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通用6篇)

时间:2022-05-07 11:15:04 来源:网友投稿

1、(1)[Estimate;Assess;Appraise]:评价估量。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以决定是否采纳。他们在评估他的房子。(2)[Evaluate;Appraise;Estimate;Assess]〈方〉:评价,品评2、房地产评估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6篇

【篇1】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

村级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城区南部,距虎林办事处 2公里 。东邻棠香办事处,南邻宝兴镇,西邻前进村,北邻西禅村。全村幅员面积6.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93.32亩,退耕还林面积1859.8亩,辖内14个村民小组,共870户,总人口3118人,其中五保户16人,低保户42户,107人。全村村级公路 5.5公里 ,人行便道 8.5公里 。小二型水库2座,14个山坪塘。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殖业及其外出务工。本村党支部正式党员共61名,积极分子4名,其中外出党员7人,下设5个党小组。近年来,重庆市市级文明村、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X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党建工作  

XX村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扎实开展双联双增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1.党组织设置情况。2019年成立村党支部时,我们根据党员所从事的职业、个人特长等情况,下设了养猪技术探讨协会、生猪销售渠道探讨协会、老年协会,让全村党员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专长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  

2.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在“支部联线手拉手”活动中,我们村党总支是与地税局支部“手拉手”的,为了达到共同创建“五好”党组织的共建目的,一方面,由地税局的党员为我村党员带来最新的政策、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指导;我们村上的党员为他们带去农村工作的体会和经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另一方面实行党员共管。两个党组织经常一起共过组织生活,如地税局2019年与我村一起开展年终总结活动。就我村人才问题也十分关注,多次找我们村的贫困大学生(低保户陆明庆之子)谈心,并给予经济上的补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状况,与他们一起谈对社会的认识和作为大学生应如何发挥为国为家乡效力等。  

3.城乡人才互动。2019年的7月,县委组织部安排了1名大学生“村官”(王天,男)到我们村工作,2019年7月又从虎林办事处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我们村驻村工作。  

(二)深入落实三项制度  

1.落实“三项制度”的体会。从2019年12月实施“三项制度”以来,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嫌记录麻烦到现在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深深体会到了“三项制度”给群众带来的好处。以前村民办事情都是他们来找我们,现在实行“三项制度”就变成了我们主动去找他们,这样,群众有个什么事情我们都很快就给他们解决了。而且,现在村民有个什么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也可以一对一地解释,这也给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再也不像以前几户人找到村上来上访,七嘴八舌的,不晓得大家说了什么,最后还闹出了矛盾。  

2.落实“三项制度”的措施。一是在接待群众上,作为党总支书记,我每个星期一、星期六接待群众,星期二、星期日是村主任毛天文接待,星期三是副书记毛学占,星期四是文书李中全,星期五是村官王天。今年1月份到6月份,我们共接待了群众164人次。二是走访方面,我们实行每个村干部划片包片走访, 6月底我们刚调整了责任片区, 1、2、3组交给毛学占走访,4、5、6交给李中全走访,7、8、9交给我走访,10、11、12交给毛天文走访, 13、14组交给村官走访。同时,我们在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将收集得到的信息录入电脑,形成我们XX村村的民情信息库,我们一般都是每半年更新一次。今年1月份到6月,我们走访群众870户次。三是办理反馈方面,支部每月还要定期召开民情解析会,收集整理接访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类,并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在群众意见反馈中,我们采取口头反馈、上门反馈、打电话反馈等方式,对于能够当面解决的我们立马解决、答复,对于需要一定时间办理的,办理后进行上门反馈或者打电话反馈。四是落实“三项制度”的效果,今年1月份到6月份,我们共收集问题130个,村级解决问题125个,交办5件(其中此5件事正在办),村级解决一般都是当即反馈,故没签发反馈单。通过落实“三项制度”,群众对我们干部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如,今年2月,我在走访12社杨国祥家,得知俸尚全腰残劳动力有限,而户主也年过7旬缺失劳力,家里确实困难,养孙女俸永川在校读书,家庭困难,积极联系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及时为她家建立两项制度扶贫对象。还有09年走访中得知10组两位村民患有白内障,村主任得知县医院有免费割除白内障手术,马上亲自送去县医院动手术,使得两人重获光明。  

(三)   大力实施三万计划  

1.大学生“村官”计划。2019年的7月,县委组织部安排了1名大学生“村官”( 王天,男)到我们村工作。王天主要负责协助村主任行政这块的工作,吃住都在村上,同时我们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一起对大学生“村官”实施传帮带,让“村官”能更快地融入农村,更快地熟悉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  

2.万名干部驻村计划。2019年7月,县委组织部从办事处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我们村驻村。以此来具体协助我的工作,同时还负责组织方面的工作。  

两位同志到我们村以来,工作尽职尽责、认真负责,我们非常欢迎,群众也很支持。比如,今年我们在修建敬老院和开展玉滩移民工程安置工作中,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通过多次与他们交心谈心,他们的想法改变了,从不支持到支持,甚至还帮助我们去做工作。  

(四)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今年5月,我们村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创先争优,一是确定了以“做好引路人,建设便民村”为主题,以“落实两项工程,提高生活水平”为载体。二是在党组织创先方面,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三项活动”和开展“双联双增”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在党员争优方面,我们依托党员服务队,积极为群众带去新政策、新技术,并提供困难帮助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争先创优。

(五)深入开展“双联双增”活动  

一是在联系走访方面,我们与“三项制度”相结合,以社为单位,哪个村干部包的这个社,就由谁来联系这个社的党员,做到每个党员都有至少1名干部联系,我们村干部共联系了61名党员。在党员联系群众中,我们选择了那些懂政策、懂技术的党员,也是以社为单位,由这个社的党员去联系这个社的群众,这样也方便他们开展工作,毕竟在同一个社,联系起来也方便,更有利于我们这项工作的开展。全村党员联系了870户群众。  

二是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方面,我们针对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情况来确定帮扶干部。每位村干部至少结对帮扶1户以上的困难党员,确保每位困难党员都有村干部结对帮扶;每位村干部至少结对帮扶2户以上的困难群众,每位骨干党员至少结对帮扶1户以上的困难群众,确保每户困难群众都有党员结对帮扶。共结对帮扶困难党员2户,帮扶困难群众42户。  

三是在解决问题方面,我们村干部每天轮流坐班接待群众,解决群众问题;同时党员和干部深入群众中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在村民当中宣传移民安置、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政策。今年栽秧季节,在得知杨家驹缺劳动力,村支两委一同协助杨家驹家栽秧。到目前为止,我们村干部共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140件。为群众进行了技术指导60次,困难帮扶103次,代办证件80次,政策宣传300次。  

(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  

2019年12月份,我们村建起了远程教育系统,完善了远程教育设备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5个,从2019年1月份到今年的6月份,我们共组织村民集中学习12次,培训党员群众260多人次,提高了群众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发展多种经营的能力。  

(八)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通过开展“双联双增”活动和远程教育培训,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掌握运用1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结对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联系带动一批农户增收致富。二是针对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现象,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选择综合素质好、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作为培养对象,“一对一”的结对联系培养,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状况,给他们讲党的知识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把他们培养发展成党员,真正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偏少的状况,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我们培养了入党积极分子4名、预备党员2名。  

(九)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我村目前有外出流动党员7名。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原则上我们每个季度通过短信方式和他们联系一次,实际上是只要我们党员一起开了会,村上有什么要开展的工作呀,我们都会和他们联系,给他们说一说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和村上工作情况等,利用外出务工党员春节回家过年的机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困难等。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村务公开  

为了让大家了解村里的村务、财务收支情况,我们严格按照村务公开的规定执行,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1号至5号,我们都要在村务公开栏公开上一季度的财务收支状况,成立了监督小组和审查小组加强监督。同时,我们结合“三项制度”的便民服务卡,将财务公开在卡上,发放到村头870户农户手中。  

(二)村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管理方面  

我们从今年2月开始探索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三项制度”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比如说钢石路(钢丸厂至石拱门)的修建,我们在走访接待群众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量讨论、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使修建公路的决策更加符合村民的意愿,现在的钢石路已经铺了长达 4.8公里 的中层,马上就将铺面层了。  

四、经济发展  

(一)产业发展  

我们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理清了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经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种、养殖业的全面发展。(1)种植业:一是加强了退耕还林管理,建立健全了管护制度。二是组织劳动力为巨桉除草1500余亩。三是组织给农民兑现了退耕还林应享受国家的政策性补助。四是蔬菜、水果生产喜获丰收。主要以刀豆、藤梨为主。在3组,种植刀豆户中出现了种植大户经济效益收入较高,如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2户,5-6千以上的6户,8-9千2户。种植藤梨户中收入也颇丰,收入平均有3000元/户。(2)养殖业:一是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全村达到3户以上,重点发展了养猪大户主要是10组,总户数76户,已养猪70户,占总户数的92.5%。全组现有圈存数700多头,户平10头,出栏达到100头以上的有1户,50头以上有2户,30头以上的有10户,20头以上的8户,10头以上有20户。二是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全村以水库(二座小二型)养鱼为主,带动稻田养鱼。三是大力发展家禽家畜,群鸭子100只以上的有3户,养兔村民也越来越多,尤其以10组为优。(3)其他和行各业有很大发展,经济效益(特别是劳动力转移)有明显增加,全年人均收入达到6700元以上,全村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  

五、民生建设  

(一)民政工作  

我们村有五保户其中五保户16人,低保户42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全村有困难户12户,我们在走访时,重点也是走访这些困难户,了解他们生活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医疗保险方面,本村共3108人,862户,共有2991人入保,完成目标率95%以上,解决了村民看病后顾之忧;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00%。  

(二)为民办事  

切实抓了为民办事,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为群众做实事、干好事。今年为全村人民办了以下实事和好事:(1)落实林权政策。完成林权确权799户,并及时发放林业确权证,从法律上维护林权所以者(村民)的合法权益。(2)狠抓基础建设。今年我村的11组—12组村级双预制板及一条主公路受到损害,村干部积极组织人员及时修补。为方便群众耕田蓄水及生活用水,定期检查水库质量,并及时维修1组水库。解决村民电压不稳问题,本村积极联系电力部门,为10—13组变压器增容。(3)落实惠民政策。组织派送10组2名白内障病人免费去县医院做手术,让2人重见光明。(4)宣传种养殖业知识。2019年10月,村支两委实地考察3组刀豆,对年产值逾万户杨维平进行宣传,鼓励村民模仿3组刀豆种植模式。2019年11月,XX村结合本村养猪、养鱼户较多的特点,邀请畜牧局、农业局有关专家开展“养猪、养鱼技术培训进村入户”的活动。让村民获得了大量有用知识,增强其养殖信心。(5)调解纠纷和谐农村。本年度共解决纠纷8个。为了抑制纠纷双方矛盾进一步计划,我村班子采用走访到场方式实地与双方当事人交谈,及时做好协调沟通,及时地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最终让双方以心平气和方式解决了事件的后续工作。  

(三)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当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做了大量工作:(1)宣传政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管理办法》、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基本政策及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2)全年落实节育措施13例,安环13例,发放避孕药具25人。(3)征收无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2019已征收罚款金额达40余万元。  

【篇2】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按照《县关于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资料的分工安排》要求,现就我局承担的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及文化创意相关工作作以下报告。

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

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篇3】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

刘茂村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刘茂村共有耕地2562亩,438户、1609人。全村流转给上市公司东方园林土地794亩,农户自行发展苗木1200亩,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63名党员,民风淳朴,人心思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风气。201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5年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四星级党组织”, 2017年被宁阳县委表彰为“红旗党支部”,是全县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

我村的主导产业是苗木产业,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苗木技术人才,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共同增收。近几年,我们以东方园林为依托,不断壮大苗木产业,全村现有苗木公司20多家,起苗队伍达到12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200元左右。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我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力度。从修建道路、硬化巷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投资10多万元率先对中心大街两侧的违章建筑十几处进行了清理,彻底整治脏乱差;村内荒片全部收归集体进行绿化,改善了生活环境。推进改厕工作,累计改造农厕369套,提升了人居环境。以“记忆·传承”为主题,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两处“清代民居”进行了修缮,体现了专注、执着、坚持的“工匠精神”。举乡贤之力,投资40多万元建设刘茂牌坊,修建休闲凉亭和长廊。

下步打算: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发展优质树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富民强村。2019年计划完成规划建设面积180亩的高标准苗木示范田。二是打造宜居环境。按森林村庄的标准对村内街道绿化提升,增加绿化面积,并垒砌排水沟,实现村在林中,人在景中。三是传承民俗文化。进一步完善修复“清代民居”,打造古建筑群,规划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发展一批民间的包子铺、茶馆、老字号店铺和乡土绘画、民间文物收集展览等服务业,通过举办名人字画展,提升文化底蕴,打造成旅游景点。四是用好河流水系。对老圩河进行改造提升利用,改善我村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形成水清柳绿、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五是搞好污水处理。村里将按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及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全面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正在测量高差,进行规划,将于下半年施工。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村“两委”一班人将带领全村人民真抓实干,努力展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刘茂画卷。

【篇4】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乡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我镇作为农业大镇、正宗烟台苹果源产地,生态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果菜无公害高科技示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首批宜居小镇、烟台市特色小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镇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把准优势、高标定位,着力打好乡村生态振兴“三大仗”。

  一、着力打好“整治仗”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集聚力农村“七改”,全力补齐短板。加快农村“三大堆”清理进度,分片负责、统筹推进,坚持日调度、周评比,发现亮点和问题随时观摩学习、触动,争取早日达标完工。大力推进改厕工程,坚持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实现愿改早改、能改尽改。积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努力让广大农村群众早日享受美好生活。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农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用心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红旗村”创建活动,对红旗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引导各村积极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号召各村庄组织开展以“五净一规范”(厨房净、厕所净、卧室净、院内净、个人卫生净和物品摆放规范)为主要标准的家庭卫生评比活动,引导群众积极争创“美丽庭院”、“精品庭院”。

  二、着力打好“保护仗”

  我镇境内古树、老房子等较多,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目的,组织开展对镇域内古民居、古井、古树、古桥、匾额、古塔、遗迹等历史文化要素的查找、梳理,以穿点成链,注入旅游元素,发展乡村旅游。学习借鉴浙江、贵州等特色民居经验做法,主动寻求名建筑师,对农房设计进行指导,打造特色乡村风貌。加强对镇域内现有枣林、核桃林、苹果基地等的保护和壮大,保证乡村生态特色。重点加大对烟台苹果的保护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深入挖掘烟台苹果的自然属性、公共属性、价值属性、文化属性,以延长烟台苹果产业链条,深化烟台苹果内涵,提升烟台苹果品牌,扩大有效供给。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按照要求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工程,通过退耕还果还林工程,研究建设打造高标准名特优新林果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名优林果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三、着力打好“发展仗”

  结合镇域内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生态产品,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强生态产品服务供给,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最大程度实现生态资源价值。依托梨花古镇项目,进一步突出本地特色,提升苹果园景区档次,打造好“山东首个体验式轻度假小镇”品牌,放大“烟台苹果经济”效应,发挥烟台苹果文化节的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立足烟台苹果、绿色有机蔬菜和千亩核桃林、百亩药材基地、千亩苹果园等特色资源禀赋,按照“结构优、质量优、生态优、效益优”的现代农业体系要求和“一村一品”战略,培育富有特色的乡村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生态示范村,串起绿色环保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篇5】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

镇政府2018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XXX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镇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工作部署,根据本地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确立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模式,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

(一)依托特色项目开发,促产业兴旺。一是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实施品牌兴农计划,力推“润口”碱土柿子品牌,借助大庆综合广播扩大品牌影响,已经在国家商标总局完成商标注册。力保种植规模,2018年基本完成板蓝根超万亩的种植计划。太平山村北药种植基地(晟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投资约600万元的配套设施改扩建工程现已进场开工建设。二是优化农产品直营项目。规范美食每客农产品销售直营店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的双轨运营,重点销售沙地养生杂粮、碱土柿子、太平山茶菊等30余种全镇特色农产品。三是发展为油服务项目。强化XXX村办企业大庆市红煜投资管理处XXX井下作业服务大队职能,将有钻井资质的维修队由5个拓展到8个,每年最大可增加450万元的维修工程量。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宜居乡村。一是抓厕所改造。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兴隆河村选取130户作为试点,由村集体自筹90万元,新建室外雨排、污排管线共计4200米。二是抓道路建设。投资2343万元,共修建排水沟28330延长米,新修建水泥路7400延长米、红砖路2530延长米,集中成片绿化140亩。三是抓燃气入户。协调中瑞燃气与村屯开展燃气入户合作,目前宏伟村309户已实现天然气入户。XXX村聘请专业设计院针对XXX屯195户进行设计,初步核定每户安装费用在6500元左右。XXX镇萨大路沿线5个村年内实现设计、评审等工作,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四是抓环境综治。按照全市城乡环境十项综合整治的统一部署,开展春季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拆除违建4处659平方米,清理垃圾1800吨,并落实了村屯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萨大路、四区三排路等路段,实现专业化保洁。

(三)深化各项改革,抓乡村治理。一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总结XXX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经验,启动其它9个村的改革,目前进入一二轮公示阶段。二是镇综治中心全面建成。完成了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创立了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村民小组网格员421个,屯级网格长37个,村级网格长11个。各村共投入398万元建设“雪亮工程”,年底前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并于镇综治中心实现并联并通。创立了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的综治联席接访调解制度,共接待群众来访200余人次。成功化解义和村51个村民阻挠光伏项目建设、XXX学校、七医院被占地农民保险等8个重点信访案件,全镇信访量同比下降30%左右。

(四)设施与活动并重,塑乡风文明。一是新增硬化村级文化广场5000平方米,村民活动广场普及率达80%。二是开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开联系群众最后一扇门活动”,开展“便民直通车”等活动,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三是深入实施村民道德建设工程,各村全面制定实施村规民约,镇政府组织成立常态化的“百姓宣讲团”,开展深入具体的农村道德教育。

(五)全力保障民生,创富裕生活。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在合兴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扶贫猪舍2栋、采购扶贫猪舍3栋,与正邦集团签订托养协议,通过保价条款稳定托养户收入,每户贫困户可从中获得每头生猪120元托养分红,获得分红收入3600元,9月30日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二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民吉和义和两个村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益150余万元。三是盘活闲置资产。义和村盘活了酸菜厂的现有资产,成立了大庆市XXX区酸姑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酸姑娘”品牌商标。将于10月下旬,采用传统办法腌制酸菜7000斤,预计60天后出菜。

二、下步打算

(一)抓特色农业。力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提高抗旱防灾覆盖率、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增加中草药、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力保义和村“酸姑娘”酸菜品牌完成生产许可证的办理,恢复酸菜厂生产,有效带动菜农秋菜种植。

(二)抓环境建设。一是抓村屯绿化。组织实施XXX镇农村环境绿化工程,计划投资70万元进行村屯道路绿化44公里。二是抓燃气入户。将全面组织实施XXX镇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气入户一级和二级管网及附属设备设施建设,估算总投资为5295万元。三是抓厕所改造。组织实施XXX区XXX镇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及污排管网建设,估算投资为2800万元,其中厕所改造估算总投资为1800万元,污排管网建设估算总投资为1000万元。四是抓道路建设。全面组织实施XXX镇农村道路硬化建设,计划投资为3420万元硬化村屯道路35公里。五是抓垃圾处理。建设日处理能力1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1处,可以使村屯垃圾实现从简单集中迁移、反复治理到集中灭迹、根本治理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环境保护支持。

(三)抓深化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总结XXX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经验,完成其它9个村的改革。二是完善镇综治中心职能。整合镇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合办公,落实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村与镇综治中心视频可视化联通。三是建成镇综合服务中心。设立镇政府社保、医疗、民政、劳动保障等窗口,直接面向村民提供服务。同时探索在有条件的行政村也建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直接与镇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业务对接。

(四)抓乡风文明。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推动“便民直通车”持续运转,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多种形式,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尚建设。

(五)抓保障民生。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防止脱贫户返贫的同时,通过设置“大病保障”资金等方式,防止其他农户因病致贫。二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各村因地制宜,通过“联村党委”实现强村弱村结对帮扶。重点推进金山堡村沿街商服对外出租,壮大XXX村红煜作业队油田市场份额,扩大兴隆河村万头猪场养殖规模。三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改种亩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提高农民的基础收益。

【篇6】村级乡村振兴后评估工作汇报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19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 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X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 “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杏花村百罡屯、那腾 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朔良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大代表: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 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18年30%、2019年40%、2020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18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推荐访问:村级 振兴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