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古对今》教案【10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2-12-30 15: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古对今》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对今》教案【10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古对今》教案【10篇】(范例推荐)

《古对今》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6古对今》,请跟老师口述目标: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4.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严寒朝霞古今酷暑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古对今》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古对今》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季节特点自然现象美丽景色

《古对今》教案4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7个字;认识偏旁“酉”,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识读12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手。下面开始比赛,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再齐读两遍。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课文读得流利。(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会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当堂训练: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古对今》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 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 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⑴ 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 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 方 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 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

  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

《古对今》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 ),左——( ),粗——( ),黑——( ),快——( )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

  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

  b.不带拼音认读,

  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a.严寒,酷暑,

  “严寒”就是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

  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

  b.暮,和风

  “暮”就是太阳下山了,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

  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

  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

  c.学习第三小节

  什么是“莺歌燕舞”?

  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

  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五、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生字:“李”“香”

  1、观察

  2、范写指导,生书空。

  3、生仿写。

  4、评价。

《古对今》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凉”“夕”“细”“语”四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法 示范法 情景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自主探究法 朗读法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对韵歌》导入

  1、理解“对”字

  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

  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

  (1)读准字音:

  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

  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3)“桃花朵朵开”游戏巩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词语朗读、去拼音朗读词语

  5、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教师用图片依次引出“夕”“凉”“细”“语”四个字

  1.请学生分别说出四个字的结构。

  2.找出压线笔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教师再次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部分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7.修改。

  8.为生字组词。

  (四)、作业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认识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1.背一背对子歌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下一节课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

《古对今》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认知“鸟语花香”等七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者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 教学难点:

  词语理解:严寒、酷暑。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

  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课件展示课文) 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读课文,识词。

  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读韵文,感知对子。

  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1)师生交叉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

  (1)反义词对:古对今 圆对方 晨对暮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2)天气现象对: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3)植物和动物对: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4)课件展示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 5.背诵《古对今》 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7个生字的书写。 (1)认读7个生字并组词。

  (2)师范写,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讨论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2.布置作业:

  (1)同桌互背《古对今》 (2)抄写课后词语。

《古对今》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古对今》教案10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生字的笔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板书:古、凉、细、夕、李、语、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阅读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1)

——《古对今》教案10篇

《古对今》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季节特点自然现象美丽景色

《古对今》教案2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揭题,书写古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古对今》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

  (二)师范读,生认真听。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3、检查读文。随机正音

  二、细读对子,感受画面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学习“圆”

  (1)引导发现古代和现代钱币的区别

  (2)读好“古对今,圆对方”

  2、学习:严寒酷暑凉

  出示四个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

  (1)学习“寒”

  字理识字学习“寒”。并给“寒”扩词。

  寒是冷,那严寒就是——非常冷。

  指导读好词语。

  那酷暑是什么意思?——非常热。

  读好词

  (2)学习“凉”

  a、凉的偏旁是两点水。两点水的字跟什么有关?

  补充带两点水的字。

  b、指生读秋凉,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读:第二小节。指生读。

  学习:晨细朝霞夕

  (1)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2)细。指生说记字方法。

  细雨和“小雨、大雨、暴雨”哪个词语意思更接近?

  和风和细雨也可与组成一个四字词语。一起读

  出示:朝霞、夕阳。

  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阳?

  出示图片,早晨的霞就是朝霞,晚上的霞是晚霞。

  指生读,齐读。

  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指生读。

  1、学习:杨。

  师:第三小节中的生字

  出示:杨。

  图:这就是杨树。所以是木字旁。

  有木是杨树,伸手是表扬,有土是操场。

  2、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黄莺在唱歌,燕子在跳舞,这就叫“莺歌燕舞”。

  生练习用句式说话:

  春天来了,小鸟****x,花儿****x。这就叫**********。

  读词——鸟语花香。

  3、指导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音律和谐,引导读出节奏

  1、引导发现韵脚

  2、配乐拍手齐背。

  四、拓展延伸。

  读得那么好,试着对一对好不好?

  日对**,鸟对**。

  春花对**,高山对**。

  五、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李和香。

  1、观察字形

  一看结构:上下结构

  二看宽窄:

  三看重点笔画:撇捺

  2、师范写,生练写,展评。

  三、总结作业:

  课下把《古对今》背给爸爸妈妈听。

《古对今》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左——(),粗——(),黑——(),快——()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

  b、不带拼音认读,

  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a、严寒,酷暑,

  “严寒”就是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

  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

  b、暮,和风

  “暮”就是太阳下山了,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

  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

  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

  c、学习第三小节

  什么是“莺歌燕舞”?

  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

  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五、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生字:“李”“香”

  1、观察

  2、范写指导,生书空。

  3、生仿写。

  4、评价。

《古对今》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左——(),粗——(),黑——(),快——()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

  b.不带拼音认读,

  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a.严寒,酷暑,

  “严寒”就是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

  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

  b.暮,和风

  “暮”就是太阳下山了,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

  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

  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

  c.学习第三小节

  什么是“莺歌燕舞”?

  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

  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五、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生字:“李”“香”

  1、观察

  2、范写指导,生书空。

  3、生仿写。

  4、评价。

《古对今》教案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台。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趣味性”和“文化味”。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古对今》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 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 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⑴ 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 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 方 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 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

  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

《古对今》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 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 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⑴ 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 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 方 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 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

  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

《古对今》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古对今》教案9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揭题,书写古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古对今》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

  (二)师范读,生认真听。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3、检查读文。随机正音

  二、细读对子,感受画面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学习“圆”

  (1)引导发现古代和现代钱币的区别

  (2)读好“古对今,圆对方”

  2、学习:严寒酷暑凉

  出示四个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

  (1)学习“寒”

  字理识字学习“寒”。并给“寒”扩词。

  寒是冷,那严寒就是——非常冷。

  指导读好词语。

  那酷暑是什么意思?——非常热。

  读好词

  (2)学习“凉”

  a、凉的偏旁是两点水。两点水的字跟什么有关?

  补充带两点水的字。

  b、指生读秋凉,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读:第二小节。指生读。

  学习:晨细朝霞夕

  (1)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2)细。指生说记字方法。

  细雨和“小雨、大雨、暴雨”哪个词语意思更接近?

  和风和细雨也可与组成一个四字词语。一起读

  出示:朝霞、夕阳。

  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阳?

  出示图片,早晨的霞就是朝霞,晚上的霞是晚霞。

  指生读,齐读。

  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指生读。

  1、学习:杨。

  师:第三小节中的生字

  出示:杨。

  图:这就是杨树。所以是木字旁。

  有木是杨树,伸手是表扬,有土是操场。

  2、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黄莺在唱歌,燕子在跳舞,这就叫“莺歌燕舞”。

  生练习用句式说话:

  春天来了,小鸟****x,花儿****x。这就叫**********。

  读词——鸟语花香。

  3、指导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音律和谐,引导读出节奏

  1、引导发现韵脚

  2、配乐拍手齐背。

  四、拓展延伸。

  读得那么好,试着对一对好不好?

  日对**,鸟对**。

  春花对**,高山对**。

  五、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李和香。

  1、观察字形

  一看结构:上下结构

  二看宽窄:

  三看重点笔画:撇捺

  2、师范写,生练写,展评。

  三、总结作业:

  课下把《古对今》背给爸爸妈妈听。

《古对今》教案10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

  识字二

  教学课时: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2.教材分析

  本课把对子集中在三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兼顾间架结构,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还需提高。

  (2)基于阅读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但是部分学生读书不够流利,会有多字、漏字的现象。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讲普通话,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但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还不能达到。个别学生没有表达的自信心,不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12“圆、杨”等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尽量做到工整、规范、。

  3.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圆、杨”等12个生字。

  任务二:能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句子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5’)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齐背《对韵歌》,导入《古对今》。

  能正确背诵《对韵歌》,规范书写“古”字。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板书课题,学写“古”字。

  (完成目标二)

  环节二(25’)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活动一

  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三)

  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多字、漏字。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自读生词。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学习情况。

  5、书写生字:夕

  (完成目标一、二)

  能正确读出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10’)

  再读课文

  读通句子

  活动一

  1、自读课文,能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每人一个小结,其他同学做评委,及时指出朗读中的错误。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生思考哪些词语是一对对子。

  (完成目标三)

  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课中练习

  1.连线搭配词语,练习对子。

  莺歌花香严寒细语

  鸟语燕舞和风酷暑

  2.教师口头说文中词语,学生对对子。

  古圆春暖杨桃

  学生能正确连线,正确对出对子。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2)

——《古对今》教案10篇

《古对今》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6古对今》,请跟老师口述目标: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4.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严寒朝霞古今酷暑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古对今》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季节特点自然现象美丽景色

《古对今》教案3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6古对今》,请跟老师口述目标: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4.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严寒朝霞古今酷暑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古对今》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⑴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

  “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

  “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8、(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教学反思】

  本课是识字教材,教学目标主要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正确规范书写生字为重点,积累并运用识字方法,为今后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复习学过的对韵歌引入,让学生再次感受对韵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揭示课题之后,相机指导生字“古”的书写,分散识字。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抓住“暑、晨、朝”三个生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图片、结合字理或联系实际等方式记认生字字形,理解“朝霞、夕阳、酷暑”等词语,能够化抽象的汉字为具体形象的事物,降低识字难度,让学生更容易识记。

  随文识字环节,通过讲解字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记认“寒、夕、暮”的字形,理解它们的意思。并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表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有效落实第4点教学目标。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整体,在有节奏地诵读韵文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落实了认识生字的教学目标。

  在书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结构上和字形上的异同点,结合生字意思熟记字形,有利于提高生字书写的正确率。通过重要笔画的指导,促进学生把生字写得美观匀称,突破写字的难点。

《古对今》教案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台。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趣味性”和“文化味”。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古对今》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7个字;认识偏旁“酉”,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识读12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手。下面开始比赛,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再齐读两遍。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课文读得流利。(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会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当堂训练: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古对今》教案7

  一、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

  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分类)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古对今》教案8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生字的笔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古对今》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6、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今——()圆——()暖——()

  五、学习生字“古”“凉”“细”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绞丝旁的笔画分布)

  3、学生口述、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集中纠错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玩游戏对对子导入。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对子。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霞—夕阳”两对词。

  4、结合识字1冬雪与秋霜的图片,理解“雪对霜”。

  5、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三、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对子,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四、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读出节奏)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五、指导写字

  1、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古(十口)凉(冫京)细(纟田)李(木子)

  语(讠吾)香(禾日)夕(多—夕)

  2、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教师范写,讲解“李”“语”“香”“夕”。

  (1)“李”“香”的竖要短。

  (2)“夕”的撇要与横撇齐*。

  3、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堂指导。

  7、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激发学生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字词对起来。同时,学生在边读边悟的过程中了解了对子中描写的景物,从而感受到了对韵歌中的意境美,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对今》教案10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

  识字二

  教学课时: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2.教材分析

  本课把对子集中在三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兼顾间架结构,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还需提高。

  (2)基于阅读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但是部分学生读书不够流利,会有多字、漏字的现象。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讲普通话,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但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还不能达到。个别学生没有表达的自信心,不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12“圆、杨”等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尽量做到工整、规范、。

  3.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圆、杨”等12个生字。

  任务二:能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句子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5’)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齐背《对韵歌》,导入《古对今》。

  能正确背诵《对韵歌》,规范书写“古”字。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板书课题,学写“古”字。

  (完成目标二)

  环节二(25’)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活动一

  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三)

  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多字、漏字。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自读生词。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学习情况。

  5、书写生字:夕

  (完成目标一、二)

  能正确读出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10’)

  再读课文

  读通句子

  活动一

  1、自读课文,能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每人一个小结,其他同学做评委,及时指出朗读中的错误。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生思考哪些词语是一对对子。

  (完成目标三)

  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课中练习

  1.连线搭配词语,练习对子。

  莺歌花香严寒细语

  鸟语燕舞和风酷暑

  2.教师口头说文中词语,学生对对子。

  古圆春暖杨桃

  学生能正确连线,正确对出对子。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3)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3篇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

  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出示《笠翁对韵》书本图片),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季节特点自然现象美丽景色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⑴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

  “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

  “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8、(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教学反思】

  本课是识字教材,教学目标主要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正确规范书写生字为重点,积累并运用识字方法,为今后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复习学过的对韵歌引入,让学生再次感受对韵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揭示课题之后,相机指导生字“古”的书写,分散识字。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抓住“暑、晨、朝”三个生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图片、结合字理或联系实际等方式记认生字字形,理解“朝霞、夕阳、酷暑”等词语,能够化抽象的汉字为具体形象的事物,降低识字难度,让学生更容易识记。

  随文识字环节,通过讲解字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记认“寒、夕、暮”的字形,理解它们的意思。并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表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有效落实第4点教学目标。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整体,在有节奏地诵读韵文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落实了认识生字的教学目标。

  在书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结构上和字形上的异同点,结合生字意思熟记字形,有利于提高生字书写的正确率。通过重要笔画的指导,促进学生把生字写得美观匀称,突破写字的难点。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4)

——《古对今》教学设计10篇

《古对今》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看老师写课文的题目。(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课文,初步认生字。

  1、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拼读生字。

  三、分散记生字,形意相结合。

  1、偏旁小助手帮助识字。

  (1)出示早晨的图片,认读“晨”“朝霞”,借助图画理解生字的意思。

  (2)出示傍晚的图片,认读“暮”“夕阳”,借助图画理解生字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总结: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到一起集中识记,可以更快地记住更多的字。

  2、古汉字小助手帮助识字。

  出示“寒”字的古汉字,请学生猜测。释义、组词。理解“严寒”。

  出示“暑”字的古汉字,请学生猜测。释义、组词。理解“酷暑”。

  总结:利用古汉字小助手,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字形,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字义。

  3、出示剩下的生字,同桌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集中交流。

  (总结:可以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编字谜。)

  四、定位识生字,课文有奥秘。

  生字放回课文,你还认识吗?指名分节读课文。

  第一节韵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们倾听评价。

  利用图片理解“圆和方”。

  第二节韵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们倾听评价。

  指导理解“和风对细雨”。

  第三节韵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们倾听评价。

  学生自由探索,感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

  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

  配乐,有节奏地朗读。

  师配乐,示范怎样打节奏,跟着节奏朗读。

  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

  齐读整篇韵文。

  梳理回顾,熟读成诵。

  分类写生字,书写有诀窍。

  1、仔细观察,生字排列有什么规律?

  师引导发现:

  第一排的是:上下结构。

  第二排是:左右结构

  第三排是:独体字

  2、师范写:从每种结构中挑了一个字写给大家看。

  3、生试写。师提醒注意姿势:头正,腰直,脚放*。注意写法:一看二写三比较,一个要比一个好。

  4、书写点评:你喜欢哪个字?哪个字有什么要注意的?

  五、一篇带整本,拓展阅读面

  (1)欣赏视频儿童吟诵《笠翁对韵》。

  (2)推荐《笠翁对韵》。

  第二课时

  (略)

《古对今》教学设计2

  【摘要】对韵歌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关键词】对韵歌 识字 诵读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对韵的形式识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已有初步了解。《古对今》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识字密度较高。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它既是识字教学的材料,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R字,调动学生对对韵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这值得思考和研究。笔者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诵读,正音知韵

  对韵歌句式整齐、*仄相和、音调和谐,学生在初学课文时需整体诵读韵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其韵律美。

  (一)范读引领,整体感知

  教师需在学生诵读前进行范读,在范读中注意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重读。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音,还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中进入对韵的情境,感知韵味。

  教学《古对今》时,教师在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和朗读特点。范读后,学生自主交流生字读音,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的读音。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读音,感受对韵歌的特点。

  (二)自主练读,体悟韵味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古对今》这课中,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是“方”“凉”“霜”“阳”“杨”和“香”。学生自主练读后,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句诵读,顺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生读的对子中,尾字韵母都为“ng”,从而水到渠成地渗透“押韵”这一概念。找到韵脚后,学生再读韵文,就能更好地感受韵味。

  二、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对韵歌不同于普通儿歌,形式上虽短小精练,但是内容上却藏古纳今,包罗万象,每个字都有其意义指向,所以在读中体会生字的意思也是对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教学。

  (一)图文结合,读音记形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直观的图像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抽象的汉字时插入相应的图画,做到图文结合来理解字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古对今》这首对韵歌中的第二个对子为“圆对方”,一些语感较好的学生读“圆”时,声音饱满圆润。教师就把一个圆形图和“圆”字同时呈现在一张幻灯片中,请学生找一找圆圈和“圆”字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很快就发现“圆”的国字框就是由圆形演变而来的,再读“圆”时,大部分学生就能借助圆形图的提示,张大嘴巴,将字音读得饱满。

  (二)追溯字理,读音解义

  *的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适度地借助字理来教学,通过观察字形,追溯字理,就能帮助学生从造字原理上理解字义。

  如“严寒”一词,发音短促,与它表示“天气寒冷,限制人的行为”这一意思不无关系。教学这个词时,教师先出示“寒”的小篆体“”,接着出示“严” “寒”两个字,让学生猜测对应哪个字,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纷纷发现“寒”下面的两点和小篆体下面的两横很像,宝盖则像小篆体上面的房顶,而小篆体的里面部分可以猜测是一个人和若干没有树叶的干枝,由此判断为“寒”。教师则进行小结提升,“寒”的本义就是天冷了,地上结了冰,人都躲到房子里面烧柴火取暖。最后,请学生看着小篆体和词语“严寒”,带上自己的感受,“开火车”读“严寒”。

  三、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时遗忘得较快,所以,识字教学不但要重视生字的初现,还要重视生字的复现,在不断的复现中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学习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诵读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学习。

  (一)语境对读,游戏中再认

  “找朋友”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操作简单,参与度很高。对韵歌中“对”字前后的两个生字或词语往往是相对或相同事物的名称,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找朋友”来巩固。

  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找朋友”的游戏。

  1.准备生字卡片

  教师事先准备好两组生字卡片,第一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方”“严”“寒”“暖”四字,教师手持第一组卡片。第二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圆”“酷”“暑”“凉”四字,每位学生分得第二组卡片。

  2.举卡“找朋友”

  游戏开始时,教师拿出一张生字卡片“方”,并问“方对――”学生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圆”后举高,大声对答“圆”。之后,通过同桌合作、男女生合作等方式来“找朋友”。

  3.看卡齐对读

  举卡“找朋友”后,师生再看着生字卡片把对子大声诵读一遍,再一次对生字进行复习。

  简单的“找朋友”游戏大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

  (二)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之间,课堂上适当地增加课中操,让学生动动手或动动脚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精神上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拍手读儿歌,操作简单,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课中操。对韵歌节奏感很强,适宜拍手诵读,在诵读中让识字复习和韵文背诵有机结合。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背诵《古对今》这首对韵歌,设计了“重重拍手我来记”环节。教师先把“对”字前后的两个字或词标成红色,引导学生看着幻灯片拍手齐读。当读到红色的字词时,小手重重拍。最后,去掉红色部分的字词,只保留“对”字,让学生再拍手背诵,背到括号中需要补充的部分就重重拍手背。学生拍手背,教师相机将空缺的字词复现,方便学生检查自己的背诵成果。

  (三)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微妙过程。学生在一次次形式不同的诵读中多次巩固识字,既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能更好地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会对韵的文理逻辑关系。

  对韵歌由一组组短小精练的对子组成,易读易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极佳文本,教师要始终把教学生识字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对韵歌并不只是简单的识字教材。教师在依托这类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古对今》教学设计3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揭题,书写古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古对今》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

  (二)师范读,生认真听。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3、检查读文。随机正音

  二、细读对子,感受画面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学习“圆”

  (1)引导发现古代和现代钱币的区别

  (2)读好“古对今,圆对方”

  2、学习:严寒酷暑凉

  出示四个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

  (1)学习“寒”

  字理识字学习“寒”。并给“寒”扩词。

  寒是冷,那严寒就是——非常冷。

  指导读好词语。

  那酷暑是什么意思?——非常热。

  读好词

  (2)学习“凉”

  a、凉的偏旁是两点水。两点水的字跟什么有关?

  补充带两点水的字。

  b、指生读秋凉,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读:第二小节。指生读。

  学习:晨细朝霞夕

  (1)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2)细。指生说记字方法。

  细雨和“小雨、大雨、暴雨”哪个词语意思更接近?

  和风和细雨也可与组成一个四字词语。一起读

  出示:朝霞、夕阳。

  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阳?

  出示图片,早晨的霞就是朝霞,晚上的霞是晚霞。

  指生读,齐读。

  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指生读。

  1、学习:杨。

  师:第三小节中的生字

  出示:杨。

  图:这就是杨树。所以是木字旁。

  有木是杨树,伸手是表扬,有土是操场。

  2、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黄莺在唱歌,燕子在跳舞,这就叫“莺歌燕舞”。

  生练习用句式说话:

  春天来了,小鸟_______,花儿_______。这就叫_______。

  读词——鸟语花香。

  3、指导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音律和谐,引导读出节奏

  1、引导发现韵脚

  2、配乐拍手齐背。

  四、拓展延伸。

  读得那么好,试着对一对好不好?

  日对**,鸟对**。

  春花对**,高山对**。

  五、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李和香。

  1、观察字形

  一看结构:上下结构

  二看宽窄:

  三看重点笔画:撇捺

  2、师范写,生练写,展评。

  三、总结作业:

  课下把《古对今》背给爸爸妈妈听。

《古对今》教学设计4

  【摘要】对韵歌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关键词】对韵歌识字诵读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对韵的形式识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已有初步了解。《古对今》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识字密度较高。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它既是识字教学的材料,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R字,调动学生对对韵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这值得思考和研究。笔者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诵读,正音知韵

  对韵歌句式整齐、*仄相和、音调和谐,学生在初学课文时需整体诵读韵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其韵律美。

  (一)范读引领,整体感知

  教师需在学生诵读前进行范读,在范读中注意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重读。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音,还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中进入对韵的情境,感知韵味。

  教学《古对今》时,教师在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和朗读特点。范读后,学生自主交流生字读音,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的读音。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读音,感受对韵歌的特点。

  (二)自主练读,体悟韵味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古对今》这课中,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是“方”“凉”“霜”“阳”“杨”和“香”。学生自主练读后,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句诵读,顺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生读的对子中,尾字韵母都为“ng”,从而水到渠成地渗透“押韵”这一概念。找到韵脚后,学生再读韵文,就能更好地感受韵味。

  二、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对韵歌不同于普通儿歌,形式上虽短小精练,但是内容上却藏古纳今,包罗万象,每个字都有其意义指向,所以在读中体会生字的意思也是对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教学。

  (一)图文结合,读音记形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直观的图像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抽象的汉字时插入相应的图画,做到图文结合来理解字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古对今》这首对韵歌中的第二个对子为“圆对方”,一些语感较好的学生读“圆”时,声音饱满圆润。教师就把一个圆形图和“圆”字同时呈现在一张幻灯片中,请学生找一找圆圈和“圆”字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很快就发现“圆”的国字框就是由圆形演变而来的,再读“圆”时,大部分学生就能借助圆形图的提示,张大嘴巴,将字音读得饱满。

  (二)追溯字理,读音解义

  *的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适度地借助字理来教学,通过观察字形,追溯字理,就能帮助学生从造字原理上理解字义。

  如“严寒”一词,发音短促,与它表示“天气寒冷,限制人的行为”这一意思不无关系。教学这个词时,教师先出示“寒”的小篆体“”,接着出示“严”“寒”两个字,让学生猜测对应哪个字,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纷纷发现“寒”下面的两点和小篆体下面的两横很像,宝盖则像小篆体上面的房顶,而小篆体的里面部分可以猜测是一个人和若干没有树叶的干枝,由此判断为“寒”。教师则进行小结提升,“寒”的本义就是天冷了,地上结了冰,人都躲到房子里面烧柴火取暖。最后,请学生看着小篆体和词语“严寒”,带上自己的感受,“开火车”读“严寒”。

  三、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时遗忘得较快,所以,识字教学不但要重视生字的初现,还要重视生字的复现,在不断的复现中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学习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诵读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学习。

  (一)语境对读,游戏中再认

  “找朋友”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操作简单,参与度很高。对韵歌中“对”字前后的两个生字或词语往往是相对或相同事物的名称,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找朋友”来巩固。

  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找朋友”的游戏。

  1、准备生字卡片

  教师事先准备好两组生字卡片,第一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方”“严”“寒”“暖”四字,教师手持第一组卡片。第二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圆”“酷”“暑”“凉”四字,每位学生分得第二组卡片。

  2、举卡“找朋友”

  游戏开始时,教师拿出一张生字卡片“方”,并问“方对――”学生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圆”后举高,大声对答“圆”。之后,通过同桌合作、男女生合作等方式来“找朋友”。

  3、看卡齐对读

  举卡“找朋友”后,师生再看着生字卡片把对子大声诵读一遍,再一次对生字进行复习。

  简单的“找朋友”游戏大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

  (二)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之间,课堂上适当地增加课中操,让学生动动手或动动脚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精神上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拍手读儿歌,操作简单,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课中操。对韵歌节奏感很强,适宜拍手诵读,在诵读中让识字复习和韵文背诵有机结合。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背诵《古对今》这首对韵歌,设计了“重重拍手我来记”环节。教师先把“对”字前后的两个字或词标成红色,引导学生看着幻灯片拍手齐读。当读到红色的字词时,小手重重拍。最后,去掉红色部分的字词,只保留“对”字,让学生再拍手背诵,背到括号中需要补充的部分就重重拍手背。学生拍手背,教师相机将空缺的字词复现,方便学生检查自己的背诵成果。

  (三)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微妙过程。学生在一次次形式不同的诵读中多次巩固识字,既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能更好地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会对韵的文理逻辑关系。

  对韵歌由一组组短小精练的对子组成,易读易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极佳文本,教师要始终把教学生识字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对韵歌并不只是简单的识字教材。教师在依托这类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古对今》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古、凉、细、夕、李、语、香

  2、出示:(课件出示)

  和风细雨夕阳朝霞方圆

  鸟语花香严寒酷暑古今

  练习朗读。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吗?

  师讲解:(课件出示)

  (1)对子词一般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字数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2)一般有以下词语组成:

  同类词:晨——暮雪——霜柳——杨桃——李(板书:同类词)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和风)(细雨)(山清)(水秀)(板书:近义词)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板书:反义词)

  2、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3、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雪——霜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霞与夕阳”是反义词。)

  (2)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4、学习第四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三、练习朗读

  1、师生对读。

  2、生生对读。

  3、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拓展练习

  1、分组自编对子。

  2、交流反馈。

  五、实践活动。

《古对今》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6古对今》,请跟老师口述目标: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4.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严寒朝霞古今酷暑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古对今》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 ),左——( ),粗——( ),黑——( ),快——( )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

  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

  b.不带拼音认读,

  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a.严寒,酷暑,

  “严寒”就是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

  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

  b.暮,和风

  “暮”就是太阳下山了,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

  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

  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

  c.学习第三小节

  什么是“莺歌燕舞”?

  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

  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五、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生字:“李”“香”

  1、观察

  2、范写指导,生书空。

  3、生仿写。

  4、评价。

《古对今》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

  ()语()

  ()

  ()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

  桃对,

  柳对。

  莺歌对,

  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词对起来。这节课学生们收集来了很多对子,一起交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对今》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

  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训练

  1.听写:中间池水欢乐上网

  2.反义词对子歌,自由读,师生对读。

  3.出示一年级上册《对韵歌》,生齐读。

  师:瞧,像这样的对韵歌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景物,知道两两相对的词语,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真有趣!

  二、揭示课题,学写“古”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醒:“古”是今天要写的生字,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口”应注意上宽下窄)。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3.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古”就是古时候,“今”就是现在。“古对今”意思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

  三、初读课文,归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有三个小节,并标上序号。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师相机正音,评价。

  4.师生合作读。

  5.男女生合作读。

  6.发现字形特点,理解字意。

  师:读得字正腔圆,我们再来试试自己的眼力。

  ⑴出示三幅图,观察:图中同时出现了什么景物?(太阳)

  这个秘密也藏在了“暑、晨、朝”三个生字宝宝里,你们发现了吗?(课件把“暑、晨、朝”三个字里面的“日”点红。)

  ⑵理解字意:

  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到了七八月份那时候我们就放“暑假”。大热天晒太阳会“中暑”。(出示图片,出示词卡读)

  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贴词卡。

  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早晨”也可以叫做“清晨”,早晨的阳光叫“晨光”。(出示词卡读)

  ③板书“朝”的金文字体: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没消失。

  朝:早晨也称“朝”,早上的太阳叫“朝阳”。早上天边的红云叫“朝霞”。

  ⑶开火车读词卡,巩固生字。

  四、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一)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用横线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二)适时点拨,解决疑难

  第一小节:(预设)

  1.理解词意:

  ①严寒:(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冬天很冷很冷的时候。

  (课件出示“寒”的金文字形)

  师:“寒”是个会意字。瞧,这是它的甲骨文。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一个人待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尽管旁边横七竖八地放了很多柴火取暖,但还是很冷。

  ②“严寒”和“酷暑”两个词经常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贴词卡:严寒酷暑)

  ③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词。指名读,全班齐读。

  出示句子:无论严寒酷暑,爷爷都坚持锻(duàn)炼(liàn)身体。

  不论严寒酷暑,护旗手总是让*与太阳一同升起。

  ④让我们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引导发现: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意思相反的`词)

  小结:发现得很好,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组成对子。

  第二小节:(预设)

  1.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课件点击)

  2.霜: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汽被冻结了,像洁白的粉,就叫白霜。(出示图片)

  3.出示:“和风细雨”

  ①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所以这两个词语也经常手拉手在一起。(板书:和风细雨)

  ③这个词可以怎么读?(读得轻柔一些)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

  讲解“夕”的字源:“夕”与“月”本来是意思相近。甲骨文、金文,将“月”的字形减去一短竖表示月上黄昏,月光不明。意思是月亮刚刚显露的黄昏。太阳刚出来为“朝”;月亮刚出来为“夕”;月亮升到高空为“夜”。

  5.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4.引导发现: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是同类事物)

  第三小节:(预设)

  1.莺歌对燕舞:知道莺和燕是什么动物吗?(黄莺和燕子)

  2.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黄莺的叫声很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在跳着轻快的舞蹈。这就叫做——莺歌燕舞。(贴词)

  谁来读读这个词,读出高兴欢快的语气。

  3.看动态图片,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生: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多美啊!”

  生: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活力。”

  说得真好!你们所描绘的画面就叫做——鸟语花香。(贴词)

  4.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5.引导发现:第三小节的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五、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

  六、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组织学生做“踩地雷”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读黑板上贴的词卡,巩固字词。)

  七、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李、香”,它们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上下结构)

  交流:为什么“李”是木字头,“香”是禾字头?(李树是一种树,所以偏旁是木字头;而“香”表示享用五谷粮食时所体验到的好闻气味,粮食是农作物,跟禾苗有关,所以是禾字头。)

  2.师范写,提示木子头和禾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写得偏长一点,包住下边;中间的树要短,留出空间给下半部分。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古对今》教学设计10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识字二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2.教材分析

  本课把对子集中在三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兼顾间架结构,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还需提高。

  (2)基于阅读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但是部分学生读书不够流利,会有多字、漏字的现象。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讲普通话,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但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还不能达到。个别学生没有表达的自信心,不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12“圆、杨”等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尽量做到工整、规范、。

  3.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圆、杨”等12个生字。

  任务二:能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句子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5’)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齐背《对韵歌》,导入《古对今》。

  能正确背诵《对韵歌》,规范书写“古”字。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板书课题,学写“古”字。

  (完成目标二)

  环节二(25’)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活动一

  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三)

  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多字、漏字。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自读生词。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4、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学习情况。5、书写生字:夕

  (完成目标一、二)

  能正确读出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10’)

  再读课文

  读通句子

  活动一

  1、自读课文,能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每人一个小结,其他同学做评委,及时指出朗读中的错误。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生思考哪些词语是一对对子。

  (完成目标三)

  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课中练习

  1.连线搭配词语,练习对子。

  莺歌花香严寒细语

  鸟语燕舞和风酷暑

  2.教师口头说文中词语,学生对对子。

  古圆春暖杨桃

  学生能正确连线,正确对出对子。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5)

——保护古树征文10篇

保护古树征文1

  以前,我们的地球绿树成林,姹紫嫣红,绿藤满墙。加上那“参天的古树”,别致的木屋相映相衬,别有一番空山野林的风味。要是沿着小径漫步林间,嫩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立即映入你眼帘,把绿流到你心中。如果你再沿着石径漫步绿林中,小憩在树桩桌凳上,你定会有身清心爽的感觉。绿,是生命之源,爱绿就是爱自己。

  现在呢?那郁郁葱葱的树到哪里去了?花呢?草呢?有人叹息着告诉我,树被人砍伐了,花被无知的小孩摘了,草被一些游手好闲的人拔了。绿色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

  那以前波光粼粼的小河呢?它一定还好吧,想想以前那河边日落的美景,河上倒映着彩锦般美丽的晚霞,多么像在河上铺满了金丝碎银呀!我想着想着不禁笑出了声。但,事与愿违,从观察中我发现,它变了,变得浑浊,暴躁了,它快枯竭了。鱼儿们也向人们提出了*,听呀,它们叽叽咕咕的说着:人啊,让我们有洁净的生存之水;让我们不必每天为生命担忧;让我们的都能在这个星球上快乐的生活吧!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复舒之本,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遏制并恢复生态系统,我们人类就不可能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发展。那么,到底是谁破坏了我们的生命之水呢?最后,人们用显微镜围着地球转了一圈,发现“凶手”竟是人类自己。

  近十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论在城镇还是农村,河里还是地里,经常有一堆一堆的白色垃圾,这里有泡漠饭盒、各种朔料袋制品······这些白色拉圾很难处理,烧了它们的会造成空气污染,埋在地下,它们几千年几万年也不会变质,“白色垃圾”的“保质期”可是十分长的.噢!人们只涂一时方便,将用过的废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既污染了水资源,又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现在,随处可见的垃圾山,四处横溢的污水,光秃秃的“树林”,这些现象是多么触目惊心,多么震撼心灵。人们为缺水而焦虑,为破坏而气愤,为浪费而痛惜,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吁:规范人的行为,珍爱资源宝藏。

  节约水源,慎用清洁剂,可减少水污染;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少开空调,降低能源消耗;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节约,在这里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环保时尚。你会因关心地球,关怀未来而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是生命的“诺亚方舟”,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的步伐加快。每天都可以听到滥伐森林,物种消失,水质恶化,疾病流行等消息。整个生物圈失去了应有的*衡,地球的忍耐度超出了极限,它开始无情地报复人类的过失,飓风、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结伴而至。

  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生物更繁茂;让大地充满生机;让物种得到*衡延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环境;只有让自然环境恢复;让空气得到净化;让绿色溢满地球;人们才不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所以,我向全世界呼吁:我们的家要用树与花做最美的装饰,需要小鸟的歌唱,需要动物的欢笑,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这样的家!我们要让绿色永恒!

保护古树征文2

  环保,这个词也许我们都很熟悉。但是,请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有做到过环保吗?也许,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好好亲近环保;也许,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好好向人们宣传环保;也许,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好好为比我们小的同学做好榜样;也许……

  回想幼年,那时懵懂的我还从未接触过环保一词。吃完零食,喝完饮料,那可怜的塑料袋与塑料杯就被风刮得漫天飞,满地跑。这时,妈妈就会批评我、教育我,而我却不以为然地说:反正有哪些所谓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扔不扔进垃圾桶都没有关系啦!妈妈却说:虽然有环卫工人,但是对于环保,我们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哪!有一句话叫‘城市卫生靠大家’。一个城市环卫工人毕竟只有几百个、几千个,而一个城市的居民却有几十万个。一人丢一个垃圾,就代表一个环卫工人要及时捡几十个、几百个,你说来得及吗?也许那时候太小了,我听得不耐烦了。就将妈妈甩在一边,自己飞奔回了家,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总觉得妈妈太多管闲事了,城市卫生关我们什么事啊!真是的!

  可是经过那一次,我似乎长大了。那大概是在4年级的暑假,我与几个同学一起去小区里面做志愿者,捡小区的垃圾、扶老人走路。起初,我认为,不就是捡捡垃圾嘛!绝对不是很累。我们去了潘火桥小区。这儿与我的想象一点儿也不一样,我所认为的潘火桥小区的地上只有一两张纸片,可这儿却出乎我的意料,满地都是垃圾袋、塑料瓶,与我想的截然不同。我们也只好顺其自然喽!一点儿一点儿地捡,一阵阵凉飕飕的风吹来,我们的脸上却还滴着汗。这时,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被一个很漂亮的.阿姨牵着(那应该是她妈妈吧!)。小女孩带有嘲讽的口气说:这群人是不是有问题啊!不是有环卫工人的嘛!她们在捡臭熏熏的垃圾,是家里没钱去卖吗?呵呵。这时,我完全不知道脸上滴下来的是汗还是泪珠了。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捡着。嘁!怎么可以欺人太甚。我在心里咒骂。我们还不是为了城市的卫生吗?我们有错吗?你们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们?

  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是否也这样嘲笑过为城市环保出力的志愿者们与环卫工人?我是否也有看不起他们的时候?我是否也像小女孩一样没有对身边为环保而付出过的汗水的人说声谢谢呢?我的回答全是是。我想到了环卫工人,他们不仅要在烈日炎炎下和寒风凛凛下捡垃圾,还要遭受我们这些人的冷嘲热讽,却看起来无怨无悔。我现在要郑重地对他们说一句:谢谢。

  亲近环保,学会环保,提倡环保,宣传环保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亲近环保:环保并非捡捡垃圾这么简单,还有废纸回收,废物利用等。亲近环保会使我们的经济更宽松,生活更节俭,资源更充足……亲近环保真得太重要了!提倡环保与宣传环保也相当重要。毕竟,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整个社会团结起来,一起携手创造美好环境。

  也许你们会问,怎样做到环保呢?我想说,环保不是大事,环保是生边的点点滴滴。勿以善小而不为。*时生活中,我们可以不乱扔垃圾;那些废弃的草稿纸等废纸,我们可以放在一个专门的箱子里。等储存多了,再去卖掉。这样既有了几块钱的零花钱,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岂不是一举两得?在有事出去时,我们尽量选择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既减少了燃料的污染,又锻炼了身体。乘坐公交车既可以节省不必要花出的钱,有保护了环境。亲近环保很简单,其实就在身边,只要你善于观察,那么,你会发现有许多办法亲近环保。也许你还会问,怎样提倡与宣传环保呢?我想说,我们可以多写一些文章来呼吁人们亲近环保啊!我们也可以拍一些表现大自然美的照片,让人们不忍心去伤害它们,便自主去亲近环保啦!我们还可以去小区散发关于亲近环保的海报,让人们时时刻刻记住亲近环保。

  让我们一起,,为环保献上自己的一份力。让环保永远萦绕于心。环保,不需要多美的文字去装点它,它就是那么朴实、那么美。它要我们去亲近、去爱护,只有我们的亲近与爱护,才能使环保一词绽放属于它的光泽。亲近环保,让环保一词嵌入我们的灵魂吧!

保护古树征文3

  以前,我们的地球绿树成林,姹紫嫣红,绿藤满墙。加上那“参天的古树”,别致的木屋相映相衬,别有一番空山野林的风味。要是沿着小径漫步林间,嫩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立即映入你眼帘,把绿流到你心中。如果你再沿着石径漫步绿林中,小憩在树桩桌凳上,你定会有身清心爽的感觉。绿,是生命之源,爱绿就是爱自己。

  现在呢?那郁郁葱葱的树到哪里去了?花呢?草呢?有人叹息着告诉我,树被人砍伐了,花被无知的小孩摘了,草被一些游手好闲的人拔了。绿色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

  那以前波光粼粼的小河呢?它一定还好吧,想想以前那河边日落的美景,河上倒映着彩锦般美丽的晚霞,多么像在河上铺满了金丝碎银呀!我想着想着不禁笑出了声。但,事与愿违,从观察中我发现,它变了,变得浑浊,暴躁了,它快枯竭了。鱼儿们也向人们提出了*,听呀,它们叽叽咕咕的说着:人啊,让我们有洁净的生存之水;让我们不必每天为生命担忧;让我们的都能在这个星球上快乐的生活吧!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复舒之本,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遏制并恢复生态系统,我们人类就不可能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发展。那么,到底是谁破坏了我们的生命之水呢?最后,人们用显微镜围着地球转了一圈,发现“凶手”竟是人类自己。

  近十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论在城镇还是农村,河里还是地里,经常有一堆一堆的白色垃圾,这里有泡漠饭盒、各种朔料袋制品······这些白色拉圾很难处理,烧了它们的会造成空气污染,埋在地下,它们几千年几万年也不会变质,“白色垃圾”的“保质期”可是十分长的噢!人们只涂一时方便,将用过的废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既污染了水资源,又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现在,随处可见的垃圾山,四处横溢的污水,光秃秃的“树林”,这些现象是多么触目惊心,多么震撼心灵。人们为缺水而焦虑,为破坏而气愤,为浪费而痛惜,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吁:规范人的行为,珍爱资源宝藏。

  节约水源,慎用清洁剂,可减少水污染;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少开空调,降低能源消耗;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节约,在这里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环保时尚。你会因关心地球,关怀未来而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是生命的“诺亚方舟”,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的步伐加快。每天都可以听到滥伐森林,物种消失,水质恶化,疾病流行等消息。整个生物圈失去了应有的*衡,地球的忍耐度超出了极限,它开始无情地报复人类的过失,飓风、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结伴而至。

  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生物更繁茂;让大地充满生机;让物种得到*衡延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环境;只有让自然环境恢复;让空气得到净化;让绿色溢满地球;人们才不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所以,我向全世界呼吁:我们的家要用树与花做最美的装饰,需要小鸟的歌唱,需要动物的欢笑,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这样的家!我们要让绿色永恒!

保护古树征文4

  原野在晨光中苏醒了,凉爽的空气中,菊花一片雪白,黄杨木嫩黄,风铃草深蓝,一切灿烂,一切都在闪闪发光,显得安静舒适,愉悦与快乐。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直直地矗立着,倨傲地看着周围周遭的一切。他枝叶茂盛,苍劲的枝干向上攀升,直指苍穹。他不把任何花草树木放在眼中,众花草须仰视才见其尊容。

  一棵古树,粗糙却透着古朴悠然的干,稀疏枯黄的针叶,似风烛残年的老人,但单薄的身子依然透出精气。努力向上,矗立在高傲的白杨树旁边,枝有傲骨,叶落有声。周围的花草树木都是怀着尊敬之情看着古树,古树慈祥的笑容总使他们心中照耀的一度阳光,是那样温暖,和谐。

  两棵树之间,有着一颗渺小的,极其脆弱的藤,才刚出芽而已……

  她及其努力的"成长,贴紧着大地妈妈,在风中慢慢的摇晃着它芊芊身躯,她开始四处张望,她要找一棵书树,她要附攀着那棵树,她要看见夕阳的美景,聆听日出日落的风声。

  她望着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心中无限感叹,她多么想早日实现她的愿望,她羡慕着白杨树光滑结实的身躯,她开始努力地向自己心中爱慕的目标倾斜。

  日子过去了,她终于足够长了,她开始向白杨树先生发问了:“亲爱的白杨树先生,您好,”藤慢慢鞠躬,声音略带激动与开心,白杨转过头看着她“我叫藤,我是攀岩植物。你能让我攀在你的身躯上吗?”藤小心翼翼的问道。

  白杨树看着自己风华月貌,又打量着藤,看见藤并无什么魅力之处,冷笑了一声:“不要,你的身躯,只会让我变得丑陋无比!”藤疑惑不解的看着他。

  藤显然不知道白杨树的想法,为了早日实现梦想,她求追不舍地说道:“我的身躯在你身上是很普通,可是当我在明年春天时,我会开出紫一般的鲜艳娇嫩的花朵,能装点你,还能在沙尘暴时候保护你啊!白杨树先生,你怎的不需要我吗?”白杨态度坚决,并且二话不说的回绝了藤。

  藤愤怒的看着他,不知道是伤心,还是委屈,无奈的躺在地上,仿佛周围的一些都是死了一般、周围传来了一阵阵叹息声。

  “孩子,你来我这吧,虽然我没有他的相貌,但还是能使你愿望实现的。”古树一眼看透了藤的心思,并亲切的呼唤道。

  藤的心中的心灯又被点燃了,心情愉悦起来“真的吗?真的可以吗?”古树点点头,沙沙声向藤表示了欢迎。藤就这样攀在了古树上,一旁传来讥笑的声音“哈哈哈,笑死我了,你这古树还想别人在你身上,你行吗?你这么老,你真是自讨苦吃。”古树与藤不理会白杨的一番花,而是默默地等待着……

  树与藤迎来了春天,这个如画的季节。白杨树更加粗壮了,显得更有精神。古树的躯干上,是藤的装点,绿色的藤在古树的身躯上节节升高,开满了娇艳的花朵,古树也因为藤的扶持也逐渐变得粗壮起来。白杨树依然别具一格,古树与其他花草树木一起相互依靠着,日子过得很充实。

  好景不长,危险临近了——沙尘暴。三月份是沙尘暴的多发季节。风,狠狠地吹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白杨树自以为是的挺起胸膛,大声说道:“你们真是弱小呢!”花草树木都聚在一起。藤将古树裹得死死的,不让他受到伤害,藤开始支持不住,开始呼救“大家快聚在一起!不然都会随着沙尘暴消失的!”大家也承受不住,努力的聚在一起,一起抵抗着这个风魔。白杨树则得意洋洋地支持着,显得有些吃力。

  一天后,沙尘暴魔鬼走去别的地方,大家都没有受到伤害,精神焕发的起来了。当他们扭过头去时,骄傲的白杨树已经消失不见了。

保护古树征文5

  “秋枫文化节”是企石传统文化的一个展现*台,是一个文化与娱乐交集的一个盛宴,是一个专属我们与秋枫的节日。每逢到了文化节,我总会叫上一群朋友,一起去参与多个别具特色的活动项目,所以说,这节日还是一个联谊的好日子。开心之余,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秋枫树,我们曾相约成队,一起去寻找那些我们遗忘的时光。那些有秋枫的回忆,很美……

  我们的秋枫公园是一个很意境的地方,虽无什么精致的建筑衬托,但简单朴素就是美。不同角度有不同角度的精湛美,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一番风景。我闲时常到秋枫公园走走。我喜欢在午后三点捧本书坐在秋枫下细细品味;我喜欢在四五点钟坐在秋枫树下远远地看远处归家人的身影;我喜欢六点钟坐在秋枫下看缕缕炊烟飘升;我更喜欢黄昏过后坐在树下抬头仰望,仰望天之星的璨烁……我喜欢从树中透析的那一分静谧……

  树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这些树木。企石的古树不止有秋枫一棵,上百年的数都数不清。这些树在为企石的生态造益,令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阔空更加湛蓝、清水更加甘甜,我们不能忘恩负义,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身边的绿色,令绿色遍满大地,让我们的天更蓝,让我们的生活更阳光!

  古树保育的志愿项目正在进行中,我们付出了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保卫树木、保卫绿色。我们不再袖手旁观,我们要为子孙留一片绿地!愿绿能常留,秋枫叶脉永续人间温情……

  规则的枫叶脉络映入眼帘,而眼帘中全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保护古树征文6

  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好。只要保护大自然,大自然会更爱我们的。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优美环境而努力奋斗吧!从今年开始,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种树,会更有意义。如果每个人过生日都种上一棵树或一株竹子的话,几年以后就会绿树成荫,竹子成林了。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空气和食品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

  这里的垃圾什么时候才能搬掉?这是人们向记者诉苦说。是啊!像垃圾袋等塑料用品,不但不会腐烂,而且也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你看!那里的垃圾已经堆成了山。

  看到这些,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快点想办法来美化环境。想什么办法呢?对了,现在买菜时候都是用塑料袋的,如果改用篮子的话,那么环境的污染也会减少一些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饭盒,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每年要浪费许多木材,如果用我们*常的碗筷,进行严格的消毒后反复使用,就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污染。日常用的垃圾桶应该多放几个,一个桶放可回收的垃圾,像菜皮、果皮可以做肥料,纸屑、破布可以进行再加工,重新使用,另一个桶放不可回收的垃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被污染,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水沟;一株株美丽的花草树木被污染,变得黑乎乎的即将凋谢;一棵棵高大的大树在一阵隆隆的机器声中倒下……这些残酷的画面,就是人类可恶的杰作!

  现在,人类破坏环境越来越严重。就说我们周围的河流吧,那里原来的水清澈见底,*静得像一面镜子,但由于这几年人们乱丢垃圾,排放污水,以至于现在的部分河流变成了臭水沟,每当路过时,行人们总要捂着鼻子走过,河里的水黑乎乎的,河岸边还有许多生活垃圾,影响我们的市容,破坏了环境卫生。虽然有些河流正在施工,清理污水,但是如果人们还不重视这些环境的保护,就算这些河流施工多少次也是无济于事的。而且,破坏环境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极大,它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如沙尘暴、大雨、山洪、海啸等自然灾害。

  其实,保护环境并不难做到:只要拒绝使用塑料带等一次性物品,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不乱丢生活垃圾,按相关要求分类存放;不要向水中抛洒污染物;节约用电、水、煤等资源,减少工业废气、污水的排放。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将有很大的改善。

保护古树征文7

  在外婆家的河边有一棵古树,这棵古树经历了无数沧桑活到了现在。

  我来到树前,这棵树依然茂盛,在粗壮的树枝上,有许多鸟巢,树皮上有一层厚厚的青苔,好像给树皮披上了一件轻纱,拨开一看,里面是已经变得松松的树皮,原来树爷爷生病了,青苔保护它等啄木鸟来啊!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树下洗碗、游泳、戏水。傍晚在树下乘凉,听老爷爷讲故事;男孩在树上掏鸟蛋,比赛谁爬得高。这棵树是什么树?它几岁了?

  我问妈妈,妈妈也不知道。我问了一个正在钓鱼的叔叔,叔叔道:“我也不知道,但你可以问那个在桥边的老者,他是我们村的万事通。”我来到桥头,问了那个老爷爷,老爷爷自豪地说:“它已经600多岁了,是棵桐杨树。”哇!看来它已经是树中老寿星了!从此,这棵桐杨树深深地刻在我心中,永远不会倒下。

保护古树征文8

  我的家乡宿迁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她位于江苏省的北部,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蜿蜒着从市中心穿过,烟波浩淼的骆马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边缘,市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花草树木,我们好似生活在花园里一样。

  宿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听说清代皇帝乾隆六次下江南,五次都在宿迁停留。这里有项羽故里、乾隆行宫、极乐律院、大成殿等名胜古迹,还有许许多多的古树名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项羽手植槐”。

  位于市区南部废黄河堤下,古为下相梧桐巷,是楚霸王项羽的诞生地,现在是项王故里博物馆。那里有一棵传说是项王亲手种植的大槐树,已经有20**多岁了,树干已经被黄沙掩埋,露在地面上的只是树干的分支,他历经沧桑,枝干中间虽然已空了,但凭借树皮供水和养分,新枝仍很繁茂,苍劲挺拔,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据专家考证,我们现在看到的槐树是第三代再生体,前几年,有一位德国的植物学家到宿迁考察,看到这棵槐树感到非常惊讶,并将这棵槐树誉为“天下第一槐”。知道吗,宿迁市的市树就是槐树,这棵树也就成了宿迁市的象征。我们为这棵古树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这棵古树曾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前两年,古树受到疾病和虫害的袭击,由于缺乏保护经费,工作人员束手无策,心急如焚。有人出了个主意,给古树“打点滴”,挂了几十瓶水,他才度过难关。

  目前,我们的家乡正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宿迁”、“生态宿迁”,我们呼吁全社会在开展绿化、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保护古树名木啊!

保护古树征文9

  我时常梦见两个绿色的身影模糊在了远方,我想那便是我灵魂上的印记吧。——题记

  我的家乡靠海。在通往海边的路上,常年屹立着两颗高大的古树。古树的树干异常粗壮,得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得起来,枝叶繁盛,不断地往外延伸,在树底下抬头望是看不见太阳的。据村里的老人们讲起,这两棵古树早在他们祖辈之前就已存在了,谁也说不清楚它们的来历,不过他们都一致地认为这两棵古树是神树,守护着这片土地。因此,每年都会有人到古树旁上香,以求*安。

  幼年时我便常去海边,每每经过古树旁,总会对它们心怀敬意。听奶奶说起过,在几十年前奶奶嫁过来不久后这里便发生了洪水。成千上百的房屋被大水摧毁,大片的土地都沉浸在浊水里。当时便有许多的村民都往古树上爬寻求避难。大水过后,获救的村民们都前去上香,感激古树的恩德。古树救人的故事一时传遍村镇四周。许多的人都惊叹古树的神奇,前来拜望。大家心里都很尊敬古树,我也不例外。

  其实在更早之前,古树就已经很受村民们的尊敬了。在日寇侵华期间,大量的日军在海边上岸跟*军队打战。由于当时准备不足,*战士们只能跟敌人打游击战。没有炮堡的抵挡,战士们很难跟敌人正面作战,伤亡惨重。幸好还有两棵古树。不知挡了多少子弹的古树成为了战士们最好的“炮堡”。不幸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古树受到敌人炮火的波及而引起熊熊大火,最后还是军人们和村民们一起合力扑救,古树才得以幸存。古树的存亡早已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村民们也早已把古树当作了村庄的象征。提起古树时,大家都会涌起一股自豪之感,都有一种叶与根一样的感情。

  其实,古树与人的关系谈起来真的很奇妙。曾在一次修路中,两棵古树挡在了大陆的中央。施工队要求砍掉古树,结果村民们极力反对,古树最终得以保存下来。古树与人的和谐相处是一个自然与人能和睦共存的最好见证。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维持的,也唯有保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人类才能更好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我已经很确定,在梦里时常出现的绿色身影,便是我那引以为豪的古树了。

保护古树征文10

  我是一年千古树,我经历了人生的迅猛发展和环境变化的沧海桑田。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小山脚下,我的身旁是川流不息的小河和茂盛的草丛,还有很多很多的兄弟姐妹。后来,我的身旁建起了一个小村庄。一天,一个老头儿兴奋地走到我身旁,围着我转了几圈,又敲了敲我坚硬的身躯,然后对几个陪同的人说我汇集了千年的神灵之气,只要在我身上挖个洞,逢年过节在洞内洒上一些酒,再在我脚下烧几张纸几炷香,我就会保佑他们村子*安繁荣。我觉得那些人很可笑。

  然而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没有预兆的,正在我暗自嘲笑他们的迂腐和无知时,几个村民拿着锄头、电锯等向我走来。他们对着我比划了一会儿后就在我身上又挖又锯又凿,顿时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和疼痛。我想喊,可我喊不出来,因为我没有嘴,我只得无声地哭泣,锯末儿像雪花一样飞舞,那是我的碎骨呀!终于我挺了下来,但我身上却被弄出了一个篮球般大小的洞。看在这个洞,忍着这种痛,我顿时想起曾经一位书生在我身旁朗诵的一首诗:“痛苦飘上天空就成了一片云彩/化作雨滴落在眼底便流出泪来/面对这许多无奈我无从感慨/天若有情为何却漠视我的悲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就像听从圣旨一样照风水老头儿的话展开了仪式。逢年过节,在个村庄的人就像赶集一样朝我拢来。他们郑重,虔诚地倒出酒,插上香,满怀期望和祈求地跪拜磕头。已做了这一件事或正在做一件事的人脸上写满了喜悦,而还在等的人则表现得非常焦急,好像是担心如果这一天不对我行这个“礼”,就会大难临头似的。等到人们都对我行这个“礼”之后,我身旁的香已插了几米远,只有洞口处留了窄窄的一条小路,而且洞内的酒已满了出来,我想就算一个酒鬼也难以承受这么多的酒。

  小村庄越来越繁荣,还考上过几个大学生,村民们说是我显了灵,所以他们越发地往我身上的洞内倒酒,在我脚下烧香,烧纸。有个娃儿要中考或高考也来倒酒烧香;有个孕妇想要生个男孩也来倒酒烧香,然而只有天知道我只是棵普通古树。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有一次,镇里开展小城镇建设,要把这个村庄与附近几个村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旅游景点。虽然我受尽了村民们的折磨,但我还是为这个村庄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发展机会而感到高兴。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些村民竟集体到镇里闹事,坚决反对!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说他爸爸的爷爷——说我是神树的风水老头儿托梦给他,说如果他们村真的成了旅游景点就会有灭顶之灾,于是他便带头反对了*。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无限的悲凉。我不知道如果哪一天他爸爸的爷爷再托梦给他说某一座山底下埋了一批黄金,他是不是也会带领村民们不怕山高石头硬地去挖。

  就这样,村里的祖祖辈辈不厌其烦地往我身上的洞内倒酒,在我脚下烧香烧纸,酒精刺激腐蚀着我残缺的身体,使我的疼痛日益加剧,香和纸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熏得我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我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但我并不畏惧,因为这是我唯一的解脱。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6)

——《古对今》优秀教学反思3篇

《古对今》优秀教学反思1

  在本次一年级家校课活动中,我执教的《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中,我依据文本特点,以“智慧课堂”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一、朗读上传,数据显示

  课前,学生们认真预习了这一课,并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上传到了*台上。上课伊始,我利用*台的“统计分析”展示了全班同学的朗读情况。大数据的呈现,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朗读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随文识字,诵读韵文

  1、本文,我设计的是随文识字。我利用电子课本的“聚焦功能”聚焦每一小节,而后分小节巧妙地创设出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孩子学习生字。其间,*板中画笔和本地资源的使用,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2、三小节的韵文朗读,我也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和家长合作读……指名读全文时,我还播放了一位同学课前上传的课文录音,并和她的现场朗读作比较,其课堂的进步显而易见,凸显了智慧课堂的实效性。

  3、紧接着,学生诵读课文时,我还利用了电子课本的“白板功能”,学生在积极的诵读中加深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三、现场测试,实现精准

  学完全文后,我针对本课内容设置了五道测试题,利用电子课本中的“互动功能”对学生*板进行现场发送,让学生现场完成、提交。全班共50人,50人提交,体现了全员参与。全部做对的同学和个别题选错的同学,*台都精准地显现。接着,我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对错题进行讲解,使其快速地掌握文本内容,实现了“智慧课堂”的精准性。

  四、学写生字、拍照评议

  我先通过“聚焦功能”让学生观察“凉”字的结构及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长短。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练写、*板拍照上传。最后,我又在*台里随机抽取两位同学的字进行生生评议、师生评议,并相机正字。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别人书写中的优点,更发现了自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智慧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当然,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难免有不足之处。以后,我会继续向周围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请教,并在“智慧课堂”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古对今》优秀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识字写字方面,本课有12个生字,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识字的方法,有兴趣的去学枯燥无味的生字,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如:笔画较多的生字“暑、酷、晨、霞”我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复现,拿生字卡片,然后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读。对于我们班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我会多关注,多找回答问题。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多鼓励,多赏识。

  学本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建设,让每位同学都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我在朗读对韵歌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再同桌合作读,然后男女生对读,最后师生合作读,孩子们的兴趣很浓,本课新词比较多,但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为了让学生能从文本上理解词语,我遵循学生的角度去想,通过图片,说图片上的内容,然后说出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对于中下等学生来说,效果还是可见的。通过反复的读,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找出文本相对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立足课堂,夯实基础知识,以赏识教育唤醒中下等学生的自信心。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7)

——《古对今》的教学反思3篇

《古对今》的教学反思1

  在本次一年级家校课活动中,我执教的《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中,我依据文本特点,以“智慧课堂”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一、朗读上传,数据显示

  课前,学生们认真预习了这一课,并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上传到了学习的*台上。上课伊始,我利用*台的“统计分析”展示了全班同学的朗读情况。大数据的呈现,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朗读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随文识字,诵读韵文

  1、本文,我设计的是随文识字。我利用电子课本的“聚焦功能”聚焦每一小节,而后分小节巧妙地创设出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孩子学习生字。其间,*板中画笔和本地资源的使用,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2、三小节的韵文朗读,我也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和家长合作读……指名读全文时,我还播放了一位同学课前上传的课文录音,并和她的现场朗读作比较,其课堂的进步显而易见,凸显了智慧课堂的实效性。

  3、紧接着,学生诵读课文时,我还利用了电子课本的“白板功能”,学生在积极的诵读中加深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三、现场测试,实现精准

  学完全文后,我针对本课内容设置了五道测试题,利用电子课本中的“互动功能”对学生*板进行现场发送,让学生现场完成、提交。全班共50人,50人提交,体现了全员参与。全部做对的同学和个别题选错的同学,学习的"*台都精准地显现。接着,我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对错题进行讲解,使其快速地掌握文本内容,实现了“智慧课堂”的精准性。

  四、学写生字、拍照评议

  我先通过“聚焦功能”让学生观察“凉”字的结构及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长短。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练写、*板拍照上传。最后,我又在学习的*台里随机抽取两位同学的字进行生生评议、师生评议,并相机正字。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别人书写中的优点,更发现了自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智慧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当然,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难免有不足之处。以后,我会继续向周围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请教,并在“智慧课堂”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古对今》的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识字写字方面,本课有12个生字,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识字的方法,有兴趣的去学枯燥无味的生字,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如:笔画较多的生字“暑、酷、晨、霞”我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复现,拿生字卡片,然后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读。对于我们班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我会多关注,多找回答问题。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多鼓励,多赏识。

  学本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建设,让每位同学都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我在朗读对韵歌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再同桌合作读,然后男女生对读,最后师生合作读,孩子们的兴趣很浓,本课新词比较多,但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为了让学生能从文本上理解词语,我遵循学生的角度去想,通过图片,说图片上的内容,然后说出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对于中下等学生来说,效果还是可见的。通过反复的读,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找出文本相对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立足课堂,夯实基础知识,以赏识教育唤醒中下等学生的自信心。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8)

——部编版一年级《古对今》教学反思 (菁选2篇)

部编版一年级《古对今》教学反思1

  在本次一年级家校课活动中,我执教的《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中,我依据文本特点,以“智慧课堂”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一、朗读上传,数据显示

  课前,学生们认真预习了这一课,并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上传到了*台上。上课伊始,我利用*台的“统计分析”展示了全班同学的朗读情况。大数据的呈现,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朗读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随文识字,诵读韵文

  1、本文,我设计的是随文识字。我利用电子课本的“聚焦功能”聚焦每一小节,而后分小节巧妙地创设出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孩子学习生字。其间,*板中画笔和本地资源的使用,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2、三小节的韵文朗读,我也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和家长合作读……指名读全文时,我还播放了一位同学课前上传的课文录音,并和她的现场朗读作比较,其课堂的进步显而易见,凸显了智慧课堂的实效性。

  3、紧接着,学生诵读课文时,我还利用了电子课本的“白板功能”,学生在积极的诵读中加深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三、现场测试,实现精准

  学完全文后,我针对本课内容设置了五道测试题,利用电子课本中的“互动功能”对学生*板进行现场发送,让学生现场完成、提交。全班共50人,50人提交,体现了全员参与。全部做对的同学和个别题选错的同学,*台都精准地显现。接着,我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对错题进行讲解,使其快速地掌握文本内容,实现了“智慧课堂”的精准性。

  四、学写生字、拍照评议

  我先通过“聚焦功能”让学生观察“凉”字的结构及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长短。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练写、*板拍照上传。最后,我又在*台里随机抽取两位同学的字进行生生评议、师生评议,并相机正字。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别人书写中的`优点,更发现了自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智慧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当然,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难免有不足之处。以后,我会继续向周围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请教,并在“智慧课堂”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部编版一年级《古对今》教学反思2

  《古对今》是一篇集中识字课。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本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重点给学生充分读书时间,在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生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鼓励学生边读边记,逐步提高独立识字能力,感受识字乐趣。

  一、注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

  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识字的方法、规律,并迁移到课外让学生自主找方法、用规律去主动获取识字方法。如:《古对今》的识字时,重点抓住以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以读生字、读词语、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识字,将自己认识的字、词、词与课文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

  二、积极倡导随文识字,力求认写分流。

  随文识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从儿童身边的景物、生活这些鲜活熟悉的内容入手,以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画面,或借助丰富多采的语言形式,给儿童爱与美的启迪,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古对今》一文识字中,就注重了借助拼音与儿童感兴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字,给予儿童爱与美的启迪,成功地运用教育的可接受原则和愉悦情趣再认知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创设了—种温馨而富有情景的识字环境,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去认读生字。

  三、注重认写同步,互相促进。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阅读,而低年级的阅读,还在于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识字要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在具体语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古对今》课,我采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积极运用生字卡片让学生个别读、同座认读等形式,满足儿童识字后急于阅读的急切欲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注重学法指导与习惯养成。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倡导生活识字、随文识字、以写促记、认读同步等识字方法,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力求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更应注重读书、写字习惯养成。学生语境、语感训练,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读书要口到、眼到、心到;写字时做到身正、肩*、足安。拓展阳光课堂,丰富孩子童年时光。当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让识字因阅读而丰富,就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开拓语文生本教学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古对今》教案10篇(扩展9)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菁选2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古、凉、细、夕、李、语、香

  2.出示:(课件出示)

  和风细雨 夕阳 朝霞 方圆

  鸟语花香 严寒 酷暑 古今

  练习朗读。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吗?

  师讲解:(课件出示)

  (1)对子词一般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字数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2)一般有以下词语组成:

  同类词:晨——暮 雪——霜 柳——杨 桃——李(板书:同类词)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 (和风)(细雨) (山清)(水秀)(板书:近义词)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板书:反义词)

  2.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3.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 雪——霜 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霞与夕阳”是反义词。)

  (2)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4.学习第四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三、练习朗读

  1.师生对读。

  2.生生对读。

  3.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拓展练习

  1.分组自编对子。

  2﹒交流反馈。

  五、实践活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摘要】对韵歌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关键词】对韵歌 识字 诵读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对韵的形式识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已有初步了解。《古对今》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识字密度较高。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它既是识字教学的材料,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R字,调动学生对对韵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这值得思考和研究。笔者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诵读,正音知韵

  对韵歌句式整齐、*仄相和、音调和谐,学生在初学课文时需整体诵读韵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其韵律美。

  (一)范读引领,整体感知

  教师需在学生诵读前进行范读,在范读中注意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重读。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音,还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中进入对韵的情境,感知韵味。

  教学《古对今》时,教师在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和朗读特点。范读后,学生自主交流生字读音,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的读音。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读音,感受对韵歌的特点。

  (二)自主练读,体悟韵味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古对今》这课中,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是“方”“凉”“霜”“阳”“杨”和“香”。学生自主练读后,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句诵读,顺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生读的对子中,尾字韵母都为“ng”,从而水到渠成地渗透“押韵”这一概念。找到韵脚后,学生再读韵文,就能更好地感受韵味。

  二、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对韵歌不同于普通儿歌,形式上虽短小精练,但是内容上却藏古纳今,包罗万象,每个字都有其意义指向,所以在读中体会生字的意思也是对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教学。

  (一)图文结合,读音记形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直观的图像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抽象的汉字时插入相应的图画,做到图文结合来理解字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古对今》这首对韵歌中的第二个对子为“圆对方”,一些语感较好的学生读“圆”时,声音饱满圆润。教师就把一个圆形图和“圆”字同时呈现在一张幻灯片中,请学生找一找圆圈和“圆”字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很快就发现“圆”的国字框就是由圆形演变而来的,再读“圆”时,大部分学生就能借助圆形图的提示,张大嘴巴,将字音读得饱满。

  (二)追溯字理,读音解义

  *的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适度地借助字理来教学,通过观察字形,追溯字理,就能帮助学生从造字原理上理解字义。

  如“严寒”一词,发音短促,与它表示“天气寒冷,限制人的行为”这一意思不无关系。教学这个词时,教师先出示“寒”的小篆体“”,接着出示“严” “寒”两个字,让学生猜测对应哪个字,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纷纷发现“寒”下面的两点和小篆体下面的两横很像,宝盖则像小篆体上面的房顶,而小篆体的里面部分可以猜测是一个人和若干没有树叶的干枝,由此判断为“寒”。教师则进行小结提升,“寒”的本义就是天冷了,地上结了冰,人都躲到房子里面烧柴火取暖。最后,请学生看着小篆体和词语“严寒”,带上自己的感受,“开火车”读“严寒”。

  三、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时遗忘得较快,所以,识字教学不但要重视生字的初现,还要重视生字的复现,在不断的复现中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学习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诵读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学习。

  (一)语境对读,游戏中再认

  “找朋友”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操作简单,参与度很高。对韵歌中“对”字前后的两个生字或词语往往是相对或相同事物的名称,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找朋友”来巩固。

  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找朋友”的游戏。

  1.准备生字卡片

  教师事先准备好两组生字卡片,第一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方”“严”“寒”“暖”四字,教师手持第一组卡片。第二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圆”“酷”“暑”“凉”四字,每位学生分得第二组卡片。

  2.举卡“找朋友”

  游戏开始时,教师拿出一张生字卡片“方”,并问“方对――”学生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圆”后举高,大声对答“圆”。之后,通过同桌合作、男女生合作等方式来“找朋友”。

  3.看卡齐对读

  举卡“找朋友”后,师生再看着生字卡片把对子大声诵读一遍,再一次对生字进行复习。

  简单的“找朋友”游戏大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

  (二)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之间,课堂上适当地增加课中操,让学生动动手或动动脚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精神上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拍手读儿歌,操作简单,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课中操。对韵歌节奏感很强,适宜拍手诵读,在诵读中让识字复习和韵文背诵有机结合。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背诵《古对今》这首对韵歌,设计了“重重拍手我来记”环节。教师先把“对”字前后的两个字或词标成红色,引导学生看着幻灯片拍手齐读。当读到红色的字词时,小手重重拍。最后,去掉红色部分的字词,只保留“对”字,让学生再拍手背诵,背到括号中需要补充的部分就重重拍手背。学生拍手背,教师相机将空缺的字词复现,方便学生检查自己的背诵成果。

  (三)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微妙过程。学生在一次次形式不同的诵读中多次巩固识字,既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能更好地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会对韵的文理逻辑关系。

  对韵歌由一组组短小精练的对子组成,易读易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极佳文本,教师要始终把教学生识字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对韵歌并不只是简单的识字教材。教师在依托这类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推荐访问:教案 《古对今》教案【10篇】 《古对今》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