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党青年成长【三篇】

时间:2022-05-07 15: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建党》是张军锋、张树军编著的政治理论著作,首版时间是2011年6月1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党青年成长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建党青年成长3篇

【篇一】建党青年成长

当代青年成长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宋利国

摘要:青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集中表现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泛滥和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少等,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积极加以改进,从而实现对青年教育影响“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青年,成长环境,影响因素

青年的健康成长不仅与青年自身的因素息息相关,更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密切联系。那么,当前影响陕西青年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为青年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影响陕西青年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家长应营造健康民主的家庭氛围,树立科学的教子观

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青年成长的重要因素,正确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培养青年健康心理品质、良好人格特质和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而调查结果正好反映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当问及影响青年成长的最主要原因什么时,统计结果显示, 38.2%的青年认为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排在13个选项的第一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群体认为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年造成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学生、科研、教育工作者则更加认同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年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知,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

分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对于青年人成长成材的重要作用。家庭是青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青年成长的第一任教师。而且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是在儿童期,而儿童期的青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对青年的影响必然是全方位的、终身的,家庭教育的取向决定并影响了青年发展的潜力与趋势。我们看到,我国家庭教育的重心基本上是技能与智力的训练,忽视了其他方面并且也是最重要方面的人格养成、身心素质养成,“以智害德”、“以智害体”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倾向于“听话教育”与“知识教育”,以“乖孩子”和“有特长”为理想目标,不注重心理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发掘,缺乏“问题意识”,不能想别人没有讲过的,不能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强调接受能力,忽视躬身践行,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这种家庭教育理念的结局必然是扼杀青年的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而这两者恰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青年发展的两件大事: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考察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幸福有赖于两者的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或只会做人不会做事的人均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也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所以,家庭教育作为影响青年成长的第一位因素必然受到更多的关注。为此,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正确处理好成人与成才,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表1: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如此重要,那么,好的家庭教育是如何进行的?家长该怎样呢?

第一,家长要更新其教育观念。家长是青少年的抚养者、保护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不仅要给青少年提供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也要提供所必需的一切精神条件。不仅要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还要保证其心理健康,传授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家长是青少年的抚养者、保护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这并不能说明家长是权力的象征,对是青少年统治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棍棒下出孝子”“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当自己的孩子稍有不听话或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家长要么是恶言相向或拳打脚踢。青少年具有叛逆心理,处于半成人半儿童状态,吃软不吃硬的,如家长只会恶言相向或拳打脚踢令青少年走上另一个极端,酿成悲剧。有些家长对青少年过分保护和溺爱,心甘情愿给青少年当保姆,他们以为这是爱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考虑到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青少年成长,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家长的教育观念应有一个巨大的更新,要认识到家长的地位和作用不再是作为教育者的权威,而是作为青少年成长中最好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青少年的朋友。企图替他们包办一切或暴力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家长要了解青少年身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培养教育青少年首先就得了解青少年。很多家长认为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他们是很了解的,但这个了解不是表面、直观的看法,而是要全面地了解青少年在各个年龄阶段、各个方面的特点,帮助其发掘优点克服缺点。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体智力、个性、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家长要了解其变化过程,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学习正确对待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关系,并及时、委婉地指出、帮助他们逐渐摆脱不良倾向,发展其优秀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也是很必要的。随着身体特征的出现,青少年渴望家长能帮他们解惑,但很多家长心理准备不够,“谈性色变”,性教育工作远远落后于青少年的成长,导致一些消极后果,这会增加青少年不必要的神秘感、不安、焦虑和恐慌,精神脆弱的还会产生性心理或行为障碍。这就要求父母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契机,把握好时机对青少年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

第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好青少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不仅是青少年的首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他们平常的言行举止及做人态度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家长的素质是教育好青少年的重要条件,也是成为家庭心理辅导的重要条件。要做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辅导,家长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包括稳定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等。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为青少年提供示范,可帮助青少年冷静分析并解决问题,使青少年在温馨安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如家长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326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的研究表明,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相关度很高(母亲r=0.5536;父亲r=0.4433)家长心理健康其子女有心理问题的仅占11.67%,而家长有心理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高达60.%。可见,在家庭日常生活与青少年频繁的接触中,家长的心理素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自身的素质还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可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可教育青少年怎样更好地做人,更好地生活。只有家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才能赢得青少年子女的信赖和尊敬,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品德高尚、健全人格的人。

第四,做好家庭生活教育,家长就要营造健康的、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也是教育,是无声的教育,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感知与感受到的环境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包括家庭的陈设布置,环境美化等。家庭是每天饮食起居的场所,应布置得舒适宜人,清洁卫生。如果家庭总是邋邋遢遢、吞云吐雾和麻将声不断的,对青少年成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可想而知。精神上的要求家庭成员间要自尊、自爱、互敬互爱使青少年感到轻松、和尚、温暖的家庭氛围,并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接人待物,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和开朗的优良品质。如果父母间常吵架、父母的偏爱和漠视、婆媳关系不和等都会给青少年的心理蒙上一团阴影的。家长一定要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切记“身教重于言教”,检点自己的行为,戒掉自己的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第五,在家庭生活教育中,家长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这就是理解、尊重、真诚的爱和严格的要求。理解要求家长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青少年着想,把自己所经历过的情感体验和青少年的感受相比较,善于感受青少年的内心情绪。歌德在他的长篇小说《亲和力》中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别人来接近我们,我们是无法了解他们的,只有我们去接近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于青少年的情感感受也是这样,只有主动去接近它,愿意去感受它,才能更好地理解青少年,减少代沟。尊重意味着家长要接纳青少年的优缺点,彼此平等和信任。青少年的某些见解、行为未免还是半幼稚、半成熟的,甚至是无理的和自以为是,家长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帮助青少年改正缺点。如果家长对青少年的缺点产生不满、厌恶和置之不理就会扼杀了青少年的闪光点、潜力。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爱来营造,爱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最有效的教育。青少年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爱”,但这爱不是偏爱、溺爱,而是家长对青少年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诚的爱。相反,如青少年从家长那得不到爱的话就会长期生活在压抑中,个性往往孤僻、胆小和自卑。严格要求并不是说对青少年的要求很高,应有一个度,是青少年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的。不合理的武断的要求会给青少年增加许多无形的压力;当青少年常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就会令家长失望并因此而带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对青少年没有要求就会易使他们形成懒散、依赖的作风,不利于其成长。

自我意识的增强、成人感的出现和性意识的觉醒,使得青少年的心理表现得更为敏感,更为复杂和强烈,情绪状态比任何一个时期更为扰乱。此时的青少年需要家长以理解的态度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安然度过人生的暴风时期进入成人阶段。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定,人格完善的最重要的时期,每一个家长都有责任重视青少年良好素质的培养,造就健全人格,这对青少年以后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影响青年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调查数据显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二位因素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占回答人数的13.2%。学校教育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应该看到,“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价值取向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十年寒窗”换来“金榜题名”。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青少年能够应付考试、能够升学就意味着能够就业。由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存在,农村青少年发奋读书挤“独木桥”,希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人们在观念上只重视智育,忽视思想、道德、意志、情操及劳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智能的开发,忽视社会实践锻炼,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教育评价方面,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往往只看其升学率,评价一个学生优差也是看其考试分数,“一好代三好,一好遮百丑”。这种教育评价势必导致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把全部精力用在应付考试上,“毕其功于一役”。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给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三、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泛滥和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少成为影响青年成长的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应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数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泛滥和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场所设施少分别占影响青年成长因素回答人数的10.4%和8.1%。

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泛滥也是影响青年成长的社会因素。我们看到,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是青少年可获取的信息来源渠道混杂,而且良莠难分。而青少年的判别能力又很有限,一些不法商家和别有用心的经营者为了一己之利,抓住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判断能力差的特点,大肆向青少年传播各种不健康信息,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类问题。同时,政府和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健康娱乐场所太少,也是导致青少年接受一些低俗文化娱乐的重要因素。

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不断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结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所以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村镇、社区为依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活力的环境。村镇、社区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健康、高雅的活动,经常邀请有关部门对辖区群众进行普法等其他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年阵地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多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经常组织团干、团员青年到有关学校、居委会、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适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同时,公安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确实感觉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青少年健康发展过程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携起手来,为青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才能正确地影响和教育青年一代,才能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学校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仍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体系未建立,学校领导缺乏德育教育的使命感、紧迫感,少数教师重说教轻实践,学生不欢迎;家庭方面,一些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性格和气质方面的培养。有的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不能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社会方面,电视、网络和报刊杂志等媒体中的不良因素,对这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2.解决影响因素的对策

  学校在教育方式上,要突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圈养封闭型”向“开放动态型”教育转变。中小学应以实践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进行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让未成年人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熟悉生活,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升华道德境界。(剩余508字)

阅读整篇文章

第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深受社会思潮,经济政治形势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思想活跃,不拘传统,敢于挑战陈规,情感的需求也非常强烈。他们要求人格和地位平等、思想交流的平等,渴望得到肯定,尊重和理解。如果教育者居高临下,对他们的训斥和批评多于同情和帮助,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压力,使他们紧闭心灵之门,加大师生间的距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思想特点,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唯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

在当前国家大力整治网络低俗化的今天,加强大学生教育中的网络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消极负面作用。网络的消极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的过渡时期,大学生的知识眼界和能力将产生新的飞跃,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品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将逐步形成或成熟。由于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都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中学阶段的时间和空间,因而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使他们在网络中不务正业,更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的冲击。必须开展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削减其负面影响,这是新形势、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网络对大学生的多重负面影响1.1对大学生生理、心理、人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网上聊天或其它方式的交往活动,有利于部分缓解大学生们由于各种不适应所导致的压抑、苦恼和困惑,排除精神上的紧张状态。但是,在网络上的对他人的倾泄实际上是对机器的倾泄,是一种逃避现实、解脱困境的自我幻想。

一、加强沟通教育

沟通的目的是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日后走上独立生活时能尽快适应环境、避免滋生孤独感打下基础。同时了解青少年的内心想法,从而能更好的引导青少年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二、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是用青少年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法,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懂得死亡带给亲人的痛苦,使得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三、社会适应教育

由于现实生活非常复杂,各种积极与消极、科学与迷信、荣与丑、善于饿多现象同时并存,这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确实难以鉴别。因此,要教育青少年如何面对现实、适应社会、提高鉴别能力,以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误入歧途。

四、挫折与承受教育

通过教育与训练使青少年能够忍受挫折,提高承受能力,以便保持自身个性的完整和心理平衡。

五、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青少年来说是不可言喻的,母亲的素养决了一个家庭的很大部分,特别对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多变的,深受着环境的影响!良好健康的身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帮助青少年度过心理问题显得任重而道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实现,将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带给社会的不仅仅是稳定,而且是繁荣的发展。只要我们积极的进行沟通和善于真心接受,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的同时,一定能够把握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从而能够正确的引导青少年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赞同

x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中发[2004]8号文件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培养和教育好青少年,引导其健康成长,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其意义十分深远。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留意我们的身边,你会发现道德缺失、行为失范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勇于表现自我”;“酷”是他们典型的存在话语,“酷”代表时尚、前卫、判逆、另类、冷漠、刺激、好玩;他们蔑视一切既成规范和约束,他们是独立自由的玩“酷”,有的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由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各种因素不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影响下,当前青少年的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使不少青少年在与同学交往、与家长相处、学业压力、性的发育及自我形象的建立等方面,不敢面对日益增多的挑战,从而产生了诸多偏差行为和偏差心理,比如:逃学、离家出走、中途辍学、吸烟、酗酒、偷窃、自卑、冷漠、孤独、烦恼、甚至自杀等。加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不断走向  “三位异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使重新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变得更加重要。
  一:社会因素
1.1 社会文化的多元冲突
文化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文化使人们了解前人的经验,向人们传授行为的价值标准和规范,使人知道如何建构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如何分辨好坏善恶,知道对人对己应持什么态度,所以,在青少年正处于日益广大的生活范围的人际交往中吸取社会文化营养和寻找行为价值规范与榜样,建立各种思想观念的时期,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推进,当我们刚刚从沉睡的传统中苏醒,还未真正看清“现代化”为何物时,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伴着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涌入中国,冲击着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因而,当前青少年正面临着同一时空下多种文化特质并存交织的状况,这也成为了影响我国当前青少年价值选择的主要动力源。
  其实人们现实生活的法律、道德、艺术、教育乃至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功利活动,都仰赖于人们现实的价值选择。然而,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多元文化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并存,给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政治、经济和道德行为也失去了唯一的解释标准。青年赖以解释自己行为的文化根基发生了分裂,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如果说这种价值选择的迷茫,在过去主要表现为选择机会的匮乏,那么现在却是选择尺度的遗失。青年尚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而选择尺度的遗失,使他们只能“跟着感觉走”—商业快餐文化全方位占据无孔不入的媒体,以数量上的“主流”吸引他们并掀起潮流。而潮流的破坏性对青少年简直太大了。影视歌剧塑造了好斗、张狂、肆无忌弹的古惑仔形象,血腥、冷酷、杀戮的西部牛仔掠夺者(似乎也是强者)形象,还有种族主义、桀骜不驯、快餐爱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这种“潮流”直接冲击着我国的主导文化,而同时我们富有吸引力的健康的文化产品却少得可怜-结果导致青少年很容易在语言、价值、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上被商业化的大众文化所异化。因而,在多元化文化浪潮中,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继的新文化系统变得十分重要。
1.2 网络文化、虚拟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也已广泛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青少年学生是上网主体人群,而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对其的积极影响大,消极影响也大。面对爆炸的信息,青少年,困惑迷茫,无所适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心理偏差和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构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其人格分裂。这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人格、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社区教育平台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时期,由于特殊的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等因素,社区的环境氛围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特别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单单在儿童上学和回家的路途上,他们受的思想教育,就比在学校里呆几个小时所受的教育都要强烈、鲜明得多。”这是由于社区环境首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就在于这些思想是包含在形象里,包含在生活的各种画面和现实中的。”当然,社区还具有因素复杂和交往自由等特点,这在一方面促使青少年在适应社区生活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角色,但同时,社区复杂的环境,非正式群体交往的自由频繁,特别是由于社区管理的相对松散所造成的一些消极文化因素的顽强表现,会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现代家庭的教育和控制功能的缺位
  家庭是一个人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是一个人成长的开端。青年在独立生活之前,多数时间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印在青年的心灵上,家庭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文化氛围都会影响青少年个体未来的生活,塑造着个体的人格。家庭在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代替的。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文明程度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然而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大多数的家庭变了模样,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关心不够或者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看考分高低,而忽视品格素质教育;有的父母由于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只顾工作与挣钱,而无暇关心孩子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外出经商和打工,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却只将关心局限于物质满足;有的父母或其家庭成员自身修养很差或行为不轨,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只是一味抱怨社会风气不好,而放弃家庭对子女的管束责任;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异,青少年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这就很难为其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没有牵引与指导,没有沟通与理解,也不可避免身处同辈群体的竞争中,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其实很孤独。所以,他们会沉迷于商业化的感官刺激或逃离家庭、沉湎于虚构的网络社会中,暂时沉醉与麻痹或者释放内心郁闷与渴望,渐渐地就认同了那些虚幻影像及附着于影像的意义。当前家庭的教育和控制功能和日益削弱,家庭没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认知世界和生活,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因素-现代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缺失。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家庭是支撑青少年社会化成长的一条腿,那么学校就是另外一条腿。然而,面对社会变迁中的青年种种行为失范的现象,使人不得不反思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学校教育对升学与“文化”成绩孜孜以求,忽略了对青少年成长进行全面发展的引导,这本身就是教育的异化。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显得滞后与低效。在现实中,学校德育被人们作为维护学校稳定,统一学生思想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来看(当然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其社会层面的实际效用或者说对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其本身所具有的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学生的终极追求的人文关怀价值重视不够。所以学校德育的研究和实践常常流于一种工具理性层面,在许多时候,德育成了一种异于受教育者内在需要的外在灌输,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人生、建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德育应有的深刻的终极性的价值与意义被忽视了,从而使德育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模式都很难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难以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强烈共鸣,导致实际收效不理想。另外,加上有的学校文化生活单调,课余生活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这样学校给了青少年苦涩的压力与束缚,激起了他们最直接的“反抗”与叛逆心理,精神的重荷通过异化的形象来释放,从而产生偏差心理和偏差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压制与放纵都是不可取的,但更不可取的是学校不能从他们的教育对象的异化行为中得到任何启示,他们采取“不作为”,既符合“自由”的时代潮流,也回避了“管束”的风险。部分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水平较低,校风学风较差,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现象悄然成风,这足见我们学校教育的软弱与乏力。
  四:青少年自身的身心特点是引发行为偏差的重要根源
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要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部分青年把“自我”等同于“自我意识”,凡事强调个体本位,崇尚自我,忽视他人,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面对当前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无所适从的青少年,由于其独特的心理特征(青年的反传统性、反权威性及对一切标准的鄙视、拒绝、挑衅),更促使他们酗酒、逃学、辍学,以至飞向如网络这样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天空”,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另外,由于青少年体力充沛、反应敏捷、欲望强烈、喜欢幻想、善于模仿、善于尝试新东西,这一切都被商业化的大众文化利用,他们以刺激青少年消费为目的,投其所“好”,不负责任地创造出各种危险的形象,虚构另类新潮的生活方式。影视剧中,不论古惑仔还是西部牛仔,往往都是年轻、好勇、精力充沛、攻城略地的角色,极富诱惑力的另类爱情穿插其中。成天面对“同辈人”如此潇洒的活法,青少年会情不自禁地去模仿,去追求,去趋从于虚幻的影像,往往把他们所看到的影像世界当作真正的现实生活本身,长期下去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对世界、社会、生活的错误理解,而当他们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困境人际关系时,就会采取错误的行动,导致行为失范或道德失范。
   五:解决对策
5.1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日益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一定的社会需要以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为基准,对其它规范和价值观念干涉予以“整合”,这是符合社会文化积累需要的选择。由于青年文化总存在程度不同的“偏离”主导价值的倾向,故社会就须运用各种手段、力量对青年文化进行整合、吸纳与调控。因此政府要通过贯彻扶持先进文化的政策,倡导人文精神,把握好文化选择的方向;健全文化法规,加强文化管理的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文化批评的作用,积极占领互联网阵地,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发布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有利的科技文化思想观念等信息;强化社会主导型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指导。要形成一个良好机制,激励大众文化的制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位和人文精神,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承载起扬善抑恶、赞美贬丑、扶正祛邪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当然人文环境的优化构筑,单靠某一手段某类力量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坚持通过综合运用道德教化、严格法治(包括制度、纪律)及经济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来调节社会风气,张扬社会中善良的风尚习俗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社会中的邪恶力量,从而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的环境因素得到良性扩张。
5.2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顺潮流而进。首先,教育应该以“树人” 为本,以促进青少年成功社会化为目的,应是全面的教育,是对青少年身心成长全面的关怀与指导。面对多元文化环境以及网络社会,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他们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帮助青少年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提高选择能力。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和复杂的信息环境的首要措施。其次,在教育的方法与方式上要改变生硬的训斥,命令式的老做法,父母与学校,都要放弃“权威”(当然不是“不作为”),而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青少年,努力去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关注、鼓励、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
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求学校善于利用各类环境系统中的积极因素,组合各种正面的影响而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强调学校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校应主动深化学校自身的内部建设,创设良好的教育主体环境,如以校园的优势,传播先进的文化并辐射影响社会。另外,家庭要增强对子女的教育和控制功能,家庭教育要从“粗放式”进入“ 精耕细作式”,不能“听其自然”地放手。家长需从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两方面同时努力,合理安排经济生活,创设和谐的家庭生活,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追求健康和精神情趣,杜绝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进一步开拓和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5.3  综合治理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
  总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靠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要树文明之风,大力搞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从制度上、文化上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充实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建立民主的家庭关系,改善家长培养子女的目标和方法;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整合传统伦理资源,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办好工读教育,重视媒体外界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做好思想预防工作;青少年自身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进行经常性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只有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对青少年加强引导和教育,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出一片明净的天空。

【篇二】建党青年成长

作文分析:疫情之下的青年成长
作者:吴庆龄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33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新春,武汉不吵,不堵车。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热闹像被病毒藏起来了。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每一种爱都刻尽武汉的心脏。他们不顾生命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把武汉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武汉。别怕,再等一等。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下这一班,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等过早抢不到最爱的那碗热干面,我们可以笑着飙一句“我信了你的邪”。武汉,我们等你。也请你们,等等武汉。

        经过70多天的苦战与坚守,4月8日,武汉终于迎来“重启”,迎来新生。受到疫情影响的同学们,此次经历对你未来的成长有何影响?你有何感想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分析:本次作文的材料引用一段饱含深情的现代诗歌,给出明确的任务:此次经历对你未来的成长有何影响,你有何感想和认识。这就是审题的重心。写文章时,扣住经历疫情之后的感想和认识,要真实动人的疫情生活感受,但更要有认识!如果单纯只介绍“疫情”形势或情况,没有自己感想和认识,可视为偏题。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青年学子,所以文章里要有“我们青年”的参与,要谈到对自己“未来成长”的认识,要彰显青春本色的观点。在这个框架下,立意相当广泛,如: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珍惜幸福美好生活;致敬英雄;患难见真情;新型传染病前,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养成健康生活饮食习惯等等。

        范文: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湖北一考生

        庚子年初起愁云,万里徘徊凝江城。武汉疫情动八荒,五湖四海伸援手。疫情如同放大镜,曝光了不足与缺陷,亦呈现了大喜和大美,让我们在这场特殊的“成人礼”中,有所思考,有所感动。于我而言,我习得的成长箴言便是:做修行者,担当者,莫为等待者,盲目者,犹豫者,畏难者。

【篇三】建党青年成长

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叶楠

【期刊名称】《华章》

【年(卷),期】2011(000)033

【摘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要使我们党的伟大事业能够不断的继往开来,就必须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总页数】2页(18-19)

【关键词】青年;心声;成长;创业

【作者】叶楠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呈贡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倾听青年心声 引领青年成长——际华三五三四公司团委举办青年座谈会 [J], 乔美云

2.支持青少外出务工与鼓励青年回乡创业 [J], 王连弟

3.“成长连环画”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 [J], 王桂礼

4.倾听学生心声 关注学生成长 [J], 黎细兰

5.倾听孩子心声见证共同成长 [J], 徐友清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推荐访问:建党 三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