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等的师生关系 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等。在课堂教学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等的师生关系
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等等。引发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在师生、生生*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如《*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借此,我发问:“在我们*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最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安排了《我的小伙伴》《我眼中的教师》《我眼中的家长》三部分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了《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小朋友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我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父母的感人事例,然后说一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然小朋友说:他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从妈妈的背上他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于东治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顶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最后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以彩笔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全班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父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懂得了关心父母。据课后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听父母的话,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五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3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等的师生关系
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等等。引发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在师生、生生*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如《*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借此,我发问:“在我们*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最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安排了《我的小伙伴》《我眼中的教师》《我眼中的家长》三部分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了《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小朋友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我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父母的感人事例,然后说一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然小朋友说:他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从妈妈的背上他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于东治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顶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最后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以彩笔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全班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父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懂得了关心父母。据课后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听父母的话,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