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时代背景下怎样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时代背景下怎样2篇
【篇1】新时代背景下怎样
新时代背景下的校长角色定位
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校长必须走出传统的管理思维误区,扮演好健康文化的建设者、阅读写作的示范者、课程规划的领导者、绿色质量的建设者等角色。
健康文化的建设者。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场所,更是创生知识与文化的地方,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密集区。根据“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汤,校园里师生的精气神和精神品位取决于学校里的“泡汤”。对学校而言,“泡汤”就是校园文化,校长的责任就是提升“泡汤”的品质,即全力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至少四个方面:“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成为选人用人标准、以“沟通、对话、倾听、协商”为治校方略、以“共同遭遇”为团队文化、以“运动、阅读、研究、合作”为职业生活方式。
校长要通过落实正确的用人标准,让投机取巧者、拍马溜须者、阳奉阴违者、八面玲珑者边缘化,建构起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集民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实施民主治校。通过实施科学治校方略,营造出顾大局、识大体、树仁心、宽胸襟的良好学习工作氛围,让教师们自觉地从酒桌走向书桌,从牌桌走向球桌,从讲台走向舞台,树立教育新形象,引领社会新风尚,传递生活正能量。
阅读写作的示范者。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思想。阅读是开拓视野启迪智慧的绝佳途径。校长要当可充电池,不要当一次性电池。一次性电池使用寿命短;可充电池反复充电,循环使用,能量强大。阅读就是充电,充精神之电;阅读就是补钙,补思想之钙。
写作,写的是自己所做和所为、所见和所闻、所思和所想、所感和所悟。在写作中厘清治校方略,优化顶层设计,发酵教育思想,升华教育实践。写作就是盘点,盘点思想,写作就是升格,升育人之格。
课程规划的领导者。什么是课程?如果说,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课程和教学,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没有主次之分,绝不能只有教学而无课程,也不能只有课程而无教学。但现实中,学校的教育实践往往重视教学而忽视了课程,忽视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过度关注“考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忽视了“学什么,如何学,以什么心情学”;专注于“知识、技能和方法”,忽视了“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没有课程意识的教学,是见物不见人的工业生产;没有课程意识的活动,是缺乏审美情怀的形式主义;没有课程文化,学校文化是贴标签式的虚假文化。
课程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厚度及广度。作为校长,应该树立全课程观,着力建构三级课程体系,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健全相匹配的科学评价体系,小步慢跑,形成特色。
绿色质量的建设者。绿色质量建设既是对国家“深化课改、立德树人”的积极回应,也是新时期的主动转型。绿色质量建设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词:
安全。校长要时时把校园安全放在心中、拿在手头、落实在行动上。
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业成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我们不能回避分数和教育的功利性。但不能唯分数,不能把分数和学业成绩当作学生成长过程中唯一指标和评价参数。质量观应是全面和全体的,综合和多元的。
绿色。质量建设的路径有千万条。北京十一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范例,他们为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发展,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教育选择性,“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高贵、学业进步”的绿色质量愿景得以实现。
人文。制度建设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一所只有制度权威和权力权威的学校,其教育生态是脆弱而非长久的,是矛盾的而非和谐的,是冰冷的而非温暖的。当前,畅通“有困难找学校,需援助找校长”的沟通渠道,高度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幸福感,把教育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等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办法、好途径。
【篇2】新时代背景下怎样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其实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当前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如何获得信息资源以及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
二、成为反思型教师
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很多教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固然是由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但同时也和教师缺乏独立思考有关。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培植起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强化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四、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等等。
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为“生”师表。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积极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
五、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高不可攀,其实每一个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都能进行某方面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是天然的研究者。我们应该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