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命意与超越:从明示、暗示到不示【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命意与超越:从明示、暗示到不示 ————2014 年高考作文题浅析 作
者:
徐丽雪/潘新和
作者简介:
徐丽雪,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510700);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350007)。
原发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京)2014 年第 20147 期 第 3-8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11 期
2014 年的高考作文题与去年一样,一概为“供料”作文题型。“供料”作文题难免“命意”,就是在材料中体现观点或论题,这是极其不妥的。因为这会影响考生“自主立意”与自选角度。对于作文考核来说,首要考核的就是“立意”“创意”能力,“意”是文章的灵魂,“意”的创新是写作核心能力的创新。供料作文题型的局限,最主要的就是“命意”,就是将命题者所设定之意寓于材料之中,强制考生接受,考生只能对材料预设之“意”,进行“猜意”与“选意”。这就剥夺了考生的思想自由与独立思考的权利。
对此,笔者已多次表明了应该尝试运用“问题”作文题型,如:你怎样看“学而优则仕”?你对“国学热”持何观点?你认为“幸福感”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你怎样看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体育赛事商业化?
如何看待养老金并轨,全民医保、医患关系,高校学术型、应用型分流……这类不包含观点导向、不隐含主流意识的“中性”问题,可望使学生在“立意”上得以见仁见智、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出思想力水平。这样才能公正、公平地检测出学生真实的“立意”能力。以“问题”作文题型的“命域”(指示写作对象或范围),取代“供料”作文题型的“命意”(指示写作的主题或论点),是大势所趋。
在当今供料作文题中,“命意”水平也有高下、优劣之分。在尚未实现“问题”作文题型转向之前,有必要对今年作文题的“命意”方式做一辨析,供命题与审题参考。
一、明示:直接命意
明示,即题目直接指明写作主题或论点,其中较典型的是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材料,就是观点:人要自立,才能拥有世界。连“猜”都不用猜,明明白白告诉你。至于题目中说的“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无非是在这个观点下的发挥:要自强、要战胜困难、战胜自我之类,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考生该“立”什么“意”,直接被包办了。
不少题目“命意”虽不那么明确,但也一目了然。如上海卷:“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材料所“命”之“意”是显而易见的,是二元对立题:“自由与不自由”的矛盾,这是显性的,以此为论题立意最便捷。自然也可以延伸出稍
微隐蔽一点的“目的与手段”“必须与可能”“可选择与不可选择”等矛盾。这道题的命意,可以说是“明示”与“暗示”并存。
浙江卷也属于二元对立题,文字不多,但涉及好几对矛盾: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其“意”(或论题):终点也是起点,已知通往未知,终点与起点,挡住与放行,封闭与开放,已知与未知,过去与未来,浅与深。
江西卷“显示”的是三种“意”: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
考生可以三选一,选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进行描述或讨论。其实,这三种“意”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大前提下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自然,题目说“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似乎考生也可以超出材料之“意”,“自主立意”,
但为了保险起见,可能多数考生不敢造次,怕被判不符合题意。——这就是“命意”对“自主立意”的干扰与抑制。
湖南卷与上海卷相似,“命”的“意”是一种“诗意”:“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也可以算是“明示”,不过考生要将其转换成理性的语言:爱(情感)在哪里,美好就在哪里。
明示型供料作文题,其“命意”方式是低水平的,因为它完全不能考查学生的“立意”能力。文章之“意”,本应来自作者对材料的抽象、分析、概括与创造,但由于命题者越俎代庖,将“意”直接给予考生,不但使优秀的考生无法发挥思想创造力,而且造成了“意”的大面积雷同,有违考试的公平性。
二、暗示:间接命意
一般来说,材料之“意”,“暗示”比“明示”稍胜一筹。
材料不直接“命意”,而是间接“暗示”,考生要自己去“猜意”。要对材料作一番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思考,要进行归纳与分析、概括与判断,这就提高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立意”能力,可检验其基本的思维、创新能力。
但由于这材料是命题者选择的,不是作者自己搜集来的,是部分材料,不是相对全面的材料,因此,考生概括出的“意”也难免片面,这就是“供料”作文题型的先天不足。由于材料文字量不能太多,便不可能提供完整的材料——等而下之的是断章取义、七拼八凑、胡编乱造的材料,此类材料比比皆是。
同样是暗示,有的材料隐含之“意”较明显。如大纲卷(广西):农民工老王生病住院手术,得到老板的部分医疗费资助,在欠医疗费的情况下,医院默许他出院。他康复后主动要求到医院打工抵债。其“意”:爱心,感恩,报恩。考生根本无需思考就能看出来。但这“意”是个案,很片面,不足以作为论辩思维立意的材料。没爱心,不感恩不报恩的人也不少。
湖北卷材料复杂些,可其“意”还是片面: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这材料之“意”很简单,容易“猜”:不要偏听偏信,要有主见,坚持到底,“无限风光在险峰”。显然,这个材料是为“命意”而编造的,只表明一种可能,无视其他无数的可能。“游客登山”的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山上景物可能美也可能不美,最美的未必在山顶上,可能在山脚或山腰。未必有主见、坚持登顶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景物,很可能“留在山脚赏景”的人是最明智的,因为他事先已经做了“功课”,知道“山脚”最美。很可能有些人是由于体力不佳,走到山脚、山腰看看便折返,
量力而行,这不也挺好?因而,要知道供料作文片面之弊,要尽量去还原事物的复杂性,要做具体分析,不能就简陋的材料论“意”,一“意”孤行。
近年一些作文题在试图克服这种片面性,不少材料为考生提供了多种(两种以上)的暗示“意”。如福建卷:“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正视困难与无视困难,畏惧困难与不畏困难,悲观与乐观……)安徽卷:“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全局与局部、主与次、自我与兼顾、原意与再创造……)广东卷: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事物的得失、利弊、优劣,稀为贵与多则滥,多与少的辩证法,视角与认知……)辽宁卷:“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讲科技昌明与环境破坏、人工与天然等)重庆卷:游客与房东对待玻璃碎片的不同做法。(细节见人品,细节决定结果、成败,以小见大,凡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换位思考……)这些多“意”“暗示”题,不少属于“二元对立”论题。实际上,不论材料提供了几种“意”(论题),都是对考生思维的拘束与创意的扼杀。试想,如果不在材料中暗示“意”,只提出问题:“空谷”引发你什么联想与想象?演员是否可以“改动台词”?你对黑白照片与数码照片的属性与感觉有何看法?科技昌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可以忽略细节吗?答案一定远不止“暗示”的这几种。如果只“命域”不“命意”,让考生自由地各抒己见,观
点一定异彩纷呈,思想力高下立判。如此,才有区分度,才能真正达成检测“立意”——“创意”能力的目的。
有些作文题提供的材料似乎很全面,如北京卷: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列举出的“老规矩”不少,但无论如何还只是“老规矩”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优良的老规矩。材料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是否要接受、继承这些“老规矩”,但考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猜”出作者之“意”:不能淡忘“老规矩”,要弘扬传统美德。但时代在进步,既要不忘传统,更要去芜存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在关注“老规矩”之时,要不忘具体分析,不忘超越“老规矩”,创造“新规矩”,这才是全面、辩证的。——何必列出那么多“老规矩”,难道高中生不知道什么是“老规矩”?每个学生心中对“老规矩”的联想与感觉都不一样,何不让他们畅所欲言?
山东卷也追求材料的全面:“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其“暗示”意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命题者很聪明,材料结尾用了省略号,尽管如此还是片面:窗子不是“画框”的也挺多,监牢的铁窗、库房的通风窗、厨房的排气窗、屋顶的天窗等,可能都不能算是“画窗”,都不是用来观风景的。
总之,“暗示”优于“明示”,但在片面性与考生“被立意”上没有本质的不同。
三、不示:超越命意
在今年“供料”作文题中出现了一道很奇特的作文题,这就是天津卷作文题。它有“材料”居然无“命意”,既非“明示”也非“暗示”,而是“不示”,材料里没有出现任何与观点指向相关的文字。
从命意的角度来说,天津卷作文题堪称今年最佳作文题。表面上看是“供料”作文题型,实质上是上面所说的“问题”作文题型,它超越了“命意”,使考生得以真正“立意自主”。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 卷 4117 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篇文章。
所提供的材料只是描述一个幻想的图景,是为“智慧芯片”的功能做具体说明,没有预设任何观点,只给考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会怎样?没有任何“立意”的明示或暗示,在这个“问题”范围内,考生尽可以天马行空地“联想与思考”,自由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天津卷可谓为作文题由“供料”向“问题”题型的转向树立了标杆,指示了方向。
四、余论:命意不清
以上分析了今年“供料”作文题的三种类型,涉及大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尚有三套作文题:江苏卷、新课标 I 卷、新课标Ⅱ卷,材料较为费解,命意不清,附带说说,盼引以为戒。
江苏卷,明明是一个二元对立题,但两个观点不对应、不交集,相互错位,不知所云: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谁都能看出第二句话是针对第一句话的反驳。但是后语不搭前言,各唱各的调。第一句话“青春是不朽的”,并非表明“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而是说青春的精神永存,表达的是一种信念,因此基于错读的第二种观点自然是没有意义的。不知江苏考生面对这个莫名其妙的“意”,该怎么“选意”“立意”。
新课标 I 卷:“‘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裁判员的激烈争论。”——既然规则是“两两对决”,不“两两对决”的就该取消比赛资格,有什么可争论的?
新课标Ⅱ卷:“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读过《野生动物保护法》,如果不知道给野生动物喂食是否“违法”,“依法惩处”究竟依的是什么法,这道题就没法做。
作文题表述清楚,合乎逻辑,没有审题障碍,是最基本的要求。
推荐访问:命意与超越:从明示、暗示到不示 命意 明示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