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比一比教案(全文),供大家参考。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干脆比拟的思维方法。
3.驾驭比拟的标准和方法。
4.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拟的结果。
1.学会比拟高矮、轻重、长短等,驾驭比拟的方法。
2.通过比拟,学会比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推断实力。知道高矮、轻重、长短等是比拟出来的。
3.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会简洁的推理,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究来进展的。老师应给学生创建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视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主动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理论中理解学问,如在比高矮的活动中,可能有比长短的,这些本质上都是比高度或长度的,有助于理解高矮、长短的含义。
2.应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式学习须要充分、全面地视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视察实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对问题得到比拟清楚、全面的相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老师应留意培育学生细致倾听别人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比一比 1 课时
比一比(长短、高矮、轻重) 教材第 4~7 页的内容。
1.通过比拟高矮、轻重、长短等,驾驭比拟的方法。
2.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培育学生视察和推断的实力。
浸透比拟的思想方法,正确进展三个量的比拟。
主题图,投影,天同等。
1.数数,从 1 数到 10,从 10 数到 1。
2.认数,老师拿着数字卡片 1~10,让学生认。
3.老师说数,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出示主题图。
师生谈话:请细致视察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通过视察,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往比拟长短、轻重、高矮等方面想) 1.学习比拟长短。
(1)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小挚友。
(2)学生独立视察思索。
(3)同桌相互沟通。
(4)集体沟通。
(5)集体订正答案,并将结果画在书上。
2.学习比拟高矮。
(1)探究比拟高矮的方法。
学生甲:我是通过视察比拟出两个小挚友的高矮的。
学生乙:我是先让两个人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拟得到的。
(2)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正确,那么,在图上你们还能从别的方面比拟吗 学生独立思索后,集体沟通。
3.学习比拟轻重。
(1)让学生视察天平。
(2)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是向下的一头重,还是向上的一头重。
(3)集体探讨沟通。
(4)通过探讨将答案画在书上。
1.教材第 5 页“想想做做”的第 1 题。
(1)学生亲自试做,并理解“最长”的含义。
(2)沟通比拟的方法。
(3)集体探讨,共同订正答案。
2.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的第 2 题。
(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走比拟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拟弯的路要远一些) 3.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的第 3 题。
4.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的第 4 题。
(1)先让学生试做,然后沟通比拟的方法。
(2)要让学生懂得“最高”“最矮”的含义。
5.教材第 7 页“想想做做”的第 5 题。
6.教材第 7 页“想想做做”的第 6 题。
(1)先小组合作学习,再沟通方法。
(2)组织探讨沟通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要赐予确定、激励,使学生体会推理的策略。
7.教材第 7 页“想想做做”的第 7 题。
8.教材第 7 页“思索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直的路近。
3.略 4.轮椅上的小男孩儿高;长颈鹿最高,小兔子最矮。
5.第二个杯里水最多,第三个杯里水最少。
6.西红柿重;红萝卜重。
7.略 8.菠萝最重,桃最轻。
比 一 比 长和短
高和矮
轻和重
1.学生简洁驾驭大小的比拟,因为直观性很强,但是对于轻重的比拟则比拟难,因为有些东西大的不确定就重,最好是用实物进展教学。
2.多个事物进展比拟时,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拟难区分,可以引导学生先两两比拟。
3.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本的区分实力,这一点应当适当赐予表扬。
比拟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相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常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展比照,找寻异同,从而相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构造。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洁的比拟活动,经验并体验比拟的过程,学习比拟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熟识的活动场景,里面有很多可以比拟的内容,主要比拟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突出比拟的方法。
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常常遇到比拟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留意问题的结果,比拟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拟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拟的方法。如,比拟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跳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比拟两个小挚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又如,比拟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依据支架的倾斜状况作出推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在比拟两根绳的长短时,可以先说说自己准备怎样比,再看看教材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跳绳长的,还要想想在小挚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在比拟两人身高的时候,要视察探讨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挚友长得高的,体会都站在滑梯上不简洁看出谁高。要看懂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思索假如没有支架只凭视察行吗。“想想做做”的第 1 题,要让学生思索比拟两支、三支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应用并驾驭比拟的方法。
2.激励学生找寻比拟的对象。
例题在比拟跳绳的长短、小挚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激励学生找寻对象进展比拟。如: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挚友除了比高矮,也能
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屡次经验比拟的过程,应用比拟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初步培育应用意识。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想想做做”里支配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困难的比拟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推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化。第 2 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浸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 4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头和脚,身高好像一样。假如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确定比女孩儿高,这就是简洁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化。右边一题,小熊比长颈鹿矮、比小兔高,小熊的下面既不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