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完整)

时间:2023-01-01 11: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1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不断深化,我国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工程建设当大型企业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的发展中,建筑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完整)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1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不断深化,我国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工程建设当大型企业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的发展中,建筑行业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并且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合理的优化,在工程经济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及压力也在产生,这就需要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加强重视,因此,对现代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进行探讨,不但能够实现对建筑企业生产成本投资有着很好的参考,并且也对于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有着良好的作用,从而合理的确保工程建设行业有效发展。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1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对工程经济管理主要就是需要对工程风险实现管理,以此来对风险合理的预测以及控制。工程经济管理当中的风险因素很多,并且对于所存在对这些风险主要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产生,有着很大的复杂性。采用工程经济当中对风险的合理管理以及控制,在一定意义上将工程的安全性能够提高,对其可能将项目所产生的损害风险实现合理的识别和分析,以此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来将风险降低,或者对工程项目不会造成损坏,有效的实现成本的合理管控。在这种状态下,因为市场竞争不断优化,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压力也在增大,这就需要强化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对其中所存在的风险有效及时的识别,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应对,这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发展主要的保证之一。

  2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

  2.1招标风险

  对于招标风险主要就是企业在实际的招标当中,一些投标企业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确保中标,在这当中应用不正当的方式来竞标,以此造成施工当中相关款项的拖欠和工程变更情况产生,造成工程经济风险出现。现阶段,在工程项目的招标当中还缺少相应法律的规定,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使得招标风险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2.2工程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签订风险主要指的就是在工程施工前,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工程项目工期预测以及阶段性的目标编制,工程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对合同的签订当中会有工程经济风险存在的可能。这种风险大部分都是因为合同条款不是很明确以及不完整,特别是施工安全以及材料和工期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经济风险产生。

  2.3成本控制风险

  2.3.1技术风险

  设计风险(设计不规范以及设计问题存在,设计的内容不全面,近些年设计风险也在不断的降低)、施工风险(施工方案的变化、缺陷工程)、其他(工艺设计未达到先进性指标,工艺流程不合理等)。

  2.3.2非技术风险

  财政和经济(通货膨胀、汇率的变动、税费的变化、价格调整)、材料(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消耗定额变化,材料价格变化资金)、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资金不到位、资金短缺)、自然灾害(洪水、地震、火灾、台风、塌方、雷电等)、政治和环境(法律及规章的变化,战争和骚乱、污染、*等)、人员及工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般工人的素质及工资的变化)设备(施工设备选型不当,出现故障,安装失误)。近些年,一些发达国家的新技术以及新规范对于我们的建筑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除了需要将自身的素质提升之外,也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优秀成本经验的分享,建筑行业当中的成本控制风险也是这样,并且其自身的成本控制风险也在不断的降低。然而相对于工程整体来讲,成本控制风险由于自身的不确定性对成本控制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当中就需要加强对成本控制风险的细节内容加强重视。

  3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策略

  3.1把握投标报价的措施

  承包企业为了将投标报价的水*提升就需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估,对工程成本合理的测算,以此来对责任人所能够承受的最低价进行确定,承包人在竞标当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竞标,防止企业压价相关损失产生。发包人和承包人需要对招标客观的控制,以此来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按照实际要求,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报价,并且承包人需要对投标做好细致的预算,对成本费用合理的控制,同时和市场状况有效结合进行报价,防止价格提升或者压低情况产生,以此来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3.2规范合同管理

  ①在对合同的拟定当中需要双方签订,按照实际要求,在对合同拟定好之后需要和市场的物资报价相结合,实施全面的审核。②需要按照公*以及公正的原则来对合同实施签订,需要在对合同内容认可的角度上实施签订,避免相关风险产生,以致于产生相应的纠纷和索赔。并且,在实际的施工当中若是产生和合同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通常就需要按照合同要求对其及时的纠正,在有必要的时候按照合同约定来实施索赔。在施工当中,还会产生合同变更或者合同解除的状况,这就需要按照合同的实际要求对责任实施划分,同时加强审查,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对风险实现控制,尽可能的将其所产生的损失降低。

  3.3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施工当中所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需要和有关人员加强沟通,所以,在此基础上加强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实现技术水*的有效提升,确保人员水*以及技术和素养都能够实现工程质量的保证,加强施工进度的合理,以此来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

  3.4加强施工材料价格管理

  强化对材料市场的合理考察以及掌握,对价格趋势有效推测,若是有涨价的风险需要及时的制定相应的对策,若是在合同拟定过程中对开口价或者采用期货的方式来对风险转移,这就需要尽可能的在合同当中对相关材料所产生的价格变化问题有关条款来对其实施处理,防止在结算中产生相应的纠纷。并且也需要加强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使得材料价格所产生的影响降低,在有必要的时候需要加强投入,来获取时间成本的降低,以此实现企业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亚奇.现代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4):330~331.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人们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及成本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面对各种挑战与风险,施工企业需要对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行不断提升。尤其是对施工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合理分析以及对工程施工各种因素的科学预测,从而最大程度规避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经济学以及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施工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并给出有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望借此给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改革,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基础,项目投资巨大,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出来,导致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加大,供求关系转变为供大于求。建筑企业这种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风险,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现代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未雨绸缪,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进行合理且科学的风险预测与防范。

  1工程施工经济管理风险的风险源

  1.1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

  施工安全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工程建设项目除具有“项目”所具有的“临时性”、“一次性”特性外,还具有“经济性”、“要素的流动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的特殊性,加上化工、道路、水利等各行业施工作业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工程建设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例如,一般民用基础设施建设中,高空坠落、垮塌风险较多,石油化工建设中,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爆炸表现突出。2016年11月24日,在我国江西丰城的丰城电厂施工过程中,就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工程施工过程中,某段区域*桥吊出现倒塌,事故造*员伤害数量达到六十人。这类安全事故的"出现缺失恰巧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岁末年初阶段,疯狂追赶施工进度,同时工程施工方式极其粗糙,大多数施工都是使用人力取代机械。除此之外,分包现象极其普遍,大多数分包队伍管理水*十分有限,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现场管理力度不够等都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很多领域,如我们深有体会的是石化行业,有一整套完整的QHSE管理体系,一次安全事故除按照*管理条例追责外,这个行业的市场也全部失去了。从2013年11月22日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后,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处罚力度,业主、设计、监理、施工企业等建设项目参与方都是责任主体,施工企业是直接作业单位,是安全风险最直接的表现主体,不管事故责任归属那方,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都是最不利的,因此,加大对这类风险的关注度,因为这不仅是对企业自己以及施工人员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正因如此,施工企业必须完善风险管理工作。

  1.2施工成本风险

  实际施工成本往往会超过预先设定的成本。这些超出部分,有时候并不是小数目,多数情况都属于巨大的“无底洞”。出现这种“无底洞”成本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工程施工质量不高以及工程施工工期较长等。不同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工期,工程施工工期的延长又会拖延工程竣工的时间,工程竣工的时间被延长,又会加大施工成本的投入,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对工程施工成本产生不利影响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工程验收不合格,从而会使工程进行多次整改,增加施工企业施工成本的投入。这种提及的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建筑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不达标也与施工原材料收购过程缺乏规范有关,进行原材料收购过程中,出售方与收购方相互串通,通过给与对方一定“好处费”的方式,在暗地里进行协商,以少量资金购买劣质材料却谎称购买的材料为优质材料,从而赚取之间的差价。这样收购而来的建筑材料一旦流入施工现场,就会给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从而导致竣工项目审核不过关,延长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

  1.3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建筑企业在项目工程正式施工之前,都会结合工程施工的施工单位以及预期的施工工期进行签订相应合同。这种合同的签订很大程度依赖事先预测,没有实际根据,所以很大几率会导致实际施工工期和预期施工工期存在出入。原因在于建筑企业一般都是通过相关工程技术的计算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对工程施工工期进行预算,这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从而延长施工工期,例如相关政策的落实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等,这是合同签订中存在的最主要风险。不仅如此,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其内容一般不够具体与详细,更有甚者签订的合同自身不具备法律效应,这会增加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出现矛盾与纠纷的概率,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与此同时,签订这种合同也会使竣工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例如,由于合同的不明确,施工单位在没有经过建筑企业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将工程项目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是否具有施工条件与资格,建筑企业不得而知。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有关责任很难归属。虽然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种非法转包的现象却是屡禁不止。

  2工程施工经济管理风险有效的防范策略

  一般来说,工程施工风险不仅会加大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规避工程施工经济管理风险。

  2.1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每个工程施工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其是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应该解决这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安全意识缺失,有章不循,违章办事。安全不是安全员的事,是每一个建设参与者的事,安全员只是一个监督管理者,只有安全意识入脑入心,才会在标准、规范、规章面前有敬畏之心,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安全培训不到位。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和作业人员对一般现场直接作业环节比较熟悉,很少进行工程建设安全专业的相关培训,导致现场人员的知识能力缺乏,如脚手架、起重作业、深基坑作业、受限空间等等,特殊行业如石油化工、电力等还有行业要求;三是安全体系不健全,安全施工措施执行不到位。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组织制度、安全管理流程常常是挂在墙上,没有针对具体项目的安全体系,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形同虚设;重点关键作业有施工方案和措施,执行时大打折扣,埋下安全隐患;四是盲目追赶工期,简化人、材、机的检查程序,不合理压缩安全措施费。施工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减少传统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使用的次数,强化对施工机具、人员、材料入场的检查、检验,严禁特种人员无证施工,杜绝不合格的机具和材料进场,加强现场的安全标识和警示,对施工人员风险预判能力进行强化,使其能够自主在实际施工工程中有效规避各种风险施工操作。如此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2.2强化施工成本风险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规范进行严格规定,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要求与标准,仔细审核工程竣工的质量,确保质量达标。对于不是因为天气原因或者相关政策变革原因造成的施工工期延长,建筑企业拥有对相关施工部门追究责任的权利。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原先设定的施工工期进行施工。不仅如此,建筑企业还需要强化对施工材料的收购环节,完善工程建筑材料的验收工作,对建筑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市场化管理,弥补过去收购方式存在的漏洞,从根本上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好,从而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存在的风险。

  2.3强化签订合同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签订合同,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应,并且对双方的利益进行协调。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在签订的合同中一定要明确双方各自的义务与权力,并且需要将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处理方式纳入到合同中。不仅如此,在合同的签订过程,需要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在其帮助下,对工程涉及的工期、成本以及验收等工作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完善施工合同,减少管理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工程施工经济管理中存在各种风险,且这些风险都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相关部门能够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且合理的防范措施,就能够有效规避这些风险或者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猛.铁路工程施工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市场,2017(26):128-129.

  [2]刘智勇.刍议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品牌(下半月),2015(08):215.

  [3]曹继萍.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J].四川水泥,2016(12):157.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

  摘要:工程经济学科,融合工程学与经济学,其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工程经济学管理方面,以工程为主体,以经济为核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工程经济的效益。为了提高工程经济管理水*,应规避潜在的风险,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投标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中,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做好应对措施,规避潜在的风险。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应该加强风险的管理力度,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好工程经济中的风险。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预测工作,应用在工程经济管理内,以免影响工程经济管理的效果,促使工程经济管理能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一、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中,常见的风险有4类。

  (1)投标风险。投标是工程中的决策部分,投标中信息缺失、提价失误等,都有可能引起经济管理风险。一旦投标出现风险,就会扩大经济管理中的风险类型,后期无法获取高价索赔,增加了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发生率。

  (2)合同风险。合同中内容不明确、条款不完善,就会出现风险漏洞,或者埋下风险隐患,很容易引起经济风险。

  (3)成本风险。工程中的成本超过预算标准时,就会引起风险,导致投资过度增加,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4)质量风险。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材料等因素,都是引起质量风险的因素,再加上工程经济管理上原有的缺陷,就会引起质量风险,不利于工程经济管理的落实,诱发质量问题。

  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预防原则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预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中,构建预防机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督工程中的经济风险,一旦发现经济管理风险,及时启动预防机制,避免管理风险扩大。

  (2)工程根据经济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制定突发风险的应急处理方案,针对管理中的紧急风险,实行预防控制,降低工程的经济管理损失。

  (3)工程经济管理中,针对风险构建成套的风险预防流程,同时将工程经济成本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预防方面,应严格遵循原则,按照原则中的规定,落实风险预防,处理好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表现出多样化、潜在性的特征,结合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和预防原则,主要提出以下对策。

  1.准确认识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

  首先,在工程经济管理中,明确工期和效益的关联性。我国工程经济管理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大,过分注重工程进度,忽视了效益。所以,在市场环境中,工程经济管理要准确认识到风险,注重工程的效益建设,才能减轻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压力。其次,在风险认知过程中,要明确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在经济管理风险应对方面,落实风险应对技术,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实行比较,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如果发现工程经济管理中有风险,就要立即作出反应,解决好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最后,在工程经济管理的认知方面,考虑风险应对处理,促使全员树立风险意识。在工程经济管理中,合理组合其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保障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应对,实行社会和企业的效益统一。风险意识在工程经济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落实风险意识的作用,以便提高风险应对的水*。

  2.完善工程经济风险管理的体系

  第一,根据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构建组织体系。为了保证工程经济管理招投标的合理性,要在组织体系中,成立设计部、营销部,便于加强工程经济风险管理的控制力度,要求工程经济部直接负责成本的预测,实时监控工程经济中的管理风险,不仅要求工程中的分公司、子公司都要遵循组织体系的要求,还要对风险管理的机构配置专业的人员,以此来体现组织体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站在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应对的角度上,区分工程中的管理层、作业层,完善工程经济中的管理承接,杜绝发生管理风险。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对应方面,要求各个部门参与到管理中,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机械采购、资金运转等,规避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还要评估工程中潜在的风险,落实好风险管理的工作。

  第三,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处理时,引入内部控制与竞争机制,用于监督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漏洞,预防风险的发生。例如:我国部分工程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专门的内部监督体系,配合竞争机制,可以在工程项目内部实行竞标,将外部单位的投标引入到工程企业中。在此基础上,明确工程经济的盈亏,防止经济管理上发生风险。

  第四,工程经济风险管理体系中,强化内部的物机体系,科学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辅助增加工程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促使工程企业内部形成自有的配送网。在经济风险管理方面,首先,降低材料的成本;其次,降低采购的风险。物机体系在工程经济风险管理中,可以较好的利用工程中的内部资源,构建材料周转的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内部的市场,进而强化管理与服务,降低工程企业对外部的依赖程度,减轻管理风险的压力。

  3.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处理措施

  第一,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应对方面,可以适当提高投标报价的整体水*,比较各类招投标方案的经济效益,需要根据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工期、合同等因素,测算出工程经济管理的成本,结合招投标公司提供的报价,专门成立经济评审小组,进而为招投标提供有效的依据,既可以预防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又可以处理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

  第二,工程在经济管理风险中,建设企业定额,结合责任成本管理,成立定额测定机构,促使企业的定额能列入到工程日常的管理内。强化工程经济管理的基础,重点在工人、材料和机械方面,推行限额控制,落实动态管理,加强管理控制的过程,降低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

  第三,工程经济管理中,为了降低风险,可以专门培养外协劳务队,严格按照技术、资金、业绩上的指标,分级注册外协劳务队。要求外协劳务队熟悉工程中的工作内容,遵循合同中的条款内容,完善工程经济管理的过程,利用外协劳务队,减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

  第四,经济管理风险中,要严格管理好合同与建设的过程,利用合同的方式,明确好工程参与双方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通过合同约束工程中的经济管理风险,规范工程合同的应用。工程建设过程的风险控制,强化索赔意识,防止建设过程中有索赔风险。

  四、结语

  我国工程建设比较复杂,在工程经济管理方面存在大量的风险,如工期风险、安全风险等,均具有不确定性,明确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根据预防原则,规划好风险的应对措施,以此来提高工程经济管理的水*,消除工程经济中潜在的风险。工程经济管理中,落实风险应对措施,把控工程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规范好工程建设,加强经济管理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彭惠芸.浅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3(26):99-100.

  [2]张群伟.浅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四川建材,2011(4):284-285.

  [3]杜娟.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时代金融,2012(27):70-72.

  [4]付宇东,严宇琳.浅谈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如何应对[J].江西建材,2014(20):229.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阅读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3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1

  一、前言

  20世紀80年代,由于分工的精细化,企业为了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企业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组织,以此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外包就是企业动态地配置企业本身和委托机构的功能与服务,合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为本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运营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通过招标、协商的方式,将本企业人力资源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工作职能的相关业务交与委托方的一项生产经营策略。

  二、实施背景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中,企业的运营势必要受到人力与物力等资源的限制,企业如果要全面关注生产运营的每个环节,势必会降低企业的运营能力,因此,企业将非核心的人力资源业务进行外包,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企业的生产运营的核心环节,以此强化了企业核心业务,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内外部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实际就是企业与服务商之间形成“代理和被代理”的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服务商承担了企业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而企业在承担外包服务成本的同时,还需要给外包服务商提供相应的信息,保证人力资源外包活动的顺利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完成实际是需要企业与外包服务商共同达成,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外包服务商服务的专业程度,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效程度也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会导致企业错误选择不合适的外包服务商,或者导致外包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致使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承担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企业文化冲突

  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其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差异,企业内部成员会根据所在企业文化去衡量企业相关变革的有效性和相对价值性,对其变革做出反应。因此,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过程中,实际是进行企业内部的一种变革,而企业内部的变革势必会引发内部成员的关注,变革势必会导致一定的内部阻力,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不能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就难以避免与企业现有的企业文化产生冲突,这就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带来风险。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因素

  首先,企业如果选择了服务水*较低的服务商,这就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为由于服务商能力的有限,它不能给企业提供优质的外包服务,难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要求;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外包服务商通常会希望获取更多的客户,但是由于外包服务商资源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所能提供服务的企业数量和规模是有一定数目限制的,如果超过了其数量与规模限制,就会影响其外包服务的质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再次,外包服务商在提供外包服务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操作失误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机密信息泄露,就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风险;最后,外包服务商在自身的经营过程中遭受经营风险导致外包服务商破产,这就会使该外包服务商所承担企业的外包服务提前终止,而由此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三、主要做法

  (一)慎重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外包业务的效果,而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市场中服务商的资质水*参差不齐,因此企业必须慎重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对外包服务商的财务状况进行考核。外包服务商的财务状况可以较好地反映其运营状况,从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挑选资质较好的服务商提供了重要参考。其次,对外包服务商专业水*进行综合考察。外包服务商的专业技能水*直接影响其服务的质量,所以,企业应当对外包服务商内部人员专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进行考察,并结合以往该外包服务商的服务水*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进行考察。最后,要充分考虑企业与外包商的契合度。企业在挑选外包服务商时并不能单纯考虑外包商的规模等单方面因素,还应当充分考虑外包商的运营方式和运营成本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内容与预期目标

  企业在选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后,应当与外包服务商对外包业务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确定,这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的基本内容,也是外包是否成功的前提,而且企业应当尽量避免外包业务涉及其商业机密。因此企业应当对所需要外包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同时在外包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工作之前,企业还应当对外包服务商提出其预计目标,目标要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就可以保证企业外包业务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信息的有效交流

  因为外包服务商与企业之间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时候,要对该外包市场进行充分考察,在确定备选目标后,要对这些外包商的资质进行重点考量,除了对外包服务商提供的材料进行考核,还应当通过其他渠道,对备选外包服务商进行全方位的考量,确保企业在获得备选外包服务商的充分信息后,再做出最终的选择。而外包商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之前要充分了解该企业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人事结构、职员数量、工资水*,以及相关财务状况,而企业也应当将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企业状况详细告知外包商,以此避免信息不畅造成的风险。

  结语

  企业将非核心的人力资源业务进行外包,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企业的生产运营的核心环节,以此强化了企业核心业务,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2)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菁华2篇)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1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与控制

任何一个企业从设立、存续、发展一直到解散,风险无处不在。风险中的法律风险也是如此伴随着企业存续的每个阶段。

然而,我们在向企业提供诉讼、仲裁法律服务时,深深地感受到绝大多数企业很少在防范法律风险上下功夫,通常将律师、法律顾问当成消防员(代理打官司),要求他们完成“灭火”工作;而对于企业设立、合同签订、变更、履行以及解除、投融资、购并、员工聘用、解聘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重要经营环节,不能主动邀请律师提前介入,结果出现这里刚“灭完火”,那边又“着了火”。如此一来,企业把精力不是放在经营和健康发展上,而是放在 疲于应对各类诉讼、仲裁案件上。

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项目经理部的法律风险常常体现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以及劳动用工、劳务分包等各个方面。而贯穿在项目经理部承包经营活动始终的建筑工程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则主要是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来确定的。由于建筑市场实行的是先定价后成交的期货交易,其远期交割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行业的高风险性。因此,尽可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风险是每个施工企业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本部分包括三个问题: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分析和对策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客观存在是由合同特殊性、合同履行的不稳定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建筑工程的特点而决定的。 常见的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分为三类:发包人(业主)资信的风险,外界环境的风险,工程本身涉及工程技术、工程承包价在履行中是赢利还是亏损、索赔和保险等方面的风险。

1.发包人(业主)的\\\\\\\\\\\\\\\\\\\\\\\\\\\\\\\\\\\\\\\\\\\\\\\\\\\\\\\\\\\\\\\"资信风险:主要是指发包人能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发包人项目手续的合法性、业主能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款,发包人是否是项目的真正业主以及发包人既往履约情况等等。

2.外界环境的风险:实际是建设工程合同的客观风险,包括天灾人祸以及市场波动、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变化等。如钢材、商品混凝土、沥青等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国家政策和法律发生变化等影响项目顺利实施。这些风险是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规定,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回避的,例如FIDIC条款规定工程变更在15%的合同金额的,承包商得不到补偿。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承包商须提出索赔意向通知等,因此,这类风险可归类为工程变更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时效风险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对承包人

行使工程款优先权设置了一定限制的条件:(1)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2)建筑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的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3)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六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

3.工程技术、经济索赔等方面的风险:

主要源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中有关工程本身而产生的风险,如工程技术变更引发的工程量的变化,业主违约导致的经济索赔等。上述风险,业主常常会利用其有利的竞争地位和起草合同的便利条件,在合同中把相当一部分风险转嫁给承包人。主要表现有:合同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不*衡的责权利条款,合同内缺少和有不完善的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条款,缺少因第三方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赔偿条款,缺少对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或发出错误指令的制约条款等。

(二)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分析和对策

从建设施工合同形成、履行过程来分,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分为三个方面:(1)参与投标取得合同资格;(2)通过合同谈判进行正式签约;

(3)合同履行中的风险。 作为承包人,要充分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请教法律专业人士,力求使双方责权利关系*衡,没有苛刻的单方面约束性条件。

1.参与投标取得合同阶段

施工企业在投标前要深入了解发包人(业主)的资金信用、经营作风和签订合同应当具备的相应条件。了解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有关设计的施工图,是否有计划部门立项文件、土地、规划、建设许可手续,应拆迁是否已到位,“三通一*”工作是否已到位等。从侧面调查了解业主资信情况,特别是该工程的资金到位率,如果是房地产开发单位最好应充分了解其以往工程招标签订的合同条款。在投标过程中,对招标人的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具体地逐条地确定合同责任,吃透业主意图和要求,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详细勘察施工现场实地,仔细研究审查图纸,认真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条款,并与项目经理部认真确定各个子项的单价和各项技术措施费用并制定投标策略,以减少合同签订后的风险。

有时业主会在未发中标通知书之前,提供条件苛刻的非示范文本合同草案,要求施工企业无条件全部接受,其合同条款往往把相当一部分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保护性条款。由于此时施工企业所处的境地十分被动,因此要尽可能地了解各方面的可靠信息,坚持原则,运用政策法规尽可能修改完善,规避风险。

2.合同谈判及签约阶段

在取得建设工程合同资格后,施工企业应把主要精力转入到合同谈判签约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及最终签订有利的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如经营处,负责施工合同的审阅,根据发包人提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实施监督、管理、控制。在合同实质性谈判阶段,谈判策略和技巧是极为重要的,应选择有合同谈判能力和有经验的人为主进行合同谈判。

通过合同谈判,使合同能体现双方的责权利关系*衡,尽量避免业主单方面苛刻的约束条件,并相应提出对业主的约束条件。虽然合同法赋予合同双方*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但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绝对的*等是不存在的。权利还要靠自己去争取,如有可能,应争取合同文本的拟稿权。

对业主提出的合同文本,应对每个条款都作具体的商讨,切不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地位。在这个阶段可以要求具有建筑专业知识的律师参与,共同把好签约关。

3.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只是双方合作的开始,合同中约定的双方权利义务以及签约目的的实现,最终要通过合同履行来完成。而合同履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合同部分条款的变更、合同解除甚至终止等情况。

作为施工企业,如果说在合同签订时是被动的,那么在合同签订后、进场施工将变成主动。作为业主、发包人总是希望承包人能尽快按质按量完成项目施工。因此,这时的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合同履行中涉及权利义务变化的证据要积极搜集,整理和完善索赔、签证资料的工作,力求使自己权利最大化。这也是建设行业的低中标、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2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有效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也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合同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经济目的,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妥善解决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工程 合同管理 法律风险 合同分析 合同履行

企业合同管理既是一种为了取得经营效益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法律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内容完善、履行良好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防止财产流失、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中工程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工程合同管理重要环节分析我国法律要求,任何一项工程须有合同约束,即共同认可的书面协议以约束双方的行为,从而保证交易安全。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主要有四个重要环节:规范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全过程跟踪、合同运行质量分析、科学的档案管理。注重合同的过程管理既是为防范企业自身风险,也是对工程进度、成本与质量的跟踪落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和工作效率,也必将能够引进更多的工程施工企业,扩大承包商的选择范围,真正做到择优选商,扩大竞争,降低经营成本,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1.规范合同的签订行为,保证合同本身合法有效

“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是西方的一句谚语。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要求,工程建设施工,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合同签订不规范,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埋下风险隐患,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签订合同时,须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并选用规范的合同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填写合同文本时还要注意下列事项:按照符合合同目的实现的要求填写,不出现缺项、落项;合同条款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涉及企业利益方面的条款要认真核对;在合同签订时要避免在需有权人签字处出现代签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合同签订的有效性。

2.对合同履行进行跟踪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无法预见的干扰,干扰可能来自业主方、设计方或合同本身的缺陷等,导致合同内容需不断补充,即“合同变更”。如果能够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将实际情况与合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在合同履行中的偏差,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降低发生合同纠纷的几率。特别是当因合同变更造成停工、返工、窝工时,要注意收集整理证据,以便索赔时有据可查。

对合同实施状况进行跟踪,必须强化履约意识。要约一经承诺,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况,根据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和不安抗辩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违约行为要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即采取仲裁或诉讼手段,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3.合同运行质量分析

工程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责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做到随时查阅合同,加之合同条款繁多,条款之间的联系复杂,增加了企业对合同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和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分析就是关注合同履行中的重点部分,评估工程建设各项活动的法律后果,并将措施和要求分解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工程施工的全程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4.科学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

与其他合同相比,工程合同的资料复杂繁多,但部分组成相对固定,且有自成一体的解释顺序,若企业有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体系和档案管理系统,则可快速便捷地查询合同资料;相反,如果管理失范、混乱将导致查询无从下手或效率低下。所以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对各种合同资料进行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快速进入档案系统,包括合同相关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设计变更、来往信函、设计方的索赔报告及其他意见等。 在工程合同管理的合同签订、履行跟踪、运行分析、资料归档四个环节中,以合同签订为重点,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化解经营风险;以履行跟踪与运行分析为切入点,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以合同归档管理为信息化建设的要点,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

二、工程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1.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项目的合同谈判通常是以招投标方式进行的,招投标文件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资金投入的法律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在施工合同签订后,招投标文件的作用往往流于形式,使得施工合同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及时掌握施工进度的有关情况,许多签证及变更手续没有经过有效确认。同时还存在招投标文件中部分重要内容没有转到施工合同中,合同条款本身有缺陷,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分歧时,解释不清,推卸责任,不积极解决问题。

2.合同变更事项多、随意性大。工程范围扩大、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设计失误、设计文件交付延迟、工期改变(包括推迟开工和提前或延迟竣工)、材料代用、设备材料供应延误等事项导致合同变更,且随意性大。

3.履行迟延问题严重。一是设计图纸未及时下达,现场施工条件限制,交叉施工,互相牵制相互影响工期。二是基本建设过热,劳动力组织难度大,工人技术水*跟不上发展要求。目前,民工荒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可能会因劳动力不足而延误工期。三是施工方承担项目过多,施工组织不到位,劳动力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工期。

4.合同资料管理不规范。合同文本分发管理不规范,发放记录不准确,合同文本及资料丢失,无法掌握准确的合同履行要求。

三、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工程交底不清,工程设计不规范,施工准备不足,施工组织不科学,施工企业能力不足,自然环境影响。

2.经济方面的风险。一是对设计图纸、工程质量、合同条款以及成本因素分析、研究不足,造成价格波动大。二是对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以及物资市场价格变化给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分析、研究不足,给施工带来一定影响。

3.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合同条款表述不完整,缺少担保、索赔、保险、违约责任、

争议解决等关键性条款;由于选择分包商不当或分包合同有漏洞,分包商违约;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发出错误指令;施工企业不执行项目管理制度、指挥错误等。

4.违法违规的风险。发包方对施工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违反或规避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1. 建立规范化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体系是以专业管理为核心,合同管理为纽带,科学有序地组织工程建设,其他相关环节紧密配合,分步把关。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是影响合同管理作用与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工程管理单位对合同的来龙去脉最为清楚,是管理体系的核心,反映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由工程管理单位详细掌握涉及到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合同变更的前因后果,一旦发生争议和纠纷,由其统一解释、协调,相关单位予以配合。

2.规范合同签订,强化风险意识,划清风险界面,保障双方利益。将合同谈判与合同文本签订紧密结合,把招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转化为合同的条款。合同双方应强化合同风险意识,比如,固定总价合同并非承诺对价格绝对不作调整,施工企业依经验和驾驭建设工程施工的能力,在承担了一定风险后,将正常范围以外的风险在业主与自己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建设单位应适当接受。当然这需要施工方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中预先就允许调整物资、材料的种类、价格标准、调整幅度等作出明确约定。从根本上来说,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时应考虑优先适用于履行周期短、物资材料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小型工程,此类工程价格变动的几率和幅度都会很低,建设单位与施工方由此而引发争议概率小,符合双方的利益。

3.加强合同履行动态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导致合同延迟履行,其中有业主方的原因,也有施工企业的原因。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定期向合同管理部门提供合同履行报告,对各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对于有关工期及设计变更的情况报合同管理部门备案,以便合同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合同的履行动态。由于施工合同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在质量、安全、技术、人员、物资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4.开展合同运行分析。对合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记录,搭建工程管理与合同管理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其相互间能更及时地发现合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也为合同履行评价及对施工企业评价提供详实依据。

5.规范分包合同管理。总包方负有协调和管理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对分包的工程要严格管理,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分包合同。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将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工程款结算及支付的时间和方法明确、具体地纳入相应条款。6.工程管理单位建立合同清单台账,由其实行分发管理,由合同管理单位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五、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当前建筑市场是发包方的市场,建筑公司作为承包方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建筑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各种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也正是由于客观存在和不确定性,施工公司要加强合同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为预防和规避工程风险,在合同签订和合同履约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是预防和规避工程风险、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1)依法签订合同。《合同法》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等,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的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对合同约定内容的法律作用也愈来愈被当事人所重视。涉及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工程承发包双方利益的法律依据。施工公司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加强用法律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有效依法控制工程风险。

(2)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在投标报价时,要及时掌握市场价格,使报价准确合理,要避免为了争取中标,不顾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一昧压低标价,造成亏损风险。

(3)签订合同的可行性。承、发包双方在谈判和签订施工合同前/考试大一级建造师/要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承担风险过多、于己不利的合同宁可不签。施工合同具有可行性,可再进行实质性谈判。

(4)使用国家标准合同文本。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内容完整,条款齐全,双方责权利明确、*衡,风险较小,对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分担比较公正合理。双方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合同条款认真研究,逐条推敲。除执行通用条款外,对工程的一些具体要求在专用条款内约定。要特别注意合同用词的严密性,不能使用“争取”等不规范用语,前后条款不能互相矛盾或互相否定。各项约定都必须非常具体。例如:一方面是具备开工条件方面的约定。由发包人完成的施工场地“三通一*”,应写明水、电、电讯等管线接至的地点,接通的时间和要求;道路的起止地点,开通的时间,路面的要求;施工场地的面积和应达到的*整程度等要求以及影响开工的责任等,如果由于发包方的原因导致承包方不能如期开工,则工期顺延。另一方面是合同价款的约定。如果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必须把风险范围约定清楚。如建筑规模扩大,装饰水*提高,主要材料价格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等因素,不包括在风险范围以内,在合同约定中必须注明;应当把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约定清楚。约定方法可采用系数法,即以合同价款为基础,确定一个百分比率,作为计算风险费用的方法/考试大一级建造师/。也可采用绝对值法,如将风险费用定为若干万元;对于风险范围以外的风险费用,应 约定调整办法。如遇设计有重大变更,采用原合同造价的计算方法调整,主要材料价格变动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时,采用超过部分按实调整方法等。通过合同谈判,使发包方和承包方清楚地认识到各自在施工合同中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并对工程风 险通过合同条款在合同双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2.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是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

(1)研究合同预测工程风险。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合同进行完整、全面、详细的研究分析,切实了解自己和对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预测合同风险,分析进行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

(2)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在开工准备阶段,要根据合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生产计划,制定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建立配套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确保目标实现。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组建/考试大一级建造师/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严格控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避免因工期延误、质量问题、人员、材料、设备的浪费带来的风险。

(4)加强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教育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每天对现场进行检查考核,建立严格的奖惩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由于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因素造成责任事故和人身伤亡等重大法律风险。

(5)注意和重视索赔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预测风险的发生,发包方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而使承包方遭受到合同价款以外的损

失和影响了工期的,承包方就要依法索赔。索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方对索赔作出的解释和强有力的证据。索赔证据有:会议纪要、施工日志、工程照片、设计变更、指令或通知、气象资料、造价指数等等,注意和重视索赔资料的收集,及时合理地提出索赔,是使工程法律风险合理合法转移的有效措施。

(6)注意索赔方法和策略。索赔方法以单项索赔为主,单项索赔事件简单,容易解决,而且能及时得到补偿。当索赔事件发生后,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提出索赔,保证索赔事件的真实,要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索赔事件是由于对方责任引起的。如遇突发性索赔事件,要强调即使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也难以预见,并且要指出在事件发生后承包方为减少损失,已采取了最有力措施,用证据和事实促使索赔成功。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3)

——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 (菁华1篇)

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1

为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灾害的发生,使因事故需要救援或撤离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减至最小,特制定本措施及预案。

一、做好日常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1、分公司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事故发生时亲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其他员工分别对应预案的响应负责。

2、按国家规定配置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3、组建一支经过应急培训的救援小组,确保应急小组成员熟知各种应急处理方法并能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

4、定期组织对应急救援小组及全体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

1、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在场人员应采取应急求援、报警。

2、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⑴ 如伤者伤势较轻微,能站立并行走,在场人员应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再设法消除或控制现场的险情,然后找车护送伤者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⑵ 如伤者行动受到限制,身体被挤、压、卡、夹住无法脱开,在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⑶ 若伤者伤势较重,出现全身有多处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内脏受伤等症状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根据针对伤者的症状,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时派人联系车辆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3、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⑴若现场火势较小,在场人员应立即采用配备的干粉灭火器或消防砂等消防器具进行灭火,并向主管生产的经理报告现场情况。

⑵ 若现场火势较大,在场人员无法控制住火势,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派人拨打火警电话119,请专业消防队员前往灭火,同时将上述情况向主管生产的经理报告。

⑶ 组织将事故现场内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同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对伤者进行急救。

4、发生交通事故,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⑴ 发生交通事故,造*员受伤害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员从车内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对伤者施行急救,同时通知主管生产的经理前往处理事故。

⑵ 若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着火,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并将车熄火,并采用随车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若现场火势较大,在场人员无法控制住火势或火场可能有发生爆炸危险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请专业消防队员前往灭火,并同时将上述情况向主管生产的经理报告。

三、发生一般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

1、 撤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将事故区域内的危险品、易燃物品及设备等转移至安全区域。

2、清理路障,并保持场内外的道路畅通,并在路口为救护车或消防车指示最近的路线;

若在夜间应在现场的设置足够的临时照明。

3、协助、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上救护车;

为消防队员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

4、协助消防队员灭火,阻止事故蔓延扩大,用警戒旗、绳封闭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并竖起"此处危险、禁止入内"的警告标志,夜间应使用声光报警设备发出信号,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此区域。

5、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对事故区域进行必要的整理,项经部经理按《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组织或协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及处理情况作书面记录备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提交事故记录或报告的复印件。

四、对监理过程中的事故应急处理

1、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损伤情况,做好文字和必要的影像记录,同时立即(十分钟内)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2、要求施工单位执行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

3、了解事故的准确全面情况(事故经过,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知道的经济损失,现场已采取的措施等)和取证材料,并要求施工单位如实报告。

4、按权限发监理指令如《工程暂停令》,先口头再正式文书。

5、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严重程度、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抢救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下一步事故处理建议等。

6、提供相关工程资料和监理资料,协助调查组做好事故分析,努力做好自身的*举证。

7、督促施工方落实事故调查组意见,督促检查现场抢救、补救、整改情况。

8、督促施工单位编写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和纠正措施方案,对具体纠正措施,监理要进行监督、核查。

9、事故处理结束并具备复工条件时,对施工单位填报的《工程复工报审表》,现场监理必须认真核查,然后签批。

10、组织整理与事故有关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资料,分析事故原因和监理方的责任,总结教训,形成报告并存档。

五、受监工程发生生产事故的处理流程图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4)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3篇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1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财务风险是一种特别重要的风险。它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财务风险管理也愈来愈成为企业核心的管理问题。文章以合肥热电集团为例,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风险,更要把风险意识深化到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有收益就有风险,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不去面对,也不能因为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杀伤力。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直接操作者,更应该发挥财务对风险认识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做好服务。财务风险对每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的发展壮大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一)风险的含义

  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理论上风险的狭义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风险的概念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而广义上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中,由于各种财务活动的因素影响,而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消除不了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为收益不确定性,另一种则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长期来说是必然的,短期来说是偶然的,只要从事生产活动,必定会有收益和损失的可能,但这是不确定的,它的大小可以预测却不能确定。

  第二,风险的客观性。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只要从事生产活动,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必然会产生结果、利润和损失。不论企业如何加强管理,财务风险总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第三,风险的激励性。风险与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可能越高。

  二、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困难

  经济周期的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可能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又可能使企业面临一定威胁。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不适应变化的环境,会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的经营业绩受煤价变动影响较大。企业主要原材料是煤炭,煤炭成本占产品价格的95%左右,2007~2012年煤炭采购成本年年居高不下,该期间企业的盈利水*极低并出现常年亏损。企业的设备老化,高能耗低效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二)资本主要来自借款,资金来源渠道过窄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企业发展上升期,借款是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信贷紧缩,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产生极大的风险。合肥热电集团前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比例很大,建设期很长,资产的流动性不强,常年亏损导致企业资金出现严重短缺,生产经营中的净现金流量常常为负数,财务风险很大。

  (三)内部管理权责不明,产品结构单

  效益不高企业管理权责不明,执行目标做不到生产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种种问题产生的后果最终都会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是*下属的公用服务性企业,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正确定位,没有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只为完成公用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没有生产力最大化组织生产。虽然一直强调多元化生产,提高效益,但主要业务还是以供热服务为主,少量供电,季节性强,忙时设备利用率达80%,闲时设备利用率仅为10~20%。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权责不清,管理水*不高

  高水*的企业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以前虽然一直重视会计核算,但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成本的事前和事后的管理重视不够,管理系统的使用与开发也流于形式。

  三、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进行业先进设备,开展多元化

  经营改造现有设备,降底能耗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老设备,老技术,能耗大,热损高。从2009年到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筹集1个亿,关闭所有抽凝机组,淘汰所有链条炉,改为热电行业能效最高的背压机组和最环保的循环硫化装置。改造以后,供热机组热效达到79%以上,是目前热效能利用率最高的供热方式。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区站房数字化改造,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改造以后,站房运行恰如变频空调模式,根据气温和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热量,自动化、低碳化运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小区站房自动化改造,*均每个小区耗能量下降10%~20%,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也降低了用户的供热成本。积极向能源供应、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等领域扩张延伸,合肥热电集团现已从单一型公用企业发展成为以供热服务、能源供应和工程建设为“三驾马车”主业结构的综合型能源企业。集团利用多元化经营,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合肥热电集团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集团的管理层是委员会的成员,委员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点进行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一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上马,即时召开临时会议,对重大决策以及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不仅如此,集团还要求全集团人员必须按职责大小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公司的安全风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核算制度建设,完善热、电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对于合肥热电集团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具有重要意义,热、电独立财务核算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效益。热电行业本身季节性强冬供期间生产等各部门任务紧,业务繁忙,会计人员主动服务,加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通过财务信息及时反映生产的方方面面,纵比横比成本,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财务管理方面:第一,因事设岗,因才用人,各业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第二,加强员工培训与员工轮岗,让财务人员成为多面手;第三,引入外部培训机构,对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第四,让财务主管人员参与生产运营管理,熟悉企业的整体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发展前景,使财务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核算成为各种管理技术的纽带,监控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企业管理技术,优化信息资源

  合肥热电集团全面推行“5F”管理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寿命成本核算、全流程服务提升、全系统安全保障、全方位创新发展),全过程质量控制把供应、制造和销售的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相互控制和监督,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和内外互援的目的。全寿命成本核算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通过“银行账户管理,资金调度会、资金收支管理”等措施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应付款比例,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全流程服务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标准服务、标准流程的业务体系培训,建立奖惩制度,内部相关部门监督、跟进、考核奖惩。提升服务品质,留住客户,让服务产生效益。通过运用企业管理各种技术,通过记录、收集、整理、计算、分析、总结和控制等办法处理企业运行中各种内外部数据,提高管理水*,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让管理出效益。

  四、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2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资本运动包括资本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几个环节,概括而言就是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结构。根据资本运动的过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于一下几个环节:

  (一)筹资环节

  资金的不同来源和不同的筹资方式,会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和相应的风险,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必须在风险与成本之间权衡,以选用最佳的筹资方式。负债对权益比率反映财务杠杆程度,财务杠杆越大,股本的收益率越高,但相应的财务风险也越大,最优的资本结构是在对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之后得到的适合公司特点的资本结构。另外,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可以提高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成本,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复杂化,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筹资决策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投资环节

  公司可投资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必须在流动性和获利性之间权衡做出最佳选择。对流动资产投资过多,虽然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但是会降低公司的获利能力,影响资金的周转。公司也可投资于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和长期证券。较大的资本投资项目一般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实行计划和实施,由于资金数额大,时间跨度长,投资项目未来报酬是不确定的,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资金运营环节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利润分配环节

  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公司可以自主安排盈利中有多少用于给股东发放股利,有多少用于保留盈余作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资本,这就形成了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股利分派水*过低,股东的近期利益得不到满足;而股利分派水*过高,虽然满足了股东近期的愿望,但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不可能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二)外部原因

  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是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行业背景。

  1.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分析

  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和物价水*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企业总体盈利水*提高,财务状况趋好,财务风险降低;如果宏观经济运行不容乐观,企业投资和经营会受到影响,盈利下降,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如采取调整利率水*、实施消费信贷政策、征收利息税等政策,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变化,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确定性。如利率水*的提高,企业有可能支付过多的利息或者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2.行业背景分析

  行业背景分析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桥梁,也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环节。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得行业的投资价值不一样,投资风险也不一样。

  (二)内部原因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虽然外部原因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内部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

  当企业资金中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恰当,就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举债规模过大,会加重企业支付利息的负担,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者举债比例很小,导致企业运营资金不足,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投资决策不合理

  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盈利;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错误的投资决策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同时对企业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预估有误。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包括筹资、投资和营运资本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应该是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制定预算和标准,记录实际数据,对比标准与实际,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操作环节,很容易造成财务的漏洞,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

  5.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学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对企业利润的分配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缺乏合理的控制制度,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可能形成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企业经营者面对财务风险,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地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准确及时的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设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财务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企业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预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警系统依赖于对企业信息全面而精确的搜集,包括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相关财务资料,利用财会、企业管理、金融等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管理的职能分为决策、计划和控制,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必须及时的识别、分析和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并对财务管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四)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强化审计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公司高层。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下,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和识别风险创造良好条件。

  (五)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并审时度势,把握借款时机,同时应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收益成本。对于不同期限的债务,做到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企业还应当提高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不断充实资本。

  (六)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既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为确保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对企业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

  (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为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但是他们处在企业之外,而经营者即管理当局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管理工作。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股东的目标。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是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例如,给与经营者股票期权。

  (八)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风险策略

  当企业出现了一些潜在风险时,比如产品积压,应收账款增加,成本上升等,要及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风险策略,降低对企业的危害程度。

  四、结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积极规避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应当对财务风险有清楚地认识,并采取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措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3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财务风险是一种特别重要的风险。它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财务风险管理也愈来愈成为企业核心的管理问题。文章以合肥热电集团为例,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风险,更要把风险意识深化到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有收益就有风险,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不去面对,也不能因为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杀伤力。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直接操作者,更应该发挥财务对风险认识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做好服务。财务风险对每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的发展壮大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一)风险的含义

  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理论上风险的狭义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风险的概念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而广义上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中,由于各种财务活动的因素影响,而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消除不了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为收益不确定性,另一种则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长期来说是必然的,短期来说是偶然的,只要从事生产活动,必定会有收益和损失的可能,但这是不确定的,它的大小可以预测却不能确定。

  第二,风险的客观性。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只要从事生产活动,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必然会产生结果、利润和损失。不论企业如何加强管理,财务风险总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第三,风险的激励性。风险与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可能越高。

  二、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困难

  经济周期的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可能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又可能使企业面临一定威胁。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不适应变化的环境,会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的经营业绩受煤价变动影响较大。企业主要原材料是煤炭,煤炭成本占产品价格的95%左右,2007~2012年煤炭采购成本年年居高不下,该期间企业的盈利水*极低并出现常年亏损。企业的设备老化,高能耗低效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二)资本主要来自借款,资金来源渠道过窄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企业发展上升期,借款是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信贷紧缩,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产生极大的风险。合肥热电集团前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比例很大,建设期很长,资产的流动性不强,常年亏损导致企业资金出现严重短缺,生产经营中的净现金流量常常为负数,财务风险很大。

  (三)内部管理权责不明,产品结构单

  效益不高企业管理权责不明,执行目标做不到生产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种种问题产生的后果最终都会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是*下属的公用服务性企业,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正确定位,没有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只为完成公用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没有生产力最大化组织生产。虽然一直强调多元化生产,提高效益,但主要业务还是以供热服务为主,少量供电,季节性强,忙时设备利用率达80%,闲时设备利用率仅为10~20%。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权责不清,管理水*不高

  高水*的企业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以前虽然一直重视会计核算,但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成本的事前和事后的管理重视不够,管理系统的使用与开发也流于形式。

  三、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进行业先进设备,开展多元化

  经营改造现有设备,降底能耗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老设备,老技术,能耗大,热损高。从2009年到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筹集1个亿,关闭所有抽凝机组,淘汰所有链条炉,改为热电行业能效最高的背压机组和最环保的循环硫化装置。改造以后,供热机组热效达到79%以上,是目前热效能利用率最高的供热方式。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区站房数字化改造,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改造以后,站房运行恰如变频空调模式,根据气温和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热量,自动化、低碳化运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小区站房自动化改造,*均每个小区耗能量下降10%~20%,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也降低了用户的供热成本。积极向能源供应、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等领域扩张延伸,合肥热电集团现已从单一型公用企业发展成为以供热服务、能源供应和工程建设为“三驾马车”主业结构的综合型能源企业。集团利用多元化经营,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合肥热电集团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集团的管理层是委员会的成员,委员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点进行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一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上马,即时召开临时会议,对重大决策以及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不仅如此,集团还要求全集团人员必须按职责大小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公司的安全风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核算制度建设,完善热、电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对于合肥热电集团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具有重要意义,热、电独立财务核算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效益。热电行业本身季节性强冬供期间生产等各部门任务紧,业务繁忙,会计人员主动服务,加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通过财务信息及时反映生产的方方面面,纵比横比成本,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财务管理方面:第一,因事设岗,因才用人,各业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第二,加强员工培训与员工轮岗,让财务人员成为多面手;第三,引入外部培训机构,对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第四,让财务主管人员参与生产运营管理,熟悉企业的整体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发展前景,使财务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核算成为各种管理技术的纽带,监控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企业管理技术,优化信息资源

  合肥热电集团全面推行“5F”管理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寿命成本核算、全流程服务提升、全系统安全保障、全方位创新发展),全过程质量控制把供应、制造和销售的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相互控制和监督,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和内外互援的目的。全寿命成本核算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通过“银行账户管理,资金调度会、资金收支管理”等措施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应付款比例,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全流程服务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标准服务、标准流程的业务体系培训,建立奖惩制度,内部相关部门监督、跟进、考核奖惩。提升服务品质,留住客户,让服务产生效益。通过运用企业管理各种技术,通过记录、收集、整理、计算、分析、总结和控制等办法处理企业运行中各种内外部数据,提高管理水*,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让管理出效益。

  四、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5)

——征地拆迁项目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菁选2篇)

征地拆迁项目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1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带来制度风险

  目前,征地拆迁适用的国家层面的主要法律文件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590号令),地方*依据此文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然而,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完全按照现有的拆迁政策或者完全找不到相应的政策依据进行补偿的情况。为了按时完成征地拆迁任务,节约项目资金成本,往往采取召集拆迁指挥部成员,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通过制定指挥部会议纪要、情况说明等方式来确定征地拆迁的补偿依据。这些补偿依据虽符合客观事实但通常不符合现有的各种拆迁政策规定,审计如果不认可此类补偿依据,将影响征地拆迁的工作进展,如果认可此类补偿依据,将存在一定的审计制度风险。另一方面,某些现有的拆迁政策部分条款可操作性不强,比如《武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市*第234号令)中针对征收住宅面积小于30*方米的按照30*方米进行补偿的条件之一是被征收人未享受本市房改政策或者住房保障政策,而目前审计人员无法对这一条件进行核实,只能视作被征收人满足此条件,这也给跟踪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相关行业认定太过专业导致审计难以核实带来信息风险

  征地拆迁过程中涉及到的测绘、房产评估等行业相对专业,从事征地拆迁跟踪审计的人员由于大多数是学会计专业的,缺乏测绘、评估、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常将测绘报告、评估报告等资料直接作为审计依据采用,难以对这些依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进行深入调查核实。而实际工作中,测绘单位、评估公司为了牟取私利,违规开展业务、出具虚假报告,甚至串通投资单位、拆迁管理部门、拆迁代办公司、被拆迁户等骗取国家拆迁补偿资金的现象并不是没有,而且房屋及其附属物被拆除之后,相关的实物证据也会随之消失,这在客观上助推了测绘单位、评估公司违规开展业务的可能性。因此,这将成为征地拆迁跟踪审计中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三)未登记建筑难以认定带来审计界定风险

  当前的征地拆迁中存在着较多的未经登记建筑物,大多是由于人口多、住房紧张等因素,为扩大住房面积、改善住房条件,由被拆迁户自行搭建的。对未登记建筑的认定,各地标准不一,但基本是根据其建造年份来判定是否属于违规建筑,是否应该给予补偿。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年代久远,能证明未登记建筑建造年份的直接依据没有得到妥善保管,或者当年的航拍图不清晰等,造成未登记建筑的建造年份不能准确认定。因此,现有的替代做法是由拆迁管理部门出具会议纪要,明确采用拆迁项目部、代办公司、社区居民等一一签字的方式综合认定,这种做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给跟踪审计带来了一定的界定风险。

  (四)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带来审计质量风险和廉政风险

  在征地拆迁跟踪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征地拆迁跟踪审计项目都是经过招投标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社会中介机构派出的审计人员中没有征地拆迁跟踪审计从业经验、没经过专业的培训、相关专业知识欠缺、技能不高、风险意识淡薄等情况较为突出,加之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征地拆迁跟踪审计有的重要事项不能查深、查透、查实,也可能出现漏审、错审现象,从而带来审计质量风险。更有甚者,个别审计人员不遵守审计纪律,违反廉洁从审规定,与拆迁项目部、代办公司、被拆迁户等搅在一起,为其谋求不正当利益提供便利条件,从中捞取好处,不仅损害了审计机关的形象,也引发了跟踪审计极大的廉政风险。

征地拆迁项目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2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带来制度风险

  目前,征地拆迁适用的国家层面的主要法律文件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590号令),地方*依据此文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然而,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完全按照现有的拆迁政策或者完全找不到相应的"政策依据进行补偿的情况。为了按时完成征地拆迁任务,节约项目资金成本,往往采取召集拆迁指挥部成员,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通过制定指挥部会议纪要、情况说明等方式来确定征地拆迁的补偿依据。这些补偿依据虽符合客观事实但通常不符合现有的各种拆迁政策规定,审计如果不认可此类补偿依据,将影响征地拆迁的工作进展,如果认可此类补偿依据,将存在一定的审计制度风险。另一方面,某些现有的拆迁政策部分条款可操作性不强,比如《武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市*第234号令)中针对征收住宅面积小于30*方米的按照30*方米进行补偿的条件之一是被征收人未享受本市房改政策或者住房保障政策,而目前审计人员无法对这一条件进行核实,只能视作被征收人满足此条件,这也给跟踪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相关行业认定太过专业导致审计难以核实带来信息风险

  征地拆迁过程中涉及到的测绘、房产评估等行业相对专业,从事征地拆迁跟踪审计的人员由于大多数是学会计专业的,缺乏测绘、评估、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常将测绘报告、评估报告等资料直接作为审计依据采用,难以对这些依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进行深入调查核实。而实际工作中,测绘单位、评估公司为了牟取私利,违规开展业务、出具虚假报告,甚至串通投资单位、拆迁管理部门、拆迁代办公司、被拆迁户等骗取国家拆迁补偿资金的现象并不是没有,而且房屋及其附属物被拆除之后,相关的实物证据也会随之消失,这在客观上助推了测绘单位、评估公司违规开展业务的可能性。因此,这将成为征地拆迁跟踪审计中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三)未登记建筑难以认定带来审计界定风险

  当前的征地拆迁中存在着较多的未经登记建筑物,大多是由于人口多、住房紧张等因素,为扩大住房面积、改善住房条件,由被拆迁户自行搭建的。对未登记建筑的认定,各地标准不一,但基本是根据其建造年份来判定是否属于违规建筑,是否应该给予补偿。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年代久远,能证明未登记建筑建造年份的直接依据没有得到妥善保管,或者当年的航拍图不清晰等,造成未登记建筑的建造年份不能准确认定。因此,现有的替代做法是由拆迁管理部门出具会议纪要,明确采用拆迁项目部、代办公司、社区居民等一一签字的方式综合认定,这种做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给跟踪审计带来了一定的界定风险。

  (四)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带来审计质量风险和廉政风险

  在征地拆迁跟踪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征地拆迁跟踪审计项目都是经过招投标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社会中介机构派出的审计人员中没有征地拆迁跟踪审计从业经验、没经过专业的培训、相关专业知识欠缺、技能不高、风险意识淡薄等情况较为突出,加之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征地拆迁跟踪审计有的重要事项不能查深、查透、查实,也可能出现漏审、错审现象,从而带来审计质量风险。更有甚者,个别审计人员不遵守审计纪律,违反廉洁从审规定,与拆迁项目部、代办公司、被拆迁户等搅在一起,为其谋求不正当利益提供便利条件,从中捞取好处,不仅损害了审计机关的形象,也引发了跟踪审计极大的廉政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扩展6)

——电气安全管理事故防范措施 (菁华1篇)

电气安全管理事故防范措施1

针对近期大、小甲醇厂发生的电气事故,机动部组织相关单位电气人员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为确保各单位供电安全可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电气事故再次发生,机动部提出以下六项预防整治措施和对策,以加强全公司电气安全管理:

完善电气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公司机动部已对《电气及电气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完善,制定了统一的电气专业管理要求,将由公司体系办审核发布。

各生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尽快完善各项电气管理制度、工作记录。

如,建立测温管理制度及记录,补充巡检的具体项目标准及要求;

对全厂高、低压柜定期切换检修制,定期强制性检修制等。

要求此项工作在7月底以前完成。

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1)对甲醇厂主变进行改造更换,与大甲醇及聚甲醛的主变同型号,同容量,使30

1、301A、301B主变互为运行及备用。

7月底甲醇厂拿出方案。

(2)督促大甲醇项目尽快完成301与301A的10kV段联络柜及线路安装、试验工作,可提高大、小甲醇厂供电可靠性及电力主设备检修的灵活性。

此项工作在7月底以前完成。

(3)对二甲醚临电线路进行改造,公司机动部将协调,重新选择电源点,彻底消除临电线路故障对大甲醇厂安全生产造成的威胁。

此项工作计划在8月底以前完成。

加强继电保护管理,防止误动、拒动

按公司机动部的工作安排,除甲醇厂保护定值计算正由烯烃公司协助、计划7月10日前完成外,其它各单位均完成了本年度保护定值核算和保护校验计划工作。

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必须成立相应的继电保护班固定专人对装置保护整定,效验、改造、检修及更换设备强化管理。

确保装置的各类保护安全、可靠。

针对甲醇厂303变电所失电造成全厂停车事故暴露出的隐患,各单位要充分重视低压保护装置的校验工作,要求尽早利用设备切换和检修时机,逐批对所有重要的低压保护装置进行校验,此项工作应在10月底以前完成。

提高对化工装置区低压、辅助设备的风险认识,采取防晃电技术措施

各单位应组织工艺、电气、仪表技术人员,着手对全厂用电设备进行分级,列出一级负荷设备明细,采取措施确保出现晃电事故时设备短时间内不跳车。

对大机组和重要机泵的润滑油联锁系统进行优化,增加跳车延时,适当提高辅助油泵联锁启动设定值。

根据技术资料对比及甲醇厂的试验结果,对重要的低压设备使用防晃电接触器,简便且效果较好,各单位应尽快采用。

同时,各单位应编制、完善晃电、失电应急处理管理规定与调度管理办法,组织培训学习并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此项工作在8月底以前完成。

更新淘汰落后的电气设备及保护装置

按集团公司电气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各单位应对照标准,消除电气设备存在的缺陷,完善电气设备的防护及各类保护装置;

通过检查,对在用的淘汰落后设备、国家明令禁用设备、不具备五防功能的高压开关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进行统计,7月底之前报公司机动部审核汇总,上报公司及集团公司,进行更新。

增强电气技术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电气队伍素质

针对部分单位电气人员新员工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建议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大、小甲醇厂等单位电气人员岗位编制进行重新审核,招聘一批熟练电气人员,尤其是熟练掌握电气试验、二次安装调试、保护校验的人员。

公司机动部在7月上旬将组织ABB公司电气专家举办低压配电设备维护、调试专题讲座、培训。

以后根据各单位电气管理、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定期联系、组织培训。

各单位要对电气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开展实战性的培训。

各单位拿出具体的培训方案上报机动部协调安排。

各类电气操作人员必须适合于现场操作需要并持证上岗,消灭无证上岗。

公司机械动力部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四日

推荐访问:经济管理 防范措施 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3篇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1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论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