发达国家是否会重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困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世界经济何去何从?本文中提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们仍面临着难得机遇。
21世纪头10年的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便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进入了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2010年世界经济实现复苏性增长后,迎来了本世纪第二个新10年的开端——2011年,人们对此抱以厚望。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2011年已过去大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并非此前多数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那么乐观,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很不平衡
今年伊始,世界经济总体上在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着复苏态势。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11和2012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将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将延续去年的复苏态势。
但事实上,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以及近一段时期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明显放缓,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面看,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
特别是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带动的复苏,随着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结束或减弱,停滞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美国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分别增长0.4%、1.3%,大幅低于去年四季度3.1%的水平,不少生产、需求指标出现走弱态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乏力。
第二,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形势的骤然紧张,欧元区又一次被推上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欧元区核心国家有可能被拖下水。债务危机成为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为世界经济形势增添了另一层面的不确定性。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轮番波动,虽然有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是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通货膨胀已成为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巴西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印度6月份批发价格指数上涨9.4%。为了抵御通胀风险,新兴经济体不断加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的强劲复苏。
今年下半年,在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情况下,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了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确实又到了一个需要警惕和呵护的时段。
从上述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世界经济正笼罩在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欧美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拔出双脚?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向何处发展?这一切的答案依旧存在着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二) 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既有挑战也有难得发展机遇,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近一个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采取加息等措施,经济出现一定程度放缓,但长期增长动力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近一个时期,关于世界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议论再度引起各界关注。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从世界经济的风险因素看,虽然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处在一个复苏阶段,但下行风险犹存。首先,美国经济可望步入新的增长周期,但增长率将会有所减缓,失业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比较困难,消费疲软仍将是美国难以化解的难题,为此美国则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继续刺激经济。一旦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失灵,美国经济可能再度衰退,世界经济也将受到冲击。其二,在债务危机仍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有可能出现反复和波动。其三,虽然前一段时期日本经济正在逐渐摆脱长期衰退的困境,但地震和海啸以及紧随其后的核泄漏危机又将日本经济带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再加上日元升值和经济结构性问题以及政府频繁更迭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制约,其间经济出现反复也有可能。其四,新兴经济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不断升温的通胀压力和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严重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复苏,而且如果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必然也会拖累新兴经济体。与此同时,一旦美国加大刺激经济措施的力度,美元的新一轮贬值将导致全球性通胀上升,新兴经济体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但也要看到,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既有挑战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尽管美欧经济复苏乏力、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确定的,这使得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较好的环境和机遇。
还应看到,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改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外两个大局互动加深,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提高配置资源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国际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为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我们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
尽管近一个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采取加息等措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但长期增长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这种经济态势的此起彼伏,显然对进一步缩小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差距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张永军.世界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吴雪明. 世界经济形势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篇3
形势与政策论文
以大学生的视角看两会和谐
2012年的“两会”非比寻常,它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两会自开幕到结束,都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优秀接班人。我所关心的,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即国民幸福感的问题。虽然每个人的幸福感的来源都不一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幸福感唯一来源是国民的幸福感。从两会看和谐,从两会看民生!
2012年,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2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两会作为一个连接民意传达与政府了解民情的的一个平台,每年的两会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媒体及中国公民的关注。它的召开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通过代表,公民可以提出自己对国家政治经济等自己所关心的话题提出意见和要求,从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在全国“两会”期间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q其实,在元旦的新年贺辞中,他就已经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一系列讲话都有力地表明,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首先是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其次,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最后,是要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一是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二是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三是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四是在工作上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篇4
1,我国周边安全挑战有哪些?
2,2,“9.11”已过去10年,为何恐怖主义仍猖獗?
3,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4,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
5,解决食品安全的出路在哪?
6,互联网发展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7,当前我们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哪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
8,通过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百年来的中国的历史变迁,你得到了怎么样的启示?
9,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10,为什么要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型产业?
11,如何才能增强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2,如果你打算投身文化产业领域,你会从那几个方面做准备?
13,为什么说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
14,当前我国民众社会心态健康的重要表现?
15,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民生问题是什么?
16,大学生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主要途径?
17,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的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18,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么样的心态?
19,为什么说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稳定通胀预期是稳物价的关键?
20,你认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意义在哪?
21,为何说中东应证了“发展是硬道理”?
22,中东动荡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和机遇?
23,我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制约因素?
24,我国和平崛起进程的主要表现?
25,我国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6,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给了我们那些警示?
27,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28,如何应对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29,霸权政治与恐怖主义的内在逻辑关联?
30,新形势下,中国打击“三股势力”的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篇5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期末考核论文
(任课教师:吴琼)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采用小组撰写课程论文和小组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现将课程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一、考核对象
全校2010级、2011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二、论文题目方向(从以下选题择一,自拟题目)
(一)2013年全国“两会”热点难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有哪些?)
(二)何谓“中国梦”(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四)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五)中国何以迎来自信时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六)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七)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形势
(八)收入倍增与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倍增怎么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
(九)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中国)
(十)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十一)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
(十二)结合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
论文题目可以围绕上述选题方向自定,但切忌写成感性的心得体会,杜绝抄袭、代做等舞弊行为。
三、论文要求
1. 论文正文字数2500字~3000字。
2.论文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书目五部分。
3.论文正文的结构应用汉字“一、”、“二、”作为序数。 “一”以下用“(一)”,再以下用阿拉伯数字“1.”“(1)”等做序数词。论文也可以单设引言和结语。
4.论文的文档格式:
(1)论文要求用稿纸工整书写或打印稿。但论文封面都要按要求设计(附后)。必须使用统一的论文封面和A4纸张。
(2)页面设置:上2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眉1.5,页脚1.75。行距采用固定值18磅,标准字符间距。
(3)“题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摘要”用三号黑体字、空两格;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关键词”用三号黑体字、空两格;关键词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间隔。
(4)正文中一级标题使用小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使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黑体。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参考文献使用五号宋体。
(5)论文要求格式规范、语言流畅、结构完整、逻辑通顺、引注合理。
(6)论点必须言之有据;提出任何观点或事实必须有论据或实证支持。引用他人资料或著述的,必须注明出处。
(7)论文不得抄袭,任课教师批阅论文时将进行横向比对、上网检索,一旦发现学生中有雷同论文或与网上论文雷同者超过30%者,该门课程成绩记载为不及格。
(8)本论文成绩+小组论文答辩和平时成绩结合为本学期期末最终考核成绩。
四、论文上交时间
各小组提交论文的时间,第15周上课结束后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思政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期末考核论文
题 目:
所在系部:
专业班级:
姓 名:
任课教师:
2013年6月
形势与政策论文乡村振兴题目篇6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摘要: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生财政建设 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
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__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__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
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 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
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
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不知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已有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环境、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对此,为稳定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纵观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增生,*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顽疾,它的出现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对此,我们现正在积极应对,以来,党中央对反*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组合拳”,扎实推进反*行动,反*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再次是反*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国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弹不长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员、医生还是高人,击中谁就是谁,打‘老虎‘��苍蝇��绝不手软。20**年反腐有一新亮点,就是纠正不正之风,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靶心”动员全党对作风上的弊垢扫除,全面改革以清除*土壤。同时加强监督力度,监察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国内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外部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落实了工作,但就业状况不好,进退维谷。这一批不得志的大学生构成了“蚁族”等“族化”群体,**“族化”应从几方面入手,政府上,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环境;教育主体上,结合社会需求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自身层面上,正确定位,做好自身发展。我国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现状,产能过剩呈现着全面化特征,传统产业和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均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部分产业出现绝对和长期产能过剩。
近几年,集中投资造成了产能增长过快,而且新产能还在不断地释放和形成。原因是由于自由竞争,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经济波动性大,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务信息不足,国际金融危机使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此,我们应该创造有效的需求,消化一批产能,还有就是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向境外有序转移一批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而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当今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只有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以事业的发展,不断开阔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才能更好的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