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案例:春之声中的食育 课程案例:春之声中的食育一、活动缘起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倡导“食”亦有道,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陶行知先生言:生活即课程;生活即教育。食育,即关于“吃”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课程案例:春之声中的食育 ,供大家参考。
课程案例:春之声中的食育
一、活动缘起
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倡导“食”亦有道,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陶行知先生言:生活即课程;生活即教育。食育,即关于“吃”的教育,是通过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实践教育,让幼儿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幼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万物复苏的春天是美好与奇妙的,美在可看、可赏、可画和可亲。春天奇妙在哪呢?果果小朋友们挠了挠脑袋,轻轻地问:“可以吃吗?”我们陶醉在鸟语花香的春的世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食育文化。把春天吃进肚子里。
二、活动过程
(一)、发现春天
请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家附近的公园、菜地、竹园等地方,尝试发现春天到来的迹象。对春天的迹象做出记录。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的动画,请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表演《春姑娘来了》,首先播放音频(敲门声):嘘!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谁的脚步声(教师手偶展示。)你们瞧,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你们猜猜春姑娘去了哪里,她回去找谁呢?
分析解读:幼儿通过和家长一起寻找、发现、感受春天,并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了解到春天是时令蔬菜新鲜美味的时节。
(二)、种植春天
教师:春姑娘的到来让我们的种植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春姑娘一起播种吧。小朋友们可以以组为单位,商量一下每个组种什么,怎么种。熙熙说:“我想种豆豆。”一一说:“我想种大蒜。”小朋友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经过投票决定第一组选择了黑豆,第二组选择了黄豆,第三组选择了水萝卜......那么应该怎么种植呢?小朋友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了一袋泥土,我们选择比较湿润的泥土倒入种植箱中,不一会儿,箱子就填满了小朋友带来的“百家土”。小朋友们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泥土上,并在表面又盖了一层泥土,稍稍地洒一点水,让我们一起静待种子的发芽吧!各组种完后小朋友发现很难区分自己组种植的植物,于是又小组一起设计了植物标牌,充满爱意的标牌将陪伴植物茁壮成长。为了记录种子成长的点滴,大家纷纷拿起笔做起了观察记录。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从高度、叶片数量、颜色、外形等方面记录下了种子的成长。种子发芽了,孩子们给种子唱歌讲故事,为种子绘画,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悄然体验着植物生命的力量。孩子们回到家中也在院子里和家长一起种植植物,在自然自乐自立自足的食育中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分析解读:正是春日好时节,植苗播种两相宜”。种植是孩子们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一扇窗户,小朋友们从讨论种什么、怎么种、设计标志牌和画种子让孩子们了解种子的神奇,种植方法的秘密,亲子播种的欣喜。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春天,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满满的希冀。孩子们亲身经历种植活动,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懂得成长的不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用亲近大自然的方式,释放孩子们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更能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的快乐。有了这样的食育活动,孩子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一粒一粟来之不易,更懂得珍惜我们的食物。
(三)、品尝春天
活动名称:一卷不成春
教师:吃新鲜蔬菜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健健康康的,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新鲜的蔬菜做春卷吧!首先小朋友们要把蔬菜洗干净,洗干净才能吃哦。教师为幼儿提供道具,让小朋友们自己清洗,最后由教师检查是否洗干净,并将洗干净的蔬菜交由厨房煮熟,然后教师为小朋友们提供已经煮熟的时令蔬菜以及即食的薄饼皮。教师:春卷就是将新鲜的蔬菜包进薄饼中。(教师示范,幼儿操作)
教师:春卷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人们把春卷一口咬下去,叫做“咬春”,意味着一口把“生机勃勃的春天”吃下去,吃春卷是春之吉兆,也有迎接春天的意味。小小的春卷包含了人们很多美好的祝愿。
家园活动:春天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季节,一声春雷,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到处都是花红柳绿的景。一场春雨,螺蛳肥了,野菜香了,到处都是鲜香美味的诗。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味,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孩子们参与制作、品尝美食,用舌尖享受春天的味道,每一道美食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每一位孩子都亲身实践。
分析解读: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万物进入春生阶段,正是“春飞桃杏开,蝶舞蜜蜂来”的好时节,也是带着孩子们走到户外,了解世界万物变化的好时机。应时应景寻找春天的美味,把它们做成美食,一起把春天吃进肚子里吧!
三、教师感悟
3-6岁是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给予恰当的养成教育,培养好的饮食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现在的城市孩子,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每天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但是却并不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地里生长出来的。我们买回家的食材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样子,剥掉叶子的花菜,去皮白净的竹笋,切块整齐的肉......食物自然的样子有了"可食"与"不可食"的区分,失掉了它们原本的模样。食物可食用的部分和整株植物是什么关系?同样
的食物怎么分辨水分、成熟度?不同食物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春天的食育这一主题让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自然产物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在无形中形成偏好自然食材的习惯,制作食物更能让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食育不是独属于学校课堂的概念,它是日常化的,一日三餐,每年一千多餐,让我们重新思考与食物的关系,以及如何能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节点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抛开教育意义,一个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一定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也一定会照顾好自己,这大概就是每个父母对孩子最朴实无华的愿望了。
推荐访问:幼儿快乐厨房案例分析 幼儿园:课程案例:春之声中的食育 幼儿园 案例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