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办工作汇报3篇,供大家参考。
扶贫办2023年度工作汇报(精选3篇)
扶贫办2023年度工作汇报 篇1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办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信息公开工作
办党组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年5月11日,办党组会上,学习传达了《贵州省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会议强调指出: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任,也对群众负责任,确保行政行为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对全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责任部门。
(二)突出重点,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重要领域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核心。今年以来,我们及时分解扶贫开发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明确公开内容、范围、渠道、时间及格式。全年通过本办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562条,
向省政府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报送可公开的现行文件14件。同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函〔20**〕2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召开的“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精神,今年我办共承办建议提案31件(其中,建议15件、提案16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时限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办复率、沟通率、满意率达到100%。
一是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省扶贫办职权目录、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信息公开工作。在门户网站上设置了“组织构架”栏目,将机关职责、领导及处室职能进行了公开;设置了“办事指南”栏目,对扶贫办各项工作所需要的规范性表格及信息进行了公开;并按工作职能设置了11个栏目,对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了公开。
二是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公开方面。全面实行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在去年财政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和“三公”经费信息试点公开的基础上,今年按照全省统一安排,于4月20日在门户网站上对我办20**年度的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信息进行了公开,于10月25日对20**年度财政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进行了公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同时,进一步加大扶贫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信息的公开力度,主动公开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具体操作流程,提高公共资金的公开透明度。
三是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方面。在门户网站下设置了“惠民政策查询”专栏,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贫生态移民行动、教育扶贫行动、医疗健康扶贫行动、财政金融扶贫行动、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党建扶贫行动信息等内容,加大公开力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同时,设置了“雨露计划”专栏,公开“雨露计划”实施的范围、内容及流程,并提供在线直接申请的功能。
四是公共监管信息公开方面。门户网站设置了“涉农资金监管网公告公示”,重点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等信息公开,开通了“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对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以及挤占、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监管力度。
(三)把握关键,着力规范依申请公开程序
我办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工作,为改进完善申请办理方式,畅通受理渠道,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省政府网站考核有关工作的安排,对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门户网站的依申请公开栏目进行了技术升级,升级后依申请公开栏目的入口更显眼,操作更简便。一年来,我办没有依申请的办件,也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以及依申请信息收费及费用免去情况,年度内无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四)注重创新,健全完善舆情回应机制
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舆情回应机制是关乎扶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扶贫开发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工作制度。20**年,我办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贵州记者站、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扶贫》、央视网、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电视台、多彩贵州网等中央及省主流媒体做好扶贫开发宣传报道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年度各级新闻媒体报道扶贫新闻6263余条,比上年增长了152%,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扶贫》杂志等中央级媒体共发布贵州扶贫信息431条,其中头版信息有39条;贵州省内主要媒体发布信息1254条(期),其中贵州日报783条(头版171条,专版10个版);贵州电视台扶贫新闻216条;贵州广播电台共计制作播出250期(累计播出扶贫新闻资讯、消息动态2517条/次)。另外,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省政府网站等发布网络信息1857条。在国务院扶贫办网站、《中国扶贫》官方微信平台发布贵州扶贫信息139条。此外,在省扶贫办的一网两刊一平台(门户网站、《扶贫开发周刊》、《贵州扶贫开发要情》、微信平台)上共发布扶贫信息2582条(期)。与省委宣传部密切合作,向各新闻媒体和市州宣传部印发《我国第二个扶贫日宣传报道工作方案》,结合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有关宣传报道,全面宣传“”以来我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经验,宣传我省扶贫日有关公益活动的情况,宣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攻坚,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先进事迹。10月9日上午,省扶贫办和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扶贫日”贵州省活动新闻发布会。10月23日,以省委宣传部主办,由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承办的第八期“竹梅月坛”为契机,我办就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与中央驻黔及省内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座谈交流。
二是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部门公信力,建立了扶贫开发重要政策解读机制,明确重要政策解读范围,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媒体解读、电视专题、新闻发布会、编印政策口袋书等多种方式对重要政策进行解读,进一步扩大解读途径、拓展解读形式。
三是完善舆情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机制,加强我省扶贫系统网络舆情队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按照“分片区、分领域、共担当”的原则,调整了全省网络舆情队伍,把各级扶贫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相关人员纳入舆情队伍进行日常管理,规范网络舆情实时监测、信息发布、舆情处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舆情信息发布机制,在门户网站上设置“领导信箱”、“基层网络直通车”等舆情收集及反馈专栏,全年受理咨询125人次,并办理回复125件。同时,对“12317”、“扶贫专线”等舆情及时做出回应。
(五)夯实基础,全力抓好平台制度建设。
全力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制度建设,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以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方便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公开信息的效益。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建设,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任务抓好,确保本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处室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处室都明确了信息联络员,规范有序推进办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我办加强对全省扶贫系统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要求各地扶贫部门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明确一名信息员,准确、及时、全面收集、整理上报信息。同时,将各地上报和采用信息情况在网站进行适时公布。
三是强化网络建设。建立省扶贫办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信息网上公开,编制了年度扶贫项目申报指南、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工作流程以及监督渠道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由省扶贫办党组成员、总农艺师任新闻发言人。明确由政策法规处、综合处承担全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配备2名人员负责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工作,同时,加强对省扶贫办门户网站的管理,及时更新和编辑上载有关信息。
四是强化新媒体运用。注重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建立贵州扶贫开发官方微信平台,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通过“微扶贫”官方微信平台、《西部开发报·扶贫周刊》数字报发布信息,通过新媒体运用,通过网络、手机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广泛传播更准确、及时的扶贫信息。为更好地发挥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查询和服务功能,有效提高网站运行速度,
二、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初步打算
(一)进一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推进我办公开权力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制度。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取消、下放、清理以及实施机关变更的行政审批项目信息。加大扶贫开发政策、资金、项目监管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二)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机制。完善受理、审查、办理、答复和保存备查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依法按规满足人民群众的特殊信息需求。及时动态发布依申请公开目录,引导公众正确行使申请权和救济权。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总结和研究,及时报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典型案例。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基础框架标准目录体系和信息录入规范标准。继续做好扶贫开发重要政策解读机制和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机制,及时通过门户网站发布重要政策解读信息,健全和完善新闻发布各项流程,推进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扶贫办2023年度工作汇报 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和省、市、县的有关要求,紧扣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提升年活动主题,休宁县扶贫办扎实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现就20**年度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年度工作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办理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工作打算等。本报告信息数据统计期限为:20**年1月1日——20**年12月31日。
一、概述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是扶贫部门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转变机构职能,实现管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年,县扶贫办把政务扶贫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保障贫困群众利益,促进依法行政,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周密部署,强化督查,保障了县扶贫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依法、及时、准确、有序地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办成立了已办主任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职领导分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协调本单位政务公开日常工作。方琦琦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由万多蓉负责,及时将信息发布到网站以及网站的更新维护工作。
二是健全机制,严格落实。依据《条例》、《实施办法》和休宁县政务信息公开有关文件要求,我办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我镇政务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公开、受理、回复的反馈机制。严格遵循政务信息公开基本原则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建立健全“三个平台,四个机制”,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正确引导舆情。
三是配强队伍,精心实施。经常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政务信息公开文件精神,培训政务信息公开知识,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同时财政支出中专门列支部门经费用于此项工作建设。
二、政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根据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办紧密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为转变政务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科学制定工作规划,不断完善制度办法,着力丰富公开形式,全面有序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信息公开范围,做到积极稳妥,及时准确,公开、公正、便民。20**年,我办主要采取公开目录、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公开栏等多种公开形式,分机构领导、机构设置、人事信息、政策法规、行政执法、规划计划、财务预决算、部门动态、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重点信息公开等10个方面,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重点公开了相关信息。
(一)公开内容。
1、主动公开信息总数。全年主动公开信息共280余条。
2、重点公开内容。我办重点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根据《条例》要求,我办主动将20**年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资金来源、分配标准、分配结果等内容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公开形式。
我办信息主要通过县政务网、扶贫网、县电视台、县信息新闻网、黄山日报、政务公报、新闻发布、新闻媒体、公开资料、公开栏等10类公开形式进行公开。并在县扶贫网开设了主任信箱、扶贫论坛等2个特色栏目,便于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三、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年,我办未收到政务信息公开申请。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由于我办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单位,不具备行政审批权力,20**年我办未收到针对本办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也未发生针对本办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申诉案。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公开的尺度有时难以把握;
2、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
六、下步工作打算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进一步组织办内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积极参加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业务培训,提高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对照条例,认真清理我办政务公开事项,查漏补缺,编制更加科学规范的公开目录。
2、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健全有关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反馈制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一是理顺工作机制,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做好牵头和协调。二是对涉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应及时公开,同时有区别地抓好对内与对外公开,提高公开针对性。
4、抓重点促深化。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稳步实施”的要求,在深化完善和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真公开”的力度。
5、继续认真落实县政务公开办以及上级党委、政府要求,做好我办政务公开各项工作。
扶贫办2023年度工作汇报 篇3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人社局严格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精神,高度关注贫困村群众需求,充分聚焦劳动力技能提升,开阔思维、创新举措,认真实施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切实加强贫困群众“治穷病、拔穷根”自助能力。截至目前,共完成就业培训1170人;岗位提升培训120人;创业能力200人;电子商务创业培训180余人(办证180余人)。各级各类务工人员培训2.1226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0.725万人,技能培训1.3976万人,劳务品牌培训400人,职业技能鉴定470人,较好的做到了扶贫与扶智同步,输血与造血衔接。
一是以组织领导为保障,靠实工作责任。为持续深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增强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实现精准培训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县人社局及时成立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下设了综合协调、就业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省级示范培训、技能鉴定和对口帮扶6个职能小组。同时,制定了《武山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武山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计划》和《武山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作战图》,设立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专项作战室,充分明确目标任务,加强人员配置,列具培训时序,靠实工作责任,做到了方案具体、目标具体、步骤具体、责任具体。
二是以任务精准为目标,提炼工作思路。高度聚焦目标精准和任务精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总结提炼了“7+1”精准扶贫培训工作思路(即深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劳务品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省级示范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7项传统产业培训。探索开展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产业培训)。将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突破口,牢牢抓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两个关键,全面发挥职业介绍、技能鉴定、组织输转职能,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年轻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培训。同时,高度重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探索开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物流运输等新型培训项目,力求以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素质提升的方式支撑第三产业发展,在劳务输转、劳动力技能提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以建档立卡为基础,深入调查摸底。充分发挥乡镇主体作用,严格遵照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的相关程序,将劳动力培训建档立卡作为实现精准培训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加强人社和劳务系统人员配置,基本做到了每两个工作队都有1名熟悉培训的业务人员和乡村干部一起进行摸底填表,较好的达到了调查精准和建档精准。至7月底,全县共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建档立卡425980人。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劳动力217824人,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42744人,百片千村劳动力17419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06123人。全县未接受职业培训劳动力总数为32058人,尚有培训需求15048人。
四是以资源整合为原则,搭建培训平台。高度重视部门合作,积极加强与妇联、农业、林业、畜牧、劳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整合新型职业农民、省级示范性项目、就业创业和劳务品牌等培训资源,合力搭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平台,形成了由县人社局牵头,县妇联、农业、林业、畜牧、职专等部门共同配合,大林职业技术学校和新强职业技术学校等民办培训机构参与的劳动力培训实施主体,并对各单位的培训资源、培训师资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培训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现有培训资源的效益,形成了强大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合力,有力推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劳动力计划顺利实施。
五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方式。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扣项目特点、创新培训方式,对症下药、因村施策,着力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体现培训方式的灵活性,突出打造“三种培训”新模式。即以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需求为主,参照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计划,为各村制定不同的培训菜单,使培训能够对症下药、精准有效。目前,已完成菜单制定260村,制定率达到80%;依据农村生产生活特点,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以师带徒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目前,通过三种模式已开展集中培训36(场)次,上门指导890户,师带徒结对培训119对,内容涵盖家政服务、电器电焊、市场营销,直接受益群众达到9600人;积极适应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规律,主动将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进行一线指导、现场示范,实现了农活和培训“两不误”,技能和收入“双提高”。目前,已开展田间培训33(场)次,内容涉及果树栽培、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田间管理,直接受益果农菜农和个体养殖户1133人。
六是以部门联动为抓手,确保培训实效。坚持以部门联动为转手,高度重视培训管理,着力加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跟踪问效。8月份,县人社局联合县农业、畜牧、妇联等部门,利用8天时间,深入15个乡镇55个贫困村,开展了2轮督促检查工作,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向各乡镇、职能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进行同步反馈。同时,督促培训机构结合各乡镇、村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一业一训,一技一训,小班额、多班次的培训要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严格培训流程,坚持每个培训项目培训总时间不得少于3天18课时的标准,加强整改落实,确保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