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1 一、用心读题,认真填写。(24分) 1、计算83÷20时,我这样想:83≈80,83÷20≈();或83里面有()个20,所以商()。 2、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1
一、用心读题,认真填写。(24分)
1、计算83÷20时,我这样想:83≈80,83÷20≈();或83里面有()个20,所以商()。
2、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要比除数()。
3、有296个苹果,每31个装一箱,装完这些苹果至少需要()箱子。
4、○÷=8……31,最小是(),○最小是()。
5、□48÷4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该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6、除数除以2,被除数(),商不变。
7、()÷38=15……30。
8、一个数除以42,余数是40,这个被除数最少再加上(),余数是0。
9、630里面有()个90;200是25的()倍。
10、()里最大填几?
80×()<495121>17×()()×80<505
283>()×4070×()<590564>60×()
11、根据272÷8=34,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272÷4=()136÷8=()2720÷8()
544÷16=()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6分)。
()1、计算354÷28时,先把28看成30试商比较合适。
()2、75÷25=(75÷5)÷(25÷5)。
()3、240÷50=24÷5=4……4。
()4、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5、8除726的商大约是90。
()6、两位数除三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12分)
1、除数是32时,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
A、偏大B、偏小C、正好
2、在算式490÷57中,把除数57看作()来试商比较合适。
A、50B、55C、60
3、计算480÷60时,要使商不变,被除数480乘10,除数60必须()。
A、乘10B、除以10C、不变
4、286÷26,商的最高位是()。
A、个位B、十位C、百位
5、2□5÷25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应填()。
A、0B、4C、5
6、468连续减39,减()次结果是0。
A、12B、22C、32
四、看清数据,仔细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250÷50=420÷60=1000÷8=360÷40=
780÷30=330÷30=91÷7=81÷3=
5490÷90=480÷79≈630÷87≈475÷60≈
2、列竖式计算。(⑤⑥两题要验算)(20分)
756÷63=5032÷68=908÷59=
708÷59=960÷24=775÷25=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6分)
1、一堆货物有364吨,用8辆货车运走一部分货物后,还剩4吨货物,*均每辆货车运货物多少吨?(5分)
2、1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1050千克蜂蜜。王伯伯家养了这样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5分)
3、某运动服装店的上衣进行促销活动,有以下两种方案,李叔叔现有2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6分)
方案一:39元每件
方案二:59元两件
4、根据信息回答:(10分)
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均每年近54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
●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
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1)*均每个月有多少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3分)
(2)*均每个月有多少儿童是因溺水而意外死亡的?(3分)
(3)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分)
(4)你有什么想对小伙伴们说的呢?(1分)
【智慧园地】
亲爱的同学,下面题你可以选做,将作为加分写在总分后面。
当然,你也可以不做!(20分)
1、□□
×9□
6□8
6□4
□□□□
2、两个数的和是638,其中一个加数和的个位是0,如果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和相同,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估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估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
1、下面有几道题目,不用计算,能很快的找出哪两道题目的结果一样吗?
(1) 48×6÷4×7×4÷8
(2) 128×9+72×9
(3) 48×4÷6×7×6÷8×8
(4) 342×9-9×142
分析;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1)(3)这两道题都是48与4、6、7、8几个数相乘、除,可以把题目中相同的数及符号都划去,会发现第(1)题只剩下÷4,而第(3)题只剩下“÷6”和“×8”,可见这两道题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第(2)题是128个9加上72个9是200个9,第(4)题是342个9减去142个9,也是200个9。所以(2)和(4)的结果是一样的。
2、不计算,估算64×42与48×56的结果那个大?
分析:可以把这两个算式中的每个因数进行分解,如64×42=8×8×6×7,而48×56=6×8×8×7,从分解的式字不难看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估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掌握一个因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感
二、探究新知
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在得数后面添上两个0。
三、尝试练习
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异同点?
四、分层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作业:练习十一的第4、5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估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两闰数的乘法估算。
3.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谁能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口算:28×8 89×9 312×7 498×6 22×9
说一说口算的简便方法。
二、探究新知
把本题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数乘法的估算作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46页做一做。
四、分层练习
1.估算下面各题
79×5 602×4 87×9 188×2
2.写出下面估算结果。
12×42 32×51 84×62 93×53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3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2)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3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1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 )、( )、( )和( )。
2、两条直线相交成( )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行四边形具有( )。
4、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5、以*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 )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
6、在同一*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7、( )和( )都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8、等腰梯形( )一组对边*行。
9、*行四边形( )轴对称图形。
10、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 )度。
二、选择。
1、从*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 )垂线。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A、*行四边形 B、梯形 C、长方形
3、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长方形 B、圆形 C、*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4、长方形中有( )组对边*行。
A、1 B、2 C、4
三、判断。
1、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
3、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
4、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
5、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行线。( )
6、两条直线相交就一定是垂直。(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2
1、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王大爷带了花1500元钱去买化肥,买了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钱?
3、张大爷买15只小猪用7455元,他还想再买30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钱?
4、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学要把180名少先队员*均分成6个分队,每分队分成5组活动,*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小荣家养了45只鸡,1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蛋13千克,每只鸭产蛋12千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
7、一支铅笔比一块橡皮贵7分,一支园珠笔可买11支铅笔,已知一块橡皮8分,一支园珠笔多少钱?
8、张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
9、小明有40元钱,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
10、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倍少11名,这个工厂共有多少名工人?
11、王叔叔在化肥厂开车送化肥。去时每小时行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因为空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均速度是多少?
12、学校发练习本,发给8个班,每班200本,还要留100本发奖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13、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5、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16、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了5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运,还要运几次?
17、买一盆花要120元,买4盆送一盆,学校要用25盆花,最少要花多少钱?
18、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6吨食物,够大象吃上20天吗?
19、买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1束。李阿姨一次买4束,每束便宜多少钱?
20、水果店2千克苹果售价5元,3千克香蕉售价12元。妈妈打算苹果和香蕉各买6千克,应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1、每小时生产的零件×时间=零件总数
解:(24÷3)×8=8×8=64(个)
答:他8小时做64个零件。
2、总价÷数量=单价
解:(1500—15)÷9=1485÷9=165(元)
答:每袋化肥165元。
3、单价×数量=总价
解:(7455÷15)×30=497×30=14910(元)
答:他还要准备14910元。
4、皮鞋用款+衣服用款=共用款
解:105+(105×2)=105+210=315(元)
答: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315元。
5、队员总数÷小组数=每小组人数
解:180÷(6×5)=180÷30=6(名)
答:*均每组有6名少先队员。
6、鸡蛋+鸭蛋=年产蛋量
解:45×13=585(㎏)
18×12=216(㎏)
585+216=801(㎏)
答: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801千克蛋。
7、11支铅笔的价格=1支圆珠笔的价格
解:(8+7)×11=15×11=165(分)165分=1元6角5分
答:一支园珠笔1元6角5分。
8、3年后张君的岁数÷3年后小刚的岁数=3年后张君的岁数是3年后小刚的岁数的倍数
解(45+3)÷(5+3)=48÷8=6(倍)
答:再过三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6倍。
9、小明的钱数+小强的钱数=总数
小明的钱数—二人的*均数=小明要给小强的"钱数。
解:40+(40—6)=40+34=74(元)
40—(40+34)÷2=40—37=3(元)
答:两人共有74元。小明给小强3元两人钱数一样多。
10、男工数+女工数=总数
解:42+(42×3—11)=42+115=157(名)
答:这个工厂共有157名工人。。
11、路程÷时间=速度
解:(48×5)÷3=240÷3=80(千米)
240×2÷(3+5)=480÷8=60(千米)
答:返回时*均每小时行80千米。往返的*均速度是60千米。
※12、发给8个班的+留下的=应买的
解:8×200+100=1600+100=1700(本)
答:学校应买1700本练习本。
13、总量÷每天烧的=烧的天数
解:1吨=1000千克
1000÷40=25(千克)
1000÷(25—5)=1000÷20=50(天)
答:这批煤可以烧50天。
14、剩余的书÷每小时装的=装订时间
解:(2640—240)÷(240÷3)=2400÷80=30(小时)
答:剩下的书还需要30小时能装订完。
15、剩余的书÷3天=每天要装的
解:244—(49+51)=244—100=144(本)
144÷3=48(本)
答:*均每天要修补48本。
16、解:40—(4×5)=20(吨)
20÷5=4(次)
答:还要运4次。
※17、买5盆花4盆的钱,实际每盆花[120×4÷(4+1)]元。单价×数量=总价。(25盆正好是5盆的倍数)
解:[120×4÷(4+1)]×25=96×25=2400(元)
答:最少要花2400元。
18、解:350×20=7000(千克)
7000千克=7吨
7吨>6吨
答:不够。
19、解:20—[20×4÷(4+1)]=20—16=4(元)
答:每束便宜4元钱。
20、解:5÷2×6+12÷3×6=15+24=39(元)
答:应付39元钱。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3)
——四年级数学括号练习题3篇
四年级数学括号练习题1
1、 128-6×8÷16=
2、 125-25×6=
3、 (135+75)÷(14×5)=
4、 120-60÷5×5=
5、 1024÷16×3=
6、 (135+415)÷5+16=
7、 1200-20×18=
8、 720-720÷15=
9、 [64-﹙87-42﹚] ×15=
10、 240+480÷30×2=
11、 225-10×(6+13)=
12、 (120×2+120)÷9=
13、 164-13×5+85=
14、 330÷(65-50)=
15、 ﹙132+68﹚×97-57﹚=
16、 64×(12+65÷13)=
17、 19×96-962÷74=
18、 (20+120÷24)×8=
19、 320÷[(8-4) ×2 ]=
20、 117÷13+36×15=
21、 182÷[(36-23) ×7]=
22、 (10+120÷24)×5=
23、 288÷[(26-14) ×8 ]=
24、 27×[(263+37)÷5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4)
——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练习题3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练习题1
1)6÷1= 2)6÷1= 3)3÷3= 4)24÷6= 5)20÷4=
6)30÷5= 7)12÷6= 8)36÷6= 9)10÷2= 10)20÷4=
11)36÷6= 12)16÷4= 13)36÷6= 14)5÷5= 15)30÷6=
16)2÷1= 17)6÷2= 18)6÷6= 19)36÷6= 20)6÷2=
21)30÷5= 22)4÷4= 23)4÷4= 24)20÷4= 25)3÷3=
26)18÷3= 27)12÷2= 28)6÷6= 29)2÷1= 30)16÷4=
31)18÷3= 32)24÷4= 33)18÷3= 34)12÷6= 35)25÷5=
36)36÷6= 37)18÷6= 38)20÷5= 39)2÷1= 40)12÷6=
41)16÷4= 42)24÷4= 43)6÷1= 44)24÷4= 45)24÷4=
46)15÷3= 47)5÷1= 48)5÷1= 49)4÷4= 50)18÷6=
51)24÷4= 52)30÷6= 53)36÷6= 54)24÷4= 55)6÷6=
56)18÷3= 57)30÷5= 58)3÷3= 59)25÷5= 60)15÷5=
61)30÷5= 62)24÷4= 63)20÷5= 64)4÷4= 65)24÷6=
66)24÷6= 67)5÷1= 68)16÷4= 69)3÷1= 70)18÷3=
71)30÷5= 72)20÷5= 73)12÷6= 74)4÷2= 75)18÷3=
76)4÷2= 77)24÷6= 78)18÷3= 79)20÷4= 80)6÷1=
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练习题2
1640÷80=
215×5=
323×3=
412×2×5=
5480÷80=
616×5=
727×3=
890÷15=
948÷4=
10640÷16=
1139÷3=
1224×20=
1332×3=
1448÷16=
1512×8=
1627×3=
1756÷14=
1824÷8=
1914×2=
2083-45=
21560÷80=
2296÷24=
2340÷20=
2440×30=
2537+26=
2676-39=
277600÷400=
28605+59=
2930×23=
3012×8=
3127+32=
3248+27=
334500×20=
3473+15=
35120×600=
36200×360=
376800×400=
382720+270=
394×2500=
406000÷40=
415×1280=
42310-70=
43400×14=
44470+180=
451000÷25=
46160×600=
4720×420=
48290×300=
498100÷300=
507600÷20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5)
——四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练习题3篇
四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练习题1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2、125×16=125×8×2()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
A、3 B、6 C、9
6、265×95+265×5=265×(95+5)在计算时用了()。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减法性质
7、计算(125+16)×8下面哪种简便方法正确?()
A、原式=125×8+6 B、原式=125×16×8
C、原式=125×8×16×8D、原式=125×8+16×8
8、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煦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645—180—245 125×32
101×5699×264×60×50×8
1022—478—422987—(287+135)478—256—144
24×73+26×24169×123—23×16925×(20+4)
四、应用题。
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2、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盒155和白色粉笔,每盒40支,一共有多少支粉笔?
3、张华在新华书店买了2本《故事大王》和2和磁带,共用去36元,每盒磁带8元,每本《故事大王》多少元?
四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练习题2
一、填空
1.10个0.1是( ),100个0.01是( ).
2.0.2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数由8个一,4个十分之一,6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4.0.089扩大( )倍是8.9;0.73缩小10倍是( ).
5.9.38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6.把2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7.把3692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亿.
8.不改变数的大小,把105.30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二、判断1.小数部分的"位是十分位. ( )
2.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9.( )
3.8.5和8.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
4.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 )
5.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
6.整数比小数大. ( )
三、直接写得数(6分)
0.55×10= 0.375÷10= 4.05×100=
10.04×1000= 0.03×10= 2.01×1000=
7×59÷100= 0.7÷1000= 7.8×100=
4.5÷100= 0.516×100= 7.05×100=
四、读出下面各小数
(1)0.8 (2)10.4
(3)24.05 (4)0.04
五、写出下面各数
(1)十五点零八(2)二百点九三(3)零点零七五
六、改变计数单位写数(26分)
(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6分)
0.800=( ) 20=( ) 8.530=(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2075千克=( )吨( )千克
2米9分米=( )米
0.85米=( )分米=( )厘米=)分米( )厘米
4米2厘米3毫米=( )厘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8分)
684900=( )万720300900=( )亿
67万=( )亿10万=( )亿
七、化简下面的小数(12分)
(1)8.9060= (2)203.4600= (3)0.0074000=
(4)0.807060=
(5)6.060600= (6)9.400000=
八、比较小数的大小(12分)
(1)0.87○0.870 (2)8.09○8.9 (3)7.65○6.75
(4)2.99○3 (5)7.009○7.09 (6)8.5○8.487
九、应用题(12分,每题3分)
1.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2.1千克黄豆可出油0.38千克,100千克黄豆可出油多少千克?1000千克黄豆呢?
3.张老师用43.20元买了10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元?买100支这样的钢笔应付多少元?
4.甲数是3.8,乙数是38,在它们的末尾都添上两个零,这时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6)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样安排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步学习乘法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时先复习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知识复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尝试练习,初步感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然后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但是,在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许多的问题。主要是计算能力不过关,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分得过散也是一方面原因,一学期四五节课,学生还没掌握内化为自己的技能,一单元结束了。所以在新授之前,一定要对已有知识复习,掌握要领,其次加强训练强度,使之形成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某的,哪些线是不交某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某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某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精心设计教案,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絮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3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
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4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这一周的教学任务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效果明显的不好,错题的类型很多。我仔细地分析了学生的错题,发现,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负迁移的干扰比较大。
1、商的位置写错,因为,试商的时候是将80除以20看成8除以2来看的,所以就将商写在十位上了。这是试商带来的负影响。
2、除的时候不该落下的零就落下了,主要出现在商是两位数的时候,最高位上商的时候,除数的个位上本来不需要落下来,也就错误的落下了,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学了末尾有零的乘法的影响。
3、基础问题也是运算错误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有些同学不会退位减法,尤其是连续退位减法;乘法口诀也不熟练。
4、还有部分同学,计算竖式完全正确,但在横式后写结果的时候,抄写错误,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验算习惯,完全是任务观点。计算错误,验算却是正确的。
总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效果不好,原因很多,总觉得学生在低年级学得很不扎实。也许是训练不到位;也许是本来计算就枯燥,且有一定难度,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一些家长也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5
《数学广角》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在本课中,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如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而又简单的图表。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展开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引发思维的碰撞,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从中领悟集合的数学思想。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当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经历“磨难”后,突破重围有重大发现时,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和令人兴奋的情绪体验,他会产生再次追求这种情感体验的愿望。因此,在本课中,我通过引起学生参加50米跑的、参加跳绳的和两个项目都参加的是哪些同学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不断克服思维障碍,自主探索设计韦恩图,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感悟集合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7)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菁选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
39+2= 27+4=
50+5= 34+9=
10+60= 9+50=
10+40= 61+10=
18+5= 74+6=
37+2= 26+5=
23+7= 47+4=
88+3= 47+6=
39+8= 68+5=
26+8= 19+6=
28+5= 53+6=
78+5= 37+9=
23+8= 89+6=
75+5= 86+6=
68+7= 87+9=
26+9= 25+6=
50+37= 49+7=
87+9= 50+8=
61+9= 85+4=
91+8= 82+5=
39+10= 46+7=
73+7= 37+4=
78+3= 27+60=
39+8= 68+5=
9+25= 35+6=
2+40= 86+2=
48+7= 39+10=
16+9= 5+18=
17+3= 36+6=
29+5= 87+9=
48+8= 35+8=
4+19= 7+26=
4+37= 29+4=
39+8= 26+7=
7+38= 6+18=
40+6= 35+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2
1640÷80=
215×5=
323×3=
412×2×5=
5480÷80=
616×5=
727×3=
890÷15=
948÷4=
10640÷16=
1139÷3=
1224×20=
1332×3=
1448÷16=
1512×8=
1627×3=
1756÷14=
1824÷8=
1914×2=
20**-45=
21560÷80=
2296÷24=
2340÷20=
2440×30=
2537+26=
2676-39=
277600÷400=
28605+59=
2930×23=
3012×8=
3127+32=
3248+27=
334500×20=
3473+15=
35120×600=
36200×360=
376800×400=
382720+270=
394×2500=
406000÷40=
415×1280=
42310-70=
43400×14=
44470+180=
451000÷25=
46160×600=
4720×420=
48290×300=
498100÷300=
507600÷200=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3
1200×30=
242×4=
363×7=
4230×20-46=
5130×3=
660×50=
736×20=
8490÷70+58=
9150÷3=
10260×2=
1175×26=
1221×40-49=
1335×20=
1415×80=
15300×6=
1615×8+97=
1723×30=
1851÷3=
19250÷50=
20210÷30-69=
2160÷60=
2280÷5=
23240÷80=
24100÷50-46=
251200÷20=
26270÷90=
2750÷10=
28360÷40×8=
29500÷50=
30280÷70=
3134×2=
3215×50+52=
3321×30=
3415×63=
35120÷60=
3625×4-34=
3714×50=
38480÷80=
3930×60=
40180÷60×6=
4125×40=
421800÷90=
435×17=
4448÷3+72=
4590×6=
461400×5=
4712×8=
4892÷2-26=
49150×4=
50560÷8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扩展8)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一、共同的地方: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明确之后,每个组能带着他们的目标进行学习,并且小组长更能关注他们组员的学习情况,这样也就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精气神。在课后调查学生的想法时,学生也认为小组学习目标还是要的。
2、学生初步学会了总结方法。学生在自学例题后,能把课本中例题的知识总结成方法或步骤展示出来。
二、上面两点是课堂较好的地方,但也有共同的问题:
1、学科班长的培训还不细致,例如在课堂流程中环节的衔接不流畅;在小组自学后要展示时不会观察板面选择小组展示等等。
2、小组长的培训不细致。例如:在自学后板书时虽然有总结的步骤,但每个步骤也要明确的说明;每个组有2个组长,这2个组长的分工不够明确;组长在辅导组员时辅导什么,怎样辅导可以让组员形成学习力等等。
3、时间上前松后紧。在独学、对学、群学和预展的时间上过多,主要还是小组长的培训没有达到一个高标准。
三、不同之处:
1、时间方面。
在昨天的课堂中,时间上刚刚好。一是五(2)学生他们自己的班级,他们的小组成员是固定的,组长负责的四个组员是固定的,在小组学习时更有默契;二是他们的小组阵地是固定的,每个小组知道他们的板面位置,板面怎样规划。在今天的课堂中,从12:05——12:55超时10分钟。原因是五(1)学生到了五(2)的教室后,随便找了位置坐,小组成员临时组成,组长临时选取的,在小组交流时没有默契,并且不清楚本组的板面在哪里,这也是我特别疏忽的地方。
2、补充质疑方面。
今天的课堂中质疑更多一些。五(1)班能有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昨天五(2)的课堂中更多是精英展示。这也是需要在五(2)班要加强的地方。
四、努力方向: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提起学生的学习精气神。
2、学科班长、小组长通过每节课加强培训,从细节开始。
3、*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多向学生要方法。
4、努力使课堂实际尽可能的实现所备课堂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我的这节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出示52395239、3004000、4080007三个数,说组成,然后学生试写,小组谈论、总结写法,教师揭示写法。这样试教下来,觉得例题处理的太草率,重点不够突出,不够细致。学生看似会了,但是没有真正理解写法,没能将写法掌握、运用。后来为了突破重难点,将教案做了修改,突出重点,细化处理写法。得到下面是教学设计:
探究写法:
你们能说说这两个数的万级是怎么组成的,个级是怎么组成的吗?
指名说。
第一个数是由300个万和4000个一组成;第二个数是由408个万和7个一组成。
你是怎么做到又快有准的?(借助画分级线)
你能试着写出这两个数吗?(投影演示出学生作业)
第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有3个单位 ,那就是三百万,十万位和万位上没有一个单位,那就用0来占位,那就是300万。个级的千位上有4个单位,那就是四千,合起来就是三百万四千。
第二个数:百万位上是4,十万位上没有,那就是0来占位,万位上是8,合起来就是408万,个级只有个位上为7,其他个级数位都用0占位,最后这个数就是四百零八万零七。
追问: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小结:写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
这样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能正确说出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在掌握数的组成再来写数,学生是带着对数的自我理解来写数,不是套用写法规则,很明显会轻松自如许多。这样设计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学生按照计数器学出数后,全班在反馈的同时,一位一位的来按照数的组成写出每一位的数。然后再来回顾、总结写法,这样,写法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年轻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在突破重难点,如何把握重难点上欠缺火候。我时常有这样的感觉,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但是到底在40分钟内应该怎么处理,哪种方式合适,如何组织教材内容,这些正是我们研读教材不透,琢磨教材不深的体现。师傅常常给我说,要花时间去研究教材,但是如何下手研究,研究教材的什么,我看着教参。我经常这样问自己。虽然,一段时间的教学下来,我已有所领悟,但是领悟还不够彻底,还需要加油啊!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程序操练的过程。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课堂教学,不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意义建构。在“温度的读写”这一环节中,首先考虑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以温度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感知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冷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和零下温度,操作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的温度则用负数表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数大小的比较。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负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点上温度计教具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移和直线、射线、线段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移,引导学生动手移窗户、同桌之间移铅笔盒,课件演示铅笔的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由*移与*行线的关系,*行线之间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抽象出*移与*行的关系,*行线之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趣味性。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角的度量》学生学的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因为之前看过关于如何教量角器这一部分教学的内容,所以很自信,我首先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画角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量角的需求。
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这里又分认识量角器、认识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个层次进行教学。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有部分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的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我发现量角器最中间有一个点。我发现量角器上上下两个数加起来正好是 180。认识1角时,采用的方法是:(1)出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角的大小的直观图;(2)猜一猜这个角多大;(3)在量角器上找1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深化理解1角。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50),(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52)。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是可取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学生讲量的方法时也讲得可以。
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情况还是可以的,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 问题主要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角的度量》的教学反思角的度量,一直是我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课题的引进。我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两个角哪个角大?有人认为角1大,有人认为角2大。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其次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面这个刻度交叉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还是有学生会把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搞混,在画角和读角的大小的时候读错读数。还应再加强画角和读角的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商不变规律》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以及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规律和应用商不变规律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笔算进行简算。我在这节课中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效果不错。课堂上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并通过尝试练习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如:让学生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从大胆设想规律的用途到——验证,老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研究和创造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计算教学应该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54÷22=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算理的理解。“154÷22=为什么你要把22看作20来试商?” “120÷18=为什么你要把18看作20来试商?”“为什么要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
我认为主要在于: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一、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认识
1、教材分析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2、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学体会
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1、利用知识迁移引入,同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和如何去量角等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接着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钟面,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度数,量出度数后提问:你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吗?学生产生疑问,接着我说: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大家就能对角进行分类了。这样顺理成章的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引入新课,体现知识源于生活。
2、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直角,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在学习直角时,我直接让学生利用长方形纸折出直角,然后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让学生更准确的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我都是让学生用活动角去感受它们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而对于*角和周角的学习,也是通过学生动手用活动角旋转而感受它们的形状,并通过用量角器量而得出度数。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各种角的形成过程,而且对度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准确的度数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3、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足够的学习空间。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长方形、活动角等。利用学具的直观性特点,组织学生折一折、转一转,在直观操作中体会各种角的形成。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
(2)促使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深化。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并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把探索过程引向深入。
三、不足分析
1、对于教材的挖掘不够深
对于教学*角和周角的认识这一知识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通过旋转活动角感受了*角和周角的形状,推导出它们的度数,而没有更进一步的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加深对这两种角的认识,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后认为还是自己对教材没有很深的理解,只是注重了表面。
2、重点知识没有讲透彻
在讲课过程中以及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各种角以及度数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掌握的很透彻,因此我反思得出还是自己在讲授新知识时没有很好的把重点内容讲的很到位,因此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直线和*角的区别,周角和射线的区别,可能由于设计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考虑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就可以区别,而没有更深入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部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错误。
4、教学程序出现次序颠倒现象
在教学完*角后本来应该直接引导学生探究*角和直角的关系,而我在教学完周角以后才共同引导学生探究直角和*角以及周角的关系,在教学程序上出现颠倒。
5、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教学语言不太严谨,比如说*角和周角的概念的准确表述等等。
6、评价方式太单调
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做的还不够,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可能与教学的设计以及教师的激励有关。
四、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研究教材,学习课标,熟话说“学无止尽”,确实如此,一天不学习就感觉自己落后于别人,因此我继续坚持每天备课时认真的研究教材与教参,以及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多方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必须做到每节课都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适时合理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通过教学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而,我决定在*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课课理用精炼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应学的知识,并且巧妙的利用评价,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3、精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关系到整节课教学的成败,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做到考虑全面,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等等,设计重点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的教学过程。
4、适当的运用给予学生评价,学会教学中急中生智,合理处理教学生成资源,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这需要日积月累,需要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学习参考,虽然这方面能力的练就需要大量时间,大量精力,但我会尽自己所能不断努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可以说它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进一步认识线段,过渡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点,再到认识直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后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射线自然过渡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培养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
4.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比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时间到了有的学生只画了十五条,这时老师应该问:如果我还给你时间,你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多少条?对学生提问后,教师还应该用归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比如:直线、射线和角的特点,可引导学生从有无端点、有无延伸方面进行归纳。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可引导学生从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方面总结。
5.对学生放得不够开,总是怕学生不会说,很快地把答案端出来。问题提出后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多说,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教学中我抛出大象馆在猴山东北面,你能找到大象馆的具*置吗?引导学生发现还要知道具体的方向。接着我又抛出大象馆在猴山的东偏北30度,现在你能指出大象馆的具*置吗?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还是不能找到,那么还要知道什么呢?学生马上能说出还要知道大象馆到猴山的距离。通过这三步的练教学,学生知道了判定方向的方法,再由学生描述,方向就准确的多了,最后用语言写出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教学反思《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学生初次接触负数,直接接触抽象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首先将天气预报融入课堂中,通过播报北京、漠河、西安、台北、*等地的温度信息,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提取信息。
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用各种方法描述了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由此引出“+5℃”和“-2℃”的表示方法。展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认识温度计上的各种信息,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北京、漠河、西安、台北、*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利用温度计上的刻度高低,比较各个城市的温度高低;脱离温度计的情境,总结零下温度比大小的方法,从而达成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都是有独立个性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有学生用竖线表示,有学生用山来表示,有的用小漫画表示温度高低,非常有创意。本节课我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最后十分钟处理了练习题,针对练习题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的再次讲解强调,保证学生当堂掌握。本节课中存在一个问题是没有强调摄氏度的读法,很多时候用度表示了摄氏度,这导致了小部分学生将温度的摄氏度与量角的度搞混,在总复习时出现问题,今后在数学课堂上用语要规范。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我在备课时参考了很多教学设计,同时拿出自己第一次使用这册教材教学生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感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三种线,确实得花点功夫。
从“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顺序,再到“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到现在符合学生学习顺序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教材作了很多改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的例子不难,但真正让学生抽象认识,问题就很多。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容易出现认知错觉。一是认为很长的线就是直线,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二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
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
以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一些民间传说形象来引入,但通过什么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为学生认识线搭好脚手架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动手画线来理解。
师:象人行道这样的线,有一定的长度,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线段”,我们可以用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画出来表示。
线段
(在这里,由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画法)
师:象手电筒这样射出来的光线,一端在天空中无限延伸,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射线,你们能在纸上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纸上如何表示无限长的光线,有了画线段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一端画端点,另一端不画端点的方法来表示射线)
师:像金箍棒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称作直线,在纸上我们该如何来表示这样无限长的直线呢?
(学生有了画线段和射线的基础,很快能用没有端点的线表示直线)
这样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示有限长和无限长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通过动手画的活动,把具体形象的线抽象为数学知识,对这三种线的区别理解也很深,无须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练习来认识这三种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情况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简单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目的在于回忆已学的知识,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通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题
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本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三、增加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存在问题
教师:
1、在用教材上还需继续深入挖掘。
2、在教学上,注重教学内容的*衡,使得优生在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还要让学困生在每堂课中有所学习。
3、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
1、部分学生不懂得审理,审题能力较差,不理解题意。
2、有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分析判断能力薄弱。
3、还有的学生因为懒惰而导致了学习基础差。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物操作中抽象到图形的认识。
2、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困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帮扶,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学期能够有所提高。
推荐访问:练习题 上册 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1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