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要塞鼓》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3、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3、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5、培养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投影演示法、讨论法、审美欣赏法、多种形式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价值态度观:
1、朗读品味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感悟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感受音乐壮美的一面,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有力,铿锵激越,很适合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朗读训练,并且以朗读带动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和领悟。
三、教具准备:腰鼓、相关课件
四、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
2、朗读表演,体会文章。
3、讨论分析,把握文章。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
1、学生谈感受。
2、师小结,课件展示课题:安塞腰鼓。
3、欣赏安塞腰鼓,感受气氛,学生节奏练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谈感受。
4、个人朗读,其他学生评议。
(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章气势,理解排比句。
1、自由朗读——叠加读。
2、击桌子、赞叹、交替朗读。
3、学生比较前两种方法,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出排比句。
(四)寻找美点,赏析课文。
(五)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六)教师总结,结束新课。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1)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3篇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百余字。
我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的纯真友情。本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全文的重点字词理解和全文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分析学生特点:
到现在为止,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文言文,他们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虽然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教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让他们自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让他们有所体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学理念: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另外,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以指导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同学。
在讲述第七单元文言文的时候,我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然后为每个小组预设好具体的任务,并把每个任务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让各个小组抽签。而这些任务就是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重点就放在了字词意义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任务当中有简单的,有的是课本注解找不到的,这样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会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并让他们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忙;第二课时主要是汇报他们学习的成果。
五、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高山流水》水墨动画,这个动画只有三分多钟,大致讲述的是伯牙和钟子期两人相遇到相知的过程。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本文的一个辅助资料,又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朗读课文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准课文节奏,读出感情。
2、师范读,学生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重点指导难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我为每个小组设定好了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有了明确的题目和要求,学生自学起来就有了目的性。从题解、文章出处的简介,到重点字义的解释,每一句话得翻译,再到涉及本文的相关问题,文章寓意等,都由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学习。
而在他们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有的字义理解或句子翻译会出现错误,这时让学生自己去判断、讨论、解决,而老师就作为一个助手帮他们做出一些补充说明。
此外,我会适当穿插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和解决。而在本课,由于课文中有一些文言虚词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例如“哉”“兮”“夫”这些词语,尤其是语气词,对文章的感情抒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此可以指导他们的朗读;此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例如形容山高的“峨峨兮”形容水势盛大的“洋洋兮”可以换成其他词,再为他们创设伯牙鼓琴的情境,让学生仿造句式完成句子。
最后,把每个小组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解决。
(四)学生质疑,共同探讨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各小组提出问题;并让全班共同解决问题,老师作点拨。
1、伯牙和子期是怎么相遇认识的?
(师适当补充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
2、为什么题目是《伯牙善鼓琴》,而写得更多的是钟子期?
3、何是知音?何是知己?两者是否一样?
有一个小组提到,为什么题目是《伯牙善鼓琴》,而文中多次写钟子期。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可以让学生拓展一些文言知识,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知道有一些篇目是没有题目的,而后人在整理编辑的时候常常用文章的首句作为题目,例如《论语》中的《学而篇》,还有《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等。而还有一个小组提出知音和知己有何不同,虽然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咬文嚼字和钻牛角尖,但是通过补充一些资料对他们进行点拨,会让课文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五)教师总结
总结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六)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知音知己的诗歌。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2)
——《伯牙鼓琴》的教学设计3篇
《伯牙鼓琴》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弦”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
知音共饮醉当歌。
知音世所稀。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
3、教师过渡,板书课题。
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
r“鼓”是什么意思?(弹。)
r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需注意的字音:
①“少选之间”的“少”读三声shǎo,不要读成shào。
②“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读shānɡ,不要读成tānɡ。
③“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二声wé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四声wèi,表示行为的对象。
◆朗读时要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2、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
预设: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并品悟出文言文的美感。这篇文言文篇幅很短,适合反复诵读,所以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①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②联系上下文;③反复朗读,用心思考。)
2、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2)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
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品读一下课文。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
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
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
2、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预设:因为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琴声,所以伯牙视他为知己。锺子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樵夫,但音乐是不分贵贱的,这份艺术上的共鸣是极其难得的。锺子期从伯牙的音乐中听懂了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音乐本身。学生或许能说出其中的原因,但难以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知音难求的深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他与好友心有灵犀的感觉,有时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说的话,这种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令人非常愉悦的,能让人体会到友谊的奇妙之处。而作为音乐家来说,音乐就是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如果有人能听懂自己的音乐,明白自己的志向和胸怀,这难道不是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吗?所以伯牙才会这么珍视锺子期这位朋友。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①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②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锺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学生补充“知音啊”)。“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学生补充“喜”)。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学生补充“欣喜万分”)。
(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3、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出示补充资料。
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4、质疑探讨,升华情感。
(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从伯牙的职业来考虑,破琴绝弦意味着他将不再以琴师为业,也就断了自己的前程。这更可见伯牙对和子期的这份友谊的珍视。
(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预设:学生可自由发言,对于这一举动,可能有些学生会不赞成。比如伯牙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从此以后不再弹琴,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来说,这是多大的损失啊!而且,锺子期虽已不在人世,但可能还会有人能听懂伯牙的音乐,可能他还会遇到一位知音,可他摔了琴,就等于放弃了这个机会。学生思维活跃,可能会有各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教师不必过多评判。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是一个传说,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人把这个故事记载成文,或多或少都有些艺术上的修饰成分。“三尺瑶琴为君死”,正是因为这种可歌可泣的举动凸显了伯牙对知音的一片赤诚,这个故事才有着这么动人的力量,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讲述、传颂。
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
2、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
教师: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做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故事,也创作了一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再齐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下来。
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懂自己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生: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生:知音!)
《伯牙鼓琴》的教学设计2
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让学生齐读课题和课文第一句话,理解“鼓”的意思。
(1)让学生说说,*时他们说“鼓”的时候指的是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在课文中“鼓琴”是“弹琴”的意思。
(3)让学生明白在文言文中,“鼓”字有“弹”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板书:看注释看插图)
3、教师示范朗读并简单讲解。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并注意指导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少(shǎo)选、汤(shāng)汤乎、复为(wèi)鼓琴者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知道课文讲了伯牙和锺子期这两个热爱音乐的好友之间发生的故事。
4、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并正确朗读。
(1)用多种方式理解句子,读好停顿。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①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善哉”,知道“善哉乎鼓琴”是“琴弹得真好啊”的意思。
②借助注释,说出“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知道“太”在这里是“大”的意思。
③通过“巍巍乎若太山”,引导学生理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是说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大山;通过“汤汤乎若流水”,引导学生明白“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是说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流水。教师再让学生关注注释中“少选”表示“不久”,对照知道“方”也是表示时间,是“刚刚”的意思。
④借助停顿线,引导学生读好停顿,并告诉学生读到语气词“哉”“乎”的时候声音可以稍微拖长。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引导学生理解“破琴绝弦”中“破”和“绝”表示动作,再通过“破坏”和“断绝”的词语让学生大致明白这两个字在这里的意思,进而能说出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把琴摔破,把弦弄断”。
②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并知道“为鼓琴者”是“伯牙为他弹琴的人”的意思,“复”是“再次”的意思,“足”是“值得”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读好停顿。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学生齐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3)指名交流课文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组词等方式,指导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进而正确朗读课文,为后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
二、聚焦句子,想象画面
1、聚焦“弹”和“听”的句子,自主学习。
(1)学生读课文,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2)同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学生朗读。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教师引导:读着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预设:很高很高的大山,雄伟的大山;流得很急的河水,浩荡的流水……
(3)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不同的回答,猜测伯牙弹奏音乐的特点。
预设:若太山——比较深沉,很有气势;
若流水——节奏很快,调子很高昂。
(4)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再让学生想象并交流伯牙的琴声是什么样的。
(5)师生配乐共读。
(设计意图)从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到配乐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材料,体会情谊
1、聚焦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出“知音”主题。
(1)指名朗读。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教师提问: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
预设:摔坏了琴,永远不再弹琴了;因为在伯牙心里,只有锺子期能真正理解自己的音乐。
(3)教师追问: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他们俩?
(板书: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知音)
2、阅读材料,交流看法。
(1)教师引导: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有人说这样做不值得,也有人说应该这样做。请联系课后资料袋,说说你的看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小结:是啊,是音乐让两人心意相通,成为了知音。知音已逝,演奏也因此失去了意义。
(4)学生再次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3、总结。
教师:后来,《高山流水》的乐曲便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成语“高山流水”则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4、配乐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课后材料的适时切入,引导学生深化对课文结尾和成语知识的理解。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3)
——《猛听的金鼓响》教学设计3篇
《猛听的金鼓响》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并尝试表现出来;
3.感受传统京剧、现代京剧与京歌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京剧的魅力;
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师: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京腔京韵》,下面老师想问问,你知道京剧的行当、四功、五法是什么吗?
京剧的四功:唱念做打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五法:手眼身步法
2.问:你从哪里得知这些知识的?(歌曲梨园英秀)
3.复习《梨园英秀》
(二)学习新歌
师:我们还学习了现代京剧——《干洒热血写春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A、看视频《猛听得金鼓响》,让学生感受传统京剧的韵味;
B、老师范读歌词,指出京剧中“角、日、小、百”的唱法;
C、生再次欣赏
D、师教唱歌曲,并解决重点、难点,纠正学生的唱腔等
E、生齐唱
F、学生随视频后演唱
(三)拓展
1.《新贵妃醉酒》(流行音乐与传统京剧的有机结合)
2.现代京剧《沙家浜》片段欣赏
(四)巩固歌曲《猛听得金鼓响》
可采用分组、齐唱、独唱的形势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欣赏了《干洒热血写春秋》、复习了京歌《梨园英秀》,还观看了京剧与流行音乐想结合的《新贵妃醉酒》,课后希望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更加深入地了解京剧,再听听、唱唱。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4)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10篇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台,通过“读、想、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流行歌曲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代时候的流行歌曲。
2、听懂了吗?这是唐朝时期非常流行的音乐,这首歌唱了什么呢,今天我把歌词带来了,你们看,其实也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你们先读一读。
二、分析题目
1、同学们,学习古诗,诗的题目很重要,它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读读题目。
2、到底哪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
3、你为什么在元二后面停顿呢?“使”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
师:借助课后注释理解,你真会学习!元二姓元,名不叫二,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被称为“元二”。“使”是出使的意思,唐朝国力强盛,朝廷常常派一些有识之士到安西去,元二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三、学习古诗
1、课题读得真好,后面四句谁来读?
2、请找出诗中的两个多音字。
3、这首诗,表示地名的词很多,包括课题,你们边读边找,圈出来。
4、渭城是当时的送别城,人们要往西边去,都要在渭城做短暂停留,(板书:渭城)所以渭城中的客舍特别多。(板书:客舍)渭城在这,那阳关在哪?(板书:阳关)那安西在呢?(板书:安西)安西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还有一个地名,没有出现在诗中,那就是王维生活居住的地方——长安(板书:长安),也是唐朝的首都。王维远在长安,特地赶到渭城来送元二,同学们,看到这几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人们常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我们来看看这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
读诗是最有韵律的,要稍微读的慢一些。
此时此刻,王维心中又有怎样的感受?
6、在这里,老师请大家关注“柳”这个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是《诗经》,(出示课件)其中以一句诗这样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师讲解诗意)此时,王维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这两行诗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7、多美的景色呀,可是这美好的一切,在王维眼中都黯然失色,因为,今天,他最好的朋友将要离别,它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我们来读读这两句,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8、王维为什么会这样依依不舍呢?同学们,渭城和安西相隔有多远?我们一起看唐朝时期的地图,(出示唐地图)从渭城到安西,共有3000多里,据说,元二就是步行,紧赶慢赶,也要花一半年的时间,此去路途遥远,而当时,阳关以西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9、看到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王维,你会说些什么?(课件填空)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
10、向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课件出示),你感受到了什么?
11、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课文插图)
(1)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2)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
12、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四、课外拓展
(1)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
(2)拿起笔,把这首诗写下来,把它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读诗、唱诗,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从中感受并热爱*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诗人,解题,了解时代背景
1、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2、知诗人。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交流。
3、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解“使”?
4、简介时代背景。
知道元二为什么要去安西吗?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那,特地从大老远长安赶来送他。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
那么王维又是怎么送别朋友的呢?
二、初读,读准音,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读正确。
2、指名读,读准生字、多音字。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指名读,再指名读。
4、全班读一读。听配乐朗读。
5、那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再读读。
6、小结。
三、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习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男女赛读。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送元二使安西》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体会路途的艰辛
读了这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想想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干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以后还有机会一起喝酒吗?
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
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1)指导读(引读)指名读、再指名读。
(2)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
(3)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
四、会读,有感情
1、读全诗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课文插图)
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2、唱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感受。第二遍,如果你能行,你可以轻轻地跟唱。如果还暂时不行,就边听边学,千万别着急。第三遍,会的,你可以大声跟唱。
五、课外拓展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记录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因此,诗歌中常留下空白之处,给人想象的`时空。
想象并非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诗中语言想象成一幅幅现实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做到品读诗句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想象的内容有:
1、景物的想象
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两句时,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安西的满目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猜想学生在理解安西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补充安西的图片:漫天黄沙、一望无际的沙漠、荒芜人烟。
2、情感的想象
读《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想象诗人与元二是怎样进行分别的。
在一次次渲染离别时的愁绪,学生的情感渐渐地达到了高潮,有几个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到那份浓浓的离别之情了。
想象诗中之画,感悟酒中之情。设计总是比实践更趋于完美。课上下来,感受的是真真切切的遗憾。如何把诗的写景部分与后面写情的部分更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合理地处理朗读的时机与次数,使朗读与感悟融合得浑然一体?……太多的遗憾和困惑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鞭策我收拾行囊,继续上路……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试着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问好:你们不用站起来,我鞠躬,你点头。同学们,好!
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能谈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吗?
(安慰与关怀,信心与力量,分享你的胜利和喜悦,并且帮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所以为了表达深情厚谊,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即将远行的人。
一、揭示课题,感悟节奏
3、师: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那儿,唐朝诗人王维(板书:王维)正在依依送别他的好友呢!看老师写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诗题:“送”和“使”用黄色,区别)
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课题中你知道王维送别谁吗?
不急,诗的下面有注释,看注释①,学会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①使:出使。可见送别的是谁?——元二(元二是王维的老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这也是好朋友之间的一种称呼。)
使——看注释①使:出使。能不能用“去”代替?使是奉命而去。当时的唐朝正是盛世,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奉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不能不去,不去就是抗旨……
你还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带着我们的理解,能来读读课题吗?注意读出它的节奏,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节奏听出来了吗?听出他哪里停顿了吗?——划出停顿符号,这就叫有板有眼。(如学生读不好,就听老师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使”停顿不需太长)
再试着读一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齐读2遍。不错,读出古诗的节奏了。
二、巧读古诗,读出韵味
小诗人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读整首诗了吧,那就请你拿起课文纸,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词,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明白吗?开始吧!
指2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圆,这首诗中的2个多音字都读对了,老师想请教你:为什么这样读?;如果读错了,就问:你们对他每个字的读音有意见吗?你认为该怎么读?谁还有补充?
(伺机纠正:舍、朝、)“舍”的读音(客舍就是客栈,在字典中当它表示房屋的时候读第四声,齐读2遍)“舍“不仅是多音字,还是要求会写的字,伸出手跟老师书空,并把生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
(评价: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端正,有好多的小书法家呢!)
你们认真的态度,给了老师自信和勇气,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读诗!既然是合作,就要学会互相学习。师生读2遍。(不仅声音悦耳,停顿也很自然,这就叫有节奏)
瞧,在我们的合作下,一遍比一遍有进步了,慢慢的有点小诗人的样子了,连起来再读一遍肯定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试试吧。
真好,同学们,听你们读古诗真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读出了它的味道。掌声送给自己。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了,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
(一)感知“景”
预设: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
评价:你真会读书,你已经大概知道整首诗的意思了。
你读出了送别的方式是备酒饯行,那你能读出送别的地点吗?
从第一、二句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渭城这里的空气——微雨润湿了那飞扬的尘土,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香甜。
渭城这里的旅舍——青青的屋瓦,温暖的客舍。
渭城这里的柳色——碧绿、青翠欲滴。
眼前飘洒着绵绵细雨,雨中是随风摆动的杨柳,王维为什么单单选了它们呢?他想通过“雨”和“柳”向我们传递他送别好友时怎样的情绪啊?
说得多好呀,雨带给人惆怅,凄凉,压抑,正像这2首诗中所写的:(屏幕显示):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凄凉、孤单。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
而“柳”呢,在古人眼里那就更有含义了。课件出示: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柳”与“留”音相近。赠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表达留恋和不舍之情。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你们都是好学的孩子。
所以看到那绵绵春雨和随风摆动的杨柳,王维想表达怎样的情绪呢?——留恋和不舍,此时,他多么想把元二——挽留好友(板书:挽留)
用你的朗读来挽留他;谁更能读出王维的挽留之情?让我们一起挽留挽留元二吧!
师:一“雨”一“柳”,悄然传递了挽留之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离别情愁。
(二)感悟“情”
师:而这份离别情愁在喝饯行酒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浓烈。
(1)请你读读并用心体会三、四两句。你感受到这份深情了吗?
指名1生读,伺机指导:更尽的意思。
好一个“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味道。谁还想来读?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2)为什么王维的这种离别情会表现得这样强烈呢?同学们,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你看——这就是渭城,出了渭城一直往西走就到了阳关,西出阳关就意味着元二要担负起光荣的使命,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了。此时王维的心中除了挽留,对好友更多的是——祝福(板书:祝福)
带着深深的祝福来读读这两句吧!
这深深的祝福都化作了手中这一杯酒,举起手中的酒杯,王维会对元二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
第一杯:预设: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你再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安;第二杯:评价:好朋友,多关心啊;照顾得无微不至。
(3)第三杯,四目相对,无言沉默,王维的心情难以名状。因为出了渭城,西出阳关到打安西要走3000多公里,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也要走半年多时间,一路的风尘,一路的坎坷,才能到达安西。
A、安西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B、课件播放——这就是安西。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
是的,这就是安西,黄沙满天,人迹罕至,大风吹过,飞沙走石,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荒山野岭,这里的百姓,出行都要用纱布遮挡风沙。
C、而他们现在喝酒的地方——渭城,却是一派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王维心里感慨万千,走进王维的内心,把他所想的写下来:
如今,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如今,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如今,渭城这儿有难舍难分的故人,安西那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评价:说得多贴切啊,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走进了王维的心里。
D、王翰的《凉州词》中有这样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读2遍)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吗?
评价:你想的,正是王维所想的,你就是王维的知己啊!
是啊,元二是去戍守边关的,难免会遇上战乱,生命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面对此情此景,遥想前途莫测,王维对元二的这份情怎能不浓烈呢?所以,这第三杯酒中,除了挽留、祝福,还会有怎样的滋味呢?——担忧,不安。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几多担忧,几多不安,担忧的是什么?不安的是什么?于是,王维把这些担忧、这些不安都化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一: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酒中,除了挽留、祝福、担忧,你还品出了哪些滋味啊?请你边读边品三、四两句。
1、(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边吟诵边纪念这份友谊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壮行的酒)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让我们一起来给元二壮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生吟诵完后,师:是啊,无故人。
1、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也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和所有担忧都化作一句话。
师: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师生举杯共饮,深情共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一首缠绵悱恻的诗──(配乐齐读)。
四、情感升华(配乐)
就这样,在王维的挽留,祝福和担忧下,元二踏上了他出使安西的征途。正如王维所祝福和期盼的那样,6年后,元二从安西凯旋而归。一回到故乡,元二最想见的故人是谁?——王维,可他却再也见不到了,因为王维已经去世了。曾经这样送别自己的真挚好友既然去世了,元二会有怎样的感受啊?——伤痛欲绝……此时,你觉得这还仅仅只是象征他们深厚友谊的送别诗吗?这还是一首怎样的诗啊!
对好友的思念让元二再次来到了渭城,眼前杨柳依旧依依,春雨依旧绵绵,美酒依旧醇香,可他的好友王维却再也不在了。(预设:为什么你的眼眶红了,这是一个多么细腻、多么会读书的孩子啊!)当他来到王维的坟前,回想起渭城送别的一幕幕,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此时此刻,你就是元二,边背边吟诵吧!
①默写全诗
这样一首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千古绝句,我们该把它写下来。请试着默写三、四句。
②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下课!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4
一、还是惯例,课前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那首送别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齐背)
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动于高适与董大知己相别的感人情景,今天让我们再走进清雨纷纷的渭城,领悟王维的送别情怀(板书诗题 作者 朝代)
二、首先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出示)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4、诵诗句,品诗味(生齐读)
三、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个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谁愿意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王维的资料
2、题目什么意思?(王维送朋友元二到安西去做使者,为元二饯行时写下了这首诗)
师:大家都知道董大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这里“元二”就是?(姓元在家中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3、请同学们自己放声读这首诗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染力,如果我们想真正读出诗人的情怀,那只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这首诗。学习方法不光会背还要非常熟练运用学习方法才是更大的收获,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边学边用笔在旁边作出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开始吧
师:先看前两句,汇报前两句,其他组补充
师:这两句诗是写什么?(先描写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晨雨湿尘,柳树青青,十分清新自然的美景,谁能把美景谈出来?)描绘春天雨后的晨景,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去尘土,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别的气氛。
生:把渭城冲洗得更加洁净,雨后的渭城更加美丽
师: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到什么?(雨后空气很清新、新鲜)
你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读得亲切、和缓)
谁还能陶醉其中地读一读(生练读、指读齐读)找2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学会了写到积累本上。
就是在这样细雨绵绵,清新爽目的早晨,就在这样心灵相通的朋友之间分手了,接下来学习后两句。
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的库车县附近,古时候称安西,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师: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那荒山野岭,如果是照当时元二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生表演)
师:因路途遥远,男册归期,不免产生一种离别的伤感,这两句诗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更)频频举杯感觉到什么?(不忍朋友离去)喝了一杯又一杯,数不清喝了几杯,可喝下这最后一杯酒,员二就该起程了。这仅仅喝的是美酒吗?这里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滋味?(难舍难分,依依不舍、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分手在即,诗人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一杯淡酒,一腔浓情,一个“更”字将那份临别前诗人频频举杯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练读、指读、齐读)写在积累本上
理解了诗意相信同学们的朗读一定更声情并茂,把你的感受送到诗文中,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传诵不衰成为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你们想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配乐背诵,齐背)
师:人间贵在友情啊!也难怪高适和王维都能写下这样的旷世名篇,现在我们就重温经典,看看《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存在着怎样的异同?(相同和不同)
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的诗?愿意和同学分享吗?来个小型赛诗会(写在积累本上)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
2.了解安西、渭城、阳关分别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
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师提示:A、元二要去安西了,他心里最牵挂的是谁?B、王维来送元二,朋友要去安西建功立业,他最想对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准备:课件、酒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说说你和知心朋友是什么感觉?(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生:很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生:依依不舍,不愿意离开)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
3.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了解诗人
1、谁能向我们简单介绍诗人王维?(课件出示2)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绘画大师。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独到的造诣。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二:姓元,诗人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王维和元二是好友,诗中还有一个词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人。
知道使是什么意思?(使:出使)谁奉了谁的命令出使?(元二奉皇帝之命出使)
王维也曾一度奉着皇帝的命令出塞,所以王维最能体谅元二此刻的心情。
2、师:谁能给我们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送元二出使安西)还有谁补充一下,说得更具体:(王维送好友元二出使到安西。)
3、谁知道安西?(安西在今**库车附近。**是*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咱们一起看看安西。(欣赏课件3、4:安西图片)
用你学过的词语概括安西给你的印象?(荒芜人烟、寸草不生……)
3.师:打开书,结合课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1、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三个字“朝”、“舍”“更”(板书)它们在诗中怎么念?(课件出示5、)指名认读。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三个字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是多音字。(课件出示5)
2、师:好,把这三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指名朗读古诗。(课件出示6)
王维和他的好朋友元二都在长安居住,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使命去安西,唐人相送啊,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了,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于是,这两个朋友他们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下。过了一夜,小声朗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景色?(课件出示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指名回答。估计:小雨,柳树,客舍,酒宴。(板书:朝雨、客舍、柳色)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理解:浥:湿润
(2)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师: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描绘的晨景。(课件出示8、9)这样的渭城美吗?
师:这里的柳色——很新
师:渭城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师:渭城这里的旅舍——很干净,很舒适,还很清静。
师:渭城这里的朋友——是知音,是故人
你喜欢吗?把你的喜爱带进去读读这两句。(学生读诗)
结合课后注释和美丽的画面,你能把前两句的意思讲讲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从诗句中我们也知道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课件出示10:标划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师过渡: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渭城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从课题和前两句古诗中,我们知道元二从渭城出发要去安西。结合文字,我们来看地图,(课件出示11)(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库车县附近,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渭城:秦朝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2、介绍阳关:(出示课件12:阳关图片)这首诗中因为出现了“阳关”这个地名,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来民族侵略我们汉族的必经之地。所以到了汉朝,汉朝的皇帝就在这建起了一道城关,叫阳关。
3、(课件出示13:)这是从渭城到安西。它的实际距离大概有3000多里。有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岑参)
4、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只有靠骑马走到安西,也要半年多,3000多里,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生自由想象说)
5、师:元二身负朝廷的使命即将出发,遥望安西、渭城两地,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4)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5)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课件出示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
5、学生自读古诗的最后两句,再指名读。
(三)师生互动谈话,进行多元感悟
1.师:元二即将远行,诗人举杯敬酒,此时此刻,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生: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师:好朋友,多么关心啊!
生: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点。师:想得多么细呀!
生:元二,祝你一路*安!这一去就是一年,我会想着你的。
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诗人和元二之间的临别话语。(播放课件16音乐:阳关三叠)
同桌先说,再师生互说。
2.师: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
师:一杯够吗?不够,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
师:一杯能表达伤感之情吗?不够,再来一杯。
生: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
师:真无奈,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安,在安西生活如意。
那就让我们:“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读)
师:诗人劝了一杯又一杯,“更”是什么意思?(再)从“更”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情厚谊,依依惜别、舍不得…….)
4、指导朗读:
A: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友人的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带着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这份痛心,一起读这两句。(生齐读)
5.一个“劝”字,一个“更”字,一个“尽”字生动地描绘出朋友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友情。(板书:劝、更、尽)
6、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三、音乐渲染,品味诗境,情读古诗。
1、师: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让我们边听边感受,在音乐声中把友人送别的情景读出来。(自读古诗)(课件出示17)
2、学生展示读古诗。
四、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收集的离别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课件出示18、播放音乐“送别”)
附送别古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板书设计:20、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景:朝雨 客舍 柳色
酒诉真情送故人
情:劝 更尽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试着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问好:你们不用站起来,我鞠躬,你点头。同学们,好!
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能谈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吗?
(安慰与关怀,信心与力量,分享你的胜利和喜悦,并且帮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所以为了表达深情厚谊,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即将远行的人。
一、揭示课题,感悟节奏
3、师: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那儿,唐朝诗人王维(板书:王维)正在依依送别他的好友呢!看老师写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诗题:“送”和“使”用黄色,区别)
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课题中你知道王维送别谁吗?
不急,诗的下面有注释,看注释①,学会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①使:出使。可见送别的是谁?——元二(元二是王维的老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这也是好朋友之间的一种称呼。)
使——看注释①使:出使。能不能用“去”代替?使是奉命而去。当时的唐朝正是盛世,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奉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不能不去,不去就是抗旨……
你还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带着我们的理解,能来读读课题吗?注意读出它的节奏,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节奏听出来了吗?听出他哪里停顿了吗?——划出停顿符号,这就叫有板有眼。(如学生读不好,就听老师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使”停顿不需太长)
再试着读一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齐读2遍。不错,读出古诗的节奏了。
二、巧读古诗,读出韵味
小诗人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读整首诗了吧,那就请你拿起课文纸,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词,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明白吗?开始吧!
指2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读对了,评价:你太了不起了,读得字正腔
圆,这首诗中的2个多音字都读对了,老师想请教你:为什么这样读?);(如果读错了,就问:你们对他每个字的读音有意见吗?你认为该怎么读?谁还有补充?)
(伺机纠正:舍、朝、)“舍”的读音(客舍就是客栈,在字典中当它表示房屋的时候读第四声,齐读2遍)“舍“不仅是多音字,还是要求会写的字,伸出手跟老师书空,并把生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
(评价: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端正,有好多的小书法家呢!)
你们认真的态度,给了老师自信和勇气,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读诗!既然是合作,就要学会互相学习。师生读2遍。(不仅声音悦耳,停顿也很自然,这就叫有节奏)
瞧,在我们的合作下,一遍比一遍有进步了,慢慢的有点小诗人的样子了,连起来再读一遍肯定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试试吧。
真好,同学们,听你们读古诗真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读出了它的味道。掌声送给自己。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了,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
(一)感知“景”
预设: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
评价:你真会读书,你已经大概知道整首诗的意思了。
你读出了送别的方式是备酒饯行,那你能读出送别的地点吗?
从第一、二句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渭城这里的空气——微雨润湿了那飞扬的尘土,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香甜。
渭城这里的旅舍——青青的屋瓦,温暖的客舍。
渭城这里的柳色——碧绿、青翠欲滴
眼前飘洒着绵绵细雨,雨中是随风摆动的`杨柳,王维为什么单单选了它们呢?他想通过“雨”和“柳”向我们传递他送别好友时怎样的情绪啊?
说得多好呀,雨带给人惆怅,凄凉,压抑,正像这2首诗中所写的:(屏幕显示):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凄凉、孤单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
而“柳”呢,在古人眼里那就更有含义了。课件出示: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柳”与“留”音相近。赠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表达留恋和不舍之情。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你们都是好学的孩子。
所以看到那绵绵春雨和随风摆动的杨柳,王维想表达怎样的情绪呢?——留恋和不舍,此时,他多么想把元二——挽留好友(板书:挽留)
用你的朗读来挽留他;谁更能读出王维的挽留之情?让我们一起挽留挽留元二吧!
师:一“雨”一“柳”,悄然传递了挽留之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离别情愁。
(二)感悟“情”
师:而这份离别情愁在喝饯行酒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浓烈
(1)请你读读并用心体会三、四两句。你感受到这份深情了吗?
指名1生读,伺机指导:更尽的意思
好一个“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味道。谁还想来读?孩子,请你来读,再请
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2)为什么王维的这种离别情会表现得这样强烈呢?同学们,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你看——这就是渭城,出了渭城一直往西走就到了阳关,西出阳关就意味着元二要担负起光荣的使命,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了。此时王维的心中除了挽留,对好友更多的是——祝福(板书:祝福)
带着深深的祝福来读读这两句吧!
这深深的祝福都化作了手中这一杯酒,举起手中的酒杯,王维会对元二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
第一杯:预设: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你再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安……;第二杯:评价:好朋友,多关心啊;照顾得无微不至;
(3)第三杯,四目相对,无言沉默,王维的心情难以名状。因为出了渭城,西出阳关到打安西要走3000多公里,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也要走半年多时间,一路的风尘,一路的坎坷,才能到达安西。
A、安西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B、课件播放——这就是安西。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指名3——5位)
是的,这就是安西,黄沙满天,人迹罕至,大风吹过,飞沙走石,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荒山野岭,这里的百姓,出行都要用纱布遮挡风沙。
C、而他们现在喝酒的地方——渭城,却是一派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王维心里感慨万千,走进王维的内心,把他所想的写下来:
如今,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如今,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如今,渭城这儿有难舍难分的故人,安西那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评价:说得多贴切啊,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走进了王维的心里。
D、王翰的《凉州词》中有这样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读2遍)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吗?
评价:你想的,正是王维所想的,你就是王维的知己啊!
是啊,元二是去戍守边关的,难免会遇上战乱,生命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面对此情此景,遥想前途莫测,王维对元二的这份情怎能不浓烈呢?所以,这第三杯酒中,除了挽留、祝福,还会有怎样的滋味呢?——担忧,不安(板书:担忧)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几多担忧,几多不安,担忧的是什么?不安的是什么?于是,王维把这些担忧、这些不安都化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一: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酒中,除了挽留、祝福、担忧,你还品出了哪些滋味啊?请你边读边品三、四两句。
1、(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边吟诵边纪念这份友谊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壮行的酒)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让我们一起来给元二壮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生吟诵完后,师:是啊,无故人
1、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也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和所有担忧都化作一句话─
师: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师生举杯共饮,深情共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一首缠绵悱恻的诗──(配乐齐读)。
四、情感升华(配乐)
就这样,在王维的挽留,祝福和担忧下,元二踏上了他出使安西的征途。正如王维所祝福和期盼的那样,6年后,元二从安西凯旋而归。一回到故乡,元二最想见的故人是谁?——王维,可他却再也见不到了,因为王维已经去世了。曾经这样送别自己的真挚好友既然去世了,元二会有怎样的感受啊?——伤痛欲绝……此时,你觉得这还仅仅只是象征他们深厚友谊的送别诗吗?这还是一首怎样的诗啊!(3——5人说)——生离死别……
对好友的思念让元二再次来到了渭城,眼前杨柳依旧依依,春雨依旧绵绵,美酒依旧醇香,可他的好友王维却再也不在了。(预设:为什么你的眼眶红了,这是一个多么细腻、多么会读书的孩子啊!)当他来到王维的坟前,回想起渭城送别的一幕幕,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此时此刻,你就是元二,边背边吟诵吧!
①默写全诗
这样一首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千古绝句,我们该把它写下来。请试着默写三、四句。
②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下课!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
舍、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和读熟几首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叔同的《送别》。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
1、谈话导入:
你尝试过与亲人分别的滋味吗?心情怎样?
2、回顾自己熟悉的送别诗,再读一读。
3、引出课题,释题意:
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位于今**库车现附近。
二、知作者
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听说友人元二要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
三、读诗文
1、自由读。
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共同探讨解决。
3、交流读书情况:
⑴你读懂了哪一句?
⑵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熟读成诵。
四、入诗境
1、听《阳关三叠》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朝雨、柳树、王维和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景。)
2、找出课文相关的地名。
3、看地图,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交通状况:
从渭成到安西约3000公里,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就是骑马,也要半年才能到达。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理解“客中送客”
4、启发想象:
元二即将起程,这一去也许三年五年才回来,也许十年八年也回不来,甚至一辈子也回不来,如果你是作者,你还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再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表演,再指名交流和评议。
五、选作业
(任选一题。)
1、诗配画。
2、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
舍、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和读熟几首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叔同的《送别》。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
1、谈话导入:
你尝试过与亲人分别的滋味吗?心情怎样?
2、回顾自己熟悉的送别诗,再读一读。
3、引出课题,释题意:
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位于今**库车现附近。
二、知作者
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听说友人元二要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
三、读诗文
1、自由读。
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共同探讨解决。
3、交流读书情况:
⑴ 你读懂了哪一句?
⑵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熟读成诵。
四、入诗境
1、听《阳关三叠》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朝雨、柳树、王维和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景。)
2、找出课文相关的地名。
3、看地图,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交通状况:
从渭成到安西约3000公里,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就是骑马,也要半年才能到达。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理解“客中送客”
4、启发想象:
元二即将起程,这一去也许三年五年才回来,也许十年八年也回不来,甚至一辈子也回不来,如果你是作者,你还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再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表演,再指名交流和评议。
五、选作业
(任选一题。)
1、诗配画。
2、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以质疑、释疑为学习故事的主要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能力。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那些问题?
(帮助学生理清送的是谁,谁在送,“使”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使”的意思。)
3、解释诗题:王维送自己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4、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出示课件: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主要作品是山水诗,人们称赞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感知,朗诵诗歌。
1、出示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同时理解难字字义:
朝:早晨。
舍:客舍:客店;另外一个音shě,舍得。
更尽:再饮完。
浥:湿润。
3、齐读古诗。
4、配乐范读。(古琴:阳关三叠)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读,齐读(配乐)。
5、试背。
三、感悟古诗,了解环境: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诵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送别图”,请读前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先想一想,同桌说,指名说。
2)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什么样的“柳色”是“新”的?(穿插指导朗读)
3)客舍旁边还有别的事物,为什么单单只写柳树呢?
2、相关古诗链接,引出相关的送别诗,来体会其中的送别之意。
1)出示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解析“柳”与“留”谐音,感受其中隐含的挽留之意。(指导朗读:把对友人的挽留之情融入其中。)
四、感受情感,体会意境:
1、过渡:作者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读后两句)
2、引读:
作者做了什么事?(劝酒)劝了一杯吗?(很多杯)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更)
3、点拨:
“君”字的理解: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用在这里表现对友人的尊敬。
王维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酒呢?(其一,从“酒”和“久”的谐音入手,体会作者的挽留之意,希望相处的再长久一些;其二从“故人”入手,来理解怎样的朋友,体会知心、挚友、情深意重。)
4、补充:其实,作者如此为朋友劝酒,还在于他去的地方,(出示课件),了解“安西”,体会路途的艰辛。
5、补白: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再也忍不住了,他说“元二兄,”进行补充说话练习。
6、品味:“不舍”
多少离别,多少牵挂,都化作了一句话,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们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依依不舍)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指导朗读: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和王维一起,再送他一程吧。
2、简介过渡:或许此次一别,还有可能相会;或许此次一别,将成永别,让我们一起来铭记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齐读)
3、引入《阳关三叠》,欣赏,再读,背诵。
4、课外拓展:读其他离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通过研究讨论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化,潜心会文,使古诗文化滋养他们的心智。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使”“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象。
教具准备: 制作幻灯片、录制《阳关三叠》曲。
教学过程:
一、引
1、播放音乐《阳关三叠》,耳边响起的曲子,听出了什么?(忧伤、凄凉。)
2、对,其实这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改编自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它的名字叫《送元二使安西》,它的作者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
3、有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王维吗?
4、谁会读诗题?(强调不可把“元二”分开。)
5、王维所送的朋友姓元,叫------(元二。)
6、“元二”的意思清楚了没有?再来读读题目。元二干什么去呀?谁送元二使安西?
7、听老师把课题读一遍,送----元二-----使-----安西,你们读一读。
二、读
1、过渡: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不仅能诗善画,而且擅长书法,对音乐也很在行,苏轼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接下来,我们就来品位一番。
2、自由练习朗读,熟悉古诗,要多读几遍才行。
3、谁愿意展示一下朗读的风采。(师正音:舍sh,解释为房子;朝zhāo,早晨的意思;浥y湿润。)
4、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字正腔圆,但缺少了点什么?(韵味)对,少了古诗的韵味。想不想听王老师读?
5、师范读。
6、我给大家一些时间,再练练。
7、在读之前,提醒一下:读慢些,注意诗的节奏、韵味。谁来试试?
三、悟
1、诗写得多好呀!诗中有画。同学们读得也挺美。
2、课件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当读到这一句时,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4、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渭城
追问:渭城这里的柳色---(青或者绿)
渭城这里的空气---(清新)
渭城这里的旅舍---(环境美)
渭城这里的朋友---(多或亲)
5、过渡: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好朋友即将分别西行出阳关,赴安西,阳关在哪里?安西怎么样?是否如渭城这般美丽?
6、
出示课件:古安西图片。
这便是阳关外的图片,用一个词来形容:荒凉。黄沙漫天,人迹罕至,出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从渭城出发,到达甘肃敦煌,出了阳关再往西走到达**的库车,古时候称之为“安西”,这一路,整整3000多公里呀,满腿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那荒山野岭,如果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半年多时间才能到达,更不知何时能回到渭城了,一想到这,王维心中有种凄凉、忧伤之感,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此刻的你,有没有话要对元二说一说呀?(指名交流。)
7、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不如举起酒杯:(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其实这句诗何尝不是王维的话,所以,应该怎么读这句诗啊?(低沉、慨叹。)一起来为元二送行。(生齐读诗句。)
四、品
1、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仅是一杯酒,这里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吗?(生用心体会。)
2、你品出些什么?咱们把这杯酒干了吧!再读读诗,还能喝出什么?
3、我能把“更”换成“喝”吗?“劝君喝尽一杯酒”。(不能)
4、对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而且有意拖延时间,好让朋友多停留一刻。“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别之后,从此“西出阳关无---故人。”
5、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该起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生起立、举杯深情齐诵“劝君……”
五、结
一首古诗,让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古诗,让我们聆听一首动听的歌声,一首古诗,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友情的可贵,一首让人动容的送别诗,让我们感动,和着这略带忧伤的《阳关三叠》曲,我想请大家一起吟诵。
(随着音乐、诵读声,师把黑板轻轻檫净。)
六、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 安西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5)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10篇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读诗、唱诗,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从中感受并热爱*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诗人,解题,了解时代背景
1、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2、知诗人。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交流。
3、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解“使”?
4、简介时代背景。
知道元二为什么要去安西吗?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那,特地从大老远长安赶来送他。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
那么王维又是怎么送别朋友的呢?
二、初读,读准音,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读正确。
2、指名读,读准生字、多音字。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指名读,再指名读。
4、全班读一读。听配乐朗读。
5、那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再读读。
6、小结。
三、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习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男女赛读。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送元二使安西》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体会路途的艰辛
读了这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想想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干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以后还有机会一起喝酒吗?
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
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1)指导读(引读)指名读、再指名读。
(2)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
(3)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
四、会读,有感情
1、读全诗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课文插图)
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2、唱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感受。第二遍,如果你能行,你可以轻轻地跟唱。如果还暂时不行,就边听边学,千万别着急。第三遍,会的,你可以大声跟唱。
五、课外拓展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记录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因此,诗歌中常留下空白之处,给人想象的`时空。
想象并非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诗中语言想象成一幅幅现实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做到品读诗句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想象的内容有:
1、景物的想象
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两句时,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安西的满目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猜想学生在理解安西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补充安西的图片:漫天黄沙、一望无际的沙漠、荒芜人烟。
2、情感的想象
读《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想象诗人与元二是怎样进行分别的。
在一次次渲染离别时的愁绪,学生的情感渐渐地达到了高潮,有几个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到那份浓浓的离别之情了。
想象诗中之画,感悟酒中之情。设计总是比实践更趋于完美。课上下来,感受的是真真切切的遗憾。如何把诗的写景部分与后面写情的部分更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合理地处理朗读的时机与次数,使朗读与感悟融合得浑然一体?……太多的遗憾和困惑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鞭策我收拾行囊,继续上路……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在*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
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和精神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
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扎扎实实的品析文字,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教学一二句扣住“柳”,体会作者营造的送别环境,感受美丽环境中那份浓浓的离别情;三四句扣住“酒”,体会这杯杯酒中融入的深情。
本节课,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注重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构建对话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准备:
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搜集送别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设计理念: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优美、有些淡淡哀伤的古筝独奏《阳关三叠》,帮助学生架起想像。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设计理念: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为深入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三、感悟“柳”“酒”中蕴涵的情意。
1、渭城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2、指导感情朗读。
3、体会“柳”的寓意:一个柳字,你能读懂诗人的情吗?带着这种情怀,再来读诗句。
4、拓展关于“酒”的诗句,理解“酒”中蕴涵的情。
5、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6、感情朗读。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华。
1、拓展:“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2、感情朗读。
3、结合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体会别后的思念。
4、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引入王维《送间司直赴西安》帮助学生感受元二出使安西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感受王维对好友离乡背井的牵挂、忧虑;引入王维的《山中送别》帮助学生理解王维对好友的无限思念之情。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拓展延伸。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其它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舍、君”2个生字;读准古诗中的“朝、舍、更”3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结合下文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老师歌唱《送别歌》。
导入语: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现在朋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会唱歌,而古人在分别的时候会折柳相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来学*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请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预设一部分学生节奏出现问题,老师顺势纠错并引导学生解释课题)。
2、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作者王维并给予评价。
3、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中,查阅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及时检查,强调多音字“朝雨、客舍、更进”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
4、老师范读古诗,请同学们划分正确的停顿和节奏,并按照正确的节奏齐声朗读一遍。
5、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的情感更到位。
(三)读诗句,晓诗意
1、大屏幕上呈现古诗前两句,请同学找出其中的景物,老师播放名家泛读,请同学们闭目想象这两句的画面,并请学生描绘画面。
2、讲解古人折柳送别的原因。
3、屏幕出示古诗后两句,展示元二出行的地图和路途周边的环境,请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上台画出路程图:
元二出使距离有多远?
路途都有什么?
这体现了什么?
从距离遥远和路途环境恶劣突破了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情感这个难点。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告知学生送别之后王维去世的事,使学生对诗歌情感进一步升华,并怀着这种情感配乐让学生深情地背诵古诗。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创设元二知道王维不幸去世的情境,让学生以元二的口吻给王维写一段心里话,让学生情感升华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歌,背诵古诗。
2 、认识 2 个生字,会写 1 个生字。
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4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生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比较流利地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这首诗是先写景,后抒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情感理解得不到位,诗的韵味与情感没有朗读出来,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引导
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对古诗。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从咿呀学语时,爸爸妈妈就喜欢教你们背古诗,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古诗。今天老师就考考你们,我背上句,看你们能否接上下句。有信心吗?
(师生对古诗)
2、 板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看老师板书题目。
板: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领读课题)
3、 解诗题。
“元二”是指一个人,姓元,猜猜看,他在家排行老几?(师生互动)所以称其为元二。想想看,“使”怎么讲?(师生互动)出使,古时候,朝廷给有识之士委以重任,去一个地方完成任务,为出使。安西,是一个地方,唐朝安西都护府,是今天***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谁来说说“送送元二使安西”什么意思?(师生互动)就是王维从长安来到送别城渭城来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想想王维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读古诗)
2 、 指明读诗,检查字音,指导读准多音字。
板:朝 舍
这有两个多音字,谁会读?(出示“朝 舍”指名读)
它们在这首古诗中怎么读?(指名读后齐读)
3、 指导写“舍”字。
4、 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我们读古诗不但要把古诗字音读准,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味道。谁来说说怎么读出古诗的节奏与古诗的味道?
(指名回答:诗的字词间要有停顿,字音要有轻重长短)对,你如果这样读了,就读得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了,就有了诗的味道了!
(课件出示节奏划分线)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
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评价后(齐读古诗)
过渡,小结学法 :我们刚才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文,(板:读诗文)这是我们学校古诗的初级目标,我们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板:解诗意)
三、 深入理解,感悟诗情
1、 整体感知,入诗境。
(1) 学生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低声吟诵古诗三遍,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看一看,想一想。(学生自解诗意,教师巡视辅导)
还可在古诗旁把你仿佛看到的内容歇一歇。(学生继续自学)
(2) 小组交流。
同桌先交流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对古诗的理解与感受)
2、 分部解读,悟诗情。
(1) 想象画面悟诗情。
解读一二行诗:
出示一二行古诗(指名读)
这是什么时候的一场雨?(指名回答引出“朝雨”)
你从这两行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讲诗意)
评价后(把我们带入了诗的意境!)(板:入诗境)
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
解读三四行诗:
前两行诗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清新的美景。再看后两行诗,诗人笔锋一转,在写什么?(生回答:人)请你读读者两行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目的要达到:学生能说出感受到王维与元二两人感情深)(在学生说画面的时候,顺势板:劝酒)
评价后(板:悟诗情)
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行诗。(指名读)
(2) 从“酒”入手悟诗情。
透过你们的声音,老师不禁浮想联翩:“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一种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一种祝福的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一种浇愁的酒。在元二即将远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又是怎样的一杯酒呢?
(指名回答)(送别的酒 挽留的酒 不舍得酒……)
可是此时,分别就在眼前,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请看——(课件出示唐朝疆域地图)从渭城到安西相隔6000多里啊!古人远行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上半年啊!
安西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安西风貌图)请你说。渭城呢?(渭城风貌图)(指名看图说)
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对元二的这份离别之情怎能不强烈,怎能不深挚呢!如果此时你是王维,象对元二说些什么呢?(指多名学生说)
教师评价后齐读——(屏幕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感情齐读诗句)
(3) 再现情景情更深。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啊!
(课件再现劝酒送别的情景)(音乐画面)
是那些景物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学生看视屏后指名回答)(雨 柳)
板:朝雨 柳新
理解“柳”的古义:“柳”与“留”谐音,柳树自古以来就是离别的象征。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以表示挽留之意。所以,飘洒的绵绵细雨,满目的青青杨柳,怎能不让人伤感离别呢!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音乐起)再次去感受诗人那依依不舍的情吧!
板:依依不舍情
(生配乐齐诵古诗)
3、 总结学法,升诗情。
这节课,我们用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这首古诗。我们通过对描写景物的体会,对诗句语言的品味,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了诗人那难舍难分,依依不舍的情感!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来背诵这首古诗吧!(配乐齐背)
四 、课堂拓展
王维的这首送别诗,不单道出了他的情,更道出了天下人离别时的情感,被推为送别诗之首。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下其它的送别诗,按今天的方法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附板书 :
送元二使安西 读诗文
[ 唐 ] 王维 解诗意
朝雨 柳新 劝酒 入诗境
依依不舍 悟诗情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
2.了解安西、渭城、阳关分别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
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师提示:A、元二要去安西了,他心里最牵挂的是谁?B、王维来送元二,朋友要去安西建功立业,他最想对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准备:课件、酒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说说你和知心朋友是什么感觉?(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生:很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生:依依不舍,不愿意离开)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
3.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了解诗人
1、谁能向我们简单介绍诗人王维?(课件出示2)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绘画大师。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独到的造诣。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二:姓元,诗人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王维和元二是好友,诗中还有一个词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人。
知道使是什么意思?(使:出使)谁奉了谁的命令出使?(元二奉皇帝之命出使)
王维也曾一度奉着皇帝的命令出塞,所以王维最能体谅元二此刻的心情。
2、师:谁能给我们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送元二出使安西)还有谁补充一下,说得更具体:(王维送好友元二出使到安西。)
3、谁知道安西?(安西在今**库车附近。**是*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咱们一起看看安西。(欣赏课件3、4:安西图片)
用你学过的词语概括安西给你的印象?(荒芜人烟、寸草不生……)
3.师:打开书,结合课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1、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三个字“朝”、“舍”“更”(板书)它们在诗中怎么念?(课件出示5、)指名认读。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三个字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是多音字。(课件出示5)
2、师:好,把这三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指名朗读古诗。(课件出示6)
王维和他的好朋友元二都在长安居住,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使命去安西,唐人相送啊,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了,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于是,这两个朋友他们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下。过了一夜,小声朗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景色?(课件出示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指名回答。估计:小雨,柳树,客舍,酒宴。(板书:朝雨、客舍、柳色)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理解:浥:湿润
(2)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师: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描绘的晨景。(课件出示8、9)这样的渭城美吗?
师:这里的柳色——很新
师:渭城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师:渭城这里的旅舍——很干净,很舒适,还很清静。
师:渭城这里的朋友——是知音,是故人
你喜欢吗?把你的喜爱带进去读读这两句。(学生读诗)
结合课后注释和美丽的画面,你能把前两句的意思讲讲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从诗句中我们也知道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课件出示10:标划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师过渡: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渭城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从课题和前两句古诗中,我们知道元二从渭城出发要去安西。结合文字,我们来看地图,(课件出示11)(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库车县附近,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渭城:秦朝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2、介绍阳关:(出示课件12:阳关图片)这首诗中因为出现了“阳关”这个地名,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来民族侵略我们汉族的必经之地。所以到了汉朝,汉朝的皇帝就在这建起了一道城关,叫阳关。
3、(课件出示13:)这是从渭城到安西。它的实际距离大概有3000多里。有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岑参)
4、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只有靠骑马走到安西,也要半年多,3000多里,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生自由想象说)
5、师:元二身负朝廷的使命即将出发,遥望安西、渭城两地,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4)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5)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课件出示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
5、学生自读古诗的最后两句,再指名读。
(三)师生互动谈话,进行多元感悟
1.师:元二即将远行,诗人举杯敬酒,此时此刻,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生: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师:好朋友,多么关心啊!
生: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点。师:想得多么细呀!
生:元二,祝你一路*安!这一去就是一年,我会想着你的。
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诗人和元二之间的临别话语。(播放课件16音乐:阳关三叠)
同桌先说,再师生互说。
2.师: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
师:一杯够吗?不够,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
师:一杯能表达伤感之情吗?不够,再来一杯。
生: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
师:真无奈,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安,在安西生活如意。
那就让我们:“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读)
师:诗人劝了一杯又一杯,“更”是什么意思?(再)从“更”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情厚谊,依依惜别、舍不得…….)
4、指导朗读:
A: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友人的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带着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这份痛心,一起读这两句。(生齐读)
5.一个“劝”字,一个“更”字,一个“尽”字生动地描绘出朋友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友情。(板书:劝、更、尽)
6、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三、音乐渲染,品味诗境,情读古诗。
1、师: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让我们边听边感受,在音乐声中把友人送别的情景读出来。(自读古诗)(课件出示17)
2、学生展示读古诗。
四、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收集的离别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课件出示18、播放音乐“送别”)
附送别古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板书设计:20、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景:朝雨 客舍 柳色
酒诉真情送故人
情:劝 更尽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试着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问好:你们不用站起来,我鞠躬,你点头。同学们,好!
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能谈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吗?
(安慰与关怀,信心与力量,分享你的胜利和喜悦,并且帮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所以为了表达深情厚谊,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即将远行的人。
一、揭示课题,感悟节奏
3、师: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那儿,唐朝诗人王维(板书:王维)正在依依送别他的好友呢!看老师写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诗题:“送”和“使”用黄色,区别)
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课题中你知道王维送别谁吗?
不急,诗的下面有注释,看注释①,学会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①使:出使。可见送别的是谁?——元二(元二是王维的老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这也是好朋友之间的一种称呼。)
使——看注释①使:出使。能不能用“去”代替?使是奉命而去。当时的唐朝正是盛世,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奉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不能不去,不去就是抗旨……
你还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带着我们的理解,能来读读课题吗?注意读出它的节奏,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节奏听出来了吗?听出他哪里停顿了吗?——划出停顿符号,这就叫有板有眼。(如学生读不好,就听老师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使”停顿不需太长)
再试着读一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齐读2遍。不错,读出古诗的节奏了。
二、巧读古诗,读出韵味
小诗人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读整首诗了吧,那就请你拿起课文纸,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词,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明白吗?开始吧!
指2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读对了,评价:你太了不起了,读得字正腔
圆,这首诗中的2个多音字都读对了,老师想请教你:为什么这样读?);(如果读错了,就问:你们对他每个字的读音有意见吗?你认为该怎么读?谁还有补充?)
(伺机纠正:舍、朝、)“舍”的读音(客舍就是客栈,在字典中当它表示房屋的时候读第四声,齐读2遍)“舍“不仅是多音字,还是要求会写的字,伸出手跟老师书空,并把生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
(评价: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端正,有好多的小书法家呢!)
你们认真的态度,给了老师自信和勇气,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读诗!既然是合作,就要学会互相学习。师生读2遍。(不仅声音悦耳,停顿也很自然,这就叫有节奏)
瞧,在我们的合作下,一遍比一遍有进步了,慢慢的有点小诗人的样子了,连起来再读一遍肯定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试试吧。
真好,同学们,听你们读古诗真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读出了它的味道。掌声送给自己。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了,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
(一)感知“景”
预设: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
评价:你真会读书,你已经大概知道整首诗的意思了。
你读出了送别的方式是备酒饯行,那你能读出送别的地点吗?
从第一、二句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渭城这里的空气——微雨润湿了那飞扬的尘土,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香甜。
渭城这里的旅舍——青青的屋瓦,温暖的客舍。
渭城这里的柳色——碧绿、青翠欲滴
眼前飘洒着绵绵细雨,雨中是随风摆动的`杨柳,王维为什么单单选了它们呢?他想通过“雨”和“柳”向我们传递他送别好友时怎样的情绪啊?
说得多好呀,雨带给人惆怅,凄凉,压抑,正像这2首诗中所写的:(屏幕显示):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凄凉、孤单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
而“柳”呢,在古人眼里那就更有含义了。课件出示: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柳”与“留”音相近。赠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表达留恋和不舍之情。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你们都是好学的孩子。
所以看到那绵绵春雨和随风摆动的杨柳,王维想表达怎样的情绪呢?——留恋和不舍,此时,他多么想把元二——挽留好友(板书:挽留)
用你的朗读来挽留他;谁更能读出王维的挽留之情?让我们一起挽留挽留元二吧!
师:一“雨”一“柳”,悄然传递了挽留之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离别情愁。
(二)感悟“情”
师:而这份离别情愁在喝饯行酒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浓烈
(1)请你读读并用心体会三、四两句。你感受到这份深情了吗?
指名1生读,伺机指导:更尽的意思
好一个“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味道。谁还想来读?孩子,请你来读,再请
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2)为什么王维的这种离别情会表现得这样强烈呢?同学们,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你看——这就是渭城,出了渭城一直往西走就到了阳关,西出阳关就意味着元二要担负起光荣的使命,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了。此时王维的心中除了挽留,对好友更多的是——祝福(板书:祝福)
带着深深的祝福来读读这两句吧!
这深深的祝福都化作了手中这一杯酒,举起手中的酒杯,王维会对元二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
第一杯:预设: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你再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安……;第二杯:评价:好朋友,多关心啊;照顾得无微不至;
(3)第三杯,四目相对,无言沉默,王维的心情难以名状。因为出了渭城,西出阳关到打安西要走3000多公里,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也要走半年多时间,一路的风尘,一路的坎坷,才能到达安西。
A、安西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B、课件播放——这就是安西。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指名3——5位)
是的,这就是安西,黄沙满天,人迹罕至,大风吹过,飞沙走石,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荒山野岭,这里的百姓,出行都要用纱布遮挡风沙。
C、而他们现在喝酒的地方——渭城,却是一派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王维心里感慨万千,走进王维的内心,把他所想的写下来:
如今,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如今,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如今,渭城这儿有难舍难分的故人,安西那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评价:说得多贴切啊,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走进了王维的心里。
D、王翰的《凉州词》中有这样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读2遍)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吗?
评价:你想的,正是王维所想的,你就是王维的知己啊!
是啊,元二是去戍守边关的,难免会遇上战乱,生命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面对此情此景,遥想前途莫测,王维对元二的这份情怎能不浓烈呢?所以,这第三杯酒中,除了挽留、祝福,还会有怎样的滋味呢?——担忧,不安(板书:担忧)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几多担忧,几多不安,担忧的是什么?不安的是什么?于是,王维把这些担忧、这些不安都化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一: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酒中,除了挽留、祝福、担忧,你还品出了哪些滋味啊?请你边读边品三、四两句。
1、(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边吟诵边纪念这份友谊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壮行的酒)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让我们一起来给元二壮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生吟诵完后,师:是啊,无故人
1、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也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和所有担忧都化作一句话─
师: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师生举杯共饮,深情共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一首缠绵悱恻的诗──(配乐齐读)。
四、情感升华(配乐)
就这样,在王维的挽留,祝福和担忧下,元二踏上了他出使安西的征途。正如王维所祝福和期盼的那样,6年后,元二从安西凯旋而归。一回到故乡,元二最想见的故人是谁?——王维,可他却再也见不到了,因为王维已经去世了。曾经这样送别自己的真挚好友既然去世了,元二会有怎样的感受啊?——伤痛欲绝……此时,你觉得这还仅仅只是象征他们深厚友谊的送别诗吗?这还是一首怎样的诗啊!(3——5人说)——生离死别……
对好友的思念让元二再次来到了渭城,眼前杨柳依旧依依,春雨依旧绵绵,美酒依旧醇香,可他的好友王维却再也不在了。(预设:为什么你的眼眶红了,这是一个多么细腻、多么会读书的孩子啊!)当他来到王维的坟前,回想起渭城送别的一幕幕,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此时此刻,你就是元二,边背边吟诵吧!
①默写全诗
这样一首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千古绝句,我们该把它写下来。请试着默写三、四句。
②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下课!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
舍、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和读熟几首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叔同的《送别》。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
1、谈话导入:
你尝试过与亲人分别的滋味吗?心情怎样?
2、回顾自己熟悉的送别诗,再读一读。
3、引出课题,释题意:
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位于今**库车现附近。
二、知作者
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听说友人元二要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
三、读诗文
1、自由读。
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共同探讨解决。
3、交流读书情况:
⑴你读懂了哪一句?
⑵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熟读成诵。
四、入诗境
1、听《阳关三叠》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朝雨、柳树、王维和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景。)
2、找出课文相关的地名。
3、看地图,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交通状况:
从渭成到安西约3000公里,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就是骑马,也要半年才能到达。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理解“客中送客”
4、启发想象:
元二即将起程,这一去也许三年五年才回来,也许十年八年也回不来,甚至一辈子也回不来,如果你是作者,你还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再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表演,再指名交流和评议。
五、选作业
(任选一题。)
1、诗配画。
2、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在*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
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和精神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
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扎扎实实的品析文字,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教学一二句扣住“柳”,体会作者营造的送别环境,感受美丽环境中那份浓浓的离别情;三四句扣住“酒”,体会这杯杯酒中融入的深情。
本节课,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注重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构建对话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准备】
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搜集送别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设计理念: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优美、有些淡淡哀伤的古筝独奏《阳关三叠》,帮助学生架起想像的桥梁,将学生带到了几前年的渭城。入境,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
(点评: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此环节中,老师为学生展示古典乐曲《阳关三叠》,首先就为学生创设了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环境。通过创设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为学生提示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设计理念: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为深入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点评:“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一提问非常必要。的确,学生的阅读思维是看到信息后,信息马上会触动其思维,即可就会产生“这写的是什么呢?”的疑问,有疑问就有思考。老师此时提问,给学生提供发表感知课题、分析问题、交流逐步思维收获的机会,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了解学情、展开后面继续学习的前提,更是引发、培养学生学习时要产生问题的意识的需要。)
三、感悟“柳”“酒”中蕴涵的情意。
1、 渭城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2、 指导感情朗读。
3 、体会“柳”的寓意:一个柳字,你能读懂诗人的情吗?带着这种情怀,再来读诗句。
4 、拓展关于“酒”的诗句,理解“酒”中蕴涵的情。
写话练习:相聚的日子,他们曾——
5、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6、感情朗读。
(点评:文中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老师紧紧抓住“柳”“酒”这一“诗象”,感悟古诗。将古诗化为画面:青青碧柳里诗人怎样的难舍难分?相聚的日子是怎样的其乐融融?由此来体会两人深深的情谊。,当*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也就品味出了。)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华。
1拓展:“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2感情朗读。
3结合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体会别后的思念。
4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引入王维《送间司直赴西安》帮助学生感受元二出使安西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感受王维对好友离乡背井的牵挂、忧虑;引入王维的《山中送别》帮助学生理解王维对好友的无限思念之情。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拓展延伸。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其它送别诗。
(设计理念:优秀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形式。优秀古诗文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离别的人不同,但那份真挚的情意是相同的,此环节旨在以一篇的学习带动多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情感的迁移。)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雨蒙蒙
柳青青
酒浓浓
情绵绵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
舍、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和读熟几首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叔同的《送别》。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
1、谈话导入:
你尝试过与亲人分别的滋味吗?心情怎样?
2、回顾自己熟悉的送别诗,再读一读。
3、引出课题,释题意:
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位于今**库车现附近。
二、知作者
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听说友人元二要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
三、读诗文
1、自由读。
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共同探讨解决。
3、交流读书情况:
⑴ 你读懂了哪一句?
⑵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熟读成诵。
四、入诗境
1、听《阳关三叠》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朝雨、柳树、王维和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景。)
2、找出课文相关的地名。
3、看地图,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交通状况:
从渭成到安西约3000公里,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就是骑马,也要半年才能到达。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理解“客中送客”
4、启发想象:
元二即将起程,这一去也许三年五年才回来,也许十年八年也回不来,甚至一辈子也回不来,如果你是作者,你还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再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表演,再指名交流和评议。
五、选作业
(任选一题。)
1、诗配画。
2、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自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大家把它朗诵一遍吧。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读诗题《送元二使安西》
2、解题:谁送谁从哪儿出发去哪里?(“使”:出使的意思。)指导学生读题。
3、了解作者: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初读: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注意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停顿。
2、指名读古诗,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诗意
1、自学古诗诗意
(1)借助书下注释,理解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遇到不懂的地方圈出来。
2、小组交流
3、汇报诗意(抓住重点字词的意思再逐句理解)
四、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同学们反复吟诵这首诗,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王维的心情如何?
2、你是从那句话中体会出来的?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体会吗?
3、介绍古诗背景
4、诗中的那个词最能体现王维舍不得朋友走呢?(“更”)
(1)这一“更”字表明了王维已经劝了许多次,饮了很多杯。这都表明了什么?(板书:依依惜别)
(2)这不是普通的一杯杯酒,这时一杯杯离别的酒,一杯杯友谊的酒,一杯杯祝福的酒,让我们来读这首诗,再读这首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两个老朋友喝了这么多的酒,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5、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其实,王维在送别元二的几年后就去世了,这一别是他与元二的永别,但他们的友情却万古长青,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吧。
6、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出示高适的《别董大》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教师简单介绍诗意。
(3)指导背诵。
2、展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送别的诗。
(2)个别汇报。
六、小结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3篇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学生能凭借注释、资料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理解背诵《伯牙鼓琴》。
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锺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巧激趣
1.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大家现在听到的这首曲子,名曰《高山流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它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旋律优美,还因为它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鼓琴》,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2.鼓是什么意思?(弹)
【设计意图】
本课讲述的本身就是关于音乐的故事,用《高山流水》的乐曲导入,既契合本课内容,又能引起学生注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读,师巡视。
3.检查初读情况。
以下字形字音有误的一组是?
4.师讲解:哉、巍、弦
5字词读准确了,相信这两个句子也难不倒你,谁来读
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
三、花样朗读晓停顿
1.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
3.生读课文。
(1)自读练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四、合作探究懂文意
1.借助注释学生先进行自学
2.教师指导学习课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语言。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
五、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件1:《伯牙鼓琴》课文节奏划分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附件2:《伯牙鼓琴》公开课学习单
一、下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善哉(zāi)汤汤(shāng)B巍巍(wēi)少选(sho)
C绝弦(xián)锺子期(zhōng)D若(nuò)鼓琴(qín)
二、我会写生字(一个生字两遍)
三、边听范读边画停顿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四、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这是学生较少接触文言文,但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所以可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自悟,重点字词我稍作点拨即可。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好以下这两点:
一、紧扣课题和课文结尾,理解“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和怎样的人才堪称“知音”学生通过读文就明白了,当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子期都能感受出来,总之“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因而伯牙把子期视为知音;子期死了,世间再也找不到能懂得伯牙心意的人了,伯牙便“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相机引导他们理解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含义、“志”和“念”的意思以及“哉”“兮”两个语气词的用法。
二、适当拓展,深化理解。伯牙作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技艺一定非常高超,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因此我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能会表现出哪些动人的场景?并且仿照课文句式进行语言拓展:“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志在(),钟子期曰:‘()’”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伯牙的琴技炉火纯青,又让学生感受到子期的“善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知音,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理解伯牙为子期“破琴绝弦”时,我为学生配乐(二胡曲《长相思》)朗诵了相传伯牙给子期写的一首短歌,凄凉伤感的音乐映衬着,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最后,我让同学们交流自己收集的古今交友名句,进一步体会友情的珍贵。通过以上做法,我觉得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评课稿:
练笔设于感慨“得遇”,好处有三:第一,从伯牙的角度看,得遇知音的巅峰情感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此刻抒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第二,从文本的角度看,故事对伯牙的不吐不快却做了某种类似于“休克”的艺术处理,这一文本的未定点、空白点,给了学生极佳的回味和想象空间;第三,从课堂的角度看,学生为伯牙代言,将得遇知音的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尽情倾诉,营造出课堂教学的高潮,而这一高潮旋即与接下来的“子期死”形成一种巨大的情感落差,使教学充满了震撼心灵的张力。嗣后的课堂实践证明,此练笔确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高效的语文教学,焉能放逐“设计”?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弦”等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根据注释的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重点:凭借注释理解词句,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教学设计
课前游戏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词语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板书:杨柳依依)你能照样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
白雪皑皑,流水潺潺,其乐融融,书声琅琅……
师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芳草萋萋、炊烟袅袅、云雾蒙蒙
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一)导入
1、有一个故事,流传千古,令人吟诵至今,他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伯牙鼓琴》,这是一篇文言文,有事我们也把他简单的成为古文。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争取读通课文。有个别字不流利的多读几遍。
2、请一个同学读。(真是不简单那,不同于那么顺溜却读的如此娴熟,我最欣赏他的是把这些词都读对了!)
(跟我们还是有些区别,不难顺利,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难读的词语)
需要注意的字音:
少选,汤汤乎若流水,巍巍乎若泰山,绝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谁再来读读。不仅读正确,还能读流利。(不错,一字不差)
4、请你读给同桌听,有错误的马上请你帮他纠正。
5、文言文啊,不仅要读正确,更要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你先试着用上铅笔划一划节奏读一读。
6、想不想听听老师怎么读,看看你的节奏跟上了没有。
你来瞧一瞧,你的停顿对了么?赶紧跟着划一划。
7、请你根据斜线试试读。现在齐读课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二、
1、读的越来越有味道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没有读了百遍,但七八遍是有了。我得考考大家:这篇古文写了谁?(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是什么关系?(知音)
2、思考:伯牙为何视钟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件出示: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善哉又是何意啊?(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这个善就是好啊,哉是一个感叹词,善哉就是对别人表示赞叹,既然这样,我们变通一下,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止好啊这一种方式来赞叹,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真棒啊,真行啊,不错啊,了不起啊,真厉害啊)
4、妙极了,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理想到了高山,子期就说:好啊,就像泰山一样高大,像泰山一样巍峨。(你理解的非常棒,老师也忍不住对你说一声“善哉”)同样,伯牙志在流水,你们应该也能读懂。
(心理想到流水,子期说:好啊,就好像流水一样浩荡。)
5、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钟子期,志在高山,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于是乎你怎样赞叹——(用文中的话来)
你呢?请你也来赞美一次
志在流水,你有看到了什么?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文中的话)
6、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可见他的琴技高超。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高山、流水”,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经典诗句,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感受朋友之间的知音情谊。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指名读课题,读准“弦”)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师:理解了意思,再读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由读,把不太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说一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语气词“哉”“兮”。
3.指名读,师配乐范读,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师巡视)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最后一句话,设置悬念
1.师:题目是“伯牙绝弦”,那么,伯牙为什么绝弦呢?(指名回答)
你是从文中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2.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二)学习前三句话,了解知音
1.师: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知音),我们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子期的确是伯牙的知音呢?(课件出示句子)
句子中“善”字出现了四次,意思一样吗?(指名回答)
2.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吧
师:那么伯牙究竟有多么擅长弹琴呢?让我们看看《荀子劝学篇》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指名读,理解擅长)
3.师:(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指导朗读
4.出示第二个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此时,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江河?
(指名说,指导朗读)
5.师:真好。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
6.句式练习
师:同学们,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子期会怎么赞叹呢,(出示课件)伯牙鼓琴时心里还会想到什么,子期又会怎么赞叹呢?请同学们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好吗。(指名答)
7.师:是的,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一定能准确地知道他的心意,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其实,子期必得的又何止是伯牙的琴声啊,他还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个小故事。(指名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
师: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感受到伯牙怎样的心胸、怎样的志向呢
师:是的,这种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伯牙通过琴声表现了出来,而子期也通过伯牙的琴声感受到了,这才叫—一起读(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也只有这样知志又知心的才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
8.相传,这曲高山流水伯牙最早是在宫廷演奏的,但是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更没有人能听懂他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达官贵族们喝得零丁大醉,甚至有的人还连连摇手:“这是什么曲子?换换换……”伯牙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啊?(孤独伤心)他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知音啊。现在,他遇到了子期,他该多么(指名答:兴奋、幸福、激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幸福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齐读)
9.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伯牙,你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出示“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10.师: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11.(出示)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
四、知音离世,断然绝弦
1.师出示音乐,拓展知识,语言渲染,指导朗读读最后一句话。
2.师: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心弦、断了他的希望……)
3.齐读最后一句话。
4.出示短歌,师配乐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五、回味绝弦,余音袅袅
1.故事学完了,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是啊,正是因为知音难觅,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相信,现在你们一定能入情入境地读一读这篇这个故事了,是吗?(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一背这篇古文。
2.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搜集一些描写友情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扩展7)
——报任安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报任安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掌握“辱”、“意气”、“就”等实词和“于”“之”“以”等虚词的用法,积累本文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以及被动句等特殊句式。
3、注意有感情地朗读,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正确认识司马迁坚韧勇敢面对挫折的人生观以及他忍辱苟活,为完成志愿的价值观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
2、正确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三、教学设想依据
1、 本文实词的用法、通假字现象以及“至激于义理者不然”等被动句式较多,因此授课时着重一些常用的重点文言词句及被动句的翻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本文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在信中,流露出司马迁对朋友爱莫能助的无奈,更体现了司马迁坚韧勇敢面对挫折的性格和忍辱完成愿望的人生价值观。学生通过翻译疏通文章,加上朗读感受,可体会《报任安书》的悲愤情感和司马迁“勇者不必死节”的特殊人生价值观。
2、 从学生角度来看,高二(1)(2)班都是理科班,文言文阅读能力比较薄弱。但总体来说,(2)班学生的文言基础以及学习的认真程度比(1)班较胜一筹;而(1)班的课堂气氛比(2)班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两个班不同地情况,合理安排课程设计所定时间。
四、教学课时: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设计:我们已经学习过《鸿门宴》,前几天大家也观看过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绝笔之作》,相信同学们对司马迁司马迁以及他的作品《史记》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回忆一下关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知识。
二、 作家作品:(抽选学生回忆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知识)(PPT展示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现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少时受其父熏陶,得以诵读古文经典,又曾受业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后,多次漫游全国各地,游览名山大川,考察风土人情,采访旧迹史料。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天汉二年(前93)前后,完成《史记》这部历史著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52万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也包括少数民族和邻国历史),表记历史上重大事件,*典章制度、天文历象、经济生活等,取材丰富,态度严肃。《汉书》称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赅,不虚美,不隐恶。”《史记》被列为*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史记》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 写作背景: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 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四、解题:《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五、体裁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六、课文分析
(一)听录音朗读,正音(提醒学生边听边注音,听完后,到黑板给下列字词注音)
曩者 、怯懦 、臧获 、膑脚 、愠色 、闺阁
阕然 、缧绁 、倜傥 、轩辕 、被戮 、剌谬
七、学生自由读书,思考:《报任安书》既然是司马迁给任安的回信,那么,他在回信中向任安讲了什么内容?他是在拉家常,还是在诉苦?
第二课时
(一)第一段讲解
1、全班朗读第一段,抽选学生逐句翻译第一段,点评注意重点字词。(PPT展示第一段内容)
2、提问: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解答:第一段主要是引出任安来信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引出下文的陈述。
(二)第二段讲解
1、全班朗读第二段,对照注释翻译第二段,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说明:若学生在前一天完成翻译作业,则抽选学生翻译。)
2、引导学生明白第二段是进一步申明,司马迁并不是为了父母妻儿,也不缺乏“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而是为了“文采表于后世”,所以“隐忍苟活”。
3、第二段中有体现司马迁人生观的语句,请学生找出来。
解答:“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表明司马迁对生命和事业的看法,他这种将人生价值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和意志的荆棘之路,可见司马迁的坚贞勇敢的人格魅力。
(三)练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词:(PPT展示)
? 司马迁再拜言
? 意气勤勤恳恳
? 若望仆不相师
? 请略陈固陋
? 阕然久不报
? 幸勿为过
? 牛马走、辱、幸
?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 顾妻子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乃有所不得已也
? 仆于妻子何如哉
? 亦颇识去就之分
? 恨私心有所不尽
? 鄙陋没世
? 拜两拜
? 情义、诚挚恳切
? 怨望、效法
? 固塞鄙陋(的意见),形作名
? 隔了很久,回复
? 希望,副词; 责备
? 表示谦辞与敬辞
? 人的本性,人之常情
? 顾念妻子儿女
? 正义和真理
? 是; 有……缘故
? 如何
? 职分(界限)
? 遗憾
? 终结一生
(2)完成《全线突破》P100 积累整合练习
第三课时
一、课前小测:
小测内容:
1、解释划横线的字词,并翻译文句。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二、研读第三段
(一)全班朗读第三段
(二)抽选学生逐句翻译第三段
(三)目的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引述这么多古人发愤著书的事迹?
老师引导提问:
1、 第三段明显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你能找出来吗?这样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答:排比句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作用:排比句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以及文章感情的抒发。
2、 第三段提到了哪些“倜傥非常之人”?这些人都有些什么特点?司马迁引述这些历史杰出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提到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等人。这些人都是“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于是“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的心血著述成文,给后人留下一份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引述这些人物史实,说明自己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的来源,说明自己写作《史记》的思想动力,也表明了他在“立德”,“立功”无法实现的时候,把“立言”作为人生“不朽”的基本追求。
(四)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并划出体现司马迁人生观、创作观的语句。
讲解:人生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创作观——发愤著书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五)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PPT展示)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文王拘而演《周易》
? 孙子膑脚
? 仲尼厄而作《春秋》
? 不韦迁蜀
? 发愤之所为作也
? 以舒其愤
? 埋没。摩通“磨”
? 卓异超群,洒脱不拘
? 被拘留
? 被割去,名词活用作动词
? 困穷
? 贬谪
? 愤懑
? 舒散
2、全班朗读第三段(若时间允许,抽选学生朗读比较)
3、自由朗读并背诵第三段。
(六)作业:
1、预习翻译第四、五段,思考:司马迁隐忍苟活写《史记》是为了什么?
2、背诵第三段。
第四课时
一、全班朗读第三、四段,能背诵第三段的同学背诵第三段。
二、研读第四段
(一) 概括第四段地大意:创作《史记》的目的和介绍《史记》的内容、体例。
(二) 根据前一天的预习思考,提问:司马迁忍辱苟活写《史记》是为了什么?
解答:司马迁忍辱苟活用生命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便让“文采表于后世也”。
(三) 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史记》的体例安排如何?请学生回答。(PPT展示讲解)
解答:“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四) 小组讨论:第三、四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答: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
对作者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五) 若时间允许,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第四段。
(六) 作业:
1、 预习第五段,思考:第五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做《全线突破》练习P100-102
第五课时
一、课前检测: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并翻译文句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二、研读课文第五段
(一)全班朗读第五段,明确此段大意:再次倾诉自己遭受酷刑后产生的深不可灭的耻辱感,答复任安的问题。
(二)学生自行诵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第五段,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三)练习反馈翻译情况:(PPT展示)
? 仆窃不逊
?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 会遭此祸
?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 通其狂惑
? 今虽欲自雕琢
? 曼辞以自饰
? 书不能悉意
? 不谦虚
? 散乱的文献
? 考订;纲纪、规律
? 恰逢,正好
? 即使
? 即使
? 达(抒发)
? 现在
? 美好
? 完全,尽
(三)抽选学生翻译文句:(PPT展示)
?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 2、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四)提问:第五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讲解: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立,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一段,使得结构十分严密。
(五)讲解《全线突破》练习 反馈检测P101-102
推荐访问:要塞 教学设计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3篇 《安要塞鼓》教学设计1 安塞要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