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地震中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先是故事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接着以预习检查的形式学习生字,指导重点段落的朗读,在此期间重点指导易错字。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我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只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原因?让学生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指导读,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学完本篇课文后,又出示了同类文章《拐弯处的回头》,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明白父母的爱有时候是藏在微小的细节处。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用诗句的形式写写父母的爱。
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设计较好的地方是:能根据海量阅读“删繁就简”的要求,只抓住一个中心问题理解课文,并且能拓展同主题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
不足之处:
1、 课堂上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虽然本节课我做了许多准备,自己对文本研究较为具体深入,但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当我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时,学生当时有很多答案,有认为“了不起” 的,有认为“坚强勇敢的”等等,而我因为预设,想把学生引导到下面一个问题,所以只简单地把答案归结为“了不起”。如果这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 中心问题引导不恰当。虽然本节课我只抓住了一个中心问题,但由于急于赶后面的环节,想进行同类文阅读和小练笔拓展,因此对于“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 这个中心问题,感觉学生的认识仅限于我所创设的阅读填空,并未真正深入。特别是“为什么说父亲是了不起的”这个问题,应该多找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让孩子们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和环境,真正地体会到这位父亲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寻找自己的孩子,这样会远比完成填空理解得深刻。对于“儿子为什么了不起”这个问题,处理得也不够深入,如果让孩子们想象一下阿曼达当时在废墟下的情况一定更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和无私。可是这些我都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完全是因为时间问题。现在想来,课前让学生先进行的10分钟的朗读检查,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一些重点段比如第3段,第12-16段,学生在回答中心问题时就会提到,这时在体会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朗读更恰当。
3、 同类文阅读,本节课可以更多些。近两日读到施久铭老师的文章《“主题阅读”的改良之道》,深受启发。施老师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采用“以文带文”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死抠细节,而要发挥串联作用,把整块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有所放,才有所收。放的是教学中过于重视讲解教材的部分,收的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当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不发生转变时,数量再多的阅读也只是偷偷摸摸,零敲碎打。”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自己的步子迈得不够大,总觉得要先把课文讲透,再去阅读。想一想,阅读的多了,理解能力不是更能提高了吗?理解能力要靠“悟”,理解能力和老师讲得多少没关系。针对这节课,如果压缩课堂讲课的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几篇同类文章,目的不单纯指向于本课的体会几种描写方法的作用,而只是体会单元目标“父母之爱的深厚与宽广”,这样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一定是有帮助的。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
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
“讨论交流”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八个“讨论要点”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全面地理解课文。这说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重视生字词的教学
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时生字新词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再让学生范读生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以及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容易写错的部件,进行具体的订正和指导。并对“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 “挖掘”等生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理解,可见教师对生字生词教学的重视。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第二课时的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背一背古诗《游子吟》,在读背中感受*凡而伟大的母爱,再让学生说说父母在*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写写,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
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二,案例中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设计不符,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原则,还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例如,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教学环节中,环节设计为“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本没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课文”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本教学环节应该改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更恰当。而在教学环节三“引导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中,教师在引入教学的谈话中说:“我们要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才能把文章读得恰到好处”,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却以“讨论” 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八个“讨论要点”在教师的一步一步的指引下,针对相关的内容和重点语句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并以教师的提问和小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人以“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还违背了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原则。
第三,沿用已被摒弃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第二课时的第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意思。这样的教学要求是已被摒弃了的老教法,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其实在此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效果会更好些。
第四,课外作业安排与课时教学内容不匹配
例如,第一课时的课外作业——“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表面上看是在为下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做准备,但实质上与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而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的1至3题”与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并且课后练习题2已于第一课时的“讨论要点三”已经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流,不必再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给学生;而第3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应安排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前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更恰当。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除了*时的安全教育课反复强调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外。在学科教学中也能很巧妙的渗透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体现“安全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如四年级下册1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要学习孩子的镇定,父亲的坚持,最终父子劫后团聚,真是了不起。找准时机让学生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在危险的时候怎样脱离险境?在让学生把收集到地震逃生知识给大家做介绍,在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中,学生就不会是茫然的跟着跑,而是自然的运用知识进行练习。我在上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让学生谈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时,有学生提到了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获勋章的小英雄》,这个故事讲了老师带大家到市*大楼参加一个颁奖仪式,*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叫皮纳多的少年,勇敢救起落水儿童的事迹,并授予他勋章。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勇敢的伸出救援的手。我抓住时机提出质疑:在那么湍急的河水里,就算是大人下去救,都感到困难,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下去救人,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大人求救,既不耽误救人的时间,小孩子又不会做出盲目的牺牲。
以上事例说明,安全教育其实是可以渗透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既不是让孩子被迫接受,而是自然而然的获得安全的知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课文,抓住了“一个中心线索”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由这个中心点挖掘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仔细研读,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场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学生很明显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能体会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体验感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就要有动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样多个环节的朗读,反复地感受,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父与子之间的情感。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中有两句父亲的语言描写:(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虽然父亲口中是同一句话,但是却包含父亲截然相反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但是我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两课时的教学立足语文,紧扣文本,设定目标的时候,力求做到简明,这样课堂上就能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简明的教学目标既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
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二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现父母之爱的。
根据本组文章的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我通过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来分隔文章的教学。在第一课时中,重点学习“了不起的父亲”,抓住文章的文眼第12自然段的两句话,通过12自然段学习辐射到其他部分,将文章进行了重组,变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1、整理数字,概括文章大意
在整篇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数字,将这些数字罗列起来不难发现,可以归纳为5组,第一组一、30、4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组七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第三组8、12、24、36是故事的经过;剩下的38、14、50正是故事的结果。让学生找数字,看着数字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有条理的概括故事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在前两次试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找数字,然后出示数字,直接让学生看着数字概括主要内容。这样的安排看似合理,可是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说不清楚,甚至直接大段大段的读带有数字的段落。这样一来,既起不到概括的目的,也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给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研课时,我为借数字概括主要内容的环节又增添了一个步骤:就是由学生来说几个数字组成的一组,老师说一个数字的一组,先一组一组的串起来讲,然后再让学生把所有的数字串起来说。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对这些数字充满了兴趣。教师所说部分,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适时的引导。让把握主要内容的这一环节充满了新意与乐趣。
2、读悟结合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语言、外貌、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形象的,在对人物语言环节的学习上,我重点通过读的形式进行的。
读的方式有很多,在之前的试教中,尝试安排过多种形式的读。有采访式的一句一句的品读,大组合作读,师生交流读。在这些读的方式中都存在着问题。采访式的品读,是在出示对话后让学生一句一句的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这种精细化的运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的主角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一直引导着学生往预设的方向读,失去了朗读原有的生命与活力。大组合作读相比较采访式的品读而言简单了许多,却也觉得过于简单,朗读本来是独居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对文本理解之后的反应,而将这个个性化活动放在整组的范围进行集体活动,读不出味道,更剥夺了学生个性化思考的权利。
因此,在教研课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二人小组对读的形式,一个人读劝阻的话,一个人读父亲的回答。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揣摩,尽情发挥。然后教师针对三次劝阻的对话分别请三组同学进行朗读,相机进行指导,最后师生合作读,读出三次阻挡中的劝阻、阻拦、安慰这三个不同目的"。让学生在自由读中思考,在合作读中展示。
3、紧抓外貌,拓展说话,情感朗读
文章的第12自然段中出现的外貌描写很简略,却抓住细节很形象的展现了一位狼狈不堪的父亲。从父亲的狼狈不堪中不难发现父亲的坚持不懈、遵守诺言。这样简略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拓展说话的好机会。
为了深化学生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我在学习父亲长时间挖掘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关注父亲的动作,还让学生想象父亲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外貌上会出现什么变化。这样的想象为之后的拓展说话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在最后拓展说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合理想象,这样丰富了学生心目中的父亲的形象。最后让学生想象这位就是“你自己的父亲”,当年看到父亲为了救你而变成了这幅模样,会有什么感受?通过读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感受。
整个过程通过想外貌、说外貌、读外貌这三个步骤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拓展,拓展中悟,悟中读。读与悟,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到了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个教研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遗憾:
1、教学语言热情有余温情不足
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教师的语言过于强势,教师高亢的热情压制了学生的热情。这样一来让整个课堂的氛围显的过于紧张。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教师用温情循循善诱尊尊教导,作为新教师的我,似乎只是一味的忙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忘却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只有温情的指导,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展示的机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发现,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中引导不够灵活
教研课中,我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课题的这个环节的时候,一味的想让学生顺着我的思路,先重读“地震”二字,突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当学生第一次没有按照我的要求重读“地震”这两个字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让其他的学生再来尝试读,读到符合我的要求为止。现在想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每个学生对如何读都有自己的理解,当出现类似情况时可以相机进行教学,不必把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5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本课教学过程,我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一条主线是父与子始终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板块”:一是“父亲了不起”。二是“儿子了不起”。这样的设计,就从线性梳理走向了立体把握。就以一条主线两个版块整体规划,一个版块就感受父亲的了不起,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第二个版块就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上课伊始,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父亲儿子的形象。接着,紧紧扣住中心问题:“文中哪些文字让你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品词析句,读中感悟父亲的果敢与坚毅。
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文句。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
(二)创设情境,说中感悟父亲的执著与忘我。
课文中,父亲的爱无处不在!课文5—11自然段写的是人们不断劝阻父亲不要挖掘,而父亲没有停止挖掘,只是反复回答着同样的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抓住父亲的语言描写,采用情境对话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父亲此刻的内心情感。首先,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扮演消防队长、警察、围观的人等,其他学生则扮演父亲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三)对比阅读,比较感悟父亲的“失常”与伟大。
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
(四)读写融情,感悟父子爱的力量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当学生沉浸在父亲不同寻常的爱里,不禁要问:他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巧用文本,激情引读便可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1)自由讨论:这位倔强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重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2)回放画面: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让他重新挺立的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许多人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的时候,他回响耳边的还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总结提升:这句话是支撑父亲的一盏心灯,在他的心底永远亮着!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这首诗就是这座大山的真实写照,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铭记心间。
学生在反复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时,能够感悟到父亲对儿子的高度感,体会到“父爱如山”的力量!体会到课文反复出现这句话在表达上的好处。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挖父爱如山
了满脸灰尘布破
不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起不论……总……
子:等父子亲情
(六)渗透写法,指导习作。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以及神态描写,并告诉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也要加以运用。
(七)作业布置,巩固拓展。
摘抄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描写的句子。
静下心来反思我的这堂课,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1、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些稚嫩,尚不够丰满。
2、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不够熟练。在学生想象画面时,我准备了一段非常贴切、感人的背景音乐《生死不离》,它能起到很好的烘托气氛的作用,可是在播放时,却未打开,真是遗憾至极。根据教学的需要,我要适时出示幻灯片,但我却时常在翻页时一下就翻了两张。
3、由于感冒,精神不佳,教学时不能很好的调动自己与学生的情绪。
4、由于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给了学生充分说的机会,耽误了时间,导致最后用“不论……总会……”说话训练的环节省略了,课堂积累语言,写作业也留到了课外。
5、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与评价还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综观这堂课,我自认为是相当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6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除了*时的安全教育课反复强调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外。在学科教学中也能很巧妙的渗透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体现“安全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如四年级下册1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要学习孩子的镇定,父亲的坚持,最终父子劫后团聚,真是了不起。找准时机让学生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在危险的时候怎样脱离险境?在让学生把收集到地震逃生知识给大家做介绍,在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中,学生就不会是茫然的跟着跑,而是自然的运用知识进行练习。我在上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让学生谈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时,有学生提到了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获勋章的小英雄》,这个故事讲了老师带大家到市*大楼参加一个颁奖仪式,*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叫皮纳多的少年,勇敢救起落水儿童的事迹,并授予他勋章。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勇敢的伸出救援的手。我抓住时机提出质疑:在那么湍急的河水里,就算是大人下去救,都感到困难,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下去救人,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大人求救,既不耽误救人的时间,小孩子又不会做出盲目的牺牲。
以上事例说明,安全教育其实是可以渗透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既不是让孩子被迫接受,而是自然而然的获得安全的知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7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直奔中心,以疑促读。
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板块,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二、抓关键词,领悟感情。
1、“他挖了8小时,……”中,我抓住“挖”,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父亲除了“挖”还要做哪些事。学生很轻易就说出了“搬、扒、刨、推”等动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的艰难、艰辛。
2、“颤抖”父亲为什么会颤抖?学生比较容易地说出了“因激动而颤抖”“因疲劳而颤抖”但学生很没有体会到父亲此时急切的心情。我让学生找到文中的这句话“一个安全的出口……”我马上让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儿根本就不安全,父亲急切地想尽快救儿子脱离险境,所以声音会“颤抖”。
3、“幸福”是什么让父子俩如此幸福?(爱、承诺、信任、亲情)再让学生们幸福地读一次,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这一主题,起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
三、巧妙引读,读中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句子,在读中去品味、去感受、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所包含的感情,我精心设计了3处引读。
1、在其他人阻挡父亲挖掘时,父亲看似简单相似的三句问话,却蕴藏着不同的内心世界(恳求—焦急—发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甚至失常,所以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通过点拨、引读,学生们走进了文本,和文本进行了对话,进一步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多次回应引读重点句“他挖了8小时,……”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在挖掘时的艰难、艰辛,时间的漫长,以至于最后伤痕累累。
3、在学生体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父亲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时,就这个句子我设置了三次引读。这三次引读刚好与课后习题结合起来。
四、读中想象,超越文本
在学生读懂了“他挖了8小时,……”这一句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不尽如人意时,我适时加以点拨:可以加上父亲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了,其中余楚楚描述的画面令全班惊叹,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点头赞许。
在体会儿子的勇敢、了不起时,我让学生闭目想象,通过我的描述,把学生带入到阿曼达所处的废墟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7岁的阿曼达,在如此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
五、巧妙拓展,激发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当学生体会到父亲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所表现出来伟大无私的父爱时,我结合汶川大地震,出示了4幅催人泪下的图片(1、跪寻儿子 2、背儿子回家 3、陪儿子治疗4、手机短信)凄惨、悲凉的背景音乐响起来,再加上我动情的旁白(后来声音颤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当时感人的情景不但感染了全班同学(好多学生的眼睛红红的),还感染了听课的评委、老师(当时,好几位老师在擦眼泪,下课后还有老师在擦眼泪)。我想这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感情被调动起来了,被激发出来了,“父爱”这一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在结束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一篇也是表现伟大父爱的文章《父爱没有力学》,让他们课后去读一读,达到“教一篇,带一篇”的目的。
六、分角色读,走进文本。
在教学父子相见时的对话时,我安排了分角色读课文,我也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充当父亲的角色。我相信这样既起到了引导学生怎样走进文本,读好文本,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又能让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融洽师生关系,烘托课堂气氛,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七、精心设计,巧妙板书。
我精心设计了板书,结合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就这样生成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8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
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是有效提问。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9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两课时的教学立足语文,紧扣文本,设定目标的时候,力求做到简明,这样课堂上就能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简明的教学目标既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
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
这是一篇表现在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既然是感人的故事,我们常常会由情入手来展开我们的教学。我抓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情感线索来展开教学的。
首先由地震后,一群孩子的父母见到自己孩子所在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化为废墟之后的言行举止与阿曼达的父亲做比较入手。让孩子们感受到同样是对孩子的爱,但阿曼达的父亲更多了一分执着。
而后在探讨阿曼达的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出父亲的执着,不顾一切。而这一连串的言行举止都缘于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在这部分教学中主要抓住了两个语段:
1、父亲不顾旁人的劝说,依旧执着地挖着。
2、父亲不顾自己的身心俱疲,依旧执着地挖着。而这两部分的教学,我把他们紧紧的整合在一块来展开教学。
其次是第二个层面,这句话对阿曼达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个信念让阿曼达在身处险境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关爱同学,确实了不起。
最后也便升华、理解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与信任。
纵观以上教学,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
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些不是太稚嫩,尚不够丰满。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只会钻进死胡同。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而我在课堂上却说,他急切的希望得到帮助,而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其他父母不这位父亲爱孩子,其他人对于需要帮助的大不够热心过于冷漠。这便偏离了文本所表达的意思了。
再如后面儿子的表现部分也不够丰满,我让学生探讨对这个孩子阿曼达的看法,学生往往只着眼于他对同学的关爱,谦让。但其实这些放在*日里非常正常,然而现在是在极其危险的境地,这个地方随时可能有危险,儿子很有可能因此而伤生,如果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的话我想可以更升华儿子的了不起,以及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再一个就是朗读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情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点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一段的研读中,虽然我反复的引读,扣问,再读,但始终没有得到情感的升华。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没有让学生“用”起来,如果可以让学生给这位父亲颁颁奖,写写颁奖词儿,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用起来,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两个简单又跟课文紧密相关的导入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大和给人带来的巨大灾难,“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并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围绕全文的问题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方面来深入课文,品味重点句段。感悟父亲了不起时,先让学生画出表现父亲了不起的段落,主要在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送进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如表现父亲了不起的文段有“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体会36小时有多长,*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6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的坚持和对儿子的爱;其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而是要罗列时间进程,让学生品味时间后面隐含的深意;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感悟是对父亲的信任和父亲的那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七岁的阿曼达充满力量,坚持等待。从而进一步领会父爱的伟大和承诺这一力量源泉给父子带来的影响。同时小练笔,“想象废墟中的阿曼达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也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对进一步理解课文,领悟课文的深刻内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我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情势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没有使父亲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能关注到这些细节,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太少,没有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是一大遗憾。而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思考,要多关注细节,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一场大地震发生中,一个七八岁孩子被埋在废墟中,他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情景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的境界,调动学生的激情是必要的手段之一。课堂上,我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使他们和课文情景能融为一体。
二、阅读中体验、感受文章的情景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课文中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所得。
有学生提出了困惑:“如果儿子死了,父亲不是白挖了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简单地否认,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到:努力有可能成功,放弃则意味着失败。只要有白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白分之百的努力。哪怕儿子真的死了,也无怨无悔。因为父亲做到了他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体现人文性。在释疑解惑中进一步明确道理。
四、升华感情、展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次展现了人文魅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
这一次参加与**x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前期备课准备的环节我就得到了同组的张志刚老师、张彤老师、王艳的老师的指导。在多次试讲期间,付主任和**x小学的于主任及老师们都给予了我许多意见,及时的指出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我也集各方建议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此对各位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道一声感谢。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同时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3名同学。
本组课文以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为情感主线,以让学生从语言、外貌、动作描写中体会情感为学习方法。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制定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紧紧围绕从语言、外貌、动作描写中体会情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加入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利用对比、想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方法学。布置的小练笔任务也是紧紧围绕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展开的。
课后区教研员张老师做出了点评,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譬如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方面还应多钻研,多求教,多探索。给学生把“读”和“悟”紧密地联系起来。再比如:树立课堂教学中的语用意识,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应当大胆尝试将语用的练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这一次活动我收获满满,今后若有类似的教学实践活动,我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无止境,作为青年教师决不能放过任何一次的锤炼自己的机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力求抓住文眼,聚焦形象。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
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课前,对于这个教案,我觉得内容有点多,如果学生上课配合不好,很可能我设计的环节会耽误时间而导致课上不完。通过半学期的努力,根据我对我班同学的了解,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好。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配合也很默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很顺畅,包括中间的指导朗读环节,我觉得能让孩子充分地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不仅把课文学完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
但作为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连叫了三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
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5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
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说说父母在*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思维导图,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6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感人故事。
我所讲的内容为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扫清生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理清脉络;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本堂课中,值得庆幸的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积极的回答问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深的明白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课后我根据各位前辈的指导认真的做了反思:
一、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非常震撼人心的文章,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这伟大的父爱,深厚的父子情呢?这离不开一点——朗读,而且是有感情地朗读。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朗读不仅可以发展语感,还可以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多加培养。
二、忽略了“自然段”和“部分”的区别。
在本课的学习中,有要求学生给文章划分部分。当时学生将“部分”称做一大段,其实以前也出现过此类问题,只是那时我认为学生懂其意思,无大碍,便一直没有指出。后来经张秋月主任指出,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这样久而久之难免会使一些同学混淆,同时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语文的严谨性。是的,我想在教学中关于“自然段”和“部分”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个,但我唯一确定的一点是这都不是小问题,不能忽视。
三、“概括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方法的问题”讲的不够到位。
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一篇文章要小学生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确实不易。所以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着概括还要学会寻找方法。在这方面我给孩子们的训练太少,同时也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引导。即在概括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将整个故事复述一遍,再在复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最后对这个概括进行浓缩。
在反思中,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我深知自身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摸索,使自己进步也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7
教授这一课,我的目标很明确:抓住一条主线(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分成两个板块展开教学。第一板块是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质疑解难来感受父亲的形象。第二板块则在此基础上,学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悟儿子的了不起,然后总结中心句反复出现的用意和好处。最后以学生转换视角,改写课文,来达到语言的转换和写法的模仿。
本课教学的亮点有:
1、扎实进行归纳课文大意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初读时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文章大意。第二课时,默写词语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提供的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这两个环节中,对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进行了有效指导,训练面广。
2、读书环节中始终不忘学法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如比较句子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提出问题等。
3、小练笔的指导有层次,对学生练写有帮助。课后小练笔是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想些什么?说写什么?我把它与学生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一步步地指导,使学生的练写水到渠成。
(1)改写16小节,将阿曼达告诉父亲的话改成直接对同学们说的话。
(2)想象自己就是阿曼达读好这段话。
(3)引导学生想象它们在等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4)师生合作想象画面,(老师讲遇到的情况,学生想象阿曼达的话和想法。)
(5)转换角度,学习课文写法,以《废墟中的阿曼达》改写课文。
本课教学的遗憾之处有:
1、课堂上的引导还不够机智。比如:当我引导学生质疑时,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父亲疼吗?累吗?”这样浅显的问题。当时,我明知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好,但一时不知怎么引导。只好自己直接问学生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挖下去?这样“质疑问难”的环节就变成了一个过渡,而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目的。课后一想,我当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父亲当然疼,能不累吗?在你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思考怎样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质疑能力才不是一句空话。
2、第一课时围绕第12小节,设计了多次朗读训练。有个别谈感受读,集体读,男女生读,老师引读,直至背诵。目的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父亲那伟大的形象。但我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所以学生的朗读只是机械的重复,虽然最后能背诵了,但是朗读的感情还是比较*淡。比如:朗读第一小节时,当学生看了录象还是读得比较*淡,我应该引导“能把这种感觉读得再强烈些吗?”让学生再读一遍,以便尽快进入角色。而当学生朗读具体句子还不到位时,我也应该引导学生“怎么读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哪儿该强调”等注意朗读技巧,这样学生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而不仅仅是走过场。
对于本课教学的反思:
怎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效呢?比较两课时的教学,我认为第二课时更有效。首先,第一课时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虽有所悟,但比较被动;而第二课时的教学更加开放,学生学得更加主动。其次,第一课时以朗读感悟为主,但反复的朗读因为指导的不到位显得有些多余;第二课时里学生默词说大意,读文说感想,想象写小练笔,总结写法等,听、说、读、写的实践内容和时间比第一课时多,学生的语言训练也比较实在。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还需要一节课的时间。看来,课堂上还要再压缩,减少一些无病*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可以使教学更高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8
第六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句子中体会父母之爱。《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更要以它为例子,切实贯穿落实以上两个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抓住事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六要素分别是什么,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它们串联起来,自己概括出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主要是抓住父亲的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进行挖掘,适时提问学生父亲在说这三句问话时的心情有何不同。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明白每一句问话中包含的所思所想。指名让学生分析,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觉得还可以用采访的形式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呢?”这样一采访,可以更深地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处,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且引申出父亲对孩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更你在一起!”让孩子认识到正是这句承诺支撑着父亲坚持下去永不放弃,这正是儿子在废墟下信心的源泉。
另外,我还紧紧扣住“挖”字进行挖掘,为什么不写其他动作而只写“挖”字?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中明白只有“挖”最能体现出父亲的劳累与坚持,从而感受到父亲的形象,体会到他的了不起。在此基础我可以再深化,问学生是什么在支撑着父亲如此苦苦地挖掘?这样就更能挖掘出父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承诺。
课堂最后,可以从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的外貌描写拓展到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崇高的父亲形象,用图片去激化孩子们的情感,去感受父亲们内心的那份伤痛,有了情感累积之后,再去想:“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儿子还是生死未卜,这时的父亲最想对儿子说什么呢?”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动心动再手动。此时进行写话练习,让学生真情的清泓流淌出内心,水到渠成。再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深情地话语读出来,浓浓的父子情如涟漪般荡漾在教室里,久久不散。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9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设计好了导学案和展示课教案,本打算用两节课的时间学完,可自发下导学案至今天已经是第三节课了还没进行完。
导学案的内容很多,共分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检测。除去课余时间学生又用了一节课才完成。发导学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入读课文,深入思考,为展示课做好充分准备。以前我都是围绕导学案让孩子们一方面一方面的回答,类似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导致内容太细而且浪费时间。
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直接把导学案抛给了学生,让他们或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课堂上学生按照导学案学习时我仅做了监督者。尽管给了他们很长的时间,仍然有几个处在小组后两名的孩子没能全完成。也罢,不能无原则的等他们。我鼓励孩子们把导学案做好并在课下自行准备熟练,争取展示课上一展风采。
今天的展示课上得既有得意之处也有不可心的地方。
第一个环节是默写生字所在的词语。本课共有11个一类字,它们在文中所在的词语有10个。我让孩子们默写出这11个生字所在的10个词语,由于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一导致默写的速度也有很大差距。我巡回于各小组检查默写情况,默写快且经检查完全正确的准备下一环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默写出错的改错,所有默写出错的孩子改完错后,统计各小组默写完全正确的人数,按每人2分给小组积分。结果六个八人小组完全写对的*均不到四个人,错字量接近一半或超过一半的每组*均两人。这个情况足以说明孩子们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和自觉性不够强。下一步学习生字词不能丢给他们学案让他们自己学,应该在让他们自读课文自行解决字词后在小组内轮读,然后当堂练习书写。对于每个班那四五个不会拼音的还要特别监督检查。都到五年级了,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学习生字词都成了难题,也真让我无语又无奈。低年级的基础教学太重要了!
第二个环节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给孩子们2分钟准备时间之后让他们随意上台展示,脱稿讲加倍记分。两个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挺高,就连我*时并不看好的学习不太爱动脑筋的钟婷婷都能将父亲如何在大地震后跑到学校去救儿子,在废墟上挖了多长时间终于将儿子及其同学救出,赞颂了伟大的父爱和深沉的父子之情说的比较流利了。这很让我欣慰。
第三个环节是品读赏析。马鑫岩领着同学们欣赏了描写父亲为救儿子长时间挖掘后的外貌描写部分,能感悟出父亲执着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但朗读还不够到位。关于时间数字的朗读不能有效的停顿,写父亲外貌的几个重点词语不能足够重读。我顺势引导孩子们多遍朗读,才有了一定的效果。朗读对我们这里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每个班朗读好点儿的仅四五个人,大多数孩子唱读特别严重,临邑味儿的普通话唱读听着让我特别不舒服。为此,我经常纠正,经常引导。然而,半个多学期了还是难以扭转乾坤。不过,我不会放弃的,一定要将他们的坏习惯纠正过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掌握生字词;二是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抓住文中对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父亲爱的了不起。
文章值得推敲的语句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在这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再接着从父亲的形象上读出他沉甸甸的爱和肉体的痛苦;继而在体验父亲心理活动中读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紧接着拓展到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感人的场景,通过音乐的渲染等,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
可是,作为语文课堂,仅仅让学生感动就够了吗?在教学中如何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呢?如何在人文教育的同时促进语文知识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是我以后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3)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反思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反思1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激情:“大家看,一场大地震正在发生,一个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读一读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读中体验 感受文本的震撼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着急、担心——悲痛——坚定——激动——幸福。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感受 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所得。
四、升华感情 再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现了人文魅力。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我们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们,成长了自我。
这篇课文的教学,体现了语文浓郁的人文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十七课课文,是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在教学中我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学生从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的艰辛和父亲伟大的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人。从阿曼达在废墟上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父亲为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变得勇敢富有爱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亲情能创造神奇般的奇迹。
结尾我设计两个可能发生的局面一是找到儿子但儿子已经死了;二是父亲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天国和孩子在一起。在这两种情况下父亲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吗?学生感受到父亲都实践了他对儿子的诺言,展示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这足以让人尊敬,让人觉得“了不起”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了发展。
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猛然想起*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在什么情况父亲说过这句话。在描写爸爸外貌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此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作为课改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自身的教学水*还不过关,课上的应变机智不强,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时,连叫了3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心中有些慌乱(因为这节课有校长听课)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因此我也非常紧张,致使自己不在状态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深深地知道在教学上离校长提出的教学思路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反思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讲述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章的情节并不复杂,最大特点是以“情”字贯穿,尤其是几处对父子俩的语言描写,情真意切,极其感人。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这样落实的: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了那样纯理性、毫不动容的对文本的解剖。
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在文中,父亲说的“你是来帮助我的吗?”“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贯穿全文。故在教学中,我紧紧地抓住这条感情线,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悟父子俩之间的对话,从而感受到爱的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阅读感悟还不够深入充分,对父爱的理解也只是存在表面层次。没有触及孩子灵魂深处。此次教学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语言的训练还不够扎实;缺少对写作方法的总结讲解;少了一些生成的精彩。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儿子正从自家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位母亲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
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时,父爱又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呢?1994年,当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1)冲向废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体会父亲的悲痛和绝望。
(2)寻找儿子(第5──10段),抓住父亲与其他父母的对比和父亲与救火队长、警察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悲伤和坚定。
(3)发现儿子(第12──19段),抓住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欣喜。
(4)父子相见(第22──24段),抓住颤抖了不起紧紧拥抱,体会父亲的幸福和自豪。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名同学的事情)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请自由朗读课文后,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4.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生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二、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在班上交流。
3.师小结: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
三、小练笔
请学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
一、导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体现父爱、母爱的诗歌、散文、故事、名言,准备打擂。
二、导学内容
1、整理课前搜集的材料。
2、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还不熟悉、读不正确、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2遍。)
(1)生字记牢 、注音、会写、会组词
记生字的好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爆( ) 砾( ) 墟( )矶( )曼( )
暴( ) 烁( ) 虚( ) 肌( )漫( )
(3)词语、句子会理解会运用(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绝望、开辟、破烂不堪
(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造句:
3、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通过读文来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 )——( )。是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
5、反复地读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被文中的父子所感动,你能把感动你的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并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吗?此时,你最想对文中的父子说点什么?
6、本文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
外貌描写及从中体会到的:
动作描写及从中体会到的:
神态描写及从中体会到的:
心理描写及从中体会到的:
7、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请教。
三、课堂检测
1、听写词语
2、填空
A、不断有孩子的父母( )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 )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 )离开了。其中( )说明了父母的难过,( )说明了他们离开的原因。
B、他满脸( ),双眼( ),衣服( ),到处是血迹。这句话说明( )。
3、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A、“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
,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
B、“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它们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记叙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我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二)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二)教师准备课件。(用PPT制作的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字片和与地震相关的图片与音乐)。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20**年5月12日这个令全*人民都无法忘却的日子吗?是啊,这天无情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的四川汶川等地,造成了近7万同胞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惨痛景象。孩子们,有一年在美国洛杉矶也发生过一场大地震,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今天这节课讲述的是发生在那次大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揭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
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读文,学习生字,感知主要内容
1、师:在这场大地震中,在父与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学生读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用横线划出答案)
2、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出示词语:洛杉矶 、混乱、昔日、废墟、疾步、爆炸、瓦砾、砸着、颤抖。)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请注意如果他读的正确请跟读,如果不正确请你们为他纠正。
生读词语
同桌互相读词语,小组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图片]你看到这幅图,能想到我们刚刚学得哪个词语?
过渡:同学们,这些悲惨的画面,就是这场大地震带给我们的。虽然大震无情,但是人间有爱,在震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这篇课文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感人的事呢?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问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生齐读,师板书)
三、品读体验
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默读课文1—12自然段: 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这位父亲的描写,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划记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1、刚才读的很投入,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2、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先读划出的句子,然后谈感受。教学过程的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而定。)
(1)同样是父母,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对比这读一读。(分角色读)谈谈感受。
(2)处境如此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倒塌,不少人来劝说父亲,咱们都来看看父亲都听到了哪些劝阻?父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分角色读读吧!(课件出示5—9自然段)
生: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
师:说说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
生: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生: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生:……
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
师: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师: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师生合作读。
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指名生回答)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小结:从众人在劝阻父亲的短短几句问话,我们读懂了父亲的恳求、焦急、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真真切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课件出示句子)
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阿曼达的父亲一直在干什么?
师: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开始写起?
[课件出示句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朗读。
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
小结: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出示课文片断)
师:就是因为父亲挖了这么久,现在已是“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课件出示第12段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同学们,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顾危险,不畏艰辛,不知疲劳地挖掘呀?(父爱)
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配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抽读——齐读)
四、总结
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我们活在父爱如山的背上,活在母爱如海的怀里,我们幸福的,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五、布置作业
(一)抄写本课生字。
(二)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六、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亲 爱 儿子
挖 不论…总…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联系实际。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孩子在危险情况下先人后己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做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感悟,让学生感受到父子情深,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升华情感。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四、教具准备。
课件、信封。
五、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进入情境。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父子之爱。
(四)走出教材,品味人间真情。
这是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痛的记忆。今天我要与同学们走近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去看看那次地震中那对不*凡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1、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这次地震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主要人物是谁?你更喜欢谁?
4、再读课文,画出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5、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在读中感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品读时间一点一点流逝,父亲的仍不放弃。师:“没人再来阻挡他。”说明有人阻挡过他。都谁阻挡他了?
生:好心人“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师:听到这话父亲的反应是什么?
生: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谁阻挡这位父亲?
生:救火队长。“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师:父亲的反应?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从父亲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还有谁?
生: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师:父亲此时的反应是?
生齐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深情再读11自然段。
生齐读。
师:此时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你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悟?
5、你觉得这对父子怎么样?你更喜欢谁?
6、是什么信念让儿子如此坚强的在废墟中活下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7、“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儿子在危险的时刻还想到是别人,感受阿曼达对别人的责任感。
8、带着对这对父子的敬佩之情,拿起书让我们齐读课外。
9、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地震。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7.8级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4.14日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大地震。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让人不堪回首,但在地震发生之时也涌现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随着这段视频去感受地震之中在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之爱。
(1)短信妈妈。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片生的希望。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
(2)教师舍身救生。老师每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像妈妈,教给我们知识,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这危难时刻他们舍生忘死保护着我们。
(3)**讲话。在灾难面前我们无所畏惧,党和国家没有放弃我们。这是一个多么有凝聚力的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面前,众志成城。”
(4)地震诗歌赏读。
(5)给地震灾区孩子的信。
10、防震知识。你知道哪些防震知识,说一说。
11、观看课件。
观看视频让学生从身边感受地震的无情,为文中的有情埋下伏笔。放手学生去读,抓住关键字句。在读中感悟,感受父子情深。可以以此句为突破口来展开学习。走出课本,从生活中去感受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血缘的爱。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爱。爱的升华。由母爱到师爱再到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永不放弃。层层深入的递进。感受社会主义的和谐。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挖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抓重点段,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
2、全班交流。
3、抓重点段进行深入体会: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⑴想象画面,丰富形象。
⑵联系上文,揣摩心理。
4、感受父亲为什么这样了不起。
5、感情朗读。
三、抓补白点,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师生对读。
2、想象说话。
3、感情朗读。
四、回归整体,感悟写法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挖不论……总……
了不起在一起
儿子:等只要……就……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6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爱的伟大,感受父子深情。
2、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当时的情境,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含义。
重点:
1、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当时的情境,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1、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师口述发生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生谈感受。
手机留下了: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一、衔接导入,引出课题:
师:母子之情,感人至深。父子深情,也同样能创造奇迹。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生齐读课题,师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口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师:通过读书,你感受到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引导学生感悟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板书:了不起父子
3、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用铅笔划记下来(表现父亲了不起的用横线划记下来,表现儿子了不起的用波浪线划记下来),旁批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师巡视,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
四、抓重点段,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先读读划记的语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2、相机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生读句子,谈体会。教师相机板书:挖。
师:联系我们刚刚读过的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反馈。
师引读:
师:他挖了8小时,在寒风吹拂的中午,人们会看到在地震后的瓦砾堆中,一位父亲,他――――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接:儿子在等着我!
师:他挖了12小时,在夕阳照耀下的废墟里,你仍看到一个疲惫不堪但坚持不辍的身影,他――――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接:儿子在等着我!
师:24小时过去了,又一个黎明即将来临,在昏暗的废墟中,你仍然看到,一位父亲他――――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接:儿子在等着我!
师:36小时过去了,两个白天一个黑夜过去了,在一片废墟中,你依然看到,一位父亲他――――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接:儿子在等着我!
师:为什么父亲挖了36小时,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弃?(因为儿子在等着父亲,父亲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父亲的悲伤与坚定。
出示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板书:不论……总……
3、相机指名读: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4、相机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很多人都来阻挡父亲的部分(第5-10段)。师:你觉得此时此刻父亲是怎样的心情?(恳切、期盼)
师生分角色读:从“段5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至段10精神失常了。师读众人说的话,生读父亲的话。
5、师:为了救出儿子,父亲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呢。你能用“不论……总……”这样的句式把父亲遇到的困难表述出来吗?
师:总之,(生齐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总之,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齐读)儿子在等着我。
师:永远要跟儿子在一起的执着让这位父亲变得多么的了不起啊。所以父亲----(师范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6、师:(播放小提琴演奏《沉思》)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想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30多个小时,顾不上喝水、吃饭,更顾不上睡觉;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帮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时此刻,你会怎样读这段话?
生朗读。师评价。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段话,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走入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生齐诵。
三、抓重点段,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接上文背诵,师引读“第12段他挖到第38小时至第23段”
2、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师板书:儿子
3、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阿曼达相信,只要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他。他对父亲特别的信赖。
师板书:只要……就……
师: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至少在瓦砾堆下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师板书:等
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阿曼达,你会想些什么,又会与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师:8小时过去了,阿曼达,我又渴又饿――生接
师:12小时过去了,阿曼达,这里黑极了,我害怕――生接
师: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阿曼达,我们都会死的,没有希望了,不会再有人来救我们了――生接
4、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让别的孩子先出去,阿曼达是多么无私呀!
5、师:当父亲与儿子经过生离死别再次听到对方的声音,此时此刻他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惊喜、激动)
6、分角色朗读“第12段他挖到第38小时至第23段”(一生读父亲的话,一生读阿曼达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部分)
7、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创造出了地震中的奇迹。同学们让我们满怀激动、自豪与喜悦之情齐声朗读课文的结尾。
8、师:是什么把地震中的父与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呢?(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是儿子对父亲的无限信赖,将地震中的父与子紧紧联系在一起。)
师板书:父子情深
9、师:(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类似的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就像一根纽带,将地震中的父与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这句话,包含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包含了儿子对父亲无比的信赖。)
四、小结:
师:当父亲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一起!
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无限的希望——
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一起!
师:让我们记住这对——
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让我们记住这句话——
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同学们,请牢牢记住,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论发生什么事,总有亲人、老师、同学、朋友和你在一起,总有许许多多深爱着你的人和你在一起。让我们告诉自己,告诉汶川的同胞们,不论生死,不离不弃。(播放由成龙演唱的歌曲――《生死不离》高潮部课件。)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不离。师生齐读《生死不离》高潮处歌词。
五、作业:完成课后的小练笔。
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挖不论……总……
了不起在一起父子情深
儿子:等只要……就……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7
教学目的: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出示影音)
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学生读划写)
3、学生交流
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如此――(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出示文字)
三、品读语句,以读代讲
1、现在你们会怎样读这些句子?你会抓住哪些字眼来读出父亲的了不起?大家在小组里读一读。(分小组朗读)
2、交流品读
你来读,你为什么会这么读?【结合回答板书:挖动作外貌细节】
★时间词:文中为什么不厌其烦的把这些时间词写出来?(看出时间长,父亲支持了这么久很疲劳,看出不容易困难很大……)36小时,这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父亲就这样不停地挖啊挖啊。这是一个多么坚韧不拔的父亲。我们一起来朗诵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灰尘,血丝,衣服,血迹……
★孤军奋战的父亲没有任何工具,仅凭他的一双手,一双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呀挖呀,这里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我们一起来读,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生齐读)
3、挖了这么久这么艰难,父亲为什么没有放弃?因为(生齐答)(出示文字)
【板书:无论…总…】
4、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话。这是一个约定,这是一个承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位慈爱的父亲曾经在什么情况下说过这句话?(学生简答)
5、现在,在一片废墟前,父亲也是凭借着这句话(指,生齐读)执着地挖掘。在这片废墟上,他曾经听到其他父母的痛哭和呼喊(生接读);他曾经听到好心人的劝慰(生接读);曾经听到消防队长的告诫(生接读);曾经听到警察的规劝(生接读)。面对这一切的不理解,面对身心的巨大伤痛,父亲停止了吗?(生:没有)为了和儿子在一起,父亲都克服了哪些困难?你能不能用“不论……总……”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6、无论发生了什么,父亲只有一个念头――(生自由答)
这个信念支撑起了父亲了不起的形象。(配乐)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面对废墟他曾经绝望过,但对你不离不弃的爱让他变得坚强伟岸……(生齐读)
7、也许正是这份深沉的父爱创造了奇迹,挖到了第38小时……(师生同读,学生只接儿子的语言部分)
8、父亲挖了38小时,年仅7岁的阿曼达就在黑暗中(等)了38小时。【板书等】当父亲找到他时,儿子的话让我们由衷地钦佩,你会怎样赞赏他?(出示投影填空)(学生发言,解释自己所填的内容)你还会怎么表扬他?(学生发言,解释自己所填的内容)【相机板书语言】
过渡:身处险境时的勇气和镇定,安全出口前的无私无畏都来自――来自“――”(出示投影)的坚定信念。(引答,简单解释)
9、引读:当父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快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他充满力量……(出示投影);当儿子饱受煎熬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出示投影)。
小结:一句*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个人的心。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出示投影)这的确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学生齐读)
三、拓展阅读,指导写法
我们虽不曾有过这样轰轰烈烈的经历,但浸润在*凡生活中的爱,依然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挖掘挖掘那份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爱吧!学完了课文你会怎样表达这种情感,你会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表达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8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1994年美国发生的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出自己的儿子,在一片地震中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最终成功救出儿子以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
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在其他人感到绝望时他一直心存希望?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儿子在黑暗的地震中始终等待着父亲的援救?是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是父亲深沉、伟大的爱。
这单元紧紧围绕“人间真情”这一主题,讲述了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友爱(《炊烟》《赏花》);乡邻之间的关爱(《古井》),以及学生们深沉博大的父爱(本课以及《新年礼物》)。前两课已经初步学习了体会句子的方法,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这一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从中引发开去,珍惜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感谢父母。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自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最疼爱你的人是谁吗?(父母)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父母对我们无比博大的爱,所以父母成了我们最信任的人。想一想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关爱,哪次让你感受最深?学生回忆与父母发生的感人的事。
2、地震中的父与子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对父子。
二、自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在1994年美国华盛顿发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出自己的儿子,在一片地震中坚持不懈的挖掘了38个多小时,最终成功救出儿子以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
三、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
1、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些下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外貌等语句来品读。
2、如果你有了感动就与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别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3、谁愿意把感动与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1)第3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的说。父亲的意志坚定。
(2)第5段“……他便埋头接着挖——父亲不肯放弃。
(3)第8段“他挖呀挖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父亲坚持不懈,疼爱儿子。
(4)第9段“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儿子的先人后己,与父亲心心相通。
四、感情朗读,升华理解。
1、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朗读给同学听。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父亲的坚决,儿子的信任。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父亲和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感受?
2、如果你是在地震中刚刚获救的阿曼达,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展开想像扮演阿曼达写一写自己最想说的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学习重点。
二、交流对地震的了解,拓展阅读有关资料。
三、导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
(二)品读,找出感动的句子,好好体会。
(三)着重引导读好以下句子:
1、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谁对谁说的?用什么语气读?文*出现几次?另外两次谁说的?说明什么?)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什么要这样写?直接写36小时不行吗?36小时是多久?从他的外貌描写中,你想到什么?)
3、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把了不起的感觉读出来。)
(四)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课文内容?
(五)精读,快速阅读全文,想想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四、提出质疑,梳理疑问
根据学生疑问,梳理出一至两个待探究问题,教师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
第二课时:
一、立体探究,感悟“了不起”
(一)自主选择“儿子了不起”、“父亲了不起”进行探究,找出关键句子,细心体会。
(二)探究“儿子了不起”(抓住勇敢、无私、对父亲的信任来理解,放手让学生畅言。)
(三小结、过渡:从儿子的表现我们可以说:真是个了不起的儿子。而儿子的了不起来自于父亲,来自于对父亲的信赖,来自于他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呢?(提示:交流的时候,表达要清晰,要抓住课文中的具体句子来说明。)
重点探究“父亲的了不起”。
抓住以下句子,反复朗读感悟:
1、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占据父亲整个心灵的是儿子,一定要救出儿子是父亲心中唯一的信念)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36个小时,两天一夜啊,在这段时间,父亲不吃不喝不睡,是多么了不起啊!读
(2)挖掘工作何其辛苦和危险,然而,父亲承受的仅仅是肉体上的辛苦吗?(还有精神上的双层压力:担心家里的妻子,担心孩子再也找不到了。)肉体上的辛苦,精神上的压力,这一切也没有使父亲停下来?你们说他了不起吗?读
(3)想象挖掘过程中有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会怎么想呢?(不管发生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丝毫没有动摇父亲的意志,多么了不起啊!)读
总结学法:抓住什么来分析?(神态、动作、语言)
讨论。最终,儿子救出来了。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可是,如果挖出来的是儿子的尸体,或者在挖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还能说父亲是了不起的吗?(父亲因为担忧孩子的生命安全,过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不管孩子能不能救,不管结局是否圆满,他都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伟大的父亲,了不起的父亲。)
二、精略结合阅读,感受不同形式的爱
(一)导语:父母的爱有很多种,有的象阿曼达的父亲一样,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爱,有的可能是我们*时觉察不到的无微不至的爱。阅读《慈母情深》,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交流: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深情?
(三)填表:今天,我们不仅被《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伟大的父爱感动着,也被慈母的浓浓深情感动着,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太投入了,同时,也是文章的原因——太感人了。
作业:
1、填写表格
2、回忆生活中,父母亲关爱你的一个画面,写一个片段,注意,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具体。
慈母情深(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利用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方法,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思想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从课文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表达方法。
2、难点:
在心灵深处受到深厚父子之情的震撼。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1、齐读课题。
2、认读词语:
大屏幕出示: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坚定、挖掘、绝望、瓦砾、颤抖、拥抱。
3、指名读课文。
4、请学生能从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来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悟,叩响情感和弦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就记录在文章每一个细节里,所以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要关注文章的细节,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都包含着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要注意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字或许能让人感慨万千,一个词语或许能打动你的内心,一句话或许能震撼你的心灵,所以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用自己的心去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感受。
三、细读品味,掀起情感波澜
1、感悟父亲的伟大:
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就是这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1~12自然段,通过对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透示着父亲的内心世界,自己认真地读一读。
⑵读了这部分内容,(手指板书)我们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感受着这人间最伟大的父爱,此时此刻,你也一定会被父亲对儿子的这种挚爱深深地感动,那么是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或是文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打动了你呢?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⑶引读:
(出示:谁愿意帮助我?)
当所有孩子的父母都绝望地离开,当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的时候,他的回答是……
当消防****处于安全地考虑请这位父亲离开的时候,他的回答是……
当警察走过来,劝他回家时,他的回答是……
⑷透过父亲这近乎于精神失常的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此时最需要的是帮助、救子心切。)
⑸父亲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儿子在等着我!)(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只有父亲才有可能给儿子以生的希望,这是一位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呀!一位多么信守诺言的父亲,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呀!
2、感悟儿子了不起:
⑴在历经了饥饿、疲倦、危险,在历经了38小时不懈努力后,奇迹终于出现了,课文接下来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老师把这对父与子的对话打到了大屏幕上,请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读这部分内容,让我们继续在关注细节和感受语言中去体会。
⑵请两名学生读。
⑶请其他的学生透过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评一评他们读得怎样。
⑷再次指名读。
⑸男女生合作读。
3、最后一段:
⑴齐读(出示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⑵(指屏幕)在读这段话时,哪个词语一下子就跳到了你的眼前呢?
重点理解:了不起、无比幸福。
四、回文引读,引*感升华
1、教师引读。
出示句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当地震瞬间来临,让整个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的时候,一位父亲便开始了艰难救助儿子的历程,因为他要信守自己的诺言,那就是──
当所有人都在绝望中劝说这位父亲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当年仅7岁的儿子面对黑暗、饥饿、恐惧和危险时,是父亲的话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那就是──
当安全出口向14位孩子敞开的时候,儿子选择最后一个离开,因为父亲的话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
2、教师总结: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用他们深厚的父子之情,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融注了人间真情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等着我们去写,课下,我们将开展一次以爱为主题的语文活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一场大地震发生中,一个七八岁孩子被埋在废墟中,他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情景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的境界,调动学生的激情是必要的手段之一。课堂上,我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使他们和课文情景能融为一体。
二、阅读中体验、感受文章的情景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课文中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所得。
有学生提出了困惑:“如果儿子死了,父亲不是白挖了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简单地否认,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到:努力有可能成功,放弃则意味着失败。只要有白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白分之百的努力。哪怕儿子真的"死了,也无怨无悔。因为父亲做到了他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体现人文性。在释疑解惑中进一步明确道理。
四、升华感情、展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次展现了人文魅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而《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本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教学时,我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了不起的父与子”,一步步深入思考,以“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为主线提领全文,使学生体会父亲的执著,守信和儿子的无私,对父亲的信赖,体会崇高的父子亲情。
教学时,注重于对句子的理解,也想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但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朗读训练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注意取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
为了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搜集了优秀的教案,观看了优秀视频,甚至记录了精彩的过程,又针对自己的能力,本班的.学生特点,采取了王校长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思路,针对本课的第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思路,针对课题质疑,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检查新词,通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掌握新词,解质疑: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用课文中的句子说。出示洛杉矶地震图片进一步了解地震的大。在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课文比较长,我显得耐心不够,没有进一步耐心引导学生概括课文。走进了不起的父亲,让学生默读,用笔写出自己的点滴感悟,学生能找出句子,通过读、想象、说、写,学生能揣摩出父亲的内心世界,感悟到父亲的了不起。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拓展延伸中,联系汶川地震中的感人瞬间,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无私,接着回顾父亲关爱自己的点滴,感受无痕博大的父爱,自己也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学生能够体会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能够读出,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但在上课时,我有时缺乏教学机智,有些地方自己说得较多,课堂情感的酝酿没有达到高潮。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
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是有效提问。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5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我选择了“一个中心”的教学策略,解读文本,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
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寻找最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在承上启下处反复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
文中的父亲行动的了不起。仔细研读,不难发现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片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但父亲依然坚持,还从中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
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的了不起,是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让”得感人肺腑。这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这一“让”巧妙地将父子重逢,相互对话的情景与文章中心融合在一起,主题更加明确突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6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表现父亲形象的内容有:父亲悲痛欲绝,但又重新挺立的画面;父亲不听劝告,坚持挖废墟救儿子的画面;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的画面。在这三个内容中,第三个内容是最重要的,一是因为这段话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二是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小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父亲依然坚持等画面。因此,只要抓住这个内容,即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作为文眼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先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累,然后试着用朗读表达这种累;再从“没人再来阻挡他”研究人们产生这一变化的缘由,体会父亲的孤独和苦闷;接着从父亲的惨样读出父亲沉甸甸的爱和饱含血泪的情;最后深究父亲的精神支柱,提升形象。我是这样教这一段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还要罗列这些时间呢?让学生明白这样写,表现出了父亲救助儿子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儿所克服的巨大困难。紧接着我又说在这个过程当中,父亲一定是很痛苦的,他一定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危险,那么他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呢?你能想象出他的内心吗?请你把你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同学们写得非常好,也体会得非常深刻。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7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讲述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章的情节并不复杂,最大特点是以“情”字贯穿,尤其是几处对父子俩的语言描写,情真意切,极其感人。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这样落实的: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了那样纯理性、毫不动容的对文本的解剖。
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在文中,父亲说的“你是来帮助我的吗?”“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贯穿全文。故在教学中,我紧紧地抓住这条感情线,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悟父子俩之间的对话,从而感受到爱的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阅读感悟还不够深入充分,对父爱的理解也只是存在表面层次。没有触及孩子灵魂深处。此次教学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语言的训练还不够扎实;缺少对写作方法的总结讲解;少了一些生成的精彩。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8
这学期有幸聆听了我们组的骨干教师马忠彩的阅读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听时感触颇深,听后细细品味,更是受益无穷。借此机会原与各位老师共同交流探讨。
亮点之一:理解多元,朗读个性化。
课文中出现这样一段人物对话: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谁愿意帮助我?”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马老师马上抓住这段人物对话进行朗读指导.马老师紧紧这段中“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三句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但是父亲的心情一样吗?该怎样读呢?马老师强调多元理解,个性感悟。再如“阿曼达!我的儿子!”一句,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声音读出父亲喜出望外的感情;有的学生认为父亲连续挖了三十六个小时,又饿又累,应该压低声音放慢速度体现出悲喜交集精疲力尽的感情。还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一句时间的退役该怎么读有的学生觉得应慢点读,因为父亲累了,有的认为应该快点读,因为父亲已经等不及了.马老师因势利导,相机点拨。可以说个性化的朗读指导,掀起了这节课的高潮。
亮点之二:读写结合,深入研读。
朗读升华,已然把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听课人无不被马老师纯熟的驾驭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所折服。但学完文本后,马老师又把文本当成了凭借,适时的进行读写结合。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里只写了人物的动作“挖”,那你能想象父亲当时是怎么想的吗?请同学们拿出写在作业本上。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想象一心只想救儿子的父亲,想象非常合理。语言催人泪下!情感。练笔朗读,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了,打动了每个人的内心,让学生收益无穷呀!
课程改革大潮中,每个有志于小学语文的改革者都在艰难探行。而马老师却能不露斧凿痕迹,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课堂教学水乳jiao融,实在让人叹服不止,名师就在我们身边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9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我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我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以下是我教《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反思:
(一)教学思路体现了“一条主线,两个场景”。条理清楚,令人一目了然,突出了教学重点。“一条主线”就是感悟父亲的了不起。“两个场景就是”:一是别人劝阻父亲别挖的场景;二是父亲奋力挖掘38小时的场景。
(二)充分引导了孩子们读,让同学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时有层次感,有目的性。例如在重点段12自然段中,我先引导孩子们读出父亲的累,然后通过想象写话,让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读出感受。接着当学生明白父亲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永恒的承诺,有希望,又要同学们带着希望去读。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方式读,有评价读、范读、想象画面读、引读,齐读等形式,在层层推进的朗读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从学生的朗读中我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不断升华。
(三)注重了学生的自读感悟,我让学生边读边写批画;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段落去理解课文,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进行句子的对比,体会写作特点等语言文字训练,使课堂教学比较扎实有效。
(四)贯穿了读写结合,给学生们练笔的机会。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想象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更深地走进父亲,情不自禁地感动于父亲的了不起。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我的不足:
(1)教学时间紧,学生自学时间偏短,写话时间、交流感悟的时间也偏少。
(2)在教学中,我面带笑容,与文章那分深沉的基调不太协调
(3)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学生的情绪没带动起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课文,抓住了“一个中心线索”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由这个中心点挖掘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仔细研读,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场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学生很明显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能体会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体验感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就要有动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样多个环节的朗读,反复地感受,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父与子之间的情感。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中有两句父亲的语言描写:(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虽然父亲口中是同一句话,但是却包含父亲截然相反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但是我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6)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1
在不知不觉中,眼泪在眼角流过,划过脸颊,流到嘴里,滴进心里。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与子那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老师说得对,有时父亲对自己的孩子照顾得比母亲还细。然而,父亲给我的,不仅是伟大无私的夫爱,还有慈母般的呵护。
他太辛苦了。面对我这为生活日夜奔波而三个星期才回一趟家的父亲,面对我这为工作倾尽心血、为我不辞辛苦的父亲,怎能没有一丝感动?
血浓于水,根叶相连。父亲给了我他所有的爱。从幼儿园到小学,我的每一次进步都有他的鼓励。我知道,父亲从我小的时候就非常疼我。有了弟弟以后,他依旧那样爱我,呵护我。对我的爱胜过对弟弟的爱。记得小时候,我比较调皮。常常把鞋子弄得很脏很脏。而父亲,用他那双大手给女儿舒适、快乐;用他那双手为我做他所能做的事。
爸爸每天都在外边奔波,我虽然每天都见不到他。但令我自豪的是,我们能向《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样。心永远在一起,永远都不分开。
我为了爸爸留下了一行泪。让这泪化作一阵春风,吹干爸爸脸上的汗珠;让这泪化作——个信息,让爸爸快快回家;让这泪化作一腔祝福,在人生之旅中陪伴着这个最爱我的人——爸爸!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2
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一位父亲为了儿子不怕各种困难,因为他尽了一个父亲应有的父爱。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长途坚持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这篇课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父亲坚持不懈、努力挖掘,不怕困难、不怕艰辛、无比坚定,不顾劝阻以及时刻为孩子着想的浓浓父爱之情。
父亲不怕困难,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别的家长都走了,而他还在不停地挖,许多人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了,人们都认为他精神失常了,但他一心想着儿子,不再理会旁人的劝说,当他挖到38小时,他终于听见了儿子的声音,当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说明了父亲为了救出儿子,自己这么苦都还在坚持挖掘,这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呀!
没有这无私、高大坚定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危机四伏的挖掘,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父亲那浓浓的父爱吗?
生活中,我也常常体会到父爱。
每天爸爸都会送我上学和我说再见,一次,快迟到了,一到门口,我忘记和爸爸说再见了,刚跑一下,爸爸,忽然叫住我:“拜拜,好好学习哦”,然后,跟我挥了挥手,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进,从那以后,每天爸爸都要跟我再见并鼓励我一句,这段时间,我感到了父爱,从这不经意的动作中体会到爸爸对我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正是有了这坚定的父爱,才能把儿子救出来的。
有些父爱是无言的,从那细心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有些父爱是严厉的,从那一声声训斥可以看出,有些父爱是关心的,从那声声问候可以看出,有些父爱是美好的,从他陪你的玩乐可以看出,有些父爱是是幽默的,从那声声笑话中可以看出。
总之,一句话,生活中谁都离不开父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3
有的人说父爱如山,坚固可靠,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父爱并不比母爱逊色。父爱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这种爱一直都在无微不至的关心着你,照顾着你,看着你一点一滴的长大,它一点也不比母爱少。只是父亲更多的是对你的严格要求,可是自从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却懂得了这个道理。
这一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在混乱中,有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去找儿子,找儿子的过程中不断有好心人去劝阻他。可是他总会问到:“谁愿意帮助我?”可是没有人给他一个肯定的回答,他就会埋头接着挖,消防队长和警察都阻挡他,可他还是不听劝阻,直到他挖到第38个小时找到了他们……
当我读到12个自然段的时候,觉得这里就是最精彩也是最感人的片段时,总会不禁感慨道这位父亲真伟大,为了找到儿子,这位父亲不眠不休的找了38个小时,这位父亲为了找到儿子奋不顾身,而文中的阿曼达被父亲找到的时候,第一时间并没有先让自己急着出来,而是先让同学们出来,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值得让我们学习。
而这让我想到我自己的父亲,说我写字不好看,说我考试考不好,反正我在我爸爸的眼里就是这样不好那里不好,这个应该这样做,那个应该那样做,必须要听从他的话,必须要做的规规矩矩,每天都是对我严格要求,可是文中的父亲却为了找儿子奋不顾身,感动至极,在我的眼里爸爸对我太严格了点,我甚至有一点厌恶我的爸爸了,可是爸爸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让我长大以后有出息,才会对我要求严格,看到阿曼达那先人后己的.精神,就会想到自己的同学动不动就吵架,斤斤计较,因此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父爱并不比母爱逊色。,懂得了父爱也是一种力量,只是你看见摸不着。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4
我懂得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作为子女的应要尊重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位父母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儿女的,虽然,现在的父母工作繁忙,没有好好地跟孩子谈话,玩。但,你知道吗?我们的父母却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贝多芬。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这些名言名句不也就说了父爱是伟大的吗? 在文章中,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正是这句话,使父亲坚定了救儿子的信念,在其他人认为没有希望的情况下,父亲不顾一切,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以及其他伙伴。父亲对儿子的责任感使我深深受感动了。 其实儿子也很伟大,是因为常达38小时的漆黑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七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要坚持。当得到父亲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人是他人说让我的同学先出去吧,无私无畏,勇敢的同死神搏斗,最终得以生还他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记得有一次,我去学吉他那一天,下了倾盆大雨,而我却没有带雨伞,是爸爸拿着雨伞去接我,雨伞只带了一把,爸爸毫不犹豫的把雨伞给了我,我没有被淋着爸爸却被雨淋成了落汤鸡。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文中父亲的话中我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信念是隐藏在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信念,让我们勇敢无畏的面对生活艰难贫困和命运的潮起潮落,信念与无无形的强有力的支撑着我们精神的尽量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坚定信念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5
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教了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从中,我明白了很多。
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都在仅仅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一位父亲,坚持救出自己的孩子。而当他找到自己的孩子,并让他从废墟里出来的时候,他的孩子却说:“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因为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个孩子懂得舍己为人,舍己为人,舍己为人……这段话便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舍己为人”,简单地说就是心中有他人。也许很多人说自己是舍己为人的那种人,也许还有人说自己肯定会成为舍己为人的那种人,但真正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又有谁能够做到“舍己”呢?如果你做到了“舍己”,你肯定会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你在大家的心里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印象,竞选班干部,你的票数肯定也是遥遥领先的。“舍己”,对,就是“舍己”!
“舍己为人”,还让我想起了许多人。第一个就是最美司机——“吴斌”。当不明飞行物砸向他的时候,他忍着剧烈的疼痛,做好了停车工作,确保了二十多名旅客的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因为伤得太重,而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一年,吴斌年仅48岁。
“最美妈妈”——吴菊萍。2011年7月2日,杭州滨江市的一个小区里,有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接住了那个女童。但是她自己的手臂却骨折了。这难道不是舍己为人吗?
舍自己,帮助别人,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品质。文中的孩子,是舍己为人的,而他,是我学习的目标。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舍己为人”,一个对我来说意义深刻的词语。
“舍己为人”像一团火苗,不断地向人们展现它那无限魅力。人们将会永远记住这火苗!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7)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1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一场大地震发生中,一个七八岁孩子被埋在废墟中,他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情景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的境界,调动学生的激情是必要的手段之一。课堂上,我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使他们和课文情景能融为一体。
二、阅读中体验、感受文章的情景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课文中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所得。
有学生提出了困惑:“如果儿子死了,父亲不是白挖了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简单地否认,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到:努力有可能成功,放弃则意味着失败。只要有白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白分之百的努力。哪怕儿子真的死了,也无怨无悔。因为父亲做到了他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体现人文性。在释疑解惑中进一步明确道理。
四、升华感情、展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次展现了人文魅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十七课课文,是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在教学中我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学生从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的艰辛和父亲伟大的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人。从阿曼达在废墟上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父亲为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变得勇敢富有爱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亲情能创造神奇般的奇迹。
结尾我设计两个可能发生的局面一是找到儿子但儿子已经死了;二是父亲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天国和孩子在一起。在这两种情况下父亲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吗?学生感受到父亲都实践了他对儿子的诺言,展示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这足以让人尊敬,让人觉得“了不起”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了发展。
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猛然想起*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在什么情况父亲说过这句话。在描写爸爸外貌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此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作为课改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自身的教学水*还不过关,课上的应变机智不强,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时,连叫了3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心中有些慌乱(因为这节课有校长听课)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因此我也非常紧张,致使自己不在状态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深深地知道在教学上离校长提出的教学思路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氛围。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两个简单又跟课文紧密相关的导入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大和给人带来的巨大灾难,“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并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围绕全文的问题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方面来深入课文,品味重点句段。感悟父亲了不起时,先让学生画出表现父亲了不起的段落,主要在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送进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如表现父亲了不起的文段有“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体会36小时有多长,*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6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的坚持和对儿子的爱;其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而是要罗列时间进程,让学生品味时间后面隐含的深意;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感悟是对父亲的信任和父亲的那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七岁的阿曼达充满力量,坚持等待。从而进一步领会父爱的伟大和承诺这一力量源泉给父子带来的影响。同时小练笔,“想象废墟中的阿曼达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也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对进一步理解课文,领悟课文的深刻内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我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情势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没有使父亲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能关注到这些细节,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太少,没有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是一大遗憾。而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思考,要多关注细节,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8)
——地震中的父与子 (菁选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地震中的父与子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子的了不起——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重点)
3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时的了解,你能描述一下地震吗?
2、地震是残酷的,无情的。它毁灭了多少美好的家园,无辜的生命。地震虽无情但人有情。只要多一份信念,多一丝期望,就会多一个奇迹出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3、有谁愿意帮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子?
4、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二、感悟主旨
(一)请同学们打开书,想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与感受,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二)汇报
师: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
1、 理解第2、3段:1)“冲向”:体会出父亲急切地想见到儿子。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中的“漆黑”可以体会出父亲以为已失去了儿子,心情沉痛。师: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该怎样呼唤儿子?谁能喊?
3)猛地想起、坚定的站起”等词句理解。
2、 理解第5段:主要抓住别的父母和父亲的对比、父亲的眼神和话来理解。
3、理解第12段:这段话展现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同学们齐读这段,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
A、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可以体会出父亲挖的时间长。师:我也写了一句话:他挖了36小时,没人现来阻挡他。找生读体会作者为什么那样写而不象我这样写。(作者这样写更能让^人’体会到时间的漫长)
B、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出什么?从满脸灰尘可以体会到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从双眼布满血丝可以体会到父亲已经36小时没睡了,很累了;从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可以体会到可能发生大爆炸了,也可能父亲被什么东西划伤了。师: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作者也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句外貌描写你们就体会出这么多,多精妙!多传神啊!
C、没人再来阻挡他:再来说明有人曾经来过但又走了。都有谁来过?找找。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们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帮助我?”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和警察在这干什么?他们为什么来劝父亲?(更能表现当时很危险)
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师: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真的失常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理解父亲说的这句话。当儿子伤心时,父亲会劝他;当儿子高兴时,父亲会和儿子分享;当发生大地震时,父亲也要和儿子在一起,所以才要挖。
4、师:在漫长的36小时,不!38小时里,父亲又累又饿,受了伤,没有一人来帮助他,但他却一直挖。老师非常想读这段给大家听。(师范读)谁也想读?生练习后指读。
5、那么,在这38小时里,是什么支撑着父亲挖下去呢?
师:父亲如此的了不起,儿子的了不起又表现在哪呢?
1、理解16段:生谈体会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4个孩子,只的6、7岁大,都蜷缩在墙角,什么也看不见。饿了,没有面包;渴了,没有水。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你们听到了吗?听到阿曼达的声音了吗?
2、理解23段:生谈体会。如果你是阿曼达,怎么对父亲说这段话?生读
3、又是什么支撑儿子等了38小时呢?
4、现在阿曼达和他的同学得救了,让我们把这一幕展示出来,一起读这段父子^对`话。老师读父亲的话,同学们读父亲的话,再找一位同学读旁白。
5、齐读最后一段,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幸福的时刻吧!再读一次。
三、总结升华
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我被那个为了寻找儿子在废墟上挖了38个小时的父亲而感动,为那个在废墟下等了38小时的儿子而喝彩。你们呢?回忆一下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令你感动的一幕幕,找出来有感情的读出来吧!(生练读后指读)
四:作业:
1、如果你是被救的13个孩子之一,会对这对父子说什么?做什么?回去写在日记本上。
2、最后送给大家一件礼物:一本书《感悟父爱》在这本书的序中有一句话很感人,也很富有哲理: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挖 等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3
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是看图、根据图意编故事并表演。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段文字和五幅图画。文字有四句话,前两句是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内容,能完整有顺序叙述出来。后两句是引导同学联系身边曾经发生过的类似事情(同学之间、小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最后化解),选一件以小组为单位编小剧本,并分配角色、组织对话在全班表演。插图描绘的是两个小朋友打架之后分别去找哥哥、姐姐告状,哥哥、姐姐领着他们向对方道歉,然后大家在一起愉快地玩游戏的情景。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
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
2.能把身边相似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化解矛盾。
〔教学准备〕
文中插图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5幅插图和说话要求的前两句,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前一部分内容是看图正确理解人物对话,并有层次叙述表演出来。
2.同桌讨论,自由练说。
同桌之间相互补充,练习把图上内容说清楚、完整。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选择适当对话并表达出来。
3.请同学把图上内容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理解得是否合理、对话是否准确表达了图中人物的心理这些方面来评价,为下面环节做好铺垫。
4.出示说话要求的后两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5.小组交流,充分练说。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事件并合理安排角色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动。(重点是合理安排对话和表现人物的心理。)
6.全班表演,大家评议。
引导学生有依据地评价优胜小组。
注意:要掌握分寸,要在第3步基础上进行评价,但要注意事件是否真实。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扩展9)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菁选2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危险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我上第一课时,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以下是我教《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反思:
(一)教学思路体现了“一条主线,两个场景”。条理清楚,令人一目了然,突出了教学重点。“一条主线”就是感悟父亲的了不起。“两个场景就是”:一是别人劝阻父亲别挖的场景;二是父亲奋力挖掘38小时的场景。
(二)充分引导了孩子们读,让同学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时有层次感,有目的性。例如在重点段12自然段中,我先引导孩子们读出父亲的累,然后通过想象写话,让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读出感受。接着当学生明白父亲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永恒的承诺,有希望,又要同学们带着希望去读。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方式读,有评价读、范读、想象画面读、引读,齐读等形式,在层层推进的朗读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从学生的朗读中我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不断升华。
(三)注重了学生的自读感悟,我让学生边读边写批画;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段落去理解课文,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进行句子的对比,体会写作特点等语言文字训练,使课堂教学比较扎实有效。
(四)贯穿了读写结合,给学生们练笔的机会。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想象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更深地走进父亲,情不自禁地感动于父亲的了不起。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我的不足:
(1)教学时间紧,学生自学时间偏短,写话时间、交流感悟的时间也偏少。
(2)在教学中,我面带笑容,与文章那分深沉的基调不太协调。
(3)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学生的情绪没带动起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针对我们两个班的实际情况,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不过还好学生有提到这点的,我及时给予肯定。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而且我自认为,我提问的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让课堂有些被动,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是不够大胆,不敢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一直都是我做的不好之处,其实都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将课堂交给他们是必然的,今后必须学会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做好我的引导就行。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先是故事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接着以预习检查的形式学习生字,指导重点段落的朗读,在此期间重点指导易错字。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我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只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原因?让学生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指导读,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学完本篇课文后,又出示了同类文章《拐弯处的回头》,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明白父母的爱有时候是藏在微小的细节处。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用诗句的形式写写父母的爱。
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设计较好的地方是:能根据海量阅读“删繁就简”的要求,只抓住一个中心问题理解课文,并且能拓展同主题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
但这节课,我也存在有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虽然本节课我做了许多准备,自己对文本研究较为具体深入,但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当我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时,学生当时有很多答案,有认为“了不起”的,有认为“坚强勇敢的”等等,而我因为预设,想把学生引导到下面一个问题,所以只简单地把答案归结为“了不起”。如果这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中心问题引导不恰当。虽然本节课我只抓住了一个中心问题,但由于急于赶后面的环节,想进行同类文阅读和小练笔拓展,因此对于“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这个中心问题,感觉学生的认识仅限于我所创设的阅读填空,并未真正深入。特别是“为什么说父亲是了不起的”这个问题,应该多找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让孩子们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和环境,真正地体会到这位父亲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寻找自己的孩子,这样会远比完成填空理解得深刻。对于“儿子为什么了不起”这个问题,处理得也不够深入,如果让孩子们想象一下阿曼达当时在废墟下的情况一定更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和无私。可是这些我都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完全是因为时间问题。现在想来,课前让学生先进行的10分钟的朗读检查,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一些重点段比如第3段,第12-16段,学生在回答中心问题时就会提到,这时在体会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朗读更恰当。
3、同类文阅读,本节课可以更多些。近两日读到施久铭老师的文章《“主题阅读”的改良之道》,深受启发。施老师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采用“以文带文”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死抠细节,而要发挥串联作用,把整块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有所放,才有所收。放的是教学中过于重视讲解教材的部分,收的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当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不发生转变时,数量再多的阅读也只是偷偷摸摸,零敲碎打。”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自己的步子迈得不够大,总觉得要先把课文讲透,再去阅读。想一想,阅读的多了,理解能力不是更能提高了吗?理解能力要靠“悟”,理解能力和老师讲得多少没关系。针对这节课,如果压缩课堂讲课的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几篇同类文章,目的不单纯指向于本课的体会几种描写方法的作用,而只是体会单元目标“父母之爱的深厚与宽广”,这样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一定是有帮助的。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先是故事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接着以预习检查的形式学习生字,指导重点段落的朗读,在此期间重点指导易错字。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我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只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原因?让学生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指导读,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学完本篇课文后,又出示了同类文章《拐弯处的回头》,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明白父母的爱有时候是藏在微小的细节处。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用诗句的形式写写父母的爱。
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设计较好的地方是:能根据海量阅读“删繁就简”的要求,只抓住一个中心问题理解课文,并且能拓展同主题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
但这节课,我也存在有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虽然本节课我做了许多准备,自己对文本研究较为具体深入,但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当我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时,学生当时有很多答案,有认为“了不起”的,有认为“坚强勇敢的”等等,而我因为预设,想把学生引导到下面一个问题,所以只简单地把答案归结为“了不起”。如果这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中心问题引导不恰当。虽然本节课我只抓住了一个中心问题,但由于急于赶后面的环节,想进行同类文阅读和小练笔拓展,因此对于“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这个中心问题,感觉学生的`认识仅限于我所创设的阅读填空,并未真正深入。特别是“为什么说父亲是了不起的”这个问题,应该多找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让孩子们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和环境,真正地体会到这位父亲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寻找自己的孩子,这样会远比完成填空理解得深刻。对于“儿子为什么了不起”这个问题,处理得也不够深入,如果让孩子们想象一下阿曼达当时在废墟下的情况一定更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和无私。可是这些我都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完全是因为时间问题。现在想来,课前让学生先进行的10分钟的朗读检查,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一些重点段比如第3段,第12-16段,学生在回答中心问题时就会提到,这时在体会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朗读更恰当。
3、同类文阅读,本节课可以更多些。近两日读到施久铭老师的文章《“主题阅读”的改良之道》,深受启发。施老师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采用“以文带文”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死抠细节,而要发挥串联作用,把整块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有所放,才有所收。放的是教学中过于重视讲解教材的部分,收的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当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不发生转变时,数量再多的阅读也只是偷偷摸摸,零敲碎打。”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自己的步子迈得不够大,总觉得要先把课文讲透,再去阅读。想一想,阅读的多了,理解能力不是更能提高了吗?理解能力要靠“悟”,理解能力和老师讲得多少没关系。针对这节课,如果压缩课堂讲课的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几篇同类文章,目的不单纯指向于本课的体会几种描写方法的作用,而只是体会单元目标“父母之爱的深厚与宽广”,这样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一定是有帮助的。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阅读课,课文情节感人,特别是课文中描写父亲靠在着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着我!”坚持不懈地在废墟中挖掘36小时,寻找儿子;课文最后一部分描写儿子在危险中坚信父亲会来救自己,并抚慰十四个同学,父子俩终于能*安相聚。抒发了父亲伟大的父爱和父子坚定的信念。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关预习作业,对课文内容要熟悉。教学中我首先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如:生字词,诵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三个主要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谈感受,课文中哪部分最使你感动,并做上记号。
3、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学生较积极地参与讨论。讨论后,学生自主地汇报讨论结果,我也相应地指导及归纳。学生基本上了解掌握课文的知识。最后,我布置堂上练习,在课文插图下写上一段话,鼓励学生大胆写出感受。陈秋红同学回答得很好,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今后教学中,应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多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学习方法,让全体学生有能力自主学习。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6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同学的传奇故事。这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本课的学习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作为第一课时,我先走进的是这位父亲,即课文的1—12自然段。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两个片段:一是父亲不顾旁人的劝说,坚持要在废墟中挖掘,面对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的阻挡,父亲的回答只有三句问话,体会父亲这三次问话心情的不同则是重点。二是父亲不顾自己身心的疲惫,依旧执着地坚持了38小时,重点感悟作者罗列时间的细节以及描绘父亲外貌的语句。
由于上公开课,我比较紧张,在对文本的把握处理上有些稚嫩,节奏有点快,忽视了很多细微的地方,以至于教学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不能游刃有余。例如,学生认为11自然段体现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在备课的时候并未做详细的预设,面对他们突然的反馈提问,不能机智地做出恰当合适的评价语。此外,学生可能对父亲的心理变化理解得不够透彻,最终影响整个父亲形象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个人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联系了身边实际,多媒体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三位父母的感人事迹,在图片和音乐的渲染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容易就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受到了情感熏陶,从中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有了这样一个铺垫,接下来课堂小练笔中学生们变得有话可说,勇于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心声,比*时习作表现时要好得多。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经过了一次教学上的小历练,发现作为一名新手教师确实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文本分析不能深入浅出,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教师评价用语单一,课堂掌控的能力不足等等,也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永远是生成的课堂,备学生有时候比备课本身要重要。针对不足之处,我需要自己不断地反思和锻炼,才能有所进步,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只有努力才可以做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7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力求抓住文眼,聚焦形象。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
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课前,对于这个教案,我觉得内容有点多,如果学生上课配合不好,很可能我设计的环节会耽误时间而导致课上不完。通过半学期的努力,根据我对我班同学的了解,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好。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配合也很默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很顺畅,包括中间的指导朗读环节,我觉得能让孩子充分地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不仅把课文学完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
但作为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连叫了三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
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8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课文,抓住了“一个中心线索”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由这个中心点挖掘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仔细研读,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场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学生很明显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能体会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体验感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就要有动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样多个环节的朗读,反复地感受,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父与子之间的情感。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中有两句父亲的语言描写: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2)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虽然父亲口中是同一句话,但是却包含父亲截然相反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但是我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9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
“讨论交流”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八个“讨论要点”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全面地理解课文。这说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重视生字词的教学
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时生字新词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再让学生范读生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以及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容易写错的部件,进行具体的订正和指导。并对“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挖掘”等生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理解,可见教师对生字生词教学的重视。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第二课时的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背一背古诗《游子吟》,在读背中感受*凡而伟大的母爱,再让学生说说父母在*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写写,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
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二,案例中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设计不符
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原则,还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例如,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教学环节中,环节设计为“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本没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课文”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本教学环节应该改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更恰当。而在教学环节三“引导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中,教师在引入教学的谈话中说:“我们要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才能把文章读得恰到好处”,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却以“讨论”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八个“讨论要点”在教师的一步一步的指引下,针对相关的内容和重点语句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并以教师的提问和小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人以“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还违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原则。
第三,沿用已被摒弃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第二课时的第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意思。这样的教学要求是已被摒弃了的老教法,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其实在此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效果会更好些。
第四,课外作业安排与课时教学内容不匹配
例如,第一课时的课外作业——“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表面上看是在为下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做准备,但实质上与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而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的1至3题”与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并且课后练习题2已于第一课时的“讨论要点三”已经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流,不必再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给学生;而第3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应安排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前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更恰当。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激情:“大家看,一场大地震正在发生,一个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读一读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读中体验,感受文本的震撼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着急、担心——悲痛——坚定——激动——幸福。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感受,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所得。
四、升华感情,再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现了人文魅力。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我们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们,成长了自我。
这篇课文的教学,体现了语文浓郁的人文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
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说说父母在*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思维导图,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2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感人故事。
我所讲的内容为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扫清生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理清脉络;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本堂课中,值得庆幸的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积极的回答问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深的明白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课后我根据各位前辈的指导认真的做了反思:
一、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非常震撼人心的文章,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这伟大的父爱,深厚的父子情呢?这离不开一点——朗读,而且是有感情地朗读。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朗读不仅可以发展语感,还可以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多加培养。
二、忽略了“自然段”和“部分”的区别。
在本课的学习中,有要求学生给文章划分部分。当时学生将“部分”称做一大段,其实以前也出现过此类问题,只是那时我认为学生懂其意思,无大碍,便一直没有指出。后来经张秋月主任指出,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这样久而久之难免会使一些同学混淆,同时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语文的严谨性。是的,我想在教学中关于“自然段”和“部分”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个,但我唯一确定的一点是这都不是小问题,不能忽视。
三、“概括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方法的问题”讲的不够到位。
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一篇文章要小学生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确实不易。所以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着概括还要学会寻找方法。在这方面我给孩子们的训练太少,同时也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引导。即在概括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将整个故事复述一遍,再在复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最后对这个概括进行浓缩。
在反思中,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我深知自身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摸索,使自己进步也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3
丽雅交待今天的两节语文课用来第四单元考试,可因为打印室的机器坏了,所以只能临时准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备课如果是有感觉的话,时间少点也不要紧。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我先初步理清了课文头绪,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将这位父亲形象借助课文语文语言铭刻在孩子的心里。如何分层落实呢?
一.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这场大地震。从对地震的一般了解到具体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直面父亲,浓墨重彩
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文中唯一带有强烈个体情感倾向的就是结束时“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的表达。我想这也是作者在写完整个故事之后,无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对这位父亲最重彩的描写就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从时间的长度,父亲的外貌,他人的行为等角度将一个偏执得有些发狂的父亲作一个细致的描写。在这里,“36小时”是个怎样的概念?那是整整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漫长,那是学生两个星期的课时量!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在不断地挖着,在一片废墟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难与危险啊!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三.旁敲侧击,映衬烘托
在这一场灾难中,在这一片废墟里,其实还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遭遇。难道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或是爱的不够深吗?为什么会只有这一位父亲孤军奋战呢?不是的,那是面对一片废墟,凡是还有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
所以,很多父母“绝望”地离开。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没有希望”是多么辛酸的无奈,消防队长与警察以专业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这里太危险”!但是,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规劝都无法使父亲放弃一个没有理智的行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一次又一次语无伦次的回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追问,让我们看到此时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分析都不存在,占据他内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间曾经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对读,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伟大的父爱超越一切!
整个设计简单、朴实,紧扣语文本质,紧贴情感共性,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深刻的爱之旅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课文,抓住了“一个中心线索”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由这个中心点挖掘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仔细研读,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场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学生很明显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能体会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体验感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就要有动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样多个环节的朗读,反复地感受,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父与子之间的情感。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中有两句父亲的语言描写:(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虽然父亲口中是同一句话,但是却包含父亲截然相反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但是我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5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直奔中心,以疑促读。
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板块,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二、抓关键词,领悟感情。
1、“他挖了8小时,……”中,我抓住“挖”,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父亲除了“挖”还要做哪些事。学生很轻易就说出了“搬、扒、刨、推”等动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的艰难、艰辛。
2、“颤抖”父亲为什么会颤抖?学生比较容易地说出了“因激动而颤抖”“因疲劳而颤抖”但学生很没有体会到父亲此时急切的心情。我让学生找到文中的这句话“一个安全的出口……”我马上让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儿根本就不安全,父亲急切地想尽快救儿子脱离险境,所以声音会“颤抖”。
3、“幸福”是什么让父子俩如此幸福?(爱、承诺、信任、亲情)再让学生们幸福地读一次,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这一主题,起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
三、巧妙引读,读中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句子,在读中去品味、去感受、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所包含的感情,我精心设计了3处引读。
1、在其他人阻挡父亲挖掘时,父亲看似简单相似的三句问话,却蕴藏着不同的内心世界(恳求—焦急—发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甚至失常,所以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通过点拨、引读,学生们走进了文本,和文本进行了对话,进一步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多次回应引读重点句“他挖了8小时,……”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在挖掘时的艰难、艰辛,时间的漫长,以至于最后伤痕累累。
3、在学生体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父亲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时,就这个句子我设置了三次引读。这三次引读刚好与课后习题结合起来。
四、读中想象,超越文本
在学生读懂了“他挖了8小时,……”这一句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不尽如人意时,我适时加以点拨:可以加上父亲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了,其中余楚楚描述的画面令全班惊叹,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点头赞许。
在体会儿子的勇敢、了不起时,我让学生闭目想象,通过我的描述,把学生带入到阿曼达所处的废墟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7岁的阿曼达,在如此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
五、巧妙拓展,激发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当学生体会到父亲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所表现出来伟大无私的父爱时,我结合汶川大地震,出示了4幅催人泪下的图片(1、跪寻儿子 2、背儿子回家 3、陪儿子治疗4、手机短信)凄惨、悲凉的背景音乐响起来,再加上我动情的旁白(后来声音颤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当时感人的情景不但感染了全班同学(好多学生的眼睛红红的),还感染了听课的评委、老师(当时,好几位老师在擦眼泪,下课后还有老师在擦眼泪)。我想这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感情被调动起来了,被激发出来了,“父爱”这一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在结束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一篇也是表现伟大父爱的文章《父爱没有力学》,让他们课后去读一读,达到“教一篇,带一篇”的目的。
六、分角色读,走进文本。
在教学父子相见时的对话时,我安排了分角色读课文,我也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充当父亲的角色。我相信这样既起到了引导学生怎样走进文本,读好文本,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又能让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融洽师生关系,烘托课堂气氛,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七、精心设计,巧妙板书。
我精心设计了板书,结合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就这样生成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6
第六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句子中体会父母之爱。《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更要以它为例子,切实贯穿落实以上两个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抓住事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六要素分别是什么,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它们串联起来,自己概括出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主要是抓住父亲的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进行挖掘,适时提问学生父亲在说这三句问话时的心情有何不同。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明白每一句问话中包含的所思所想。指名让学生分析,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觉得还可以用采访的形式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呢?”这样一采访,可以更深地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处,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且引申出父亲对孩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更你在一起!”让孩子认识到正是这句承诺支撑着父亲坚持下去永不放弃,这正是儿子在废墟下信心的源泉。
另外,我还紧紧扣住“挖”字进行挖掘,为什么不写其他动作而只写“挖”字?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中明白只有“挖”最能体现出父亲的劳累与坚持,从而感受到父亲的形象,体会到他的了不起。在此基础我可以再深化,问学生是什么在支撑着父亲如此苦苦地挖掘?这样就更能挖掘出父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承诺。
课堂最后,可以从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的外貌描写拓展到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崇高的父亲形象,用图片去激化孩子们的情感,去感受父亲们内心的那份伤痛,有了情感累积之后,再去想:“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儿子还是生死未卜,这时的父亲最想对儿子说什么呢?”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动心动再手动。此时进行写话练习,让学生真情的清泓流淌出内心,水到渠成。再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深情地话语读出来,浓浓的父子情如涟漪般荡漾在教室里,久久不散。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7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设计好了导学案和展示课教案,本打算用两节课的时间学完,可自发下导学案至今天已经是第三节课了还没进行完。
导学案的内容很多,共分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检测。除去课余时间学生又用了一节课才完成。发导学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入读课文,深入思考,为展示课做好充分准备。以前我都是围绕导学案让孩子们一方面一方面的回答,类似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导致内容太细而且浪费时间。
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直接把导学案抛给了学生,让他们或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课堂上学生按照导学案学习时我仅做了监督者。尽管给了他们很长的时间,仍然有几个处在小组后两名的孩子没能全完成。也罢,不能无原则的等他们。我鼓励孩子们把导学案做好并在课下自行准备熟练,争取展示课上一展风采。
今天的展示课上得既有得意之处也有不可心的地方。
第一个环节是默写生字所在的词语。本课共有11个一类字,它们在文中所在的词语有10个。我让孩子们默写出这11个生字所在的10个词语,由于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一导致默写的速度也有很大差距。我巡回于各小组检查默写情况,默写快且经检查完全正确的准备下一环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默写出错的改错,所有默写出错的孩子改完错后,统计各小组默写完全正确的人数,按每人2分给小组积分。结果六个八人小组完全写对的*均不到四个人,错字量接近一半或超过一半的每组*均两人。这个情况足以说明孩子们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和自觉性不够强。下一步学习生字词不能丢给他们学案让他们自己学,应该在让他们自读课文自行解决字词后在小组内轮读,然后当堂练习书写。对于每个班那四五个不会拼音的还要特别监督检查。都到五年级了,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学习生字词都成了难题,也真让我无语又无奈。低年级的基础教学太重要了!
第二个环节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给孩子们2分钟准备时间之后让他们随意上台展示,脱稿讲加倍记分。两个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挺高,就连我*时并不看好的学习不太爱动脑筋的钟婷婷都能将父亲如何在大地震后跑到学校去救儿子,在废墟上挖了多长时间终于将儿子及其同学救出,赞颂了伟大的父爱和深沉的父子之情说的比较流利了。这很让我欣慰。
第三个环节是品读赏析。马鑫岩领着同学们欣赏了描写父亲为救儿子长时间挖掘后的外貌描写部分,能感悟出父亲执着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但朗读还不够到位。关于时间数字的朗读不能有效的停顿,写父亲外貌的几个重点词语不能足够重读。我顺势引导孩子们多遍朗读,才有了一定的效果。朗读对我们这里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每个班朗读好点儿的仅四五个人,大多数孩子唱读特别严重,临邑味儿的普通话唱读听着让我特别不舒服。为此,我经常纠正,经常引导。然而,半个多学期了还是难以扭转乾坤。不过,我不会放弃的,一定要将他们的坏习惯纠正过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8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
“讨论交流”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八个“讨论要点”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全面地理解课文。这说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重视生字词的教学
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时生字新词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再让学生范读生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以及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容易写错的部件,进行具体的订正和指导。并对“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挖掘”等生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理解,可见教师对生字生词教学的重视。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第二课时的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背一背古诗《游子吟》,在读背中感受*凡而伟大的母爱,再让学生说说父母在*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写写,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
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二,案例中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设计不符,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原则,还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例如,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教学环节中,环节设计为“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本没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课文”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本教学环节应该改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更恰当。而在教学环节三“引导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中,教师在引入教学的谈话中说:“我们要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才能把文章读得恰到好处”,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却以“讨论” 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八个“讨论要点”在教师的一步一步的指引下,针对相关的内容和重点语句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并以教师的提问和小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人以“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还违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原则。
第三,沿用已被摒弃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第二课时的第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意思。这样的教学要求是已被摒弃了的老教法,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其实在此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效果会更好些。
第四,课外作业安排与课时教学内容不匹配
例如,第一课时的课外作业——“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表面上看是在为下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做准备,但实质上与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而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的"1至3题”与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并且课后练习题2已于第一课时的“讨论要点三”已经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流,不必再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给学生;而第3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应安排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前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更恰当。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9
我讲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两课时的教学立足语文,紧扣课文,设定目标的时候,力求做到简明,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简明的教学目标既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
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0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掌握生字词;二是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抓住文中对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父亲爱的了不起。
文章值得推敲的语句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在这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再接着从父亲的形象上读出他沉甸甸的爱和肉体的痛苦;继而在体验父亲心理活动中读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紧接着拓展到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感人的场景,通过音乐的渲染等,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
可是,作为语文课堂,仅仅让学生感动就够了吗?在教学中如何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呢?如何在人文教育的同时促进语文知识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是我以后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推荐访问:震中 与子 反思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反思?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