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含有月古诗100首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1-15 19: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1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概念范围古诗,即*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含有月古诗100首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含有月古诗100首3篇(全文完整)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1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概念范围古诗,即*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阅读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1)

——含有月字的古诗句32首3篇

含有月字的古诗句32首1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2)

——含有草的古诗诗句3篇

含有草的古诗诗句1

  1、记得绿罗裙,处处惟芳草——宋·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2、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唐·温庭筠《过陈琳墓》

  3、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唐·李世民《元日》

  4、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唐·李白《清*乐·画堂晨起》

  5、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唐·薛逢《长安夜雨》

  6、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唐·牛殳《琵琶行》

  7、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8、草色青青——宋·李彭老《浪淘沙·泼火雨初晴》

  9、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10、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1、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12、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13、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14、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宋·柳永《倾杯·鹜落霜洲》

  15、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唐·韦庄《春日》

  16、草头秋露流珠滑——宋·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17、*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唐·李白《白马篇》

  18、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唐·杜甫《武侯庙》

  19、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宋·辛弃疾《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20、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2、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唐·佚名《杂诗》

  23、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

  24、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唐·李白《独不见》

  25、夕阳芳草满汀洲——清·薛时雨《浣溪沙·舟泊东流》

  2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27、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唐·王维《辋川别业》

  28、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29、草际蛩吟珠露结——宋·晏殊《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30、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唐·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31、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唐·刘长卿《春草宫怀古》

  32、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唐·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宋·陆游《幽居初夏》

  35、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36、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唐·韦庄《章台夜思》

  37、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唐·李建勋《春雨二首》

  38、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宋·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

  39、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唐·李白《相和歌辞·长歌行》

  40、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唐·柳宗元《溪居》

  41、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42、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唐·李白《望黄鹤楼》

  4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乐·村居》

  44、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唐·李咸用《庐山》

  45、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宋·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46、草色遥看近却无——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7、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48、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49、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唐·李白《塞上曲》

  50、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唐·朱庆馀《长城》

  51、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唐·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52、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唐·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53、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唐·杜甫《潼关吏》

  54、秋到长门秋草黄——唐·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55、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56、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57、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58、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唐·白居易《杭州春望》

  59、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60、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唐·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6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62、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唐·刘禹锡《金陵怀古》

  63、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元·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64、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65、草色烟光残照里——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66、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清·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67、故应知子草玄忙——宋·辛弃疾《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68、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唐·岑参《秋思》

  69、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唐·温庭筠《嘲春风》

  70、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唐·李白《古意》

  71、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唐·许浑《姑苏怀古》

  72、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五代·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7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二首》

  74、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唐·孙光宪《渔歌子·草芊芊》

  75、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魏晋·繁钦《定情诗》

  76、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宋·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7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8、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79、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唐·林滋《春望》

  80、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魏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81、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唐·黄巢《自题像》

  82、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唐·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

  83、山路风来草木香——宋·辛弃疾《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3)

——含有哲理的古诗句3篇

含有哲理的古诗句1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3、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4、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1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20、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9、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1、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3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5、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38、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3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0、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4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4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4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46、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9、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50、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佚名《长歌行》

  5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佚名《沧浪歌》

  5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5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7、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5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59、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6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6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6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64、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65、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66、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67、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68、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6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7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7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2、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钱嶫《悯黎咏》

  7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74、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

  7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7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7、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78、*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7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滑稽列传》

  8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81、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佚名《日出入》

  82、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杜甫《戏为六绝句》

  83、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8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论语七则》

  8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8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7、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88、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8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佚名《宰予昼寝》

  90、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9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92、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顾况《酅公合祔挽歌》

  93、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94、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含有哲理的古诗句2

  【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9】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0】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1】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3】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4】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7】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18】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20】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2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2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2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9】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0】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1】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2】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33】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5】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36】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3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38】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39】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0】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1】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2】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4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44】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4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46】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7】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4)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3篇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1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一洲青。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赵师秀《约客》中的句子。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竞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5.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一壬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2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5)

——含有虚指的古诗词摘抄3篇

含有虚指的古诗词摘抄1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梅花——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左迁至蓝关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6)

——含有相思的诗句古诗3篇

含有相思的诗句古诗1

  1、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2、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陆睿《瑞鹤仙·梅》

  3、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4、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张翥《陌上花·有怀》

  5、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6、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

  7、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在狱咏蝉》

  8、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9、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0、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1、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1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3、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1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15、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16、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17、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18、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19、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20、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3、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4、君当为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7、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君归。

  28、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29、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3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1、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32、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3、投我以求桃,报之以琼瑶。

  3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5、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36、千载琵琶作胡语,分别怨恨曲中论。

  3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38、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根岗。

  3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4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1、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4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3、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4、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4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6、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楚。

  4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50、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恨。

  51、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5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5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5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5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56、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57、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含有相思的诗句古诗2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凤求凰·琴歌佚名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望夫石(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梦江南(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7)

——含有鹭字的古诗词3篇

含有鹭字的古诗词1

  归鹭

  一夜北风报秋寒,万千归鹭聚九峰。

  隔岸相疑琼花开,行人驻足争相观。

  三日尽向城南去,漫天白鹭作雪飞。

  翾鹭聆

  一江春水宛玉琰,江心炜明映飞琼。

  闲得雎鸠此处闹,难及仙鹭影翩跹。

  三江春水行潺湲,五城烟雨烘境仙。

  九城杏花姿色艳,全迎一笑降世间。

  此笑可载三千卷,流彩一身九重天。

  高点彩霓皆失色,落雪缤纷九十年。

  海滨柏鹭莞尔嬿,恰怡天宝显人间。

  繁星璀璨跨世纪,珷玞光璟亮穹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漫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五郊乐章·舒和

  笙歌龠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8)

——含有秋雨二字的古诗句3篇

含有秋雨二字的古诗句1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冯延巳<应天长>

  4、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0、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白居易<中秋月>

  16、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23、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2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

  2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7、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9)

——《古诗两首》说课稿

《古诗两首》说课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说课稿1

  说教材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的第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的青山相对而来。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能正确背诵。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默写《望天门山》。

  说教学法

  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说教学过程

  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背诵本首诗《望天门山》,因为之前在诵读古诗中已读过,有的学生也已会背诵。当学生背之后,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组织学生再读古诗。

  二、以读为主,并结合练习题加强读和写。

  这一环节,我给学生的时间会多些,目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课文。同时交给学生任务去读,这样读书更有效。因此我交给学生读书的目的是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顺每一句句子,遇到不懂的字圈一圈,画一画,做上记号。学生读时,我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之后检查读书的情况。采用师生互对诗句,生生互对诗句,男女生比赛背诵。学生读时组织全班评价。接着出示改正题。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清山相对出

  狐帆一片日边来

  诗句中少了标点符号和学生容易写错的同音字“清”和“青”,“狐”和“孤”。让学生从中找出并改正,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在书写和默写容易犯的错误。最后,指导学生背诵。之后出示口答填空题,并试写出字来。

  天门中( )( )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

  ( )( )一片日边来。

  这道练习题目的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四个生字,达到在学习古诗中学习生字。

  经过多种方式的训练读背和识记,学生已能顺利地背熟古诗。

  三、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试根据诗意默写古诗

  课程标准指出,第二阶段对古诗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诗意,不必要做过多的解释。所以当学生已能正确地背诵了古诗,我相应地出示本首诗的诗意,要求学生根据诗意来说诗句,让学生在读诗意和诗句中巩固古诗也从中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古诗两首》说课稿2

  一、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青山相对而来。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 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二) 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对诗的初步感受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 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和默写课文(课后要求两首古诗任选一首默写,可在第二课时再让学生作选择。)

  五年级了,学生对学习古诗已不再生疏。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理解诗句含义,准确解释字义,合理想像诗句所描绘的图景,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应该做为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就是通过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二、 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幻灯、挂图、录音机、

  课件等)直观教学法,图文结合创设情境,运用尝试教学法,如绘画、配乐呤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来体会诗中的景象,以此来落实重点。并用举一反三法来开拓学生视野,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更加喜爱祖国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以此来突破难点。

  2、学法。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读读讲讲,做尝试的练习 ,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 教学程序

  这首诗的诗中有画,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就从这一处入手,我设计了“知诗人解题意 →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这一模式作为教学步骤。

  下面,我就侧重地作个解说。

  1、 诗人解题意。

  我首先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导入,(幻灯出示诗句和插图)。学生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同是李白所著,又是从“望”字着眼,这样让学生结合回忆导入新的古诗《望天门山》的学习当中,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课作*稳的铺垫。接着(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李白诗人的了解,对课题的解释也自然明了。

  2、 抓字眼明诗意。

  ①小组合作通读全文,感知古诗。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

  图(幻灯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讨论。

  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如:断、开、回、出等)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是本模式中关键的一步。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只有体会词义的丰富性,才能创设想象的氛围。

  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 想意境悟诗情。

  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把

  自己的想到的画面试着画出来。(学生乘兴作画,再现诗境,加深理解,落实了重点)

  ②请学生(组内推荐代表)结合自己画的画面,叙述美景。我尊重他们的不同的阅读感受,把大概的诗意叙述好就行。(我在此也可根据他们的叙述,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他们也评一评)

  ③运用多媒体课件,边播放长江壮丽景色,边出示划好节奏线的整首古诗,听朗诵示范,以此创设他们想象的氛围,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信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最后配乐诵读,学生置身于诗的美境,体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诵。

《古诗两首》说课稿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出示两首诗歌。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

  复照青苔上。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自由读两首诗,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四)指名朗读课文,结合正音。

  (五)简介作者。

  (六)对照译文,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七)检查诗意理解情况。

  1.字词。

  空山

  但

  人语

  返景

  深林

  复照

  朝

  辞

  白帝

  轻舟

  万重山

  2.每句话的意思。

  (八)感受诗情。

  1.《鹿柴》写的是哪里的景色?这里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2.作者在《早发白帝城》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感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十)尝试背诵。

《古诗两首》说课稿4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汇报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4.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文章

《古诗两首》说课稿5

  一、 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

  第一教时:

  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

  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 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

  2、 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

  3、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

  4、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 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共享知识,在交流中得到知识。

  三、 基本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出示投影)。

  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解诗题

  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锄禾”的意思。教师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举例说,学《悯农》这首古诗时,一般先弄懂“悯农”的意思。

  2、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叫《悯农》。《锄禾》原为第二首。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3、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因为实验班的孩子对于古诗的积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点拨”在什么地方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在这里,要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课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学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分4步进行教学:

  1、教师示范朗读,确定基调:严肃、较沉重。(教师范读)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我要求学生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慢速度进行朗读。(教师范读)

  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熟读成诵。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因为毕竟才一年级,还是学习古诗的起步阶段,在今后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们会慢慢感悟的。

  四、 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一些古诗词,准备进行古诗朗诵大赛。

  板书:

  锄禾

  解诗题:锄禾

  知诗人:李绅(唐)

  明诗意:当、皆、粒粒皆辛苦

  诵诗句:严肃、较沉重

《古诗两首》说课稿6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能背诵并任选一首默写。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准备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课上或课外学过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或词。

  2、收集一些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三、学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交流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描写水的诗

  2、自己把《望天门山》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6、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短文。

  第二学时

  1、交流背诵学过的苏轼的诗,描山水的诗。背诵《望天门山》。

  2、自己把《题西林壁》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用张开的手来帮助理解——“横看”五个手指像五座山峰;侧看就是一座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要想象:远处看到的可能是什么样——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近处看到的可能是——一座或几座山峰;高处看到的可能是——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头;低处看到的可能是——悬崖峭壁,仰头看那山是十分雄伟……

  5、那么,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小组讨论。

  6、大组交流,明白:作者写景中寄寓了一个深刻而又普遍的道理——当局着迷,旁观者清。

  7、背诵和默写。

《古诗两首》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诗人杜牧和宋代诗人程颢所作。每首诗都是七言绝句。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江南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春日偶成》。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是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全诗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二、说学法教法

  (1)学法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3)手段——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结合挂图等辅助教学。

《古诗两首》说课稿8

  教学要求: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二课时

  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1)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7、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板书设计 :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 (联想言志)

《古诗两首》说课稿9

  【说教材】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诗文.这一课安排了《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

  【说教法】

  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

  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四、读背全诗,升华情感。五、课外延伸,巩固拓展。六、指导写字,美观工整。七、小结全诗。

  【说学法】

  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说教学过程】

  开课出示实物草,请大家说说你对草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中我注重学法的渗透。例如运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运用两幅水粉图自然而巧妙的解释了“枯、荣”的意思。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尽的意思。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在分步理解诗意之后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想象画面生气并茂的诵读,让诗文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整体理解力诗意之后我设计了朴实能够点明诗中心的过渡语:“一棵棵小草,低矮、*凡、随处可见。可就是这貌不惊人的小草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的这样赞颂小草。”指导学生引读全诗,指导背诵。*古诗博大精深,诗人笔下的草也各具特色,在拓展环节中内外相结合,不仅有草的后四句,还逐句出示了课外的四句描写描写草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草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草细)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草的颜色青)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小)让学生欣赏到了不一样的小草。写字环节中只安排了本首诗的三个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老师范写,学生跟写。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以此课为例,请老师们多指教。

《古诗两首》说课稿10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为了更好得完成教学目标。我作了以下的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先预习古诗。尽自己能力弄懂古诗。

  2.制作好《锄禾》的讲解课件以及生字教学课件。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

  【说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出示投影)。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解诗题

  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锄禾”的意思。教师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举例说,学《悯农》这首古诗时,一般先弄懂“悯农”的意思。

  2.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

  叫《悯农》。《锄禾》原为第二首。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3.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因为实验班的孩子对于古诗的积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点拨”在什么地方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在这里,要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课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学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分4步进行教学:

  1.教师示范朗读,确定基调:严肃、较沉重。(教师范读)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我要求学生重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慢速度进行朗读。(教师范读)

  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熟读成诵。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因为毕竟才一年级,还是学习古诗的起步阶段,在今后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们会慢慢感悟的。

  【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一些古诗词,准备进行古诗朗诵大赛。

  现在我简单来讲讲第二教时的教学安排。

  我先进行《锄禾》的复习检查,然后半扶半放地引导学生学《悯农》,质疑问难,对他们不懂的地方稍加点拨,要求学生能理解字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并能体会诗人对于劳动者的同情。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咏鹅》、《春晓》这两首古诗,让学生进一步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当然,对于补充的《咏鹅》、《春晓》两首古诗,要求放宽,只要基本理解古诗意思就行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指教,谢谢。

  附板书:

  锄禾

  解诗题:锄禾

  知诗人:李绅(唐)

  明诗意:当、皆、粒粒皆辛苦

  诵诗句:严肃、较沉重

《古诗两首》说课稿11

  一、说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二、说教材分析

  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鸟鸣涧》和《暮江吟》两首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鸟鸣涧》和《暮江吟》两首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同学们的朗读水*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三)学习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待会儿我们进行“古诗挑战赛”。

  总结我们学习的古诗学习的方法步骤

  1、读熟练

  2、猜意思

  3、提疑问

  4、背熟练

  (四)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五)课堂检测

  学习与巩固

《古诗两首》说课稿12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⑴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⑵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⑴自由记生字。

  ⑵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古诗两首》说课稿13

  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古诗教学与信息课程整合的意义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我上的《古诗两首》是千古传送,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同是送别诗,但是诗人内心的情怀却截然不同。因为孟浩然要到柳如烟,花似锦的扬州去,诗人李白在诗中流露出的是欣羡之意。而元二即将出使的安西乃西塞边陲,是不毛之地,前途茫茫,生死难料,所以诗人内心自然无限凄凉。整首诗从语言文字上看,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快,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看,它离现在的时代较远,写的人和事都和学生实际相距甚远。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被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我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我将信息技术与古诗词的教学充分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优势,拓宽古诗教学的领域,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古诗教学与信息课程整合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解决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3、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局限;

  4、有利于实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三、古诗教学与信息课程整合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和情,感悟诗句描绘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四、古诗教学与信息课程整合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教学的最佳情境

  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音乐、画面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情自然融入诗的境界。

  1、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配上一曲《阳关三叠》,那优美苍凉的旋律一下子就能渗透学生大心灵,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人由于朋友远去的惆怅,音乐与诗那种天衣无缝的结合,创设了古诗学习的良好情境,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拓展了思维空间。

  2、借助画面,感受情境。一首好诗,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画面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很多诗人追求的境界,而李白与王维的诗所表现的画面感就越强,我在教学时,为两首诗都设置了相应的画,用丰富的色彩,整合的画面,将诗中无形的形象变换成有形的视觉形象,让学生感受画中的情,画外的音,领略文字的内涵,体会古诗的意境。

  (二)、运用媒体,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也应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课前查诗人及写作背景。上课前,布置学生查询李白和王维的资料以及写诗的背景,上课伊始,让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教师帮助梳理总结两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不但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而且为学习古诗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2、运用媒体,自主理解诗意。传统的古诗的理解就是老师详详细细讲,学生原封不动的记,老老实实的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时,利用一个古诗学习的资源库,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入不同的界面获取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学生经过合作学习,互学互补的过程,体会到了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真正做到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帮助者、促进者。

  3、借助媒体,领悟诗情。在上课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多媒体的介入,所以学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很容易从柳如烟、花似锦的美景中体会到李白的羡慕之情,也能从他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这份友情。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体会到诗人的这份凄凉与伤感。

  (三)、拓展情境空间,使用古诗写作。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是将《送元二使安西》作为重点来学习的。当学生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这份难舍之情时,我趁势而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从渭城到安西,中间整整相距了三千多公里啊,横穿了大半个*。阳关以西那可是除了荒漠还是荒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满眼的荒野,满野的凄凉,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得走整整半年啊。而我的好朋友元二要到遥远而荒凉的安西去了,这一去,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你有什么话要叮嘱元二吗?”学生此时将所有的体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补充: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下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读这首古诗,铭记这份的送别的情意吧!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阅读。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为那些有余力的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使学生尝试个别化的拓展阅读,这节课我主要要求进行同主题的拓展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将搜集下来的送别诗放在班级的学习交流*台上,作为大家学习交流使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对一线教师驾驭整合的技术与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愿借此学习的机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在这块实验园中求索、奋进。同时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点与帮助。谢谢!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3篇(扩展10)

——思念故乡的诗句100首 (菁选2篇)

思念故乡的诗句100首1

  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常常遇到事情的"时候总会想起故乡。故乡使人念念不忘,牵肠挂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念故乡的诗句100首,欢迎大家借鉴和阅读!

思念故乡的诗句100首2

  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2、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

  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7、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8、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11、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1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2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1、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明·夏完淳《别云间》

  2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3、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推荐访问:古诗 含有 含有月古诗100首3篇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1 含有月的古诗100首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