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9篇)(2023年)

时间:2023-05-09 08:5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9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9篇)(2023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一

为了集中国防科学研究力量,加快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党中央于1960年12月20日批准成立航空研究院,即国防部第六研究院,1961年8月3日,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设计研究所(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沈阳正式成立。1962年5月,上级下达了关于组织对米格-21进行技术摸底的指示,在所长刘鸿志、副所长徐舜寿、叶正大、总设计师黄志千等领导下,摸透米格-21成为六院一所建所后的第一项重大任务。顾诵芬等一批技术人员开始消化米格-21的资料。

顾诵芬认为,要摸透气动特性,就应该对来自苏联的资料通过风洞试验加以验证。他的目标不仅是摸透米格-21这一架飞机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探索、总结出高速高空飞机研制、设计、飞行试验的规律。也正是按照他的建议,技术人员通过米格-21的模型的风洞吹风试验,发现了米格-21方向稳定性与苏联提供资料的数据相差了近10倍。

关于先进战斗机的设计,在顾诵芬的脑海里存留着太多的疑问,摸透米格-21给了他一个机会。回忆起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时,他讲了这样一句话——“摸透米格-21起了一个做习题对答案的作用”。通过这次对答案,顾诵芬心中更有底了。事实证明,他的想法与思路是对的。他更加坚定地沿着自己确定的方向走了下去。

1964年年初,第一阶段摸透米格-21飞机的技术工作胜利结束,六院同意一所在以主要力量继续进行摸透、仿制米格-21飞机的同时,抽出部分技术力量进行新机方案的探讨研究。1964年10月,六院一所召开“米格-21机改进改型预备会议”,唐延杰院长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现在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自行设计上去了……从形势来看,由摸透转到自行设计也是必要的。”在这次会议上,对于新机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也提出了要求: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2.2,升限20千米,高空高速是那个时代主力战斗机的显著技术特征。

歼8飞机的研制由此开始。1965年1月,上级正式任命黄志千为歼8飞机总设计师,为了帮助黄志千开展工作,成立了技术办公室,蒋成英、顾诵芬、冯钟越等担任副总设计师。而在这之前的1964年6月,顾诵芬已经升任六院一所副总设计师。

不幸的是,歼8飞机刚刚迈出第一步就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艰难。1965年5月23日,黄志千被派往国外考察,为歼8及下一代飞机研制采购测试设备。途中发生空难,一代飞机设计先驱陨落。黄志千因公殉职之后,由王南寿率领的包括蒋成英、顾诵芬、冯钟越、胡除生在内的技术办公室临危受命,接过了总设计师黄志千的重担。

作为一种全新设计的飞机,歼8飞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开始了总体方案的论证工作,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气动布局的问题。面对当时两侧进气与机头进气的争论,作为歼8飞机气动力全面工作的负责人,顾诵芬在全面考虑了进气效率、技术难度、研制时间要求等各种因素之后,主张采用机头进气,并得到了当时所里和六院的支持。歼8在确定采用双发方案之后,顾诵芬又开始考虑新的问题。两台发动机靠得很近,喷流的干扰会不会影响飞机的推力性能?“我要气动室赶紧做喷流干扰模型,做地面试验。当时可以在哈军工的发动机实验室做这个试验。最后做了,没问题。”

方向稳定性是设计超声速战斗机必须满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保证高速飞机飞行安全和实现大迎角高机动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也是在摸透米格-21时所遗留下来的,在歼8飞机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顾诵芬在参阅了大量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后,经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用时间矢量法试飞测米格-21方向稳定性的方案,并亲自推导公式,确定测试参数和试飞方法,然后向试飞员讲解试飞中的动作和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终于首次在国内成功测得米格-21在马赫数为2.0时方向稳定性的大小,也摸清了超声速战斗机在最大飞行马赫数时应有的方向稳定性数值。此后,顾诵芬又主持解决了歼8纵向稳定性、横侧向稳定性等技术问题。

1965年底,歼8零批飞机试制工作开始。1968年6~7月,歼8试验机01、02架相继完成总装。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成功实现首飞,也正式宣告我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正式结束。

然而,在后来的试飞试验中,歼8飞机在速度达到马赫数0.86时出现了强烈的跨声速抖振。不解决这个问题,歼8飞机就无法满足设计之初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也就无法定型装备部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顾诵芬瞒着家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乘坐试飞员驾驶的教练机上天,近距离观察飞机的振动情况。据试飞员鹿鸣东后来回忆:“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于1978年,用歼教6飞机带着顾诵芬同志,亲自到空中跟随歼8机,观察并拍摄歼8机的飞行流线谱。当时他已是快50岁的人了,他不畏艰险,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观察拍照飞机的动态,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教育了所有参加试飞和研制的人员。”

在弄清了产生振动的原因之后,顾诵芬提出采用局部整流包皮修形方法解决问题,并亲自做了整流包皮的修形设计,他与工厂工人师傅一起改装,经试飞证明此法非常有效,彻底排除了跨声速抖振现象。

1980年3月,航定委批准歼8白天型设计定型。1986年2月生产定型。1985年7月,歼8全天候型设计定型,前前后后经历了21个寒暑春秋。对于人的一生来说,21年是一个太长久的概念。歼8飞机的设计团队虽然遭受了一次次打击,但顾诵芬和一所的全体设计人员、干部职工面对危机没有退缩,从1972年开始,他接过帅印,带领着这支队伍挺直了腰板,坚定地沿着崎岖坎坷的道路前进。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二

他的故事远不止一架飞机,他用一生的时间见证和书写了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今天获得了20__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顾诵芬和飞机的缘分始于青春。小时候去燕京大学工作的父亲搬到了当时的北平。日军轰炸中国29军北平营地的记忆至今清晰——满天压得人睁不开眼睛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投下的炸弹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碎。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保卫中国的蓝天,将来不再受外国侵略,早早地把航空报国的梦想埋在心里。

小学毕业后,顾诵芬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就读。他一直对飞机模型感兴趣,父亲也从上海开明书店买了一批关于航模制作的书。梦想和兴趣坚定了他的方向。高中毕业时,顾诵芬报考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都被录取了。最后,他选择上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大学四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养成了严谨的科研习惯,学会了探究方法。大二时,顾诵芬修读了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开设的两门基础课。在课堂上,季先生只突出基本概念,联系工程实际,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运算、寻找解决方案。这些训练为顾诵芬将来成为工程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四九年下半年,国防建设急需理工见长的大学生,不少优秀的交大学生投身于国家工业建设,顾诵芬也登上北上火车投身航空事业。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使用的飞机几乎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制造的,只能原样复制,对设计原理一无所知。那时顾诵芬已经意识到,模仿而不是自己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中,我们没有任何主动权。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首要任务是设计中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教练机歼1,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没有任何指导和参考文献,经验、技术和设备材料极其匮乏,但他展示了交通大学的技能,一点一点地解决了问题。

当时没有复印机,就买了描绘纸,三角板,曲线板描绘,花了一个星期基本解决原理问题;后来医务所废针管的不锈钢细头焊接在铜管上,然后用薄铁皮做整流罩做风洞实验...在这样一个贫穷的环境下,经过两年的发展,歼1首飞成功。

从那以后,他先后参与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肩负起歼8和歼8ⅱ总设计师的重任,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顾诵芬和同事们克服了巨大的压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歼8战斗机首飞,但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振动强烈。为了找出问题,作为一名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非专业人士,顾诵芬不顾危险和他人劝阻,三次乘坐歼教六,跟随歼8飞行,直接跟随试验飞机观察气流。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过载,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抖震的问题。1985年7月,歼8全天候设计定型,同年10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

1986年后,离开飞机设计岗位的顾诵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上,促进了国产大型飞机的发展。他努力推动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建立。顾诵芬在参加运-20试飞评审时,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直肠癌的症状,身体极其虚弱。但在后来的手术住院期间,他还叮嘱资料室给他送外文书刊,看到重要资料甚至翻译好,供学生和年轻技术人员阅读。

多年来,他仍然关心母校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时,作为特班班主任,为首届36名硕士生开设了第一课。他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航天科技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型飞机出版工程》主编...此外,顾诵芬还积极参与思源校友年度捐赠项目,为校园建设和帮助学生慷慨解囊。

如今,这位风华正茂的航空英雄经常出现在办公室或会议室。他仍然活跃在第一线,关心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三

1979年8月,三机部发出《关于对歼8飞机实现全面技术改装可能性论证的通知》,要求601所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提出一个歼8大改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可行性论证和性能估算。之后,顾诵芬和601所领导班子毅然调整了方向,以主要精力投入歼8大改。

1981年5月18~26日,三机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歼8ⅱ飞机方案论证会,国防工办副主任邹家华在会上宣布了国务院国防工办任命顾诵芬为歼8ⅱ飞机型号总设计师的命令。随后,三机部下发了《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名单》,何文治担任歼8ⅱ行政总指挥。

此后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歼8ⅱ改进的重点是突出低空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并对与之相应的分系统进行更改。要实现超视距作战,最主要的是将原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以便安装高性能雷达。歼8ⅱ飞机作为歼8飞机的改进型,具有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采用两侧进气,外压式二元三波系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换装增大推力的发动机;改进武器、火控系统和电子设备,火控系统的第一步为雷达和光学瞄准具,第二步为雷达和平显火控系统。

歼8ⅱ飞机的研制,是我国首次在型号研制任务中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作为项目总设计师,顾诵芬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当时体制的实际情况,在创建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系统和相应的一系列工程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他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办法,并在初建的几年中认真检查和总结经验,使之成为根据国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随后由航空工业部相继建立了行政指挥、研制经费和工程质量的管理系统,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和科技的实际现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这些管理制度,也为我国各个飞机厂所在以后设计、研制新一代飞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作为型号总设计师,顾诵芬在歼8ⅱ研制过程中,显现出了出色的协调能力和远见卓识。在配套发动机的选择上,当时发动机总师温俊峰向其提出了采用高温涡轮的设想,这样可以将发动机推力提高到6600千克。这项研制改进得到了顾诵芬的大力支持。这对于涡喷13aⅱ的研制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使得歼8ⅱ飞机的研制时间大大缩短。歼8ⅱ飞机从立项到1984年6月12日完成首飞,前后总计4年时间,创造了新机研制的速度纪录并且大大节省了研制费用。

1989年,歼8ⅱ飞机参加了巴黎航展受到世界的瞩目。歼8ⅱ飞机也成为我国第一次在国外以实物的形式展出自行设计的高性能歼击机。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四

新年之际,本应是阖家欢乐,灯火阑珊的景象,然而,无声地一枪却从武汉打响,划破了苍穹,响彻了每一位中国人民心中——疫情来了!于是,无数逆行者奔赴前线,参与到这场与病毒做斗争的无声地硝烟中去。

我们能看到,年已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奔赴抗疫一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开始了与新冠病毒的抗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钟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武汉一定会渡过难关,不禁红了眼眶。耄耋之年却依旧把祖国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为后辈青年诠释了使命与责任的真正意义。

我们能看到,一群90后学着前辈的模样,披上白衣战袍,成为众人口中的“英雄”而去救死扶伤。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无数的白衣天使,汗水浸透他们的脊背,防护服在他们脸上勒出痕迹,他们只一笑而过,继续投入战斗。他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向后辈青年诠释了奋斗与担当的真正意义。

我们能看到,各界人士对疫情的关注与支持。村支书的花式喊话,爱国华人华侨从国外不远万里运送口罩等物资,热心志愿者主动为医院和警局提供帮助,一线记者对疫情的实时播报,韩红等慈善基金会对各大医院物资的调配捐赠……老百姓众志成城,为后辈青年诠释了爱国与团结的真正意义。

我们也能看到,全国乃至世界都齐心协力与疫情作斗争。科技实力的增强,也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前辈后辈、国内国外的学者,每日沉于抗疫药物的研究,即使一套又一套抗议方案接连推出,他们也绝不放松,誓与疫情斗到底!他们用理性的科研精神,为攻破疫情保驾护航,为后辈青年诠释了科研与从容的真正意义。

而00后的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前辈们的谆谆教诲仍萦绕在耳畔。疫情给每个人的教育,让每个人的信念又深了一分,让每个人的魄力又重了一分,让每个人对国家的自豪感又强了一分,让每个人对自己奋斗的方向又清晰了一分。我们相信天空的辽远蔚蓝,相信人间的大爱温暖,我们更相信,自己努力拼搏的明天!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顶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培养出了无数惊才绝艳的学士。而抗疫的今天,青少年更应秉承先辈的教诲,将每一滴力量,每一丝信念,都化作朵朵浪花,汇入盛世的洪流;以坚韧的精神,将使命与责任赋予肩头,将国家与人爱怀于胸中;把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

正如《杀破狼》中所言:“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将万死以赴!”青年人应当如此,踏着疫情的灾难步步成长。待到樱花烂漫时,一腔热血洒中华!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五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9月23日,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__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阶段a组循环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老对手”美国队。此次胜利不仅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7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尴尬纪录。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无惧挑战,在赛场上势如破竹的英姿再次点燃了国人内心的澎湃豪气。

说到中国女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

中国体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各种项目的世界冠军数不胜数,但冠军背后能够总结成精神的项目却不多。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界有两面红旗:一个是中国登山队,另一个是中国乒乓球队。这两支队伍是当时中国体育界最优秀的团队,分别创造了“中国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而在改革开放后,“女排精神”叫得更响,更深入人心。

1981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同样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先后战胜美国、日本等世界劲旅,首得世界冠军。从排球运动本身来讲,东方人能够拿到排球项目的世界冠军并非易事。排球是集体项目,又是“高人”项目,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训练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种精神和动力的鼓舞和追求。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拼搏的身影,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

此后,以袁伟民指导为教练核心的团队和老一代的女排姑娘们,在“五连冠”(1981—1986年)中凝聚缔造了“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

袁伟民受到了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启发,他认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攻克了这个数学谜题,靠的就是“迷”。于是,袁伟民将这股“迷”劲儿带入中国女排,要求队员们对排球也要极度专注和热爱。在训练时,他要求队员们拼尽全力,克服苦累和伤病等困难。在比赛中,他要求队员们极度专注,无论对手强弱都不能松懈。为了让队员记住比赛中的一个教训,袁伟民会在赛后把所有球员留下加练,一直练到很晚才离开。

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嘴里喊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比赛中奋斗出来的,历练出来的,凝聚出来的。袁伟民一再强调“拼搏”“严格”“协作”,说出来感觉很虚,但这正是女排精神的体现。凭着在日常训练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和扎实的技术,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了五个世界冠军,创造了辉煌,成为中国女排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传家宝”。

“女排精神”代代相传。以陈忠和为主教练的时期,是女排精神传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女排几十年来都是以“夺取奖牌,争取金牌”为目标的。取得“五连冠”后,中国女排成绩起起伏伏。教练换了好几任,但都没有夺得世界冠军。直到20__年2月,陈忠和接队。当时,中国女排在世界所有女排强队中是平均身高最矮的一支球队,这对一项需要“高度”的项目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的。然而,就是这么一群“小个子”,被陈忠和带到了一个新高度。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这支队伍取得了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以及大冠军杯的第一名。

陈忠和曾在袁伟民执掌中国女排教鞭时期担任过陪打教练。为了将中国女排的训练质量提上来,陈忠和实施了一系列的“魔鬼训练”。如果没有中国女排精神的支撑,那么几乎没有人能承受陈忠和的“魔鬼训练”。

湖南郴州基地的苏仙岭,就是传说中的魔鬼训练场。苏仙岭的海拔并不高,但上、下石阶加起来有3600级。陈忠和要求所有的队员必须在22分钟之内跑上去,只要有一个人超过1秒钟,二话不说,全队一起下去,重新来。

登山既可训练队员们的腰腿力量、膝踝关节,又可以磨炼队员们的体能、意志和团队精神。这一“魔鬼训练”使姑娘们的身体和精神几近崩溃,但是每一个姑娘都告诉自己:不能掉队,不能拖累大家,不能拖累全队,一定要坚持,哪怕有人坚持不住,也得两个人拖着她往上走,一定要把她拖上去,坚持、再坚持。每当笔者回想起年轻的队员们手拉手、强帮弱,汗水混着泪水,滴在一级级的石阶上,艰难地向苏仙岭冲刺的画面,仍然激动不已。

陈忠和时期,中国女排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女排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取得过三次奥运会冠军,第一次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第二次则是20年后的20__年雅典奥运会。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逆转俄罗斯女排取得冠军,无疑是中国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示、发扬和传承。当时中国女排队员整体条件都不算太好,正是因为坚定地走中国女排的发展道路、发扬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才能有所作为,再次取得了非凡成绩。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六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张海迪的这句话用在朱丽华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温暖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绝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为盲人造光: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经历过痛苦和绝望,才知黑暗中的那一丝光亮何其珍贵。

上午9点左右,位于嘉兴市区和兴北路353号的丽华推拿诊所内,已经忙碌起来了。诊所有13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朱丽华说,随着推拿诊所的名气日增,让自己好好活着对她来说已不成问题,但她明白:“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她希望用诊所“造光”,为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啥模样。”在福利院相识后,盲人吴阿姨与朱丽华已相伴28年了。“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朱医师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比自己亲姐妹还亲。”

吴阿姨说,诊所的工作不仅让她生活上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了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年,朱丽华开始收徒弟,而“盲人”是她收徒的唯一条件。一旦接收,不但包吃住,还免学费。如今,100多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了就业岗位。

“朱医师,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每当有人不解发问时,朱丽华总会淡然答道:“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朱丽华对自己很抠,一件白大褂穿了10多年实在破旧才坏。

用余生发光:梦想的传递是一辈子的事

除了盲人,在朱丽华的生命中,还有一群十分重要的人:“我有一大帮孩子。”

1991年,朱丽华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希望工程”这个词,一下子被触动了。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一口气拿出近3个月的工资140元,资助了云南两名贫困学生,也开启了她的助学之路。

在朱丽华居住的20平方米屋子内,“藏”着一沓沓汇款单,以及受助孩子们给她寄来的成绩单和感谢信。“这才是我最珍贵的无价之宝。”朱丽华摸着一张张信纸,不自觉地笑了。

对于即将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的朱丽霞来说,朱丽华是她梦想的领路人。20__年,品学兼优的朱丽霞如愿考上大学,却因学费发愁,好在朱丽华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学费,为朱丽霞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6年了,与朱阿姨没有血缘,胜似血缘。”朱丽霞说:“我知道张海迪是朱阿姨仰慕已久的人,她对朱阿姨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而我想对朱阿姨说:‘朱阿姨,您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榜样!’”

28年来,朱丽华累计捐助贫困优秀学子480多人次,助学款达333万元。可对自己,她抠到了极致:脚上穿的布鞋18元,白大褂穿了10多年实在破旧了才换一件。“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朱丽华说。

去年4月27日,在母亲去世25天后,朱丽华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她说:“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寸土,将把此生献祖国。”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七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马旭的颁奖词。

1933年,马旭出生于哈尔滨市木兰县。14岁就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1961年,马旭作为军医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直到1984年,年已5旬的她还曾跳伞两次。20多年间,马旭曾跳伞140多次。她娇小的身躯闪现在山壑丛林、皑皑雪原、碧波南海、大漠戈壁……

主持人在采访中问到:“为啥您跟阿姨都穿着这身衣服?”“我们就一直穿着这个衣服。我们很少买什么新的衣服,赶时髦的衣服我们很少。这些都很好,发的衣服都穿不烂,为啥不穿呢?”老人操着一口家乡话,苍老的声音显得那么得朴素,就是这样的朴实却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在视频中看到,那小小的院落,斑驳的石阶写满了“简陋”二字。马奶奶家的陈设也非常简单,除了满屋子的书外,几乎没有什么显眼的摆设。沙发也都露出了破棉絮,睡的也是老式的硬板床,穿的是部队发的军装,吃的只是牛奶、面条这样简单的食物。

自1983年起,马奶奶与她的丈夫工作重心转向科研,着手将多年的医务工作与跳伞经验结合起来,并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多本相关书籍,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离休后,夫妻俩就一直居住在武汉,过着简朴的生活。马奶奶说:“我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我搞科研打的柜子,将近五六百块钱。”听到这,我不免有些奇怪,难道马奶奶的退休工资和搞科研的报酬都不足以为自己添置新的家具么?随着镜头的切换,我看到了柜子里满满的书籍和科研数据,这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个书柜,它还承载了老人近半辈子的努力与梦想,这才是无价的啊!为了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摆脱生育的拖累,马奶奶在新婚第二个月就做了绝育手术。很多人都不理解,自己没有孩子,又是正师级离休干部,到了晚年为何不像其他老人那样养养花,钓钓鱼,颐养天年呢?但他们把这种最简单的享受都放弃了,把全部的精力与心血都用于自己钟爱的事业。

人行千里常思亲,树高千丈不忘根。马旭少小离家,戎马一生,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却始终如一,到了晚年更是思乡心切。9月,马旭将毕生的积蓄一千万元全部捐给家乡木兰,用于孩子们的教育。教育是她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她说:有了知识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更有知识。

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无不让人动容。她的行为无声,却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八

春天来了,沂河岸边的一座小院花红柳绿,生机勃勃。八旬老人朱彦夫尽情享受着眼前的春色,脸上写满笑意。老人总爱重复一句话:“我很幸福、很满足,我的人生很美好!”

1950年12月,朱彦夫在抗美援朝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那一年,他刚满18岁。从18岁到81岁,漫漫63年“无肢岁月”,老人经受的人生磨难说不完、道不尽。那么,他的乐观、他的满足、他的幸福感到底从何而来?

相守55年,妻子甘当丈夫的“拐杖”

20__年2月27日,是朱彦夫一生最寒冷的日子,相守55年的妻子走了,他第二次失去了“手”和“脚”。

下葬那天,77岁高龄的朱彦夫执意要给妻子披麻戴孝,因为在他看来,妻子不光为他生育了6个子女,而且还是他的“四肢”和“拐杖”,母亲般呵护着他的生命。他哽咽道:“她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我的生活。”

那年春天,朱彦夫在康复医院邂逅了一位姑娘。她叫希永,刚好20岁,身材高挑,面庞白净漂亮。第一眼看到朱彦夫这个奇怪的“肉轱辘”,她吓坏了,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那是一个崇敬英雄的年代。善良的希永听人说,朱彦夫是抗美援朝的功臣,便动心了:能为英雄做点什么呢?

希永有个姑父叫武宪德,时任沂源县民政局局长,正张罗着给这位战斗英雄找对象。

“既不能嫌弃残疾人,还得善良勤快会持家。”按这个标准,武局长一连说了好几个都没有说成。一个偶然的机会,武宪德想到了他勤劳聪慧的内侄女希永。

憋了好几天,武宪德试探着给内侄女做媒,没想到,希永竟然爽快地同意了,理由很简单:“朱彦夫是人民功臣,没人照顾不成。”

爱情来得有点突然。1955年9月,希永与朱彦夫喜结连理。第二年,她跟着这个“无肢青年”回到了贫瘠的小山村。

希永万万没有想到,婚后的生活会如此艰难。

每天天不亮,她就得起床,为丈夫熬药、穿衣、洗脸、装假肢,帮丈夫如厕,伺候完丈夫还得伺候年迈的婆婆。上工号一响,她又要和村民一道下地干活挣工分。

别的媳妇怀孕了有人照顾,希永怀孕了还要照顾丈夫和婆婆。她前后生了6个孩子,每次临产前,都要挺着大肚子,把水缸挑满,把衣服洗完,备好猪食鸡料,再摊上几十斤煎饼……

1960年的春天,村里遭遇大饥荒,希永把能吃的东西先端给婆婆和丈夫,再端给孩子,自己则背着家人大把大把吃槐花,脸肿了,眼睛只剩下两道缝。朱彦夫心疼她,每次吃半碗留半碗,让希永吃,可她说啥都不肯吃。

最苦的还是心里。或许是因为头部留有弹片,朱彦夫性格有时比较暴躁,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一次写作时,因妻子进门打断了他的思路,他趴在床上大喊大叫。有人私下替希永叫屈,她却说:“我再苦,还能有老朱苦?”

“妻子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她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健康全都献给了这个家,她守护我的生命,为婆婆养老送终,一手带大了6个子女,她是我们朱家的恩人。”这是朱彦夫对妻子的评价。

受母亲言传身教,子女们都很孝顺。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聚到老人身边。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即便身体残缺也幸福!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篇九

祖国,在我的心中是伟大的母亲,祖国,是千百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祖国,你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祖国,我为你骄傲!

祖国渡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沧桑磨难,到今年10月1日,已经是她整整六十华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上,无数先辈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奋斗不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是无比的自豪,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荣。

虽然祖国发生了地震的磨难,但是,祖国的人民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为了帮助收到灾难的人们,我们都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创造美好家园做出一份贡献。

奥运会刚刚过去,在奥运健儿们的努力下,中国赢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份份的努力,一份份的拼搏,才能让祖国更添光彩!

祖国真大啊:有壮丽的河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塞北的马在草原上奔驰、成群的牛羊在春风中嬉戏,江南的花在春雨中开放、鸟儿自在的翩翩起舞,南方的海浪拍打着海岛、沙滩上的人们尽情玩耍,北方的白雪覆盖着大地、小孩欢快地堆雪人,祖国啊祖国,我爱你!

从我出生到现在,从嬉戏到学习,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到现在的我,一直都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就像花儿无时无刻沐浴在阳光下茁壮的成长。我热爱我的祖国,她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热爱我的祖国,我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推荐访问:事迹 感动中国 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9篇) 感动中国人物顾诵芬颁奖词及事迹(9篇) 顾诵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