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伤员急救处理方法

时间:2022-07-20 20: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员急救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伤员急救处理方法

 

 伤员急救处理 方法 1

 判断意识、呼救和体位放置:

 1.1

 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图 2 所示。

 (2)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意识,立即送医院。

 (3)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 5s。

 注意:以上 3 步动作应在 10s 以内完成,不可太长,伤员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

 1.2

 呼救:

 一旦初步确定伤员意识丧失,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哪怕周围无人,也应该大叫“来人啊!救命啊!”,如图 3 所示。

 注意:一定要呼叫其他人来帮忙,因为一个人作心肺复苏术不可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劳累后动作易走样。叫来的人除协助作心肺复苏外,还应立即打电话给救护站或呼叫受过救护训练的人前来帮忙。

  图 2

 判断伤员有无意识

 图 3

 呼救 1.3

 放置体位。

 图 4

 放置伤员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

 如伤员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地将其转动,使伤员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伤员肩部,以脊柱为轴心,使伤员头、颈、躯干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如图 4 所示。

 注意:抢救者跪于伤员肩颈侧旁,将其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解开伤员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冷天要注意使其保暖。

 2

 通畅气道、判断呼吸与人工呼吸。

 2.1

 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通畅触电者的气道以促进触电者呼吸或便于抢救。通畅气道主要采用仰头举颏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角处,抬起下颏,如图 5 和图 6 所示。

 注意: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伤员的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不要过度伸展,有假牙托者应取出。儿童的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而使气道闭塞,因此不要抬颈牵拉过甚。成人头部后仰程度应为 90°,儿童头部后仰程度应为 60°,婴儿头部后仰程度应为 30°,颈椎有损伤的伤员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

 检查伤员口、鼻腔,如有异物立即用手指清除。

 2.2

 判断呼吸。

 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开放气道后 10s 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见图 7。

 (1)看:看伤员的胸、腹壁有无呼吸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用颜面部的感觉测试口鼻部有无呼气气流。

 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一旦确定无呼吸后,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图 5

 仰头举颏法

 图 6

 抬起下颏法

  图 7

 看、听、试伤员呼吸 2.3

 口对口(鼻)呼吸。

 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法是:

 (1)在保持呼吸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

 (2)每次向伤员口中吹(呵)气持续 1~1.5s,同时仔细地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如图 8 所示。

 (3)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如图 9 所示。

  图 8

 口对口吹气

 图 9

 口对口吸气 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时胸廓隆起者,人工呼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

 应及时纠正。

 注意:①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约 600mL(6~7mL/kg),大于 1200mL会造成胃扩张;②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图 10 所示;③儿童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 500mL,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④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 1~1.5s;⑤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 5s 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 12 次;⑥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颌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⑦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颈,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

 3

 判断伤员有无脉搏与胸外心脏按压。

 1

 脉搏判断。

 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非专业救护人员可不进行脉搏检查,对无呼吸、无反应、无意识的伤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具体方法如下:

 (1)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

 (2)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

 (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 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图 11 所示。

 注意:①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②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③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④检查时间不要超过 10s;⑤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⑥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⑦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

  图 10

 吹时不要压胸部

 图 11

 触摸颈动脉搏

  图 12

 胸外按压位置 2

 胸外心脏按压。

 在对心跳停止者未进行按压前,先手握空心拳,快速垂直击打伤员胸前区胸骨中下段 1~2 次,每次 1~2s,力量中等,若无效,则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不能耽误时间。

 (1)按压部位。胸骨中 1/3 与下 1/3 交界处,如图 12 所示。

 (2)伤员体位。伤员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 则应在伤员背部垫一硬板。硬板长度及宽度应足够大,以保证按压胸骨时,伤员身体不会移动。但不可因找寻垫板而延误开始按压的时间。

 (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的方法。快速测定按压部位可分 5 个步骤,如图 13所示。

 1)首先触及伤员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伤员肋弓处向中间移滑,如图 13(a)所示。

 2)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如图 13(b)所示。

 (a)

 (b)

  (c)

 (d)

 (e)

 图 13

 快速测定按压部位 (a)二指沿肋弓向中移滑;(b)切迹定位标志;(c)按压区;(d)掌根部放在按压区;(e)重叠掌根 3)然后将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如图 13(c)所示。

 4)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如图 13(d)所示。

 5)再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如图 13(e)所示。

 (4)按压姿势。正确的按压姿势,如图 14 所示。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5)按压用力方式如图 15 所示。

 1)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3)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如图 15 所示。压按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4)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5)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图 14

 按压正确姿势图 15

 按压用力方式图 16

 双人复苏法 (6)按压频率。按压频率应保持在 100 次/min。

 (7)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关系通常是,成人为 30:2,婴儿、儿童为 15:2。

 (8)按压深度。通常,成人伤员为 4~5cm,5~13 岁伤员为 3cm,婴幼儿伤员为 2cm。

 (9)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

 1)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

 2)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3)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图 17(a)所示。

 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 8~5cm,如图17(b)所示。

 5)按压冲击式,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6)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

 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

 8)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慢,影响按压效果。

 9)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置,如图 17(c)所示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图 17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a)按压用力不垂直;(b)按压深度不够;(c)双手掌交叉位置

推荐访问:伤员急救处理方法 伤员 急救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