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14篇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新冠肺炎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方案设置要求隔离室制度及职责我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新冠肺炎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新冠肺炎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方案设置要求隔离室制度及职责我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新冠肺炎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新冠肺炎防治的有关实施办法以及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室设置方案
我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新冠肺炎传染
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
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新冠肺炎防治的有关实施
办法以及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硬件设置
我校共设置隔离室三处,分别位于校门口
XX房、卫生保
健室、教学楼一楼XX教室。
隔离室内配备洗手液,消毒水等清洁用品;配置桌、椅、床
等,供学生休息。
二、使用方法
1.校门口的临时XX隔离室。当校车到达后,进行体温检测,
如有疑似疫情状况的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在室内复检,等待家长领
回或等待发热门诊专车接送就医。
2.卫生保健隔离室。在学生在校期间,如突发疑似疫情状
况,由指定教师送至隔离室,并在室内复检,等待家长领回或等待发热门诊专车接送就医。
3.一楼XX隔离室。当某班学生发现疑似疫情状况后,由
班主任带领其他学生至一楼东侧隔离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三、管理规定
隔离室由卫生保健教师XXX负责管理,每天检查室内必备
物品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登记。隔离室除卫生健隔离室外,其他两处平时处于关闭状态,避免
发生交叉感染。当出现疑似疫情时开启使用。
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
为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开全力学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教育系统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及《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指导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
1、临时隔离室应相对独立,不得设在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学
生易到达的场所,采光和通风良好,不与其他室内区域有空气流通,并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要设立醒目的“临时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观察区域。根据学校师生人数设立一定数量的单间,有足够的空间供被观察的人员使用。保障单人单间,保障物资储备,设置医用废弃物回收装置。
2、建立临时隔离室管理制度,制度上墙。配备适量的安全防
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3、做好详细的使用登记。4、临时隔离室统一由专人送餐,送到隔离区域后由卫生保健
人员逐间分发。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
5、对临时隔离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
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临时隔离室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健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保健老师负责管理,有出入登记记录。
保健室、隔离室管理制度
1、学校要专门设置专用保健室、隔离室。2、保健室要阳光充足,不阴暗潮湿,光线明亮、通风、室内
有防署保暖设施,流水洗手设施。
3、保健室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一
日工作常规。保健室远离大门口时,要在大门口设置晨间接待室。
4、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配备专职保健老师。5、保健室按照卫生保健要求需配备药柜、观察床、桌椅、视
力灯、消毒灯、体重称、身高计、量板、药品、消毒液等物品,并由保
6、保健室内设隔离室时,需隔离到位,封闭隔断,保证与保
健室不交叉污染。校内只有一名保健老师时,保健室和隔离室须相邻或同室隔断。保健教师进隔离室时,需穿隔离衣,出来时脱下摆在隔离室门口封存。
7、隔离室内须有专用隔离床和被褥,平时不得随便挪用。每150名幼儿配一张隔离床,并有小桌椅、玩具柜、痰盂等,有
条件的配备专用厕所。
8、非隔离室负责人及隔离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隔离室。隔离
室负责人上班时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财产物品、药品、台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9、做好保健室、隔离室的清洁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保管
好保健室的财产物品、药品、台账,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保健室、隔离室负责人职责
隔离室负责人:职责:
1、负责隔离室卫生清洁消杀工作2、对被隔离人员进行心理辅导。3、非隔离室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室4、做好隔离室各类台账的整理。5、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篇二: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各县(市、区)教体局、高新区农社局,各高校,河南医药卫生学校,市属各职业学校,市教体局直属各学校、机关各科室及二级机构:为做好全市各类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对可疑症状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遏制疫情在校园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平顶山市大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设立疫情防控独立隔离区,现将有关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通知如下:
一、中小学校、幼儿园疫情防控独立隔离区设置规范(一)设置要求1.独立隔离区设置,宜选择通风良好、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2.独立隔离区应设置临时隔离室(也可搭建临时板房),不少于两间,外围应设置警戒线或明显标志。3.临时隔离室内应备有必要的防控物资储备,如医用防护服、医用N95口罩、医用护目镜、一次性无菌手套、体温计、紫外线灯、消毒液、座椅、床及简单的床上用品等。4.临时隔离室内规章制度上墙。5.配置医用废弃物回收装置,及时消毒。6.隔离处置按应急处置流程规范化操作,严防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
(二)处置要求1.校园内(或校园入口)发现体温高于37.3℃,或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如干咳、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人员,学校应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由工作人员(班主任、值班人员等相关人员)按规范将可疑症状人员安置到临时隔离室,避免与他人接触,等候专业医护人员处置。2.专人专管,非相关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隔离区。3.做好观察记录。4.督促密切接触者做好个人防护。5.对可疑症状人员曾接触场所及时开展规范化消毒。6.做好疫情报告、开展后续相关疫情防控、相关场所通风消毒等工作。(三)处置流程1.校医(医务保健员)应佩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穿上防护服,负责对临时隔离室留观人员开展以下工作:(1)测量体温。(2)询问健康状况。主要是前14天有无出现可疑症状,是否有疫情严重地区的旅居史、接触史,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等。
(3)做好个人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住址、学生及家长联系电话、体温、接触史等。
2.立即通知其家长,及时送至定点救治发热门诊就诊。3.根据医院诊治结果进一步采取相关应急措施,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流调及善后处理工作。二、高等学校疫情防控隔离区设置规范(一)设置要求1.独立隔离区选址原则上应当远离师生密集区,与校园主要生活、学习等人员密集区域有一定缓冲距离(原则上大于500米),建筑物相对独立,容易管理,并具备独立设置隔离区域条件。避免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2.每所高校独立隔离区应当设置与其师生规模相匹配的一定数量隔离观察室,实行封闭管理。3.隔离观察室单人单间,房间应当具备独立卫生间等基本设施,并具备良好通风条件,如已安装独立空调,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隔尘滤网,禁用中央空调。4.独立隔离区应当按其规模大小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
5.独立隔离区内应当划分清洁区和相对清洁区,并有明显标识。清洁区为医疗、消杀、保洁等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相对清洁区为密切接触者居住活动场所。
6.独立隔离区应当配备与规模大小相匹配的医疗专业人员。高校可依托本校医疗机构,如自身医护力量不足的,可依托当地公立医疗机构。
7.制定独立隔离区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应包括有:隔离观察人员入住通知书、隔离观察人员须知、隔离观察人员入住及退宿流程等,以及《独立隔离区消毒记录表》《卫生间清洁消毒检查表》《独立隔离区垃圾清运消毒记录表》等工作记录表(详见附件)。通过规范细化卫生消毒、维修、订餐、体温监测等工作流程,落实责任到人,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二)处置要求
1.隔离观察室应加强通风,每天保证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持环境卫生。
2.隔离观察对象应当相对独立居住,进行单间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3.保证隔离观察对象生活、起居、饮食均可在房间内完成,隔离观察对象不得外出,并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
4.由专业人员对隔离观察对象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可参照《平顶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通知》(〔2020〕82号)执行。
5.安排专人每日对隔离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巡视(早晚2次测量体温),详细记录其健康状况。
6.相关人员在测量体温、诊疗、清洁消毒、送餐和询问隔离观察对象需求等活动中,确保个人防护到位。并针对工作人员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健康监测。
7.做好独立隔离区封闭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派专人定时送餐,保障入住人员用餐。
8.按照《平顶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20〕80号),严格对隔离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日常消毒。
9.独立隔离区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
10.隔离观察期间,隔离观察对象如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应当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由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救治,由疾控人员对原隔离房间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三)处置流程1.接收被隔离观察人员,原则上仅接收符合隔离观察要求的本校师生。2.安排医务人员对隔离观察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询问,建立隔离观察个人档案,按照校医院开具的《隔离观察人员入住通知书》,签署《隔离观察人员须知》后,办理入住手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适当的心理疏导。3.安排专人测量体温、了解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个人防护和消毒指导。4.安排专人做好隔离观察室的餐饮安排、清洁消毒等工作。5.隔离观察期满解除对隔离观察对象的隔离,校医院出具《隔离观察期满证明》,办理退宿手续,对其隔离场所开展终末消毒。
附件:1.隔离观察人员入住通知书2.隔离观察人员须知3.隔离观察人员入住及退宿流程图4.独立隔离区消毒记录表5.卫生间清洁消毒检查表
6.独立隔离区垃圾清运消毒记录表7.隔离观察期满证明
篇三: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14篇
(一)组织要求。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中小学校开学时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健康、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控要求及各项方案,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二)保障要求。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
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服务保障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
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包裹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二)入校后管控。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疑似症状。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
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随身备用口罩。
7.保持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
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疑似症状,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
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11.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
读写姿势,严格控制视屏时间。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
12.加强人员防护。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疑似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
(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强化监测预警。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在家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三)快速处置疫情。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
及时安排线上教学。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
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学校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指导高等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
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本版方案。
一、开学前(一)学校的准备。1.重视开学准备。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和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疫情监测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做好新冠肺炎和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师生员工和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周密安排师生返校,安全有序推进开学工作。2.落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辖区党委和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师生员工自我管理责任。高等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提前有序做好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准备。3.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强指导,推动学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属地政府与辖区内高校建立“包联制”,配合属地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和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多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开展
专项风险排查,确保每项措施落到实处。4.细化防控方案。学校防控骨干应熟悉掌握当地防控要求、
防控方案、医疗服务预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师生来源特点,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校医院(医务室)等应发挥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纽带作用。
5.完善应急预案。高校开学前与属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公安机关等做好对接,健全学校疫情处置机制,周密部署、联动高效做好应急预案,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应急预案各环节能快速响应,应急措施到位,以最快速度落实隔离、转运、流调、封控、治疗、健康监测、信息发布、线上教学、舆情监测、人文关怀、服务保障等。
6.做好防疫储备。提前做好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在学校内或周围具备隔离条件的宾馆设立临时留观室,位置相对独立,必备物资齐全,操作流程规范,值守人员合格,以备人员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用于隔离的空间和房间数量应尽量充足。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员、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建设。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卫生设施管理、卫生保障、监督落实等工作。
7.彻底整治环境。对校园实施全面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对冰鲜冷链物流的监控和管理,保障饮食和饮水安全。对教室、实验
室、会议室、食堂、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公共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彻底卫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垃圾清理。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8.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各种媒体等途径,全方位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对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师生员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规和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9.做好信息摸查。建立覆盖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制度,全面摸查、准确动态掌握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以及近期行程等信息,拟定师生员工返校方案,精准施策,做到“一校一策,一人一档”。
10.推进疫苗接种。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二)师生员工的准备。11.报备健康状况。开学前连续14天每日监测体温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将健康码、行程卡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入校健康检查。12.落实返校要求。及时掌握学校各项防控制度及本地和学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势、防控规定,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开学时间前,学生未经审批原则上不
得提前返校。确需返校的,应履行报批程序。13.实施分类管理。跨省区返校的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到校后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进行核酸检测。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二、返校途中防护(一)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卫生,做好防护。(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聚集。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进行清洁处理。(三)返校途中身体出现疑似症状,应当主动报告,及时就近就医。在机场、火车站以及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三、开学后(一)学校管理要求。1.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细化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课(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等要求和防控措施。2.严格日常管理。依托学校、院(系、部、处等)、班级三级
公共卫生工作网络,每日掌握师生员工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全体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对因病缺勤缺课师生员工,坚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加强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流感等季节性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经常性开展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3.加强校门管理。全面把控进出校园通道,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所有人员入校时严格核验身份、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卡,所有人员健康码、行程卡和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
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加强冷链食品包装、国内国际邮件预防性消毒。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便捷的进出校门管理机制。全面排查出入校漏洞,重点检查围栏损坏处、绿植围挡处、矮墙等人员可通过又无人看管的区域,及时修缮、堵上漏洞。
4.加强公共场所管理。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使用空调时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疫情期间,增加对公共区域开关面板、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内大型建设施工现场实行闭环管理,施工人员与校园实现物理隔离。
5.加强食堂卫生管理。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
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食堂餐桌安装隔板,错峰就餐,引导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建立就餐、清洁消毒等食堂卫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
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及时收集和处理餐余垃圾。
6.加强宿舍管理。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引导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少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和公共区域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清洁消毒。
7.加强活动管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控制。原则上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
8.加强家属区管理。将家属区纳入社区常态化防控管理,对家属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学校通勤车辆管理。加强教职员工所在院系与其家属和社区网格管理员的沟通交流,密切注意教职员工家属日常身体情况。
9.开展应急演练。高校在开学后应定期组织开展应对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即时反应能力,检验学校疫情防控骨干和师生员工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整改、
调整。(二)师生员工管理要求。10.遵守校门管理。师生员工应遵守学校校门管理规定,尽量
减少出校。学生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对于因找工作、实习等原因,确应出校的,履行相应程序,允许进出校。
11.加强健康监测。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就医,不带病上课、工作。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12.加强个人防护。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应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并完成加强接种。校园内师生员工应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
13.落实健康教育。学校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师生员工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积极倡导健身活动,养成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14.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关注师生员工心
理状况,安排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疏导师生员工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处置措施。(二)强化监测预警。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出现疑似症状,学生应当及时报告辅导员,教职员工应当及时报告校医院,学校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点),由指定专人负责对被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未设置校医院(医务室)的学校,应当就近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三)快速处置疫情。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
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由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学校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
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为指导中小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本版方案。
一、开学准备(一)组织要求。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中小学校开学时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
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健康、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控要求及各项方案,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二)保障要求。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服务保障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
定期进行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包裹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二、开学后(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二)入校后管控。
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疑似症状。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
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
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随身备用口罩。
7.保持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
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疑似症状,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
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11.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严格控制视屏时间。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
12.加强人员防护。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疑似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
三、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
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强化监测预警。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在家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
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三)快速处置疫情。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
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
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学校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
支持。根据《__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中小学教
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__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__年春季推迟开学工作安排意见》和《__县教育局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间做好学校工作和加强学生学习的指导意见》,特制定__一中高三疫情防控网络授课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教师、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安排推迟开学期间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教师、学生、家长协同作战,教师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确保特殊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二、具体安排1、做到“停课不停学”,需要各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督促检查落实学生在家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情况,各班主任把作业检查分配给各科任教师,班主任帮建群,请各科任老师每天负责检查学生作业及学习内容落实情况。也请各科任教师将学习内容细化,落实到每一天。2、利用升学e网通视频点播学习。每个学生提供账号。高三学生根据教学进度观看视频。3、利用网教通直播功能进行在线教学。具体流程如下:(1)高三以班级为单位每天为每个班级默认开通一个直播
间;(2)老师使用网教通账号登录直播,学生使用网教通账号
登录观看;(3)老师直播条件:网络、电脑、摄像头、耳麦;学生观看
条件:手机或者电脑;(4)每个直播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5)班主任登录平台,做好当天考勤工作;(6)支持视频回看。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学校应认真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做到“一地一策”、“一校一案”。
各学校每日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要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疫情防控、个人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正在发热或有疑似症状的师生员工要暂缓返校,绝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的师生员工返校。
严格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校园,所有场所设施暂不向社会开放。
开学前要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保持教学、生活、工作、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
严禁学校在开学前组织集中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在开学前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各学校要持续做好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开展晨午检工作,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
要严格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监测体温,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加强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宿舍、食堂、浴室、体育活动场所等重点场所地面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
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肥皂等。学校要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学校要制定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制度,科学使用,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专物专用”。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医务室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迅速报告,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4、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四、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为指导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托幼机构
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本版方案。
一、开园准备(一)托幼机构的准备。1.重视开园准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托幼机构要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根据疫情形势和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做好新冠肺炎和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两案九制”,做到妥善有序开园。2.落实多方责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托幼机构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开园前须制定完善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实化各项防控措施,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3.坚持联防联控。在卫生健康、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托幼机构应加强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健康、托幼机构和家庭“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4.加强应急演练。开园前,托幼机构与属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公安机关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开展疫
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5.做好物资储备。做好儿童和成人口罩、洗手液、手消毒剂、消毒用品、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设置足够数量的盥洗设施,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按照标准设立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安排专人负责。
6.加强环境消毒。落实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园内全面清洁消毒工作。开园前应对园内重点场所、公共用具和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做好垃圾清理,对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对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间等各类生活、保育场所开窗通风。
7.保障饮食饮水安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开园前对托幼机构食堂及饮用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和清洁消毒,所有饮用水设备设施均应取得行业监测、检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陈旧、已经损坏的设备。检查食堂食品原材料有无过期变质,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原料要立即销毁。开园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二)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的准备。8.报备健康状况。按照当地防疫规定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和
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在开园前14天开展健康监测和旅居史报告,并如实上报园方,配合园方做好开园返园的健康监测。对有疑似症状的,应当及时就医,暂缓返园。
9.保持社交距离。开园前14天,家长做好幼儿看护和防护物资准备,减少人员来访,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前往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10.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
11.落实返园要求。低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幼儿经园方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园。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园或其他特殊情况教职员工和幼儿的健康管理要求,返园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开园后(一)托幼机构管理要求。1.重视入园排查。动态精准掌握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监测。教职员工和幼儿每天在入园处须测体温,无疑似症状方可入园,出现疑似症状者,应及时就医。安排家长错峰接送幼儿,在园门口设置1米线,配备工作人员疏导人流,防止出现园门口人群聚集。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2.加强园门管理。托幼机构实行园内相对封闭管理,无关人
员一律不准进园。在入园处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做好登记、扫码,并佩戴口罩入内。如出现疑似症状,不能入园,应及时就医。
3.做好监测预警。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园内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严格落实幼儿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和点名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幼儿需及时追访、登记和上报。进行晨午检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
4.加强场所管理。加强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食堂、办公室、医务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消毒,定时通风换气,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增加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玩具、娱乐设施、儿童个人用品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门卫室设置快递专用区域,快递人员不入园。
5.加强活动管理。教师、保育员等要相对固定,减少在不同群体间流动重叠。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从严控制开展儿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
6.确保膳食营养卫生。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控进货渠道,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
购,保证来源可追溯。依据幼儿生长发育特点,每日提供充足的新鲜果蔬和奶制品,适量的鱼、禽、肉、蛋类食物,保证食物种类多样。
7.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面向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开展新冠肺炎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打喷嚏和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8.做好疫苗接种查验补漏工作。配合相关部门逐一查验幼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漏种,及时告知补种。
(二)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管理要求。9.落实家校协同。教职工应每日与幼儿家长保持沟通,家长每日应如实向班主任报告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如有疑似症状,要及时上报就诊。10.保持手部卫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应引导幼儿尽量不用手接触口眼鼻、勤洗手,做好手卫生行为宣教。11.积极参加锻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体格锻炼,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3岁以上幼儿至少1小时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12.落实个人防护。托幼机构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还应当戴一次
性手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幼儿离园期间,家长做好幼儿看护,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园外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13.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幼儿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障充分户外活动,严格控制视屏时间。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睡眠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托幼机构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二)强化监测预警。托幼机构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入园前,教职员工、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报告,采取居家观察、就医排查或隔离措施。在园期间,教职员工和幼儿如出现疑似症状,教职员工应立即停止上岗,及时通知幼儿家长带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托幼机构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一旦托幼机构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
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园内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园(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三)快速处置疫情。如教职员工和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托幼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和暂缓返园等处置措施。
托幼机构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疾控机构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托幼机构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托幼机构要安排专人与接受医学隔离的教职员工、家长或幼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每日健康状况。教职员工、幼儿病愈后
返园需提交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要加强对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托幼机构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非常期间,为了减少新冠病毒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确保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降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我校教师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水平,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具体实际,经吸收各方面意见,并反复研究,特制定我校“线上教学”工作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__(校长)职责:全面领导“线上教学”工作副组长:高__(副校长)__(教务副主任)__(教务副主任)职责:负责指导全校“线上教学”业务具体工作,全面督查督导,了解各班各学科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学校工作方案。组员:各教研组长、各班主任、全体科任老师、电教专干职责:教研组长(__、__):负责本学科线上教学计划制定和
教学落实,收集本学科教学相关信息,对接任课教师的资源发布、备课教案和授课反馈活动,及时督导检查本学科教师的线上授课情况。
班主任:负责本班“线上教学”的全面工作,了解本班学生和家长的实施落实情况,协调安排本班科任老师教学,及时上报本班相关数据材料。
电教专干(__):负责学校网络技术培训和指导,搜集、发布各学科线上教学资源。科任教师:负责本班学科教学工作,配合、协助班主任做好本班线上教学工作。二、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各班、各学科要充分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和局限性,做到一班一方案、一科一方案,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兼顾每一位学生,特别注意因家庭原因不能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综合采用线下自主学习、线上反馈答疑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2.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家庭情况灵活开展线上教学,网络拥挤时应允许学生错峰登录线上平台、回放课程,延长提交作业时间,对确实无法实现线上学习的学生,提供适当的线下学习材料。3.创新性原则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积极主动的创新教学方式,借助微信、QQ、钉钉等网络平台组织开
展教学,优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互补。4.教研组结合原则线上教学不同于熟悉的线下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
各式各样的问题,各教研组要及时组织本学科教师线上集体研讨,线上教研会时间由各教研组长规定。
三、学生作息时间(可根据上级要求实时调整)上午:预备8:00第一节:8:10-8:50第二节:9:00-9:40大课间:9:40-10:10第三节:10:10-10:50第四节:11:00-11:30(中、高年级)下午:预备2:20第一节:2:30-3:10第二节:3:20-4:00大课间:4:00-4:20第三节:4:20-5:00四、课程表安排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自行协调、安排,并在“线上教学”开始前三天将课程表上报教务处。五、具体教学安排:(一)语文1.各年级提前备课,保证一周的余粮,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2.授课的内容以教学参考书为主要依据,要求学生掌握重点的生字与词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每段的段意,并且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3.教学内容以学习单为主要形式,通过预学单让学生预习每课的字词,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以及主要内容。共学单讲解易错
字,分析重点句子,对比优美句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地进行延学单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4.检测形式以家长协助为主要手段,调动有能力的家长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特殊的学生教师指导其进行自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以检测生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主要内容。在答疑时间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与解答,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目标对开学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学之后各班根据自己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测试,有效地检测网上学习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1.各年级提前备课,保证一周的余粮,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2.授课的内容以教学参考书为主要依据,要求学生掌握重点的单词与词组,正确流利地背诵对话,并且正确地书写单词与词组。3.教学内容以微课为主要形式,通过微课让学生掌握单词与句子的正确读音,同时掌握对话正确的语音语调,为背诵打下良好的基础。4.检测形式以指导学生进行自行检测为主要手段,教给学生写下汉语,书写英语单词,同时调动有能力的家长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检测的内容检测单词和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为主要内容。在答疑时间教师针对学生的发音的易错点进行讲解,
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目标对开学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学之后各班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测试,有效地检测网上学习的教学效果。
(三)数学1.各年级提前备课,保证一周的余粮,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2.线上教学实施环节:(1)阅读教材环节,布置一两个任务即可。(2)带着问题观看微课,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延学单以书中基础题为主,可设计一道提高题(弹性要求)。3.统一线上答疑时间。各年组统一制定线上教学计划,做好集备、学习要求、学习计划、教案、学习单的整理和归档,形式不限!六、具体措施1.学校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落实上级相关通知要求,从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认真组织我校网上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2.领导小组可利用视频,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案,各教研组长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充分体
现学习重点。3.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时间,灵活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学习,认真落实作业布置、辅导答疑以及考查考核等环节工作。教学领导将会进行在线监督,保障网上学习的教学效果。
4.开学之后教导处将结合每一学科的教学计划进行单项测试,检测网上学习的效果,做到查漏补缺,保障线上学习和恢复上课后的学习内容有序地进行,有效衔接。
七、教学要求1.为了保证学习效果,保护学生视力,各老师要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三至六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0分钟,要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注意用眼健康,严禁超标准、超进度、超难度、超负荷教学。2.严格控制作业量。各教师要根据线上教学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3.各教师向学生推广的学习资源必须全部免费,严禁各类搭车收费行为,不得向学生推送付费学习资源内容,禁止向学生进行商业宣传,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市教体局相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全校师生“零病例”、“零感染”的目标。二、工作原则1.统一指挥。学校成立学校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班级、个人。一旦发生发现,做到预案启动,统一指挥,全员参与。2.立足预防。做好发生疫情的应对准备,但首先是立足预防,保障校园不发生疫情。做好预防,一是宣传教育,二是落实措施,三是做好长期应对准备。3.生命为本。以师生生命为本,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安全优先于学业成绩和集体活动;不隐瞒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部署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在校师生无症状,感染师生不入校,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4.科学应对。做好预警研判和预先推演,学习预防专业知识,
做到科学应对,正确应对,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沉稳不乱,细致周密,有序有效。
5.加强协调。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内部协同机制,立足自救自助,同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及部门,协调社会资源,主动汇报沟通,主动参与所在区域工作,全面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三、成立防控领导小组(一)人员组成组长:校长____副组长:副校长____教务主任___后勤负责人___成员:各年级组组长、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校长室)、督导检查与工作协调小组(教务处)和校园管理与后勤保障小组(后勤保卫处)、日常监测与疫情处理小组(各班班主任)。明确各人员的职责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日常防控和应急处置任务。(二)主要职责1.办公室:针对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第一时间以书面的形式报送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上级单位领导到校的接待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深入进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知识,引导师生遵守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做好校园网涉及此次事件的舆情、舆论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需要时做好媒体应对
和网络辟谣的相关处置工作。2.教务处:负责监督检查学生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开展和
落实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督促整改落实;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要求,做好2020年春季开学准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负责停课期间“空中课堂”开播等工作;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对春季开学有关情况做出科学研判,研究确定是否对开学时间和教学安排做出相应调整。
3.后勤保卫处:负责学校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负责落实防疫物资的储备;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校内外隔离点;对春季开学师生员工开展分类指导,对自疫情较重区域返回的师生给出隔离和观察建议;加强对出入校门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坚持出入校门人员体温检测制度;校医务室负责转诊、消毒和隔离病人,按照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与上级卫生防疫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业务上获得更多的指导。
4.各班主任:负责落实新型防治冠状病毒各项工作的开展。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协助做好学生和家长疫情防治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及家长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范知识,引导学生及家长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做好学生入校后的跟踪
检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四、日常防控工作安排(一)开学前准备工作1.加强师生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手机短
信、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师生家长增强敏感性和辨别力,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提醒广大师生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规定,服从当地社区(街道、乡镇)组织开展的防控工作,依法接受疾病防控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测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提前告知具体开学时间。正式开学前,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就延迟开学具体时间(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后另行通知),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并告知学生家长提前三天做好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的,要暂缓返校。
3.认真落实“日报告”制度。教务处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等相关情况;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没有异常的可以不报,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各班级要严格按要求,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
4.做好假期疫情信息统计。准确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在确定开学日期前三日内,通知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填报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
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
5.抓好重点师生摸排工作。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疫情动态,对来自有确认病例小区(街道、乡镇)的师生开展摸排工作,做好详细的信息统计,每天跟踪询问核查相关师生身体心理及情绪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摸排了解掌握的情况,按照医学观察要求,对仍然需要在家留置观察学生,通知其暂缓返校。
6.准备好应急物资与场所。教务处根据需要,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喷雾器、手持喷壶、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备用,负责在医务室附近安排设立一间发热隔离观察室。
7.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在市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
8.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学校医务室人员的培训,和上级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及时了解传染病突发情况,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促进医务人员要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个人防护措施、消毒隔离技术、疫情处置等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突发性的传染病的应急能力。
9.严密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后勤部门联系有资质机构对饮用水、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安全,为师生返校做好准备。
10.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务处做好教师教学任务下达,制定好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检查教材及教师用书准备情况,检查与准备好教室桌椅与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正常开学。
(二)开学后工作安排1.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学校校园提前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在校门口逢车必查,逢人必检。2.做好开学师生报到工作。开学第一天,教务处在校门口设置警戒线,大门口设置五至八组检测点对入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测,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劝返;家长及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入校者,必须做好详细登记并进行体温检测,无任何异常方可进入。3.实施师生体温监测制度。每天早上、中午入校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量体温,结果经班主任汇总后报校防控领导小组;当日有课教师自测体温报教务处。体温异常者及与其接触者立即隔离,并上报校领导和校防控领导小组。4.持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每天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不留死角。加强生活垃圾管理,设立废弃口罩专门回收点。5.做好学生健康宣传教育。各班主任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上报。6.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开展好大课间
活动,指导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努力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抵抗能力。
7.做好疫情工作台账登记。按照校领导包年级、年级组长包班级、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包学生、中层干部包教职工的“四包”原则,负责全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因病缺课和病因追踪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做到“一人一档”。
8.暂取消学校集体性活动。疫情未解除,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如集会、演讲、比赛等;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学、科研等活动,不安排学生外出参加各类比赛活动。
五、应急处置机制与流程(一)日常监测班主任每日要认真做好晨午检,通过观察、询问、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认真填写台账。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询问出学生曾接触过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人,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二)疫情报告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2.严格执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疫情时,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市教体局和防控指挥部报告。
3.任何班级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4.学校医务人员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指派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
(三)疫情处置1.发现师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一人一室),并及时与教育、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协调检测事宜,并加强对疑似病人的追踪管理。2.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确诊为确认病例后,立即送往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并将确诊情况通报师生家庭成员,隔离治疗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检测和处理。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5.对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回家进行自我隔离,并进
行医学观察14天,经指定医院检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方可复课或上班。
6.感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7.学校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出现疑似或确认病例后,校防控领导组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师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各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病的信念。
六、注意事项1.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2.对在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诿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3.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按规定逐级上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为了保障学生课业学习,坚决做到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新学期教学进度的影响。依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__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线上教学,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组长:王某某副组长:徐某某陈某某成员:全体教师二、具体职责及分工:组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部署、督促及落实;负责全体教师思想动员工作。副组长:陈某某: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落实;负责全体教师网上授课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徐某某:负责学校“停课不停学”工作的家长及社会宣传。(一)网上教学管理组:成员:陈某某、刘某某、谢林、周某某、江某某职责:负责组织、传达学校关于开展网上教学的相关要求;负责按时按要求进行课程推送;负责组织评议评估授课及作业反馈效果,提出修改建议。(二)技术支持组:成员:陈某某高某某职责:负责前期各班级QQ的建立;负责教师录课、作业反
馈及QQ其他功能的培训及指导;负责实行网上教学期间各类技术问题的在线解答及指导;负责与腾讯教育就相关专业问题进行接洽。
(三)教学宣传组:成员:徐某某张某某职责:负责在家长群中关于网上教学的宣传,督促更多家长关心、支持学校此项工作,并落实到行动上,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督促孩子自觉踏实学习;负责学校此项工作的宣传报道。三、网上教学工作开展的步骤及内容:1.前期准备2月5日——2月7日①全体教师自学下载好电子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总体把握教材年段目标、编写意图、实施策略。②备好课,搜集教学相关资料,准备好PPT。③班主任建立学生QQ群,低段学生可用家长的QQ号入群(但必须是学生的真实姓名)④班主任利用网络(电子邮件、微信群、QQ群、手机短信)形式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校统一模板)。2.调试运行(2月8号——2月9号)各科教师(依据上学期课表)给学生推送视频通话、屏幕共享、电子白板。同时反馈问题至WPS共享文档。3.正式线上授课2月10号9:00开始至返校复课前,具体授课日程表见附
件。二、线上教学操作流程1.线上授课,主要以QQ群为平台,通过授课教师推送视频
通话进行授课,教师可以进行讲课,可以通过分享屏幕,进行PPT演示。
2.利用互联网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阿里钉钉、学习通、腾讯教育、希沃云、好慕课、升学e网通等媒体搜集网上的课堂实录、微课共享给学生。
3.自己录制微课,发送给学生观看。4.布置作业,尽可能给学生布置书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学生完成后用手机拍照提交。也可以布置电子版作业,在线提交。教师批阅,可写简单评语。5.写好线上授课日志,内容可以简短,如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效果及反思,学生作业反馈情况等,目的备查和自我反馈。四、相关要求1、线上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各位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升,不断提高水平,提升教学实效。2、网上教学管理成员(即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应加入相应的各个班级群,负责组织评议评估授课及作业反馈效果,提出修改建议。做好相关记录,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3、线上教学平台较多,老师们需在实践中找到简便易行的平台或软件,学校对于平台和教学方式不做统一规定,但一定要
选择正规的网站、软件或平台,所有授课内容必须是免费的,不能选择以营利为目的的平台。
4、线上教学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开始教学安排时,可安排简单和易于操作、便于学生掌握的内容,逐步让学生和家长接受。
5、授课前教师需做充分准备,不可随意拼凑,不得转载或转发含有广告、暴力、色情等不和学生适宜的内容,视频教学时,教师注意形象,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得聊与教学和学生成长无关的内容。
6、作业评价以激励为主,不可侮辱和歧视差生。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尽量找符合学生实际的现成资源,由于网络和设备原因减少老师直播授课,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教学资源要严格把关,要看是否适合本班学情,可在授课时间按时推送,一定要给学生说明具体要求。8、各班在线教学不得以新课为主,如确需安排下册新知识,一定要提前一天告知学生和家长,教学时要放慢进度,减少课堂容量,降低难度,新课内容一周不超过2次。9、压缩时间,减少学生用手机的时间,减少作业量,如果上课时间有剩余可安排学生做家务、做广播体操、完成德育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等内容。老师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要造成学生大面积的质疑不知道干啥。10、不要求学生打卡,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在线学习不做硬性
要求,重点安排绘本阅读、唱歌、绘画、确保安全的家务活动,收集学生的的相关活动照片和视频。
11、各教师利用返校之前的这段时间将主要精力放在梳理本册知识点及相应策略,深入钻研教材,做圈点批准,完成本学期各科的电子备课内容。
为指导中小学校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一校一案,确保适应本地疫情发展形势和本校实际,实事求是做好开学安排。
一、开学准备(一)组织要求。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各级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中小学校开学时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
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
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控要求及各项方案,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各项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发现和解决细节性、关键性问题,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境外师生员
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对所属媒体的管理,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不出县(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二)保障要求。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做好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合理规划接种进度。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制定疫苗接种工作指引,分批稳妥有序推进,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工作。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
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二、开学后(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
2.加强校园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
(二)入校后管控。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落实晨午检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对曾经患传染性疾病的师生员工密切长期跟踪,及时掌控其健康状况。
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校门卫室、教室、实验室、食堂、办公室、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重点场所地面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控制人流、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随身备用口罩。
7.做好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部遮挡。
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
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清理和分类。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可疑症状,当出现发热、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11.加强近视防控。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严格控制视屏时间。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
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
12.加强人员防护。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
三、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关注所在区域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严格实施师生员工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校园出现病例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视情采取班级停课、全校停课并实施学校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二)遵守处置流程。师生员工在家中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在家发病就医,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内发病,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
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
(三)启动应急机制。如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等人员排查和终末消毒等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对共同生活、学习的其他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就医。
(四)查验复课证明。学校应配合做好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的心理安抚和学业辅导、隐私信息保护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师生员工病愈后返校需提供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为指导中小学校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一校一案,确保适应本地疫情发展形势
和本校实际,实事求是做好开学安排。一、开学准备(一)组织要求。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各级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疫情风
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中小学校开学时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
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
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控要求及各项方案,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各项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
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发现和解决细节性、关键性问题,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对所属媒体的管理,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不出县(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二)保障要求。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
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做好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合理规划接种进度。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制定疫苗接种工作指引,分批稳妥有序推进,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工作。
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
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二、开学后(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2.加强校园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二)入校后管控。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
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落实晨午检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对曾经患传染性疾病的师生员工密切长期跟踪,及时掌控其健康状况。
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校门卫室、教室、实验室、食堂、办公室、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重点场所地面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控制人流、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
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随身备用口罩。7.做好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
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部遮挡。
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清理和分类。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可疑症状,当出现发热、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
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11.加强近视防控。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严格控制视屏时间。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
12.加强人员防护。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
三、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关注所在区域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严格实施师生员工
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校园出现病例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视情采取班级停课、全校停课并实施学校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
(二)遵守处置流程。师生员工在家中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在家发病就医,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内发病,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
(三)启动应急机制。如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等人员排查和终末消毒等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对共同生活、学习的其他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就医。
(四)查验复课证明。学校应配合做好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
工的心理安抚和学业辅导、隐私信息保护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师生员工病愈后返校需提供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篇四: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学校疫情防控隔离室管理制度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学校一旦发现发热者必须马上转移至临时隔离室,在隔离室,作短时等待相关人员前来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隔离室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一、临时隔离室的设置与管理要求1、学校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防控工作,落实上级文件要求专门设置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是做进行观察、治疗的用房,所以应相对独立,采光和通风良好,设置在办公楼一楼。在临时隔离区设置至少一张床、需注意一个室内不能同时隔离两个以上学生。在临时隔离区设置应设独立的厕所,在隔离室里需要设置有生活垃圾桶和医疗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所有污染物统一消毒后丢弃。隔离室由校医负责,门口需设立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防止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室。2、校医在隔离室里没有隔离者时每天做好开窗通风工作,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3、校医每周用紫外线消毒一次隔离室,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周消毒三次于50mg分-500做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半个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4、校医做好隔离室的人员使用及进出登记。5、校医进入临时隔离室时必须穿防护服,科学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出来前必须脱掉防护衣,并存放在指定的柜子里,最后用消毒液洗手,严格按照洗手七步法进行洗手。6、校医要在隔离室准备好洗手液,拖布,一次性呕吐包、消毒粉等。二、临时隔离室内有隔离者时的要求1、发现有疑似病例,学校立马通过广播通知所有师生停止室外活动,戴好口罩。马上将校门关闭,实行封闭管控。告知校医,校医必须穿好防护服将学生带至隔离室隔离,复测体温,如果体温异常,必须向校长汇报,然后打联系学生家长,询问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确认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告知家长做好个人防护接学生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2、校医要及时将用过的隔离室内的用品进行彻底消毒。隔离室有隔离者时,不能开窗通风。三、隔离者离开临时隔离室的要求1、第一时间开窗通风。2、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隔离者接触过的所有物品以及地面,经过消毒作用半个小时之后,最后用清水擦拭或者清洗干净。3、如果隔离者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由镇防控部门对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终末消毒。
篇五: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进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接触从隑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隑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隑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学校新冠疫情防控隔离室观察室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有效遏制疾病传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隔离室设置规则
隔离场所设置分别用千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安置。隔离室门口设立醒目的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场所。
二、日常体温检测登记
1.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2.严格对观察场所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3.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应由专用车转运至辖区指定定点医疗机构。
4.被隔离者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医学观察区内
的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5.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
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6.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哩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7.被隔离者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千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三、隔离室消毒措施
1.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2.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3.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4.不得使用空调系统。5.对隔离场所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隔离场所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
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建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病种的病例。
四、工作人员防护制度
1.进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戴一次性工作帽。
2.接触从隔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隔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五、其他工作要求
(一)隔离室的设置和运行管理应在市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开展。校医院负.与市疾控部门的沟通联系。
(二)校医院负责在开学前对隔离室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保卫处负责做好相关安保、交通疏导等工作。
(四)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保洁、消毒、宿管等人员的配备。
(五)后勤服务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对健康观察对象原居住宿舍进行消毒、通风等。
(六)此文件规定的隔离室居住对象以外的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校外进行健康观察。
(七)其他未尽的事宜,按照上级及学校相关疫情防控管理规定执行。
***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2020年4月日
学校消毒物资管理制度(范本)
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各学校积极筹备卫生清洁消毒物资,为开学和开学后日常防疫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要规范储存、使用和管理,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1.清洁消毒物资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材。消毒物资存放在学校专用存放地点,场所应选择在有监控覆盖的地方,并离开学生活动区域。
2.存放地点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
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除湿、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
3.存放场所封闭管理。存储仓库要悬挂警示标牌,设置警界线等隔离措施。
4.物资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跺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5.将安全管理制度、每种消毒剂安全使用说明在存放场所放大张贴。
6.安排专人出入库管理,建好物资管理台账,包括来源(接受捐赠、购买)、数量、购买(接收入)、入库时间等。
7.物资出库做好登记,对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量等详细记录。领取和归还均双方签字确认。
8.向使用人发放消毒用品时,应附送简练表述的安全注意事项。
9.使用人要做消杀情况记录,包括消杀时间,区域(面积),可在归还物品时记录备案,存在问题及时向主管人(保管人)反馈。
10.消毒剂(粉、片、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使用,严格遵守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1.消毒剂和消杀用具应即用即还,或每日取还。不应在固定存储场所以外其他地方存放。
12.管理人员要定期查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负责人和检查人。
13.消杀要适时、适度、适量,防止过度消毒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篇六: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学校隔离室管理制度疫情是无情的,国内屡次纷纷发生学生感染事件,为加强学校疫情防控,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与平安,为不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确保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平安。我校制定隔离室管理制度如下:
1、学校设立专门的临时隔离室,将临时隔离室设置学校人员流动最少的学校图书馆对面,确保临时隔离室有便利的交通路线,方便人员转运、物资转运。
2、临时隔离室由专员管理,杜绝外人进入。在远离学生活动区。隔离室为临时专用房间,本室只接待发热患者。外人不得擅自进入,在学校临时隔离室门口挂着标识牌子,谢绝人员进入。
3、做到校园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
4、进入和离开隔离室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要求做好登记,填写在隔离登记表中,方便追溯管理。
5、学校每天给师生测体温,发现体温异常的,第一时间由班主任通知学校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带着体温异常学生前往学校设置的隔离室,并启动应急预案。
6、任何人进入隔离室时必须换上防护衣,不能穿便服进入隔离室。
7、临时隔离室里的物品均由专员保管,做好物品登记。专员下班前必须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8、专员必须及时做好隔离室环境消杀、清洁消毒工作。隔离室每日中午和晚上必须按规定进行喷洒消毒,平时保持通风。把房间的门窗全部翻开,通风透气。
9、学校内一旦出现疑似病症的,必须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相关人员均不能离开临时隔离室,不能制造慌乱,静待上级安排。
10、在临时隔离室被隔离的师生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学校会通过视频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被隔离师生的健康教育与疏导。
篇七: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防护用品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红外线快捷式额温耳温体温计水银体温计流水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液校医室专用凝胶冼手消毒液干手纸巾紫外线消毒灯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过空气消毒器消毒液84液75酒精观察床处置台药品柜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登记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污物桶医疗废物袋利器盒通信设施录音录影设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室观察室设置及管理制度(范本)
为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有效遏制疾病传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健康观察隔离对象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并经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排除新冠肺炎的学生、留学生;与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学生、留学生;其他有关人员。
二、健康观察区的设置
1、根据隔离室设置应当远离学生教学和生活区的规定,经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本校隔离室设置在***楼1-2楼。
2、教务处负责设立醒目的“隔离留观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门外设置必要的隔离栏(线),加强警示,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室。
3、后勤集团负责隔离留观室应具备基础设施:按隔离
要求配备基础设施,并能满足消毒措施的实施。防护用品(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红外线快捷式额温耳温体温计、水银体温计、流水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液、校医室专用凝胶冼手消毒液、干手纸巾)、紫外线消毒灯、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过空气消毒器、消毒液(84液、75%酒精)、观察床、处置台、药品柜、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登记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污物桶、医疗废物袋、利器盒、通信设施,录音录影设施。
(四)学生入校报到前,后勤服务集团负责对健康观察区公共区域进行全面的卫生打扫,每天对公共区域通风1-2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用有效氯500mg/L(1%84消毒液与99%水相溶合)的消毒剂对健康观察区公共区域走廊、宿舍一般性物体表面、地面等消毒擦拭(用拖把、抹布),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净;每天消毒1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隔离室管理与运行
(一)为做好健康观察区的日常管理,学校成立健康观察区工作专班,后勤管理处总体负责。工作专班职责是:统筹健康观察区人员、物资配备及健康观察对象生
活、观察、诊疗、信息上报等管理工作,细化管理细则及工作流程。
(二)工作专班下设4个小组:
1、信息联系组:牵头单位为学生处,相关单位配合。
职责:负责做好返校人员动向统计及返校人员健康统计工作;配合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后勤服务集团、协调各学院及时排查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信息
及与病例同寝室、学习(教室、实验室)、用餐或其他密切接触的师生信息收集及统计,指导各有关单位统筹密切接触者前往健康观察区做好16天的自我隔离;负责提供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返校期间16天的个人健康数据。
2、健康观察组。牵头单位为校医,相关单位配合。
职责: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对健康观察对象实施日常健康监测,建立健康档案;负责健康观察对象的转诊、转疗;对健康观察区进行医疗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与培训;负责与市疾控部门的沟通联系。
3、防控消毒组。牵头单位为后勤集团,相关单位配合。
职责:负责健康观察区的密闭性隔断并配合学生处、学院做好相关宿舍的搬迁调整;负责健康观察区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日常通风以及走廊地面一般性物体表面的消毒;负责配备备用转运车辆及车辆的消毒工作;负责健康观察对象的餐食和饮用水等的配送。
4、安全保障组。牵头单位为保卫处,相关单位配合。职责:在健康观察区门口设置固定安保岗位;加强健康观察区周边巡逻,确保交通通畅和治安安全。
四、隔离留观对象工作要求
1.各班级在校内一旦发现疫情对象时,应立即通知校医或学校分管行政;
2.校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以及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3患传染病的学生及教职工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4.凡与患传染病学生有过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应进行隔离观察。
5.凡患传染病的学生及教职员工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经校医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6.留观过程录音录影存档备案。
五、个人防护要求
1.进入留观场所及房间的工作人员采取一级防护,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
2,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六步法洗手法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洗)。
四、值守人员要求
1.值守人员一般由校医室(保健室)人员兼职,在疫情未解除前要求全天候值守,并做好值守记录,备好各年段、班级相关学生、家长、老师等联络信息存档工作,以备急需。
2.从接到班级老师、行政疫情报告及处置信息开始,直至疫情疑似对象进入隔离留观室,等待家长接送或医院疫情“120”专车未到时段,学校在各环节,值守人员应该尽职尽责、密切配合,对值守不在岗,造成疫情事件人员将严肃追究其职责。
3.要求处置合理,按“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
处置”的有效防控机制,为快速切断传染源、快速扼杀病毒的传播途径而快速对接家长及医院接送,以达立诊立医。
4.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不误报、不延报、不瞒报。
六、严格对隔离的场所和设施消毒要求
(一)日常消毒方法
1.水银体温计需一人一用,用后可用75%的酒精浸泡10分钟);
2.对居住环境每天湿式清扫,对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台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mg/L~1000mg/L,作用时间10〜30分钟。
3.留观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均放入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统一收集处理。
4.对重复使用的食饮具采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消毒,温度达到125°C,维持15分钟。也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5.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用5%的含氯消毒剂按1:4(消毒液:污染物)混合作用2h后排下水道。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抹布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分钟后清除,同时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
6.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h后常规清洗。
7,转运密切接触者的车辆,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后清水冲洗。
(二)终末消毒
对经医学留观者转移至医院隔离后,组织对原留观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
七、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含氯消毒液(有效氯5%):常规按消毒液:水为1:100稀释后即为有效氯500mg/L(以此类推)。
2.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八、其他
(一)健康观察区的设置和运行管理应在市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开展。校医院负责与市疾控部门的沟通联系。
(二)校医院负责在开学前对健康观察区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保卫处负责做好相关安保、交通疏导等工作。
(四)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保洁、消毒、宿管等人员的配备。
(五)后勤服务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对健康观察对象原居住宿舍进行消毒、通风等。
(六)此文件规定的健康观察区居住对象以外的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校外进行健康观察。
(七)其他未尽的事宜,按照上级及学校相关疫情防控管理规定执行。
***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2020年4月日
篇八: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小学临时隔离室(临时等候区)工作制度为增强我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各类传染病在校内的传播,结合当前新冠肺炎防疫形势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南门卫设置为校内临时隔离室,在校门外设立临时等候区,为规范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1.保持临时隔离室(等候区)卫生清洁与通风换气。开学使用前窗户常开,正常开学使用后要定时开窗通风。
2.坚持定期消毒制度。由校医对临时隔离室(等候区)每日中午和晚上进行84消毒液喷洒消毒。
3.临时隔离室(等候区)只接待体温超过37.3℃、疑似病例、可疑病例的师生,其余患者及健康师生一律不得入内。
4.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由校医使用登记本进行登记。5.接待临时隔离观察患者时,校医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医用手套等进行诊治,诊治结束立刻采取洗手等消毒措施。6.疫情防控上课期间,如校医接到班主任报告、发现有异常学生时,要依据应急处置预案安排应急人员前往搀扶或用担架将异常学生立即带至临时隔离室,并告知班主任自报告起要减少其他师生与该生的接触;限制该班学生活动空间,
或全班转到礼堂、电教室等场所。7.发现应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立即电话报值班领导,患
者及陪同人员不得离开隔离室,按《小学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行处置。
8.对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应进行隔离观察;已经我校消毒制度规定,对患者到过的地方加强消毒。
9.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治愈后,须有医院证明,经校医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10.临时隔离室(等候区)应配备适量桌椅、额温枪、体温计、登记本、消毒设备、急救箱等相关设备设施。
11.临时隔离室(等候区)的责任领导为副校长,管理部室为总务处,管理责任人为校医。
篇九: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学校临时隔离制度为科学有序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临时隔离管控,及时切断传染源,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1.学校应当设置与其师生规模相匹配的(临时)隔离室(以下简称“隔离室”)。教学区设一个隔离室,宿舍设置男女各一个隔离室。2.隔离室设置尽量远离师生密集区,建筑物相对独立,易于管理。隔离室应设在平房或距离疏散通道门口较的一层楼房。3.房间应当通风条件良好,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洗漱间等设施。4.依托本校或校外医疗机构,配备适量的医疗专业人员。同时配备受过专门培训的管理人员。有住宿生的学校应安排夜间值班医疗专业人员。5.隔离室内应配备紫外线灯、护目镜、体温计、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医用口罩、N95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帽、带盖垃圾桶、黄色医用垃圾袋、含氯消毒剂、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75%消毒酒精,肥皂(洗手液)、桌、椅等。6.应对隔离室定期清洁消毒。每天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桌、椅、门把手等表
面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湿式拖地。7.隔离室设立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避免其他人员
误入。二、隔离室工作人员操作要求1.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
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工作鞋或胶鞋、防水鞋套等。工作人员每日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状况并记录。
3.一般情况下与临时隔离观察对象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需要与临时隔离观察对象密切接触时,配戴乳胶手套,每检查一人次更换一次隔离衣和乳胶手套。检查结束摘掉隔离衣、手套后立即进行手部消毒。
4.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消毒需揉搓双手至干;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皮肤、眼睛、口鼻等,必须接触时先进行手部卫生清洁。
5.不重复使用口罩,口罩潮湿、污染时随时更换,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临时隔离观察对象防控要求1.凡是有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的教职员工、学生,应立即报告病因等真实信息,佩戴医用口罩前往隔离室接受检查。2.不得随意离开隔离房间,保持房门随时关闭。3.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并及时洗手,保持手部清
洁。4.保持卫生清洁,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垃圾桶内,由工
作人员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中,统一处理。
篇十: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临时隔离室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根据有关法规及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1.设置与其师生规模相匹配的临时隔离室,师生出现发热、干咳或腹泻等异常症状时,单人单间隔离。要制订应急预案,做好异常数超过临时隔离室数的情况处置。2.临时隔离室设置尽量远离师生密集区,建筑物相对独立,易于管理。临时隔离室设在7号一层左。3.隔离房间应要通风条件良好,优先采用自然通风,设置隔离床、有流动水的洗漱间、厕所等设施。4.依托本校或校外医疗机构,配备适量的医疗专业人员。同时配备受过专门培训的管理人员。我校常任医疗专业人员(校医)为¥¥¥¥¥¥。5.临时隔离室内配备紫外线灯、体温计、带盖垃圾桶、黄色医用垃圾袋、含氯消毒剂、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75%消毒酒精,肥皂(洗手液)、桌、椅等。6.对临时隔离室定期清洁消毒。每天用有效氯浓度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桌、椅、门把手等表面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湿式拖地。7.临时隔离室设立醒目的“临时隔离室”标识,避免其他
人员误入。二、临时隔离室工作人员操作要求8.为临时隔离室工作人员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N95防护口
罩、护目镜、手电筒、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帽。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工作鞋或胶鞋、防水鞋套等。工作人员每日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状况并记录。
9.一般情况下与临时隔离观察对象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需要与临时隔离观察对象密切接触时,配戴乳胶手套,每检查一人次更换一次隔离衣和乳胶手套。检查结束摘掉隔离衣、手套后立即进行手部消毒。
10.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消毒需揉搓双手至干;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皮肤、眼睛、口鼻等,必须接触时先进行手部卫生清洁。
11.不重复使用口罩,口罩潮湿、污染时随时更换,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临时隔离观察对象防控要求12.凡是有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的师生员工,佩戴医用口罩前往临时隔离室接受检查。13.不得随意离开隔离房间,保持房门随时关闭。14.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并及时洗手,保持手部清洁。15.保持卫生清洁,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垃圾桶内,由工作人员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中,统一处理。
篇十一: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如若有可疑病例或収热人员进入需在与业部门挃导下对隑离场所进行规范消弄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建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学校新冠疫情防控隔离室观察室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有效遏制疾病传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隔离室设置规则
隔离场所设置分别用千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安置。隔离室门口设立醒目的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场所。
二、日常体温检测登记
1.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2.严格对观察场所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3.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应由专用车转运至辖区指定定点医疗机构。
4.被隔离者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医学观察区内
的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5.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
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6.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哩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7.被隔离者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千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三、隔离室消毒措施
1.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2.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3.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4.不得使用空调系统。5.对隔离场所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隔离场所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
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建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病种的病例。
四、工作人员防护制度
1.进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戴一次性工作帽。
2.接触从隔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隔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五、其他工作要求
(一)隔离室的设置和运行管理应在市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开展。校医院负.与市疾控部门的沟通联系。
(二)校医院负责在开学前对隔离室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保卫处负责做好相关安保、交通疏导等工作。
(四)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保洁、消毒、宿管等人员的配备。
(五)后勤服务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对健康观察对象原居住宿舍进行消毒、通风等。
(六)此文件规定的隔离室居住对象以外的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校外进行健康观察。
(七)其他未尽的事宜,按照上级及学校相关疫情防控管理规定执行。
***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2020年4月日
学校消毒物资管理制度(范本)
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各学校积极筹备卫生清洁消毒物资,为开学和开学后日常防疫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要规范储存、使用和管理,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1.清洁消毒物资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材。消毒物资存放在学校专用存放地点,场所应选择在有监控覆盖的地方,并离开学生活动区域。
2.存放地点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
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除湿、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
3.存放场所封闭管理。存储仓库要悬挂警示标牌,设置警界线等隔离措施。
4.物资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跺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5.将安全管理制度、每种消毒剂安全使用说明在存放场所放大张贴。
6.安排专人出入库管理,建好物资管理台账,包括来源(接受捐赠、购买)、数量、购买(接收入)、入库时间等。
7.物资出库做好登记,对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量等详细记录。领取和归还均双方签字确认。
8.向使用人发放消毒用品时,应附送简练表述的安全注意事项。
9.使用人要做消杀情况记录,包括消杀时间,区域(面积),可在归还物品时记录备案,存在问题及时向主管人(保管人)反馈。
10.消毒剂(粉、片、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使用,严格遵守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1.消毒剂和消杀用具应即用即还,或每日取还。不应在固定存储场所以外其他地方存放。
12.管理人员要定期查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负责人和检查人。
13.消杀要适时、适度、适量,防止过度消毒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篇十二: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学校疫情隔离区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为做好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对可疑症状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遏制疫情在校园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按照市教体局相关文件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设立疫情防控独立隔离区现将有关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通知如下学校疫情隔离区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
学校疫情隔离区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为做好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X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对可疑症状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遏制疫情在校园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按照市教体局相关文件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设立疫情防控独立隔离区,现将有关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通知如下:一、设置要求。1.独立隔离区设置,宜选择通风良好、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2.独立隔离区应设置临时隔离室(也可搭建临时板房),不少于两间,外围应设置警戒线或明显标志。3.临时隔离室内应备有必要的防控物资储备,如医用防护服、医用N95口罩、医用护目镜、一次性无菌手套、体温计、紫外线灯、消毒液、座椅、床及简单的床上用品等。4.临时隔离室内规章制度上墙。5.配置医用废弃物回收装置,及时消毒。6.隔离处置按应急处置流程规范化操作,严防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二、处置要求。1.校园内(或校园入口)发现体温高于37.3℃,或有X疑似症状(如干咳、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人员,学校应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由工作人员(班主任、值班人员等相关人员)按规范将可疑症状人员安置到临时隔离室,避免与他人接触,等候专业医护人员处置。2.专人专管,非相关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隔离区。
学校疫情隔离区设置规范及处置流程
3.做好观察记录。4.督促密切接触者做好个人防护。5.对可疑症状人员曾接触场所及时开展规范化消毒。6.做好疫情报告、开展后续相关疫情防控、相关场所通风消毒等工作。三、处置流程。1.校医(医务保健员)应佩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穿上防护服,负责对临时隔离室留观人员开展以下工作:(1)测量体温。(2)询问健康状况。主要是前14天有无出现可疑症状,是否有疫情严重地区的旅居史、接触史,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等。(3)做好个人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住址、学生及家长联系电话、体温、接触史等。2.立即通知其家长,及时送至定点救治发热门诊就诊。3.根据医院诊治结果进一步采取相关应急措施,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流调及善后处理工作。
篇十三: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为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力做好开学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教育系统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及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指导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室设置方案
我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新冠肺炎传染
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
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新冠肺炎防治的有关实施
办法以及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硬件设置
我校共设置隔离室三处,分别位于校门口
XX房、卫生保
健室、教学楼一楼XX教室。
隔离室内配备洗手液,消毒水等清洁用品;配置桌、椅、床
等,供学生休息。
二、使用方法
1.校门口的临时XX隔离室。当校车到达后,进行体温检测,
如有疑似疫情状况的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在室内复检,等待家长领
回或等待发热门诊专车接送就医。
2.卫生保健隔离室。在学生在校期间,如突发疑似疫情状
况,由指定教师送至隔离室,并在室内复检,等待家长领回或等待发热门诊专车接送就医。
3.一楼XX隔离室。当某班学生发现疑似疫情状况后,由
班主任带领其他学生至一楼东侧隔离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三、管理规定
隔离室由卫生保健教师XXX负责管理,每天检查室内必备
物品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登记。隔离室除卫生健隔离室外,其他两处平时处于关闭状态,避免
发生交叉感染。当出现疑似疫情时开启使用。
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
为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开全力学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教育系统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及《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指导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
1、临时隔离室应相对独立,不得设在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学
生易到达的场所,采光和通风良好,不与其他室内区域有空气流通,并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要设立醒目的“临时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观察区域。根据学校师生人数设立一定数量的单间,有足够的空间供被观察的人员使用。保障单人单间,保障物资储备,设置医用废弃物回收装置。
2、建立临时隔离室管理制度,制度上墙。配备适量的安全防
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3、做好详细的使用登记。4、临时隔离室统一由专人送餐,送到隔离区域后由卫生保健
人员逐间分发。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
5、对临时隔离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
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临时隔离室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健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保健老师负责管理,有出入登记记录。
保健室、隔离室管理制度
1、学校要专门设置专用保健室、隔离室。2、保健室要阳光充足,不阴暗潮湿,光线明亮、通风、室内
有防署保暖设施,流水洗手设施。
3、保健室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一
日工作常规。保健室远离大门口时,要在大门口设置晨间接待室。
4、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配备专职保健老师。5、保健室按照卫生保健要求需配备药柜、观察床、桌椅、视
力灯、消毒灯、体重称、身高计、量板、药品、消毒液等物品,并由保
6、保健室内设隔离室时,需隔离到位,封闭隔断,保证与保
健室不交叉污染。校内只有一名保健老师时,保健室和隔离室须相邻或同室隔断。保健教师进隔离室时,需穿隔离衣,出来时脱下摆在隔离室门口封存。
7、隔离室内须有专用隔离床和被褥,平时不得随便挪用。每150名幼儿配一张隔离床,并有小桌椅、玩具柜、痰盂等,有
条件的配备专用厕所。
8、非隔离室负责人及隔离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隔离室。隔离
室负责人上班时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财产物品、药品、台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9、做好保健室、隔离室的清洁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保管
好保健室的财产物品、药品、台账,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保健室、隔离室负责人职责
隔离室负责人:职责:
1、负责隔离室卫生清洁消杀工作2、对被隔离人员进行心理辅导。3、非隔离室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室4、做好隔离室各类台账的整理。5、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篇十四: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临时隔离室建设管理实施方案为科学有序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省市疫情防控文件有关规定,制订本方案。
一、(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1.学校应当设置与其师生规模相匹配的(临时)隔离室(以下简称“隔离室”)。师生出现发热、干咳或腹泻等异常症状时,单人单间隔离。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异常数超过隔离室数的情况处置。2.隔离室设置尽量远离师生密集区,建筑物相对独立,易于管理。隔离室应设在平房或距离疏散通道门口较近的一层楼房。3.房间应当通风条件良好,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洗漱间等设施。4.依托本校或校外医疗机构,配备适量的医疗专业人员。同时配备受过专门培训的管理人员。有住宿生的学校应安排夜间值班医疗专业人员。5.隔离室内应配备紫外线灯、体温计、带盖垃圾桶、黄色医用垃圾袋、含氯消毒剂、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75%消毒酒精,肥皂(洗手液)、桌、椅等。6.应对隔离室定期清洁消毒。每天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桌、椅、门把手等表面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湿式
拖地。7.隔离室设立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二、隔离室工作人员操作要求1.学校应为隔离室工作人员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N95
防护口罩、护目镜、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帽。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工作鞋或胶鞋、防水鞋套等。工作人员每日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状况并记录。
2.一般情况下与临时隔离观察对象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需要与临时隔离观察对象密切接触时,配戴乳胶手套,每检查一人次更换一次隔离衣和乳胶手套。检查结束摘掉隔离衣、手套后立即进行手部消毒。
3.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消毒需揉搓双手至干;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皮肤、眼睛、口鼻等,必须接触时先进行手部卫生清洁。
4.不重复使用口罩,口罩潮湿、污染时随时更换,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临时隔离观察对象防控要求1.凡是有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的教职员工、学生,应立即报告病因等真实信息,佩戴医用口罩前往隔离室接受检查。2.不得随意离开隔离房间,保持房门随时关闭。3.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并及时洗手,保持手部清
洁。
4.保持卫生清洁,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垃圾桶内,由工作人员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中,统一处理。
推荐访问:中小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建设 隔离室 中小学校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