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xx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3-06 08: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市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大力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供大家参考。

关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市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大力弘扬“**创优精神”,把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园区提升和开放创新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纵向比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1.县域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以来,我市县域生产总值、非公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规模逐年扩大。20**年,全市9个县实现生产总值712.96亿元,是20**年的1.3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5.5%;县均生产总值79.22亿元,较20**年净增20.29亿元;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01亿元,较20**年增加112.64亿元;县域非公增加值427.91亿元,是20**年的1.7倍;县域城乡居民收入较20**年均有大幅度提高。20**年,全市9个县实现生产总值802.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6.3%。

  2.一县一业质效提升。结合各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坚持在特色化、差异化上下功夫,促进县区错位发展,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的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按照汉阴县富硒食品、石泉县生态旅游、宁陕县全域旅游、紫阳县富硒生态农业、岚皋县旅游业、平利县美丽乡村游、镇坪县生态旅游、旬阳县循环工业、白河县绿色健康产业的定位,培育壮大“一县一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20**年全市富硒食品综合产值达到650亿元,连续7年保持30%的高速增长;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绿色工业持续壮大,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近80%;包装饮用水产业异军突起,连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经营实体569家,在营新社区工厂744家,电子线束产业今年有望突破150家;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20**年,全市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产值增长14.1%,其中清洁能源产值增长10.4%,富硒食品增长12.9%,纺织服装增长29.8%,新型材料增长6.0%,装备制造增长19.1%,生物医药增长34.6%,特色工业增长44.9%。

  3.县域园区聚集发展。把各类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聚焦立县之业培育、基础设施提升和公共服务配套,强化园区承载、资源集约、要素集聚,着力打造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循环产业聚集区、创新创业示范区。旬阳省级高新区和石泉、汉阴月河工业集中区、平利县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开区,恒口示范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新区入围国家“百城百园”行动,综合排名实现“五连进”,位列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第63位。全市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1340个现代农业园区创造了全市30%的产值和80%的进出口总额,为全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

  4.县乡面貌显著改善。围绕打造“秦巴明珠”,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着力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协同发展。“县县通高速”圆满达成,铁路运输提速扩能,民

  航事业突破发展,**“无水港”加快建设,“水陆空”多式联运的秦巴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初具规模。一批重点防洪工程和水利设施建成投用,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成效明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以县城和县城副中心为重点,着力打造12个县域副中心镇、2个省级重点镇、4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8个省级跟踪指导镇。20**年全市城镇化率49.92%,较“十二五”末提升5.62个百分点。

  5.县域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市9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稳定、服务业行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20**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4:43.9:39.7,与20**年相比,一、三产分别提高2.6和11.8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4.4个百分点。同时,20**年我市9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68.32亿元,占全市比重达78.3%(全省占比55.6%);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达62.2%,较2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县域非公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达60%,较20**年提高6.2个百分点。

  (二)横向比较,追赶超越压力加大

  1.从经济体量上看,20**年,汉中市下辖城固、留坝、勉县、佛坪、略阳、宁强、西乡、镇巴、洋县9县;商洛市下辖、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县,**市下辖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9县。20**年,汉中市实现县域生产

  总值992.1亿元,较**市高279.14亿元;商洛市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96.9亿元,较**市少116.06亿元。综上所述,陕南三市中,县域经济总量规模汉中市处于领先位置,**市居中,县均生产总值还低于商洛市,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追赶超越压力加大。

  2.从综合排名上看,根据省政府公布的20**年度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20**全省未表彰,20**年年报尚未公布),汉中市共6个县获得表彰,分别是勉县为“十强县”,佛坪、西乡、洋县为“争先进位县”,宁强、留坝为“生态建设强县”;商洛市共4个县获得表彰,分别是柞水、丹凤荣获“争先进位县”,山阳、商南荣获“生态建设县”;**市共4个县获得表彰,分别是旬阳为“十强县”,紫阳、白河为“争先进位县”,平利为“新型工业强县”。我市获表彰县个数虽与商洛市保持一致,但产生了首个“十强县”(旬阳),平利县两次获得“新型工业强县”(20**年、20**年),目前商洛市未获得过此两项荣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实力不强。20**年我市县均生产总值89.01亿元,仅为全省142.3亿元的62.6%,20**年陕南三市中我市县均生产总值最低。20**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较汉中市少279.14亿元,全省十强县中,旬阳县成为我市首个跻身“十强县”的县,实现了零的突破,而汉中市城固县、南郑区(原南郑县)早在20**年就已获评十强县。二是县域占比下降。20**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69.8%,20**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67.8%,20**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65.5%,县域占比明显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外,9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年也均有下降。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20**年,**市城镇化率49.92%,较“十二五”末提升5.62个百分点,与自身比有较大提升,但与全省(59.4%)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发展不够平衡。20**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50亿元以下的有3个县(宁陕、岚皋、镇坪),排名第一的县(旬阳)与末位县(宁陕)相差150.32亿元。县域发展总体上小城市、大农村的特征比较明显,月河川道、汉江沿岸和后高山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五是收入水平较低。20**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5587元、9621元;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全省5843元、2028元,增收基础薄弱、增收渠道不广、创业就业不充分。六是发展质量不高。县域产业大多为传统产业、处在产业链低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产业结构不优。市场主体成长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应对市场竞争和防范风险能力不强。县域之间产业分工配套、协同发展不足,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园区体量和带动能力不足,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坚持县域经济统筹在市、落地在县的工作思路,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县域经济统筹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以发改、工信、交通、环保、金融等20余个市

  直部门为成员单位,分工负责重点任务落实,协同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季度监测考核实施方案》,严格开展考核评比,强化监督结果运用,促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

  (二)健全政策,推进制度落实落细。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汉滨区龙头带动引领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旬阳县率先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石泉省级经开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旬阳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平利创建乡村振兴先进县的意见》《关于支持恒口镇陕西省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市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十四五”一县一业规划等系列政策措施,要加强落地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期评估、修订完善等,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激发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突出特色,着力打造立县之业。市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11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差异,推动形成以茶叶、魔芋等五大特色产业为示范引领,以中药材、蚕桑等产业多元支撑的“5+X”产业体系。围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等新支柱产业,推进产业专业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县级层

  面要从实际出发,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富硒茶、生态旅游、中药种植加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1-2个优势产业持之以恒抓下去,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导向,发挥县(市、区)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抓实抓细“产业项目建设年”,突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培育,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城镇开发等空间布局,强化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月河川道城镇带、汉江生态城镇带和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协调发展,把城镇建设成为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区域中心。优化城镇布局,适度拓展旬阳、汉阴、石泉、平利县城(城市)规模。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老城区更新,科学实施新城开发建设,有序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快补齐道路、给排水、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垃圾处理全覆盖工程。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

  (五)多措并举,力促城乡居民增收。抓紧出台并实施《**市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若干措施》,把就业增收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市场主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灵活就业等政策措施,以扩大就业带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提升劳动技能促进

  劳动者增收,突出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好就业、教育、养老、社保、医保等领域政策,提升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让城乡居民增收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有保障。

  (六)紧盯园区,建强产业载体平台。要对标国家级一流高新区,全面提升**高新区科技研发、产业聚集、专业服务等功能,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持旬阳省级高新区、石泉省级经开区、汉阴省级经开区、平利省级经开区加快发展。推动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向开发区聚集。坚持“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是实现全市工业集中、产业集聚的有效途径,出台实施《**市开发区(园区)优化整合工作方案》,推动县域产业园区优化升级。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和主导产业提升计划,以“亩均论英雄”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益。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重点,完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物流电商等配套服务,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绿色产业园区。

  (七)探索创新,突破发展难点堵点。加强对紫阳、石泉2个省级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试点县的指导协调力度,试点先行,争取出成果、出经验,带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对接机制,优化创新产业生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市县两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和市场化转型,多渠道筹集县域经济及城镇建设重大项目资金,引导金融机构面向中小微企业创新开发融资产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进“政银担”合作模式。以高度的政治担当持续抓好秦岭、巴山生态

  环境保护,坚决守护“一江清水”,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企业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拓宽营商环境监督、评价、投诉、举报渠道,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荐访问: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思考 关于xx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县 高质量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