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的评课稿1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听曹萌老师的《年月日》一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月日》评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年月日》的评课稿1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听曹萌老师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曹老师首先通过播放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的照片,提出问题:“你知道世博会的开幕式是那一天?”学生回答后直接揭示课题,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收集了丰富的事实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儿歌记忆一年中大月和小月的方法,以及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曹老师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现象,去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今天的评优课,我认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不愿下课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年月日》的评课稿2
胜利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在认知领域做文章,而应在儿童发展的全方位上下工夫,特别是在情意领域努力去发展儿童的素质。本节课的教学,试图运用多种手段,多方面激发同学的情趣,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一、积极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
本课的情境创设主要包括:
1、生活情境的导入:课一开始,罗老师利用奥运会揭题,再找一找自身认为重要的日子,利用同学非常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一开始就充溢的好奇,有学习的欲望。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是非常有利于同学接受。
2、问题情境的探究:高而可攀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同学好奇心、求知欲的源泉。本课从同学观察年历片后直接抛出问题:通过自身的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欲想通过同学对发现信息的整理,再次观察整理好的信息,有何发现,从而引出对本课重点内容大、小月的学习。但是由于高估了同学整理信息的能力,课上,有些重点问题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对于同学探究活动的要求不够清晰,导致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没能完成课前预设的目标,即在一定量的时间内,用表格的形式将12月份按天数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观察,进入对大、小月的学习。可能在探究大、小月的分类上,过于理想化和复杂化,可以让同学通过观察,直接进行分类,然后再在分好类的基础上学习大月、小月以和特殊月的天数,这样可以,比较符合同学的学习,因为他们已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课上的学习,只要将他们以前的零碎的知识碎片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让它们逐渐系统化。由于这一环节的处置不当,导致后面比较精彩的练习题没能在宽松的时间内让同学尽情地发挥。由此,本可以让同学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要机智地处置非预设、新生成的课堂问题,让我们在变化的课堂上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让它放射出异样的光彩!自身在此过程中,也能让自身成为一名激发同学情趣的高手。
3、游戏情境的巩固:本课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一系列游戏环节,如让同学说说“你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小月”以和教师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由男生站起来,是小月由女生站起来,谁站错或站慢就算输了,用这两个小游戏来巩固刚学完的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知识。在这些游戏中,同学不只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对学习充溢的无限的兴趣。
二、适当的褒奖激发。
在课上,应该十分注重对同学的回答和学习探索活动的充沛肯定评价。一些简短、确凿的赞许,可以让同学获得愉悦和胜利后的精神满足,成为同学学习行为输出后的正向反馈,又能强化同学的学习动机。在课上,我们虽然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的语言评价,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应该用更丰富的语言来关注同学的细节,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学习被他人肯定的美好感受,从内心呼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能获得预期的充沛而又和谐的发展。
《年月日》的评课稿3
我听了陈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堂课。整节课,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激情饱满,学生参与积极,通过师生互动,陈老师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听完这节课后,有很大的收获,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课堂常规,组织教学扎实有效。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孩子举手发言时候笔直的小手以及很好的倾听习惯。因为有了很好的课堂常规,就使得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二、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陈老师应用情景图片和年历卡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设计巧妙,层次分明。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就有必要有意识地设计和生活相关的练习和活动,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陈老师的练习设计巧妙,针对性强,强化了学生对年月日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仅练习形式新颖多样,而且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而且设计闯关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了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四、合作讨论恰当
陈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说对的小组大家用掌声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合理
板书设计能突出重点,特别是年、月、日这几个字按着从大到小的字号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年大于月、月大于日,而且印象深刻记忆扎实。突出了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同学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阅读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1)
——年月日评课稿 (菁选3篇)
年月日评课稿1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数学《年月日》感受很多,这节课上的非常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知识讲解清楚。
陈老师对教材能够认真钻研,抓住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并能围绕重点设计教学方案,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点拨探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中。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对教学难点,能够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或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增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整节课都是通过韩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中陈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陈老师还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做到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究。
三、评价及时合理
陈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合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四、板书设计合理
板书设计能突出重点,能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年大于月、月大于日,而且印象深刻记忆扎实。突出了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同学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陈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成功的课,使我受益非浅,也带给我一些思考:怎样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怎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课堂。
年月日评课稿2
《年月日》是小学阶段“量与计量”知识板块中的一节概念课,谭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特殊月。利用多种方法识记大月和小。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当天的情景让学生记下这个特别的日子和时间。并从生活中说出自己知道的年份和日子,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引出了新课年月日。
2、在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充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年历卡,在学生观察发现,找出大月、小月和2月特殊月份,突破了本课的重点。由于年月日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谭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其中谢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年历卡反复的标出大月和小月,,拳头法等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识记方法,给学生识记的时间。
3、在教学中,教师能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月日评课稿3
胜利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在认知领域做文章,而应在儿童发展的全方位上下工夫,特别是在情意领域努力去发展儿童的素质。本节课的教学,试图运用多种手段,多方面激发同学的情趣,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一、积极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
本课的情境创设主要包括:
1、生活情境的导入:课一开始,罗老师利用奥运会揭题,再找一找自身认为重要的日子,利用同学非常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一开始就充溢的好奇,有学习的欲望。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是非常有利于同学接受。
2、问题情境的探究:高而可攀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同学好奇心、求知欲的"源泉。本课从同学观察年历片后直接抛出问题:通过自身的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欲想通过同学对发现信息的整理,再次观察整理好的信息,有何发现,从而引出对本课重点内容大、小月的学习。但是由于高估了同学整理信息的能力,课上,有些重点问题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对于同学探究活动的要求不够清晰,导致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没能完成课前预设的目标,即在一定量的时间内,用表格的形式将12月份按天数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观察,进入对大、小月的学习。可能在探究大、小月的分类上,过于理想化和复杂化,可以让同学通过观察,直接进行分类,然后再在分好类的基础上学习大月、小月以和特殊月的天数,这样可以,比较符合同学的学习,因为他们已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课上的学习,只要将他们以前的零碎的知识碎片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让它们逐渐系统化。由于这一环节的处置不当,导致后面比较精彩的练习题没能在宽松的时间内让同学尽情地发挥。由此,本可以让同学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要机智地处置非预设、新生成的课堂问题,让我们在变化的课堂上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让它放射出异样的光彩!自身在此过程中,也能让自身成为一名激发同学情趣的高手。
3、游戏情境的巩固:本课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一系列游戏环节,如让同学说说“你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小月”以和教师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由男生站起来,是小月由女生站起来,谁站错或站慢就算输了,用这两个小游戏来巩固刚学完的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知识。在这些游戏中,同学不只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对学习充溢的无限的兴趣。
二、适当的褒奖激发。
在课上,应该十分注重对同学的回答和学习探索活动的充沛肯定评价。一些简短、确凿的赞许,可以让同学获得愉悦和胜利后的精神满足,成为同学学习行为输出后的正向反馈,又能强化同学的学习动机。在课上,我们虽然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的语言评价,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应该用更丰富的语言来关注同学的细节,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学习被他人肯定的美好感受,从内心呼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能获得预期的充沛而又和谐的发展。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2)
——小学数学《年月日》评课稿 (菁选3篇)
小学数学《年月日》评课稿1
一、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知识讲解清楚。
沈老师对教材能够认真钻研,抓住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并能围绕重点设计教学方案,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点拨探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中。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对教学难点,能够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或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增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预习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沈老师能将生活材料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预习单中通过买维生素片的事例,生动活泼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将新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对大月、小月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整节课都是通过沈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中罗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罗老师还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做到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究。
四、评价及时合理
沈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合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年月日》评课稿2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联系;大月、小月、*年、闰年的知识;判别*年、闰年的方法。其中判别评闰年的方法是教学难点。马老师,作为一位刚到我校执教三个多月老师,在此次课堂教学评价中能结合我校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难能可贵。下面我也从这五个环节进行简评。
导入部分,马老师用三张图片引出了课题,年月日,初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环节: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在本环节,马老师结合教材设计了四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自学:一、通过填写20XX、20XX年各月的天数认识大月、小月;二、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三、通过填写19XX年到20XX年2月的天数,初步知道*年、闰年;四、判断*年、闰年的方法。孩子们也做到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于知识点较多,因此马老师给与了孩子们12分钟的充分自学时间,让孩子们能静心、尽力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得很好。
做得有点欠缺的是:在整个自学环节,老师对孩子们的指导不够,没有及时的、有目的的对学困生进行指导,没能及时发现问题或与众不同的想法。其实这一点在刚教学完,马老师就已有所察觉,并把这些写在了反思之中。
第二环节:组内交流,合作提高
此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交流为主要学习手段,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孩子们的交流比较热烈,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分享。“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这样,孩子们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交流,做到了集思广益。
欠缺的地方在于:在6分钟的小组交流中只有学生读自己答案的声音,教师没有参与其中进行指导。
第三环节:展示互动,评价激励
此环节,各小组能根据抽签的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情况及时补充、点评,而且也能与同学互动。如第二小组展示拳头记忆法(21:27)、第三小组关于*年、闰年的展示(23:5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堂上孩子们有条不紊的讲解,正体现了马老师*时课堂上对孩子们学习习惯的精心培养;另外在此环节,马老师也能及时抓住时机进行点评(如24:22)。
欠缺的地方:个别组学生的展示、点评声音过小(21:27,24:38),说明孩子们没有放开,个性不够张扬;教师的激励评价有点少,对于学生表现精彩的地方要及时评价(22:08),可以先对前一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而后补充“年月日的儿歌”;在这里,还想说的就是在这一环节,该强调学生记住的,还是要强调,如记忆大小月天数的方法,如*年闰年的判断,可以随机出示个年份让学生判断,比如老师出生的年份等。
第四环节:引导探究,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随即抛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本节课的难点是*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在学生展示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26:35)”为什么是“一般”?可以作为一个拓展的内容,把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
第五环节:练习巩固,达标测评
本节课的达标测评有四道题,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都完成的很好。
最后的“自我总结”部分,孩子们也能积极把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一一盘点。
总之,马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整节课透露着一种扎实、*实、真实的美。美呢,体现在精心设计的流程美,学生有条不紊的讲解美,加上马老师绝不缺乏的那种朴实美。
当然,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本节课我也有一些小建议:
1、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进行巩固练习。如通过小组同学自己的生日来巩固大小月的天数,通过家长的出生年份巩固*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孩子和家长互动,课堂气氛一定活跃,孩子们的兴趣也一定高涨。
2、要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良好品德教育;
3、板书要有针对性。如年月日在书写时可以用字号的大小来表示时间单位的大小;板书时,尽量让学生看到,引起学生的重视;
4、让小组长抽签决定展示内容的做法很好,但需要教师在自学之前交代清楚。
另外还有一些困惑:
1、先做完达标测试题的学生该做什么?(30:21)是该同质核对,还是该等待老师一起核对?达标测评题的检查怎样做较为合理?
2、导学案上写什么?我们要根据教材,设计导学内容,如果把书上的内容搬过去,还不如直接看书来得直观清楚;可是,如果不搬,写什么?在备课时我们就很迷茫,比如说这节课,导学案上的许多内容与书上的重复,那么该如何让教材与导学设计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呢?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批评指正,谢谢!
小学数学《年月日》评课稿3
胜利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在认知领域做文章,而应在儿童发展的全方位上下工夫,特别是在情意领域努力去发展儿童的素质。本节课的教学,试图运用多种手段,多方面激发同学的情趣,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一、积极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
本课的情境创设主要包括:
1、生活情境的导入:课一开始,罗老师利用运动会揭题,再找一找自身认为重要的日子,利用同学非常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一开始就充溢的好奇,有学习的欲望。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是非常有利于同学接受。
2、问题情境的探究:高而可攀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同学好奇心、求知欲的源泉。本课从同学观察年历片后直接抛出问题:通过自身的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欲想通过同学对发现信息的整理,再次观察整理好的信息,有何发现,从而引出对本课重点内容大、小月的学习。但是由于高估了同学整理信息的能力,课上,有些重点问题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对于同学探究活动的要求不够清晰,导致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没能完成课前预设的目标,即在一定量的时间内,用表格的形式将12月份按天数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观察,进入对大、小月的学习。可能在探究大、小月的分类上,过于理想化和复杂化,可以让同学通过观察,直接进行分类,然后再在分好类的基础上学习大月、小月以和特殊月的天数,这样可以,比较符合同学的学习,因为他们已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课上的学习,只要将他们以前的零碎的知识碎片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让它们逐渐系统化。由于这一环节的处置不当,导致后面比较精彩的练习题没能在宽松的时间内让同学尽情地发挥。由此,本可以让同学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要机智地处置非预设、新生成的课堂问题,让我们在变化的课堂上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让它放射出异样的光彩!自身在此过程中,也能让自身成为一名激发同学情趣的高手。
3、游戏情境的巩固:本课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一系列游戏环节,如让同学说说“你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小月”以和教师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由男生站起来,是小月由女生站起来,谁站错或站慢就算输了,用这两个小游戏来巩固刚学完的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知识。在这些游戏中,同学不只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对学习充溢的无限的兴趣。
二、适当的褒奖激发。
在课上,应该十分注重对同学的回答和学习探索活动的充沛肯定评价。一些简短、确凿的赞许,可以让同学获得愉悦和胜利后的精神满足,成为同学学习行为输出后的正向反馈,又能强化同学的学习动机。在课上,我们虽然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的语言评价,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应该用更丰富的语言来关注同学的细节,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学习被他人肯定的美好感受,从内心呼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能获得预期的充沛而又和谐的发展。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3)
——小学数学年月日评课稿
小学数学年月日评课稿1
刚才听了罗老师执教的数学《年月日》感受很多,这节课上的非常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知识讲解清楚。
罗老师对教材能够认真钻研,抓住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并能围绕重点设计教学方案,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点拨探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中。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对教学难点,能够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或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增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运用的.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罗老师能把远教资源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图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年月日的形成的由来教者采用动画形式演示即直观又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扎实。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整节课都是通过韩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说、想、发现探究新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中罗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年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了这一知识。罗老师还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做到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究。
四、评价及时合理
罗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合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合理
板书设计能突出重点,能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年大于月、月大于日,而且印象深刻记忆扎实。突出了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同学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充分想象、猜测、探究和验证。在对大小月天数及*闰年内容教学时,老师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了学生的探究。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多出示些年份每月的天数,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发现每月天数和不同年份二月天数的规律,得出结论。同时在探究*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时,可以让小组同学选择连续的四年,让每位同学选择一题除以4进行计算,然后由组长把小组同学的结果填写在一起观察比较,并交流发现的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碰撞探究的火花,这样做就能避免教师代替学生思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的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也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探索研究”的能力。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4)
——三年级《年月日》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年月日》教学反思1
年月日这节课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孩子们都有看日历的经验,有些家长也教给孩子如何记住大、小月,有些孩子知道*年、闰年的概念等等,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我遵从了合作探究->集体整理->实践应用的总体教学思路来展开教学。
一、取得的成绩
在合作探究环节,具体的思路是先自主观察整理,再对比交流,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发地去寻找不同年份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在学习单的准备上,我设计了20**-2016年10年间的年历,一则考虑这些年份离学生经验较近,而且这10年中会有三次出现闰年的情况,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小组会有1-2名学生出现闰年情况,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其他11个月都一样,却只有2月不一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大月和小月的呈现方式上,我采用了12个数字卡片一字排开再通过上下移动进行分类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先分出大月还是小月,抛开了PPT一般按特定顺序呈现的尴尬,另外一点,也是本节课我最大的一个尝试,就是利用数的排列,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大月或小月中,月份排列的特点。比如7和8月是挨着的,表示连续的大月,其他的大月都不是挨着的",也就是说同一年中没有其他连续的大月了。
另一点,就是在练习完成后,安排了数学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去了解公历历法的由来。在选择数学知识延伸这一环节时,可选的素材有很多,在考虑到知识的难度、趣味性和学生感兴趣程度的基础上,我选择了这一项。在授课中,我也发现,这很好地迎合了学生在最开始时的学习活动中所写下的疑惑,很多孩子会问,为什么公历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通过这个故事,很好地解答了孩子们的疑问,也是本节课前后的一个呼应。
二、存在的不足
这节课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首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不足。本来在学习活动的设计时,我是想让孩子们去找一找年历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考虑到孩子可能会“偏激”地一味找不同点,因此在授课前,我把活动要求换成了找相同点,然而孩子们对相同点的发现还是不好,在指导活动时,我采取的策略时一组一组引导修正,这样效率很低,我想,如果能叫停,再加以引导,可能这个活动的开展会更充分又不耽误太多的时间。因为我认为这个环节的讨论必须充分而且全员参与,所以即使在知道超时的情况下,也没有中途叫停,导致了后边的延伸知识的环节在课堂时间没有真正讲完,占用了一点课余时间,这是很遗憾的。
其次,课堂知识的容量偏小。在听完了全组老师的课之后,我深觉自己的课容量偏小。最开始我们讨论是要将有关闰年的知识也讲完的。然而通过听课和自己试讲,我发现,这样做,在我的班里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勉强做,也可能会导致重难点哪个也突破不了。所以临时大改了教学设计,将闰年的知识定为知道这个概念、会从二月去判断*年、闰年,从而更大的力度去突破大月、小月的重难点。不过这样做,就像前边提到的,课的容量偏小了,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介绍也不够全面。
练习的设计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发现时间即将来不及,所以在练习处理上有些仓促了,没有很好地体现设计意图,即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
对学生缺少激励性评价。在整堂课中,学生发言还是很多的,但我的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只从正确与否、完整与否的角度予以评价,我觉得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够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教学设计能力。我觉得这方面的锻炼还是很有限的,计划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多观察学生、多研究教材教参、多观摩优秀课拓展教学思路的角度来加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2、提高应变能力。无论*时上课,还是公开课,学生总会出现很多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储备对突发状况的处理经验,积累教学机智。*时应该做到面对学生心要细,及时做笔记的习惯。
3、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态。曾经被批评语言不够儿童化,孩子们听不懂,于是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改自己的这个习惯,多与学生沟通多聊天;也被批评亲和力不够,所以我有意识地放松自己上课的状态,尽量微笑上课。但对于激励性评价这一方面,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这一点自己现在也没有特别有效地改进措施,有待进一步寻找、尝试、发掘。
三年级《年月日》教学反思2
《年月日》相关知识点碎而多,又大都属于常识性知识,没有太大的探究空间,因此教学时选择让学生预习自学。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年当中有几个月是大月,几个月是小月?初步了解*年和闰年,
设计这节课时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提问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设置预习卡片,任务清晰到位。
课前发给每个孩子预习卡片,注明其任务。
任务一:[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任务二:[查一查]看书本76~77页的年历,看看每个月的天数,圈一圈,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任务三:[理一理]关于《年月日》,哪些知识需要我们去记呢?用图、表格或者其他的数学方法,把这些知识整理,争取让所有同学一眼看明白。正因为有清晰的任务设置,学生汇报时是以形式多样、相对完整、表达简洁的预习成果进行展示。
2.重视学生交流,知识点趋向完整。
预习过程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都很有收获,会有分享的愿望;但独立学习又难免有遗漏或者错误,需要在交流中补充与改进。从教学现场可见,这样的过程绝不是形式,伙伴之间的交流都是那么投入与顶真。
3.教师顺势引导,兼顾完善与释疑。
(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网络,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鼓励学生质疑,应需提供学习材料。当黑板上呈现完整年月日知识结构图时,老师提出“在学习中有碰到不明白的,都可以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帮助我们解答,谁有问题要提的?”让学生进行质疑提问。
4.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
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整堂课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突出关注了“如何分享”“如何倾听”“如何交流”“如何表达”“如何质疑”等等方面的指导与培养,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三年级《年月日》教学反思3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
20**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在本节课中,有的年历表大月最后一行制作时为了美观,将两个数字用隔开,影响了孩子的判断,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5)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反思1
《年月日》这课是人教版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之后,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也有生活经验。在杭州参加“千人万课”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时,全国名师刘德武上了这样一堂课。听了这课,我感触很多,于是我想尝试着学习刘老师这样,上了这一节《年月日》。
教学这课时,我采用了课前让学生先自己学习例题,课堂上提出问题,这样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因此,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堂上,我先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把已懂的知识提出问题。如:1年=12月,可以提问,也可以提问“12个月=()年?”接着,同桌相互提问考对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每个同学觉得考别人,很有成功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后,四人小组学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的环节很有必要,孩子们也提出了很多好问题。如:为什么要分大月和小月?为什么每4年有一个闰年,3个*年呢?直到下课,老师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只是告诉了寻找答案的方法。
当我上完这节课,我们组的老师也很震撼。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没怎么讲授,但学习效果很好,学生十分投入,学得主动。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有些出乎意料。从这节课的教学来说,老师没有知识的讲解,只教给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有所思考后才能提出问题,学习必须主动,才能提出问题,才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没有老师枯燥的反复讲解,面对这么多的知识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想方设法地考同桌,孩子们很有成功感和幸福感,他们也喜欢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对我个人来说,通过去模仿名师上这样一节课,让我明白:名师的这一堂课,主要是传递一种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要考虑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讲解,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乃至终身学习都有一定作用;让孩子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反思2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反思3
《年月日》这样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但比较生活化。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我结合上《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本课我分四层组织学生学习的:
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值得自己记住的日子,引出课题。
二、观察年历卡,主动探索年,月,日的知识。
三、巩固拓展,推向生活。
四、作业练习,整节课以探索为基础,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氛围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乐趣。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留给学生探索空间。
让学生统计年历卡,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探索,把他们拉进探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的活动。教师转换了角色,只为孩子投身自主探索营照宽松和谐的场地和服务。
二、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空间,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和四年一闰年的规律,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更多知识,扩大知识面,因此,我提供了电子年历卡,宇宙运行的光碟等把抽象的变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学到了有关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
三、重视拓宽,增强情感体验。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数学生活化”,所以我在第三层的教学中设计了生活中一些有关年月日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应用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总之,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就要优化我们的课堂,创新我们的课堂。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6)
——《年月日》的说课稿 (菁选5篇)
《年月日》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认识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年、月、日》的知识内容。
2、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把学生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
一是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基础。
二是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并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个月的天数,引出一年有12个月,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再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凸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规律,并用规律来记忆。
三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0**年全年的天数,想想做做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从年历卡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大月、小月和二月及每个月的天数。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知道20**年全年有365天。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3)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相互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
二、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想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小小特别高兴,因为明天是他的生日。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自己的生日。让学生拿出年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你对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了解呢?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由生活实际引入新知,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一种需要学习的迫切感。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年月日
1、请已经找到生日的同学圈出自己的生日。指名学生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2、继续观察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那怎样把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行研究呢?在小组内议一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汇报方法。请同学再进行比较,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最合适?教师小结。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3、认识大月和小月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利用表格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年的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年历卡,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了较为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列表、阅读教科书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第二层次记住大月和小月
1、请同学用彩笔给表格图色。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参与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交流。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和小月,则由教师讲解。指名用拳头数一数。
2、说自己的生日在大月还是小月。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表格里的大月、小月涂上不同的颜色,目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排列规律记忆哪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2、想做做第2题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和纪念日吗?学生回答,并适时地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
3、计算全年的天数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既让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不但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还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发思,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课堂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用上,我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流,通过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的合理运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年月日》的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年月日》。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白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
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2、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相信自己的学生,别以为他做不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我开始就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年历卡查阅有资料等,然后投影出示要求:
(1)思考:除了前面我们学的时、分、秒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各自的含义及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然后由一人执笔用表格或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
这样就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然后再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问,本小组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帮助解答,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
3、系统整理,归纳概括
(1)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张自己整理的表格,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修改、评价,并大力表扬、鼓励给老师提意见的学生,使学生放开胆子畅所欲言。这样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我再准确的语言概括本课所学的时间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等。随后课件出示如下题目:
①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 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及记忆方法。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看书质疑,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
4、深化练习,拓展提高
(1)重点练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比较难的是对闰年的判断。针对难点我先用课件显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让学生快速判断*年和闰年。之后用红色显示闰年的几个年份,引导学生“用4除”来判断闰年的方法。这是一般的方法,公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来判断是否是闰年,并告诉学生,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行。
(2)发展练习: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根据学生发言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在某一个月中,都有谁过生日?其中两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5、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按照老师板书的年、月、日给填写关系。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年月日》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章“年、月、日”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小学阶段接触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在本单元以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小的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后,学生将会把它们用于实际生活,小学阶段不要求对时间进行再拓展。因此此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本课,学生将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特殊月、*年、闰年的知识及其判断方法。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判断每个月以及*年、闰年天数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经历动手操作,搜索资料,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提高观察、判断、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突出重点:采取大月歌和左拳记忆法,把抽象的知识概括成有趣的顺口溜与点拳头。简单,学生易于接受。
突破难点:*年、闰年的判定方法是本课难点,必须让学生独立去观察、猜想、归纳,才能顺利内化成自身的知识。
5、学情分析
在低年级,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接触了离他们生活较远的时间单位,如年、月。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越来越多地积累关于较大的时间单位感性知识,“六一”儿童节、每年的生日、元旦、国庆、植树节等让孩子建立年月日的初步时间观念。这些知识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此课的基础。“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较为繁多。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出现混乱。
二、说教法
(一)教学指导思想
1、“开放观察研究”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新课标理念之下,教师应扮演主导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所思考,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教法上,我是采用“开放观察研究”的方式进行,放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教育素材。通过对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年历进行观察、统计、思考、总结,同时在学校生活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数学交流与数学表达的能力。新课标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具有浓厚现实意义的年历入手,本章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前调查成果”建立“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年、闰年、大月、小月、特殊月、判定大小月的方法、判定*年闰年的方法等等的知识使本课知识密度相对较大。本课在知识连贯性方面稍微欠缺。与单位“时“的联系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显得并不紧密。所以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处理上我采用观察研究方式,唤醒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同时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形成新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3、动画、游戏、比赛多种形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运用多种形式调节课堂气氛很重要。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动画、游戏和比赛,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规律的运用,加深印象。
(二)教学准备
1、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家里和亲戚朋友家里的年历,找出其中连续四年,观察数据并完成“课前调查成果”纸。
2、教具:年历卡、PPT幻灯片。
三、说学法
课前,学生搜寻资料、观察、概括、对比、思考,把生活的数学进行归纳、总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课上孩子以儿歌和游戏为桥梁,把客观规律内化成为自身知识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后,大月歌、左拳记忆法等作为知识的载体,将帮助学生解决来自生活和学习的诸多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连续四年的"年历,完成“课前调查成果”。
学生手中的“课前调查成果”如下
年份天数
1月31
2月28/29
3月31
4月30
5月31
6月30
7月31
8月31
9月30
10月31
11月30
12月31
全年365/366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一个月有多少天?
3、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
4、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课堂教学环节
(一)汇报课前调查结果
同学们,在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年历,观察连续4年的年历中的天数。同学们的结果怎样?有什么发现?下面请一个同学来把他的调查结果汇报出来。
学生汇报如:
1、一年有12个月。
2、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30天,还有29天和28天。
3、有31天的月份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0天的月份是四、六、九、十一月,有28天或29天的月份是二月。
4、二月有28天或29天。
有的年份全年365天,有的366天。
(二)学习新知
1、月份和年份
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小月”。对于天数会改变的、最特殊的二月,我们称它为“特殊月”。(边板书大月、小月、特殊月)
二月如此与众不同,这里面一定藏着小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请数学小博士为我们解释清楚。
PPT幻灯片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动画,并响起数学小博士的声音:“地球总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年。这样,每四年就与标准时间相隔将近一天。人们就在这一年的二月份多加一天。就是366日了,这样的年份我们称为闰年”
2、月份的记忆方法。
要记住大月和小月,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思考两分钟后提问)
学生介绍自己记忆的方法,可能是单双数记法、大月歌记法、左拳记忆法等等,只要符合规律,都予以肯定。
①单双数记忆法:七月以前单月是大月,八以后双月是大月.
②大月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③左拳记忆法:从拳头边沿开始数,凸起来的地方是大月,每个月31天。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每个月30天。二月除外。
3、读一读、赛一赛
①全班同学用左拳记忆法一起边做边念。
②比赛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熟练最响亮。
③全班同学读大月歌,且考考哪个小组记得最牢。
④数学活动。活动要求:当老师说月份数,是大月时全班男生起立,是小月时全班女生起立。老师依次说出三月、十一月、七月、九月、六月、八月、一月、十二月,二月。
4、判断*年和闰年
我们已经学会辨别大月和小月的方法。那么,*年和闰年又怎样区分呢?
我们仔细想想,闰年就是当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所以,我们只需要看二月份的天数,就可以判断出那一年是*年还是闰年了。请翻开书本49页“做一做”,把闰年圈出来。观察闰年的年份数字,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如下:
①每四年就出现一个闰年。
②都是双数。
③都是4的整倍数。
总结规律:把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我们用发现的规律,猜一猜2004年之后的下一个闰年。(****)把它除以4检验一下。再找出****年的年历检验一下。
5、练习反馈,引出疑问: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1864年、1963年、****年、1900年是*年还是闰年。
6、*年闰年判定的补充规定。
1900÷4=475没有余数,可是它是*年,为什么呢?请听数学小博士的解释。
PPT幻灯片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动画,并响起数学小博士的声音: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加了44分56秒。看起来误差很小,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多算了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判断题①五月是大月。()
②十一月是大月。()
③2019年是*年。()
④****年的二月有29天。()
⑤2053年的一月有31天。()
(四)全班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年月日》的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年、月、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相互关系,介绍大月、小月、*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材力求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需求,我制定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初步会判断*年、闰年。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操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掌握它们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卡片、表格、计算器等。
二、说教法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年历,引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交流、概括、总结,并应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上,我让学生观察、体验、质疑、讨论、概括、总结、实践运用,用这些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判断等多种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猜谜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数学博士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能猜得着吗?请注意听: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估计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并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大家通过年历认识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猜谜语导入新课,直观形象,过度自然,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合作交流,自主创新。
在这一方面,我又分五个小节来实施。
1、合作观察、自主探索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年历卡(年历卡为1997年至2008年各年的),学生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合作交流,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卡片内容。(可以用计算器)
卡片内容:
(1)、我们小组观察的年份是___________年。
(2)、这一年有__________月,其中
有的月是______天,这样的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共____个月。
有的月是______天,这样的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共____个月。
有的月是______天,这样的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共____个月。
这年一共有多少天?
学生合作完成后我请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
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的发现了:(板书)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的是28天,相对应的那一年是365天,有的是29天,那一年366天(板书28天、29天、365天、366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
(设计意图: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的让学生合作观察、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亲身体验,开拓创新
在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我提出要求:要想和12个月宝宝交朋友,首先要记住它们,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吗?当学生提到书上介绍的拳记法时,课件及时引导学生共同观察:(课件)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都是小月。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亲身体验这个规律,并与邻桌互相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读读教材上的歌谣,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具有个性化的歌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发现规律、突破难点。
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二月月历卡,发现二月份的天数只有两种情况,一种28天,一种29天,然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年、闰年)。
也就是说判断*年、闰年是由2月份的天数决定的,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1997—2008年2月的月历卡并统计天数,四人小组里完成表格的内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表格如下:(略)
学生通过统计各年份2月的天数,发现每4年总有一个闰年!闰年和4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计算器计算年份与4的倍数关系吗?通过计算,
学生自主发现了: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一般是闰年(贴纸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规律性,学生通过观察、借助计算器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充分探索,发现规律,达到自主建构新知的目的。)
4、扩展延伸
学生的求知欲是旺盛的,他们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出现*年、闰年呢?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我出示了*年、闰年的来历这课外知识点,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自然分册)《*青少年百科全书》(自然分册)等。
(设计意图:从而达到了课外延伸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巧设疑点
接着我让学生完成一组练习(课件),在学生回答1900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时,我告诉他你判断是错误的,这时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开始和老师争论起来。这时我出示1900年二月月历卡求证,1900年二月的确只有28天,这样一个巧妙的矛盾设置,瞬间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我让数学博士带领同学们去了解原因。(课件)通过数学博士点拨,让学生认识到1900年确实不是闰年。(贴纸条: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除以400能整除的才是闰年。)
这一小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判断整百年是*年还是闰年而设计的。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适当的质疑给学生思维上的振憾,同时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
(三)精心设练,乐中求实。
为了巩固与发展前面的新知,按照新课标理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这个环节里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设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练习:
1、一年中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小月有()个。
2、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3、5月的最后一天是()日。11月的最后一天是()日。
4、4月和5月共()天。
(本次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
第二个层次是深化练习:
小冬满16岁的时候,只过了4个生日。他的生日是()月()日。
这年是*年还是闰年?
(这次的练习可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第三个层次是拓展练习:
1992年2月13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一年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
1、爷爷的生日是()月()日。
2、爷爷这一年是()岁。
3、爷爷过第十七个生日时是()岁。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也有利于不同层面学生的知识掌握。)
(四)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五)课后作业: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办一份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本作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启发他们要学会珍惜美好的光阴,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简明突出了本课的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使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附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31天
(四、六、九、十一)小月30天
*年(365天)2月28天
闰年(366天)2月29天
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能整除400的才是闰年。
《年月日》的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
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
4、计算*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下*年、闰年的规定
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下*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所以在认识了*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年19**年19**年
20**年18**年20**年
闰年*年
()()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年()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7)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1
一、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大家能在今年的年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吗?(能)
教学意图:从找自己的生日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抛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揭示课题
年月日和以前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三)分组探究
1.课件出示大量不同年份的年历
(1)出示大量的年历,讨论得出只要抽取部分年历来研究分析。
(2)讨论:从10张不同年份的年历,取怎样的5个年份来研究?
2.请组长负责选出5个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年份。
3.从这5张年历中,能很快找到有关年月日的规律性知识吗?
4.观察表格,完成这张表格需要做哪些事情呢?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通过分工能快速地完成这张表格。
5.学生分组探索,完成表格。教师巡视引导,及时了解小组研究情况。
6.汇报,交流,统一意见,适时板书:
1年有12个月;
1、3、5、7、8、10、12每月有31天——大月;
4、6、9、11每月有30天——小月;
2月有些年份是28天,有些年份是29天。
7.*闰年的判断方法
从资料回到连续12个年份2月天数与*闰年规律的表格。
提问:根据四年一闰这一规律,请你推断出下一个闰年是哪个年份?
如果随意告诉你一个年份,比如1949年,除了查年历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是*年还是闰年呢?
提问:1900年是*年还是闰年?(生:闰年)有不同意见吗?从除以4的方法看是闰年,我们来看这年的2月份,唉!只有28天,应该是*年。为什么这个除以4的方法对判断1900年不灵验了呢?再来看一段科学资料。(同时板书: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8.参照板书,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教学意图:“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应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者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了该环节,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概括、判断、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创造,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四)应用练习
1.下面哪一个与众不同?
(1)3月、5月、7月、9月;
(2)2006年2月、2007年2月、2008年2月、2009年2月;
(3)1900年、2000年、2100年、2200年。
2.是真是假?
教学意图: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原则。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流等方法掌握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及时组织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意图:总结知识,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寻找自己在这节课上的闪光点和不足,提高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课后反思
“年月日”是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法的选择不能是呈现现成的知识,而要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通过眼看、耳听、手动、脑思去探索新知,学会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让学生经历抽样观察、分析推理、简单归纳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在体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主动质疑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结论的获得,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在课堂上,要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的交往中缩小了彼此的距离,也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第三,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学生有能力自己知道的,无需教师再费口舌;学生有能力自己观察、发现的规律,无需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在该课中,我们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对于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确是无穷的。正如有人说:“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到的.
《年月日》的评课稿3篇(扩展8)
——年月日的教学反思
年月日的教学反思1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12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年月日》教学反思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年月日》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推荐访问:年月日 评课 《年月日》评课稿3篇 《年月日》的评课稿1 《年月日》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