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30 0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教案# 导语】《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下面是©[达达文档网]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理解诗意,感受红军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颈联、颔联诗句的意思。

  2、感受红军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解疑,释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七律・长征”。

  2、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课题(请几个学生读课题)。提醒学生读课题时注意:课题“七律”后有一个间隔号,要作适当的停顿。齐读课题。

  3、读题后,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指名回答)

  4、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5、过渡: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我想今天同学们的进步不仅在于依据课题质疑问难,更在于通过搜集材料解决了自己的疑惑。

  课件出示: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期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毛**回顾红军战士经历的千山万水,心潮澎湃、诗思纵横,挥笔写下了一首气魄雄伟的壮丽诗篇,这就是《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长征的亲历者毛泽东一起走进他的“七律・长征”。

  二、初读,读顺诗文。

  1、引导学生听诗朗诵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诗的停顿。

  2、学生自读诗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3、师引导学生同桌间合作读诗,并注意互相点评。

  4、指导学生读生词。

  课件出示:五岭、逶迤、磅礴、泥丸、云崖、岷山

  5、把词语送到诗句中再读。

  6、齐读整首诗。

  三、再读,理解诗文。

  1、告诉学生,把诗读正确、通顺了是读诗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把诗读懂。人常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请学生静心默读这首诗,找出诗中哪一句能概括整首诗的意思。

  2、课件出示整首诗,随学生的回答把第一句变红(板书:远征难、只等闲)

  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诗的意思。

  4、红军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经历的万水千山)

  5、在这首诗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山名和水名)

  6、学生交流(五岭、乌蒙、岷山、金沙江、大渡河)

  7、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18座山,24条河。经历这么多的山水,诗人为什么只选这几座山、几条河呢?猜猜看。

  四、品读,读出诗情。

  (一)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师引: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集到五岭山和乌蒙山。自由地读读这一句诗,看看你从这句诗中的什么地方看出翻越五岭和乌蒙山的艰难呢?

  2、出示“五岭”图,这就是一座连着一座山的五岭山。

  3、指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五岭。(连绵不断、蜿蜒……)

  4、诗人用的是哪一个词?(逶迤)

  5、引导学生理解“逶迤”就是以上同学们交流的“连绵不断”的意思。告诉学生五岭的长度,让学生更深入理解“逶迤”的意思,体会翻越的“难”。

  6、出示“乌蒙”图,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乌蒙山。诗人用的又是哪一个词?

  7、结合乌蒙山的概况,让学生深入理解“磅礴”的意思,再次体会翻越的“难”。指导学生把翻越五岭、乌蒙的难读出来,并作简单评价。(课件出示: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8、再读上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五岭、乌蒙山的样子,换位体会翻越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其中的“难”。(引导学生说出“难”)

  9、引导学生想象红军在翻越五岭和乌蒙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学生说出没有吃的、穿的、敌人的围追堵截……)

  10、在红军的眼里,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是怎样的?(师相机出示课件“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1、让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12、让学生理解在红军的眼里,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手指板书“只等闲”),体会“只等闲”的含义。指导学生把“只等闲”的感觉读出来。

  13、引导学生画图感受逶迤的五岭与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与滚动的泥丸这种强烈对比,并再次读这句诗。(课件出示:“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变红色)

  14、根据学生的回答,让生体会红军的英勇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并让学生反复品读该句。

  15、引导学生感受红军是一群无畏、乐观的战士,带着体会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课件出示这句)

  (二)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让生读诗句。(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把“暖”、“寒”变成红色,提问“暖”和“寒”的意思。(指名回答)

  3、师过渡:1935年5月,红军来到了天险大渡河,河对岸敌人重兵把守,身后几十万追兵即将赶到,而通道泸定桥上的桥板早已被敌人抽掉,几剩下13根寒光闪闪的铁链,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同敌人展开了一场夺桥之战。(播放飞夺泸定桥视频)

  4、让学生回答看过激烈战斗场面后心里的感想,指导学生意识到心里的感受就是“寒”的意思。

  5、反复引读:

  师引:这是浸染战士鲜血的一句诗呀――生齐读。

  师引:这是融入烈士生命的一句诗――生齐读。

  师引:这是融入烈士生命的一句诗――生齐读。

  6、引导学生体会:1935年,红军来到了金沙江南岸,他们成功运用调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此时此刻,战士心里有怎样的感受。指明那种感受就是“暖”的意思。

  7、反复品读这句诗。(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8、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任何困难,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课件出示这句)

  (三)理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让学生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让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读出红军经历无数的艰险、只要翻过岷山后就迎来长征胜利,心里喜悦的感受。读出欣喜、高兴感觉。

  4、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反复读此句,读出红军喜悦的感受。(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引读:我想对着高山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我想对着江河说: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我想对着万水千山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总结,升华诗情。

  1、师引:长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它让千山低首,万水颂歌。

  让学生全体起立,怀着崇敬的心情读这首诗。(课件出示整首诗)

  2、师引:长征壮举世人叹,长征精神永流传!让我们踏上长征之路,一同去感受红军战士的天地英雄气。(播放过雪山草地视频)

  3、师引:“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敬礼!

  师升华诗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鼓励学生在人生的长征路上勇敢、无畏、乐观。

  师引:最后老师把毛泽东的这句词送给大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下课!

  六、作业

  搜集毛泽东的其它诗词来读一读。

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 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我在讲这一节课时就特别注重这几点:

  一、品读课文,在读中加强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建议”的“阅读”部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这种精神,我在这一课中花很多时间在学生的朗诵上,从读中体会到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二、采用各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朗诵的兴趣。

  读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是比较无聊的事,更不用说要他们花很多时间来读,来体会。因此需要设计多种方式去让学生诵读。我还是用老办法,引导学生深入地去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整体把握语感,选择恰当的读法。诵读需要强调的是对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内心体验,而不是读得轻重缓急的表面形式。我让学生个别读、小组读、接力读,读的次数虽多,但却不让学生感到乏味,我引导学生品诗始终结合着诵读进行,把学生从赏析古诗得到的感受理解通过朗读得以融化整合,保存下来,在头脑中积淀起丰富而鲜活的语言模块,积淀起一种深刻而强烈的语感图式。

  三、对比学习,增加理解。

  这一课是通过写长征的艰难来突出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因此我采取了对比的方法。每一联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先写长征的难,我同时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这长征的难,再让学生转变思想,让他们知道,红军战士在面对这些艰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

  四、视频观赏,升华感情。

  现代的孩子多数都生活无忧,根本就不可能去体现长征时的艰辛,所以我以视频这种较为直接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特别是“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部分,如果直接说过这铁索有多艰巨,学生们也是只能从表面的知道。但一旦把红军过这短短的铁索却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时,肯定让他们的心为之一擅,这样的体会会更真实更直观。

  五、感情回归,完整体会。

  这古诗我都是采用一联一联的去体会,因此到最后应该有一个感情的回归,去完完整整体会整首诗的思想。这时学生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就是分开朗诵时还可以,但一旦整体去朗诵时就又会变得乱且没感情,因此必须一边读一边重点提示,这样才能把感情完整表现出来。

  在这一节课里,也存在着这些的遗憾:

  一、教师不放手,内容显沉闷

  我对这个班的了解不足,在设计第一环节时,怕学生会对课文的解释不理解,因此我没有放手让学生自由解释,结果这一环节显得较沉闷。

  二、朗诵没延续,感情显形式

  学生从头到尾都按照老师的方式去朗诵,而且朗诵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最后的一个练笔环节中,学生原来根本不能把这一节课中学到的感情朗诵应用到平时朗诵自己的作品中去,又显到平淡,因此这一个感情朗诵显得太形式化了。

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六年级上册的一首七律诗。全诗以豪迈的语势,写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七律诗,距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在内容的理解上结合注释并不困难。而长征的背景和赞颂红军的精神品质则是重点和难点。

  从文章体裁来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文体,所以,这就必须先让孩子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区分清楚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的特征,有助于今后阅读面的拓展。

  从教材内容来看,长征距今已七十多年,学生们感觉非常遥远。所以,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能更多地对长征有较好的了解,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相关资料,读至少一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课堂上尽量将孩子们带入长征的情境中,体验长征的艰难。在课堂中,我给学生播放了《长征》的片段,战火硝烟、流血牺牲、雪山草地这些已经离孩子们很远的历史,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对长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由于课前有幸得到学校众多语文教师的指导,经过反复的试讲,我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较到位,注重了教师的本身情感投入,努力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中,我更加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不再“泛泛而谈”一味的夸奖学生,而是努力指出学生不足之处,帮助其进步等。

  课堂总是充满遗憾的。一堂课下来,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充满不足之处。

  首先,自己对课文的时代背景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真正走进“文本”,也没有真正去感受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所以整堂课下来给人感觉只是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内容浮于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情。如果面对这样离生活较远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搜集资料的同时,自己要先去了解相关资料,让自己先爱上课文,真正走进课文。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随机应变,教学能力也亟待提高,特别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没能设计好。当学生没有回答我预期的答案时,我缺乏应变能力,课前的预设不到位。针对这个问题,仍然要“勤”,勤问。经常去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勤看,经常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查找教学资料。

  最后,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粉笔字仍然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多练字,练好基本功。

  这节课的收获颇丰。从准备到反思教学,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楚的判断;对今后的教学更明确了方向。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更激励我勇敢向前。

推荐访问:长征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