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开展经济普查工作思路意见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开展经济普查工作思路意见3篇
【篇一】开展经济普查工作思路意见
经济开发区工作思路与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意见汇编
经济开发区工作思路
XX年,开发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打造“一流园区、现代新城”为目标,围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推进产业高新化,资源集约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努力在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及经济各项工作中引领全市,走在前列。确保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增长18%。规模上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税收12.7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工业性投入达到39.4亿元。
一、加快平台建设,科学谋划新局按照“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积聚发展”的总思路,全面加快各区块发展平台建设。一是进一步整合工业发展空间。针对开发区发展空间不足和中心区城市建设的需要,开发区现有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及新招商项目,要积极鼓励向周边镇(街)转移。大洋、大田两街道应积极实施“强二优三”战略,减少工业区块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加快总部商务区建设。积极打造总部商务区,在去年完成初步选址的基础上,启动总部经济区方案设计、政策调研等前期工作。三是提升江南汽摩配产业基地。完善江南新区基础设施,突出引进汽摩配企业,努力将江南新区打造成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汽摩生产基地,争创省级特色园区称号。四是做精其它工业平台。大田方家弄、下沙、邵家渡上下汇、钓鱼亭、35省道周边及良种场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工业区块加快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利用良种场现有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平台,拓展服务企业的各类中介机构,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科研、人才、咨询、融资等服务,努力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
二、加大投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XX年,开发区的主要项目建设计划:一是工业投资项目。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47项,计划投资18亿元,加上部分在谈项目顺利落地后的投资,今年工业性投入预计将达35亿元以上。重点启动伟星新材、永太、临亚木门、邦得利等1个重大项目。抓紧中剑、低速电动车、医药物流、led、隐形眼镜等1个在谈项目的落地。加快永强一期、海宏一期、铁马、拓卡奔马、众邦电机、东海龙威等7个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XX年建成投产。二是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建设项目72项,计划投资38.7亿元。促进启动灵湖公馆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建设,加快大田港整治工程、双林大桥等一批公建项目建设,推进柏叶路跨洛河大桥建设,加快生产资料市场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大洋下洋岩、五家殿等村庄拆迁。三是投资储备项目。积极对接市内领军企业,主攻汽摩配、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引进一批高端的新型产业项目。打造创投集聚区,引导伟星、永强、临亚等企业的创投、风险基金,并购市外优秀企业,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新一轮土地规划调整为契机,科学安排好用地计划,力争完成土地征迁1700亩以上。
三、深化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工业积极引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精心培育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一是积极培育企业上市。积极吸引市现有上市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创业,打造上市集聚区。同时,全力扶持海天气体、正特集团、铁马零部件、邦得利汽配、永达木业、海宏科技等企业上市,力争五年内开发区上市企业达到6家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装备等国家鼓励的战略产业项目,努力形成电子材料、led彩灯、现代装备业、门业等四大新兴产业。三是精心培育成长型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名、特、精、强的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企业发展梯队,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发展创投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利用创投资金培育成长型企业。
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从单一注重工业发展,转向二三产并重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总部商务区、建筑业总部区和医药总部区“三大”总部;以中央商务区、大型购物商场、高档娱乐会所为重点,整合现有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商贸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引进国内外知名零售业龙头企业以及信息研发、中介咨询、房地产等产业;利用高速道口、铁路站场等区位优势,规划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物流业。同时,积极配合市里推进城市中心区建设,研究出台中央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政策。
五、推进科学集约,坚持可持续发展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坚持走“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路子。一是坚持“亩产论英雄”,提高企业入园标准。在引进项目上,实行“以亩产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对项目用地强度和税收产出分别提出目标要求,积极评估,引导企业集约投入、高效产出。二是坚持生态节能,整治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和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实施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重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节能减排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态开发区建设。三是坚持二三产并重,科学布局发展区块。建立全区“一盘棋”开发的思想,根据各区块的发展定位,坚持错位发展。注重二三产并重的理念,不断拓展江南的工业用地规模,在大洋、大田、邵家渡更加注重发展三产服务业,适当减少大洋、大田、邵家渡工业用地。
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 XX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机遇,抓转型、促发展、做示范,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转型发展中还存在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当前,我市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关键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原经济区规划》和《**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总战略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坚持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总战略,突出抓开放、抓城镇化、抓改革创新、抓创造新优势四个重点,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城市转型、服务业转型、农业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八项工作,加快推进“十大建设”,在坚持推动“三化”协调的同时促进“四化”同步,打造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转型示范市。
二、明确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主要目标
自我加压、加快转型、当好示范,通过三年努力,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综合竞争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XX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400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09万吨以上,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以上,两化融合评测定级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到30%,城镇化率达到53%,森林覆盖率达到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2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6%,人均公共预算支出达到5000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1%。
到XX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0元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两化融合评测定级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到50%,城镇化率达到60%,森林覆盖率达到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16%以上,人均公共预算支出达到5600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落实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主要任务
(一)工业转型方面,突出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创新驱动、“两化”融合,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善、骨干企业壮大、支撑体系健全的现代产业集群,打造国家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循环化工、生物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到XX年,六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60%。
1、加快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壮大工业整体实力
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强化链式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依托厦工机械、大江重工等企业,发展工程机械、矿用设备、造纸装备等特色产业链,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风神轮胎、瑞庆发动机、中原内配、中轴集团等企业,发展绿色轮胎、发动机、专用车等特色产业链,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昊华宇航、焦煤集团、多氟多、佰利联等企业,发展氯碱化工、氟化工、钛白粉及高档涂料等特色产业链,壮大现代循环化工产业集群;依托中铝中州分公司、万方铝业、广东兴发等企业,加快完善氧化铝—电解铝—高档铝型材及精密铝铸件等特色产业链,壮大铝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广济药业、辅仁药业、健康元等企业,发展核黄素、水针剂、头孢类抗生素等特色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卓立烫印、飞孟金刚石、华晶科技、光源晶电等企业,发展烫印材料、超硬材料、光电材料等特色产业链,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到XX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现代循环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铝深加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均超过3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加快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升级支撑能力
抓住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机遇,每年谋划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转型升级项目,以项目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XX年,重点实施40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产业升级方面,实施瑞庆公司年产61万台发动机(二期)、中国兵装**装备产业园等十大项目;科技创新方面,实施多氟多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卓立烫印热升华成像技术等十大项目;高新技术方面,实施中轴集团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等十大项目;老城区企业搬迁方面,实施昊华宇航老厂区搬迁改造等十大项目。
强力推进“十大建设”能源建设,加快**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扩建工程、龙源电厂、**东区热电机组和城区电网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XX年,**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主厂房全面开工建设;龙源电厂完成主厂房建设,进行主设备安装;**东区热电机组实现正常投产发电;城区电网改造全面启动。到XX年,龙源电厂和**电厂两台机组实现正常投产发电。
3、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承载力
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强力推进“十大建设”新区和产业集聚区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XX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2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到XX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三个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就业人员突破20万人。各产业集聚区创建成省级专业示范产业集聚区,两个以上产业聚集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新区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各产业集聚区突出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产业,**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沁阳产业集聚区发展现代化工、铝精深加工产业,孟州产业集聚区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产业,武陟产业集聚区、博爱产业集聚区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修武产业集聚区、温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到XX年,特色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70%左右,沁阳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孟州产业集聚区、武陟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500亿元,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博爱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300亿元,温县产业集聚区、修武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200亿元。
4、强力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和完善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科技管理五大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XX年,重点实施2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重点科技攻关专项,新增国家级研发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省级研发中心10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00家。到XX年,打造16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省院士工作站达到15家。
5、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提升信息化拉动力
加速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XX年,建成23家以上信息化示范企业。到XX年,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达到60%以上,建成50家以上信息化示范企业。
(二)城市转型方面,突出多中心、组合式、紧凑型、复合型理念,建设宜居宜业特大城市
以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组团壮大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产城互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向宜居宜业特大城市转型。XX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到XX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6、强力实施中心城市三年大提升行动,提升城市承载辐射能力
提升老城区。推进路、水、电、气、暖、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把北部山区纳入城市规划范围,严格规划控制。完成棚户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推进四城区城乡一体化改造提升,完成城中村改造,提高城市化水平。
发展新城区。按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功能复合”要求,着力提升**新区产业聚集能力、综合承载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到XX年,**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0%以上,成为**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的新引擎。高标准建设新河区域,打造融高端商务、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功能复合区。
建设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强力推进“十大建设”铁路和公路建设,抓好郑焦城际铁路、环城快速通道、迎宾路南延和**黄河大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等项目,规划建设南太行绕城高速公路,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XX年,开工建设迎宾路南延及**黄河大桥项目,完成月山站更名**西站并启动升级改造。XX年,郑焦城际铁路运行。XX年,武陟至云台山高速公路力争通车。
7、加快发展城市组团,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
围绕中心城区,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交通网络,加快各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产业链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优先实现焦修博武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其他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推动县城老城区集中连片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启动功能区和中心镇建设行动计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
8、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打造新型城镇化新亮点
按照“四规合一”和“三个集中”原则,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优先推动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以及不适宜居住的偏远山区村庄新型社区建设。XX年,加快推进68个已开工社区建设进度,力争20个社区达到入住条件,再开工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到XX年,40个社区达到入住条件。
(三)服务业转型方面,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
把服务业提升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两区”建设为载体,以加快文化旅游业融合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
9、加快“两区”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10个特色商业区建设,大力培育商务服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业态。高水平编制实施“两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两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高端服务业入驻“两区”奠定良好基础;大力开展“两区”专题招商,吸引一批金融商务、信息服务的行业龙头和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入驻,把“两区”建成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城区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和城市形象新亮点。
10、实施文化旅游业转型提升工程,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深度挖掘功夫文化、怀药文化、名人文化、怀商文化、煤矿文化、宗教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确立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景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档次,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
发展旅游新业态。持续扩大“太极故里、山水**”两大品牌影响力辐射力,积极开发都市休憩、农业体验、工业观光、太极养生、怀药保健等旅游新业态,推动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文化体验游、保健养生游转变,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养生基地。
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和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推进旅游标准化。加大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和旅游标准推广力度,做好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智慧旅游。
11、壮大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加快焦西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培育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到XX年,培育15家以上AAA级物流企业,培育2家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农产品保鲜中心,建成焦西物流园区,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大力支持工业企业将新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剥离,成立独立核算企业或委托专业机构经营。
(四)农业转型方面,突出优质高效绿色安全,大力发展新型现代农业
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为突破口,以八个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2、加大投入和科技创新,保持粮食高产领先地位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步伐,XX年新增40万亩永久性标准粮田,XX年建成100万亩永久性标准粮田,粮食单产达到1150公斤,继续走在中原经济区和全国前列。发挥全国首家市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优势,大力实施农机装备提升行动,XX年全面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
以“温麦系列”、“平安系列”为重点,扩大小麦良种种植面积。到XX年,小麦良种总产量达到5亿公斤、外调率达到96%,建成辐射周边十余个省的全国重要小麦良种繁育集散基地。
13、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
高标准编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市新型农业现代科技园区等八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台湾农民创业园,通过三年努力,将其建成大陆与台湾合作交流基地、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基地、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4、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壮大面品、怀药、乳品、肉品、玉米、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九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中国中草药种植基地和药材保健品基地。XX年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以上。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XX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0万亩;XX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60%。
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X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00家以上、覆盖率达到38%;X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00家以上、覆盖率达到50%以上。
15、加强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
以蔬菜、水果、四大怀药、水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种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打造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基地。强化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农产品认证制度,实施土壤整治,保障食品绿色安全。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突出绿色发展,建设美丽**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转型发展全过程,以城市水系和生态网络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到XX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主要河流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达标率超过省定目标,使**的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16、建设城市水系,提升生态质量
强力推进“十大建设”城市水系建设,XX年全面完成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加快推进新河区域综合治理,开工建设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影视湖水库,开工建设东湖水库、龙寺水库和圆融水库,完成幸福河引水工程,灵泉湖形成水面1000亩。到XX年,初步建成城市水系,打造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和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
17、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全力实施林业生态网络建设,打造北部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南水北调河道两岸景观绿化带、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及城区公园绿地、各类带状湿地景观等,形成“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绿色生态网络体系,打造国家森林城市。
18、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加大力度推进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和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整治,实施扬尘、油烟、噪声、尾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PM2.5监测,强化水、大气、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下大力气解决事关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19、推进节能减排,建设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公共领域节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XX年,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1%的目标。到XX年,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的目标。
培育有色冶炼废渣、煤炭和火电废物、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废旧轮胎五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壮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XX年,利用工业固废突破810万吨。到XX年,利用工业固废达到1700万吨,建成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六)对外开放方面,突出区域互动和高端招商,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各种制约的综合性战略举措,以深化央企战略合作、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XX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5.7亿美元。到XX年,全市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30亿美元,使用外来资金达到3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7亿美元。
20、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融合发展
依托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强化中原经济区城市间战略合作。紧紧抓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新机遇,推动城市框架向南延伸,促进与郑州都市区对接,加快与郑州融合发展。对接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与晋东南在能源、旅游、物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合作发展。
21、实施高端招商,拓展开放领域
紧盯央企和世界、国内500强企业,深化战略合作;瞄准德国、日本、韩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突出装备制造业招商,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更加重视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22、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强力推进“十大建设”**海关及综合保税区建设,依托**海关监管场所及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内陆无水港”,打造综合保税区、“内陆无水港”互联互通的区港联动体系。XX年,建成**海关监管场所,**海关开关运行。到XX年,建成综合保税区和“内陆无水港”。
(七)深化改革方面,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转型发展动力
以行政事业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先行先试力度,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原经济区改革创新先行区。
23、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
加快行政事业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激发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率先实现行政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完全脱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财政体制,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公共财政民生投入力度,创建全国地方公共财政改革示范市。
深化投融资、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五大投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积极引进外资银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建设,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发展直接融资,引导创业投资,培育规范风险投资,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市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
24、推进机制创新,**发展瓶颈制约
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民宅基地确权发证,建立转移农民承包地、宅基地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建设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创新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作价(出资)入股、出租等流转制度,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人地挂钩试点,探索结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启动人才服务产业园项目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各类人才,创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八)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幸福程度
以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做好民生工作,每年办好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让老百姓更多更好地享受转型发展成果。
25、统筹城乡就业,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建设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目标。
26、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强力推进“十大建设”职教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国家职业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建设,加快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实施中小学提升工程,完成农村中小学优化改造项目,实现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网络全覆盖,逐步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强力推进“十大建设”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强力推进“十大建设”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数字社区、市民一卡通、食品溯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系统、云数据(资源)中心等信息化惠民工程,打造“无线城市”和“智慧**”,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27、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有序衔接和转移接续。到XX年,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同等缴费标准、享受同等待遇。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健全困难群体、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机制。持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28、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
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打造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认真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健全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建设平安**。
四、强化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经济转型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综合协调、政策研究、沟通对接、督导考核等日常工作。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其研究对接政策、战略咨询和决策参考作用。
(二)坚持务实重干。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有关政策文件,深入研究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转型发展的新知识、新本领,进一步增强推动转型发展的能力。要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把精力用在推进转型、造福百姓上。要勇于负责,勇于担当,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问题不推脱,敢于触及矛盾,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把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各项工作推进好、落实好。
(三)提升工作标准。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和本部门实际,变“要我转”为“我要转”,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对照先进找差距,加压驱动、拉高标杆,争创一流、打造亮点。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主要指标要争先进位,确保完成;转型发展中需要大胆探索、率先实现的改革创新目标,要探索路子,争当样板;对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的11个重大产业基地和重要平台、23个重大项目和《**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的示范、试点和基地创建工作,坚决完成,力争提前实现。
(四)突出项目带动。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涉及的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以项目突破带动转型跨越。更加注重谋划项目,围绕转型发展,积极谋划大项目、新项目和好项目,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更加注重项目招商,主动对接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大力引进项目。更加注重项目推进,科学推进、高效推进,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更加注重项目服务,创优环境、创新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办证、用地、融资、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五)强化责任分工。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实施。对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和“七个一”工作法,即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
(六)积极争取支持。充分发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等优势,认真研究吃透政策,加强对上汇报沟通,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重大产业布局和项目入驻。认真落实与29个省直部门、金融机构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和厅市会商机制,确保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七)营造转型氛围。充分运用报纸、广电、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对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重大意义、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重大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了解转型、关注转型、支持转型、投身转型的浓厚氛围。加大对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先进典型、亮点样板的宣传力度,示范引导,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八)严格考核奖惩。把转型发展的成效作为考核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完善转型指标评价和考核办法,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部门评先和干部使用挂钩。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导督查力度,每月通报一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严格奖优罚劣,对于转型发展快、转型成效显著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给予重奖,主要领导干部优先推荐提拔重用;对于未完成转型发展目标任务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取消评先资格,在全市通报批评。
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制定本地、本部门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细化转型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切实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确保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篇二】开展经济普查工作思路意见
2017年人力资源工作思路的开展与实施
近些年,公司快速发展,队伍迅速壮大,公司希望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能匹配公司战略,为公司人才的选拔、成长、培养、任用与激励等提供适合的政策,尤其是对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和干部队伍的使用和激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元资格对管理现状的分析:
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弱,并且主要以事务性工作为主,明显滞后于公司的发展速度,成为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当前工作都是被动的接受,在解决问题时,也是针对某个问题点进行解决,缺乏系统的考虑。救火式的现状已经难以满足业务日益增加的需求,尤其是对研发、营销等领域的人力资源支持不足,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吸引、培养和激励也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不能有效支撑研发和营销队伍建设。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规划缺失,使人力资源工作开展时缺乏指引和难以聚焦。如不能围绕公司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人才策略等确定招聘策略,在实施招聘时可能就缺乏指引,如公司要在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的快速扩张,考虑到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可能就需要明确销售人员的结构:如1/3大学生、1/3社会成手和1/3内部选拔,否则都是新人,不但人才培养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难以支撑公司短期内销售业业绩和市场的快速扩张。
由于公司人力资源缺乏规划和系统考虑,导致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滞后,存在资源的浪费,且难以集中力量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价值。如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级或二级体系,依照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的理念(专家中心、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就可将所有子公司的人事管理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人事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化和集约化化,既提升了服务效率,又节约了成本(如将几家子公司的人事管理(保险办理、人员调动等)人员进行整合后统一管理)。也可将各分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整合,将其定位为生产系统的HRBP,不但能提升公司人力资源政策落地的效果,也能更好地贴合业务需求,做好需求管理和业务支撑。
上元资格人力资源工作思路的开展:
整体思路:鉴于以上简单分析,下步人力资源部门要围绕1个核心,2个打造,3个做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个核心:围绕公司战略调整和转型落地为核心;两个打造:打造研发和营销两支队伍;3个做好:夯实生产管理能力,做好生产管理能力体系的提炼与总结,支撑异地生产布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夯实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做好干部能力提升与培养,夯实人才梯队建设。
上元资格实施要点:
第一,借助外部能力,对公司战略调整和管理转型的关键成功领域、关键成功因素和组织能力进行解读,对公司未来的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进行系统思考与规划。
第二、围绕公司战略、业务发展、管理现状和人才盘点结果等,进行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制定公司未来各个发展阶段的策略与重点,制定明确的人才管理目标和实施举措,逐步搭建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不断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第三,公司战略调整和管理转型,必然需要通过组织调整甚至组织变革来实现。要系统组好组织变革的准备,将组织调整视为常态和必然。毕竟没有最好的组织设置方案,只有最适宜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现状的组织设置,但也要避免太过短视的组织设置,毕竟组织设置不但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要能支撑战略落地和解决未来一段时间组织所会面临的问题。
第四,干部管理是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干部的选拔、培养、激励与思维转变将是支撑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建议导入干部的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基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调整、管理转型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对干部新的能力要求,明确干部的选拔标准、能力培养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且通过干部胜任素质模型的导入,对于干部转变思维模式、企业文化的重塑、新的管理方式导入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会大于干部素质模型项目本身。
第五,做好职位管理和人力资源数据管理的等人事基础工作。虽然有学者倡导要模糊职位的概念,但是在大多企业里,职位管理(工作分析、定岗定编、岗位价值评价)仍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整体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的基础。同时,随着公司的逐步壮大,尤其是子公司的相继建立,当前单体公司的薪酬设计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要基于组织变革,开展职位管理的相关工作,并为后续公司整体薪酬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要做好人力资源数据管理等基础工作,夯实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为公司的组织变革、人员配置、人员选拔与培养等决策提供依据。
上元资格提醒:有人一味有追求模板化、套路化的案例模板,岂不知千人千面,更何况企业所面临的情况更要复杂的多,所以案例分析更多的提供一种分析的框架与逻辑,重在启发和思考。
3、真真的心,想你;美美的意,恋你;暖暖的怀,抱你;甜甜的笑,给你;痴痴的眼,看你;深深的夜,梦你;满满的情,宠你;久久的我,爱你!
4、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爱情来了,你还在犹豫么?
5、美女,我注意你好久啦,就是不知道怎么表白。我翻来覆去,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一个大胆的办法,我要俘虏你的心,让你爱上我。爱上了吗?
6、对你的爱意,早已飞过万水千山,飞到你眼前,请你睁开眼,仔细看认真听,我的眼睛为你明亮,我的嗓音为你歌唱,来吧,让我们一起舞动爱情之歌!
7、爱你没商量,你的眼睛眨一下,我就死去,你的眼睛再眨一下,我就活过来,你的眼睛不停地眨来眨去,于是我便死去活来!
8、因为深爱,找不到词汇诠释,因为深爱,找不到言语概括,因为深爱,只能发条短信,轻声说一声“我爱你”,这不是三个字,而是一辈子!
9、我对你的心是鲜啤酒,清澈甘冽;我对你的情是葡萄酒,味美甘甜;我对你的爱是刀烧酒,热情浓烈;醉倒在怀,无限爱恋。
10、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11、一片琼花天庭落,万里江山披银河,冰凌也有相思苦,写意窗花含泪说,昙花一现夜梦短,早有晨光盼春歌。想你,我的心会和你一起启程,祈祷每一个黎明。
12、戒指好比爱情,戴在手上,也是戴在心上;伤在心上,便也伤在手上。不敢碰的,是那心里的伤;不愿摘的,是那难舍的爱。
13、在追求爱情的列车上,透过车窗,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美的景色,但是,请不要留恋,因为终点站才是真正的目的地。但愿我能够成为你永远的终点站!
14、爱一个人真的好难,让我欢喜让我忧!如果不让我去爱你的话,我会更难受,更彷徨。所以为了我自己,我还是爱着你吧!
15、诚挚的微笑,每一次心跳,或许寂然无声,却胜过虚幻的海誓山盟;真情的碰撞,灵魂的契合,或许不够浪漫,却胜过无数的真情告白。
16、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你,想你的感觉是一种酸酸的痛!不能打电话告诉你,只想用文字亲亲你!记住爱你的人始终是我!
17、爱你一万年,夸张!爱你五千年,无望!爱你一千年,荒唐!爱你一百年,太长!接连爱你七十年,只要我身体健康,就是我的强项!
18、如果不爱你,不会为你守着誓言,如果不爱你,不会承受一切的罪恶感,如果不爱你,不会因你而绽放幸福的光彩。
19、一个犀利并朦胧眼神,传递心中纠结情感,我们的距离愈近或愈远。发条简朴并低调的信息,尽享真情互动,指尖点点,送你的却是心中真情满满。
20、上帝给了我这份缘,所以我每天都在天堂。生活里因为有了爱,所以我身边幸福弥漫。日子里面有了你,所以天天我都很美。
【篇三】开展经济普查工作思路意见
二o一o年,交通将以工程建设为重点,以行业管理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效能建设为切入点,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力争使交通服务经济、服务百姓的能力得到更快提升。
一、打响交通工程建设大会战
二o一o年启动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力争当年完成10亿元建设任务,在今后三年内每年完成5~8亿元。
1.全力以赴抓好新开工重点项目
重中之重是全力以赴抓好204国道新建段和四环路连接线工程建设,全部工程于2009年9月底完工。其中,204国道新线段除望虞河、常浒河大桥及部分地段软基外,要基本完成,在路基稳定、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拼抢,力争新建段年底通车。 2.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
三年创建计划进入最后一年,08年计划创建里程为120公里。总里程为331公里的创建工作全面完成。
全年创建工作、大中修及应急抢修、日常小修保养经费计划投入6000万元,着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市公路网络体系。
在创建工作基础上,试行干线公路白改黑工程,进一步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3.加大力度实施公交场站建设启动5个公交枢纽站建设计划,逐步实现城市、城乡公交零距离换乘。计划新建梅李、辛庄、尚湖、支塘等5个农村公交客运中心。实施最后一批90只候车亭建设,实现城区主干道候车亭全覆盖。
实现道路规划建设与农村公交港湾式候车亭建设的同步规划实施。
二、实现行业管理水平大提升
1.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
积极配合开展市域公路网普查工作;推进综合运输能力普查,对全市运输企业、运输吞吐量、码头运输 能力、运输gdp等方面全面查清;开展航道网及港口普查工作;实行工程项目库储备制,促进交通建设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建立公路档案制度。汇总以上各项交通基础数据,建立准确、详尽的交通数字平台,为交通行业管理奠定基础。
2.强化公交管理与服务
完善城市、城乡公交网络规划,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提升公交通达程度,实现环状网络全覆盖,城区、城乡之间有机连接,实现“便捷、舒适、安全、经济”的目标。适度调整、延伸、新增城市公交线路,实现部分公交线路的“零距离换乘”。
推进城市公交畅通工程,有效提高公交出行率和实载率。
加强对公交运营的监管力度,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同时加强公交企业内部管理。
3.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全市镇村道路1658公里,明年将启动管养全覆盖。
重点抓好“五个一”:抓好一项基础工作,圆满完成样板路创建任务,建立统一的养护管理标准,对农村公路进行规范性养护管理;建立一个领导组织,市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镇建立相应办公室,各中心所负责辖区内养护行业管理职责,养护管理领导组织体系初步形成;组建一批队伍,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养护作业队参与公路大中修,各交管所分别建立各自养护作业队伍,进行日常养护作业,加强治超队伍建设,全面建立路政中队,新建10个治超点;完善一套规章制度,建立养护、财务、人事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保障。
创建文明样板路实行流动红旗竞赛,养护工作推行示范养护路段评比活动,促进养护工作健康发展。
4.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主要做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三个服务工作,促进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打造一支让人民满意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端正执法理念,全面树立交通执法为民的新形象,进一步加大执法作风整顿力度,开展以“文明执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夯实执法基础,大力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质量,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执法方式。突出队伍建设,全面推动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强化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激励、约束机制,深化行政执法公示制,推行行政执法绩效考评,建立执法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奖优罚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学习先进经验,研究新形势下的综合执法模式。
5.严抓工程建设管理 6.强化行业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加大技防投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将一般事故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交通安全发展。
进一步强化水上安全监管,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切实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航段及重点船舶的巡航和监管。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妥善做好水上交通事故的救助和处置。除运输安全、出租资产安全管理外,二o一o年要着力加强工程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7.强化交通企业管理
引导系统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成本核算制、责效挂钩制、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
继续对企业资产进行清查,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活力。
8.理顺内部财务管理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一丝不苟记账管账,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尽心着力出谋划策。继续加强系统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监管。从源头上加强资产管理,堵塞会计管理漏洞,为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推动党风、行风建设大跨越
1.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群众公认的原则、以正确的政绩观衡量、选拔和使用干部,吸收工作骨干进入干部队伍。继续完善系统内干部竞争上岗制、聘任制。完善制度,强化对干部的民主监督和考核。搞好交通系统团委换届工作。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防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建设工作,实现“建设优质工程、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3.强化工作效能建设
实行工作效能考核制度,出台机关效能建设及考核标准,结合重点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机关工作效能实行有效监察。我们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从自身做起,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更新观念,带头转变作风,带头建章立制,带头提高效率,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解决问题。
4.大力开展窗口建设
加强窗口建设,继续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办公,配套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效能监察措施。积极开展巾帼示范岗、新长征突击手等活动,建设文明窗口,树立文明形象。
5.切实关心职工生活
以民为本,继续加强系统内经济建设,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切实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全力维护稳定工作,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做好来信来访接待,认真做好人大意见、政协提案以及市长热线的答复工作,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困难。
二o一o年,我们要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工作指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继续改革创新,坚持以民为本,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便捷交通、优质交通、廉洁交通、和谐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