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 今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
今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萧乾的《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了。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
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街头叫卖声,其实也包含着创造的成分,清纯悠扬的叫卖声似乎还包含着创作者的个性:有朴素的有华丽的。具有不同的风格:有简的有繁的;有写实的,有夸张的……
文章以*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yu)钹(bō)招徕(lái)铁铉(xuán)
饽荠(bíqí)秫秸秆(shújiēɡǎn)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作者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总体上是充满了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3、理清思路
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基于以上分析,课文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课文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动作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学生观摩。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卤煮喂,炸豆腐哟”。
2、品味本文语言*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如:“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四、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请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对街头吆喝声的调查记录工作。然后对所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所选的是现代作家萧乾先生的作品《吆喝》,选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俗文化”一单元中。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情况谈谈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第四单元中提示指出“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很显然,这一单元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进而体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基于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1、理解“吆喝”这种民俗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2拓展延伸到对本土民俗文化的理解。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为极富京韵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的乐曲中观看老北京胡同及老北京人生活的场景图片,渲染一种浓浓的京韵文化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跟随我的思路走进课堂,事实证明这一导课的方法还是成功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由市井胡同中的吆喝上升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境界,我在提问时候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法,如最简单的“文中提到哪些叫卖物品?有哪些吆喝?”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到“这些吆喝反映了老北京人怎样的一中人生境界?”再到“我们白山以及吉林、东北地区有哪些民俗文化?反应了我们东北人的哪一种品格和精神?”使学生始终能够跟上我的思路,一步一步的理解了一种浅表的现象实际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更加深入的理解“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含义。
《吆喝》这篇文章很适于朗读,并适于口头表演,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和表演能力好材料,为了利用好这一材料也为了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我先引导品味吆喝词,再引导学生学习吆喝调,在学生表演前,我先抛砖引玉起个头,这样就是学生会“吆喝”敢“吆喝”,并大胆有声有调的“吆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验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当中学习。
纵观这一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但也有许多的`不足。如:作为一种本土文化,其实,我们当地也有许多富有特色的吆喝声,完全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学一学我们当地的吆喝声,但由于自己课前考虑不足,忽视了这样有价值的锻炼学生的机会。还有课后学生的练笔有的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一种文化现象的内涵,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引导不够而造成的,所以还应加强写作方面的指导。
总之,上一节公开课,对于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备课、试讲、还是试讲后的重新调整,都使得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课标的理解都更加深入了,这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八年级下《吆喝》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下《吆喝》教学反思1
第一课时要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写作脉络,自由读文后,思考: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北京的吆喝声,给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2、通过找总起句、中心句的方法,迅速地了解主要内容:课文的第一到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五、六段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很快就从书上找到了答案。我趁势强调这是一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部分时,我让学生模拟小贩,选择自己喜欢的吆喝声表演一番,学生饶有兴致。特别是周志诚模仿的一句“混沌喂───开锅!”声音响亮、厚实,很有小贩的味道,同学们朗声大笑。对比读句子“硬面饽饽”与“硬面───饽饽”,体验轻声读法与大声吆喝的不同。学生读到“烤白薯哇真热乎”一句时,似乎闻到了白薯的香味,童年的记忆里都有这谗猫一样的风趣故事。
拓展练习的`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题目。一是观察菜场的吆喝声,写一段话。学生写得很生动形象,比如:卖白菜的阿姨吆喝:“又青又嫩的小白菜,水分足咧”,声音清脆悦耳;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卖鸭脖子这样吆喝:“香辣鸭脖子咧,十元钱两根,不好吃不要钱。”声音低沉厚重。卖金鱼的叔叔嗓门大,声音传得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甩卖呀,活蹦乱跳的大金鱼哟,只剩两条啦!”(其实还有很多条,表现夸张的叫卖方法)。学生写得很有生活风味,我很满意。二是要学生编写广告词推销某种产品(比如一件衣服),学生编的语言还不够简练,有的没有突出事物的重要特点。这需要深厚的功底。
总之,孩子们学习这篇课文很快乐,既学到了知识,又联系了生活体验,很好。
八年级下《吆喝》教学反思2
学习萧乾《吆喝》一课,重点学习的是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理解“吆喝”的文化底蕴,拓展延伸到对本土民俗威化的理解1、我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我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阅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味,去探究,尽管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认为只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持之以恒地坚持去训练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会得以质的飞跃。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一节课围绕以上两个学习重点,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结果各种各样,但我觉得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他们的思路清晰的过程。然后提醒学生找出语段之间的衔接过度语句和起概括作用的总起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分别承转了哪些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思路。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学生的思考、概括、表达的能力在于老师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3、体味“吆喝”的魅力,我让学生先细细品味作者的描写,再让学生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如果自己就是小贩大声吆喝出来,学生尽兴发挥,场面热烈。在让他们展现收集本土吆喝。
4、通过作业设计把学生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为了课堂时间,在从艺术的高度品味吆喝时,教师讲析太多,学生兴趣不高,完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还需加以改进,如利用课件播放一些带有唱腔的吆喝声让学生品味吆喝的音韵美等。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3)
——语文八年级《台阶》教学设计
语文八年级《台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教育重点:
揣摩全文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策略和方法:
教师导读,学生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梗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本单元讲述都是小人物*凡的经历与感受。鲁迅笔下的阿长、朱自清回忆中的慈父、杨绛文中老王……他们虽然*凡,但是我们却恰恰被他们的那份*凡中的不*凡感动着,思考着。其实,现实世界的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同卑微的你我他,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爱体会,或许都会对蕴含在彼此身上的那份*庸与伟大又一种新的认识与体会,就如浙江作家李森祥笔下的那*凡的父亲……
*出示课题,展示目标
*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讲述故事梗概,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故事梗概:
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总是对人家的高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为此却付出了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
[问题组]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为什么?
4、你如何认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探究,教师点评指导。
[明确]
1、因为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在“我”的家乡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正因为如此,父亲认为自家的台阶只有三级,怕被人小看,所以,想通过盖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来改变自身的地位。
(教师出示投影片,补充“马斯罗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本文,父亲觉得台阶低,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2、父亲通过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材料,通过往瓦罐里塞角票的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资金。父亲就这样积累了大半辈子,“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了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3、父亲反而觉得不自在了。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的低下,父亲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一下子难以消除的,所以,当“我”家的台阶真的高了的时候,父亲反而无法改变原先的自卑心理,感到处处不习惯,不对劲。
4、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自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上去坐了。
*思考品味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揭示父亲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2、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4、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展现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明确]
1、“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是全文的关键句,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台阶是地位的标志,台阶高,地位就高,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台阶低,经济地位就低下,就会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2、①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因为全文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只能以形写神。
②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可是,父亲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已经成为了习惯,因此高兴的方式也有点与众不同,感觉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3、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4、学生自主品读课文,交流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拓展延伸
1、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讲述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故事,但文中却夹杂了一些看似与中心事件无关的内容,你能找出来吗?请你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与课文中的父亲进行比较,谈出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
[明确]
1、关于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这段看似多余的内容交待了如下信息:
1)交待台阶的来历,强调父亲的体壮如牛(与后文父亲闪了腰形成强烈对比。)
2)交待台阶粗糙,强调“我”家经济条件差,交待父亲建造高台阶房屋的心理原因。
3)描写“我”跳上跳下,强调“我”的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描写父亲在台阶上洗脚的情景,说明父亲终年辛劳,暗示“我”的家庭穷困。
这段内容,看似多余,实则与后面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我们在探究本文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下农村生产力水*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我们应将亿万农民的希望铭记在心,发愤图强才是!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最近的几课着重于翻译。先把文段抄写在黑板,学生在下面书写。然后学生自读,了解文意,在不懂处质疑,师生交流,老师讲解。下面的设计渗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具体步骤两个班都有差别。
比如在八班就先分析了莲所代表的品质,然后我问:如果只能选择一句话、一个词,你如 何形容君子呢?这当然困难。这时候再看末段,在与隐士的比较中,便可发现君子的特质。而在七班,则是翻译到末段时,才问起作者对君子的阐释。
导入:
清雅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污浊的环境呢?
正课:
甚蕃、
独爱、
盛爱、
独爱、
1、什么叫“甚蕃”?什么叫“独爱”?什么叫“盛爱”?
重点解释“盛爱”:种它、养它、戴它、送它、绣它、画它、写它、颂它……无穷无尽,没完没了。
2、在“独爱”与“盛爱”之中,看出作者的态度。
在那么多的花中,陶渊明偏偏只爱菊花,在那么多的花中,人们却一窝蜂地选择了牡丹,两相对比,你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吗?
3、在“独爱”与“独爱”之间,看出作者的另类。
但是,即使在陶渊明的“独爱”面前,作者还要再言“独爱”,可见?(有差别的“独”。更“独”)
留下一问:作者之“独”,“独”在何处?
4、在“三爱”之中,看出世界的两极,看出作者的中庸。
A、结合末段,了解花和爱花之人的关系,了解花的隐喻。
(花是不一样的花,喜欢花的人即是不一样的人;君子,可姑且理解为品德高尚的人)
菊——隐逸者——不问世事
牡丹——富贵者——趋炎附势
莲——君子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以此而论,读出最后三句的真意:
陶后鲜有闻——真的隐士尚存?
同予者何人——真的君子何在!
宜乎众矣——世风日下的沉重哀叹……
(读出语气)
C、结合首段,读出隐士与君子之别。
“说”这种文体,往往就一事、一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而抒发自己的感想看法。
表面上,作者在谈自己的“莲之爱”,而事实上,世风日下的背景下,我们又多么需要君子!理想,总是因现实而生的。(所以本文的内容有三:真正的君子、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因由)
那么,作者想借“菊之爱”表达什么?爱菊的隐士和爱莲的君子又有什么差别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因“出淤泥而不染”使用频率极高,可从这句说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比较略)
我之解读:
无论环境如何困厄、黑暗,都能坚守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灵魂的高贵。对于*的执着追求,才是“出淤泥而不染”。这不是外在的华贵和张扬,而是内在的从容与坚强,是朴素洁净的美,所以作者说“濯清涟而不妖”;但这种内在的气质,是完全可以通过外在的言行去表露的,我们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往往就是我们内心真实的反映。我们的`个性思想,我们的精神气质,我们的人格追求,我们的正直纯粹、真诚坦白、表里如一,可以因我们在世间的行为而传播得很远。所以,作者说“香远益清”。对于这样的人,别人爱慕、欣赏、尊重,却往往保持一段距离,因为觉得志不同、道不合、不相配,所以作者才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所以真正的君子,也就不大可能会和什么什么人合为一群,不大可能会和什么什么人入为一伙。这便自我消解了许多无奈、许多困扰,许多诱惑。这就少了许多无谓的消耗。此之谓“亭亭净植”。“净植”是与“为伍”相对的,“净植”是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相应相合的。
不与他人缠绕,不与自己纠结,原来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重要保证。
结论:
比较中,我们才能发现君子的真意和要诀:“出淤泥而不染”。
对“君子”,我们可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做不到这点的,就不堪称为“君子”。
5、在两篇短文内容主旨的比较中,我们无路可退。
和《陋室铭》比较,这篇就不再是单纯的人格追求,因为人格追求离不开现实的人生目标;做普通的世人、做孤绝的隐士、做独立的君子,这是作者给出的选项,却也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选择。而且诡异的是,选择的结果永远相同:“世人”最多(占据了绝大部分),“隐士(包括那些愤世嫉俗者)”次之,最后只有极少一部分人选择了“君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结论: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或者说,我们的选择和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永远是两回事。
要想成为“君子”,所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念头、一种决心,更重要的是:行动,行动,行动……智慧。
有的时候,你要抗争,
有的时候,你要低调,
有的时候,你要迂回,
有的时候,你要放弃,
有的时候,你要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这统统都是智慧。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小编带来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概念。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师』:分析有道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6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高度h完整地变化一次。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下面根据图5-1进行填表:
t/分 0 1 2 3 4 5 …… h/米
t/分 0 1 2 3 4 5 …… h/米 3 11 37 45 37 11 ……
『师』: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生』:确定。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生』: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t和高度h。
『师』:生活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变化的量,你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吗?如: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路程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了解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下面我们就去研究一些有关变量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做一做
(1)瓶子或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层数n 1 2 3 4 5 … 物体总数y 1 3 6 10 15 … 『师』: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师什么?
『生』:变量有两个,是层数与圆圈总数。
(2)在*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S米,一般地有经验公式,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时)
①计算当fenbie为50,60,100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是多少?
②给定一个V值,你能求出相应的S值吗?
解:略
议一议
『师』:在上面我们研究了三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
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
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各变量(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三、随堂练习
书P152页 随堂练习1、2、3
四、本课小结
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给定自变量的值,相应地会求出函数的值。
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1)图象;(2)表格;(3)关系式。
五、探究活动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吨(x>10),应交水费y元,请用方程的知识来求有关x和y的关系式,并判断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
(答案:Y=1、8x-6或)
六、课后作业
习题6.1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01年和2002年上海地区的*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四、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3
一、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二、自主学习:
(一)知识我先懂:
方差:设有n个数据 ,各数据与它们的*均数的差的*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
来表示。
给力小贴士: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 。波动性越 。
(二)自主检测小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2、甲、乙两组数据如下:
甲组:10 9 11 8 12 13 10 7;
乙组:7 8 9 10 11 12 11 12、
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
三、新课讲解:
引例:问题: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0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 10、13、7、13、10、8、11、8;
乙:8、13、12、11、10、12、7、7、10、10;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均数: = )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极差,你发现了 )
归纳: 方差:设有n个数据 ,各数据与它们的*均数的差的*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 来表示。
(一)例题讲解:
例1、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给力提示:先求*均数,在利用公式求解方差。
(二)小试身手
1、.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均数是 ,但S = ,S = ,则S S ,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1、求下列数据的众数:
(1)3, 2, 5, 3, 1, 2, 3
(2)5, 2, 1, 5, 3, 5, 2, 2
2、8年级一班46个同学中,13岁的有5人,14岁的有20人,15岁的15人,16岁的6人。8年级一班学生年龄的*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方差公式:
给力提示: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 。波动性越 。
每课一首诗:求方差,有公式;先*均,再求差;
求*方,再*均;所得数,是方差。
五、课堂检测:
1、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六、课后作业:
必做题:教材141页 练习1、2 选做题:练习册对应部分习题
七、学习小札记:
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差完全*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均数相同,但S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 = 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 amn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 anbn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 = am?n(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 ===,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 = am?n (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 = a3?5 = a?2,于是得到a?2 =(a≠0)。
二、总结:一般地,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 = am+n(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 = 1。2×10?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 = 1。2×10?2,0。0012 = 1。2×10?3,0。00012 = 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 = 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01年和2002年上海地区的*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四、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扩展6)
——真菌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真菌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1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2、学生谈经验
3、学生在黑板上画蘑菇,体会子实体的结构,做铺垫。
2、启发学生注意鉴别毒蘑菇
3、启发学生画蘑菇。
课题
第三节 真 菌
2、霉菌
1学生观察、思考
2在组内组间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1、启发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老师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常见的真菌种类;
2、说出青霉和曲霉在形态、结构和颜色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能描绘出真菌的特征
能力目标: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防霉,健康生活;
2、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快乐生活。
3、酵母菌
学生回忆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启发学生回忆酵母菌的有关内容
二、真菌的繁殖
1、学生注意听,回顾相关内容
2、学生观察了解孢子的位子,结构
3、学生出示孢子印
4、学生体会孢子繁殖
5、学生探究孢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环境条件
1、由形态结构中的孢子切入
2、启发学生观察图
3、启发学生制作(出示)孢子印
4、启发学生参与模型制作
5、启发学生思考:孢子如何发育成新个体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觉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2、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
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三、小结
1、学生总结真菌的特征
2、运用:(1)防霉变,(2)试养殖
1、启发学生利用板书,小结出真菌的特征,教师点拨
2、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推荐访问:吆喝 教学设计 八年级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3篇 吆喝八年级教学设计1 《吆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