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也称为环境,更多称为心理环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居环境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居环境3篇
第一篇: 人居环境
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乡
富源县竹园镇竹园小学五(3)班:钱雯雯
走在家乡宽阔干净的马路上,漫步在家乡鸟语花香的花园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迷人的花香,这一切是多么美好。然而,在许多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角落,垃圾却如影随形。
每当我走在街道、超市、游乐园……总会看见垃圾,尽管这些地方安装了许多垃圾桶,可依旧有人视而不见。不信你看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垃圾桶旁的“小山”,正肆虐地向着周围散着臭气;每到街天,天空中飞舞着的“白色蝴蝶”正在嘲笑人类的无知;你看,村前的那条小河正在呻吟着;你闻,空中的有毒物质正在横行着……
这一切无不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急不可待。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多走一步,把垃圾送回它的家;弯一弯腰,把地上变为净土;不要使用一次性袋子,不要用一次性餐盒,不往小河里投废弃物……
其实,做到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应该提升人们的文明,提高人们的素质,增强人们环保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多开展保护环境知识讲座,多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多进行一些榜样示范,如我们学校老师每个月月底就会上街大扫除,这样做都是为了带动群众行动起来,爱护卫生,提高我们的人居环境。
那么,对于提升人居环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成立“环境保护小队”,分片区定时检查周围环境,定期进行垃圾清理;还可以写一些标语提醒人们爱护环境,如果看到有人乱认垃圾叫他捡起来,看到有人把垃圾丢在垃圾桶旁,提醒他“文明——只差一步”,看到有人往小河里乱人生活垃圾,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
总之,要想提升我们的人居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乡服务。
(指导老师:尹娟英)
第二篇: 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 ,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
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 ,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 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置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 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 。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 ,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 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 ,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 ,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 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置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 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三篇: 人居环境
章节题目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了解城市规划相关理念,理解三位大师提出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以及道氏学说。
重点难点:道氏学说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 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对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为此,吴良镛先生,写成“广义建筑学”,此后仍在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人居环境科学”。针对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以人 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 城市理论探索→1.2 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1.1 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简要过程
1.2 从霍华德、盖迪思到芒福德——近代城市史理论的丰富遗产 霍华德 盖迪思 芒福德1.3 道萨蒂亚斯的“人类聚居学” 道氏学说简介 对道氏学说的评价
1.4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 当今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板书设计: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1)探索缘由与过程
(2)基本框架构想 研究
(3)方法论
(4)规划与设计论
(5)教育——教学
(6)在实践的道路上——实践 教学、实践、研究(人居环境)
第二部分 “道薛迪亚斯聚学”介绍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 城市理论探索→1.2 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小结: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一方面,受道氏人类聚居学的启示;另一方 面,亚洲城市的情况,远非“人类聚居学”所能概括。基于此,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 居环境科学” 。
作业: 道氏的“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关系?
第 1 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 城市理论探索→1.2 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1.1 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40 年代,启蒙并决意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专业,研读,加强理解。秉承沙里宁指 导
50 年代,参与国内城规实践与教学,发现问题“物质规划”
60 年代,编写《城乡规划》
80 年代,发现问题,成立“城市科学研究会”
如今,中国城市与发展面临冲击,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正视问题,探索方法!
1.2 从霍华德,盖迪斯到芒福德 ——近代城市史理论的丰富遗产
1.2.1 霍华德 现代城市规划先驱者
原因: 1、前人的基奠 2、志在改革不断追求 3、实践、务实 4、社会活动家
代表理论: 1、 “三种磁铁” (如图 1-1) 2、 “田园城市” (如图 1-2)
1.2.3 盖迪斯
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 ——倡导综合规划 提倡“区域理念” 、重视调查研究、提出有机规划“生活图式”如图 1-4
1.2.3 芒福德 1、以人为中心 2、区域观 3、自然观-环境对城市重要、创造性的利用
1.3 道氏的“人类聚居学”
1.3.1 对道氏学说的认识
国外→国内→结识名人→产生兴趣
影响: 突破认识——将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的概念
1.3.2 道氏学说简介 1、对时代及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 ——城市化的作用 2、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 ——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3、交叉学科观点的运用和引入 ——系统、综合的研究
4、初步建立理论框架 ——五大系统、五大层次
1.3.3 对道氏学说的评价 1、影响深远 2、我们借鉴、结合国情 3、寻找方向
1.4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
背景: 1、受道氏人类聚居学的启示 2、亚洲城市的情况,远非“人类聚居学”所能概括
1.4.1 当今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1)城市作为人居环境成为焦点 (2)可持续发展 (3)全球一体与地域差异 “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域的行动”
1.4.2 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遗产与理念 (2)教训(如图 1-8)
古代——有功有过 近代——启蒙较晚 20 世纪初,外国建筑师到来 20-30 年代,学成归国 后半叶,历史时期“城市规划春天” 60 年代初, “第二春天” 目前, “第三春天” ,同时问题也很严峻。
1.4.3 时代要求我们高起点发展人居环境科学 一方面,新问题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大环境——“里约会议” 。
要求 分析中国城市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设想
章节题目
第2章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构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人居环境及人居环境科学,理解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和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掌握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和五大层次,熟练掌握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重点难点: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既然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吸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那么,到底人居环境科学的内容包括什么?它的基本框架又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概念的理解
2、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层次
3、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4、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
板书设计: 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
人居环境(人)
五大原则
生态 经济 技术 社会 文化艺术
五大系统 五大层次
自然 全球
人 区域
社会 城市
居住 社区
支撑网络 建筑
小结: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出发,在坚持五大原则(生态、经济、技 术、社会、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从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 、五 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可能的目标,经过分析选 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作业: 阅读理解附录部分——人居环境科学群举例。
2.1 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核心是人;大自然是基础;中介;内容复杂;相互作用。
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五大系统(如图 2-2)
1、自然系统 ——侧重于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相关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霾 2、人类系统 ——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分析, “人口增长”??
3、社会系统 ——关心人及其活动,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
4、居住系统
5、支撑系统 五大系统相互联系。
2.2.2 五大层次
道氏-划分成 15 个单元
借鉴道氏理论,根据中国实际,分为:
1、全球(着眼于全球)
2、区域(综合研究区域问题,找到总体解决方案)
3、城市(抓住具体性)
4、社区
5、建筑 以上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2.3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2.3.1 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生态观 做到五方面
2.3.2 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经济观 做到三方面
2.3.3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与发展和社会繁荣——科学观
2.3.4 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社会观
2.3.5 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文化观
2.4 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2.4.1 释义 在认识上的发展过程
2.4.2 基本研究框架 如图 2-14
2.4.3 学科体系的构成 1、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主导专业” 三者有共同的背景,共同的研究对象 不同:尺度、方法、专业内容、技术 地景学——(地、景)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 三位一体, 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 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
2、外国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 吸收有关学科的观点的理论,的方法,推进人居环境科学的繁荣
3、开放的人居环境学科体系 与相关学科渗透 ,展拓 (如图 2-6)
章节题目
第三章 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基本的哲学修养对科学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复杂巨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思想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讲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且是发展的,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基本的哲学修养对科学工作者的重要性
2、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 系统思想与复杂性
板书设计:
3.1 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对主体的要求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对客体的认识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研究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结论
小结: 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基本条件 1、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对主体的要求 2、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对客体的认识
作业: 如何理解人居环境科学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3.1 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对主体的要求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对客体的认识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研究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结论
3.1 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作者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会到“要重视哲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锻炼” 。 例如: 对于建筑该走什么道路,大家从不同方面“找出路” ,不能以某一个方面找答案,必须进 行整体的思考,于是有了《广义建筑学》 ,并能在《北京宪章》中有所发展。所以,在科 学的前进中,从复杂性中找启发。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3.2.1 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 简单原则,但若不科学对待,会流于概念。
(1) 如《雅典宪章》中“四大工程”的划分,在之后证明这种机械方法不当
(2) 过去大学里的一些“习题” 城市规划具有复杂性,原因在于:它面向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 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引入的方法论。
3.2.2 系统思想与复杂性科学
用系统论,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
首先了解系统何谓?
——“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在城市规划中,道氏的“人类聚居学”较早运用系统思想。 之后,认识到系统的复杂性,提出“复杂性科学” 。
将其与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的一些理论方法作以下讨论:
(1)各门科学的相互联系性 复杂性科学倡导一种思想方式,思想导向和概念模式。 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可以将相关方面联系起来做综合研究,寻找一种“新方法、新途径” 。
(2)整体和整体性科学 ——由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激发而“涌现”出来人居环境科学也是一种关于整体 与整体性的科学。 如:长江三角洲
(3)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①巨大、复杂、广泛?? ②系统学的“骨干” 人居环境科学,从感性上借鉴现代科学中涌现出的理性,追求科学的方法,学习复杂性 科学,并将其在实践中应用——“长江三角洲课题”研究。 在人居环境发展上,组成要素之间进行相互作用。
人居环境思想和方法,是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理论的掌握。
章节题目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理解以问题为向导的方法,综合实践,掌握范 式和科学共同性
重点难点:范式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基于这些条件,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融贯的综合 以问题为向导 “庖丁解牛”与“牵牛鼻子” 综合集成,螺旋式上升
2、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板书设计:
人居环境问题
确立目标
理论框架 方法论 规划与设计
战略确定
开展典型地区研究
政府 学术 社会
实践
整合
小结: 针对人居环境的问题,首先要建立目标,然后结合理论框架、方法论、规划与设计,确 定战略,将战略在典型地区进行研究行动,通过政府、学术、社会相互沟通,最终投入 实践,并上升至理论。
作业: 理解人居环境科学的“范式” 。
3.3 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3.3.1 融贯的综合研究 “从外国学科中有重点地抓住与建筑学有关部分,加以融会贯通” 人居环境科学,更自觉地融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
以下即对其技术路线及组织方式进行探讨:
3.3.2 以问题为向导 例: 菊儿胡同改造; 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3.3.3 “庖丁解牛”与“牵牛鼻子” ——简化问题,抓住要害 如: 长江三角洲研究
3.3.4 综合集成,螺旋式上升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3.4.1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科学实体——范式 科学活动实体——科学共同体
人居环境研究也应有科学共同体,其范式如图 3-4。
3.4.2 明确教学战略章节题目
第 4 章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复杂体系中设计理念的探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历史上有关观点的回顾,对中国规 划理论建设的展望,了解建筑设计理论及对城市设计探索,熟练掌握人居 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重点难点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第 3 章学习了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这一章是对其设计理念的探索,即规划与设计 论。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
2、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历史上有关观点的回顾 对中国规划理论建设的展望
3、城市设计理论 建筑设计理论-对城市设计探索-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板书设计:
4.1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发现问题
4.2 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4.3 城市设计理论 ——分析问题
4.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解决问题
小结: 在前文关于人居环境学科体系和方法论讨论的基础上, 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可逐步形成规划设计的理念。首先,作为传统的规划设计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对其进行再思考,最终得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
作业: 理解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时空观。
4.1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发现问题
4.2 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4.3 城市设计理论 ——分析问题
4.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解决问题
在第 3 章的基础上,综合实践,形成理念。
“理”—基本原理;
“念”—概念、观念;
4.1 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
二战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尽如意。
原因:
(1)技术的因素 ——交通工具、信息技术??
(2)经济的因素
(3)社会的因素
(4)生态的因素 (5)。。。。。
当前的变化: 现代城市发展急剧; 现代建设是分散的,自由建造的;
现代学术理论不断发展??
在剧烈变化下,探究哪些是变的,哪些是不变的。需要进一步探讨:
4.2 对规划设计的再思考
4.2.1 历史上有关观点的回顾
(1)时代在发展,规划理论思想也在变化中,近百年 3 个“规划思潮” 20 世纪第一个 10 年——自我确立 1960 年前后——综合规划的提出 70 年代——“有序减退”等 规划理论 1.综合性规划 2.倡导性规划 3.沟通性规划 4.?? 理论在发展;目的在于社会进步;方法多样;创造发展 4.2.2 中国规划理论建设展望 物质规划,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 (1)如何融合规划设计理念; (2)如何发展对其控制和引导 (3)如何提高其“理念” 4.3 城市设计理论 4.3.1 建筑设计理论 《建筑十书》 ,说明建筑学的本质是综合的,
广义建筑学在《建设十书》影响下产生的,
而《北京宪章》重申走向广义建筑学 4.3.2 城市设计探索 ——将人居环境及其相关部分进行四维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随时代发张不同阶段有不同认 识 ——作为整体设计的城市设计; ——参与基础设施设计的城市设计; ——作为建设设计原则的城市设计; 另一种趋向:
——作为解决问题方式的城市设计; ——社区设计运动; ——作为艺术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走向人居环境规划城市设计观: “协调控制” ,??4.3.3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 1、人居环境在时间上是延绵的。 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 2、人居环境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 建筑、城市、区域在空间上相互联系 3、知晓城市规划设计对象的来龙去脉。 只有知道人创造的过程,演出的过程,才有助于对规划对象发展规律的探讨。 4、建立发展的、动态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科学的分析事物,了解历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固步不前;走下坡路;继续过去;创造未来(有创造空间,在于追求) 科学的预测未来至关重要。
章节题目
4.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了解规划理论与战略决策的形成,理解结构形态和模式形成,理解不同空 间层次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 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 掌握整体性追求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重点难点
整体性追求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对不合时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就是怎么解决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 规划设计论?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性分析 规划理念与战略决策的形成 结构形态与模式的形成 对整体性的追求 2、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不同空间层次都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环境的规划设计,必须将理性分析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理性分析——整体性追求(三项指导原则) 形象思维——形象创造(三项指导原则)
小结: (关于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小结如下) 1、关注环境质量 2、扩大理论认识 3、发展个性,创造典型环境 4、注重人的参与 5、规划设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6、以动态的观点规划、设计 作业: 如何理解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
规划设计思想酝酿大体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概念阶段——构筑轮廓; 模式阶段——以概念为主,开始课入内容; 方案阶段——细化功能内容; 整个过程逐步深入,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形象思维。 本节先讲理性分析: 4.4.1 规划理论与战略决策的形成 战略制定至关重要,正确的前提,之后的工作路线和方法才能顺利进行。 例如:北京行政中心争议。 重大的决策需要: 1、全面的观点 2、关键问题 3、多样性选择 4、共同决策 5、多谋的决策人 而对于战略规划阶段,采用概念性规划的方式;详尽的材料;抓住重要矛盾;找出可能途 径;充分讨论,择其要者而行之。 4.4.2 结构形态与模式的形成 决策有结果后,进入战术研究阶段、探索规划设计模式 1、初步认识过程: 设计 形态 结构
2、认识的第二过程: 结构 形态 设计
城市发展阶段,探索城市美的创造。 通过以上的分析: 决策 模式(关键) 方案
4.4.3 整体性的追求:不同层次的实体与普通联系的特征 1、人居环境在空间上的整体性 不同层次实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不同层次,对规划设计有不同的内容:
区域层次?? 城市层次?? 社区层次?? 以整体的思想,将不同层次加以整合和协调,如: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2、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 上一层次,?? 同级,?? 下一层次,?? 承上启下,兼顾左右,将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统一 。 说明: ——从建筑到城市不同等级的组合 ——城乡协调发展 ——用区域的观念研究城市 ——从全球的观念鸟瞰区域 4.5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形象思维 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先天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现象,创造意境,做到科学与艺术的 结合,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人居环境形象创造的三项指导原则: 设计者“外得造化,中得心源” ; 人工环境+自然环境; 一法得道,变化万千。 4.5.1 不同空间层次都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 邻里是城市的细胞,城市区域的核心,城市群构成城市网络。 不同层次的规划,都要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 ——研究阶段要有城市设计的意识 ——总体规划中融入城市设计 ——详细规划中发张城市设计 ——从建筑设计中完善详细规划 ——同时构想园林设计
4.5.2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胸中丘壑,笔底波澜,基于自然,高于自给 ——“审势” “造形” ——笔落实处, “借题发挥” 4.5.3 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 ——归依基本原则,因地制宜 最后,对本章内容作以下小结: 1、关注环境质量 2、扩大理论认识 3、发展个性,创造典型环境 4、注重人的参与 5、规划设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6、以动态的观点规划、设计
章节题目
第 5 章 人居环境科学与教育 了解教育、研究、实践结合及“形体环境论” ,理解从广义建筑学的教育论 趋向“人居环境科学”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 径。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重点难点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研究
教学
实践
2—4 章为研究,5 章为教学,6 章为实践,三者循环。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教育——研究——实践结合。 2、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从一般的建筑观到梁思成先生的“形体环境论”。 从“广义建筑学”的教育论走向“人居环境科学”。 建设中的问题,人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迫切性。 3、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加强基础,培养自学能力,适应发展与创新需要。 2)重视跨学科教育。 3)重视人文与艺术的综合培养。 4)重视具有人居环境综合观念的“专业帅才”的培养。 5)结合国情,培养村镇建设人才。
板书设计: 研究
教学
实践
5.1 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5.2 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5.3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教育的重要性 ——渊源 ——怎么做 ——强调
5.5 促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扩大范围 小结: 教育环节对于人居环境科学不可缺少,而面对人才的缺乏,必须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 作业: 如何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
5.1 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5.2 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5.3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教育的重要性 ——渊源 ——怎么做 ——强调
5.5 促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扩大范围
5.1 关于教育——研究——实践 研究
教学
实践
循环图式 5.2 从建筑学的专业教育谈起 1、从一般的建筑观到梁思成先生的“体形环境论” 1927,重艺术,重建筑样式,?? 1947,倡导“体形环境论” 1949, “清华大学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规划草案” : 1>对专业概念的反思 新思潮——“体形环境” 2>建筑行业的社会意 人民生活的问题,推进工业 3>推进专业人才教育的考虑 成立“营建学院” 2、 从“广义建筑学”的教育论走向“人居环境科学” 背景: 1>迎接国家重点工业及城市建设,其他学科投入其中 2>专业分工过细,缺少共识和沟通→反思→有进一步认识( “人居环境” ) 3>建设中的问题,人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迫切性 ? 高水平人才缺乏 ? 人才流失
如何解决?→人才教育 5.3 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和途径 5.3.1 加强基础,培养自学能力,适应发展的需要 5.3.2 重视跨学科教育 5.3.3 重视人文与艺术的综合培养 5.3.4 重视具有人居环境综合观念的“专业帅才”的培养 5.3.5 综合国情,培养村镇建设人才
章节题目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5.5 推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人居环境科学修养对决策者的重要性,了解人居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 性。
重点难点
人居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上节课了解了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要注意的?其实决策者在整 个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于他们的教育,又该如何来做?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人居环境科学修养对决策者的重要性 2、推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人居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强调
5.5 促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扩大范围 小结: 1) 科学知识不断发展 2) 提倡多元化教育 3) 设计者要有修养
作业: 阅读附录三——WSE 人类聚居学教育模型计划提案
5.4 决策者的人居环境科学修养 各级政府——主要决策者 其行为: ①发展合适的城市政策; ②书记、市长研究,熟悉城市?? 强调市长的教育——有科学的训练;市长关心的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最高境界” ——政治家+规划师(高度总结) 5.5 推进全社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 只有普及到全社会,才能做到公众参与,共同奋斗! 小结: 3) 科学知识不断发展 4) 提倡多元化教育 5) 设计者要有修养
章节题目
第 6 章 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若干年来涉及的问题、理解理念研究中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人居环 境的探索,掌握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重点难点
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研究
教学
实践
2—4 章为研究,5 章为教学,6 章为实践,三者循环。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系统的学习研讨基本理论 理论研究中必须面向的两个问题 人居环境的探索 2、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几条基本准则 从小城镇的研究到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的发展研究 严峻生境条件下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以滇西北研究为例 紧迫形势下三峡库区的人居环境研究 桂林规划与“山水城市” 从一项建筑设计任务书引导出一个城市的研究并推进它的城市设计与城 市的历史研究。
板书设计: 研究
教学
实践
小结: 理论研究也好,专业教育也好,都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为了建设更好的人居环境,如何把 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我们一直学习、探索。 思考: 针对山区城市(如商洛市)的人居环境研究该考虑哪些因素?
6.1 系统地学习研讨基本理念 6.2 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6.3 体会与鞭策 6.4 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6.1 系统地学习研讨基本理念 6.1.1 理论研究中必须面向两个问题 当前面临问题与过去不同,世界捉摸不定,中国建筑师保持头脑清醒,处理好若干关系: 1、中国与世界 ① 虽然世界为一体,但要有自己的立足点; ② 虽全球性难以捉摸,但要有自己的国策。 2、今天与未来 虽然未来有很多未知,但: ① 我国在建筑、城市建设事业上落后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② 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90 年代理论研究的途径: ——从具体/个别到探索方向; ——对比研究; ——吸收相关学科成果(融合); ——注视新事物,关心新问题; 6.1.2 若干年来涉及的问题 理论上逐步形成系统 A. 国家基本建设政策等宏观研究、城市规划工作 B. 从区域到城市不同层次的研究 C. 专题研究 D. 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E. 具体工作等 6.1.3 聚焦到人居环境的探索 1.古老的概念、新的课题
2. 共同的问题,不同的探索 ——全世界共同的问题:走自己的路。 6.2 规划设计理念上的整体思考 6.2.1 几条基本准则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 事物是复杂的,根据不同对象和问题,综合思考和求解,如: 6.2.1 从小城镇的研究到长江三角洲人居环境的发展研究 1. 从苏南小城镇研究起 “太湖地区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建设”一文提出的观点: ——“彗星式”城镇体系 ——“金字塔式”城镇体系 ——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 ——人工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与环境问题 ——水路交通并行发展 ——小城镇规划设计问题 就小城镇的研究,不仅限于苏南地区,作者赴陕南、**考察,节约用地等同时也为这些 地区的研究重点,甚至至今,经济二元结构下仍需进一步研究。 虽然,城与乡有差异,但不同层次下的城镇群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定范围的地域, 而小城镇是联系纽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将所有城镇作为一个综合体系来看待,而 把小城镇看作城镇体系中的一个层次。 将小城镇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发展与规划问题。 2.探索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与对策 城市化发展重要性勿庸质疑,但有不平衡性,需要探讨其不同途径和形式。 我国有五级体系: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 随生产力发展,向其高级阶级发展,那么,到底在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城镇形态 演变有什么规律? ——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群” “城市地区” ——农村集镇从分散→集中 ??
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网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 对上海及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研究 上海: ——重要性 ——国际标准 ——新旧城→城市结构形态 ——新城镇系统,宝塔尖作用 随形式发展,进入特大城市研究。 “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与展望” 。 正在出现的“城市地区”与正在形成的特大城市地区体系。 特大城市以点、线、面结合,以多核心的城镇群的方式向整体化发展。 4. 对“区域整体化”的探索到长江三角洲的研究,作者逐步意识,如何有引导地使特大 城市地区向完善的方向发展。 ——经济发展上的整体性 ——区域空间上的整体性 ——城乡发展上的整体性 ——发展阶段上的整体性 最后,项目申请成功,并基于此,完成一系列相关课题。 5.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相结合,通体思考。 “竹筒式”住宅→生态住宅。 建筑不能独善其身,还要考虑其环境与城市→城市亦如此,必须从城市概念到区城概念 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研究→人居环境科学原理框架→推及到其他地区→了解地区研究→ 不同地区共同点,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 6.2.3 严峻环境条件下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以滇西北研究为例 “保护滇西北生物多样想,建设国家公园” 1. 符合生态,生存条件下必须立足统筹研究 环境复杂独特 →保护 + 发展,同时联系人的生存环境。 经济发展落定
可持续的落实,从几个方面统筹兼顾: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有序发展,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 ——进行适合的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2. 必须是多科学参与的关联研究 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 。 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时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考虑问题的着眼点、 立足点不能就事论 事,要注重互相关联,与地区发展联系。所以: ——各专题报告有步骤汇总 ——此工作为 7 个研究过程 ——从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 3.多学科参与的关联性成果,最终应成为政府的战略选择。 成果要落实,强调政府与院校的合作: ——选试点,得经验,铺开 ——冻结不合理项目,制止掠夺性开发 ——立法加强 4.要紧紧把握住研究、规划、实施诸环节间的融贯和整体性关系。 滇西北迅速发展变化,只能暂时平衡。具体措施要追踪观察,每阶段调整;即将融贯 的综合研究贯彻在规划程序的全过程。 研究 战略 实施 调整
在研究中抓住“整体性” ,科研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 6.2.4 紧迫形势下三峡库区的人居环境研究 1.三峡工程本身的水利枢纽建设和淹没移民外,同时还面临十分重大的课题。 ——产业及经济的一大调整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安居工程 ——资源环境 建设生存环境角度思考
此工作需从整体上科学的论证和规划,逐步合理实施。 城市建设不仅预见因素很多,且由其自身发展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峡工程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涉及诸多领域。 2.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科学 对三峡工程的人居环境建设, 不仅注重技术性一面, 还应注重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一面。 应从环境与发展的高度来讨论。 生态/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环境 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人的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用其观点研究三峡问题,综合研究。 3. 要妥善解决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问题。 ①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总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② 打破传统观念,全面对待。 ③ 创造合适的城市空间。——“山水城市” ④ 政府关注,指导。 6.2.5 树林规划与“山水城市” (从一项城市设计任务启发引导对城市美学的研究) 5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规划 桂林 市中心的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②区划法导则的制定 “山----水----城”模式 90 年代,钱学森提出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并得到重视。 90 年代,柳州----“江流曲似九肠”的山水文化特色。 中国绘画美 不协调→中国山水美+古典诗词 西方雕塑美 90 年代,无锡----“山水城” ,保护中心,发展外边。 对于山水城市: ① 不同城市深入研究 城市发展 ①对规划原则探索
② 拓展范围 ③ 理论还需发展 ④ 防止破坏 6.2.6 从一项建筑设计任务引导出一个城市的研究, 并推进它的城市设计与城市的历史研 究。 1996,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建筑设计)----文化建筑必须有“文化内涵” 。之后建设 当地发展统区城市设计。 小结: 由点----线----面,找到联系,找到系统。 强调整体性,以整体观念寻找联系。
章节题目
6.3 体会与鞭策 6.4 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作者体会及团队精神,了解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以后的探 索
重点难点
作者体会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当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作 为其问题的解决,当然也不会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集体共同完成。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体会与鞭策 作者体会 2、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以后的探索 板书设计: 第6章 理论研讨 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理念思考(举例说明) 体会
第一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城市规划
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代表人物 提出
释义 ②人居环境科学进本框架构想 五大层次 + 五大系统 五大原则 基本框架 复杂性 ③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求解 “范式” 原因 ④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思考 理性分析 + 形象思维 原因 ⑤人居环境科学与教育 对策 决策者/全社会 基本理论 ⑥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整体思考 体会 团队 小结: 在新世纪,特别是中国,首先要把建设人居环境科学作为大科学来对待、来发展。人居环 境建设问题无处不在,同样规划设计创新的契机也无所不在,所以,就需要将能量从枷锁 中释放出来。 思考: 通过 1-6 章内容的学习,你对人居环境科学有什么样的认识? 研究
6.3 体会与鞭策 1. 专业素养,要追求目标并为之奋斗 2. 知识系统的建立 3.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的知识系统 4.探讨的方向 5. 学科的开放性 6. 与文化、艺术相互促进 7. 教育水平 8. 学生学习 “博而约” 6.4 科研集体的形成与团队精神 6.4.1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之后的探索 **前----准备阶段 1984 年建筑城市研究所成立之后----积极推进和实践阶段 1995 年成立后----实际理论探讨的阶段 ① 需要学术“团体” ② 需要学术纲领 ③ 需要带头人 ④ 需要任务需要经费 ⑤ 需要支持 ⑥ 总结成果 ⑦ ⑧ 需要理论建设 ⑨ 需要实验室 人居环境建设纲领很多,规划设计的契机无所不在。
优势
劣势
机遇
威胁 (threat)
(superiority) (weakness) (opportunity)
S W O T
总结: 第一部分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城市规划 ②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代表人物 提出 释义 ②人居环境科学进本框架构想 五大层次 + 五大系统 五大原则 基本框架 复杂性 ③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求解 “范式” 原因 ④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思考 理性分析 + 形象思维 原因 ⑤人居环境科学与教育 对策 决策者/全社会 基本理论 ⑥在人居环境科学实践的道路上 整体思考 体会 团队 研究
研究
教育
实践
章节题目
第 7 章 人类聚居学概说 了解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理解人类聚居学 的研究方法;掌握人类聚居学的概念;熟练掌握人类聚居的定义;熟练掌 握人类聚居的分类,熟练掌握人类聚居的组成,人类聚居的影响因素和人 类聚居的属性。 概念,分类、属性、组成、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重点难点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在第 1 部分讲到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是吸取了道氏学术精华,那么到底道氏的“人类聚 居学”是什么?包含什么内容?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2、学科的研究对象——人类聚居 人类聚居的定义 人类聚居的分类 人类聚居的组成 人类聚居的影响因素 人类聚居的属性 3、人类聚居学的基本框架 人类聚居学的概念 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设计: 第 7 章 人类聚居学概说 理论形成 人类聚居 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 静态分析 ①基本情况研究 动态分析 病理和诊断 基本定理 ②基本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 研究方法 展望未来 明确趋势 ③行动步骤/计划/方法研究 (最重要,难点) 小结: 人类聚居学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既注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与人居环境科学在很多方面相通。理解人类聚居学,才能真正理解人居环境科学。 作业: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有哪些? 必然/克服 制定方针/政策
第二部分 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介绍 第7章 人类聚居学概说
7.1 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类聚居学”----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整体性, 目的是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0 世纪 30 年代,系统研究古希腊城市,感到环境质量恶化,想改善生活环境。 毕业后,发现当时的建筑师只关心建筑,对城市规划学也很失望, “仅是一种技巧” 。
逐渐产生想法——创选一门新科学 二战后,参与重建希腊工作,对城市问题原因深刻理解: ① 现代城市正陷入困境。 (城市化、人口、生态系统??) 经济角度----居民居住问题 社会学角度----“人”被遗忘 问题 政治角度----无相适应的政治机构 技术角度----聚居缺乏必需的设施 美学角度----现存聚居丑陋 经济角度----居民居住问题 社会学角度----“人”被遗忘 问题 政治角度----无相适应的政治机构 技术角度----聚居缺乏必需的设施 美学角度----现存聚居丑陋 找原因:①有人认为城市规模过大----(方法) “卫星式” ;限制 ② 有人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解决单一问题 客观原因----城市“爆炸”现象----(方法)整体思想 道氏认为 主观原因----人们抱守旧观念;学科只针对某一侧面----(方法)创立一门以 完整的人类聚居为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科学。 7.2 学科的研究对象——人类聚居 要了解其内容,需了解其研究对象 7.2.1 人类聚居的定义
内容宽泛,多次定义。 ① 是实体环境 ② 包括周围的自然环境 ③ 包括人类及其活动、社会 其实质即人类世界本身。 7.2.2 人类聚居的分类 根据统一标准划分,便于研究,提出分类框架:如表 7-1. 7.2.3 人类聚居的组成 内容----人及社会 组成 容器----有形的聚落及周围环境 细分: 自然 人类 基本要素 社会 建筑 支撑网络 P40(回顾人居环境五大系统) ( 构成要素) 自然 人 社会 居住 支撑
先有自然→有人类→有社会→有建筑→有支撑网络,五中要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要 注重其整体性,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整体>部分之和) 7.2.4 人类聚居的影响因素 其发展除受基本要素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但评判标准不一,结论不同,需要澄清 认识方式。 必须有划分标准, 即通过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五中方式来认识人类聚居。 生态 经济 P62(回顾人居环境建设五大原则) 技术 设计 文化艺术 7.2.5 人类聚居的属性 属性: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即事物的属性。 (如事物的形态、颜色、美丑、优劣等是
性质,大于、小于、反抗、矛盾、朋友等是关系) 多方面: ① 是一些独特的、复杂的生物个体 作为有机生物体,有其生命周期;作为独特的生物体,如果能采取正确行动,会 用不消失。 ② 是动态发展的有机体 将时间作为其基本因素,认识其动态特点,是对各种变化产生影响作出的反应。 ③ 是协同现象 (协同效应:即 1+1>2 的效应。协同即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 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 动态孤立分析其组成部分不能完整理解它; 对组成要素的单一分析不能预测整体特点, 缺 少将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动态分析手段。
成立一门新学科,深入研究,反应其全部整体特征,即人类聚居学。 7.3 人类聚居学的基本框架 7.3.1 概念 是从所有角度对其综合考察,注重理论和方法研究;又是应用学科。 7.3.2 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 静态分析 ①基本情况研究 动态分析 病理和诊断 基本定理 ②基本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 研究方法 展望未来 明确趋势 ③行动步骤/计划/方法研究 (最重要,难点) 必然/克服 制定方针/政策
(回顾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基本框架)P71 7.3.3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实证 + 抽象推理 步骤: 根据经验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假设→实际验证→修正 经验实证是基本研究方法,但若有的问题重大变化,会出现失误,需两者结合,了解 大概后,对其内容详细介绍。
补充材料: 《城市规划》2009 年 2 期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罗人朝,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 以聚居区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区划分为自发聚居、简易安置、集中安 置 3 个类型, 通过现场察看以及对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 流动人口 自发聚居区居住环境恶劣,公共服务缺乏,聚居者之间沟通较少,社会矛盾突出;简易安 置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尽管物质条件简陋,但管理规范,配置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居住 群体之间有较强的认同感,聚居区治安状况,邻里融洽度均较好;而集中安置的聚居区居 住环境服务较好,服务设施完善,且聚居人员文化背景趋同,交易形成认同感,该类聚居 区已成为未来改善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状况的重要发展方向。
章节题目
第 8 章 人类聚居基本事实分析 8.1 静态分析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聚居生理学分析,掌握聚居的数量和种类、聚居剖析、聚居的量度、 聚居系统
重点难点
聚居的量度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与工作体系包括三方面,本章即第一个方面——对人类聚居基本 情况的研究。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聚居的数量和种类 2、聚居剖析 3、聚居的量度 4、聚居生理学分析 5、聚居系统 板书设计: 基本事实分析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聚居病理学研究 人类聚居学的基本内容 理论研究 建设行动研究和建议 小结: 静态分析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 济事物的方法。首先要搞清楚其数量与类型,然后对其进行进一步剖析,其中量度与之 后的相关研究关系密切,通过实验对其进行全面认识。 作业: 针对某社区(如东店子社区)如何对其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基本事实分析 人类聚居学的基本内容 理论研究 建设行动研究和建议 本章,了解其实质,为之后打下基础。 8.1 静态分析 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 是一种静止地、 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 (与动态分析有质的区别的分析方法,二者分析的前提不同,二者适应的条件不同,因此 二者得出的结论常常不一致,甚至常常相反。必须注意:静态分析的结论是不能用动态资 料来验证) 8.1.1 聚居的数量和种类 乡村型 按性质 城市型 ① 乡村型聚居 城市型聚居二者的区别: 乡村型聚居 自然 城市型聚居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周边环 适于城市生活的人工环境, 境农田、林地、果园、森林 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融绝。 等天然环境。
建筑
传统聚落, 古民居、 古建筑, 现代高楼大厦、现代结构的 小尺度的建筑情境。 建筑。
支撑网络
不完善的条件及差的道路、 完善大型的道路、市政等系 市政等系统。 统 城镇人口
人类 社会
农业人口(主流)
没用传统的城乡社会关系, 建立在现代的社会关系和 依赖于传统的血缘关系和 劳动分工关系和社会群体。 宗教系的群体。
二者的联系: 乡村聚居是乡村居民根据自然条件及特点逐步建成的, 在进行乡村规划时, 不应照搬
城乡规划的经验,因为乡村聚居地与城市聚居地的居民要求、建设条件等不同。而城市型 聚居中建筑具有很多共同特点, 城市规范越大, 其特点就越国际化, 反之越具有地方特色。 这是因为小城市建设投资一般都较小而且往往比较闭塞, 可以更多的保留下当地的传统文 化和习俗。 自然因素----靠近江河湖海和交通干线。 人和社会因素----种类聚杂,对生活欲望高,与自然联系少,社会组织缺乏内聚力? 建筑因素----与城市规模相通。 交通联系网络----节点随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加。 城市越大,城市问题越复杂,越难解决。 8.1.2 聚居剖析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五项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 先剖析五项元素的基本构成; 研究人类聚居,必须包括五个元素:建设人类聚居,要落实到实体形态,任何一个复 合的人类聚居的实体空间 本体(住宅) 人类聚居的实体空间 (村庄) 其细分为四个部分 由此 中心(教堂和商店) 循环关系(街道) 特殊部分(学校) (各部分相对而言)
人类聚居包括所有为人类所利用的空间。 从组织结构看,其构成一个多级层次体系,乡村型聚居处于较低层次,城市聚居是较 高层次的系统。一般,聚居规模越大,它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层次就越高。 8.1.3 聚居的量度 对现象的量度----各元素量度;不同元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对效果的量度----多项指标平分方法 如:对社区进行整体效果评价。 8.1.4 聚居生理学分析 ——研究聚居的功能运转情况,全面研究目前做不到,着重研究了与密度相关的问题。
经济因素 生理因素 ①聚居密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因素 美学因素 ②现代聚居密度变化范围大----高层建筑会降低密度,降低生活质量。 (解决问题) 研究空间性质、尺度、功能、空间的重要性。 8.1.5 聚居系统 从聚居系统分析聚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边形模式的聚居系统 聚居系统类型 动态聚居系统 ① 六边形聚居系统(如图 8-3) 形成过程:一个中心点,周围六个低一级的聚居,依次 7 倍递进,形成整个聚居系统,现 实中,六边形模式会有很多变化。 ② 动态系统 同等时距 交通的发展,使聚居系统依 同等体力 同等费用距离 传统自然力 聚居受 现代发展力 共同作用 兼具六边形模式和动态模式的特点。 原则,呈现不同形态。
章节题目
8.2 动态分析 8.3 聚居病理学研究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聚居病理学研究,掌握聚居单体及系统的发展过程,理解其拓展与变 形。
重点难点
聚居单体及系统的发展。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动态分析即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将经济现象的变化作为一个连续的 过程来看待。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动态分析 聚居单体的发展进化过程 聚居系统的进化过程 聚居的扩展和变形 2、聚居病理学研究 聚居病理学研究 板书设计: 基本事实分析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聚居病理学研究 人类聚居学的基本内容 理论研究 建设行动研究和建议 小结: 人类聚居从原始无组织的聚居到静态城市,再从动态城市到城市绵延区,整个发展过程 越来越快,最终将形成——普世城。 作业: 人类聚居发展有什么特点? 系统的分析 单体的分析
动态分析----其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 将经济现象的变化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来看待。 考虑时间因素,考察其发展变化过程。 单体的分析 包括 系统的分析 8.2.1 聚居单体的发展进化过程 通过对过去的分析,认识进化规律,预测发展方向。 (意义) ①“原始无组织聚居” : (200 万年前)——自然的无组织状态,临时性的、游牧式的, 为生存而群居;呈圆形,各建筑独立 ② 村落 : (1 万年前) ——农业耕作技术的掌握; 建筑有一定组织四变形 人口规模 ③ 集镇——依赖若干其他社区,六边形;一个集镇为周围六个村落服务。 (本人家乡子午镇:辖子午,张村,南/北豆角,九村,甫店,台沟,曹村,水寨,石砭 峪口,王庄,抱石,抱龙峪,天子峪等) ④ 城市 18 世纪工业前 (10 万>)静态 工业革命以后 动态(>10 万) 商洛市(2010 年 243 万人) 六边形;
西安市(2011 年 846 万人)
动态城市,五元素不平衡,因对其规律尚未认识,失去平衡。 (如 P258 举例) 动态城市不断发展,会导致什么结果? 先了解过程:早期动态城市(铁路)真正的动态城市 预测未来: ① 变化越快越频繁 ②规模与经济成正比 ③人口密度会趋于平衡 ④相互联系越紧密 会形成普世城。 8.2.2 聚居系统的进化过程 进一步考察其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第一个人类聚居----功能 + 安全 城市连绵区
成围绕中心 不同类型聚居系统 成分庭抗礼 不断变化 两个组成一个 其中一个降级
新动态聚居系统和动态区域受三中吸引力作用: 大城市的吸引力 现代交通干域的吸引力 良好景观的吸引力 人口集中 发展中心 静态的 正在衰退的
目前,处于从静态六边形向动态体系转变的过程。 8.2.3 聚居的扩展和变形 生长 仍可预见: 解决措施:卫星城(效果不好) ① 转变思想认识----“为生长做规划” ② 发展模式----动态轴向发展 例如:哥本哈根、华盛顿等 哥本哈根: 依托铁路干线,形成“指状城市”(Finger City) 。通过从哥本哈根市向外放射状布局的 铁路为轴线,建设完备的城镇体系并通过发达的交通和老城区相连,最终形成以铁路为 “手指”(finger) ,站点或附近城镇为“珍珠”(pearl) ,老城区为“掌心”(palm) 。 华盛顿: 该方案以现在城市为中心, 向外伸出 6 条放射形轴线。 沿轴线分散城市的功能和建设项目, 布置一批规模不同的卫星城镇或大型居住区。 8.3 聚居病理学研究 ----对聚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 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正常、健康的聚居 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求 为什么? 规模失控 结构和形态混乱
1. 老化 2. 异常生长 3. 功能和准则的变化 4. 人们错误的行动 文化差异、科学技术 地理、气候、经济? 对症下药 聚居问题的差异
补充材料: 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011 年《现代城市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变迁、分类和特征——以广州为例》 目前国内贫困聚居区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 少有动态关注聚居区的历史演变。 本文以 广州的历史文献、宏观空间数据和微观社区调查分析,系统论述在清初和清末民国时期, 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深化到现阶段等不同时期, 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区位和分布特 征变化。研究发现,广州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经历了“外围和中心区位 ----中心区位---中心和外围区位”的变迁,形成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分布演变过程,这是体 制货物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异于西方的贫困阶层聚居理论。 2.湖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 2011 年 《地理学报》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动态分析》 在深入分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突 变因子 3 类。 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作用侧重点不同: 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 村聚居特征的延续; 新型因子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 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 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并形成 3 条典型驱动路径, 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 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 路径, 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 农村聚落演变的一般过程为初期、 过度、 发展、 成熟 4 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聚落体系、规模、形态、功能、文化等均呈现不同特征。 3.合肥大建设中“城中村”病理聚居形态治理模式思辨。 4.可持续都市住区环境诊断模式之研究 其中包括聚居病理学适性评价,开发可能性评价。 5.农村聚居模式初探 彭鹏 《特区经济》 6.城市聚居空间模式的演进与当代的探索 杨慧南 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周国华等 袁媛
章节题目
第 9 章 人类聚居学理论研究 9.1 聚居的基本原理 9.2 人类需要与聚居的评价标准研究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掌握聚居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人类聚居的评价及其标准
重点难点
人类聚居的评价及其标准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上一章学习了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与工作体系的第一个方面——对人类聚居基本情况 的研究,本章继续学习第二个方面——人类聚居学理论研究。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讨论+讲授 讲授内容: 1、聚居的基本原理 有关发展的定理 有关内部平衡的定理 有关物质特性的定理 2、人类需要与聚居的评价标准研究 人类需要与人类聚居的建设原则 人类聚居的评价及其标准 板书设计: 9.1 聚居的基本原理(提出有关人类聚居的基本定理)
9.2 人类需要 (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理论的操作) 9.3 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9.4 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9.5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9.6 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根据基本理论,探讨对人类聚居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
小结: 人类聚居的建设最终是为人类服务,其建设原则和评价标准也都要从人类需要出发。 思考: 人类需要在人类聚居建设中的作用?
第 9 章也是人类聚居学研究内容和工作体系的第二个方面, 即对人类聚居学基本理论的研 究,找出人类聚居内在的规律,以指导人类聚居的建设。 本章内容包括六小节: 9.1 聚居的基本原理(提出有关人类聚居的基本定理)
9.2 人类需要 (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理论的操作) 9.3 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9.4 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9.5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9.6 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此章内容是人类聚居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其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 学理论,当然只是初步的开拓与探索,还要后来者不断努力。 9.1 聚居的基本原理 道氏将最基本的规律以定理的形式表达出来。 (即聚居的自然法则) (如勾股定理) 有关发展(20 条) 共 54 条,分三个部分 涉及内部平衡(5 条) 关于实体空间特性(29 条) 9.1.1 有关发展的定理 第七章人类聚居的属性即讲到“人类聚居是一些独特的、复杂的生物个体” ,与其他 所有生物体一样,有其特殊的出生、发展、成熟、衰老和消退的生命周期。 1)产生 定理 1 ---- 产生原因(满足需要) 定理 2 ---- (不断满足需要) 定理 3 ---- (尤其是幸福、安全需要) 定理 4 ---- (满足所有需要) 定理 5 ---- (变化的先决条件——即人的存在) 定理 6 ---- (人真正需要,才能生存) 2)发展 (根据基本理论,探讨对人类聚居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
定理 7 ---- (是连续的过程) 定理 8 ---- (潜力 定理 9 ---- (潜力 位置/地位) 投资)
定理 10 ---- (有价值的东西 (动力) 发展) 定理 11 ---- (最大的增长更快) 定理 12 ---- (人均费用) 定理 13/14 ---- (时间) 3)衰亡 定理 15 ---- 原因 定理 16 ---- (所有投资不会消失) 定理 17 ---- (所有元素不同时死亡) 定理 18 ---- (惯性) 定理 19 ---- (完成死亡过程) 定理 20 ---- (规律) 9.1.2 有关内部平衡的定理 自然 人 (内部构成——五大元素 社会 建筑 支撑 定理 21 ---- (五元素平衡) 定理 22 ---- ( 动态 ) 定理 23 ---- (时间上) 定理 24 ---- (空间上) 定理 25 ---- ( 人 ) (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使城 市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 间不断趋于平衡。 ) )
9.1.3 有关物质特性的定理 1)区位 定理 26 ---- (地理位置) 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
商洛市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
因商山洛水而得名,全程公路里程 5890km,? (气候、地貌对交通、经济的影响) 定理 27 ---- (地形位置) 指地貌和地物的结构
商洛“八山一水一分田” ,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 绵延起伏。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 2)规模 定理 28 ---- (人口取决于服务与作用) 定理 29 ---- (用地取决于?) 3)功能 定理 30 ---- (取决于?) 商洛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功能定位: 现代材料工业基地(黄金、镁、钛?) ;现代重要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基 地。 定理 31 ---- (功能决定其定位) ( “一核一轴三辐射”框架: 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和甘肃天水,六市一区以大西安(咸阳) 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其他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为次核心城市, 辐射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东阳和陇南地区。轴沿陇 海铁路,沿高速公路陕西到天水段。 ) 定理 32 ---- (关系,如图 9-1) 4)结构 定理 33 ---- (人类聚居单元) 定理 34 ---- (等级) 定理 35 ---- (其他关系) 定理 36 ---- (功能) 定理 37 ---- (服务 时间/费用——距离) 基本单元)
定理 38 ---- (总体空间肌理
定理 39 ---- (空间肌理——尺度) 肌理——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整理传统空间肌理,复兴城市文化特色——南京南捕厅地段(街区)核心区设计 《建筑学报》2008 年 12 期 城市中心区传统高校空间肌理演化研究 ——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例 《江苏城市规划》2010 年 11 期 5)形态 定理 40 ---- (向心形式原理) 定理 41 ---- (向心力 定理 42 ---- (线性力 定理 43 ---- (不确定力 分布) 线形) 不确定形态)
定理 44 ---- (共同作用的结果) 定理 45 ---- (生长) 定理 46 ---- (安全) 定理 47 ---- (有序性趋向 定理 48 ---- (所有力 定理 49 ---- (平衡 方格网状) 最终形态) 满意)
定理 50 ---- (正确形态) 定理 51 ---- (正确形态) 定理 52 ---- (密度作用力) 定理 53 ---- (密度随位置、作用而变) 定理 54 ---- (满意度 密度)
一.回顾上节内容及导入新课 1.基本情况的研究——第 8 章 人类聚居学 研究内容和工作关系 2.基本理论的研究——第 9 章 3.对策和决策研究——第 10、11 章
9.1 基本原理 —— 54 条原理 9.2 对 9.1 的延伸 第9章 9.3 9.4 9.5 9.6 在上节“聚居的产生”定理中强调了人类需要的重要性,本节从人类需要展开,认识 其与人类聚居的建设与评价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的主旨。 二.讲授 人类需要与人类聚居的建设原则 本节内容分两部分 人类聚居的评价及其标准 分析内容关系: 人类需要(出发点) 居 人类聚居建设的成败与对人类需要的理解密切相关, 对人类需要的理解也是为建设人 类聚居打基础。 (播放 2012 年商州区项目建设相关短片,以此了解聚居建设。讨论:短片中设 计哪些方面? 建设聚居要抓住主旨 什么是主旨? 以人为本 (建设工作都是从人 建立人类聚居建设的原则 人类聚居的建设 评价人类聚 实践的探索
类需要出发,为人类需要服务) ) 9.2.1 人类需要与人类聚居的建设原则 1.判断聚居的好坏,就是看它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定理 4 相关) 其中程度如何来把握,能否进行量度? 客观的可量度的需要 人类需要 主观的不可度量的需要 ——经验统计 ——确切的量度
2.就人类需要类型来说,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结果,所有的人类需要中,对聚居最重要的 是人类对空间的需要。 (结合上一章社区整体效果评价中“密度”给分值最高,足以见道氏对密度的重视,其实 也就是对空间需要的重视) 个人的需要 人类对空间的需要表现形式 团体的需要 ,尤其注重团体的需要,因此每个人 不可能孤立存在,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 系在空间上怎么表现? (提问:与家人,与朋友是接近还是隔离? 不近不远,最佳距离最好)
3.既然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空间上是“越接近最佳距离越好” ,那么, 在建设聚居时,当然要做到这两点。 这种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对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如图 9-3 所示) 从 1 到 3 可以看到人类需要对人类聚居的决定性意义,为系统阐述,道氏用 18 个假 设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假设 1 —— 基本假设 地球是非常复杂、不断变化的生活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 假设 2 —— 人的需要,提出建设人类聚居的五个基本原则: ①交往机会最大 ②联系费用最少 ③安全性最优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规模的扩大不利于省费用 保持距离,密度不断过高 找平衡点 找平衡点
④人与其他要素间关系最优 ⑤前四项原则所组成的体系最优
城市的发展,就是不断达到平衡的结果 假设 3 —— 人的平衡,第五个原则,大系统的平衡。 假设 4 —— 人的发展,第五个原则。 假设 5 —— 人的未来,遵循五项原则。 (第 1 个假设为基本假设, 其它 17 个假设以此为基础, 第 2-5 假设针对人类系统, 第 6-10 对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的归纳,第 11,12 假设是对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探讨,第 13-18 假 设是针对个人权利和机会。 )
假设 6 —— 变化的城市 假设 7 —— 必然的结构,结构复杂化 假设 8 —— 必然的规模,规模日益庞大 假设 9 —— 不断增加的问题,由于五项元素缺乏平衡 假设 10 —— 普世城 人类聚居建设如何为人类发展服务? 假设 11 —— 人类的发展 假设 12 —— 不断发展的人类系统,有不同阶段,每个人有基本权利和机会 假设 13 —— 行动自由 假设 14 —— 行动的能力 假设 15 —— 安全 假设 16 —— 生活质量 假设 17 —— 人的交往 假设 18 —— 创选性 通过 18 个假设将人类、城市及其相互关系、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描述。 板书:人类需要 满足 建设人类聚居 越接近最低距离越好? 五个基本原则 人类对空间的需要 团体对空间的需要
(提问: )那么到底建设的人类聚居有没有满足人类需要?它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依据 什么来进行判断?
9.2.2 人类聚居的评价及其标准 人类聚居学的五项原则是评价人类聚居质量的一个基本依据。如表 9-1 对现代城市 质量的定性评价。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细节,如每个不同层次聚居的特点和对人的影响程度: 1)每个空间单元中花费的时间 2)每个空间单元的重要性 3)有多少人一起使用空间单元 这些因素使认识何种尺度聚居意义更大,有利于切实从事人类聚居的设计和建设。 小结:9.2 内容上来看,就是对人类需要的详述,从对其理论的认识到对实践的意义,即 建设人类聚居从人类需要出发,到为人类需要服务,全程围绕人类需要,包括在五
项原则引导下进行建设, 建成以后又依据五项原则对其进行评价, 而这五项原则实 质就是人类对空间的需要。 所以, 一定要理解人类需要在其中的重要性及由此引出 的五项基本原则。 思考:目前自己所生活的村/镇/小区/社区/城市质量如何? (从五项原则出发考虑)
补充材料: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理论和实践都有相关探索。 《浅析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精神原动力》 山西建筑,陈姗姗 2010.1
通过对东西方传统自然观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宗教、哲学、文化、心里等精神层面的 潜在需求, 对人类环境建设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并对东西方不同文化精神对人居环境产生 的作用方式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推导出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价值取向的判断以及发展趋 势。 《商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路径探析》 殷莉
针对商洛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发挥自身优 势,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积极发展文化、服务和旅游业,彰显城市整体功能;进一步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着力改善和解决城市农民生产问题等对策。
章节题目
9.3 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9.4 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熟练掌握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重点难点
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9.2 人类需要与聚居的评价标准研究 是对 9.1 内容的延伸 从人类需要出发,引出聚居的评价标准 在 9.1 的 54 条定理中,从定理 33-54 即针对结构和形态。 9.3 是对 9.1 内容的延伸。 9.4 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2、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板书设计: 结构 9.3——对 9.1 内容的延伸 形态 9.4——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理想模式(静态细胞+动态结构)
小结: 聚居的形态千变万化,主要依据其发展方向进行判断。现代城市问题种种,到底什么样的 城市模式才是理想的?——静态细胞和动态的整体结构的综合体。 思考: 商洛市的形态?
9.3 聚居的结构和形态 提问:结构? —— 形态? —— 一种观念形态,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状态 事物的表现形式
聚居的结构 —— 一个城市或村落的总体的骨架组合。 聚居的形态 —— 聚居的外观现象。 为什么聚居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结构域形态?
各种综合力作用的结果
正确的理解聚居中心的动力体如图 9-4 所示即从力变换到聚居的结构和形态的过程 向心力 线性力 自然力 圆形 带形 不确定 产生影响,不确定 如图 9-6 如图 9-5
环境、人为因素
圆形 ---- 向四处延伸 形态三类 规划成形 不规则线形 如图 9-7 向两端发展
实际中,聚居一般是由若干单一形态合成的结果,如图 9-9 注意:判断一个聚居的形态与建构,依据其发展之后,而非其路网形成,如图 9-10。 9.4 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建立在动城市尺度的研究基础上。 指导思想 —— 城市中多种尺度并存,为多个不同“主人”服务。 宏观 —— 规模不断扩大,宏观上应考虑城市功能运转等要求。
微观 —— 为人服务,微观上应亲切、宜人。 人的尺度? ---- 来自于人本身,人和物质环境的尺度关系。
人的身体尺度 体现 人的感官 人在空间中的动力 空间尺度是否宜人 空间环境
人的尺度 城市的理想模式 高效率的功能 静态细胞 ---- 动态城市不断变化,不能满足平衡要求,人的尺度得不到保护,借鉴有机 物的组织结构,居住社区是城市细胞,交通城是联系的网络,细胞保护静 止,增加细胞使城市发展。 宏观的动态发展模式: 中心地区 扩展受限制,解决? 外围地区 即“动态城市结构”---- 沿轴自由扩展。 与“带形城市”区分开 例如: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规划(始于 1955 年) ? “静态细胞”的设想 ? “人类区段”--用“区段组织城市” ? 由高速干道分割成一个个长方形的格网,一格一个“区段” ? 一个区段 0.8~1.6km, ? 区段内为尽端式车道 ? 单层住宅 ? 邻里的“闲聊广场” ? 区段中心:清真寺,中学,商业,社交设施 ? 步行系统 ? 城市中心轴 思考: 商洛市的形态? 自由扩展的发展模式 静态的细胞和动态的整体结构的综合体
章节题目
9.5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9.6 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掌握未来城市预测研究及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重点难点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既然已经知道了动态城市的理想模式,那么未来城市发展会是理想的吗?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2、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板书设计: 9.5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城市的理想模式(静态细胞和动态的整体结构的综合体) ,那么未来城市? 对未来城市的预测 9.6 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人类聚居同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小结: 城市规模日益扩大,联系越来越密切,最终将形成统一的普世城。 同时人类聚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思考: 如何理解人类聚居与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9.5 未来城市预测研究 既然道氏认为城市的理想模式是静态细胞和动态的整体结构的综合体,那么未来城市会 是这样吗? 对未来城市的预测——根据对现状聚居事实的分析,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 情况。 21 世纪末,成为统一的普世城。 并将未来分为四个阶段: 近期(2000 年前)——中期(2000-2075 年)——远期(2075-)——遥远不可知的未来 未来聚居的发展过程: 1、对未来聚居发展阶段的认识 2、未来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 3、全球将成为一个日常生活系统 4、关于未来城市区位与人口分布模式的预测 5、从社会、政治和文化角度对全球城市的具体推测 9.6 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人类聚居同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 70 年代,人类面临的危险: 1、可利用空间和土地的有限性 2、缺乏大区域到全球系统考虑问题 建立全球生态平衡(?)
首先对土地分类并有效利用 (1) 四种基本空间类型 自然区域 农耕区域 人类生活区域 工业区域 (2) 12 类基本区域——将上述四类具体划分 人类聚居与全球生态平衡问题密切相关。要大力开展二者的共同研究。 到底如何才能达到全球生态平衡? ——必须把人为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对待。
章节题目
第 10 章 人类聚居建设行动的研究和建议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安托邦”的设想;掌握建设人类聚居的工作步骤。
重点难点
建设人类聚居的工作步骤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之前通过 7-9 章的学习,对人类聚居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到底人类聚居的建设该怎么 做?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安托邦”的设想 “安托邦”的设想 2、建设人类聚居的工作步骤 建设人类聚居的工作步骤 板书设计: 10.1 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目标——“安托邦” 怎么做? 10.2 建设人类聚居的工作步骤 小结: 为保护人类聚居的五种基本要素,提出 12 条建议。要使其付诸实现,必须整体构想并使 其相互协调,像有机体一样,需要人类聚居的整治发展。要实现这点,需要有一个保护、 整治和发展计划。 作业: 理解道氏提出的 12 条建议。
之前的理论研究最终都要落实到建设行动上。 10.1 “安托邦”的设想 1、做建设,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行动目标。 底死托邦 未来有 3 种可能 乌托邦 安托邦 2、对于安托邦的建设,把聚居分为 10 个层次,分别对未来建设提出设想: (1) 家具 (2) 居室 (3) 住宅 (4) 居住组团 (5) 邻里 (6) 城市 (7) 大都市 (8) 城市绵延区 (9) 城市洲 (10)普世城 同时还必须注意从自然到网络的五个要素: (1) 自然 (2) 人类 (3) 社会 (4) 居住 (5) 网络 力求五个要素在各个层次上达到和谐。 即各要素、各部分组织成一个整体系统。人居环境是高级有序的复杂有机体,是不断 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系统。 既然确立了目标,那么具体又该怎么做呢? 10.2 建设人类聚居的工作步骤 人类聚居是动态发展的有机体,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和系统 1、要有全面、合理的认识 2、针对特定一组/一个各方面进行分析 为人类聚居而行动
3、针对特定一组/一个确定发展目标 4、针对特定一组/一个制定具体政策 5、针对特定一组/一个确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6、针对特定一组/一个制定具体的实体计划 道氏付诸行动,将有关设想归纳为 12 条建议: 1、全球 12 个分区 2、全球空间的使用权 3、人类空间 4、人类尺度 5、平等的选择机会和权利 6、地域组织 7、住者有其屋 8、社会服务设施 9、陆-水-空系统 10、基础设施和运动走廊 11、动态的人类聚居 12、健康清洁的人类聚居 小结: 为保护人类聚居的五种基本要素,提出 10 条建议。要使其付诸实现,必须整体构想并 使其相互协调,像有机体一样,需要人类聚居的整治发展。要实现这点,需要有一个保 护、整治和发展计划。
章节题目
第 11 章 道氏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实践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活动,理解人类聚居学思想在城市研究中的应 用。
重点难点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人类聚居学思想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 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上一章学习了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内容与工作体系的第二个方面——对人类聚居理论的研 究,本章继续学习第三个方面——实践应用。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活动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活动 2、人类聚居学思想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人类聚居学思想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活动 实践 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美国底特律城市地区的研究 小结: 1、道氏的城市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功能,注意解决实际问题; 始终如一的在规划中贯彻他的人类聚居学思想; 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 2、底特律城市地区发展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运用“人类聚居学”的理论很有帮助。 作业: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理解 IDEA 法。 11.1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活动 道氏在许多国家承担了大量的城市规划和住宅建设项目,亲自实践了他的人类聚居学理 论和思想。 代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规划和居住区建设; 美国费城伊斯特维克城市改建规划; 希腊拉夫提港的阿波罗尼翁社区规划设计;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规划; 美国底特律城规划; ?? 1、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规划——由区段来组织城市 采用了“静态细胞”的设想,把其称为“人类区段” ,整个巴格达市由高速干道分割成一 个个长方形的格网,每一格就是一个“区段。 ” 2、费城的伊斯特维克城市改建规划——由区段来组织城市 受地段的形状影响, “区段”不是完整的四边形,但住宅标准和绿化都比巴格达要好。 3、希腊拉夫提港的阿波罗尼翁社区规划设计——实践“安托邦”设想 实验性社区:人车分层分流、两层住宅、半私密空间?? 4、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规划——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总体规划 充分体现其城市建设思想,实践其“动态城市结构”和“静态细胞”的设想。 大致预测未来人口规模,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据,并不断修正;城市两个发展轴,即“双 核动态结构” ,内部是正方形的道路网,每个正方形就是一个城市细胞。 ?? 小结: 道氏的城市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功能,注意解决实际问题。 2、始终如一的在规划中贯彻他的人类聚居学思想。 3、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 11.2 人类聚居学思想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最深入、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美国底特律城市地区的研究,是道氏应用人类聚居学的思想 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完整实例。
问题: 该地区成为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城市发展完全依赖汽车工业的局面 其他经济部类相对汽车很不发达
经济上的结构性弱点,不利于城市发展 目标: 探索城市发展的最佳途径: 分析城市发展的状况和数量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研究城市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 (具体目标:制定爱迪生公司今后设备扩展的总体规划) 研究过程: 将这个区域分成 6*6 英里的格网,每个格网为一个研究单元。 1、对现状分析 第一阶段(对现状环境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评价) 2、对现状评价 3、根据现状发展趋势预测未来 4、对上述预测进行评价 5、找出其他所有可能的未来发展方案 6、对所有方案进行评价、筛选、择优 7、选出底特律城市未来发展的最佳方案 第一阶段: 对底特律所处的大系统从三个不同层次进行资料收集和现状分析 北美地区 五大湖区大城市群 五大湖区域 包括:自然特性、社会经济特性、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等历史和现状情况 第二阶段(找出最优目标)
第二阶段: 研究发展趋势及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提供选择合理方案的系统分析方法 对合理方案进行筛选 具体结果如下: 基于现状分析指出——城市结构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做出未来发展的决策
改变现状发展趋势,建立一个新的城市结构
制定一个新的未来发展规划 合理的方案? 只考虑对阵个地区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变量,共选择了 10 项变量,组成“理论矩阵” 。
4900 万个合理方案 筛选? IDEA-CID 研究方法 最佳方案 双中心,第二个在休伦港,公路系统改为方格网状 小结: 底特律城市地区发展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运用“人类聚居学”的理论很有帮助。 作业: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理解 IDEA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