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师生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信息二篇

时间:2022-05-07 09:35:13 来源:网友投稿

信息:汉语词汇信息:张树森著图书信息:期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师生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信息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师生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信息2篇

【篇一】师生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信息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在神州大地的深处,拂去封面的灰厚的尘埃,那些旧日章节幡然醒来,睡眼惺忪地轻声诉说着他们记忆中的悲与欢、绚丽与暗淡……

1840年,美美做着天朝上国梦的大清在不列颠人坚船利炮的威势之下,昂着头却又卑贱地签署了耻辱的《南京条约》,由此华夏大地被生生推进近代史的洪流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大清的主权一厘一厘的失去;《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中法新约》、《辛丑条约》,清王朝在腐朽覆灭的道路之上愈行愈远……

面对被欺凌的祖国,先辈们有过预感,有过防范:“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早早就已经为志士仁人所熟知。林则徐、魏源纷纷行动起来,学习改进。

面对被欺凌的祖国,先辈们更是努力过、挣扎过、反抗过:1851年,洪秀全深知神州之病已入膏肓,只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有生存的希望。毅然决然之下,他揭竿而起,金田起义,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在东方的大地上熊熊而起!更有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抛头颅洒热血!只为等待那一个人,那一群人!那创造辛亥革命的伟人们!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武昌起义的枪声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辛亥革命这座丰碑却永远在中华民族屹立。尽管一切已成过去,但中山先生的精神却永远在我们心中牢记。

孙中山曾经勉励青年“要以报效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的责任担负起来,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先生的教导在今天仍掷地有声。在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训的清华园,在南海之滨、在大漠戈壁、在海外他乡,“天下为公”的中山精神已被铸成一枚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时代潮头的中国青年胸前。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中山先生说:“治邦经国,人才为急。”“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他又谆谆教导我们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这些话是那样的中恳,像警钟一样长鸣,警醒我们不可荒废宝贵青春。居安思危、饮水思源,我们要牢记中山先生的话,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不负中山先生对我们这些后辈的期许!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这才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目标!

“苟利(>

【篇二】师生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信息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
回眸百年——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在神州大地的深处,拂去封面的灰厚的尘埃,那些旧日章节幡然醒来,睡眼惺忪地轻声诉说着他们记忆中的悲与欢、绚丽与暗淡……
1840年,美美做着天朝上国梦的大清在不列颠人坚船利炮的威势之下,昂着头却又卑贱地签署了耻辱的《南京条约》,由此华夏大地被生生推进近代史的洪流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大清的主权一厘一厘的失去;《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中法新约》、《辛丑条约》,清王朝在腐朽覆灭的道路之上愈行愈远……
面对被欺凌的祖国,先辈们有过预感,有过防范:“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早早就已经为志士仁人所熟知。林则徐、魏源纷纷行动起来,学习改进。
面对被欺凌的祖国,先辈们更是努力过、挣扎过、反抗过:1851年,洪秀全深知神州之病已入膏肓,只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有生存的希望。毅然决然之下,他揭竿而起,金田起义,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在东方的大地上熊熊而起!更有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历史在等待一个人!等待一群人!1895年正月二十七日
今天,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门口人潮窜动,热闹异常。原来今天是“乾亨行”开张大喜!各界人士都纷纷到场祝贺!不久宾客散去大半,辅

仁文社的陈少白先生和陆皓东先生交流了一下眼神,便先后入了内厅。原来孙文会同其他同仁志士已经在此等候多时。当日,孙中山等与香港辅仁文社的杨衢云、谢缵泰达成联合协议,成立兴中会总会,设机关于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并且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选出杨衢云为会办(President,当时译为“伯理玺德天”),孙中山为秘书。
不到一个月之后的二月二十日,兴中会举行首次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发动起义,先攻取广州作为根据地,孙先生奉命前往广州主持发难事宜,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以陆浩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义旗,展开工作。孙先生入广之后,创立农学会,以为机关,招徕同仁志士,相聚旗下,终于定下重阳之日起义。虽然此次起义胎死腹中,但历史等待之人已现。广州起义流产之后,以陆皓东为首的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辗转日本、美国、伦敦、加拿大各地,寻求帮助。
辛丑年之后,孙先生为起义四处寻求资助,却事事无果。
然而1905年,在日本友人内田良平的帮助下,孙先生会同兴华会黄兴、宋教仁与爱国学社、青年会蔡元培、吴敬恒、张继等于在东京赤坂区民宅中,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会议还推选孙先生为同盟会总理,黄兴等为庶务,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全国性的革命运动由此发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后,国内的分会如雨后春笋,遍布大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然而,革命是流血的事!自1906年起,同盟会先后发起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丁未防城之役、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
1911年X月X日,两广总督署。
时间飞快而逝,战斗开始已经有1个小时了。枪声陈潮耳边此起彼伏,他的脑海里又一次浮起了自己加入同盟会的时刻。农民出身的自己,当时对于革命实在懵懂,只是知道“平均地权”就是自己也能分到地。可是,入会后,陈潮渐渐知道,革命是要造反,是要为天下百姓造大清的反,造外国人的反。明白了以后,自己心里却犯起虚来了。可是,孙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他明白是什么意思,老人们也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同盟会决定打总督署的时候,他报了名,黄先生说:陈潮啊,这是很有可能丢命的事,你也敢去?他回答说:黄先生,这是为百姓谋福的事,我是个老百姓,这就是我的事的!现在他看着自己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他知道自己害怕,更知道要前进……
役后,革命烈士冒着生命危险收集72烈士遗骸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孙中山先生,亲笔写下“浩气长存”以彰其英勇忠烈!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全国人民义愤而起,保路运动在四川等地爆发。以此为导火索,,1911年X月X日,湖北武汉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孕育已久的辛亥革命终于爆发!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 师生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