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2-12-28 11:55:02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一历史知识点1  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西晋统一南北,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1)公元263年,魏国灭蜀。  (2)西晋建立: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全文完整)

初一历史知识点1

  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西晋统一南北,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1)公元263年,魏国灭蜀。

  (2)西晋建立: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西晋统一南北:公元280年,西晋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

  (4)西晋灭亡: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5)西晋灭亡的原因:西晋*不断向内迁各族征收重税,强迫他们当兵、服徭役,甚至掠卖为奴婢。这激起了内迁各族的反抗。

  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时间: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2)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3)内迁的意义(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民族融合,在历史

  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3、东晋和十六国

  (1)东晋建立: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2)十六国的形成:西晋末年以来的130多年中,各族统治者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历史上把北方15个主要*,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

  (1)过程: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进行决战,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失败。

  (2)前秦失败的原因:

  第一,前秦虽统一了黄河流域,但基础不稳;

  第二,苻坚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战时又临阵惊恐;

  第三,东晋内部团结,计划周密,战术运用得当。

  (3)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此后形成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4)淝水之战中有的关成语,并反映了什么?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都源于淝水之战。这些成语反映了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中由狂妄自大到临阵惊恐的心态,是前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初一历史知识点2

  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隋朝官员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太原)起兵反隋,率部众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

  3。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以人为镜)。

  4。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一历史知识点3

  ①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②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③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教学重点:

  知道宋金是并立的*;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如宋金战争、宋金和议)的能力;

  注意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宋金之间战争的性质。

  挑战自我,体验成功

  1、1115年,在会宁称帝建立金的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耶律德光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郾城大捷B、南宋收复建康C、南宋开始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3、金朝变革女真习俗的主要目的是:

  A、向汉族学习先进文化B、巩固女真贵族统治C、缓和女真和汉族的关系D、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

  4、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飞抗金取胜的原因

  A、抗金是正义斗争,得到人民支持B、南宋统治者对岳飞信任重用C、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D、其他抗战派将领的有力配合

初一历史知识点4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识图鉴真东渡示意图、玄

  奘西行示意图)

  5.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唯才是举;调整赋役制度,减少百姓的劳役负担;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及“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法律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

  部尊称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加强汉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关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初一历史知识点5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识图鉴真东渡示意图、玄

  奘西行示意图)

  5.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唯才是举;调整赋役制度,减少百姓的劳役负担;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及“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法律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

  部尊称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加强汉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关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初一历史知识点6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初一历史知识点7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

  2、距今约年的半坡聚落位于,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饲养,还经常去他们开垦耕地用收割庄稼用加工谷物用等。

  3、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和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饲养、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在这些工具上,这是工具制作技术的又一进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式的。几千年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初一历史知识点8

  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党项族。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因位于北宋的西北方,故称西夏。

  2、宋夏和战:

  西夏*建立后,其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虽然多次取胜,但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衡。

  在北宋中断向西夏的粮食供应后,西夏统治者被迫提出议和。

  1044年双方订立和约:夏对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初一历史知识点9

  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隋朝官员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太原)起兵反隋,率部众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

  3。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以人为镜)。

  4。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一历史知识点10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P27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30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P34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38-39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P41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P43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P43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P43

  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P46-P47

  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阅读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1)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1

  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2.下列远古人类,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3.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制造工具B.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B.埃及C.希腊D.印度

  6.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居民发现于()

  A.北京B.云南C.河南D.陕西

  7.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D.会制造彩陶

初一历史知识点2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这篇关于秦朝中央集权的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是小编精心为同学们准备的,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初一历史知识点3

  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党项族。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因位于北宋的西北方,故称西夏。

  2、宋夏和战:

  西夏*建立后,其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虽然多次取胜,但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衡。

  在北宋中断向西夏的粮食供应后,西夏统治者被迫提出议和。

  1044年双方订立和约:夏对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初一历史知识点4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初一历史知识点5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 和长江

  流域的河姆渡人 。

  2、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省 ,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粟 、蔬菜 、 ,饲养猪狗 、 ,还经常去打渔 、 。他们开垦耕地用磨光的石器的木制的耒耜 、 ,收割庄稼用石刀 、 ,加工谷物用、 等。

  3、磨制石器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 和粟 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7千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 ,河姆渡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 ,饲养狗 、猪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 式的。几千年来, 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初一历史知识点6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识图鉴真东渡示意图、玄

  奘西行示意图)

  5.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唯才是举;调整赋役制度,减少百姓的劳役负担;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及“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法律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

  部尊称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加强汉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关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初一历史知识点7

  一、考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初一历史知识点8

  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2.下列远古人类,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3.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制造工具B.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B.埃及C.希腊D.印度

  6.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居民发现于()

  A.北京B.云南C.河南D.陕西

  7.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D.会制造彩陶

初一历史知识点9

  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党项族。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因位于北宋的西北方,故称西夏。

  2、宋夏和战:

  西夏*建立后,其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虽然多次取胜,但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衡。

  在北宋中断向西夏的粮食供应后,西夏统治者被迫提出议和。

  1044年双方订立和约:夏对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初一历史知识点10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淝水之战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

  妄图一举灭东晋,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将士不愿去卖命,

  前师不忘有教训,人心向背是根本。

  (二)追溯历史三国前,江南落后少人烟,

  土地肥沃无人垦,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各族人民迁江南,

  带去劳力和技术,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修建水利多工程,

  水稻小麦和绿肥,推广粪肥和牛耕。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有个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采用汉制学令律,

  以孝治国,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南朝“冲之”爱科研,数学天文有贡献,

  精确计算圆周率,领先世界近千年。

  著书《缀术》有功绩,计算年时差无几,

  造“千里船”行百里,水碓磨磨面又舂光。

  (二)北朝有个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他写,

  农林牧副渔五业,不误农时抓季节,

  改进技术和方法,农学史上硕果结。

  (三)郦道元写《水经注》,地理学中是专著,

  江河水道为纲目,地形物产与风俗,

  山川城镇与古迹,如诗如画好景物。

  (四)东晋羲之写字行,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尊称他为大“书圣”。

  (五)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六)北朝劈山凿石窟,“云岗”“龙门”最杰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吸收佛教的艺术。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2)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3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汉武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二、稳固大一统的措施:p57 1、北击匈奴:

  时间:公元前127年到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 统帅:卫青和霍去病

  结果: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2、河西设郡屯田:

  汉武帝在河西设郡,兴筑边塞,修筑长城,开通河西走廊。

  3、西南开发:

  西南夷: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如:夜郎、滇国。

  4、东北拓展:

  东胡:如东北地区的乌桓、鲜卑族。

  东汉的盛衰

  一、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因为在原都城长安东面,史称“东汉”。 2、光武帝“柔术”:

  1)多次下令释放或禁杀奴婢 2)废除苛捐杂税 3)提倡节俭 4)整顿吏治。

  3、注重文治:

  1)在洛阳建立皇家图书馆 2)扩大太学的规模 3)在地方兴办郡国学

  4、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位30年里,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二、东汉衰败:p66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

  汉朝的中外交流----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今**天山南北。 2、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

  3、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4、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5、东汉经营西域:明帝时,于73超出使西域。

  二、两汉时期的外交:

  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 金印。

  3、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这是*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4、丝绸之路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今**境内----葱岭(安息)----西亚----欧洲大秦(罗马)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3)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1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原因: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优越。表现: 引进新品种──①从越南引进占城稻②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③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④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⑤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5、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6.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7.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8、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二、 宋代社会风貌

  1、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2

  辉煌的隋唐文化

  1、隋唐时期的建筑特点有: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700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3、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4、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药王”是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6、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生活

  7、隋唐最著名的书法名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后人把颜书和柳书并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 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8、(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9、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10、隋唐时期的乐舞,吸收了西域各族的传统乐舞,著名的有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纂的《霓裳羽衣舞》,舞蹈家有公孙大娘。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3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原因: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优越。表现: 引进新品种──①从越南引进占城稻②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③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④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⑤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5、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6.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7.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8、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二、 宋代社会风貌

  1、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4)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5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1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识图鉴真东渡示意图、玄

  奘西行示意图)

  5.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唯才是举;调整赋役制度,减少百姓的劳役负担;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及“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法律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

  部尊称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加强汉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关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2

  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民族活动地区与唐朝的关系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西南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藏族

  回纥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尔族

  靺鞨东北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满族

  南诏西南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白族

  民族吐蕃回纥靺鞨南诏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一带色楞河流域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云南苍山洱海

  生活习俗游牧、农耕、纺织和冶铁水*高崇尚勇敢、作风淳朴骁勇强悍、能歌善舞建筑艺术高超

  杰出首领松赞干布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

  与唐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

  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②新罗商人来*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

  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②唐*鼓励各国商人到*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人为“唐人”。

  因素: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

  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

  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

  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二、文学:诗歌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

  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三、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四、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初:《秦王破阵乐》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内容用表格可简化归纳为:

  一、科技方面

  类别朝代设计者成就

  建筑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代表人物著作成就

  书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创立了新书体“颜体”,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玄秘塔碑》自成“柳体”

  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像》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艺术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3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2、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省,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粟、蔬菜、,饲养猪狗,还经常去打渔。他们开垦耕地用磨光的石器的木制的耒耜,收割庄稼用石刀,加工谷物用、等。

  3、磨制石器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7千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饲养狗、猪、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几千年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4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最早的人类名称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情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

  外貌特征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木棒

  用火情况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

  生产活动采集野果、偶尔猎获动物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代表)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外貌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用火情况会人工取火

  生产活动采集、狩猎、捕鱼

  观念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

  社会组织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无贫富贵贱差别

  其他其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的农耕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耒耜

  居住情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骨制箭头、渔叉、渔钩

  居住情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彩陶、纺织、制衣

  父系氏族公社中晚期的代表大汶口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泰安市大汶口

  使用工具磨制石镰、石锄等,还出现铜器

  生产活动农业、手工业(制黑陶、白陶、玉器等)

  生产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5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P27

  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9、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30

  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5)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3篇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1

  1.*历史上的三次统一

  (1)秦始皇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5*,隋文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统一*。隋朝的统一为创造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3)元朝统一全国:1276年,元朝灭南宋,从新统一全国。

  2.日本明治维新对*的影响:

  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的维新变法正是学习日本主张在*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3.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国主义精神。

  4.五四运动与*的成立两者的关系

  5.五四运动为*的成立奠定思想、干部基础。*的成立进一步发扬了五四运动风的精神与宗旨

  6.科技革命的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7.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际地位提高,政治经济实力大增,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3)*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1)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2)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3)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欧共体(欧盟)的建立。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

  (3)日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5)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特别在80年代,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

  都有美国的扶持;都注意引进最新科技成果;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① 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②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③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是发展*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潮流积极加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2

  8.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国际*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曲折是正常的。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已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训:

  (1)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

  (2)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

  (3)要结合国情搞好改革,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要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演变”,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

  9.评价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10.启蒙思想运动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等;

  11.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

  运动)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思运动。

  1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

  主义;

  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长期关闭议会,筹集军费。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序幕):17*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4.美国南北战争对我们*问题的启发:

  ①军事和法律手段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方式;坚决反对分裂

  ②坚持“和*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和*统一; ③坚决反对“*”,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针对“*”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内政的*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15.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苏俄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6.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1936年通过新宪法。

  苏联*模式形成的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

  苏联*模式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17.评价*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8.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放弃*对国家的领导权,改革过于急进。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演变”

  19.苏联解体说明的道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列举世界历史上俄国国名的演变:

  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

  21.*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影响: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⑴时间:1919年6月

  ⑵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

  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⑴时间:1922年

  ⑵内容:宣称尊重*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2.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3.评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3.时间:1929--1933年。

  4.开始国:美国

  5.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影响: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7.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6)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3篇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1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2

  一、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 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全册历史知识点归纳3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总结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和评价。

  背景:

  (1)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政治—诸国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

  (4)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

  (5)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

  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拾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

  评价:

  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二、封建社会初期治国思想的演变和终结。

  演变:

  法家独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多种学派,其中法家主张改革,法治和中央集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被秦国利用来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建立了统一的集权国家秦朝,但法家失于*,秦朝二世而亡。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但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出现了王国问题,威胁西汉统治。

  汉武尊儒—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吸收法家和道家,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为主(表),法家为辅(里),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认识:*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道家恢复经济,佛道麻醉人民。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现代价值。

  (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

  (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

  (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

  (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

  (5)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

  (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

  (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

  (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价值—和谐论;统一观;重视德化;重视家庭人伦;民本思想。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7)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菁选3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1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2

  “和同为一家”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唐朝在今天**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4、回纥是*尔族的祖先。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5、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3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8)

——高一的必修历史知识点 (菁选3篇)

高一的必修历史知识点1

  1 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2 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5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高一的必修历史知识点2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一的必修历史知识点3

  1 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2 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5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9)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菁选3篇)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1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2、荷兰→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的殖民地范围:

  ①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

  ②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

  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

  ③北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3、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

  ①直接原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②17世纪中期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4)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5)、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2

  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2、荷兰→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的殖民地范围:

  ①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

  ②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

  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的台湾;

  ③北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3、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

  ①直接原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②17世纪中期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4)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5)、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扩展10)

——福建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福建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1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推荐访问:知识点 历史 初一历史知识点【10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1 初一历史知识点1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