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课力求新教,供大家参考。
老课力求新教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长江三峡》为例 作
者:
谢嗣极
作者简介:
谢嗣极,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4 年第20142 期 第 43-48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6 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长江三峡》是一篇老课文。所谓老课文,一是创作年代较早,文章所反映的时代风气、精神与现在相去甚远;二是指很早就入选教材,且为多种版本的教材选用。当然,这里的“老课文”仅仅针对现代文而言,不包括文言文。苏教版教材中选入这样一篇老课文,教师,尤其是对此文教过多遍的教师,要力求教出新意。
研读文本时,我发现教材删去了原文第八段中的这样一句话:
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
这是理解文章主旨至关重要的一句话,删掉这句话,就意味着删掉了文章的灵魂。《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写于 1960
年,发表于 1961 年。1960 年前后,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媒体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与自然作斗争,其乐无穷”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这种“豪迈、乐观”的思想在《长江三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编者不会不知道这些,那么,他们删了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是要“磨灭”其时代的烙印吗?无独有偶,我发现,1990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选录该文本时,编者把原文第一段结尾“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中的“威力所吸摄”改成了“伟力所吸引”,苏教版则尊重原文未作改动。人教版的改动与原文孰优孰劣?或者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呢?
带着上述疑问,再次研究专题结构、专题和板块名称、专题前编者的话。我这样理解编者删去那句话的用心:淡化时代色彩,使之成为一篇纯粹的“祖国山河颂”,这样更加切合“江山多娇”这一板块的主题。我的理解可能是郢书燕说,但我以为可以自圆其说。这样一想,我觉得“威力所吸摄”和“伟力所吸引”的表达效果也有研究的价值。
平时阅读,正好发现伊莎贝拉·伯德的《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和菲茨杰拉尔德的《为什么去中国》两书中都有对三峡的描写。这两个外国作家笔下的三峡和教材中的三峡,各相差约 30 年。伊莎贝拉·伯德所写的三峡,大约是 1900 年前后的三峡;菲茨杰拉尔德所写的三峡,约是 1930 年前后的三峡;刘白羽笔下的三峡是 1960 年的三峡。
基于以上思考和掌握的材料,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一、研习文本,提出问题
课堂上研习的问题首先应来自学生,其次才是教师根据目标、重难点设计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我不可能全部预见,故设计以下三个问题相机应对:
1.原文第八段,最后有一句议论:“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而教材把它删了,为什么要删呢?
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有二:
一是进一步理解本专题——“祖国土”和本板块——“江山多娇”的主旨。
二是通过讨论比较,理解有无这一句议论对文本主题的影响。并让学生体会描写和议论的关系、描写和议论如何有机结合。
2.原文第一段结尾一句为:“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1990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把句中的“威力所吸摄”,改成了“伟力所吸引”,比较两种表达的不同效果,如果你是苏教版教材的编者,你会改吗?
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有二:
一是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希望学生结合景物特点和表达主题比较分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细微差别,启发学生从编者意图和作者所表达的主题考虑。
3.文中下面一句话的标点有没有错误?
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是,理清句子的层次。这个句子有一处冒号,两处分号,还有“两面”、“中间”、“上面”、“近处”这些表示方位的词,不注意的话容易把句子的层次弄乱。
二、整合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肯定会有所重复、交叉;有的看似几个问题,其实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原设计的问题,需要整合之后再进行解决。
这一课,学生共提出了四个问题:
1.文章倒数第二段为什么写领航人?前面都是写景的,写领航人有什么作用?
2.文章写于什么年代?
3.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4.全文看上去好像没有重点,为什么?
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中第 1、2、4 三个问题与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实质是相同的。或者说解决了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是,不能因此把学生的问题丢在一边而讨论自己原先设计的问题,这样会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我选择先解决第二个问题,这只需简单介绍背景:
《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原文是日记体,分别为1960 年 11 月 17 日、18 日、19 日的日记,课本节选的是 18 日的日记。
再讨论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个提问的学生对文章的思路非常敏感。讨论前,我告诉学生,原文在领航人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展示 PPT):
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
引导学生稍作讨论后,再用 PPT 展示作者前一天和后一天日记的结尾部分:
想一想,掌握住舵轮,透过闪闪电炬,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我们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是战斗的诗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最美的生活。列宁有一句话说得好极了:“前进吧!——这是多么好啊!这才是生活啊!”……“江津”号昂奋而深沉地鸣响着汽笛向前方航进。
——17 日日记的结尾
再前进,江上无数蓝的、白的、红的、绿的灯光,拖着长长倒影在浮动,那是无数船只在航行,而那由一颗颗珍珠画出的大桥的轮廓,完全像升在云端里一样,高耸空中,而桥那面,灯光稠密得简直像是灿烂的金
河,那是什么?仔细分辨,原来是武汉两岸的亿万灯光。当我们的“江津”号嘹亮地向武汉市发出致敬欢呼的声音时,我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的情感,看一看!我们创造的新世界有多么灿烂吧!……
——19 日日记的结尾
经过讨论,学生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要写领航人,也了解了《长江三日》的整体思路。
接着讨论第四个问题。前面的讨论,解决的只是全文有没有重点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于,现在的文本是经编者删节过的,删节之后,文章还有重点吗?如有,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不那么容易。经过启发学生阅读专题前编者的话、专题和板块的标题,学生最终明白:删节之后文章的重点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为了突出“江山多娇”这一主题。
然后讨论第三个问题——第一段的作用。讨论时,学生结合“江山多娇”这一板块的主题,很快就抓住了“雄伟而瑰丽”和“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这两个短语,理解了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这时,我趁机切入原先设计的第二个问题,即用“威力所吸摄”呢,还是改成“伟力所吸引”。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争论很激烈,各有各的理,我提醒学生,应当先从辨析词义入手,弄清“威力所吸摄”与“伟力所吸引”的不同在哪里,然后再从原作的主题和编者的意图两个方面思考。最终,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威力”突出的是三峡的自然力量,“吸摄”虽然有吸引的意思,但它比吸引的力量更大,“威力所吸摄”是被自然的力量紧紧抓住的意
思,用的是中性词;“伟力”是伟大的力量,侧重赞颂,用的是褒义词,“伟力所吸引”是对三峡这样一种自然的奇观的赞扬。“威力所吸摄”,突出了三峡的险和美。先来看“险”:瞿塘峡,险在礁石旋涡;巫峡,险在峡陡江急;西陵峡,险在急流险滩。再来看“美”:瞿塘峡,色彩缤纷;巫峡,风景如画;西陵峡,传说优美。因为险,所以具有“威力”;因为美,所以能“吸摄”。这既客观描写了三峡的特点,也与原文所要表达的“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这一主题更为切合。但是如果从自然的力量和美的角度说,用“伟力所吸引”也是可以的,而且,就苏教版教材“江山多娇”这一板块看,如果用“伟力所吸引”更符合专题名称。
最后,讨论原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即标点符号问题。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解决了。学生分析句子的层次的能力比我预想的要强。
三、读补充材料,观三峡变迁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印发了伊莎贝拉·伯德的《1898:—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和菲茨杰拉尔德的《为什么去中国》两书中描写三峡的片段,并要求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阅读两篇补充讲义,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不同时代作家笔下的三峡,谈谈感想。
补充两则材料,意在让学生比较 60 年间,每隔 30 年长江三峡有些什么变化。两个问题都比较宽泛,想给学生一定的发散空间,补充材料中除
了景物描写,还有不少笔墨写了航行在长江三峡的人,学生在谈感想时可以兼顾景和人。
比较阅读之后,学生发现,三峡的自然景观变化不大,不过不同的作家侧重点不同。伊莎贝拉·伯德笔下,有险,也有美:
冬天的青滩是长江上的鬼门关,它是即将来临的水雾航行的艰难地段,那下面沸腾着奔腾的瀑布,叫人望而生畏。不敢贸然前行,这是任何一个试图闯关者的巨大障碍,这个滩是大约 250 年前,由悬崖边上的巨石落入江中形成的。
新滩是个质朴美丽的山村,却有繁华的景象。许多船主退休后在这里度日。村子相当干净,修缮良好出人意外。悬崖上的村庄橘树环绕,有座带宝塔的庙。宝塔建在绝壁边上。跨出绝壁的边缘,却不见任何支撑。
而菲茨杰拉尔德的笔下主要是险:
危险的是三峡中的一些急流险滩。在那里航行,决不可掉以轻心。由于夏天江面比冬天高出 50 多英尺,所以,一些险滩被深深的江水淹没。江水浩荡,滔滔滚滚。几场滂沱大雨过后,洪水频频泛滥,于是,航道上有一个报警灯塔系统,向过往船只示警,在洪峰过去以前不要冒险航行。
学生感兴趣的是两位外国作家笔下都写到了领航人。伊莎贝拉·伯德的笔下的领航人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大瀑流上,引水员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胜任其职,受人尊敬,获得当局认可,并且报酬高昂,我的小船雇用引水员上急流,半小时
半美元;而走下水的大船则为 5 分钟 1 美元。引水员是个沉静的、衣着讲究的人,通过信号发出命令,这是要迅速执行的。
那么,引水员用什么发信号?菲茨杰拉尔德的书中给了答案:
导航员手里拿着烟袋,一动不动,紧张地望着。我们的船驶近距巨石不足 10 米的地方时,导航员突然用烟袋作了个手势,舵手猛地把舵轮转向左舷,眨眼之间,我们的船在右舷离崆岭滩 6 米多远的地方飞速穿过。船长解释说,岩石周围江水的力量非常大,流速超过 4 海里。如果不瞄准险滩前进,潜藏在水底的漩涡就会迫使船向它撞去。如果船迎着它驶去,并且一直驶到某一个部位,从岩石上回流的江水就会形成一股力量,推动船只,使它安全地穿过险滩。只有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才能准确地判断出那个位置。人们不禁感叹,这种连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经验”要靠多少代人的积累啊!
“这种连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经验’要靠多少代人的积累啊”的感叹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另一引起学生热议的是纤夫艰辛的生活。伊莎贝拉·伯德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条由 300 人拖着的大帆船上,这条船在两个小时里很难感觉到在前进,却不断向后滑,尽管疯狂地敲鼓,工头发疯似地沿着挣扎的纤夫队列跑来跑去,用竹鞭抽打,吼声大,鞭子却不重”。
30 年后,菲茨杰拉尔德仍然见到了这一情景:
装载着货物的船很重,江水湍急,拉纤是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如果纤夫们稍有懈怠,小船就会倒退,整队纤夫就会被船拖到江里。正因为这
样,为了保护纤夫,也为了船和船上乘客们的安全,纤夫们特地聘请了一位监工。监工手里拿着皮鞭,一旦发现有偷懒怠工的纤夫,便用鞭子抽打他们。
经过比较,学生豁然明白“工头为什么吼声大,鞭子却不重”。纤夫被船拖到水里的事故还真让伊莎贝拉·伯德遇见了:
突然船战抖起来,两条纤索折断了,几行纤夫嘴啃泥地跌倒在地,立刻大船在狂流中急转直下,已来不及用前桨施以补救就飞上了天空,仿佛发生了爆炸,大量的圆木、厚木板和人头一起在浪花中载沉载浮。红色救生艇很快赶到现场,由于这种中国的慈善机构的高效,除了 3 人外,船上所有的 14 个或 15 个人均已获救。
为了安全,自己雇监工抽打自己,30 年中,长江三峡的变化之一是用上了简单的机械——绞盘:
在进入险滩之前,我们那条船先抛了锚,好让另外一条船向上游驶去。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那条船虽然开足马力,但是在激流的冲击之下,几乎一动不动。他们用一个类似弹弓的装置,把一根钢缆射到岸上。岸上有人接住钢缆,立刻把它固定在一个绞盘上。绞盘是由固定在险滩前面岸上的发动机带动的。绞盘开始转动,轮船开足马力,慢慢地,像蜗牛一样,沿着险滩的边缘缓慢前进。那个年代,只有一艘船是靠自己的动力闯过崆岭滩的。那是一艘美国炮艇。不过,那艘炮艇差点沉没,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闯崆岭滩了。
这是菲茨杰拉尔德笔下的描绘,不过那个类似弹弓的装置怎么把钢缆射到岸上的,大家均百思不得其解。总之,60 年来,经人们的努力,在长江上航行逐渐安全。
反思这一节课,有不足,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