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推荐(精选文档)

时间:2023-03-05 13:05:07 来源:网友投稿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推荐家庭孝的事迹材料篇130年的日子在慢慢5020**年文明史中谈不上长短,只是燕翼般地淡去淡远。30年,多少老一代计生工作者已从曾经战斗的岗位离开,追忆燃情岁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孝的事迹材料推荐,供大家参考。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推荐

在平常生活中,大家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优秀的事迹总是会带给我们积极向上的能量,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庭孝的事迹材料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篇1

30年的日子在慢慢5020**年文明史中谈不上长短,只是燕翼般地淡去淡远。30年,多少老一代计生工作者已从曾经战斗的岗位离开,追忆燃情岁月,他们依然不减真挚豪迈。30年,又有多少新同志踏上了世界上最难事业的征程,坦言当初的选择,他们无怨无悔。30年的风雨春秋,一路走来,对于计生工作中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感触最深的,唯有他们自己。

改革开放之初,特别是在农村,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事。人口与土地自古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一个被五千年传统包围的大地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早已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浸透老百姓的精神。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生孩子被大多数人视为天经地义之事,计划生育,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代名词,计生工作者,在他们眼里,的确是一群不受欢迎的人。在工作中,他们没有其他下乡干部的待遇,有的只是白眼、辱骂甚至生命的威胁。工作开展之艰难、所受指责之频繁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难归难,一群群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计生工作者,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走遍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费尽千言万语,为了少生一个人,为了地球母系不再呻吟,为了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为了人们的安居乐业……计生人把一切置之度外,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披星戴月。乡间小路不能骑自行车,就凭一双脚,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一个一个小区地宣传生育政策,指导避孕方法,把关心和关爱,指导和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晒黑了、累瘦了,孩子和家都顾不上了,他(她)们义无反顾。人们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对夫妇主动放弃了生育二个孩子的计划,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观念在群众中打上了深深的烙樱平凡而坚强的计生人。凭着一颗赤热的心和坚定的信念,数十年如一日,踏实工作,勤勤恳恳,以充满真诚的爱去感动周围的人。

大家也许听说过,七十年代末期,七里塘一批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走上了计划生育战线。如今,30年过去了,她们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调离了计生岗位。有的仍坚持到了今天,也许这些人你不认识,但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一群踏进工作的大门就干起了计划生育的人,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在30年的人生长河中,她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计划生育这项艰巨而神圣的事业中,无怨无悔的奉献青春和年华。如今,计划生育战线上的新一代专干,秉承着前辈的足迹用她们知识和智慧继续做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两代人的心血,和两代人的努力,计划生育政策渐渐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计生工作者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破冰之旅是痛苦而艰辛的,但只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雨后的彩虹也是最美的。经过30年的努力,七里塘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已逐渐走走向成熟,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了很多的办法。

30年来,七里塘计生人面对天下最难办的事,用天下最强的意志,和最特别的方法。努力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分析解决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问题,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曾先后出台等法规规章。这些法规规章结合街道的实际,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依据和保障。另外,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先后实施了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奖励扶助、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密切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树立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形象。

有付出就有回报。30年来,街道持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持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综合避孕率稳定在%左右,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逐年下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自20**年到20**年,街道共有人次获得奖励扶助金……。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背后,包含着多少计生工作者辛勤的汗水,藏匿着多少无悔的青春。凝聚着几代计生人的心血。如果没有她们长期艰苦的努力和默默无闻的奉献,今天的中国人口也许就不是13亿,而是14亿、15亿、甚至是16亿。在七里塘街道这区区24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生活的就不是10万人,而是20万人,甚至更多。沉甸甸的成绩,沉甸甸的回忆,是用沉甸甸的奉献换来的。同时,计生人深深的知道这并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它有辉煌,也有悲壮;它蕴含希望,更蕴含挑战。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名人富人超生现象,流动人口……等一系列新问题不断涌现,计生人的脚步不能停歇。

30年风雨春秋,10900多个日日夜夜,一路走来,一个个印记被时间穿点成线,一幕幕画面如同日月般首尾相衔,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一个个先进的事迹在广泛流传。如今,七里塘的计生人依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掌声鲜花中依然表白着平凡,因为,计划生育任重而道远。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篇2

凌晓凤同志是上海市教委一名公务员,她的丈夫在外企工作,85岁高龄的婆婆跟随他们一起生活,女儿刚刚大学毕业。他们夫妻二人相敬相爱,互相支持,真诚相处,共同建立起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夫妻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女儿乐观进取,老人安享晚年,赢得了邻里的一致称赞。家人一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以德治家,弘扬家庭美德,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夫妻和谐

凌晓凤同志自2019年担任语管处负责人以来,她爱岗敬业,作风民主,开拓创新,管理有道,在规范公共场所外文规范使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市民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使得上海的语言文字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受到了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的高度肯定。李卫红副部长在近期批示,上海市语委的工作做到了点子上。

语言文字工作面广量大,作为处室的一把手,工作更是相当繁忙,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忽视夫妻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相勉励,互相支持,关系非常和谐。这也为她丈夫所从事的事业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她丈夫不仅担任单位质量管理的负责人,而且还是冷机制造行业的专家,深受员工的爱戴。

二、敬老尊长,家庭和睦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凌晓凤同志尊老敬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诠释着传统美德。她的婆婆今年已85岁高龄,老人身体不是特别好,一直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她不仅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关注老人的衣食起居,而且还注重情感上与老人的交流,关心老人的内心需求、排解老人心中的不良情绪。

特别难人可贵的是,她把继母当成亲妈来看待来孝敬,平时她无论工作多忙,她时常看望继母,并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处处做到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尤其是她继母过世前,她更是常去医院看望、照顾老人,做到了只有亲生女儿才能做到的事。

因为在处理家庭关系中她能做到不计得失、不记恩怨、乐于奉献,因此家庭关系非常和睦。

三、注重学习,育女有方

凌晓凤同志非常重视学习,把学习作为增强个人能力、提升内在素养、提高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来看待,因此身体力行,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她本人领衔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她的丈夫也成功申报了冷机制造的专利,同时他们坚持言传身教,始终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培育子女身心和谐发展上重要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的女儿善于学习、乐观进取、待人友善、尊敬长辈,今年刚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即将赴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篇3

今年50岁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处主任,全家4口人,妻子是人民教师,现已退休,儿子在法院工作,女儿与他在同一所单位。

俗话说:家是温馨的港湾,永恒的驿站, 一个事业顺利的人后面都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家就是这样,夫妻互敬互爱,子女尊老好学,整个家庭中透着和谐美满。

一、志同道合 和谐维家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与爱人都在林区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环境,经过各自的努力,爱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师。在林场就业,当过林场场长,因工作需要,几经调动,现担任公管处主任。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使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30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二、爱家敬业 比翼齐飞

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他信心百倍的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名行政主任,他工作认真负责,除注重自身建设外,还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把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多年来,因为工作突出,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家庭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他们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由于他们夫妻平时工作都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顾双方的父母,就和妻子商量,把近前寡居的岳母和一个患痴呆病的小舅子接到了自己家中以方便照料,老人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他端屎端尿伺候在床前,从没嫌弃过。由于自己的父母远在东方红居住,他出资给自己的父母请了保姆照顾他们的生活,每到星期天、节假日他就带着妻子儿女前去探望,给二位老人带去温暖和欢笑。

父亲是林业的退休职工,父母的教导与影响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他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他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他们总结了几点体会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对孩子即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他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

四是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不仅自己一家和谐美满,其家庭助人为乐,团结邻里也是出了名的。居民谁家有困难他家总是伸出温暖之手给予帮助,谁家有矛盾也及时帮助化解,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至今为止,他长年照顾社区的一名80高龄的五保户刘大爷,从没间断过,从吃饭穿衣到看病就医,他都照顾的无微不至。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

和睦相处,平等关爱,他即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也收获了家庭的美满,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谐的代表,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很多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这个细胞的完全覆盖,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让我们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吧!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篇4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潜质,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刻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超多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下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2014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样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此刻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平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造句)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此刻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质,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忧郁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父亲、母亲”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悲哀时。应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取放下,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用心应对。从此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用心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把政府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诉她有党和政府的帮忙、有父母的关心,日子必须会好起来的。他期望女儿鼓起勇气,用心应对生活,把孩子培养长大,回报那些帮忙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情绪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2000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忙下,陈老师的女儿必须会好起来的。

三、扎根山区教育,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教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育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用心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发奋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状况特殊,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平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推荐,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应对困难,应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忙,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因此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承担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忙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齐,彼此感到情绪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家庭孝的事迹材料篇5

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尊老爱幼、热心助人;礼让邻里、团结互助;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我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及邻居的一致好评。我们就是滁州市琅琊区紫薇小区的侯兆勇、一家。

作为丈夫,侯兆勇曾动情地说:家是我爱的港湾,家是我前进中温柔的臂膀……。

1992年,高中毕业的侯兆勇,在家庭的支持和扶助下,从风阳农村,来到了滁州扬子冰箱厂上班,就这样,侯兆勇同志孤身一人,在滁州落下了脚,当时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在滁州只能租用房子暂住,生活拮据。

1994年,我抛开家庭的阻力和不解,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滁州,来到了他的身边,来和他共同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原本是同学,已经相爱几年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感情更深了,1995年初,在侯兆勇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我们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随着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又带来了新的欢乐。但为了生活,侯兆勇除了在单位拼命地干活外,还学习了驾驶技术,自己购买了一辆三轮车,工作之余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侯兆勇是一个有极强工作责任感的人,单位工作事务繁忙,他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地为单位领导服务,为领导排忧解难,有时双休日也很少休息。侯兆勇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因此于,被推荐外出搞汽车销售员。他在江苏、安徽等地,一干就是,他每到一处,那里的市场就很快被他打开,每年都提前超额完成汽车销售工作任务,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多次得到嘉奖。

侯兆勇同志全心全意工作,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重任都落在我柔弱的肩上,我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在家里,我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做得非常出色;在单位,我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做一个尽心尽责的好职工。

为料理好家务,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把家庭布置得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我总是与丈夫商量,只要是合理的建议,都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双方都心情舒畅。我平时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家庭生活琐事,我一个人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我和丈夫侯兆勇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我们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女儿的学习、生活照料管理,基本上是我一人操持,我不仅注重女儿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女儿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培养,时时教育孩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她勤奋刻苦学习,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我们的女儿也很懂事,看着爸爸成天不在家,妈妈不管白天、夜里辛勤操劳,总是想方设法替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而我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里的事尽量不让孩子去干,我常说:孩子,你有这份心,妈就知足了,我们各有分工,你的任务就是念好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爱好关泛,女儿侯爽于,以优异成绩考入滁州市实验中学。

侯兆勇愧疚地说:红梅从嫁给我就没有一天省心,她代我尽了做父亲和儿子的责任。

侯兆勇的父亲去世较早,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一直较差,老人头痛脑热时,侯兆勇却不能回家看望,是我带她去医院看病拿药,问寒问暖。逢年过节,我总是不忘给老人买些礼物,天寒了,我还给老人买来保暖内衣,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老人年纪大了,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她的小儿子虽也在滁州,但生活也不宽裕,因此,老人平时的生活费用基本都着落在我们身上,但我们毫无怨言,我说: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都还年轻,苦点、累点没啥,父母为我们操了一辈子的心,应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还只是狭隘的,可我们一家却把这种爱延伸到亲朋邻里、单位同事之中。

侯兆勇在单位里助人为乐是出了名的,谁家有困难,他只要知道,总是热情帮助解决。而我在所居住的小区里,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我为人谦和,邻里闹纠纷,我主动去帮助调解,要是碰上下雨哪家没人,我主动帮助收衣服。在我家周边,有不少父母双双出去打工,仅留下孩子和老人的家庭,这些留守儿童生活不便,又缺乏管理,有的孩子迷上了网吧,有的孩子竟染上了偷窃的恶习。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有时主动与街道居委会取得联系,开展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帮教工作,在我的关注下,在公安机关、街道和学校密切配合下,通过及时整治网吧,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使这些正走向歧途的儿童又走上了正道。

由于我们一家,待人热心、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提到这一家,人们总会伸出大拇指:这样的好家庭,没的说。

推荐访问:家庭孝的事迹材料推荐 事迹材料 家庭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