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六国论》语文知识点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4-04 11:20:05 来源:网友投稿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1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语文知识点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六国论》语文知识点3篇(范文推荐)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1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1)

——《六国论》教案10篇

《六国论》教案1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习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习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习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习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习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习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习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习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下:1、自主预习法,2、诵读学习法,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习,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习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习刚学习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习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习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习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习,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习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近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习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2、修改习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习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习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2

  一、学习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习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习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习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习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案3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教案4

  学习目标

  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解题:

  1、六国,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正音正字

  暴霜露为国者小则得邑

  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

  邯郸燕赵革灭殆尽

  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整体把握

  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三、具体研习课文

  研读第一部分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研读第三部分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四、课文总结: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三胜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与: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

  犹: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在

  始: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终:1、终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

  兵:1、斯用兵之效也.

  2、非兵.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此言得之

  五、文言句式

  1、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六国论》教案5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

  (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E智力孤危

《六国论》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教案7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点拨、答疑、导引、讲解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习;三是探究讨论,学习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习这一篇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习目标”)

  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准确停顿。

  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义,尝试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

  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4:15)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生读。生评。师点播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④“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⑤“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4:20)

  三、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你先和四邻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仍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检查预习(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

  四、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兼及字、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句释疑解难(兼顾提及翻译的方法)(4:30)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学习本文论证艺术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对比论证(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4:40)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0)

  七、理解写作意图(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5)

  八、总结课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

  九、

  作业:二选一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2.写200――300字。

《六国论》教案8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9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

  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近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教案10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2)

——六国论教案5篇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步骤]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 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 燕国

  五、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 “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六国论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四。

  ②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3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

  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用)攻取之外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固()不在战

  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然后()得一夕安寝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以地事()秦此言得()之()

  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

  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日()削月()割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苟(假如)以天下之()大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六国论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①“思考和练习”三、四。②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5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3)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国论》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六国论》教案2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4)

——六国论读后感5篇

六国论读后感1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着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 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读后感2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读后感3

  读罢苏洵之《六国论》,深为其雄辩有力之议论所折服。然愚亦有浅陋之见:与六国以赂败亡国之因相较,秦有“五事”而胜已判矣。

  孙子曾言胜负之“五事七计”。“五事”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限于篇幅,仅以五事析所以秦胜论之。

  一曰道,即君与民同心也。天下一,民心所向也。秦之数代,多为明君,商鞅变法,国富民强,顺乎潮流,此所谓民心尽得。

  二曰天,即寒暑,阴阳,时制也。秦地处黄土高原——此地于战国时肥沃无比,农业发达,拥巴蜀之“天府之国”,国库殷实,百姓繁盛,军备富实。此所谓天时尽得。

  三曰地,即地势之利也。秦处黄河上游,据崤函之固,北拒长城,南近汉水。顺关而下,可攻魏、赵、韩、齐;依秦岭之险,南制强楚。赵虽富强,亦占地势之利,然北有长城之缺口,背抵匈奴,西面强秦,两面受制,取胜难矣。此所谓秦地利尽得,略胜一筹矣。

  四曰将,即人才良将也。秦地人才济济,更能“引进外援”,以利相待,拔擢重用,天下人才尽归其用。范雎之“远交近攻”;苏秦“连横”之策;白起、蒙骜、王翦等将之神勇,无出其右。赵为秦之大敌,虽有廉颇、赵奢、李牧之辈,然于长*之战一败涂地,何哉?曰:不识用人之道也。长*之战,赵王轻中离间之计,临阵易将,以纸上谈兵之赵括易经验丰富之廉颇,国之精锐尽失,后李牧虽连败秦军,洎以馋诛,赵自毁长城也,此败仗之缘也。然秦王重用白起,巧用奇正之术,大败赵军。此谓良将尽得。

  五曰法,即曲制、官道、主用也。秦之商鞅变法,古今尽知。除井田而奖励耕织,依军功授予田宅。此变法以封建制易奴隶制,尽占制度之绝对优势也。六国虽奋起直追,然“一步慢步步慢”,此言得矣。此谓以法制胜也。

  六国得何耶?目光短浅,以地赂秦,以至力亏;用人不当,良将尽失,以至受挫。且自私胆怯,各不合纵,不知“远交近攻”之危害,任韩、魏亡国而不相救,殊不知“唇亡齿寒”乎!较之于秦,五事差矣。

  秦得民心,得天时,得地利,得良将,得法制。五事尽得,盖欲不胜亦难哉!

  此一家之言,谨论之以闻明者。

六国论读后感4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汉也,是因其先以自灭,终将被他国所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内因,也不会有外在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可见内因是多么的重要,道德经上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观之,大到于国,小到于个人,皆先以修根而后固其身,

  我们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前,最后刘邦灭秦在后,创了大汉王朝。然而杜牧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六国灭掉的不是秦,而是六国它们自己。打败秦国的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秦自己!

  我认为自古历朝历代,都是内在政治混乱不堪所创造出的条件在先,而导致不是自乱自灭就是被他国所亡,想想,那个王朝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周围的国家都怕,都不会欺负它。就是被欺负,也是欺负者自作自受。而最后,都是个个朝代先自己衰败下来,弱小得不堪一击,所以才被灭的。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它本来就是强大的,会被灭吗?

  大到一个国家兴亡,小到我们个人的成败得失,我们人人都会有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无论别人怎么样,都是自己让自己失败的。你没有对方好,这就代表你有缺陷。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自己绝对不能安慰自己,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越说别的人不对,其实自己就越是不对,而且会越来越不对,所以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就是自己。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生自灭,阴极反阳,阳极反阴,天之道也!虽然没有永久的朝代,但可以借鉴历代圣贤的教诲,延长和*的寿命!

六国论读后感5

  《六国论》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政论性文章,一共有三篇,我们常见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苏洵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认为六国的破灭是因为贿赂秦国。有人说,难道六国的破灭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苏洵认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秦国而灭亡,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够独立生存。所以是因为问题在贿赂秦国。

  苏洵一语道破了六国的覆灭缘由,其实六国覆灭当然有很多原因,在这里苏洵认为贿赂秦国是六国灭亡的`原因大概因为苏洵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宋辽和议的年代。当时宋朝和辽朝签订了檀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给大量的金钱送给辽国。而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情况是非常相似。

  秦国一点点侵占六国的土地,小的成果是获得小城,大的结果是得到大城。秦国靠武力攻占的地方其实是非常小的。所以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战争,主要是因为贿赂秦国。苏洵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的先祖披荆斩棘,才获得小小的地方。而六国的子孙不知道珍惜,都送给秦国,而且像丢掉草芥一样扔掉,今天割让五个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以为能够有一夜的安寝。早上起来有发现秦军到了跟前。所以六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贿赂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烧不尽,或也不会灭。六国的地方有限,最终都灭亡了。

  有人说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也灭亡了?苏洵认为齐国配合秦国,没有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自然也不能避免。虽然燕赵两国开始不愿贿赂秦国,当时能够保住土地,所以燕国才得以最后灭亡,而赵国如果不是李牧被小人陷害,秦国也很难获打败赵国。而齐国当时还是非常强大,但是害怕秦国,所以没经过什么战争就投降了。

  读完《六国论》,虽然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因六国贿赂秦国这个观点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真的像苏洵那样说,六国团结一致也许真的不会那么快灭亡了。在宋朝虽然用钱保住了片刻的*安,但这种*安是不能持久的。

  今天的世界其实也是一样,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为了美国的保护,将大量的钱给美国。最后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保护。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我们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仍然需要警惕。《六国论》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5)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的知识点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的知识点1

  1、*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 岳 飞 郑成功 林则徐 张自忠

  戚继光 霍去病 郑 和 史可法 刘仁轨

  当代民族英雄:鲁 迅 钱学森 邓稼先 许海峰

  2、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3、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

  【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 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过零汀洋》

  3、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九州:指中原。◇同:全国统一。◇定:*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

  4、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5、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6、节衣缩食:节,节省;缩,减少。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好,喜欢。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姥姥的剪纸】

  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姥姥不识字,只能用剪纸来表达她对我的期待,对我的牵挂。剪纸是我和姥姥之情感联的桥梁。

  3、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5、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6、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2、“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3、“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4、背诵课文6-7、12-16自然段。

  5、课后习题3:(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壮、朴实与活力。(2)“燥热”、“飞溅”道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与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

  6、课后习题4:“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练习

  1、课外俗语:

  (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2)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习四)

  【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作品有《信任》、《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百鹿原》。

  3、积累有关“柳”的诗句。

  4、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背诵边塞诗:《凉州词》、《从军行》、《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7、课后习题三:(1)这株柳树神奇在挺立在高原上,是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它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作者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柳树对那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2)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而且是写人。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8、“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这株柳树挺立在高原之上,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它生命力及其顽强,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望而生畏”是因为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9、“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10、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麋鹿】

  1、《麝鹿》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麝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5、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麋鹿是一种草食性性哺乳动物。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蹄子宽大,可以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为棕灰色。

  6、“……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

  “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在的“相继”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

  7、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颠沛游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2、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作家,曾作*作家协会*,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寒夜》、《萌芽》、《随想录》。

  4、*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老舍、艾青。

  5、课文习题2。

  (1)“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2)“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钱学森】

  1、《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导弹之父——钱学森 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 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产 世界光纤之父——高锟

  飞机之父——莱克兄弟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两弹元勋——邓稼先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4、课后第4题。

  (1)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实事。

  (2)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5、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的知识点2

  1、*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 岳 飞 郑成功 林则徐 张自忠

  戚继光 霍去病 郑 和 史可法 刘仁轨

  当代民族英雄:鲁 迅 钱学森 邓稼先 许海峰

  2、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3、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

  【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 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过零汀洋》

  3、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九州:指中原。◇同:全国统一。◇定:*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

  4、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5、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6、节衣缩食:节,节省;缩,减少。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好,喜欢。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姥姥的剪纸】

  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姥姥不识字,只能用剪纸来表达她对我的期待,对我的牵挂。剪纸是我和姥姥之情感联的桥梁。

  3、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5、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6、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2、“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3、“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4、背诵课文6-7、12-16自然段。

  5、课后习题3:(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壮、朴实与活力。(2)“燥热”、“飞溅”道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与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

  6、课后习题4:“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练习

  1、课外俗语:

  (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2)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习四)

  【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作品有《信任》、《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百鹿原》。

  3、积累有关“柳”的诗句。

  4、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背诵边塞诗:《凉州词》、《从军行》、《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7、课后习题三:(1)这株柳树神奇在挺立在高原上,是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它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作者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柳树对那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2)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而且是写人。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8、“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这株柳树挺立在高原之上,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它生命力及其顽强,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望而生畏”是因为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9、“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10、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麋鹿】

  1、《麝鹿》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麝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5、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麋鹿是一种草食性性哺乳动物。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蹄子宽大,可以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为棕灰色。

  6、“……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

  “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在的“相继”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

  7、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颠沛游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2、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作家,曾作*作家协会*,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寒夜》、《萌芽》、《随想录》。

  4、*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老舍、艾青。

  5、课文习题2。

  (1)“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2)“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钱学森】

  1、《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导弹之父——钱学森 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 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产 世界光纤之父——高锟

  飞机之父——莱克兄弟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两弹元勋——邓稼先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4、课后第4题。

  (1)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实事。

  (2)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5、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的知识点3

  一、选择正确的解释。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二、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1、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期中试卷下册: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1、孔子()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2、孔子()不想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对于这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下面的格言补充完整。

  种树者必培其根,操千曲而后晓声,

  2、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没有我们的帮助,你怎么能完成这一项任务呢?

  3、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4、照样子写一句排比句。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四、阅读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划去()内不正确的字。(2)给课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的次要内容是(),主要内容是()。

  (4)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画下来。

  (5)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从“我”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6)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6)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3篇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六国论

  〔宋〕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翻译】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

  六国论

  〔宋〕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翻译】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3篇(扩展7)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菁选3篇)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

  六国论 苏辙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参考答案:

  8 D(“当”同“倘”,如果)

  9 C(连词,表转折。A结构助词,的/动词,去,往;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D介词,与,同/介词,从)

  10 B(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11 (1)那么,秦国最向往的,诸侯最怕的,本来就不在战争上。

  (2)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作者介绍】

  苏 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嘉佑进士,官居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此文是苏辙为应制举所进二十五策论中的一。

  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和西夏*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 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 、“小苏”(苏辙) 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几策》2, 《权书》10, 《衡论》10,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 ù)秦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 ù)霜露 如弃草芥(ji è)

  洎(j 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 ài )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 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 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

  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 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 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3

  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推荐访问:知识点 语文 六国论 《六国论》语文知识点3篇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1 《六国论》的语文知识点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