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语词语谈谈:职场经验技能共享应用谈谈:李代沫演唱歌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请你谈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请你谈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3篇
【篇一】请你谈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摘 要】: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五四运动,是一场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它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加速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未来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而大学阶段正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我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思想上的指导---五四精神。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理解、阐述何为五四精神,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如何去弘扬五四精神。
【关键词】: 五四精神 大学生 五四运动
1915年,日本向中过提出了不平等的“二十一条”企图让中国成为日本的经济附庸国;1919年,由列强掌控的巴黎和会,又谋划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给日本。自此以后,一系列列强卷土重来,刚刚发展的民族企业倍受打击,人民的生活举步维艰。也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满怀爱国主义情怀的青年学生们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工人、农民以及各界群众发起了浩大的五四运动。
一、五四精神
(一)、 五四精神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何在?是逼迫北洋政府没有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还是让政府罢免了卖国官员曹汝霖、章宗祥等人的职责?这些都不是最为重要的。从更为广泛、更为长远的角度上来说,是因为它产生了伟大的五四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于中国后来的思想解放、民族独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何为五四精神?
1919年,学生领袖罗家伦认为五四精神是“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觉的精神”。而用现在学者的话来说,五四精神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这也正是五四运动的内涵。
(二)、 五四运动的内容
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对于自己拥有的能力藏在身上,而对于国家生死不问。而在五四运动挺身而出的青年学生打破了这一现状。他们深入社会,到农村、到厂子、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与人民一起吃口,一起劳作;他们发表周刊、演讲,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群众精神后来也是五四精神的一大重要精神。
五四运动发起之时,当时的青年学生完全可以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不一般的生活,但在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选择上,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完全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不顾自己的前程似锦,勇于与北洋政府、与列强们争斗,这是他们也是五四精神中热爱国家、勇担责任的精神。
五四运动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处在急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各种力量都在登场,而当时的青年学生们也苦恼与彷徨。国家的落后,社会的黑暗,自己的渺小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深深困扰着他们,但是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投身社会、振兴国家一直是他们的想法,即使理想与现实中的巨大落差,即使父母的阻挠,即使官僚的打压也没有用。这是他们也是五四精神中坚持理想、追求进步的精神。
二、大学生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温家宝总理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以下希望: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完整的人格。
所以,作为当大学生,需要做的有很多,这几点应是基础:
(一)、 学会做人,完善自身
《人学》里有这样的观点:“人第一要学会做人,第二要学会做事”。强调做人的重要性。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人之初,性本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人的论述,强调以礼服人,以德治国。“君子如器”就是说人应当把自己当作物品一样,该怎样就怎样,和德和礼;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要顺应自然。成人很简单,但是做人的道理不可谓不深。
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优良传统,做有道德的人,做有素质的人,做仁信的人,或许不如季布那样一诺千金,或许不如孔融纳闷通情晓理,但是绝不会差太多。会做人是根本,也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五四精神在这样的我们手里才能弘扬光大。
(二)、选择怎样的道路
各种思潮中,最终引领中国走向解放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当代大学生 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给了我们一个透彻深邃的眼光,它能将事物矛盾中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提取出来。然后再以这核心为基础,对矛盾和问题展开分析。能够得到更加全局性、更宏观、更接近真理的解答。
在五四中,正是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精辟分析,我们才得以深刻分析帝国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联合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从而把争取民主自由、民族独立同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他正确指出当时正在发展的爱国运动不能只限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撤换几个亲日派官僚,因为“现在的世界,还然是强盗世界”,引导人们把斗争锋芒指向整个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同时,他还深刻地指出了外国驻华使馆集中的地区“东交民巷里有我们的太上政府”,揭露了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军阀统治的靠山,是中国政府的操纵者。李大钊对帝国主义本质的深刻揭露并首先把反帝同反封建的斗争连接起来的思想,正确回答了中国人民在长期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认识上和实践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热烈向往的民主、科学指出了实现的正确道路。
(三)、如何有所作为
要把爱国思想深埋于心。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就有个信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奋发图强,为国家付出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了人们心目中永生不灭的好总理;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宁可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坚持把先进技术带回国内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立下坚定的信仰,勇敢的走下去。信仰是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强大动力!历史已经证明:唯有马克思思想才是我们的正确道路!我们青年学子应团结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世界将是我们的,我们定要有所作为。
也许有人会说五四运动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这种认识是很不正确的,笔者认为五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正是我们新的时代的所需,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认识爱国主义精神。是的,如何认识爱国主义怎样用我们自己的切实行动来实践爱国主义,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是有着巨大的意义的。 在生活中,发扬爱国主义不是非要我们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而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学校里,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他们所唱响的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行动。我们走向社会,遵守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 在我们的身边,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帮助别人,积极地去实践各种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 其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无须做一些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将我们的身边的小事切切实实地做好,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形式。在今天我们怀念五四运动,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的,让我们重新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去审视我们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容。我们怀念五四精神,我们发扬五四精神。
【篇二】请你谈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作者:赵宏强;王敬红
作者机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ISSN:1672-4038
年:2008
卷:126
期:006
页码:3-6
页数:4
中图分类:D6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抗震救灾;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自然灾害;民族力量;人的生命;心理创伤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灾难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返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这一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英雄壮举,是对我们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
【篇三】请你谈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大学精神之我见——大学应该怎样守护和传承大来源:校报 作者:张梅
按照通常的理解,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并为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它反映了大学的历史传统、文化品位和特征风貌,既体现了其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了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它由大学创办者的人格境界和办学理念奠定基调,经由历代大学人的共同努力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它体现于大学师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校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之中。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走进一所人杰地灵的著名大学的校园,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独特的难以言传却深切感受到的精神文化氛围,让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谨言慎行。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文化氛围。北大的精神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的精神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服务社会、献身祖国、胸怀天下的抱负和理想。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其中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
如何才能把大学精神传承下去、弘扬开来?答案是:依靠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传承大学精神。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出现的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什么是文化争论不休,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对文化作一般的理解。在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如“敷文化以柔软”等。在现代汉语中,“文化”指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从狭义上,文化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由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从广义来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果我们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可以理解为大学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心的地位和方式,文化天下,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即化育成人。人类一开始就表现出高于一般动物的特征和趋向:最初的烤食、(多余猎物的)饲养、动物皮毛做成服饰、打制石器等,然后是烧陶、煮食、种植,再后便是分工、血亲禁忌、葬祭、战争等等。这一切,无不显示了人类文化的特征。
大学精神的传承靠的是大学文化建设。一提到大学,我们自然就会想起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那句名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一语道出了大学的精神实质、独特使命和应有担当,道出了大师在大学精神的建构和大学文化传承上的巨大作用。它告诉我们,对于大学而言,人的因素、精神的力量远居于物的因素和物质力量之上。精神是人独有的财富,活生生的人物事例比高大的建筑物更为鲜活、生动、感人。现代化的教学办公大楼,如果没有大师的存在,套用黑格尔的话说,恰似气势宏伟的庙宇之中没有神像,缺少精神的神秘魅力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大师本身就体现、彰显着大学精神,本身就是学习的楷模。学生在向大师学习文化知识、治学方法的同时,还被其精神魅力和人格境界所感染和熏陶,最终成为大师的忠实弟子和继承者,大师的精神因此得以代代相传,一个大学才会人才辈出、生机昂然、千秋万代、经久不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与大师本人接触,亲身感受大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亲自接受大师的耳提面命、亲切教诲。但是,学生仍旧可以和大师进行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交流,那就是阅读、游览、参观。大师逝去,虽肉身已逝,但精神长存。在著名大学的图书馆里,我们会看到该大学历史上的大师们的纪念室。在那里,他们的藏书、著作、照片、甚至笔墨用具都被珍藏。不管你是否有机会认识大师本人,你都能透过大师的著作、遗物、故居、照片等来感受大师的传奇人生、精神境界,来感受他们的存在。
但是,教师常有,大师则不常有。而且,大师常常云集于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大师与大学相得益彰、彼此辉映。那么,普通的大学和新建的大学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大学精神?如何将自己的教师造就成为自己的大师呢?
让我们首先看看成为大师要具备的条件。大师具有良好的天赋、高尚的人格、超人的勤奋、难得的机遇等诸多主客观条件。年轻教师如何成为大师?条件有二:
第一、年轻教师努力成长为大师。年轻教师要潜心阅读经典,见贤思齐,努力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
我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当中,授业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养家糊口、服务社会的本领,最为实用,也最为表面,因而最易做到。仅仅授业,培养专门领域里的技术人才,各类工匠是最好的例证,职业技术学校就可以做到。技术和科学是有区别的。技术讲究实用,是术;科学追求真理,是学,是一种精神。
解惑居中,是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使其头脑清醒,有清晰明确的人生方向,从而不为旁门左道所迷惑而误入歧途、虚掷人生、蹉跎岁月。
传道乃是根本,也是最终的旨归,因而最难实现。教师传道,必先学道,如何学道?朱熹云:“读书将以求道,不然读它何用?”当今的我们,通常的读书,大多也是出于实用的目的。真正的读书,是潜心阅读经典,反复推敲,仔细揣摩,体会其中所负载的大道。大道运行天地之间,道不远人,相信虚心以求,可以“得道”。 学道、闻道、体道、悟道、传道,心急不得、马虎不得,需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涵养功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说明了道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它关乎终极关怀问题,关乎生死大事,关乎灵魂的安顿。因为,人生的戏剧不论上演得如何精彩辉煌,生命的短暂都限制了演出的时间,最终的谢幕不免曲终人散的凄凉与冷清。恰似佛教所言,人生好比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因而,聪明颖悟的苏轼才有了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的人生感悟,也才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与从容。
学道的同时,要努力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知和行之间的距离,何止千万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仁义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善恶之心这些善端。人心是向善的,人类的理性也告诉人们行善的道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忠诚于朋友和孝顺父母的道理,但世上真正做到者又有几人?知音、孝子的弥足珍贵,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但知恩图报者寥寥、忘恩负义者众多;几乎每个人都敬重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危难关头多少人选择了苟且偷生、见利忘义?所以,我们在内心里要为那些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圣人先哲、那些伟大的践行者深深地鞠上一躬。
第二、学校要提供宽松的学术和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设立一定的制度保障,使教师心无旁骛、专心学术。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类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级的需要才会发展出来。再美丽的风景对于一个忧心忡忡的穷人而言不会成为审美对象,饥肠辘辘的人对于再动听的乐曲都会充耳不闻。我国古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也早已说出了这个道理,即物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更为高级的精神需要。
人若耽于安全的考虑、忙于满足肉体存活的生计,几乎降低为动物,这时候,难免斤斤计较、卑琐算计,连审美的需要都会受到限制,哪里还会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要给教师较好的经济保障、广阔的成长与发展空间,使其体会到职业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这样,他们才会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得失,才会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人格的升华,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觉悟,才会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
在良好的学术环境的营造中,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校长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视。我十分赞同耶鲁大学校长雷文的观点:对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吸引和培养第一流的师生。他道出了大学校长的职责,这其实也是大学的职责和目标。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君子”。在现代语境中,即培养具有美德的公民。孔子言,“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仅仅成为某种器皿、器具,具有某种才能技艺,而是要成为德才兼备的全才,下有洒扫庭院的谦逊认真态度,上有经世致用、安邦兴国的雄才大略和抱负。大学要担负起吸引和培养一流的老师和学生的重任。
我们看到,中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不仅具有超卓的领袖气质和管理才能,而且多数是学术精英,他们要么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家,要么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这样的人物自然有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他们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学者,懂得教育并热爱教育。他们有着独特的人生道路、生命感悟、人格境界、天下关怀、悲悯胸襟、浩然正气。他们的人格魅力,吸引无数精英人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与谋。他们志同道合因而可以共同创造伟大业绩、构建独特的大学精神。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复旦大学校长马相伯、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等等就是这样的一流人物。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的守护与传承来自多方面的不懈努力:首先,年轻的教师努力学习经典、见贤思齐、自我修养、不断成长;其次,大学校长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智慧吸引一流的师生云集其麾下,同时,依靠良好的大学文化建设、一定的制度保障促使年轻的教师逐渐成长为大师;再次,依靠大师和虚心向学、努力接近大师的这些美好人物的共同的精神力量,依靠他们的道德文章、言传身教、身体力行,逐渐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的大学文化氛围;最后,无数青年学子沐浴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持续不断地接受着影响、感染、熏陶和教诲,最终,他们也会成为大学老师或者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成为影响后来者的楷模,如此良性循环,大学精神因而可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大学应当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时代风尚和时代精神的缔造者。当今的中国社会,道德滑坡、信仰缺失,计算理性、拜金主义与实用主义盛行。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博士生不如装修阳台的初中生赚钱多。我们有两千多年辉煌的民族文化积淀,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可是,由于历史的多次黑白颠倒的破坏(尤其以**最甚),民族文化之根几近断裂。整整两代甚至三代人不再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仁、义、礼、智、信被抛诸脑后。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不良文化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不容忽视。少投入多产出,以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回报,这些本来仅仅适用于市场的经济原则被无限地运用、扩大到其他领域,运用于亲情、爱情、友情之中,运用于政治、伦理、道德等实践领域,其结果会是什么?是工具理性、计算理性的膨胀与发酵,是价值理性的退隐与萎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重结局、不看过程;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大有“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味道,这种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末世浪子心态令人无语以对。康德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人当作手段。可是,今天,多少人唯手段是用?!
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学该何去何从?是随波逐流、推波助澜还是逆流而上、勇做汹涌波涛的中流砥柱?答案当然是后者。大学要坚守阵地,要引领潮流。大学不能被社会牵着鼻子走,完全迎合社会。因此,大学的使命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坚守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二是成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者。要让学生全面地学习人文知识(其中包括神学知识)和科学知识,要尊重自古流传下来的信仰。我们不应忘记张载那著名的四句箴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培养道德实践主体意识,否则聪明机智就成了权术阴谋。当今的中国人不缺聪明技巧,缺的是诚实勇敢、正直仁慈的人格。
今天,由于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一些大学的学科建设纷纷以就业率高低和招收新生人数作为专业存废成败的标准。而一些学校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宁可将凝聚大学灵魂的核心专业改名,用时下流行的文字进行包装,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院系设置的名字便可见一斑。某些大学特别是普通院校似乎要降低为职业技术学校。
文史哲专业本来是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专业,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尊贵地位。可是,今天,文史哲成了门可罗雀的冷门专业,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只要有一线出路也不会选择这些专业。让我们来看看文史哲专业的现状与命运:
第一、文学艺术个性与创造性的缺失
有些大学将一些院系冠以某某产业学院的名号,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和“产业”相连,散发出的是一身匠气,套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话说,不过是文化的“异化”状态而已。 “产业”意味着批量生产,意味着艺术独创性和创作者个性的萎缩和丧失。文学、艺术成了产业,其独特个性与主体性何在?民间艺术家泥人张捏出的小泥人和模具里刻出的成千上万的一模一样的小泥人的差别何止云泥之别?前者倾注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独特技艺,不可复制,后者只是流水线上平庸的产物,千篇一律、毫无个性,价值几何?
第二、历史意识的淡漠
今天,寒窗苦读十年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少人选择历史系就读。历史专业的学生被人视为不合时宜而落伍的学究与古董。在今天,人们在问,谁还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
其实,我们最不可忘记的,就是人类的历史。非但不能忘记,还要好好地学习。当然,学习历史不是窥探历史人物的隐私,更不是学习通权达变的技巧,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树立真正的历史意识,培养真诚高尚的人格。《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水浒传》等等,我们读出的不仅仅是奸臣酷吏的阴谋诡计和三十六计兵不厌诈的手段,里面也有孔明的忠诚、关云长的义气、李逵的孝顺,更有屈原、司马迁、岳飞、文天祥等无数志士仁人的铮铮铁骨、碧血丹心与高风亮节。
读史,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的教训,是为了防止人性恶的继续、发酵和蔓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性中幽暗的东西象人性中光辉的东西一样,也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人类的思想行为、尤其是错误的思想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重新上演。《圣经》上讲,“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说的就是历史的重演。今天发生的许多事情,翻翻历史,其实早已有之,它们赫然记录在案,一点也不新鲜。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
我们对于大跃进等盲目冒进、华而不实的浮夸之风缺少深刻的反思,对于说大话、假话、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不加认真的清算,最后导致的必是集体的说谎。今天,经济高速建设的步伐仍旧有着浮夸的影子。好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已经改为“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算是一种反思和纠正。
同样,在国外,日本是一个反面教材。相比于德国而言,日本对二战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灾难、对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危害缺少真诚而深刻的反思和清算,历史教科书中隐瞒历史的真相,对于年轻一代没有尽到如实告知和教育的义务。半个世纪悄然过去,不少日本人依旧缺乏真诚的忏悔意识,右翼势力至今甚嚣尘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天的钓鱼岛问题,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没有真正的忏悔意识和反思态度,不以史为鉴,必将会重蹈覆辙。悲剧重演,不仅使自己的民族、国家陷入迷狂混乱,也会给周边国家乃至人类带来灾难。
第三、哲学专业的冷门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今大学里哲学专业成为冷门专业,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实用理性至上和浮躁心态的真实写照。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几所著名的大学仍旧保留着哲学系,依旧有一批热爱哲学且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和虚心向学的学生在那里研读经典,饱尝着智慧的甘露。但是,社会上,人们对哲学缺乏兴趣,更缺乏了解。关于“哲学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不绝于耳。这个疑问,可以用一则遗闻逸事来回答。据说,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也是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曾因为观测天象不小心掉进了坑里,因而被婢女嘲笑只知道天上的事,却不知道自己脚底下的事。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哲学不关注眼前的利益、当下的功用,关注的似乎是于己无关的遥远的天边外的事情。但是,接下来的故事说,泰勒斯凭借观测天象,知道来年橄榄会丰收,提前买下了所有榨橄榄油的作坊,再高价租出,因而大赚了一笔。亚里士多德借此说,其实哲学家要赚钱是很容易的事,只不过,赚钱并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这则故事说明了哲学的“无用实为大用”的道理,哲学的智慧是人生美好生活的基石。
有哲人说过,“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给我们上帝、自由和不朽。”上帝,代表人们对上苍、对神明、对宇宙、对自然等等这些超越性力量的敬畏之心;自由,代表人们对奴役(包括精神的和肉体的奴役)的厌弃与反抗,对人的生命尊严的追求与捍卫;不朽,代表人们对永恒的向往,对变动不居、朝生暮死的生命朽坏的不满与抗争。面包对于肉体的生存固然不可或缺,但精神的食粮和心灵的养料在我们短暂却又多变的一生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为迫切和根本。因为正是精神,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语),而不仅仅是动物般地满足于“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语),总之,“人最高贵的,就是使自己成为人”(黑格尔语)。
文学、历史和哲学,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了人类的希望与梦想,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修养所必修的专业。它们不仅仅是“术”,而是真正的“学”。我们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对待这样的学问,应该还它们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柏拉图的“哲学家王”思想(“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帝王师的教导,说的都是培养真正的人,铸造高尚的人格。这些,依傍的正是文学、历史、哲学这些人文学科的熏染。我们看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集福祉与祸害于一身。只要看看二战中原子弹的巨大杀伤、毒气战的残忍、细菌战的恐怖就可见一斑,今天克隆技术的运用,对人类的伦理与道德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总之,技术精英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修养与情怀,没有德性力量的匡正和约束,只能被技术掌控和异化,可能成为技术怪兽的邪恶帮凶,最终成为技术悲惨的牺牲品,不但不能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反而会危害社会、毁灭人类。所以,任何行业的人们都应该学习并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与哲学修养,因为它们是精神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对于个人和人类而言,还有比方向清晰更为基本和重要的吗?还有比迷失方向更为危险和可悲的吗?
总之,大学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大学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而不群的气质傲然屹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默默坚守自己的独特使命,孜孜以求自己的高远理想。我们看到,大学因其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而卓然独立,超越流俗,大学因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浑然天成、和谐交融而熠熠生辉、生机盎然。大学不仅以自身纯洁的德性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并滋养着社会,更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大潮中,成为社会德性的缔造者、捍卫者与提升者,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在时代变迁、转型、改革的大潮中,大学的道德精神就更为彰显。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战时西迁途中对学生说:“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切记:异日逢有作弊机会是否能涅而不淄、度而不磷,此乃现代教育试金石也。”这是教育的作用,也是人的自律、君子的“慎独”。大学的道德精神源于大学师生总体的道德精神,毋庸讳言,大学师生是社会中应该最有德性和理性的群体。这也应了苏格拉底的名言:德性即知识。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由于这些真正的人的灵魂的光辉和力量,才铸成了朝气蓬勃、正气浩然的大学精神,才使大学成为茫茫大海上的指路明灯,指引着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美好的目标奋勇而无畏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