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汉语词汇,拼音为qiáng guó,名词性意思是在国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国家,它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军事力量。动词性意思是使国家富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党百年强国有我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建党百年强国有我4篇
【篇1】建党百年强国有我
百年教育强国梦
如果追本溯源,中国的义务教育梦,要回到1901年,时任大清头等专使大臣张百熙出使英国归来,被派为管学大臣。这对他而言,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出使英国期间,他一直在细细考察:此弹丸小国,为何船坚炮利,一跃为世界经济大国?
张百熙将此归结为“教育”。被任命为管学大臣不久,他便将酝酿已久的教育振兴计划进呈朝廷。
1904年,清政府颁定《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儿童自6岁起受蒙学4年,10岁入寻常小学修业3年。埃各处学堂一律办齐后,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7年教育,然后听其任为各项事业。”义务教育自此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
中华民国成立后,很快接受了义务教育“免费”的观念。1912年9月29日,教育部公布《学校征收学费规程》16条,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并对高小、中学、大学、实业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的收费标准作了具体规定,对成绩最优者,还由学校减免学费。
许多学校成立后,仿发达国家给学生添置校服,令贫寒学生苦不堪言。1919年6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向各省区发文,要求学生不必一律制服:“国民学校施行义务教育,以普及为主旨,实无一律着制服之必要。”
时值内忧外患,各级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举步维艰,直到1930年代,现代学校仍然堪称凤毛麟角。安徽大学教授张德元说,“一般来说一个县里只有一所中学,小学有两所就不错了。”而在百业凋敝的农村,生活稍像样的农民,也只能把孩子送到私塾,念上两年“子曰诗云”。直到1949年,全国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也仅20%。
学校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上得起。张德元教授的父亲当时进了县立高级学校(相当于今天的初中),一年下来也要几十块大洋。农村的孩子就读于私塾,只要一年给先生交上三四斗米,中秋春节时上上贡即可。
民国义务教育面虽窄,但政府财政在学校经费投入和老师待遇上却较高。张德元举例,“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两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在国立小学,校长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普通老师拿的俸禄比校长少,但要多过县长。”
不过自新式教育开办以来,对其“食洋不化”的批评就一直存在:代价昂贵、普及教育遥不可及,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内在精神并未更新,等等。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激烈抨击为“培养小姐、少爷、‘高级废物’的教育”。
为普及新式教育,1935年5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修正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及《民国24年度中央义务教育经费支配办法大纲》。计划拟于10年期内使全国学龄儿童逐渐由受一二年制义务教育而达于四年制之义务教育。
计划还未行,八年抗战始。
1939年7月28日,抗战相持,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规程》21条。其中规定:“6岁至12岁之学龄儿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纳学费。”“已逾学龄未受基本教育之人民,一律受补习教育,免纳学费。”
国民政府还规定:“教育经费之最低限度,在中央为其预算总额15%,在省区及县市为其预算总额30%,其依法律独立之教育基金并予以保障。贫瘠省区之教育经费,由国库补助之。”战祸连绵,这一规定,最终并未执行。
直到近10年后的1948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省市教育厅局:遵照宪法第164条之规定,即教育、科学、文化经费,中央不得少于总预算之15%,省级不得少于25%,县市级不得少于35%。但这只能是纸上文章―――此时的国民党政府已是风雨飘摇。
人民公社撑起“免费”教育
新中国奠基,私塾此后被全面取缔,中国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为了实现迅速普及初等教育目标,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校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形成工农速成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鼎立之格局。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1952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49.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高达96%。“这一指标,已经和改革开放后的同类指标相当。”张德元教授说。
1956年1月,面对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教育部印发雄心勃勃的《十二年教育事业规划纲要》,准备“7年内在全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到了9月份的中共八大,基本上普及更变成了“普及义务教育”,时间也延长到12年。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一段好时光。“当时中小学教育收费低,公共保障好,由上级政府负责教育经费,村民象征性交点钱,即使交不起,中小学也有助学金可以申请。”张德元说。
人民公社成立后,教育、卫生医疗到水利建设,全由公社包干,“免费”教育的“好时光”仍然持续,一直到“**”结束。
期间惟一的波折发生在1960年代初――当时从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在“大跃进”风潮中急剧膨胀,教育规模瞬间扩充数倍,随后“三年自然灾害”,教育规模又急剧萎缩,大批学生被迫失学,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由1952年的96%骤降到1962年的42.6%。
1964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甲辰谈话,对农村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提出批评。而在“**”中,大批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从城里下放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农村学校大量设立,民办教师也大量出现,全国农村迅速形成了大队办小学,公社办初中,区委会办高中的新格局。农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陡然攀升,前者从1962年的56.1%上升到1976年的97.1%,后者则由42.6%升至94.2%。
“当时的教育基本免费。”在“**”中度过小学时代的张德元教授说,“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学期学费是两毛钱―――语文和算术两本教材,每本一毛钱,算起来只相当于农民抽的两三包烟钱。”
而教师工资同样由县财政负担。“**时期公办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全包,民办教师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补贴,从7元涨到14元、21元钱,由县财政局出,另一部分算工分,由生产大队负担。”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玉林说,“教师工资占教育经费80%的比例,县财政承担下来很能解决问题,所以当时尽管工资水平低,但基本不拖欠。”
虽然学生上学近乎免费,但教学质量却低。“**”时期的中小学,一半以上的时间上课,主要是语文、算术,另一半时间用来学工、学农、学军:随贫下中农下地,到工厂劳动,或者扛着红旗和部队一样拉练,一天步行三五十公里。
“义务教育”推开收费大门
张德元教授1978年上高中,学费每年5块钱,数年不变。1981年上大学,更是享受到了“国家全包”的待遇:从洗脸盆、茶缸到床上的被子,全是公费。除此外,一个月还发17.5元,足够他一人伙食费。“当时工人一个月才30元钱。”张德元说。
1978年,庞大的中国社会主义航船从计划经济的航路上回转,大包干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教育战线随之开始“拨乱反正”。
大包干改变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突飞猛进,但过去由公社负责的教育医疗和农田水利等公共产品,却一下子无人提供了。
自1978年肇始的教育改革,重点放在重建高等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被大幅撤销和合并,教学人才和资金迅速向城镇回流,造成农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持续下降。当时中央在改革过程中迅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连续发文要求加强农村小学教育。
面对这种情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中小学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此后的义务教育法对免费的表述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但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直接定为“免费”。
但全国60%到80%的中小学都在农村,义务教育的重担由乡镇和县级政府承担,他们的经费从何而来?这部法律开了一个政策口子,允许他们“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而在1990年代初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的口子固定下来,从那时到现在,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们的缴费单上出现,成为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主要开支之一。
“收费”拨乱反正
乡镇政府的财力匮乏确是现实,自1989年到1993年间,国家建立乡(镇)级财政预算后,乡镇财政入不敷出,县财政会予以少量补助,1994年“分税制”改革完成后,财权上移,县乡政府财源剧减,深陷教育经费不足困境。
此时,国家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要达到4%以上。
1992年后,乘着第二轮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开始驶入快车道。2000年基本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一宏伟目标摆上桌面,但对基层而言,这也是一道紧箍。
自1995年起,基层教育收费风开始愈演愈烈。弱小的乡镇财政无法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求,政府向农民征收教育费用成为常态。
有关部门曾清理过教育收费的名目,除教育附加费、杂费和课本费外,还有赞助费、考试费、补考费、住宿费等;一些重点中小学还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择校费,强制代收保险费等。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玉林教授估算,上世纪90年代10年间,全国对农民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和各种“教育集资”,最保守的估计也在1500亿元。
而1993年《纲要》规定的4%以上的目标,一直未能实现,根据国家公布的资料,实际上在《纲要》公布当年,这一指标比上年还有所下降,此后一直徘徊在2%到3%左右。
在农村,许多学校是农民自己建起来的,教师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也由农民来分担,但令他们尴尬和无奈的是,他们的孩子,仍然不能顺利就读―――许多家庭为供孩子上学,终年生活在贫病之中。
1998年,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风行大陆,为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教育,刻下了一个深切的注脚,片中反映乡村教育的凋敝和老师学生的艰辛,令人嘘唏。
新世纪的努力
2001年1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如期实现“两基”的战略目标。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关于教育收费和教育公平的论战,不免费的义务教育成为焦点。
此后,中央政府顺应民意,通过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民身上的教育附加费。农民负担开始减轻,但对乡镇政府而言,财政状况也是“雪上加霜”。张玉林说,乡镇财政困境,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无法承受的教育经费。与张玉林的判断相印证,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发现,农村义务教育实际上是农民自己负担,全部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高达78%,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
税费改革后,“乱收费”的新名词迅速进入人们的眼帘。国家发改委多次统计显示,教育乱收费举报,连续数年居价格举报首位。从中央各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紧急通知、调查组、举报电话再加上三令五申,一年年治理风暴刮过,效果却有限。
中央制止“乱收费”的行动,最后演变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央电视台报道称,8月29日,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公开场合把乱收费的矛头直接指向地方政府:“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都是地方政府逼着学校乱收费。”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中央部委的相关规定置之不理,连取消教育附加费都在暗中抵制。
对收费“义务教育”的广泛批评浪潮中,制度变革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2001年起,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重心开始从乡镇一级上移到县级政府,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发放。但积弱已久的县级财政同样无法承受义务教育的重担,相关的改革仍在继续,中央和省市政府,有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今年3月5日全国人代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及这一政策。
而对义务教育法的重新修订,也成为义务教育向免费回归的重中之重。
按教育部明确的时间表,“十一五”期间实现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从进展来看,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仍在继续――8月份征求意见稿中“不得收取学费、杂费”的条款,到了10月份修订草案中措词是“逐步免收杂费”。
此外,修订草案中对义务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没有作硬性规定。杨东平教授的看法是,“修订草案比征求意见稿明显有了后退。”
种种迹象显示,虽然人们的心情已迫不及待,但受制于国情,免费义务教育的恩泽,惠及全国的孩子仍需时日。
可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先行一步。广东在该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开始免费义务教育试点,并在2008年秋季推广到全省农村。
江苏也酝酿从明年起,在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进行免费义务教育试点。
苏州是第一个宣布为义务教育全面“埋单”的地区。市委书记在9月8日宣布从2006年秋新学年开始,苏州市享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不仅免学费、杂费,教科书费也将全免。
免费义务教育,一场跋涉了100年的路,终点毕竟在望。
(摘自2005年11月24日《南方周末》)
责编:熊春阳
【篇2】建党百年强国有我
煤矿建党百年演讲诗朗诵
作为矿工,我最宝贵的财富
是我身体里矿藏丰富的优质煤
一个采煤*年的矿工,采出的煤
就像在地心深处、万米井下
放出怒飞苍穹、傲视天下的鹰
作为矿工,我知道这一生
注定,要推迟无数次恋爱
遭遇无数次失败,就像一棵大树
需要经历风雷无数次无情摧毁
才能与一只信仰坚定的鹰
目光相遇,血肉相连,心心相映
作为矿工,当我站在太阳底下
双手捧着一块晶莹透亮的煤
奉献给我至高无上的中国共产党
那份沉甸甸的分量,捧在手心
就像捧着,养育我的父母
以及,我一生都要至爱的亲人
我伟大的党啊,我亲爱的母亲
当繁华落尽,岁月不再年轻
我*米*的海拔,已覆满深雪
党啊,我唯一财富,就是
花纹密布的煤,最美雕塑的煤
我最后的嘶哑带血的声音
就是在熊熊炉堂,我洪亮的歌声
【篇3】建党百年强国有我
2021建党百年诗歌欣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021是建党百年,100年来,经过多少风风雨雨,经过多少拌拌磕磕,共产党引领人民奋起,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建党百年诗歌欣赏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建党百年诗歌欣赏1
浓烈的阳光普照着大地
长满蒺藜的荒漠渐渐变成桑田
公园、高楼、长街伸展着长大的城市
稼穑的气息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
片片石榴花开如血
翻开我们历史的记忆
五千年的文明智慧
携着孔孟老庄和四大发明
在洋人的炮火下
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磨难的日子
人们战栗恐惧、死亡流离
从清政府的懦弱求全
到三元里漫山遍野的大刀长矛
从军阀混战争权夺利
到三民主义的处处碰壁
中华民族象一朵浪花没了源头
象一粒种子失去了土地
一颗颗心
如萤火虫迷途在夜色中
走得慌乱,飞得茫然
建党百年诗歌欣赏2
有一页历史,
照亮了黑暗的岁月;
有一页历史,
在我们心上铭刻。
这一天,镰刀和铁锤,
组成图案的旗帜在迎风飘拂;
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灵魂,
有了太阳的照射。
从此,这一把镰刀呼啸着,
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
从此,这一把铁锤呐喊着,
要砸碎一个旧的岁月!
于是,南方的甘蔗林,
变成刀枪,抵御外敌侵略;
于是,北方的青纱帐,
变成墓穴,埋葬旧世界的罪孽!
从此,我们的祖国,
不再四分五裂;
从此,我们的民族,
不再任人掳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声音响彻大江南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声音响彻三山五岳……
是党的旗帜指引,
我们才战胜风浪,驶过漩涡;
是党的旗帜指引,
我们才走进丽日蓝天、满园_……
在党的旗帜下,
我们紧密团结:如钢似铁;
在党的旗帜下,
我们昂首挺胸:如松似柏。
(女合)中国敞开明亮的窗户,
让世界走进我们的视野;
祖国欢呼一个春天的来临,
让拂面的春风吹沸我们的热血。
(男合)我们会缅怀过去,
牢记先辈沉甸甸的嘱托;
我们会面向未来,
为党旗续写新的一页。
我们不会忘记
1840年珠江口沉闷的枪声
一队蓝眼睛的火枪手
涌进了东方的土地
本来就枷锁沉重的民族
又一次跌入命运的低谷
我们不会忘记
1921年这个神圣的年代
在一个清波荡漾的湖面
在一个普通的游船里
相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
于是,铁锤镰刀就铸进中国的历史
_年了
历史的每一年,都闪耀着她的光辉
我们不会忘记
秋收_长缨
八一起义的枪声
井冈山头的号角
长征路上的足迹
指引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我们不会忘记
1935年,一个伟大的舵手掌握了革命的航船
从此,就胜利连着胜利
从延安的灯塔
到北京的酒杯
你用超常的智慧,博大的胸襟
挽狂澜,定国运,救万民!
终于浇铸出一个盛大的庆典:
1949年10月1日
(合)祖国啊
我们拿什么来献给你
巍峨昆仑固守着你的尊严
壮美泰山挥洒着你的豪迈
喜马拉雅是你的脊梁
秦岭太行是你的手臂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我们是水利战线的先锋
我们有党组织的哺育教导
我们有处领导的教育培养
我们要呐喊
喊出我们内心炽烈的信仰
(合)让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从现在的胜利走向未来的辉煌
建党百年诗歌欣赏3
仿佛是要考验您
随机应变的能力
将南方干旱
玉树地震
南方特大暴雨灾害
多少阴霾
纠集一起同时袭来
让华夏大地吹响起
一次次的“集结号”
中华民族
挺起脊梁
用一腔生命之火
将国殇变成
积蓄八十九年的能量
同风雨供担当
战天斗地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
把爱凝聚燎原华夏
这不是梦幻
多难兴邦
就是今朝
任随也挡不住巨龙腾飞
让我们一起
踏着时代的节拍
将和谐中国的梦想
变成了现实
让鲜艳的红旗永不落
那
早已扎根于你我心中的经典
改革开放发展
“中国创造”来实现
举起沉甸甸的誓言
希望在手
我们沉着地迎接挑战
面对多变竞争的世界
我们用自主创新
一步一个勤劳
走出灿烂的明天
回报世界一个惊讶
不用我细细数说
东方绚丽灿烂的天空
永远有锤子和镰刀高悬
建党百年诗歌欣赏4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巨响
您悄燃的降临神奇的东方
仿佛是一团生命的阳光
把黑夜擦亮
让双双迷惘期待的眼睛看到黎明前的曙光
使柔弱的心
锻打成钢铁般勇敢坚强
是
您用甘甜的乳汁抚育了饥饿的生灵
是您用强有力的臂膀,推翻欺压人民的三座大山
是您
把长年的战火平息
使中国走向自主独立
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您又悄悄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方
像一轮火红的太阳
把前路照亮
把各族人民向往幸福和平的希望点燃
激发着我们开拓创造
是您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贫穷落后的面貌改观
是您用超人的智慧,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
是您
把中国雕琢成一颗璀璨的明珠
让中国光芒四射地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建党百年诗歌欣赏5
把祖国的神州大地映得通红,通红,
党的儿女在各个战场与敌人战斗,撕拼。
历史的沉思打开了时空隧道的大门,
一年一度追溯的是时钟往返的不停。
多经打造,是中华民族的新生,
千锤百炼,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回眸“二万五千里长征”,
向我们昭示什么?
是共产党人叱咤风云的怒吼,
还是新中国诞生前的阵痛?
是自由新生的涅槃,
还是红军将士热血火山的喷发?
前进的号角从未停顿,
激昂的斗志从未消沉。
将侵华日军逐出神州大地,
将蒋家皇朝赶到台湾孤岛。
为了民族的解放,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
李大钊、刘胡兰……英勇就义。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多少将士在告别人生的瞬间,
怀里抱的也是那鲜红的军旗,
心中想的仍是那鲜红的党旗,
这就是伟大的人民战士,
这就是光荣的共产党员!
党旗上的红色是由多少个?
在天国的先烈用鲜血染成,
红得鲜艳,红得亢奋,
红得壮烈,红得深沉,
红得使人不禁泪下,
红得使人难以置信。
缅怀他们的光荣牺牲,
感悟他们的赤胆忠心。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
我曾驰骋疆场浴血奋战。
【篇4】建党百年强国有我
迎接建党百年演讲稿范文
迎接建党百年演讲稿范文(一)
亲爱的同志们:
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当最早的一批播种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的党旗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共产党员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漫长的征途上,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这面旗帜、保卫了这面旗帜永不退色,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为此,我要讴歌我们的党,赞美我们的党,今天我要说的是——“共产党员,我为你骄傲!”
童年,我常在妈妈的轻抚中,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进入梦乡。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妈妈是一位共产党员,共产党是做什么的,但我知道妈妈勤劳、勇敢,为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我常做白云的梦,梦见自己是一朵向日葵,在阳光照耀下快点成长,长大后学妈妈一样,也要当一名共产党。后来,我终于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举起了右手宣誓,拿到了这张熠熠发光的“名片”——共产党员。我热爱中国共产党,信仰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我今生不懈的追求!
每个人的信仰是不同的。但是,信仰一个政党,加入一个先进的组织,这是人生最高尚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她有光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朋友,你可曾记得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党的事业牺牲江竹筠、许云峰;
还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等动人的故事?直到和平年代,我们党许许多多优秀的女儿,为了她们信仰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如焦裕禄、孔繁森、向秀丽、李向群、王伟等一大批光辉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们用毕生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豁达的胸怀和光辉的篇章;
去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SARS,也是共产党人冲在最前面,你听:“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虽然这是短短的九个字,她代表着我们广大党员的心声,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共产党员,我为你骄傲!记得有首歌名叫《红旗飘飘》,歌词大意是:红旗飘飘,红旗飘飘,为你欢呼,为你祈祷,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是啊! 还有什么事能比得上党和人民的事业更重要呢?我仿佛看到一批又一批新人紧握右拳,庄严宣誓;
我也仿佛看到,许多满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投身到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家的中坚,民族的脊梁;
我也仿佛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这群优秀儿女作为坚强的后盾,将一天比一天更强大,更繁荣。
最后,请让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献上一声深深的祝福——愿我们伟大的党永远年轻!让同志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谢谢大家!
迎接建党百年演讲稿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在这个凤凰花开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党员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当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被问及理想时,我不假思索地说:“做一名科学家!”在经历着丰富漫长的人生积累中,在经历了如饥似渴的知识汲取后,梦想,就像深藏在心底的一粒种子,不断积蓄力量,逐渐破土萌芽。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由于家庭原因填报金融学作为第一专业,工科的测控专业次之,幸运的是我最终成为工科的大学生,因为在这里我找回了儿时的梦想。刚刚踏入校园的第二天,我在强烈好奇心的指引下来到图书馆,徜徉于高高的书架间。我翻阅着科普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在宏伟的图书馆里,在一种神圣的氛围中,我深深被科学的魔力所吸引,被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所折服。那天下午,在洒满温暖阳光的书桌旁,我感受着心中梦想的悸动,感受到肩上承担的沉甸甸使命。
梦想是人生的旗帜,梦想是奋斗的动力,梦想更需要平凡的坚持。_年12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一刻起,我拥有了让我引以为豪、拼搏奋进的第二次生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带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敬,在_浓厚的科研氛围中和优越的科研环境里,我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平台,开始我学习、科研、锻炼的大学生涯。
第一、勤奋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是大学生第一要务”。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平庸吞噬生活;
我深知,党员更应该有责任在同学中争做学业表率,做好学习模范。我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专题报告和形势政策讲座,认真研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在专业学习上,为了督促自己,也为了帮助同学,在大一担任班长期间我就坚持在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时,绝不落下任何一门课程,无论学生工作多忙碌,无论学习任务多繁重,各方面都力求做到一个“先”字,脚踏实地每一件,刻苦努力每一天。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四年来,我综合成绩始终位于专业前两名,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本栋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体系,我修读了经济学双学位和学院“led与光伏工程”第三个学位,在过去四年里,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学习修读各类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部课程。曾经有同学告诉我,学校不发第三学位证书,不必这样辛苦。我说我更看重的是自身知识的增长和积淀。为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科研的持续开展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我给自己定下了隔天进行体育锻炼的硬性要求。“无体即无德智也”,积极的锻炼让我有了充沛的精力来求知,健康的体魄让我有了无竭的动力去探索。四年里,我已将拼搏作为了一种习惯,努力拓展着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最诗意的年华,把握最宝贵的光阴,让自己无愧于党员的身份,无愧于自己承担的使命。
第二、志存高远,勇攀科研高峰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崇敬,带着对科研的执着与追求,我充分利用好学院为学生组建的科创团队和搭建的实践平台,努力开展科创,认真进行科研。从大二下学期,我就跟随本科生导师参与学术竞赛、科研实践,自进入导师研究室以来,始终保持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求知_,自学项目开发中所需的工程技能。大部分课余时间我都是在导师的实验室里度过,曾经在最忙碌的几个月里,晚上回到宿舍已是凌晨,舍友已经睡着了,早上出门时他们仍在梦乡。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为一个在华太阳镜企业检测太阳镜整体遮光性能,由于还没有现行标准,比较专业的检测部门无法实施。我和另一位同学自主开发检测模型、电路、检测平台,设计检测方法,在一个月的时间,做了十几次实验,每一次都耗用六七个小时,以至于凌晨三点实验室里还能听到我们讨论的声音。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申请并开展两项创新性实验,参加三项省部级学术竞赛,以除导师之外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请四项国家专利。在学术竞赛、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持续燃烧的是激情,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回味最美的是过程。我将始终牢记党员的使命和责任,继续在科研道路上探索前进,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贡献力量。
第三、带动团队,发挥先锋作用
在_级学生中我是最早进入实验室的。作为一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作为一名党员,从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起,就意识到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科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影响。我在认真做好科创的同时,也积极地介绍周围的同学和党员进入实验室,参加创新性实验,参与各项学术竞赛。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在发展自身同时能帮助周围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进步,在最美的年华共同谱写携手奋斗的篇章,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值此离别母校之时,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我真诚地感谢母校的辛勤培养,感谢母院的悉心栽培,感谢各位恩师的谆谆教诲!在这里,我也郑重承诺,在新的人生征程中,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踏实学习,勤奋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履行党员义务,以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使命,来回报母校的栽培之恩,来报答党的养育之情!
开头就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