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8篇

时间:2022-05-06 1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8篇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1

  生物医药产业始终坚持在提升产业规模和科技创新引领上下功夫,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一、工业经济运行及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形势延续了去年的好转迹象,企业家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转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生产经营平稳有序、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推进等特点。

  (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回落。今年以来,受汇宏新材料54万吨违规产能关停影响,全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幅回落明显。1-7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累计下降25.2%;实现主营业收入180亿元、利润8.4亿,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虽然工业经济低位运行,但工业动能转换依然呈现出许多亮点。

  (二)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实施过千万元工业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57.58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17个、在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28个。投资12亿元的正信新材料年产60万吨阳极炭素项目,基础施工已完成,已完成主要设备招标工作;计划总投资2.4亿元的万顺新材料年产60万吨冷轧高品质薄板项目基础施工已完成;投资6.7亿元的国创风能年产10万吨大型海上风电高端装备智能化改造项目及投资1.2亿元的康和药包药用中硼硅玻璃管及管制瓶生产项目设备已购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业领域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技改)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22.17亿元;其中13个项目已完工,计划总投资8925万元,全部达产后可节约人力300余人,年节约电力400万千瓦时,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

  (三)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调研情况看,传统产业受益于产品价格联动上涨以及去产能成效的逐步显现,行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态势;新兴产业则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引领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运转正常。汇宏新材料、创源金属等铝精深加工企业充分发挥现有运行产能的最大潜力,认真组织生产,有效应对54万吨电解铝产能关停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投资12亿元的正信新材料年产60万吨阳极碳素项目基建工程已完成,铝精深加工产业规模效益持续释放。建材加工企业致力于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多元化转型方式,产品逐步向轻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斯蒙特建材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与行业龙头上海雅仕合作,产品应用拓展到居民楼、家居装饰等领域,利润率水平达到20%左右,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启动二期项目建设,研究开发二代产品;惠博新材料镀铝锌系列产品国外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产量同比提高60%左右。投资9.6亿元的浩宇重工高端装备用精密铸件项目、投资2.4亿元的万顺新材料冷轧高品质薄板项目加快推进。

  ---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发力。龙马重科加工铸造产能持续释放,大型海上风电设备生产线的8台进口设备已到达港口,总设备达到200台左右。已成为国内风力发电企业前十位的稳定供货商,占行业龙头金风科技订单量的40%左右。惠宇机械产品覆盖宝马、奔驰、大众等高端市场,计划今年新增4条生产线,产能可增长30%左右,投资5亿元的大型风电高端铸件机加工项目已试生产。富瑞工贸努力抢占国外细分市场份额,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产品供销两旺,预计全年产能、产值增幅均在50%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始终坚持在提升产业规模和科技创新引领上下功夫,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康和药包3号窑炉投入使用,中硼硅玻璃管生产线达到3炉7线,企业产能逐步释放。同时,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出口订单已占到总销量的80%。蔚蓝生物科技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放在首位,微生态产品扩大到动物用、植物用等多个领域,产品供不应求,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中惠生物科技公司万吨红曲系列产品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可新增产值3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运行平稳。今年以来,原料价格和棉纱价格趋于稳定(目前,地产棉均价在16500元/吨左右,40S棉纱价格在25000元/吨左右),纺织企业略有盈利。但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外市场竞争加剧。__棉纱低成本优势对内地棉纺织下游企业的冲击,纺织服装企业依然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面对尚未启稳的发展形势,较具规模的企业不再盲目追求产能规模的扩张,而是向精准转调要效益,实施差异化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布鲁科纺织持续在设备改造上下功夫、盛润纺织努力研发高支纱、高密度织物,力求效益最大化。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企稳回暖。肉类屠宰企业逐步摆脱前几年投机经营的影响,库存量大幅减少,目前毛鸡利润达到1.8元/只,冻品利润也随之回升。天禧牧业、中天食品、飞佳食品等屠宰企业经营情况略有好转,投资3亿元的玉瑞农牧禽肉制品生产项目预计5月份投产;黄河粮油、龙凤面粉等小麦加工企业通过进口小麦逐步摆脱原料供应的限制;板材加工特别是家具生产企业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产能得到持续发挥。

  --- 化纤绳网产业整体向好。从当前情况看,化纤绳网产业经历市场需求低迷、环保整顿后,行业发展逐步正规,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形势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企业在产品性能、成本控制、产品转型等方面的探索更加深刻,绳网产品由单一型向多种类、多性能、多用途的系列化方向发展。同时,得益于国际市场前景广阔、需求范围广、回款及时的特点,金冠网具、金汇网业等30多家出口企业发展形势较好,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结合绳网产品特性,绳网产业电商发展势头向好,李庄镇“泉宏”绳网销售旗舰店,成为第一家入住“天猫”的绳网类销售店铺,通过积极拓展销售种类,预计2018年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0%。

  (四)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推进。广大企业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深刻内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在思想认识上下联动、在转型发展上持续发力、在创新驱动上激发活力。涌现出一系列传统产业中催生新动能,聚力转型中培育新动能,模式优化中孕育新动能的典型经验。

  1.认识提升开辟动能转换新境界。调研中,企业普遍认为,随着宏观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与要素的双重约束愈加严重,过去长期依靠拼资源、拼劳动力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无法为继。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适应性的必然选择。对企业来讲是机遇更是责任,为企业充分挖掘创新资源,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纷纷表示,要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在动能转换重大历史变革中,点燃企业转型发展的“导火索”。

  2.产品创新焕发动能转换新活力。各重点企业在坚守主导产品基础上,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与体验,全力做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新精特产品创新文章。龙凤面粉聘请中国第一批国家认可的制粉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产品质量及行业内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积极开发速冻食品、专用粉,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华冉工贸适应国外市场需求,取得欧盟CE认证,研发生产橄榄网,利润率逐步提升。斯蒙特建材与山建工、济南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广精配式装修服务,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

  3.精细管理增强动能转换新实力。企业逐步认识到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以精细化管理促转型的必要性,在降低企业成本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康和药包组建对外贸易营销团队,大大降低营销成本。蔚蓝生物年产5000吨微生态产品智能化车间项目,持续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用工。布鲁科纺织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趋势,投资千万元进行设备改造,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龙丰面粉、富瑞工贸也由机器手替代人工装卸工,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美集团注重员工培训,公司建立起分层次的培训机制,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高端培训,提升管理能力,邀请专家对一线工人进行内训技术指导,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技术提升能力。

  4.模式优化激发动能转换新动力。李庄镇立足绳网产业集群优势,积极申报__省绳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面提升我县绳网产业行业内标准制定参与程度。龙马重科计划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强力提升企业科研管理水平。天禧牧业对标国内最先进的畜牧循环养殖模式,规划建设“智能化高效养殖园区”,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先进养殖模式。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及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刚性政策约束影响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一是企业组织生产不稳定。去年以来,国家实施环保整顿、采暖季错峰生产、限产等政策要求,企业组织生产波动较大,面对需求面逐步改善的市场,企业为应对生产波动,只能提高备货量,一定程度上形成资金占用。二是缺乏对刚性政策的精准研判,部分企业落实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限产期间,没有有效调节生产,致使产品生产受限,造成订单延期。龙马重科因延迟发货遭到客户罚息,富瑞工贸盲目增加存货,相应增加了资金占用。二是项目支撑能力不强。项目落地的刚性约束加大影响企业投资热情,根据我们前期统计情况,2018年全县实施的38个过千万元项目中,续建项目达20个,全县共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项目35个,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例仅为15.5%,反映出企业家整体对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部分企业进行项目建设实现动能转换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二)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后劲不足。一是转换能力相对滞后。企业转型还是停留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低水平的升级上。缺乏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研究对接、企业转换目标、方向、路径的清晰认识和做大做强的长远规划。二是科技发明申请力度不够。我县部分绳网企业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有些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但由于没有及时申报品牌和专利保护,科技成果无法转换为经济效益,恒顺网业向设备生产厂家提供改造需求,厂家代为生产,无形当中造成改造成果外移。三是优势产业集约度不高。部分绳网企业反映,由于我县没有统一规划的绳网工业园,配套发展程度较低,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平衡,整体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不强。

  (三)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原材料、劳动力等重点生产要素价格走高已成为常态,特别是部分企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后,不仅用能成本增长近三倍,能源供给不足与需求扩张的矛盾也更为突出,康和药包、玉瑞农牧均受制于天然气供应不足,产能迟迟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资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主要表现为流动资金和技改创新资金不足,前期企业产能扩张、环保设施改造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在转型创新方面资金缺口较大,天禧牧业流动资金缺口在5000万左右,康和药包也是因为资金紧张,持续实施技术创新的压力较大。三是人才支撑依然是“短板”。技术工、熟练工、电商运营、网站管理等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表现比较明显,工人流动性加大、盲目要求提高工人工资的现象在绳网行业表现特别突出。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经济运行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工业是主力,全面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关键点和发力点也在工业。省市县全面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破旧立新”的有利时机,更是XX工业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打造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选择。各级各部门要切实主动作为、牢牢抓住省市部署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这一重大机遇,思想认识再提升、思路措施再跟进,真正走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XX路径。结合此次调研,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突出向上对接,充分借力政策优势。一是要深刻把握省市县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规划、意见的科学内涵,认真领悟我县在产业发展定位、机制措施保障、工作推进机制与省市方案的切合点,真正成为指导全县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二是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对接争取落实力度,建议发改部门抓好上级政策争取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全县各级力量,积极对接省级层面的“1+3”政策体系和细化健全的各类配套政策、《__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__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省级政府出资管理办法》和《__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激励办法》中的扶持政策,同时,立足我县实际充分挖掘国家赋予的一系列现行先试、试点示范的改革权利,力争在XX大胆探索并总结推广,实现借势发展。

  (二)突出向内挖潜,充分激发内生智慧。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就是提升企业自我变革、自我创新能力。我县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偏弱一直是影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一是企业要牢固树立“持续创新是生命力”的发展意识,“眼光向内”突破瓶颈制约,依托新旧动能转换衍生的新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要素、谋划长远发展规划,切实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口浪尖”催生企业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二是要强化素养能力的提升,建议各企业主动学习借鉴大企业、大集团重视员工培训的先进做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出一批脑力劳动的蓝领阶层,构建完整健康的工业生态。同时,建议县政府在继续推进实施企业家课堂式内训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方案,提高我县企业外向对接水平,开拓企业家眼界,启发企业家探寻发展新路径。

  (三)突出对标提升,提升产业集约水平。签于调研中绳网企业反映的绳网产业整体集约度不高、企业平台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和镇办借鉴先进地区“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产业园区集群发展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实现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强化效益导向,提升企业集约化水平。同时,建议李庄镇、姜楼镇绳网产业较为集聚的镇办,借鉴博兴县兴福镇厨具产业集群平台化管理,设立企业及工人信誉平台的做法,切实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一线员工整体素质。

  (四)突出精准指导,有效挖掘生产潜力。一是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因落实错峰生产、黄色预警天气限产要求,未能有效调解生产的问题,建议环保部门借鉴天津市提前预警天气状况的做法,切实提高科学预测能力并及时告知企业进行生产调解,尽量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二是针对企业反映用工不稳定的情况,建议人社部门积极进行劳动政策宣讲,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用工程序,保障工人基本权益,切实防范和化解企业用工波动。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2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内容关于一是教育领域;二是医疗领域;三是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领域;四是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五是把创新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六是人口领域;七是金融领域;八是价格机制改革。金融领域,“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意味着一行三会分散监管的格局将会进行调整,构建统一监管的新格局。同时,顺应注册制改革的负面清单监管也有望推出。

  在本阶段的专业学习中,从思想、师德等方面我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深深的感到做为一名教师所担负的责任重在大,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一、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可我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只是在尽职尽责的工作,力求把课上好,把学生管好,不出什么差错就满足了,从根本说缺乏专业发展意识。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当我登录“唐山教育网”,走近教育大师时,才发现自己的浅薄。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命脉。缺失专业发展,我们便只能沦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干一辈子重复劳动。

  二、缺乏坚持精神。

  坚持是一种品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并不是由于力量强大,而是能坚持不懈。可我正缺乏这种品质。我做事情总是忽冷忽热,属于“看了激动,听了感动,回去不动,想起来一阵子干几天,放下了长时间埋怨”的典型。每天坚持读书做不到,坚持写日志做不到……这都是不求进取的惰性思想在作怪。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道理最简单,可做起来却很难。

  三、工作不够主动。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我对学校的发展不够关注,工作缺乏主动性,常常是上完课改完作业就离开了,很少与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常常囿于自己个人的天地,追求一种平静而单纯的生活,倒也怡然自得。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知道这是一种自私的本位主义思想。

  四、工作不够深入。

  理想主义思想常占据我的内心,使我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深恶痛绝,导致我只能“冷眼向阳看世界”。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对于一些行为习惯较差、品行不端的学生,我有些缺乏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够深入,转变后进生的工作还需继续努力。

  五、缺乏反思精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学中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可让我们尽快成长起来,而一个人,不经过不断的反思,就很容易盲目,容易自大,他的思想,只能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勤写教学日志。遗憾的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并未做到。

  鉴于以上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注重专业发展,多读专业书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勤写教育随笔,让发展落到实处。

  2、确立楷模,锤炼坚持的品质,逼迫自己去努力,坚持不懈,坚持到底!

  3、工作更加积极主动,积极关注学校发展。

  4、对待学生力求“以人为本”,播种爱,收获爱。

  5、永远不忘记最初的梦想,努力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3

  下基层访群众听民声,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关于XX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XX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提请各位委员审议。

  一、数字经济已经成为XX发展主路径、主引擎、主抓手

  近年来,XX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围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为全国、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探路试点。全市数字经济呈现“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的发展特征。

  (一)主要成效

  20XX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2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加值379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比重24.7%,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1%;数字经济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96亿元,同比增长14.8%。自20XX年以来,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已经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目前,XX已形成以X、X为核心,X、X新区、X等多节点、各有特色的区域布局;形成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动力,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为两翼,特色小镇、众创空间为支撑的平台体系;形成了以X、X、X三等为龙头,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为中坚,“双创”为支撑的雁形企业群。近年来,中国软件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全国电子百强,XX都有6-8家上榜,上榜数居全国前列;20XX年全市新增23家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半数以上。

  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20XX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XX、XX总指数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名;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XX研究院共同发布20XX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XX与XX以83分和74分共同组成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在省经信厅、省统计局发布的《20XX XX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XX以141.9分继续高居榜首,高出第二名54分,全省区、县(市)得分100分以上(第一梯队)共六个,XXX区、X区、XX区、下城区、江干区分居前五位。

  (二)主要工作

  XX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主要工作有:

  1.强化顶层设计,构筑发展新体制。一是完善数字经济领导机构。成立由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XX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推进“三化融合”行动指挥部,由X***亲任指挥长。二是开展专项考核。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连续三年开展“三化融合”“双引擎”比学赶超活动,实施“红黄黑”榜制,进行“挂榜问效”。三是完善统计体系。在先行先试数字经济统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数字经济统计要求,建立完善具有XX特色的分行业监测体系。四是优化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了软件名城、集成电路、5G产业发展等若干政策。在市本级工信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5亿元,在科技、文创每年共安排10多亿资金,加大对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

  2.聚焦核心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扬优势,部省市共建国际级软件名城。持续做大做强信息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核心产业。20XX年以来,XX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中心城市第五位,总量占全省的八成以上。二是补短板,紧盯集成电路产业。推进XX晶圆、XX海康、XX恒越等一批“芯”项目落地。三是攻难题,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抢抓国产替代机遇,加快数字安防、通信网络设备两大主导产业链提升,精准服务海康、大华**产业链“断供”难题,在关键核心芯片部件替代方案的研发及适配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协调,稳定企业发展。四是抓龙头,深化大企业战略合作。市政府与XX巴巴、XX、XX股份等建立战略合作,每年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3.紧盯融合应用,推动数字化发展变革。加快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标杆。一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率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的智能制造之路。20XX年起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组织实施攻关项目139个,推广项目1067个,企业上云数累计达8.9万家;23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占全省总数的20%。二是打造新型数字贸易金融标杆。全球数字金融中心落户XX,金融科技体验方面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XX经验向全国推广;eWTP秘书处开工建设;X路“双街示范”全面推广,XX市被确定为XX省新零售标杆创建城市。三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数字技术应用示范建设,全市益农信息已覆盖99.25%的行政村。四是全面拓展城市大脑应用。完善城市大脑顶层架构体系,拓展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接入全市部门和区县市的148个数字驾驶舱,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4.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不断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打响“数字XX、双创天堂”城市品牌。一是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李克强总理亲临活动视察指导。二是打造创新平台,全力服务XX大学、XX大学、XX实验室、XXX院等创新大平台建设;XX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XX云“城市大脑”和XX“视频感知”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XX小镇、XX小镇等成为互联网创业者的集聚地和向往地,XX大会、XXXX大会等已成为行业风向标。三是强化企业创新,20XX年列入创建的省级制造创新中心3家;认定国高企258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613家;全市累计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省级20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家。四是落地创新成果,20XX年XX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省会城市第一;XX云发布了面向万物智能的新一代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2.0和POLARDB BOX高性能一体机;蚂蚁金服BaaS区块链平台对外开放;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驾驶测试仿真实验室落户余杭。五是聚集创新人才,全市人才总量达254.5万名,互联网人才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居全国城市首位。20XX年,XX云创始人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XX首个自主培养的民营企业院士。

  5.围绕5G产业,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加大5G商用和产业化,推进国家(XX)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至20XX年,全市已建成5G基站1.21万个,5G网络规模、数量均居国内城市前列;共有数据中心58个,投产运营机柜45494个,在建、拟建数据中心16个;IPV6设备覆盖率100%;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9.3T;SUPET入选工信部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数字经济迭代发展下的XX挑战

  XX要聚焦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下,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高增长下的挑战。全市数字经济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20XX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幅,虽然保持两位数,但增幅已从原来20%以上,下降到15.1%。从总体看,传统的电子商务、视频安防产业虽然仍处于较高增长,但已经过了产业增长爆发期,增速总体放缓。几个龙头企业的增速从40%-50%的增幅,降至10%-20%之间,新的产业尚未形成明显增量。

  二是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挑战。在产业布局方面,XX区、XX区、X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的70%以上,和其它区县市差距拉大,不平衡现象突出。在产业结构方面,云计算和大数据、信息软件、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产业增加值占总量70%以上,电子制造业“硬”支撑相对不足。

  三是区域竞争的挑战。从X、X院发布的报告看,XX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上深广并驱成为全国数字经济五强城市,但在经济总量、技术创新等方面,离“第一城”的目标还有差距。深圳、广州、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争先加快发展新兴产业,XX的体制机制先发优势正在面临挑战。

  四是产业深度融合的挑战。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提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在消费端和技术端发展较快,但与制造业流程的结合应用不够紧密,同时深耕于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服务商偏少,对制造业精准化、智能化改造能力需要提升。

  五是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影响的挑战。线上线下双渠道供给不足、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制约将成为影响XX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我们基础软件除“飞天”操作系统、OceanBase数据库外几乎是空白,核心芯片、芯片设计平台、高端零部件等仍受制于人,一些龙头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关键零部件、核心原材料断链风险。

  三、坚定信心,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之年。我们将在全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挑重任,围绕“六个聚焦、六个进一步”,实施14项工作任务,力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7%,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以上。

  (一)聚焦数字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一是打造新名片。擦亮、打造国际级软件名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云计算之城等十大数字经济“国字号”品牌。二是突破新技术。积极参与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支持XX实验室、XX大学、XXX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年扶持2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三是做强新产业。梳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强链补链工作,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软件、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做强集成电路等基础“硬”产业,加快发展量子通信、区块链、航天航空等未来产业。四是推进新基建。加快推进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7000个以上。五是引育新项目。力争新引进超亿元数字经济相关项目50个以上。

  (二)聚焦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一是赋能新制造。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90%。二是赋能新商业。创新实施新零售示范工程,加快X、X等商业圈数字化、商业街区智能化改造,培育网红经济,发展新电商,提升消费体验;加快推进eWTP示范区建设。三是赋能新农村。推进省级“数字乡村”示范试点工作,持续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新增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区、省级数字工厂建设项目5个。

  (三)聚焦城市数字化,进一步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领跑新治理。继续以XX“城市大脑”为核心平台,全面优化数字驾驶舱、推进城市数字化和政府数字化,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强化能力和模式输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新应用。优化健康码、“亲清在线”等平台,在后疫情阶段探索在新健康、新管理、新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推进5G+车路协同、空地协同等无人系统。全方位创新服务智能亚运筹备工作。

  (四)聚焦领军支撑,进一步强化主体培育。一是培育新企业。通过“雄鹰计划”“鲲鹏计划”“雏鹰计划”以及“国高企”培育,构建XX特色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全年新增数字经济领域单项冠军1家以上、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二是汇聚新人才。全年引育数字经济领军人才20名,创新创业团队10个,数字工匠2500名。

  (五)聚焦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构建新平台。加强对重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资源要素的集聚,指导各区县(市)、XX新区,打造十大特色鲜明、首位度高的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等数字经济新平台。二是开展新合作。深化与XXX、XX、XX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合作成果,支持创新项目在杭先行先试。

  (六)聚焦争优创先,进一步压实目标责任。根据省市数字经济重点工作部署,已制订《20XX年XX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并通过数字经济“三化融合”专项考核,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的21个相关指标量化分解至各区、县(市),将经济发展指标、“金名片”标杆项目、省市工作要点、城市大脑重点领域、创新平台和项目打造等六方面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17个市直相关部门。考核的阶段进展将在城市大脑“经信驾驶舱”平台,通过一图、一码(指标红黄绿码)进行实时展示,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续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4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市爱国卫生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受市XX局委托,我处迅速组织力量,落于20**年8月24日至26日对城区范围内的26个商品市场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总的来看,环境卫生工作有喜有忧,但形势不容乐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尝XX大市尝XX大市尝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XX市尝XX市尝XX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XX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XXX市尝XXX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XXX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XXX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尝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对南贸西街马路市场坚决予于取缔,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5

  市委: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史学习为主要内容,坚持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完整体系、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有效提高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质量。

  一、学习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组织。年初,委党组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了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始终坚持把中心组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印发了《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年度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的安排意见》,着力从学习内容、学习制度、学习方法、学习考核、学习服务等五个方面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二是注重以上率下。委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效运用“五种学习方式”,学在前、做在前。市政协副**,党组书记、主任杨东方同志坚持做到“五个带头”:带头制定计划、带头参加学习、带头主题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开展调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各成员能够认真落实学习要求,在学、思、悟上下功夫,力争学有突破、学有成效。委党组全年共召开X次会议,学习******最新重要讲话精神45篇,在学习中形成了学、思、悟、行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建班子、促发展的整体效能。三是严格制度落实。委党组严格落实学习日、领导干部上党课、党组集体学习签到、党组书记半年签阅和调研等制度,严格落实学习预告、集体学习、考勤登记、交流发言、情况报告等组织流程,使学习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共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X次,安排党史专题集体学习X次,并及时向市委宣传部上报了学习情况。

  (二)突出鲜明主题,明确学习目标。一是突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主题。委党组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时刻与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安排部署对标对表,严格按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真正把党中央部署的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党课、实践活动等规定动作做到位、不漏项,坚持原原本本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认认真真思原理要义,深深切切悟精神实质,不断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二是突出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重点。一年来,党组中心组围绕“******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于**及XX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等14个方面专题开展深入学习、深入感悟、深入研讨,使全体成员在理论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成熟,切实增强了总揽全局、解决问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班子队伍愈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三是突出党史学习教育这一贯穿全年的学习主线。为切实抓好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委成立了以政协副**,党组书记、主任X同志为组长的党史学习领导小组,针对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多、时间紧、要求严等特点,认真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在学习制度上提供了严格保障。全年共举办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138人次参加,32人进行了主题交流发言,每名成员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人每月不少于20篇,有效提高了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抓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规定的4本学习教材的同时,每周加推******最新讲话、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组织中心组成员到辖区内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见学X次,进一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市委党史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2次到我委旁听中心组集体学习,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四是突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中心组第一时间组织成员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开展交流发言研讨,深化全会精神体悟,确保了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地落实。12月14日,中心组安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第2次专题学习,使全体同志更加自觉地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做好学习贯彻工作,切实推动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创新组织形式,保证学习质量。一是坚持坐下来写。中心组成员周密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利用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时间,认真记录学习笔记,用心撰写体会感悟,深钻细琢调研报告,反复斟酌党课提纲,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习效果。二是坚持站起来讲。“七一”前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员在各自支部和分管处室、联系点开展了讲党课活动,并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讲感受、谈体会、换意见、享成果,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相互提高、相互促进之目的。三是坚持走出去学。充分利用家门口红色资源载体,组织中心组成员到市烈士陵园、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豫西抗日纪念馆、八路军驻**办事处纪念馆、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展等场所参观学习,近距离接受精神洗礼,聆听历史回音,庚续红色血脉。

  (四)注重学以致用,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在编制重大规划中见效见果。委党组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联系地、系统地、全面地理解掌握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宏观政策预研储备、重大工程谋划布局等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见效。先后编制了《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XX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35年)》《XX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方案(**-2035)》等重大规划,制定《XX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3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XX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践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完善。二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出新出彩。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委党组根据市委《优化营商环境100件事》和《XX市**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以一件“事”和一“事件”为牵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做好网上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和企业注册登记改革落实落细,依托“郑好办”新增政务服务网便民利企高频事项X项以上,确保在**年X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继续保持第一位次,争取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尽快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三是在推进惠民工作中有量有质。委党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深入开展健康XX专项行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着力打造“健康XX”;计划在市区新建、改扩建X所中小学校,市区新投用中小学校X所,新增学位X万个,高质量推进“美好教育”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市内各区“一场一馆”和县(市)“两场三馆”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老旧小区的健身设施,满足城乡居民健身需求,进一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存在不足

  一是准备工作还不够细致。在学习资料选配方面还不够全面,准备还不够充分,学习主题还不够突出。二是学习手段还相对欠缺。学习方法还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影响了一定的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工学矛盾还存在冲突问题。繁忙的业务工作牵扯了较多的精力,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得还不够科学合理。

  三、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学习。在学懂弄能中提高站位、明确方向、把握重点,以理论清醒增强政治坚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以学促用、学以致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继续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委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扎扎实实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三是继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工作。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研究新举措、新方法,在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运用方面下功夫,不断巩固拓展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四是继续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各项制度的落实。严把学习预告、集中学习、考勤登记、交流发言、情况报告等组织流程,保证中心组理论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落到实处。不断改进学习方式,精选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力求让理论学习真正变成指导工作的有力工具。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6

  一、我市商品市场的现状

  1、商品市场蓬勃发展,经营门类齐全,品位不断提升

  全市现有商品市场337个,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分别比XX年增长10%和109%。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7个,专业批发市场27个,农贸市场41个,综合性市场242个。芦淞服饰市场群更是由1989年的1个市场发展到1995年十几个市场再到XX年的43个市场,建筑面积从1989年的4800平方米猛增到73.5平方米;商品市场档次逐年提高,芦淞服饰市场由最初的地摊式市场到鸟笼式市场再到宽敞门面式市场,部分市场已发展到集办公、服装展示、网上购物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窗橱。

  2、商品市场在商贸流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全市商品市场XX年实现成交额103.5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65%,;市场成交过3000万元的市场有50多个,名列全省第一,有21个市场成交额过亿元,商品市场是我市商贸流通的主力军,其现实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4、商品市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全市337个商品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5.6万人,其中安排下岗职工近十万人。

  二、我市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市场布局不合理。一是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芦淞区、荷塘区、攸县商品市场较多,而石峰区、天元区、**县商品市场数量很少。芦淞区有商品市场79个,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二是市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全市93个专业市场,其中在城市83个,农村仅10个;城市专业市场又集中在芦淞区,芦淞区专业市场有63个,占全市专业市场的67.8%,大半江山坐落芦淞,石峰区除住宅产品市场、天元区除建材市场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专业市场。

  2、组织化程度低。我市商品市场基本是各自为营,市场之间缺乏联系,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相互流动,互通有无;我市虽有过亿元市场21家,但大而不强,没有组建一个市场集团。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市场之间,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互相拆台现象严重,无法与国内外组织严密的商业巨人竞争。

  3、没有产业作依托,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我市专业市场数量不少,但除服饰市场外大都销售额不大,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是外来产品,服饰市场销售的服饰80%以上来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有服饰所占比重很小,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商品市场规划滞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乏力,商品市场建设管理主体虚位,仍然存在多头审批现象,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变化要求极不相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于去年12月11日取消对外商对商业批发、零售和物流业的限制,为减少国外商业“航母”的冲击,需要采取国际通用的办法,对大型商业设施的设立必须进行规划和管理。目前,**市已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三、下阶段商品市场建设的发展思路

  1、大力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奠定区域商贸中心地位。

  没有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没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批发市场仍然是21世纪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发展批发市场有条件和基础:批发经销以远远超过零售经销,尤其是近几年来,限额以上批发业突飞猛进,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亮点;芦淞区服饰市场等批发市场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奠定了便捷的运输体系。发展批发市场的原则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代理经销、仓储式配送、电子商务为业态,以发展、壮大市场的依托产业为核心,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适当发展新兴、配套市场。

  商务政工科对商品市场调研报告

  重点要选择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进行“两改一提”,重中之重是芦淞服饰市场群的“两改一提”,巩固其“龙头”地位,建设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经销中心。

  一是以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为方向,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全面完成市场改制,组建公司制,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经营。尽快完成芦淞服饰有限公司的组建,改变业主多元化(40多个产权单位)、恶性竞争、粗放经营的局面。

  二是加强市场硬件改造,加强软件升级,营造适合本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市场形象特色,为商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形成更具价值的“无形市场”。

  三是把市场改造与市场物流整合结合起来,强化与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结合资产重组,成立专业性的物流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配送、代理体系,重构市场的营销网络,推动批发市场由以摊位式经营为主向以配送、代理经营为主转变,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建立公司制经营转变,由传统交易向现代化交易转变。

  四是有目的地引导建立一些“源头型”专业批发市场。如原提出的在荷塘区建立一个大的家具批发市场,并带动家具制造业的发展。

  2、以流通带动产业,促进产业与市场联动。

  以市场兴产业,以产业带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这是许多城市成功的做法。义乌、石狮的崛起,靠的就是商贸与工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我市批发市场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例,市场销售的产品80%以上产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服饰所占比重很少。服饰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辅料市场如面料、拉链、扣子、配饰等市场还没有形成,设计、开发、制造落后,仓仓储、配送、流通没有形成链条。市场没有产业作依托,销售成本势必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弱,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发展空间。

  发展市场的依托产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工作。政府和市场要把它作为一项共同的任务来抓。

  一是以芦淞服饰批发市场为品牌,以芦淞服饰工业园为依托,以良好市场环境为诱力,引进由外地生产的品牌来株发展生产。

  二是支持现有的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大项目投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打造出几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形成知名度。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经销大户,依托自己的营销网络,走“工贸一体化”道路。

  三是出台扶持市场配套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如服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辅料市场、仓储设施、研发设计中心、服饰展示中心等外部平台。

  3、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提升城市品位。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快,人民对市场建设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贸市场、菜市场的种种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是无法形成产业化、边锁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二是脏、乱、差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污染所在地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工作;三是一些集贸市场成了假、劣、伪、冒产品藏身之地;四是偷税漏税行为难以控制;五是无法增加就业。传统农贸市场、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商务政工科对商品市场调研报告

  第二,按照市场化原则,鼓励支持按公司制原则改造传统农贸市场、菜市场,政府一律从菜市场、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中退出,大力支持以超市形式替代传统的农贸市场、菜市场;

  第三,研究、制订有关净菜、放心菜、放心肉、屠宰等方面的法规,促使农贸市场、菜市场在改造、替代过程中规范有序;

  第四、改造、替代与升级成功的关键是投资方有利可图,消费者得到实惠,现在的经营者能够妥善安置。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7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96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3%,实现成交额2465.71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1.4%。其中,5-1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有46家;10-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4家;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全省2597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商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商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二、我省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经营环境差,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信心,影响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四)商品市场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我省商品市场大多建于80-90年代,基本属于第一、二代商品市场,规划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有的甚至是利用街道或其它空地搭起简易货棚建起来的,水、电、通风及排水设施都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专业规划,大部分商品市场没有配套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交通。大部分专业市场缺乏专业物流、仓储、配送体系这个“魂”,有的虽在周边自发形成了仓储和物流区,但大多是极其低端的临时建筑,缺乏规划,管理粗放,安全隐患大,给市场监管带来很大的难题。如长沙高桥大市场等商品市场的仓储都集中在黎托和东山这两个街道,因为两个街道均为武广开发片区,仓储基本上都是临时建筑,仓储交通出入、货物存储安全、信息化管理、交易方式转变等与市场需求不配套,满足不了部分消费要求

  (五)新型业态对商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大流通意识。流通活,百业兴。商品交易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广大企业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引导群众消费、促进商品生产、活跃商贸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素质性、结构性因素影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面临规划引导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提升缓慢等问题,又受到连锁卖场、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和省外部分新型交易市场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发展蓝图。好的规划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法定性、稳定性,使空间与产业得以有效拓展和发展。我省要改变商品市场散、小、品质不高的格局,必须要强化规划意识。三是强化开拓意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湖北、浙江等地商品市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解解放,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利、放权、给政策,既要大胆又要大度。

  (二)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规划引导。要放眼长远,着眼全省、全国,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总体目标,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时要依托现有主题市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市场布局和调整带动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考虑商品市场集群化,形成“大市场、大商圈”的格局。二是抓战略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的建设培育,把重点市场建成上规模、高品位、配套全、设施优,集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三是抓提质改造。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支持现在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提高完善市场配套设施,提升市场档次;支持将现有分散的小规模同类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向市场集群化发展,增强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提高市场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市场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仓储式平价批发、代理、经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建立信息咨询、共同代理、展销展示、配送服务等现代市场功能,把重点骨干市场培育成商品集散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产业引导中心。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集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流行趋势发布于一体的市场服务综合体。强化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功能,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探索市场与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的应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认证、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鼓励主动对接网上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网商,使商品交易市场成为网商采购平台和实物体验平台。鼓励加快建立支付、信用查询、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软实力。

  三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的制定、宣传与实施力度。启动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修编程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对市场上市食品、农产品、重要商品的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制定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服务标准,鼓励市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建立有资质、有品牌的市场管理公司,打造专业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对市场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鼓励专业的市场管理公司做大做强,通过输出专业管理、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市场创品牌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加强市场品牌注册、经营、管理与宣传,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导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尽快注册服务商标、防御商标等;鼓励市场注册集体商标等,并授权经营户使用;积极支持市场争创驰名商标、省商标、省知名商号,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企业在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等,提高市场上市商品品牌率。

  五是提高市场主体综合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举办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市场改造提升、对外拓展、兼并收购的能力;鼓励现有品牌市场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兼并、整合现在各类市场资源,培养组建市场集团公司,采取连锁化、超市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有关部门组织,定期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流通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明确、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措施、优惠政策、解决建设难题。

  二是要素保障。建设大型市场集群,的要素瓶颈就是土地供应问题。要借鉴武汉汉口北商贸枢纽区的做法,以园区的方式、价格为大型商品市场集群项目供用地。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人才培训等措施,为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

  三是机制保障。首先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将商业网点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部门在制定地块详规是要征询商务部门的意见等机制。其次要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要组织专门班子,开放“绿色通道”,为项目开工、开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强财税扶持。各地要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贴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积极支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要从培育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市场试营业期给予税费减免。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搭建商品交易市场金融合作与资本运营平台,拓展商品交易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在市场增设服务网点,推动银行卡、电子支付业务等在市场的应用,为市场经营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大省、商品市场建设强省,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引人注目。3月13日至16日,谢建辉厅长、吴宜彪副厅长率有关处室及部分市州商务局负责同志一行,赴山东临沂、潍坊两地学习调研,拜访了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实地考察了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潍坊百货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和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流通强省,经济总量大,市场体系完善,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20**年,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75万亿元。20**年青岛、济南、烟台、临沂、潍坊、淄博六市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其中青岛、济南突破2016亿元。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1.54万个,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到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交易额达1.62万亿元。流通业增加值、吸纳就业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均居第三产业首位。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山东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注重主体培育、载体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正在进入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临沂、潍坊等地市场建设发展理念之新、创新意识之强、市场与政府作用协调之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专业化程度高。在考察中,我们不仅惊异于山东市场数量的庞大,更感叹其极高的市场专业化程度,尤其是有“中国市场名城”美誉的临沂。有别于常见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在临沂,大到建材、家电、机械设备,小到铅笔、袜子、胶带,都设有专门的批发交易市场。各种专业市场分门别类,接踵林立,形成庞大的市场群,由此带来的集聚效应为临沂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效果。目前临沂市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01个,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20多个国家(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和地区,20**年临沂商城实现商品交易额1772亿元。商城经营产品多达6万个品牌,涵盖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园林机械、劳保用品等27大类,基本覆盖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

  2.市场化程度高。在建设市场的过程中不少同志常常感慨政府部门不知该如何定位,面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山东省在这方面有好的经验。各地在市场建设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原则,其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临沂商城、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项目,政府不直接投资,只在用地、交通、环境等方面加以规划,前三年大幅让利,地方税收和规费基本都返还给企业,大力招商引入民营资本建设市场。而市场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营都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政府仅仅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被临沂市民所津津乐道的“五先五后”的临沂经验,则更具体的诠释了临沂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这“五先五后”即:一是先成市后建场。即在传统集贸市场或群众自发形成市场的地方建市场。二是先繁荣后规范。市场开业之初,允许业户“先上车后买票”,经营一段时间再办理手续,并逐步规范其经营行为,以市养市。三是先综合后分离。将市场内具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商品,从原来的市场中分离出来,新建专业市场。四是先分散后集中。把分散在各处、经营户较多、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行业集中起来新建市场,依此方式先后建起了日化、副食品、汽车零配件、建材等批发交易区。五是先简易后提高。根据需要和市场繁荣的程度以及经营者的承受能力,逐步向建设高档次市场的方向发展。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带来了商业繁荣和市场兴盛,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市场的公益性和政府的调控手段,如何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这也是我们所共同面对和需要**的新课题。

  3.集约化程度高。在项目建设上注重规模效益,重视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发展。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都摒弃了传统项目的单一功能,而是形成集展示、交易、加工、仓储、配送、办公以及生活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集聚的超大型园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即是寿光市政府进行产业整合的工程,园区占地总面积就高达3000亩,总投资达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可以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个人才岗位。园区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的建设,推动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寿光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寿光形成一个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效应,极大的推动寿光的经济发展。而这种复合型、多功能大型园区的建设,既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互通联动;又形成了规模效应,多个业态组团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更高。

  4.配套化程度高。物流配套是商品市场发展的依托。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其农产品物流水平很高。20**年,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5245.9亿元。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处于地位,拥有350多万吨冷库、140家冷链物流企业,低温储运能力超过400多万吨,占全国的45.5%。果菜、肉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19%、16%和13%左右。强大的物流能力支撑农产品市场迅速发展,而日益壮大的市场又为物流企业带来货源,促进物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流通效率,实现互惠双赢。同时,山东也非常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市场。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各个环节的应用,实现市场管理信息化、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自建平台等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如潍坊家政服务中心,就通过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综合性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商户,构建网络,可以实现线上订货,线下配送,服务对象涵盖各行各业,真正实现惠民、便民。

  二、湖南与山东的差距

  应当看到,尽管目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项目不多,发展方向不明,自然禀赋条件和规模成本效益都面临诸多压力,但理念、思路上的差距是最主要的。

  1.思想观念上有差距。与山东相比,我省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对商贸物流、市场流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流通的传统观念急待转变。没有流通市场和商贸物流的发展,我省的经济发展就难以摆脱“土货难出、外货难进”的尴尬局面。没有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带动,我省的农业生产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规模提升。根据测算,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13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03个百分点,并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山东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正得益于以流通促生产的总体战略;得益于以潍坊、临沂以及聊城三大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骨干,各地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为补充,覆盖全省及周边地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产地+集散”批发市场集群;得益于现代化、高效率、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建设。正是受益于市场流通带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政府让利、工业让地、社会让路的市场优先发展、商贸放水养鱼、流通带动产业的经济模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识。

  2.整体规划上有差距。山东各地都非常注重规划的引导作用。在临沂我们专程参观了临沂城市规划展,大到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小到城市商业网点布局,临沂市都聘请专家团队经过科学论证,制定了完整的规划蓝图。临沂市还专门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采取规划约束下严格配套建设、政府部门购买、产权置换、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落实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10%的政策规定。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规划,按进度扎实推进,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项目冲突。而我省目前还没有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更谈不上商品市场网点规划商务部门一票否决制。

  3.政策引导上有差距。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9号),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在用地、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增加商贸流通用地比例。城市改造建设中应优先配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交易市场、零售卖场等商业设施,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设施,各级政府应重点支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参照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对待。“十二五”时期,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30%的规模,专项用于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总部设在山东省的跨区域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可申请实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山东省狠抓政策落实,并进行专项督察。以名成集团建设的中国食品谷•中凯冷链物流园项目为例,潍坊市政府虽然没有直接投资,但以28万/亩的略高于工业用地的价格向名成集团转让土地1120亩,同时三年之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全额返还。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吸引名成集团为潍坊带来直接投资4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拥有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60万吨容量冷库群的综合性、现代化、一站式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我省在政策的制定及落实上,尚有待加强。

  4.骨干企业培植上有差距。山东省非常重视培植骨干企业,并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目前山东全省有销售额过5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3家,过百亿的6家,11家企业入选全国连锁百强。山东一方面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资本运作、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优势,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业态相同、商圈相叠、实力相近的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养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临沂市,我们了解到,临沂商城之所以得以兴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临沂本地发达的第三方物流的支持。临沂市政府通过扶植立晨、荣庆、金兰、天源等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临沂物流业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使临沂成为囊括鲁南苏北、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地,包括济南在内的周边城市货物都要到临沂集散周转,极大的带动了整个临沂市的流通业发展。仅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一家,就可以调用运输车辆2016余辆,形成了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运输网络,并拥有仓储总面积24.89万平方米,总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超千亿元。而我省在骨干企业的培植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植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5.市场建设上有差距。山东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经营面积3650万平方米,摊位总数38.4万个。20**年山东省对全省2016家商品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仅这2016个市场就完成商品交易额1.62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7424亿元。而我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258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290个,经营面积1651万平方米,摊位总数56.2万个,年交易额2573.5亿元。从这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省在市场数量、市场规模以及年交易额上的差距。而山东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细分以及市场集聚布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临沂市中心城区就集聚了101家专业批发市场,以西郊批发市场为中心,中心集聚倾向明显。这种专业细分和市场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临沂商品交易市场一年的商品交易额就高达1772亿元,达到我省全年市场交易额的68.9%。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几点建议

  1.坚持做好整体规划。临沂市的发展经验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做好规划,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而我省的流通产业要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整体规划。我们要认真调研,根据我省省情,紧扣我省商贸流通实际和发展趋势,紧紧依靠基层和企业的创造性,适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科学制定《流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湘菜、湘酒、居民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城建、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尤其是要推进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发展规划同步。

  2.高位推动,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成立高层次现代流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流通工作中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对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进行目标考核。按照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基层人员和经费保障。

  3.做好典型示范,抓好项目带动。近年来,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我省先后被列为全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试点省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屠宰厂(场)标准化改造试点省份、品牌促进体系建设示范省试点项目、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长沙市被列入现代服务业建设试点和中小商贸服务平台项目试点,娄底市被列入再生资源试点。我们要把握好这些试点机会,以项目为抓手,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突破,做好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商贸流通大发展。

  4.集中政策重点推进。各个内贸处室加强联动,认真梳理近年国家和省里一系列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集中政策投放到优势项目上,并加强督查,确保落实。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加强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培植区域性辐射企业,扶植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骨干市场。

  5.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加快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有实力的国内外商业巨头落户湖南投资创业。培育发展步步高、友阿集团、万商红、大汉物流、快乐购、湖南国药、老百姓、长沙马王堆、红星集团、万容科技等20家年销售额过100亿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二是大力支持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扶持和促进中小微商贸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繁荣市场、吸纳就业的作用。三是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品牌企业,在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物流业打造一批品牌企业,鼓励“老字号”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流通企业培育驰名商标和商标品牌营销。为湖南产品做好市场开拓,精心组织实施“名品进名店”和“湘品出湘”工作,打造湖南特色产品品牌。

  6.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瞄准前沿、高位起步、多点支持、高效运营,创新流通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植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加速信息互通。推进平台服务商、在线销售商、配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高效合作。大力提倡网络诚信,建立网商信用档案。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培育和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

  7.加强市场配套建设。推动商品市场整合、升级、改造。构筑涵盖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展示展销、旅游购物、金融服务、价格引导等功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加强市场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辐射广、服务优的骨干市场。

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篇8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在章岳定副主任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区农业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以及转塘、留下、三墩、双浦等镇街和近20个行政村,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了包括区人大代表在内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建立村级运转财政补助机制,20**年开始连续8年对行政村实行运转补助,累计投入金额1、36亿元,有效确保了行政村的正常运转。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保洁的经费保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河道路网环境卫生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利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积极落实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年安排资金856万元支持11个村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20**年开始,区政府制定实施三年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年对龙坞茶镇10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整治建设,20**年又启动周浦片5个村、三墩镇2个村的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周浦、袁浦小集镇综合整治也带动了三阳等7个村的整治建设。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三墩、双浦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约2.52万亩,并已引进两家规模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现代产业园的引进带动,将提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现有房产的潜在价值与经济收益,为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渠道。

  (四)启动整村连片搬迁。

  近年来,区政府花大力气、大手笔对双浦、三墩部分行政村实施整村搬迁,着力通过引进大项目、大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西湖大学、云谷产业园、云谷国际公学等项目已经确定落户山联村和双桥村,铜鉴湖景区打造和双浦新区建设将覆盖铜鉴湖村、浦塘村等。通过整村搬迁后大项目的引进,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村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收支难以平衡;村集体负债,“刚性”支出在不断增长;增收来源乏力,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支难以平衡。

  20**年全区36个行政村村集体可分配收入约6292.9万元,平均每个村约174.8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有3个村,最低的双浦桑园地村25.1万元。50万元至100万元有10个村,100万元至200万元有8个,200万元至300万元有12个,300万元以上有3个,最高的留下东穆坞村732.02万元。20**年村级集体总支出约8842.03万元,村均支出约245.6万元,27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总额3132.5万元,平均赤字约87万元。20**年区级财政投入村集体补助资金4298.48万元,平均每村获得补助收入约119万元。依靠较高的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但绕城等10个村仍收不抵支。预计20**年全区36个行政村可分配收入相比20**年有所降低,约为5507万元,但总支出较20**年将出现较大增长,约为9839万元,预计将有33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金额4332.4万元,其中21个村在加上补助收入的情况下仍收不抵支。

  (二)村级集体组织“造血功能”相对不足,收入来源单一。

  一是政策因素对村集体收入影响较大。房屋、土地租赁收入普遍为各村集体的主要收入。但随着近年来土地、规划等政策的调整与收紧,原先部分村“打擦边球”搞违建提高集体收入的行为难以为继,部分村集体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甚至出现负债难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值增值缺乏有效途径。大部分村拓宽经营渠道发展的能力不足,自我营收能力较弱;有些村有资金却因缺乏有效投资的渠道和方向,难以实现资金向资产的转变。

  三是项目落地较为困难。根据《杭州市区村级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村集体可预支15亩留用地指标,但该指标绝大部分村都未能落地;双浦地区被划为杭州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各村在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招引企业等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极大。

  (三)村级集体组织“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村级运行压力增大。

  一是村级日常支出负担加重。村集体经济除承担村组织的管理运转费用外,还需要承担本村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和公益福利事业的供给,各项开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部分村因账上无钱导致村干部工资长期无法发放的情况。20**年36个村总支出较20**年增长约10.1%,预计20**年较20**年增长11.3%。

  二是长效管理支出大大增加。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而需要开支的公益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路灯电费等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据了解,转塘外桐坞村的长效管理费用支出从风情小镇打造以前的每年41.5万元上升到20**年的156万元,是原来的3.7倍;三墩2个村美丽乡村建成沥青路面24万方,公共绿化面积25万方,庭院河道绿化35.5万方,路灯1746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38个,仅靠村自身将难以维持长效管理的费用支出。

  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过重。20**年共有25个村背负债务,累计负债7972.2万元、村均318.8万元。沉重的债务也带来了高昂的利息支出,如转塘何家村债务总额1000余万元(含部分预付款),每年利息支出需50余万元,但其年可分配收入也仅约50万元。

  (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新村村集体大多无经营收入,只能靠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

  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还没有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配套政策。

  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

  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对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我区“三全”目标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央有要求,农村有需求,农民有呼声,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到底。

  二要明确目标。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杭州拥江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让今天的短板变为今后的强项,让当下的价值洼地变成未来具有独特优势的聚宝盆,让绿水青山同时拥有金山银山,让美丽乡村成为西湖最耀眼的明珠。以此为目标,要精心制定新时代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任务,选准发展路子。要认真分析每个村的发展条件和特色优势,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

  三要精准施策。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农村群众诉求,提出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当前我区已大部分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及时转移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方式。在工作精力上,适时从整治建设转移到产业发展上;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

  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要指导各村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特产等,发展生态游、故地游、创意农业、民宿休闲等产业项目。如龙坞茶镇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日前已顺利通过省旅游局4A级景区旅游资源评估。要积极鼓励指导村集体充分利用4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发或者参与开发西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小吃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村集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村集体在发展“龙坞旅游”中有所作为、大有收获。

  二要依托项目增收。要加快双浦新区建设进度,积极招引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显、环境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要切实加快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稳妥做好后续几万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尽快形成农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四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预支留用地指标的落地政策,及时调整布点规划,努力实现指标落地。对各村现有被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区政府要制定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政策,按照每个村规模大小,允许相应的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布局,既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又减少土地浪费。要注重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对于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一事一议”“几个一点”的办法,成熟一个、上马一个,帮助村集体突破政策瓶颈,拓宽增收渠道。

  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

  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快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撤村建居步伐。加强与市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将区内超龄农民视同撤村建居居民以及征地农民,允许一次性缴纳养老经费,享受职工基本养老金。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争取将绿化、保洁、路面养护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纳入城市绿化保洁以及背街小巷整治经费体系,减轻区级财政与村集体的开支负担。

  (四)健全长效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逐步合并村级账目,加大村集体资金资产融合力度。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

  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要防范风险,建立村级债务化解机制。要严格落实债务化解责任制,控制新增债务,建立健全举债申报审批制度、债务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坚决防止盲目举债,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同时要加大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积极利用好省市区财政扶持化解村级债务的各项政策,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化解村级债务,着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对何家村等负债特别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尽快帮助解困。

  (五)加强基层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

  一要强班子。加强对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适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拓发展经济思路,增强致富带富本领。

  二要抓考核。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要重自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明确奖罚举措,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转变生活观念,消除乱扔垃圾乱吐痰等陋习,减少村级管理支出。要教育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负责”的观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推荐访问:高质量 情况 农业 高质量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汇报材料 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发展高效农业方面的报告 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