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8篇

时间:2022-11-18 14: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8篇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最新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方案(范文)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建设方案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乡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8篇,供大家参考。

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8篇

篇一: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最新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方案(范文)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建设方案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联合体”)将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以特色果蔬种植业、稻渔综合种养殖业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市场服务及休闲农业为后盾,坚持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原则,实行独立经营,联合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要素融通,稳定合作;产业增值,农民受益的联合体模式,形成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据《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的通知》(鄂农办函〔2019〕49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概况:

  1、项目建设名称:**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综合项目2、项目主管单位:**市农业农村局3、项目申报和牵头实施龙头企业:湖北**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项目建设地点:**市**乡5、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3年(2019年-2021年)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

  最新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方案(范文)

  1)、扩建和改造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绿色原料生产订单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绿色果园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等。

  2)、建设联合体技术服务中心,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3)、建设优质粮工程,对现有的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档升级,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4)、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农机化服务平台,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进行田间作业,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增加产能和效益。

  5)、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广泛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

  6)、大力创建公共品牌和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农产品“三标一品”的认证工作。

  7)、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与大型超市、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属营销渠道,实行线上线下销售。

  8)、建设省级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支新型“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职业农民队伍。

  9)、以**生态园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配套建设观光采摘园、农业体验园、科普教育园、农耕文化园等项目,以农促旅,农旅融合发展。

  7、联合体概况:**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联合体”)成立于2019年8月10日,总部位于湖北省**市**乡,资产总额达到1.2亿元,由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由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市

  2

  最新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方案(范文)

  **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等单位协商成立。

  联合体组织机构完善,除9个成员单位外,还成立了联合体综合管理部、财务部、生产经营部和技术培训中心等4个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分明,专业化分工明确,各联合体成员之间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技术服务、原料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商贸服务、品牌建设和信贷担保等方面都有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

  联合体内成员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经营战略合作合同》和《农产品订单生产及收购合同》,从从技术服务平台、科研成果转换、商标品牌宣传、实体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订单生产、精准扶贫创新模式、金融扶持服务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实行全产业链共同发展。

  联合体产业分布涉及**市**乡村、**村、**村、**村、**村、**村、**村、**镇**村,涉及农户1450余户,经营耕地面积1.2万余亩,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800余元。产业链上游拥有自建、联建基地,中游拥有雄厚生产、科研实力,下游拥有电商、流通、销售渠道。主导产业涉及设施蔬菜种植、优质稻种植、小龙虾、河蟹等养殖、种苗繁育、园林苗圃种植、家禽养殖、精制大米加工、休闲农业观光采摘等,整个产业链条规模超1.5亿元。联合体成员比非联合体成员生产总成本降低20%以上,产值比分散经营农户高15%以上,带动农户高于本地同行业传统农户收入25%以上,原料生产基地80%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循环生产方式,实行“两减一增”绿色种植行动,减少农药使用30%以上,减少化肥使用35%以上,每亩增产增收600元以上,示范带动周边乡镇近3万亩农田标准化生产。

  3

  最新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方案(范文)

  牵头成立联合体的龙头企业——湖北**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公司总资产达9050万元,现已是新四板股份挂牌上市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企业。

  公司以绿色蔬菜、淡水小龙虾、大闸蟹、虾稻香米、太空莲、散养鸡、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物流链保障、电商化服务,取得显著的成效。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7659万元,其中农产品电商年交易额达到2200万元,企业实现年利润707万元;2018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值9126万元,农产品电商交易额3800万元,实现利润1016万元,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二、项目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

  联合体将以“高效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和科技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联合体“互联网+物联网+精准农业”建设,力争在2年内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争取在3年内实现联合体内的龙头企业股权“新三板”挂牌上市,努力把联合体打造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有机果蔬生产基地、龙虾养殖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和畜产品深加工基地、果蔬深加工与物流基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及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1年,力争联合体内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左右,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联合体内农产品电商销售普及率达到6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万元,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篇二: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15•【字号】川府发[2011]7号•【施行日期】2011.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1〕7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机工业上规模、上档次,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制造水平,积极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道路,实现全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新跨越。(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实行分类指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结合各地装备制造业基础条件,发展适销对路的农机产品。

  重点突破,协调发展。以实现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为重点,坚持大、中、小、微农机具并举,促进农机农艺有效结合,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结合实际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优化农机工业区域布局,实行差异化发展。

  创新机制,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创新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引导农机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机制,提升农业机械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学发展。

  安全高效,持续发展。适应环保型社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研制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400万千瓦,每年递增7%,其中排灌动力机械达到5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水稻、小麦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马铃薯、油菜、玉米等机械化水平明显突破,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养殖业、林业等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较2010年增长200%。建成一批农机企业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500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机械达到56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机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在2015年基础上增长150%以上。农机工业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

  型企业集团,在部分地区形成农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农机品牌,初步建成现代农机流通体系。

  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一)着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以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促进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长。优先、均衡发展主要粮食、经济作物作业机械,鼓励引导农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农机及机电提灌设施,提高机具配套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努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以提高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加大种植模式改革和品种改良力度,全面推进粮油生产机械化。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为突破口,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大力示范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以及马铃薯、油菜、玉米直播与收获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到2015年,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9年的28.5%提高至54%,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9年的28.1%提高至45%。突出抓好成都平原、安宁河谷等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确立农机化发展先行县,促进平原地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突出抓好粮食生产重点县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粮油高产创建区等农业项目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强农业机械化对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等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由种植业向林、牧、渔等各个领域扩展,由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逐步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三)切实增强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稳定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农机推广机制,提高农

  机示范推广能力。加大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和适合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加大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秸秆气化、粮食烘干等重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建立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等不同区域和马铃薯、油菜、玉米等不同作物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立完善农机作业、维修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机作业、维修服务,提高农机应用和保障水平。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开展在用农机质量调查,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网络,强化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作业的市场监管。

  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农机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由平原向丘陵山区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和机械植保等环节拓展。创新农机服务模式,积极探索订单作业、承包服务、土地托管等服务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建立农机服务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农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抗灾减灾能力。大力发展农机维修网点,加快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

  (四)全面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开展农机使用安全教育,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水平和监管能力。提高农业机械上牌率、检审率和持证率。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安全互助组织,依法开展互助保险、合作救济。大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三、加快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适合我省农村生产条件的农机产品。针对不同地区

  特点实行差异化发展。结合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区域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大马力、高性能耕作、栽插、收获、烘干等农业机械,重点发展中小型多功能耕作、灌溉、播种、植保、收获、加工等农业机械。根据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情况,合理布局农机工业,避免同类型产品重复建设。

  (二)鼓励我省装备制造企业投资农机工业,新建或参股农机企业,促进我省现有农机工业企业改造升级。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机械生产、动力机械生产、泵阀生产等方面有技术、人才优势的企业投资农机工业,采取参股现有农机企业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或单独投资新建农机企业,从整体上提升我省农机工业水平。

  (三)重点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和产品,着力培育优势产品。1.做强农用动力机械生产和研发。重点支持在农用动力机械领域具有知名企业品牌和名优产品的企业,鼓励和扶持其做大做强现有品牌和产品,搞好下一代产品研发,增强企业持续竞争力。2.大力发展小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充分发挥我省小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优势,重点鼓励小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企业产品上档升级,搞好新产品研发,支持和引导企业组建联合集团,集聚发展,不断壮大。3.促进农机零配件生产企业上档升级。积极引导分布在我省广大农村的众多农机零配件小企业与大中型农机企业配套协作,支持小型零配件企业加快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我省农用机械提供精度高、通用性强、互换性好的零配件。4.鼓励和支持我省农机企业申报进入国家农机补贴产品目录。积极鼓励和支持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产品在国内已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申报进入国家农机补贴产品目录,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四)增强农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作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结合我省实际,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研究和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技术设备开发,大力研发适合我省平原、山区、丘陵地区、高原等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急需的农业机械与装备,特别是适合山区和丘陵地区耕作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中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经营体系的需要,提高农机适用性。

  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鼓励农机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四川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支持农机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五)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农机产业发展集群。按照择优扶强原则,打造一批农机工业优势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发展一批“专、精、特、新、配”中小企业,依托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机企业集聚发展。

  (六)鼓励农机企业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进一步扩大外资利用规模,鼓励省外、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到我省合资或独资办厂,促进我省农业机械产品提高质量,加速我省农机工业发展进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七)加速农机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恢复或新设农机设计、制造等专业。充分利用现有农机教育培训体系,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农机专业人才队伍,突破农机工业人才瓶颈制约。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各类农机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推行技术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稳定企业人才队伍,为促进全省农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八)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农机制造企业品牌营销网络与专业农

  机流通企业销售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市场体系。实施农机流通服务品牌工程,优化市场布局,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健全农机零配件供应网络,提高农机产品流通效率,方便农民购机。建立农机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依托重点生产企业、专业流通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农机产品“三包”制度和召回制度。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示范基地,鼓励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机作业补贴制度,在中央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比例的基础上,实行累加补贴,优先扶持主要农作物、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农业机械化发展,并适当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倾斜。(二)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机工业、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户的信贷扶持力度。发展农机小额信贷,为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供信贷支持。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农机抵押、质押贷款业务,推动农户联保、农户互保、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信贷政策,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应切实采取措施,努力解决中小农机企业贷款难问题。(三)切实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

  免收车辆通行费。农机专业合作社申办工商登记和年检,不收取证照工本费和年检(审)费。保障农业生产燃油供应,排水灌溉用电执行农业排灌电价政策。

  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政策。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和产品,对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农机制造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免征增值税。

  (四)不断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机耕道路建设、提灌抗旱设施更新改造的投入力度,要将农村机耕道路、提灌抗旱设施建设纳入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规划内的项目同步实施,逐步构建“进组、入院、到田”的农村机耕道路网络,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恢复、新增农村机电灌溉面积,不断增强抗旱保栽能力。完善农机质量鉴定、安全监理、推广培训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推广鉴定、机电提灌服务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农机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农机科研中心、试验场地、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场库棚建设,对停放农机具的场库棚建设用地按农业用地办理手续。

  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农机工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共同做好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农机工业工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安全监督以及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等工作。农机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部门要保障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监管。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农机流通行业的指导,加快

  农机流通体系建设。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保证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机信贷、保险业务。其他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有关行业协会要当好政府与企业、农户的桥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篇三: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ⅩⅩ农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建方案

  (送审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我市农业发展投资、融资平台,促进全市农业健康发展,特制定ⅩⅩ市农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建投)筹建方案。

  一、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市农业发展主要是依靠财政无偿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尽管市委、市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杯水车薪,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ⅩⅩ是一个农业大市,当前,全市农业发展涉及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有了质的飞越,拓展融资渠道更加迫切,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作为强力支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组建农建投,通过投资、贷款、担保、基金的全方位模式,快速提高农业发展投融资能力,激活、释放农业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十分必要。1、有利于改变我市农业“融资功能单一、规模偏小”的状况

  1

  ⅩⅩ作为农业大市,至今没有农业生产融资平台,融资难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城建投、交通投、教育投、卫生投以及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均已成立)。加之,由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变化,市辖三区在中央和省里获得的支农资金几乎没有,需要投入的资金量相对更大,矛盾更加突出。首期组建以市辖三区为对象的农建投能够扩大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市级投融资平台对我市现代农业,尤其是对三区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农业投融资体系

  当前,我市涉农资金主要按“公益性”对农业实行投入。农建投成立后,相关资金全部注入公司,改变以往直接拨付涉农资金的方式,改“无偿”为“有偿低息”、“借本还本”、“贷款贴息”、“入股分红”等,以市场配置取代行政审批分配,使那些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能够真正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获得政府财政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驱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挖潜我市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有利于全面推进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打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性机制

  组建农建投可以增强对农业产业的投融资能力,通过资本金循环滚动放大使用,支农惠农“资金链”不断延长,能

  2

  够对我市农业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示范园区建设等起到很好的金融支撑作用。同时,通过资本金的放大效应,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引领助推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组建原则按照国家《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组建公司,兼顾资本经营和实体经营,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1、充分发挥农业投融资平台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引领助推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2、坚持建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农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农建投接受市国资委的监督管理,接受市农委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所涉及政府安排及政策性补助项目,由市农委组织申报并组织投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由农建投组织实施。

  3

  4、依托市农委、农科院、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等单位和资源,按照先三区后覆盖到八县一市、先单一公司后打造为集团公司的思路逐步推进。

  三、主要职责1、在市农委的统筹下,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投贷保基”等业务,有效解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2、吸引社会资金、工商资本,推动农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发展。近期目标是推动农科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建投的有机结合,实现科学研究、示范推广、投融资的有机结合。3、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集体经济股权、订单融资、供应链融资、存货质押、农业机械设备抵押等产品服务创新,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4、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筹建ⅩⅩ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加大产业化投资力度。5、强化农建投内部管理,确定经营方向,监督经营活动,制定企业年度目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加强目标考核,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队伍稳定。四、基本结构1、农建投名称、地址、性质、经营范围

  4

  ①名称、地址、性质、业务管理公司名称:ⅩⅩ市农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待定)。公司注册机构:市工商局。公司纳税机构: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公司性质:市属国有全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市国资委、市财政局代表市人民政府出资。业务管理:公司接受市国资委的监督、指导和市农委的业务管理。②经营范围涉农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和其他农村组织的融资与土地流转担保;农业项目(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及相关产业投资管理经营;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小额贷款发放与融资担保;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配送经营;农村产权交易;政策性保险和救助;整体划转划入企业批准的经营业务范围;监管部门批准业务经营范围。③项目管理政府性及政府补助性涉农项目(农委口、发改农业口、国土整理、物价调节)在建的按原渠道建设,农建投成立后项目由农建投实施(具体工作细则另行制定)。基础设施项

  5

  目按照投资额的1%、土地出让总资金的1%和融资额的3‰提取管理费用。

  2、行政法人结构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由7人组成,其中外部董事2名、内部董事4名、职工董事1名。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法定代表人)。监事会由5人组成,其中4名分别由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委派,1名为职工监事。监事会**由市国资委委派。经理层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3—5名,财务总监1名。3、党群组织结构农建投设立党委,隶属市农业领导小组。公司党委由7人组成,设书记1名(董事长兼),副书记2名(1名总经理兼任,1名兼纪委书记),党委委员4人。公司群团组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工会**由1名党委委员兼任)。4、任期及考核农建投作为市管企业,公司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党群组织负责人任期按《党章》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公司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按市里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年薪制。

  6

  5、内设机构及队伍建设具体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公司人员以整合农委系统现有人员为主,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外聘请管理人员、专家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新组建的农建投,除综合部门以外,计划下设3个主要业务部门:①农业投资担保部:主要负责银行信誉担保、抵押担保②农业投资项目部:主要负责项目策划与管理、项目建设、产权交易、宣传培训③农业发展基金部:主要负责贷款贴息、低息扶持、参股扶持、政策性保险、行业应急、自身放贷今后,可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增设其它部门,或设立子公司、参股公司,将单一的公司打造为集团公司,将以三区为主体的公司打造为全市性全方位农业服务性融资公司。五、资产来源组建农建投初期预计注册资本5.3亿元,由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组成,其中:货币资金15000万元,通过整合涉农生产经营性资金、专项资金和政府借支组成;固定资产3.8亿元,由市相关企业(市瓜类研究所、市农科所、市柑桔研究所、市菜科所等,具体见附表)按照“自愿入股”原则,整体或部分划转的方式注入农建投(担保部),首期注册时2亿元,其它再陆续划入。1、货币资金

  7

  货币资金投入15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支农资金1000万元(今后每年均整体划入),国土整理资金1000万元(具体数值待与国土商定,建议整体划入),物价调节基金1000万元(具体数值待与发改委商定,建议整体划入),市政府再划拨首期注册资金2000万元,借资10000万元。

  2、固定资产(1)结合当前国有场所改革、组建农业科学研究院、建设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相关政策与实际,市瓜类所、市农科所、市柑桔所、市蔬菜所、市园艺场、市城南园艺场六家国有单位(待进一步论证)整体划入农建投,这些资产仅仅用作贷款担保。拟划转的六家单位土地等净资产最终以评估值作为农建投资产入账,市檀香园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性质不一样,单独商议。(2)全市其他农业经营性企业及资产,在条件成熟时,遵循自愿原则,逐步按照整体或部分入股的方式划入农投集团。3、后续资本注入为推动农投集团快速发展,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在以上注入资金和资产的基础上将不断补充注入,可采取与县市区合作整合资源扩充资本,也可吸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注入扩充资本,增强农投集团的投融资能力。

  8

  (1)整合涉农生产经营性资金和部分专项资金1.5亿元,分3年逐步到位(其中:2016年到位3000万元,2017年到位5000万元,2018年到位7000万元。

  (2)今后每年将财政支农资金、国土整理、物价调节金整体划入。

  (3)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吸纳各种所有制资本进入农投集团。从2019年起,视农建投发展情况,再确定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经营性资金注入农投集团的额度。

  六、发展目标1、参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关联度目标①2016年,生态农业现代投融资体系基本构成,直属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农建投在重大农业项目、农业企业与农建投关联度达60%以上,在农村土地流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都市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农民专合组织等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较大的助推作用。②2017年,生态农业现代投融资体系日趋完备,直属国有企业保值增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建投渗透全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成为引领、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农建投经营目标

  9

  围绕“八个建成”及ⅩⅩ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创新“投贷保基”相结合的金融模式,强力加大对全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其目标是:2015年—2022年,用7年左右的时间,农建投利用“投贷保”模式,采取参控股投入等方式,可直接投入约10亿元、撬动约40亿元,共计50亿元资金投入(不含基金投入)全市现代农业建设。

  3、ⅩⅩ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目标在条件成熟基础上,尽快筹备设立ⅩⅩ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分两期设立,其中首期基金规模1.5亿元。主要投向为ⅩⅩ市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及医药行业。其他投资限制、风险及防范及收益分配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4、人才目标农建投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层高管人才队伍及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引进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懂经营、善管理、熟悉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行政、金融、法律及农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形成“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格局。引进人才符合市相关规定的,享受相关政策待遇。七、实施步骤

  10

  1、组建方案报送市委、市政府批准;2、制定农建投《章程》,报经市国资委批准;3、按照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登记要求,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4、完成农建投在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的税务登记;5、完善组织架构及岗位设计,报市国资委备案;6、办理股东变更、股权划转、资产过户等手续;7、通过组织调配及公开招考招聘配备一批工作人员;8、本方案未尽事宜,由市农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相关程序和规定研究办理,需上报上级部门的按程序上报审批。八、筹建工作建议1、成立ⅩⅩ市农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建领导小组,请分管农业的市长任组长,组织部、国资委、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等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于农委,国资委、财政局、国土局、发改委各抽调一人到办公室参与筹建工作。2、明确部门分工,市委组织部负责选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拟任人选。市国资委负责办理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审批公司章程,注入资产评估。市财政局负责注册资金和后续政府资金的注入,安排筹备工作经费。市国土局负责土地资产的注入及土地开发整理的协调。市发改委负责物价调节金

  11

  的注入和农业项目的协调。市农委负责组建公司的牵头、协调和后勤,选聘公司副总经理及其他工作人员,注入资产的清理登记,以及相关项目打捆到农建投实施。

  12

  

  

篇四: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农业厅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促进我省现代种业发展的通知

  【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厅

  【公布日期】2018.07.20

  【字号】川农业函〔2018〕538号

  【施行日期】2018.07.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促进我省现代种业发展的通知

  川农业函〔2018〕538号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牧)局,成都市农委:

  201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省随后启动了《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订工作,省人大常委会于2018年5月31日通过了《条例》修订案,已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条例》,全面推进依法治种,促进我省现代种业发展,现通知如下:

  一、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深刻认识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种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原《条例》已不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与此同时,随着《种子法》全面修订,农业部出台多部配套规章,种子法律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原《条例》中的若干规定已经不符合上位法的规定。因此,本次《条例》修订是进一步完善我省种业法律支撑体系、奠定现代种业发展法律基础的重要举措。同时,《条例》贯彻了新《种子法》的精神,契合了中央发展现代种业的部署,顺应了我省种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促进我省依法制种,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把《条例》的宣贯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四川现代种业种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要更新观念,深化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种子法》和我省新《条例》的要求上来,切实增强依法治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各项法定制度和职责落到实处。

  (二)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条例》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鼓励创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原则,对种业科研育种、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和产业扶持政策等制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补充完善。学习贯彻《条例》,要坚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推进种子管理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坚持强化企业在种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健全企业行为规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和赔偿责任;要坚持保障粮食安全,完善种子质量监督管理,规范种业对外交流合作,强化安全审查,确保种业安全。

  二、切实履行《条例》赋予的各项职能职责

  (一)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规范试验审定程序,强化过程监管。搞好同一生态区省间引种备案,提高引种质量和效率。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自愿认定,加强登记信息和标准样品管理。落实品种撤销审定(登记、引种)制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种子储备和进出口管理。依法开展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及备案管理。加强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依法惩处侵害农民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将违法纪录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抓住重点作物、重点区域,按照“双随机”要求开展企业督查、市场检查和基地巡查,强化种子标签真实性、转基因监管,依法行使行政强制权。建立健全“省为核心、市州为骨干、县为基础、第三方为补充”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鼓励检测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和有效的快速检测方法,打击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强化“四种情形”网上备案,建立种子质量可追溯制度。上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情况督导,强化行政问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三)加强服务引导。建立健全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良种展示示范网络,进一步加大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力度,积极开展马铃薯、油菜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青稞等特色优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做好主导品种筛选和推介,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加快良种推广应用,促进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和农业提质增效;做好推广品种的安全跟踪评价,对存在不可克服严重缺陷的、种性严重退化或失去生产利用价值的品种及时向种子企业反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搞好主要农作物种子冬季海南预警;强化对企业、检验机构从业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加强种业信息采集等工作。

  (四)推动落实种业政策。加强与财政、发改、科技、金融保险等部门沟通,强化工作协调机制,把法定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鼓励品种创新为目标,增加财政投入,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平台建设、品种选育、试验及示范推广,研究建立企业自主研发的突破性新品种的品种后补助机制。以稳定基地、提升产能为目标,积极争取将优势制种基地划入基本农田永久保护,落实制种大县奖励、制种保险和农机补贴政策,加快推进育制种基地建设。落实将农作物种子行政管理、监督和执法所需费用列入同级人民政府预算等规定。

  三、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种能力和管理效能建设

  (一)依法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和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充分认识种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奠基性、先导性地位,依法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加快由管种子向管种业转变,加强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品种审定与登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与备案、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及管理和质量监督等管理工作,坚持粮食经济作物并重、种子种苗并重、管理服务结合,由以事前许可为主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构建理念先进、职能明确、制度健全的现代种业管理体系。

  (二)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针对我省部分市县在机构改革中出现种子管理机构被裁撤、合并等弱化现象,种子管理体系不健全,机构上下不能对接,导致应当推进的种子管理工作无法推进,法律赋予的职责不能落实的现象,要认真落实《条例》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其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承担具体监督管理工作”的规定,健全机构,充实种子管理和执法队伍。同时强化管理能力建设,改善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种子检测、执法装备等基础设施条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提高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积极推动落实“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规定。

  (三)强化管理执法效能和作风建设。加强种子管理和执法制度建设,健全省、市(州)、县三级联动、地区联动机制,推动信息共享、结果公开。建立种子管理权力与责任清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惩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杜绝以罚代管、以罚代刑。对管理人员参与种子生产经营、试验检测人员弄虚作假、执法人员有案不查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和问责。

  四、加强《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市(州)、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宣传和贯彻实施《条例》摆在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共同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对新增的法定职责和管理职能等事项,要加强与编制、人事、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配套相应保障措施。

  (二)清理完善相关制度。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立足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和种业现状,认真梳理种子管理和执法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制度,不符合《条例》精神的要及时清理废除,不适应新要求的要抓紧修订完善。

  (三)强化培训宣传。各市(州)、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制定《条例》宣传培训计划,结合种子生产及供种关键季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要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培养,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和原则,做到深刻理解、系统讲授。要以县(市、区)为单位,面向科研单位、企业、经销门店和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培训,夯实全行业懂法守法、依法从业的基础。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挂图、微信、QQ等方式,把《条例》新规定普及到基层乡村农户,让经营者自觉遵法守法、农民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四)开展督导检查。各市(州)、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贯彻实施《条例》进展调查,及时反映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应对预案,提出解决措施,保障《条例》的顺利实施。我厅将适时组织开展全省贯彻实施情况检查,各市(州)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条例》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于2018年12月底以前将贯彻实施总体情况报送省种子站。请各市(州)、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切实宣传贯彻好《条例》,在全省共同营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局面,依法保障我省现代种业健康发展。

  四川省农业厅

  2018年7月20日

  

篇五: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根据《****年**省现代种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标以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种业强市为目标,聚焦全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种业创新体系。强化特色种业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种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统筹资源保护和品种创新。加快现代科技在品种创新上的应用。统筹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年培育新品种数量**个以上。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继续保持有**%以上。二、主要举措(一)加快推进特色种业发展。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首席专家为主的特色种业推进专家组,重点建设特色小麦、杂粮杂豆、高油酸花生、脱毒甘薯等x个特色种业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综合试验推广站;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引导支持种业科企紧密协作,深化种业成果权益改革,建立科企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促进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完善支持引导政策,建设特色作物育种创新基地和展示示范评价基地。以绿色为导向,开展节水、优质、机收品种试验,加快绿色优质新品种培育。四是打造种业品牌,支持种企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影响力,重点打造沃土种业、众人信种业、东昌种业、禾下土种业、博发社生物等种业企业品牌。五是完善小麦节水品种示范展示与推介等管理制度,做好节水小麦及配套技术推广。六是做好“十三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评估总结,启动编制“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七是加强现代种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明确种业管理部门职责。完善种业制度体系,重点加强谷子、脱毒甘薯、中药材种子及其他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管理;推进数字种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种业发展合力。

  1

  (二)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是持续加强南繁基地建设,形成市级支持、企业自建的南繁基地管理服务布局,为种子检测机构做好质量鉴定、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强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认真谋划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农作物种业短板,提升农业供种保障水平。

  (三)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指导协调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完成普查任务和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四)树立行业示范引导标杆。一是组织开展双“十佳”种业企业参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优选综合实力强、生产经营规模大、推广网络健全的“十佳创新型种业企业”和“十佳优势特色种业企业”(双“十佳”种业企业),发挥优秀种业企业在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专业化创新、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组织开展“种业示范门店”创建活动,以种子经营资质、委托授权文件、门店环境人员水平、售后服务等为重点,打造x-x家省级示范店、x-x家市级示范店和**家县级示范店,鼓励引导种子门店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种子质量认证试点示范,组织对试点单位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等开展全过程指导和重点环节现场检查,推动试点单位种子质量全面提升,探索种子认证工作实施经验,为全面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打好基础。四是协助省厅办好中国(**)国际蔬菜种苗博览会。

  (五)加强品种跟踪评价。一是完善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办法,探索跟踪评价机制,提高引种质量。二是指导企业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三是推动种子企业完善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实现种业的可追溯管理。

  (六)强化农业供种保障。一是加强用种供需信息调度,引导企业创新供种营销模式,鼓励线上展示、网上购种和定点配送,利用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手段强化信息服务,指导农户科学选种。二是做好救灾备荒储备种子响应准备,制定应急供种预案,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种需求。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在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种子生产加工高峰期,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向社会通报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三、进度安排

  2

  (一)一季度。筹建特色种业创新联盟,建设育种创新基地和展示示范评价基地;

  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指导各良繁基地县有关单位谋划项目;谋划****年**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组织我市重点种子企业参加**省双“十佳”种业企业评选活动、“种子示范经营门店”创建活动;开展冬季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监督抽查。(二)二季度。开展产学研联合良种攻关,加快品种选育;推进双“十佳”种业企业遴选推荐、“种子示范经营门店”创建活动,指导种子质量认证单位做好田间播种、田间管理、田间去杂及田间检验等工作,推动种子企业完善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组织开展春季种子市场质量监督抽查;组织筹划“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编制。(三)三、四季度。加强种业交流合作,推广宣传特色品牌,扶持特色种业企业发展,制定节水优质小麦品种推广工作方案,做好节水小麦品种推介;推动全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各普查县(市、区)普查工作开展,汇总普查工作资料;组织进行双“十佳”种业企业评选、“种子示范经营门店”创建认定,开展植物新品种权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宣传;指导质量认证试点单位做好田间检验、种子收获、种子加工及质量后控工作;协助举办中国(**)国际蔬菜种苗博览会;组织开展加强蔬菜、中药材种子和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管理调研;组织开展全市种子制种基地质量监测。作者有些想法。写得也太赞了吧。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近年来,我市农作物种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加

  3

  快,良种覆盖率大幅提升,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种子的标准化生产、区域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作物种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研发机制尚未建立、农作物自有品种市场占有率低;良种繁育基地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管理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我市种业的健康发展。为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xiexiebang.com范文网[****AN.COM](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市种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育种公益性应用性研究、培植壮大种子企业、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等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种业投入,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二)目标任务。到2021年,基本形成分工合理、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种子研发新机制。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品种、品牌的商业化育种中心。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抗、适应当地生产需求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建成一批与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立足、面向全国,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功能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三)基本原则。1.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和合作,坚持多学科融合渗透、自主研究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2.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

  4

  化育种、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的主导作用。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引导种子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与交流,促

  进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4.坚持扶优扶强。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土地流转、项目安排、资金支持、农机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在良种选育、生产经营推广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其做大做强。

  5.坚持依法行政。健全种子管理制度,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一)培植壮大种子企业。1.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重点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力。鼓励种子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支持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种业产业链不同企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0家市级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培育3—5家省级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努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企业改制改革步伐,重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企业,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高种子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3.加强种子行业协会建设。借鉴国内外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市种子产业发展需求,尽快组建发展市种子协会。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

  5

  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二)加强良种基地建设。1.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现有国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

  验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支持有条件的单位积极争取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农作物种植区划、优势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到2021年前,创建2—3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创建省、市级抗性鉴定试验站。

  2.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强新审定品种的展示及跟踪评价,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要搞好新品种展示田建设,积极开展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工作,发挥新品种的生产优势,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各县(区)种业企业都要大力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创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对进入我市销售的品种做好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组织专家、种植大户和科技带头人分层次、分季节、分作物广泛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评定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推广的主导品种和后备品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指导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合理选用良种。

  3.加强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种子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机械配套,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保障供种安全。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向生产优势区域集中,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农业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在种子生产基地实施。支持在海南、**和甘肃等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基地要严格落实保护措施,严禁侵占或改变用途。扩大农业保险试点种类和范围,积极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保险试点,把种子生产基地和品种示范基地纳入保险试点,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6

  

  

篇六: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方案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根据《2022年省现代种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标

  以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种业强市为目标,聚焦全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种业创新体系。强化特色种业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种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统筹资源保护和品种创新。加快现代科技在品种创新上的应用。统筹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2022年培育新品种数量其中一些以上。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继续保持有%以上。

  二、主要举措

  (一)加快推进特色种业发展。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首席专家为主的特色种业推进专家组,重点建设特色小麦、杂粮杂豆、高油酸花生、脱毒甘薯等一些特色种业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综合试验推广站;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引导支持种业科企紧密协作,深化种业成果权益,建立科企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促进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完善支持引导政策,建设特色作物育种创新基地和展示示范评价基地。以绿色为导向,开展节水、优质、机收品种试验,加快绿色优质新品种培育。四是打造种业品牌,支持种企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影响力,重点打造沃土种业、众人信种业、东昌种业、禾下土种业、博发社生物等种业

  企业品牌。五是完善小麦节水品种示范展示与推介等管理制度,做好节水小麦及配套技术推广。六是做好“十三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评估,启动编制“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七是加强现代种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明确种业管理部门职责。完善种业制度体系,重点加强谷子、脱毒甘薯、中药材种子及其他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管理;

  推进数字种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种业发展合力。

  (二)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是持续加强南繁基地建设,形成市级支持、企业自建的南繁基地管理服务布局,为种子检测机构做好质量鉴定、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强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认真谋划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农作物种业短板,提升农业供种保障水平。

  (三)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指导协调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完成普查任务和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四)树立行业示范引导标杆。一是组织开展双“十佳”种业企业参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优选综合实力强、生产经营规模大、推广网络健全的“十佳创新型种业企业”和“十佳优势特色种业企业”(双“十佳”种业企业),发挥优秀种业企业在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专业化创新、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组织开展“种业示范门店”创建活动,以种子经营资质、委托授权文件、门店环境人员水平、售后服务等为重点,打造-家省级示范店、-家市级示范店家县级示范店,鼓励引导种子门店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种子质量认

  证试点示范,组织对试点单位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等开展全过程指导和重点环节现场检查,推动试点单位种子质量全面提升,探索种子认证工作实施经验,为全面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打好基础。四是协助省厅办好中国()国际蔬菜种苗博览会。

  (六)强化农业供种保障。一是加强用种供需信息调度,引导企业创新供种营销模式,鼓励线上展示、网上购种和定点配送,利用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手段强化信息服务,指导农户科学选种。二是做好救灾备荒储备种子响应准备,制定应急供种预案,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种需求。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在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种子生产加工高峰期,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向社会通报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三、进度安排

  (一)一季度。筹建特色种业创新联盟,建设育种创新基地和展示示范评价基地;

  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指导各良繁基地县有关单位谋划项目;

  谋划2022年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组织我市重点种子企业参加省双“十佳”种业企业评选活动、“种子示范经营门店”创建活动;

  开展冬季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监督抽查。

  (二)二季度。开展产学研联合良种攻关,加快品种选育;

  组织开展春季种子市场质量监督抽查;

  组织筹划“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编制。

  (三)三、四季度。加强种业交流合作,推广宣传特色品牌,扶持特色种业企业发展,制定节水优质小麦品种推广工作方案,做好节水小麦品种推介;

  推动全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各普查县(市、区)普查工作开展,汇总普查工作资料;

  组织进行双“十佳”种业企业评选、“种子示范经营门店”创建认定,开展植物新品种权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宣传;

  指导质量认证试点单位做好田间检验、种子收获、种子加工及质量后控工作;

  协助举办中国()国际蔬菜种苗博览会;

  组织开展加强蔬菜、中药材种子和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管理调研;

  组织开展全市种子制种基地质量监测。

  写得也太赞了吧。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近年来,我市农作物种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良种覆盖率大幅提升,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种子的标准化生产、区域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作物种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

  足、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研发机制尚未建立、农作物自有品种市场占有率低;良种繁育基地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管理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我市种业的健康发展。为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市种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育种公益性应用性研究、培植壮大种子企业、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等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种业投入,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到2022年,基本形成分工合理、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种子研发新机制。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品种、品牌的商业化育种中心。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抗、适应当地生产需求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建成一批与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立足、面向全国,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功能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和合作,坚持多学科融合渗透、自主研究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2.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的主导作用。

  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引导种子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与交流,促进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4.坚持扶优扶强。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土地流转、项目安排、资金支持、农机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在良种选育、生产经营推广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其做大做强。

  5.坚持依法行政。健全种子管理制度,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培植壮大种子企业。

  1.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重点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力。鼓励种子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支持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种业产业链不同企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0家市级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培育3—5家省级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努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

  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企业改制步伐,重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企业,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高种子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3.加强种子行业协会建设。借鉴国内外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市种子产业发展需求,尽快组建发展市种子协会。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

  (二)加强良种基地建设。

  1.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现有国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支持有条件的单位积极争取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农作物种植区划、优势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到2022年前,创建2—3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创建省、市级抗性鉴定试验站。

  2.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强新审定品种的展示及跟踪评价,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要搞好新品种展示田建设,积极开展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工作,发挥新品种的生产优势,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各县(区)种业企业都要大力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创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对进入我市销售的品种做好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组织专家、种植大户和科技带头人分层次、分季节、分作物广泛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评定筛选出适合当地

  生产推广的主导品种和后备品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指导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合理选用良种。

  3.加强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种子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机械配套,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保障供种安全。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向生产优势区域集中,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农业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在种子生产基地实施。支持在海南、**和甘肃等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基地要严格落实保护措施,严禁侵占或改变用途。扩大农业保险试点种类和范围,积极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保险试点,把种子生产基地和品种示范基地纳入保险试点,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篇七: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有限公司组建方案(草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尽快组建

  交通建设集团,进一步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融资能力,完成相关项目的资金筹措、投资和建设,推

  进某市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市交通局、

  公路局迅速成立了筹建组并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

  交通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或者“交建集团”)组建方案汇

  报如下:

  一、组建集团公司的必要性

  随着

  经济区建设的启动,“一体化建设”和

  市

  “十二五”目标规划的要求,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干线公路

  升级改造,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着力打造中心城区与县城之间的半小时交通圈。但是,建设资金严

  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某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瓶颈,组建某市A集团已是迫

  在眉睫。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盘活存量、整合资源,建立集交通建设、融资、建设管理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多渠道筹措交通建设资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某市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三、组建原则

  (一)作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融资、建设和管理的载体,享有我市政府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地位。

  (二)资源整合,立足于现有交通公路资源的整合利用,优化国有资产存量,做大国有资产增量。

  (三)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良性循环,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集团公司依法对有关企业逐步进行改组和规范,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组建方式

  先由政府出资成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再将交通、公路系统及其他国有资产(含国有股权)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注入该公司,成立集团公司,组建企业集团。

  五、公司名称、注册资金和性质(以工商登记为准)

  (一)母公司名称:

  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暂定为人民币

  亿元(货币资金)。

  注册地址:

  。

  公司性质:国有独资公司。

  (二)企业集团名称:

  称:

  )

  有限公司(简

  注册资金:暂定为人民币

  亿元

  注册地址:某市(具体地址待定)。

  公司性质:

  。

  六、资产结构和注册资金来源

  (一)拟整合的企业单位

  拟对交通系统内的N家企业单位进行资产整合,对其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均实行无偿划转。

  截至年月日,拟整合各企业单位的总资产为亿元,总负债为亿元,净资产为亿元,资产负债率为%。(附件1:各公司具体情况)

  (二)拟整合的其它资产

  (三)注册资金来源

  建议由市政府注入货币资金亿元,集团公司整合其他资产后,达到先期注册亿元的规模。将来,再按照公司发展情况逐步增资,扩大到一定注册规模。

  (附件2:关于对注册资金缺口及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测算说明及建议)

  七、主要职责

  (一)承担某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资产经营和运营管理;

  (二)授权实施市政府指定区域及相关交通基础设施沿线内的土地和经营开发;

  (三)开展与营与管理;

  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相关的第三产业的投资、经

  (四)经市政府批准,参与对金融资本市场业务拓展及其它多种形式的业务开展。

  八、管理体制(一)规格:按照正县级规格进行公司化管理。(二)监管方:市交通运输局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履行行业监管。(三)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交建集团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党委和经营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按照公司法及有关规定设立。公司设立董事会。董事会成员5(或7)名,其中董事长1名,董事3(或5)名,职工董事(或独立董事)1名。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5名,其中监事会**1名,监事3名,职工监事1名。公司设立经营班子。经营班子由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5人组成。党群组织根据集团公司的情况按有关规定设置。九、集团发展及融资思路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优势,高效整合和综合利用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存量资产,通过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并完善各种管控体系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尝试多领域项目开发,把企业做强做大,努力实现交建集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成立交建集团的目的就是为了构建交通基础设施融资、建设和管理的载体,增加市场融资能力,加大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由于当前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不断加强,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投融资发展环境受到一定限制,加上拟整合企业的经营现状不佳,我们只能认清形势,依靠现有政策,尽最大能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和合作伙伴。集团公司成立后,拟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开展融资:

  1.通过盘活有效资产和利用项目实施,争取银行贷款;2.采用信托等方式开展融资;3.通过建设项目合作(联合、联营)等多种模式融资;4.通过股权重组等方式,引入资本。5.条件具备时,通过参与金融资本市场业务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十、建议政策支持的事项

  

  

篇八: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背景

  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国办发〔2019〕56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全国种业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一个重点”,强化“三个统筹”,提升“四个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提出,现代种业发展要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到2025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分发共享能力大幅度提高;打造一批育种创新平台,选育推广一批种养业新品种,育种创新能力达到先进水平;初步建立适合现代种业发展要求的测试评价体系;建成一批现代化种养业良种生产基地,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实现基础强、体系强、科技强、企业强,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内容

  1.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资源圃)项目重点新建、改扩建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中转隔离基地和种质资源圃。2.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培育特色优势种业企业;推动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南繁硅谷”建设,加快新品种培育和品种更新换代。3.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项目保护区(点)总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项目建成后,原生境保护区(点)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严重濒危的农业野生植物珍稀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4.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能力提升项目以国家支持建设的品种区试站、抗性鉴定站等项目建设为基础,整合建设一批国家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分中心)和区域性品种测试评价站。5.农作物良种繁育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种子(苗)生产基地,提高良种生产和供应能力,提升种子产地加工水平和仓储能力。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一、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资源圃)建设解决方案《“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提出要改、扩建,新建一批具有更多拓展功能的种质资源中期库,存储地区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为种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种质资源中期库(资源圃)的温度一般在0-5℃,相对湿度40-60%,贮藏期为5-15年左右,这些数据对种子存储而言异常重要。托普云农依托新兴技术产业化转化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建设包括中期库库区、入库前种子加工处理室、分析检测室,配置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系统、田间表型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网络服务系统等设施装备、农机具及繁殖用地田间工程等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为地区种业发展繁荣奠定基础。

  二、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解决方案育种创新是现代种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种业已经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托普云农作为涉农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以及种子企业提供种业研究的各种农作物育种测试设施设备、表型与基因型鉴定设施设备及田间工程建设、监管平台,低温种子库、检测实验室、农机具库等基础设施工程。对于农业领域种质资源表型基因型鉴定、分子育种、遗传育种、生物信息等重大科技项目,充分发挥自身数据搭建效应,应用于实验室科研育种、种子检验等过程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培育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三、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能力提升解决方案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工作主要是通过国家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分中心)和区域性品种测

  试评价站来进行新品种试验、主推品种筛选、主推品种展示等工作,通过提升区试质量,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托普云农多年农业科研建设经验累积,可以建设包括温室、大棚、灌排设施等区试田间生产设施,生理生化、品质分析实验室等分析鉴定土建工程以及仪器设备放置的整套流程,更有满足农作物考种测产、质量检测、品种测定、信息处理平台及农机具等适用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和品种区域测试站的全套设施设备。

  四、农作物良种繁育能力提升行动解决方案(一)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育(制)种田块改造,道路、晒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种子质量检测、病虫害防治等仪器设备购置。在成都邛崃,托普云农一方面打造制种物联网基地种子信息化监管平台,使用大数据系统帮助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智慧管理种质资源。另一方面,助力企业健全田间各项基础设施,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制种信息化、过程自动

  化、结果智能化,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面提升种业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另外,建设地方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苗圃等,通过信息化育种,实现地区种业繁荣。截至目前,邛崃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高端种业生产体系。

  (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在国家认定的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以及国家有关规划明确的制(繁)种优势区,共建设有棉花、油菜、花生、糖料、蔬菜、水果、茶、中药材、食用菌、蚕桑等经济作物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41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要依托当地特色产业资源,托普云农提供搭建包括土建工程、田间工程,配备农机具、仪器设备、物联网系统、种子物流与追溯管理信息体系等设施,通过信息化育种,实现地区种业繁荣。冬(夏)科研繁育制种基地同样需要土地平整改良、沟渠路配套、灌排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配备农机具、仪器设备、物联网系统、种子物流与追溯管理信息体系等,对种植户的种、管、收、储、加、销等全过程提供一体化服务,全面提升种业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托普云农针对科研院所、高校、种子公司、种业监管部门等群体,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研发系列高效便捷的仪器设备和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现代种业实验室、品种区试

  机器换人智能装备、种质资源库圃、公共服务及管理平台,从选种育种到种子存储、管理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合力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为现代种业提供数字化加持,筑牢农业发展根基,打好一场种业翻身仗。针对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托普云农可提供包含顶层设计、方案规划、设备供货、施工和售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可满足职能监管单位、科研院校和制种企业的各项建设需要。如有需求,欢迎来询!

  

  

推荐访问:四川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代农业 集团有限公司 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