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卫健委工作要点(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全市卫健系统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好省委、*市委、*市委部署,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市卫健系统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卫健系统落地生根。
压实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把握要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全行业,全力抓好支部标准化建设,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持续推动组织框架、人员力量、组织生活质量的优化,完成直属机关党委下属支部的换届选举,全面加强行业党委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加强正面宣传、做好风险管控,切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增强主动宣传意识,用好“健康*”平台,弘扬医者仁心,人间大爱的主旋律。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做好12345政府热线办理。
建优干部队伍,提升能力素质。加强卫生健康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中非市管院长、副院长按医共体章程规定程序履新。建立健全公立医院院务委员会,配备部分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委员,参与班子分工。重视中层管理人才培养,实行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和干部回避制度。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将参训情况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选派优秀年轻人才到镇村、机关部门进行多岗位锻炼。注重在疫情防控中锻炼发现和选拔任用人才。
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以“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为民惠民、躬身力行的优良作风,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凝聚防疫力量,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重点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专项整治工作,针对问题、压实责任,把巡视整改与推动标本兼治有机结合,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不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
二、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上下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折不扣落实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加强健康教育,群防群控、群策群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龙头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三级“哨点”体系,进一步规范医疗门诊和发热门诊管理,规范预检分诊,加强对发热病人的排查登记和跟踪管理。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升人群免疫水平。进一步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掌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完善医防协同机制。持续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提升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关注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护。对重点地区来(返)海人员严格实行管控措施。指导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物资供应、服务保障。
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
三、突出战略思维,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补短板、强弱项,持之以恒加强公卫服务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细化分级响应标准,加强和规范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值守和快速处置,推动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网格化的疾病防控体系。
提升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健全监督执法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队伍作用,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开展传染病防治、实验室生物安全、医疗废物、职业卫生等专项执法检查。创新执法方式,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部门联动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创文创卫”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规范实施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三个原项目,以及妇女“两癌”筛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避孕服务等四个新划入的项目。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坚守母婴安全底线,减少出生缺陷。
优化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进一步调整优化项目绩效考核与经费拨付办法,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优、绩效考核实、资金效率高,提高群众满意率,确保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实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逐步提高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个性化签约覆盖面。
完善基层卫生治理体系。全面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公共卫生与医防协同科,将预检分诊、隔离留观、疾病监测等纳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内容,促进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会同民政部门,推动建立健全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实施网格化管理;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传染病早期识别能力。
四、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坚持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坚定不移走新高质量发展道路,做大龙头、做强基层、做优中医、做精民营,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加大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支持,有效缓解各级医疗机构的运行困难。加强与医保管理机构的沟通合作,妥善解决居民医保费用结算问题,解决基层中心卫生院运行问题。推进医共体内行政、人事、财务、业务、后勤、用药等统筹管理,医共体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实施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医共体平台,规范城市医生下基层服务,提高远程会诊平台使用效率,有效服务基层。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力争中医院三甲创建成功,完善重点专科建设的保障措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知名三甲医院的合作,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诊疗水平。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一院一品”创建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基层特色科室评审。继续推进“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基层民营医院评审工作,不断完善医院评审制度,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注重内涵”的原则,推进民营医院运行质效。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全面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工作,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立名中医工作室。
完善医疗服务设施。全力推进上湖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应急医院建设,强化两个急救中心的能力建设,着重实施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危急重症救治过程规范化、精准化。推动市第三人民医院、曲塘中心卫生院新建血透中心,雅周、滨海新区发热诊室投入使用,大公、白甸发热诊室开工建设。建设区域心电诊断平台,实现区域化心电数据管理质控、智能化心电诊断业务管理及心电大数据分析挖掘展现。升级打造“互联网+签约服务”系统。建设面向居民的移动端微信公众号,实现与家医签约服务系统与基层系统的互联互通,将本人、家庭医生、亲友连成一个固定的“健康三角”,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人才范畴,加强老年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在源头和基层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主动争取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的支持,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形成合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五、坚持为民宗旨,增强为民服务力度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立场和公益性价值导向,是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是重要抓手。
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巩固近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工作成果,积极参与2023年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放大医共同体建设效应,引导市级专家下基层服务,积极推行居民签约基层首诊和个性化服务,力争签约率25%以上。
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工作。落实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老年人预防保健能力。做好“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活动,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维权等活动。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力争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工作。加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基本公卫项目工作。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普惠托育建设。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工作,2023年,力争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1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5.0个。促进托育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推进“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扩大普惠托育机构覆盖面。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加快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托育用房建设和交付,采取政府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托育机构。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推进医育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托育服务。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多渠道培养充实托育人才队伍。
提升人口工作服务质量。落实好《*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三孩生育政策的宣传引导,落实好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实行生育登记制度,实现不见面办理。
做好人口监测统计工作。做好国家、省、市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人口政策的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合落实省委巡察问题整改,定期组织开展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定期与政法、公安、残联等部门和区镇进行数据交换,提升综合管控能力。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等工作。强化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会同属地政府、村居、公安等部门,定期组织随访管理,不断提高规范管理率、服药率和面访率,保持重点指标全市领先。
六、坚持以创促建,持续推进健康*建设
省健康县区建设是推进健康*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深化健康*建设阶段性任务的有效渠道。我们将按照省健康县区两年周期建设要求,融合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工作要素,加快实施“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行动,持续推进健康*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加快公共政策优化,不断凝聚健康建设合力。健康县建设是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是健康领域的社会治理行动,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健康领导小组组织作用,邀请上级专家业务辅导,积极推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打破“孤岛效应”,发挥健康小组各成员单位作用,健全完善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整合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加快健康细胞建设,不断夯实健康建设基础。对照省健康社区(村)30%、省健康机关30%、省健康促进医院40%、省健康企业30%、健康促进学校80%等省健康县区建设要求,积极开展省健康社区(村)、省健康机关、省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多层次、多领域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健康建设,改善各类健康影响因素,倡导居民健康行为养成。并发挥健康细胞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掀起健康细胞建设热潮,努力用健康细胞工程,丰富健康建设内涵,增进民生福址。
加快创卫工作推进,不断营造城乡健康环境。2023年,我们面临着国家卫生城市周期复评与5家国家卫生镇创建单位考评任务,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创建工作指挥部统筹作用,进一步明确责任,整合力量,强化督查,跟踪问效,做到卫生城市巩固与卫生乡镇创建同步落实,同步推进,积极探索城区病媒生物防治新模式,不断提高城乡卫生综合治理水平,努力改善城乡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