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subject)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一般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涵义:从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5篇
第1篇: 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府谷县中学物理教学方式现状及问题
摘要:府谷县是全省经济矛头县,但是其教育却存在一些与经济步伐不一致的
问题。本文就是通过物理学科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现状及问题,来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育现状;解决办法
Abstract: Fu Gu Xian spearhead county is the province"s economy, but there are some its education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This paper is through the physical science reflected in som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to explore th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solution
引言 :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学物理学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转变为科学培养;课程内容的单一性、确定性转变为问题性、情景性;课程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然而,在实践层面,府谷县的物理课堂教学仍是侧重于“教”的课堂教学方法,轻知识生产进程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理论层面,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从经验出发,较少进行定量研究。其在实际的问题中表现出一些主要的问题。 一、 现状分析
1.1 府谷中学物理教育的特点
府谷是全省产煤大县,其经济水平位于全省前列,但由于地处陕北地区,文化较为落后,在快速富足起来之后,盲目提高教育成长速度,导致造成教学脱节现象,我主要从物理教学这边对府谷教育的特点进行描述。因为经济原因导致教育步伐过大,采用沪科版中学物理教材。沪科版教材对于当前府谷教育来说缺点多多。一是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编写顺序不合理。前面的知识点需要用到后面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给知识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二是一些实验中,把结论直接完整地写在课本中,这影响到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让差的学生有了偷懒的机会,让好的学生有了凑数据得结论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探究的质量。三是出现不同学科教学的脱节,不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四是有不少节的教学内容容量安排不合理,用一课时显得很吃紧,用两课时又显得浪费时间。五是配套的教辅用书比较单一,网络资源源严重不足,课本中的一些图片很难在网上找到,给制作课件带来不便。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评价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当前府谷物理教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极为严重。由于人们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府谷较为普遍地把它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把物理教学局限于为升学打基础,导致“为升学而办学”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源于书本,用于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办学方向上,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提高;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存在着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倾向。有的学校领导干部公开提出:“考啥教啥,不考不教或少教”。学校的考核、奖惩只认分数和升学率。教师为了“荣誉”逼迫推行所谓“大运动量训练”和“题海战术”,频繁地举行各种名目的考试,让学生呆读死记,总之,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极大,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导致教师思想压力,担心全面推行课改会使学生出现“高能低分”现象,难以应对当前的升学检测,失去社会效益。
1.2.2 教师理念未能及时更新,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
通过私下走访调研发现,在高考,中考和不当的考评制度以及思想观念未能转变的情况下,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他们自己大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凭着一支粉笔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死板,思维僵化。
2、方法策略
任何现代的东西都离不开传统的积淀,要改变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反映一定社会与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因此,我们既要善于继承,更要不断更新,让每一位教师在头脑中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
第二,改变教师“角色”。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显出不足,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扮演的“角色”。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设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及设备,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三,改变学生“学法”。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必须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乐学。
第四,调整课程设置。我国传统中学课程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这种课程过分强调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和结论的唯一性,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创造力的培养,知识内容比较陈旧,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因此,我们要通过课程内容的变化来促进课堂教学的丰富化,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体现时代感。
第五,改革评价制度。传统教学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对学生的终极性评价,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教师只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敏感,对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素质很少关心。而学生也为了追求高分,疲惫地跋涉于书山题海之中,放弃兴趣爱好,压抑个性思想,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有改革评价制度,才能让老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六,教师终生学习。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师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给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太多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而且,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的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多么令人厌恶。因此,学习本身还在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她使学生亲和你,使教师永葆活力,更有魅力。因此教师不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持续的学习来扩展知识领域,从而来提高教学水平。
3、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个长久的事情,不缓不急。在教育教学中应当立于实际,因地制宜,不盲从不跟风,切合实际的教育情况,立足本地区的教育现状来找寻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情况。同时提高教师个人水平和素养。以素质教育为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以成绩论输赢,以培养学生后期成就作为教师职业荣誉。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一生的荣耀,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的职业良心,让每一颗星都在天空闪耀。
参考文献:
[1] 王龙.府谷县职业中专教学调查表[J].2013.12.03.
[2] 邵力.府谷中学教学调查表[J].2013.11.05.
[3] 何启涛.府谷第三中学调查表[J].2013.11.07.
[4] 刘统圳.府谷麻镇中学调查表[J].2013.12.10.
第2篇: 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作者:仁青彭错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10期
内容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课程进行重大的改革,而其中改革的焦点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完善以及提升。教师掌握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决定了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首先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内涵以及特征进行描述,再对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内涵和特征进行探讨,通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学科教学知识 表现特点及关系的研究
1.学科教学内涵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内涵
1.1学科教学内涵。在80年代,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就是指教师将自己熟练掌握的学科知识,有效的转化成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类比、说明、举例、解释、示范等方法来演示出学科知识内容,同时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及时的归纳。在现代中学科定义可以成为在教师在某种教学情境中,对于学生和待将学科内容的综合理解,选择教学策略特征,将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学习到学科知识中所采用的相关知识。
1.2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内涵。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师在特定教学情景中,对于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说明,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自己所掌握的小学数学知识和内容可以有效的教导给学生们,使其可以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教师掌握和了解数学学科的根本原理以及相关内容;二是小学数学教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传授给小学生自己所生成的知识经验、学习需求、思维特点、学习方式等等;三是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更好传授学生知识,在教学内容材料、教学活动过程以及相关教学策略所进行的相关设计结构。
2.数学学科知识的要素构成
第3篇: 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背景知识与学科教学立德树人
作者:吴俊明
来源:《化学教学》2019年第02期
摘要: “背景知识”是人关于知识背景的认识,跟教学情境、教学情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准确和深刻地了解知识背景。恰当的背景知识是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举例说明了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要从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运用背景知识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背景知识; 立德树人; 学科教学; 背景知识运用能力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2-0008-07;;;;;;;;;;;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什么是背景知识
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探索的成果,通常表现为对事实、信息的陈述或者总结、概括;知识一般是被验证过的、被人们相信的(正确的)、符合文明方向的,可以看做构成人类智慧的最基本的因素。特定的、系统的知识是各门学科的重要内容。
世界是复杂的,作为对世界的认识或经验,知识必然因而具有复杂性。随着对知识的认识不断丰富,人们发现不少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发现知识系统往往“漏洞百出”,并非无懈可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受到认知者的主观影响,并非完全客观(例如,关于电子本性的知识跟人们如何去观察有关: 粒子论者把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由观察到光点判断电子是一种粒子;而波动论者让电子通过狭缝,由观察到衍射的干涉图样判断电子是一种波)……对知识的复杂性的认识,使人类的知识观进一步发展到新阶段,发现知识是有其复杂结构的。
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一定的自然及社会的历史场景。所谓“知识背景”是指知识形成、发展和存在的自然及社会的历史场景,它反映着知识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广泛的内、外联系;“背景知识”则是指人或人们关于知识形成、发展和存在的自然及社会的历史场景的知识。背景知识在机器学习系统中也被称为“领域知识”。知识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人们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准确和深刻地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否则,知识就是不完全的。
第4篇: 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学科教学建议
第1条 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学段、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2条 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多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第3条 制定课时目标应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做到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且具可检测性,避免死记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第4条 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重视培养认真倾听、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第5条 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不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书写,更不必默写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的话惠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第6条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第7条 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恰当,角色分配明确,时间控制适度。棵究学习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热情,探究的问题尽可能语文化。有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8条 拼音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尽早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相结合,防止进行枯燥、单调的拼音背诵和拼读练习。采用游戏、念儿歌、编口诀、讲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第9条 坚持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借鉴传统识字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体会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次复现,经常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第10条 遵循“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原则开展识字教学。只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做到了解意思,在语言环境能识别即可,不提出书写要求;要求书写的生字,训练要到位,书写正确、端正、清楚,并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字形教学要用直观形象,注重整体把握,个别生字可以进行适当的字形分析。
第11条 重视写字教学,低年级要利用课内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结体规律,把宇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笔画、笔顺、结构难以把握的宇,教师要范写。重视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第12条 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先初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思路;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内化、升华,练习、运用。要注意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防止肢解课文或离开课文搞孤立的语言训练。课文背景资料和课外延伸拓展要适时、适量、适度,内容应与课文有密切关联。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单元整组教学,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第13条 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第14条 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词语,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引导学生熟读背诵经典的课文或段落。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读积累,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理解意象,感受意境。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
第15条 作文教学立足于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练笔尽可能当堂完成。
第16条 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低年级要经常进行写话练习;中高年级每两周写一篇习作,每周至少写一篇小练笔。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第17条 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后要安排修改和后续训练,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有一次面批。
第18条 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明确自己的交际任务,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和确定要有学生参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19条 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用故事会、辩论会、听证会、采访、解说等模拟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让学生敢于表达。
第20条 综合性学习重在突出活动的自主性。活动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案要由学生自行设计,活动过程要由学生咱己组织,活动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展示和交流。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第21条 综合性学习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帮助每个学生能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活动过程要突出探究性。主要包括明确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
第22条 课堂提问设计要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随着年级的提高,提问要逐步从“写什么”转到“怎么写”。对知识性提问的回答,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反溃对理解性、感悟性提问的回答,要注重过程,采用追问、延时反馈等方式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亲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指令性用语要指向明确;抒情性语言要得体,不可过多使用。
三、教学测试与评价
第23条 测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低段主要考查写字、朗读和字词理解,中高段遥步增加阅读理解和习作。
第24条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考评方式。书面考试只是语文测试手段之一,主要检测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口头测试、实践应用也是语文测试的重要手段。
第25条 单元检测、期末检测要针对本单元、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重点,试题中阅读材料的难度与要求应略低于课文。不考语法、修辞等静态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不出偏题怪题,不在题型和指导语上给学生设置理解障碍。
第26条 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第27条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过程,也要重成果。过程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成果呈现要多样化,可以写研究报告,也可以编小报、开辩论会、办展览等。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更重要的是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
第28条 积极参与建设书香校园,设立班级图书角,指导班级读书会,创设“处处学语文、时时用语文”的校园和教室环境。语文老师要率先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主动为学生推荐读物,鼓励学生读原著,读整本的书。经常为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
第29条 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扩大视野,积累素材,引导学生自主作文。结合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开发口语交际资源,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第30条 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校园社区里、电影电视和课外阅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并自主开展活动,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附:《关于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
1.培养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教学形式要讲究效益,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2.养成良好习惯。从入学开始就应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教学要着重培养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主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学生要多给表现机会,多加鼓励和指导。
3.课内完成作业。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分钟。书面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落实识字任务。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生字教学要区分不同汉字在音、形、义上的难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要坚持音形义结合的原则,以字义为核心,帮助学生识记字音和字形。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整体识记、结构分析、加减和更换部件、联想识字、字理识字等。要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句子结合起来。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记忆生字,如识字游戏、编成新材料阅读等。鼓励学生课外自主识字。
5.注重写字指导。切实指导学生把要求写的宇写正确、写工整。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宇的间架结构和笔画位置,注意笔顺正确。难写的宇教师要示范,学生写完字要有讲评。写字指导和反馈应在课内进行,防止对只要求认的字提出写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宇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6.加强阅读教学。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要多背诵和复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阅读教学一般按课文顺序进行,符合儿童的自然阅读过程。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有创意的想法和表达,适时纠正错误。要把解决疑难问题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对学生难以探究明白的内容,教师要作讲解,讲解要正确、通俗。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任务,教师要作具体指导,防止流于形式。要积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图像资料一般采用先读课文再看画面的方式呈现,防止用看图像代替课文阅读。
7.提高口语水平。口语交际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的讲话,能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说话。注意学生说话时的仪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8.做好作文起步。写话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看图写话、观察写话、阅读写话、编写童话等方式,提前起步写话教学。要结合阅读和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多写话。要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多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9.倡导课外阅读。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第一学段的阅读可以从读图画书开始,从听教师读起步,逐步培养学生持续默读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10.改进评价技术。考试要严格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命题,不拔高要求,提高难度。题型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评价方式要多样,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等级评价和激励性评语相结合。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 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第2条 课时教学目标的拟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
第3条 要充分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因为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其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凝聚着教学经验,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4条 教材研读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
第5条 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
第6条 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7条 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第8条 平时作业、学生访谈、课前测试和教师经验等都是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9条 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宜过多。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
第10条 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1条 课堂组织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课堂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第12条 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入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倡导先试后讲。
第13条 课堂要注意动静搭配,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适当穿插教师讲解、师生对话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
第14条 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第15条 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哪些学生该提怎样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到怎样的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起到启发、引领作用。
第16条 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第17条 要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作业设计与辅导
第18条 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要合理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求实效性。作业设计的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提倡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创意的作业设计。
第19条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练习的时间。
第20条 布置的课外作业要适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追。除书面作业以外,可根据需要布置调查、游戏、设计制作、数学日记等实践性作业,并根据不同作业样式给定不同的时间要求。
第21条 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进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第22条 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面批是一种有效的批改方式,对学困生改进学习效果尤其明显。要重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意识地摘录典型错误并归类整理,分析原因,以改进教学。
第23条 要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除了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批改外,应通过合适的批语来达到提醒、帮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
第24条 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个别辅导的内容包括学习诊断、学习矫正、心理辅导等。个别辅导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发挥同伴作用,但不能让“小老师”过多代替教师进行辅导。
第25条 在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前,教师要查阅、分析他们的平时作业、单元形成性测试等情况,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以对症指导。在个别辅导时,要多让学生发表想法。要做到:热情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和决心;细致指导,既补知识能力的缺漏,也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降低起点、放缓坡度、逐步提高。
第26条 对学有余力、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制订适合的指导方案,拓展他们的学习渠道,如开展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
四、命题与学业检测
第27条 纸笔检测作为学业检测的主要手段,目的在于诊断和反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以改进教学。教师在编制试卷前,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检测范围,理清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目标要求,形成试卷编制的基本框架。
第28条 编制的试卷要有效度、信度与区分度。试题的难易要适度,叙述要明确,语言要规范,防止产生歧义,杜绝偏题、怪题。
第29条 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通常以等级制呈现给学生。根据需要,可以向家长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30条 要重视试卷讲评。讲评前,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要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讲评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多角度展示解题思路,切忌就题论题,以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 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除重点掌握任教年级教材外,还应熟悉小学其它年级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制订学期授课计划。
第2条 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注意单元间知识点的互相衔接与渗透、教学内容的滚动和复现;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对多种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第3条 个人备课或集体备课,应分析学生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备课时认真参阅相关教学参考书,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语言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
第4条 做到一课时一教案。教案设计要确定本课时目标要求、重难点分析、媒体准备、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活动的内容)、板书设计和活动作业。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设计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运用听做、说唱、玩演、视听、读写等教学手段。
第5条 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要呈现的说唱、表演、视听、读写等作品提前进行聆听和实战演练,尤其应多听读模仿教学录音,自身正音,尽可能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使教学具有丁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课堂教学
第6条 课堂是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发展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养成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演的良好习惯;善于观察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
第7条 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和任务。活动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动设计应遵循目标明确,体现梯度,操作简便的原则;活动示范要到位,让学生明白活动的步骤与过程,活动参与面要广;活动成果应有具体展示,对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表现应进行及时反溃
第8条 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教学需要,有效利用实物、图卡、简笔画、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及师生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做事的能力;避免情景创设过分豪华复杂,忽视语言运用的现象。
第9条 小学英语从“听”起步,听是说的前提。小学生语言敏感性强,乐于模仿,教师应培养学生静心听示范发音、先听模仿再说实践等良好的听说习惯,使学生充分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特点;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汇教学,对话还是课文教学,都要先听后说,以听带说,在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10条 明确视听教学要求,保证学生视听时间平均每周20—25分钟,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使学生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文动画片和英语节目。要尽可能选用纯正地道、原汁原味、体现英语文化特色的视听材料,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发挥视听媒体对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感形成的积极作用。
第11条 英语朗读和背诵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也有助于学生听、说、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示范朗读十分关键,教师应注重精选录音材料,选择标准的范读和领读。提倡学生在听模仿的基础上,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和诵读。避免集体朗读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
第12条 重视英语书写和初步写作能力的训练。通过抄写、默写、听写,句子改写、说后写、短文仿写等方式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教师要规范板书,注意大小写笔顺、笔画和标点符号的示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学习和欣赏英文的手写印刷体、意大利直体或圆体等。
第13条 教学中应以主要的语言点为主干,积极带动旧知,注意知识的滚动运用,通过铺设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搭建语言“脚手架”,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框架,达成语言运用;对新的语言材料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避免过多的语法讲解。通过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语法规则,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奠定基矗
第14条 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语音教学的渗透,使学生了解、掌握一般发音规律,提高认读、拼读能力。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15条 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注意组与组之间、组中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教师要合理调控时间,并在组间巡回指导,避免小组活动时学生不参与,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合作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发展的机会。
第16条 课堂组织要尽可能运用英语,必要时运用母语,Speak Englishmmuchaspossible ButdOspeak Chinesewhen“is necessary。教学指令和语言组织要简洁明了,动作示范要准确到位;力求发音正确,口齿清楚,教态自然。
第17条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回答,应给予客观的评价,不要重复学生的语音或语法错误,选择恰当的语气和方法进行纠正,给予真诚和正确的反馈;应给予弱势学生表现的机会,宜采用激励性评价,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18条 每堂课的最后应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整理、巩固与反思,尤其应注意听、说作业的指导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对有潜能的学生提出适当的拓展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作业与评价
第19条 精心癣编作业,题量适当。针对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批改、反馈应及时,可适当结合面批,做到表扬鼓励和严格要求相给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20条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应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以磁带跟读、听说模仿、课文背诵、录音作业为主,五、六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读写练习和美文诵读。
第21条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倡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22条 小学英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师可采用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同伴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
第23条 提倡行为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对话创编、课本剧表演、故事创编、情感朗读、歌曲演唱和书面成果展示等形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出适当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等。表现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第24条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对话交流、课文朗读、学生表演和创编等方式,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听、读技能和书写规范。建议口试、听力部分占试卷总分的60%。注意控制试卷难度,使85%以上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
第25条 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
第26条 以市、县(市、区)实施的区域性评价要以质量监控和抽样分析为主,监测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的应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符合课程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四、课外资源
第27条 要积极利用学校宣传橱窗、教室墙壁及黑板报等设施创设英语氛围;利用校园音像资源,网络信息,为学生定时播放原汁原味、形式多样的视听内容;根据学生的水平精选经典美文帮助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视听、课外阅读,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第28条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可在校内为学生定期举办英语节;以英语社团为组织开展英语歌曲、儿歌、讲故事、演讲、英语短剧等选修课;定期举办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小报展示等活动。
第29条 密切家校联系,帮助家长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要求、方法、进程和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创设家庭英语学习的氛围,如通过每天定时播放原汁原味的录音或音像材料,帮助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
第30条 教师应加强英语口语、说唱表演、书写、简笔画、课件制作、教具设计等基本功的学习和修炼;注意教学媒体资料的收集、开发和保管,重视资源共享,提高媒体使用的效益。
第5篇: 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2009版)(人教版备课资料)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 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学段、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2条 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多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第3条 制定课时目标应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做到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且具可检测性,避免死记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第4条 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重视培养认真倾听、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第5条 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不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书写,更不必要默写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第6条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第7条 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恰当,角色分配明确,时间控制适度。探究学习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热情,探究的问题尽可能语文化。有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8条 拼音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尽早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相结合,防止进行枯燥、单调的拼音背诵和拼读练习。采用游戏、念儿歌、编口诀、讲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第9条 坚持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借鉴传统识字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体会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次复现,经常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第10条 遵循“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原则开展识字教学。只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做到了解意思,在语言环境能识别即可,不提出书写要求;要求书写的生字,训练要到位,书写正确、端正、清楚,并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字形教学要用直观形象,注重整体把握,个别生字可以进行适当的字形分析。
第11条 重视写字教学,低年级要利用课内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结体规律,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笔画、笔顺、结构难以把握的字,教师要范写。重视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第12条 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先初读,理解课文内容;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内化升华、练习运用。要注意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防止肢解课文或离开课文搞孤立的语言训练。课文背景资料和课外延伸拓展要适时、适量、适度,内容应与课文有密切关联。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单元整组教学,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第13条 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第14条 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词语,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引导学生熟读背诵经典的课文或段落。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读积累,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理解意象,感受意境。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
第15条 作文教学立足于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练笔尽可能当堂完成。
第16条 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低年级要经常进行写话练习;中高年级每两周写一篇习作,每周写一篇小练笔。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第17条 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后要安排修改和后续训练,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有一次面批。
第18条 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明确自己的交际任务,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和确定要有学生参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19条 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用故事会、辩论会、听证会、采访、解说等模拟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让学生敢于表达。
第20条 综合性学习重在突出活动的自主性。活动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案要由学生自行设计,活动过程要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展示和交流。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第21条 综合性学习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帮助每个学生能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活动过程要突出探究性。主要包括明确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
第22条 课堂提问设计要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随着年级的提高,提问要逐步从“写什么”转到“怎么写”。对知识性提问的回答,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反馈。对理解性、感悟性提问的回答,要注重过程,采用追问、延时反馈等方式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亲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指令性用语要指向明确;抒情性语言要得体,不可过多使用。
三、教学测试与评价
第23条 测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低段主要考查写字、朗读和字词理解,中高段逐步增加阅读理解和习作。
第24条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考评方式。书面考试只是语文测试手段之一,主要检测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口头测试、实践应用也是语文测试的重要手段。
第25条 单元检测、期末检测要针对本单元、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重点,试题中阅读材料的难度与要求应略低于课文。不考语法、修辞等静态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不出偏题怪题,不在题型和指导语上给学生设置理解障碍。
第26条 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第27条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过程,也要重成果。过程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成果呈现要多样化,可以写研究报告,也可以编小报、开辩论会、办展览等。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更重要的是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
第28条 积极参与建设书香校园,设立班级图书角,指导班级读书会,创设“处处学语文、时时用语文”的校园和教室环境。语文老师要率先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主动为学生推荐读物,鼓励学生读原著,读整本的书。经常为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
第29条 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扩大视野,积累素材,引导学生自主作文。结合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开发口语交际资源,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第30条 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校园社区里、电影电视和课外阅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并自主开展活动,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附:《关于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
1.培养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教学形式要讲究效益,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2.养成良好习惯。从入学开始就应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教学要着重培养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主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学生要多给表现机会,多加鼓励和指导。
3.课内完成作业。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分钟。书面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落实识字任务。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生字教学要区分不同汉字在音、形、义上的难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要坚持音形义结合的原则,以字义为核心,帮助学生识记字音和字形。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整体识记、结构分析、加减和更换部件、联想识字、字理识字等。要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句子结合起来。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记忆生字,如识字游戏、编成新材料阅读等。鼓励学生课外自主识字。
5. 注重写字指导。切实指导学生把要求写的字写正确、写工整。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位置,注意笔顺正确。难写的字教师要示范,学生写完字要有讲评。写字指导和反馈应在课内进行,防止对只要求认的字提出写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6.加强阅读教学。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要多背诵和复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阅读教学一般按课文顺序进行,符合儿童的自然阅读过程。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有创意的想法和表达,适时纠正错误。要把解决疑难问题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对学生难以探究明白的内容,教师要作讲解,讲解要正确、通俗。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任务,教师要作具体指导,防止流于形式。要积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图像资料一般采用先读课文再看画面的方式呈现,防止用看图像代替课文阅读。
7.提高口语水平。口语交际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的讲话,能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说话。注意学生说话时的仪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8. 做好作文起步。写话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看图写话、观察写话、阅读写话、编写童话等方式,提前起步写话教学。要结合阅读和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多写话。要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多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9.倡导课外阅读。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第一学段的阅读可以从读图画书开始,从听教师读起步,逐步培养学生持续默读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10.改进评价技术。考试要严格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命题,不拔高要求,提高难度。题型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评价方式要多样,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等级评价和激励性评语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