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取向,教案

时间:2022-07-14 2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取向,教案,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取向,教案

 

  1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 取向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概念;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取向。

 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取向。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取向。

 教学过程:

  一、 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概念

 教师: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是将预设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方案付诸于教育实践的过程。

 从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流程来看,老师们一般 先预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方案,这些方案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案,是以 文本的形式存在,我们称之为 静态的教育活动,然后教师面对幼儿, 按活动计划在真 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活动,以达成预期价值,这是 动态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也就是将静态的教育活动转化为动态的教育活动的过程。

 二、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取向(重点讲解)

 案例一:

 大班语言活动,教师出示了一张画着一只老虎在追几只兔子的图画,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助兔子。当一个小朋友说“赶快给猎人打电话,让猎人来打老虎”时,一个男孩马上站起来反对:“不行!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打!兔子还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呢,连二级也不是!”“对!应该让老虎吃一只兔子,不然,老虎会饿死的!”另一个男孩大声附和。这一下班里就像炸了窝,孩子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围绕“该不该让老虎吃兔子”的辩论热烈地展开了。这时,老师大声说“好了!好了!都别争了!咱们刚才的任务是什么来着?想办法帮助兔子!我看谁想的办法好!某某,你来说!”教室里的声音小了下来,但争论却没有停息。

  2 挑起论战的孩子一直在嘟囔“老虎是吃肉的,必须吃小动物,什么都不让吃还不饿死了,怎么保护?!” 教师预设的是一则语言领域的“看图讲述”活动,旨在让幼儿看着画面准确讲述出故事的内容,但幼儿的兴趣点发生转移,由语言领域转移到科学领域(老虎和兔子的保护等级)。

 教师坚持预设的活动目标,试图强硬将幼儿的关注点拉回原目标。

 案例二:

 这是一个大班音乐活动《秋天多么美》的展示活动,吴老师已经借班开展了两次,这是第三次开展。吴老师刚开始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所有幼儿就跟着唱了起来。吴老师问:“你们学过这首歌了?”幼儿齐声说:“我们老师教过了,我们都会唱了。”吴老师先是有点懵,之后便立刻镇静下来,请幼儿完整唱一遍。幼儿在完整演唱的过程中,吴老师认真观察、倾听、判断幼儿演唱的水平,了解幼儿学习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幼儿一些歌词没有记住,便调整策略,和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记住歌词,并出示图谱,请幼儿根据图谱总结歌词的特点,这样,教学活动的目标与之前大不相同,但也同样基于幼儿的原有水平促进了新的发展。

 问题:

 吴老师在开展公开活动时,发现幼儿已经学习过歌曲演唱,其现有发展水平与预设活动后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致,这说明幼儿的现实情况与预设活动方案发生冲突。

 应对:

 吴老师及时调整活动流程,让已经学习过歌曲的幼儿完整歌唱,发现幼儿学习的空间,并及时调整原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

 案例三:

 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学校,教师带幼儿散步,幼儿对突降的大雪很感兴趣,孩子们畅谈雪覆盖了操场,影响了他们行走,他们可以在雪地打雪仗、堆雪人。此后,一连两周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究关于“雪”的秘密,他们一起模拟下雪、画出雪中的城市、倾听下雪的声音、欣赏雪花结晶的录影带、观察雪如何结冰……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是 没有预设活动的,幼儿对雪感兴趣,教师发现了这是

  3 教育的契机,于是和幼儿 共同探索关于“雪”的秘密, 共同制定活动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兴趣为线索确定活动内容,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开展。

 教师总结:

 第一位教师:

 严格、忠诚地遵照原计划、原方案执行活动; 第二位教师:根据幼儿的现实情况,及时、智慧地 调整原活动目标、内容、流程; 第三位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幼儿 联合开发、生成有意义的活动。

 三位教师的活动实施分别代表了三个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取向:忠诚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忠实取向是把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看成是 忠实地执行计划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是把活动实施过程看成是计划与现实情境 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是把教育活动看成是教师与幼儿 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现实教育情境中,我们主倡相互适应取向,希望同学们在活动实施中要敏锐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支持和帮助。

推荐访问: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取向 教案 教育活动 取向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