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策略日前农村劳动力日趋剩余,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长期交给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因为孩子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策略 ,供大家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策略
日前农村劳动力日趋剩余,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长期交给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因为孩子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即使受到伤害,也往往不易被人发现。有些留守儿童有蛮、恶、刁的现象,有的还染上流氓习气,甚至与流氓团伙有染。这些学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是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挑战。怎样对留守儿童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对留守儿童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情感上的注重和呵护,极易产生理解、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老师要把学生看成朋友,主动接近他们,拿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他们谈话沟通,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注重。把他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协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给予特别的照顾,让他们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愿意跟你说心理话、说真话,将心中的苦恼、愤怒、悲伤向你倾诉;平时多创造一些愉快融洽的场合,如和他们一起唱歌、游戏、劳动等,这也是与他们实行联系和沟通的最好时机,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尊重、理解、宽容与激励教育
孩子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宽容。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孩子是被教育者,而老师是教育者,每个教师都要理解到:教育学生是国家赋予教师的职责,教育好学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教师只接受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难以接受,采取粗暴、压抑、禁锢的教育方式效果只能适得其反。缺少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认为“打骂、惩罚是为了让他有出息”的旧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与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是背道而驰,是绝对不可取的。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不但仅因为他们年纪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无论谁都无法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学生对自己的名誉很看重,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因而教师不宜宣扬学生的过错,若教师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会越淡薄。事实证明,受到教师良好的尊重、理解、宽容的学生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教师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
(2)激励教育,以其触动心灵,让留守儿童在跌倒后爬起。无国不需良民,无校不需良生,无人不需成功,无业不需用心。用催人向上的引导来激励留守儿童,从人性的本质和原动力出发,以治心扶志为本,借助特殊的音乐和环境氛围,用极具感染力和震动力的心声心语,引导他们如梦境般回想过去,重温往事,反思自己,遥挂父母,感念恩情;忆往日雄心,念今日心态,使他们麻木的心灵觉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唤醒,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又以情理交融、催人奋进,让他们在落泪之余振作之后仍回味再三,点燃心中的激情,重树成功的信念,重塑全新的自我。
3.以良好心理品质对留守儿童潜移默化感染
(1)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成功的教师,应既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应有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促动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如果老师自身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就会伤害学生,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率。
(2)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有的老师方法不当
当着其他人的面前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等,只能造成他们害怕老师,害怕学校。在心理压力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燥、紧张、暴怒、嫉妒、猜疑等,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的,就会不肯接受老师提出的任何意见,反正父母不在身边了,老师你对我无可奈何,并学会了应付老师的“欺骗术”。常常会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与日俱增,给教育带来更大的不利。总来说之,留守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我们教师理应高度重视,准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防止他们因缺乏父母之爱和管教而误入歧途。
4.给孩子适当的磨难与挫折承受力的训练
挫折承受力是一种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生活中一个人碰到挫折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在孩子时候多次而持续的遇到挫折,就容易感到灰心和悲观,怀疑自己的水平和水平,最终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产生自卑心理。作为父母就要准确引导孩子怎样面对困难、失败,教育子女不应该害怕苦难、挫折、失误,倘若你畏惧了,在困难、挫折面前退缩了,那你就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失败,仅仅表明还没有取得成功,这样既能够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又能够使孩子初步具有承受挫折、失败的水平。
5.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都具有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关心弱小的天性。想要孩子成为充满爱心的人,家庭经常谈论的问题中,家长应对热心公益、爱护环境、尊重别人,自我尊重等美德表示支持和鼓励;相反,对他人漠不关心,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的态度应给予否定与批判。教孩子随时随地做好事,如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助邻居打扫卫生,给老人阅读书报,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位,为年纪大的人提供方便等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策略思考
隔代抚养作为农村留守家庭中一种特有的客观存在的教养结构和形态,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仍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我们必须立足现实,高度重视,多管齐下,兴利除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全和健康发展。
1、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祖、父两代人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职能。
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谨重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抚养和教育儿童的胜任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建议父母双方留下一方,承担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任务。
其次,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当经常与孩子、祖辈以及入学儿童的老师保持联系。通过书信、电话、定期返乡等形式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与孩子交流事项,给孩子更多的爱,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积极妥善寻找方法解决。再次,留守儿童的祖帮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办法、严格要求孩子,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
2.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早尽力、多尽力。首先,在人口流动集中的地区,开办学前班,做好儿童的早期教育。第二,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定期的或专题的教育培训,教给他们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和方法。
第三,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记录卡,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心理的个别疏导和帮助。第四,发挥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等力量,组织多样的心理成长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等等。第五,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对教师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卫生及保健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调解能力。
3.地方政府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农村的儿童原本就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留守下来接受隔代抚养的儿童处境则更加艰难。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地方政府,也应该给予这些儿童更多的关注。比如,可以成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科研小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问题进行调研,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教育上的补救。
总之,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财富是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要达到这点,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获得。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并非所有人都懂得家教的重要性和怎样进行家教。需知,孩子是人类的希望,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既是家庭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一个健康、快乐、聪明、上进身心得以全面发展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可靠保证。因此,家庭教育的恰当与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