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论述河道长效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 (范文推荐)

时间:2023-03-14 12:40:05 来源:网友投稿

论述河道长效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 论述河道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今年以来以推动河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服务、跨越发展”为目标,突出中小河流建设与管理、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河道防汛三大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述河道长效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 ,供大家参考。

论述河道长效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

  论述河道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

  今年以来以推动河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服务、跨越发展”为目标,突出中小河流建设与管理、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河道防汛三大重点,构建“保障有力、服务规范、持续发展、自然和谐”的河道管理保护新体系。2021年全省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其“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称赞。

  一、强化领导,理顺长效管护体制

  河道长效管护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我们因地制宜,分层落实河道管理责任制,管理范围得到了全覆盖。市成立了河道管护领导小组,设立了“河长制”管理办公室,负责河道整治和管理的总体指导、统筹协调、检查通报和监督考核。市分管领导和水利部门负责人担任省骨干河道的“河长”,市河道管理处具体负责骨干河道的长效管理。各镇(区)相应成立农村河道“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所管辖区域内的镇村河道长效管护,明确由卫生部门牵头协调农村河道日常保洁,水利部门作为农村河道管理的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河道整治、河道疏浚、拆坝建桥及日常监督等。通过上下联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创新管理,推行市场化管理模式

  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河道长效管护的市场化运作,实现“管养分离”。近年来全市27条骨干河道

  率先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四家有资质的保洁公司开展日常管护。河道管理处加强日常巡查,实施“河道巡查员每天督查,河管科工作人员不定期巡查,河道处考核小组每月随机考核”的考核模式,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经费挂钩,促使保洁单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借鉴骨干河道长效管护的成功经验,探索镇村河道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并将此内容纳入农村工作先进乡镇的年度考核。目前,大部分镇(区)已对本镇河道逐步开展市场化养护。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管理氛围

  河道的长效管理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在日常巡查与执法过程中,加强了对沿河群众的宣传教育。在水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水法律法规,组织人员走进社区、村庄,宣传爱河护河小常识。据介绍,还成立了保护河道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在全市营造了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保持河道整洁的自觉意识,保障了管理效果的持久性。

  四、加大投入,加强管护资金监管

  经费落实是河道长效管护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张家港各级河道管护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属地管理和分级负担的原则,逐级分担。骨干河道长效管护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再由市河道管理处根据各标段河道管护效果,分等级拨付到外包单位;镇村组河道管护经费,由市镇两级统筹,按照不低于*元每米的标准配备到位。据统计,2021年,全市河道管护经费达*万

  元。与此同时,全市加强管护资金监管,设立资金专户,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实用。

  五、强化监督考核,确保管护成效

  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实行奖惩,是河道长效管护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对于骨干河道,市河道管理处采取全天候、全方位、突出重点的方式,对管理单位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报酬挂钩。对于镇村组河道,各镇(区)依据各乡镇的河道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严格考核,检查考核由爱卫办牵头,水利、城管、绿化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河道长效管理考核纳入农村工作考核中,确保河道长效管护出成效。

推荐访问:河长制工作典型做法 论述河道长效管护好经验、好做法和创新点 管护 河道 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