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ī yú,意思是由于、根据。出自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友情的结合,往往是基于一件偶然的事情与遭遇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文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文4篇
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文篇1
长三角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不利条件:维度高,气温低,农产品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常常受寒潮影响发生冻害。
主要农产品: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种植业: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水资源缺乏,春秋季节易发生冻害,土地荒漠化严重。
主要的农产品:小麦,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甜菜等。
分布地区:**的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不利条件:容易发生冻害。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豌豆、油菜等
东北地区(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煤、石油、铁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
华北地区常常发生春旱的原因:
春季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这时正直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措施:打井灌溉,采用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南水北调,增加供水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坡度陡。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危害: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黄河下游含沙量增大,形成地上河,给下游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
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梯田。
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文篇2
区域规划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 万平方公里。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规划期为2009—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区位条件优越。 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自然禀赋优良。 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三)体制比较完善。 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城镇体系完整。 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五)科教文化发达。 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4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着,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围绕培育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努力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加快现代化、一体化进程,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到 2015 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显着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到 2020 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显着增强;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总体布局
以上海为发展核心。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带。包括沪宁、沪杭甬交通沿线的市县。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能力,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发展,保护开敞生态空间,改善环境质量,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形成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镇集聚带,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沿江发展带。包括长江沿岸市县。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及沿江交通通道的作用,合理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适度集聚,加快城镇发展,注重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建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发展带和城镇集聚带,成为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辐射皖江城市带,并向长江中上游延伸。沿湾发展带。包括环杭州湾的市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建设若干现代化新城区,注重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带和城镇集聚带,带动长三角南部地区的全面发展。沿海发展带。包括沿海市县。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港口物流、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带动城镇发展,合理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兴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带,辐射带动苏北、浙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宁湖杭沿线发展带。包括宁湖杭交通沿线的市县。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保护要求,重点发展高技术、轻纺家电、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等产业,积极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发展有序的新型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的范围。沿湖发展带。包括环太湖地区。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太湖及其沿岸生态环境为前提,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优化产业布局,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带、区域会展中心和研发基地。沿东陇海线发展带。包括东陇海沿线的市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建设资源加工产业基地,成为振兴苏北、带动我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沿运河发展带。包括运河沿岸市县。依托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成为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生态产业走廊。沿温丽金衢线发展带。包括温州—丽水—金华—衢州高速公路沿线的市县。发挥毗邻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环境良好、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重点发展日用商品、汽车机电制造和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浙中城市群,成为连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纽带。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核心区发展。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两翼,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核心区其他城市要抓住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机遇,协同推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集约发展,增强现代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推动城市之间的融合,加快形成世界级城市群。促进苏北、浙西南地区发展。充分利用苏北地区的土地、劳动力和能源资源优势,建立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能源、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基地。充分利用浙西南地区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和山区资源条件,建设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连云港、盐城、温州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东陇海沿线和浙江温台沿海、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发展。依托上海设在盐城的三个农场,建设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基地。强化核心区与苏北、浙西南地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延伸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加强上海港与南北两翼港口的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核心区的辐射服务与产业链延伸功能,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城市功能,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提升上海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高端服务功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都市。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充分发挥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带动作用,率先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中心。优化功能分工,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郊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基地,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进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错位发展,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科学编制和实施人口分布规划,引导和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以及主要交通沿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重点城镇转移,适度提高人口集聚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控制沪宁和沪杭甬沿线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引导重点生态保护区的人口逐步向外迁移。调控城镇人口规模。上海市中心城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 万以内,嘉定、松江和临港三个新城常住人口规模发展到80—100 万。南京、杭州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 万,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不超过400 万,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湖州、嘉兴、绍兴、台州、金华、衢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发展到100—200 万,宿迁、舟山、丽水等城市市区以及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级市发展成为50—100 万人口的城市,适度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环境。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级各类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划定功能分区,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做好村庄建设规划,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集约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统筹建设城乡供排水、供气、供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和区域性防洪排涝、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及湖泊河网水环境整治,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快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和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把社会事业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优化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提升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保障水平,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上海重点发展金融、航运等服务业,成为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南京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杭州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苏州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
无锡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宁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业。
苏北和浙西南地区主要城市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按照立足优势、加快研发、强化协作、促进集群的原则,加快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按照提升水平、重点突破、整合资源、加强配套的原则,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按照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原则,推动钢铁产业集约式发展。
按照立足优势、突破创新、促进集聚、清洁生产的原则,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如: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等。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国有农场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支持创建名优品牌,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发挥沿海地区滩涂资源丰富和山区生态优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沿江靠海的优势,发展现代渔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基地,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经营和流通服务体系。纺织服装业。以提升档次、打造品牌为重点,建成集研发、制造、展销、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纺织及服装设计制造中心。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在全国建成创新型区域。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到2015 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85%以上。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的互认或联合认定,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主体之间成果共创、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的机制。鼓励发展产学研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重点围绕船舶、冶金、石化、风电、太阳能光伏、软件等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放科技资源,与企业联合兴办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成果转化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推动本土企业研发国际化和外资企业研发本土化。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选择若干创新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自主创新试点,探索有利于促进区域自主创新一体化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有关政策。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重点,建设研究实验体系。以科技文献情报资源、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等为重点,加强科技公共支撑体系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若干区域性重点科技园区,引导高技术产业、研发机构和融资平台向高新园区集聚,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加强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科技资质互认,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到2015 年,规划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00 个左右,创业投融资规模突破1000 亿元。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创新。以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显着增强科技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承担民用大型飞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医药、重大疾病防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重大装备、纺织、石化、钢铁冶金等战略产业的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研制一批具备国家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船舶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领域,推动建立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协作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加强基础研究,开展联合攻关,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跨地区产业共性技术科研机构。加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共建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链。在软件与服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上海逐步向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转型,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侧重测试和制造。在汽车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重要支柱产业领域,以上海为主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在研发、设计环节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在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上海的科研、高端制造优势,苏南地区、环杭州湾地区在研发、设计和深度加工方面加强与上海的对接。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建立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落实国家激励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创新中的桥梁作用;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拓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沪宁和沪杭通道。依托沪宁、沪杭铁路和高速公路,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运输效率和通过能力,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相结合的主通道。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沪宁和常苏嘉城际轨道交通、沪杭客运专线、沪苏湖铁路、杭州—黄山铁路以及沪杭磁悬浮交通,提升快速客运能力。改造京杭运河江南段、苏申内外港线、湖嘉申航道、杭申航道等国家和省级干线航道,增强水运货运能力。
沿长江通道。依托长江航道,构建综合型的交通运输通道,强化与长江中上游的联系。推进长江口12.5 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建设。改扩建宁通(南京—南通)、京沪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泰州—常州过江通道。建设南京—芜湖—安庆铁路、沿江铁路、淮扬镇铁路及过江通道,加快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扩能改造及过江通道建设。
沿海通道。依托沿海港口和海运,加强崇明过江通道、崇明—启东长江公路通道建设,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连盐(淮)、沪通、甬台温、金甬、金台等铁路,规划建设跨杭州湾通道,完善沿海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
宁湖杭通道。依托宁杭高速公路,加快宁杭客运专线建设,支撑宁湖杭发展带的发展。加强与上海的联系,建设湖州—乍浦铁路。
杭甬通道。依托杭甬高速公路和杭甬铁路,建设支撑杭州湾南翼产业和城镇发展以及连接宁波—舟山港的重要出海通道。加快杭甬客运专线、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以及疏港铁路建设,整治杭甬运河,加强沿杭州湾南岸城市间及陆岛间联系,提高沿海港口集疏运能力。
东陇海通道。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构建中西部地区至连云港港的重要出海通道。加快建设郑徐客运专线徐州段并规划延伸至连云港,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支撑沿线产业发展。
浙西南通道。依托浙赣和金温铁路、金丽温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建设金温铁路扩能工程、九景衢铁路、杭州长沙客运专线和杭新景高速公路,加强与长三角西南地区的联系并支撑沿线产业发展。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重点建设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杭州、宁波全国性综合运输枢纽,加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湖州、嘉兴、金华、温州、衢州等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强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特别是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建设及其与港口、空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衔接。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利用煤炭、油气、电力资源;加强潮汐能、洋流能的开发;积极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及集中型沼气等技术成熟的新能源。在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到2015 年,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4%左右。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防台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5—10 年时间,建设若干智能型现代化城市,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建成区域性信息港。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到2015 年,核心区保有耕地面积不少于333 万公顷,常住人口口粮确保自给。
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生态走廊和其他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实施限制性保护。加强林地和草地保护,防止非法占用。
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按照区域总体布局框架,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统筹保有耕地,优化用地布局。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对长江干流、长江口、太湖、洪泽湖、淀山湖、黄浦江、太浦河、杭嘉湖水网、钱塘江干支流、瓯江及中小湖泊和水库等,划分水源保护区,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及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加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源保护区与望虞河、新孟河、通榆河、淮沭新河、浙北太湖取水、浙东引水等输水通道的水污染控制和水质保护,严格控制调水水源保护区沿线的开发建设,提高污废水排放标准。建立健全流域和水系上下游地区互利共赢的饮用水源保护运行机制。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切实防治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基本解决污染严重和水量供应不足的水源地水质和水量保障问题,调水水源地水质达到相应水质功能目标要求。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按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重要污染源的监控,关闭持续排放有毒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建立点源达标排放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跨省、市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确保跨界水环境水质达标。重点整治长江、太湖、淮河、钱塘江和城市水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制定和实施化工、医药、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标准,完善排污费征收和使用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快编制沿江、沿湖、环湾及沿海地区尾水达标排放规划。有效控制长江口、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实施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施重要渔场生境保护,推广生态海水养殖,逐步改善海域环境质量,恢复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重点区域赤潮(绿潮)预警防治体系,健全海上重大污染突发事故应急体系。完善水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到2015年,全部淘汰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总量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行煤炭使用总量控制,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推进火电厂的燃气工程建设,加速中小型锅炉燃气或电力对煤的替代。加快关停小火电,逐步淘汰单机容量5 万千瓦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和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服役期满的单机容量在10 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凝汽火电机组。严格按环保要求限制新建、扩建燃煤火电厂(机组)。继续加大重点污染源的二氧化硫治理力度,有效削减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加快烟气脱硫工程建设,控制工业炉窑二氧化硫排放,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加强火电厂氮氧化物污染治理。大力发展新能源,在上海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加快区域大气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到2015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8%,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酸雨污染得到缓解。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制度,加快建设处置设施。在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区域开展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建立电子废物回收体系,加强对拆解利用的资质许可管理。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监管,推进污水厂污泥、垃圾填埋场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到2015 年,形成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100%由产生单位或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利用或处置的能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利用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控制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率,鼓励与推广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实施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村庄整治,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安全用水、清洁能源、卫生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市(区、县)、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由长江干流、洪泽湖—入海水道、富春江—钱塘江三条生态水廊,以及连云港—盐城—南通—崇明岛东滩—宁波象山—台州—温州沿海湿地、骆马湖—高邮湖—邵伯湖—茅山—天目山—千岛湖—浙西山地,共同构成“三横两纵”生态网架。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等保护与建设,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空间的链接,扩大区域生态空间,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加强崇明生态岛保护和建设。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设立浙江湖州、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继续加强“985 工程”和“211 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力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群,推动若干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国际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现有高等院校集中、高等教育发达的优势,显着提升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深化教育改革。鼓励开展各项教育改革试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加强教育合作,建立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适度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倾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大中城市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医院为骨干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以上海、江苏、浙江国家中医研究基地为龙头,形成我国中医创新集聚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理、运行和监管的有效形式。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升公民文化水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重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到2015 年,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推进文化创新,实施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工程,激励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形成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到2015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以上。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市场化的就业促进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造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良好环境,引导劳动力在地区、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到2015 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建立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健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率先建立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进一步发挥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示范作用,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新跨越,打造服务亚太乃至全球的重要国际门户。
(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鼓励内资企业融入加工贸易配套产业链,加快由代加工向代设计、由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健全和完善“走出去”支持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境外投资信息,加强贸易投资实务培训、国际经营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训,加大对境外投资的商品通关、人员进出境及资金融通的扶持力度。
(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加强泛长三角合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强化上海及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促进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加强与中西部及其他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地区间人才、技术、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合作,鼓励长三角地区优势企业走向全国,促进其他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长三角与港澳台的经贸和科技合作;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外包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金融业务流程、医药流程等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建设苏南、环杭州湾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
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两省一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联系互动,推动规划实施。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按本规划要求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本规划的具体政策措施,及时指导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和监督检查,做好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及时将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文篇3
浅析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最优契约设计
”
论文摘要:签订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契约是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基础。在剖析高校战略联盟契约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契约理论,从合作风险的分担、信息资源的利用、合作剩余的分享等方面构建起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理想契约模型,提出了高校战略联盟契约有效实施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长三角高校联动;高校联动;契约联盟
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指导,更需要长三角高校间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合作协议,联盟契约是维持联盟稳定的基础。长三角高校在自由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合作项目及进行自愿组合、资源共享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套机制或订立契约来实现稳定的联盟合作关系,是长三角高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战略联盟契约的特征
高校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了一定的战略目标,以自身优势和专长因契约结盟而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组织。高校战略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契约式联盟的特点,即组织的松散性、合作的平等性、管理的复杂性、伙伴的学习性。契约式的战略联盟不必成立正式的独立实体,各高校仍保留各自管理主体的独立性,表现出组织的松散性;参与战略联盟的伙伴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合作各方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独立,呈现出合作的平等性;由于战略联盟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主体对各项事务独立决策,联盟各方的协调管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战略联盟表现出管理的复杂性;参与战略联盟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资源共享、相互学习战略合作伙伴管理理念,培养自己的新资源和能力,战略联盟表现出战略伙伴的学习性。
长三角高校联动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推动制度变迁,进行制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根据博弈论对制度的理解,合作制度是由参与者的策略互动而内生的,不是外部给定的。[2]因此,长三角高校联动更需要长三角高校,在政府的引导下,本着平等合作、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自愿选择合作伙伴,确定合作项目,形成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的战略联盟,而契约是联盟高校相互约定而自觉履行的联动准则,是实现各高校利益和长三角区域整体利益共赢的纲领。
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文篇4
作者:高傲楠
作者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市300222
出版物刊名:华北金融
页码:44-50页
年卷期:2018年 第7期
主题词:雄安新区;金融发展效率;金融相关比率;政策建议
摘要:目前,雄安新区未来应如何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热点问题,而金融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历来是国内外学者探究区域经济的重点问题。深圳、浦东两大特区的金融发展经验为雄安未来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便于得到更全面、精确结论.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区和长江三角区,并利用面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雄安新区的发展应当提高当地金融调控的自主性,注重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增强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