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建构可能及不足

时间:2022-07-16 16: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建构可能及不足,供大家参考。

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建构可能及不足

 

 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建构的可能及不足 作

 者:

 郑亮/程静

 作者简介:

 郑亮,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程静,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石河子 832000)。

 原发信息: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 年第 201512 期 第 46-48 页

 内容提要:

 立足语文教育的本质及特点,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本,在对其解读的过程中,挖掘文本中的生态教育思想与内涵,能够潜移默化地传播生态理念,进而从情意感知到现实理性层面达到生态教育的效果,实现生态意识的确立及生态行为的养成。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生态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材在生态意识建构上的可能,同时发现在生态文本内容的构成上,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缺失,尚待改进。

 关

 键

 词:

 语文教材/生态文本/生态意识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03 期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地球生命力报告 2010》中提出:“即使按照联合国对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和气候变化最乐观的预测,到 2030 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以吸收排放二氧化碳并满足对自然资源的需要。”[1]环境现状一次次为我们敲响警钟——人类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亟须树立

 清晰的生态意识。对于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本文将在厘清生态意识维度的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为例,说明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建构的可能及存在的不足。

  一、生态意识的发展及维度界定

  伴随对生态环境的感知,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对地球生态状况的考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成为共同的追求。《周易》中“天、地、人,三才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最早的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思想意识早已有之,古今中外众多优秀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生态意识,老庄哲学、道家思想、田园诗歌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与人类的主体意识直接关联的一种意识,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才是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之时。”[3]沈月、赵海月从宏观与微观上对生态意识进行了划分:“从宏观上看,生态意识包括生态和谐意识与生态持续意识;从微观上看,生态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权利和义务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等。”[4]这为我们对生态文本的划分及生态意识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生态意识必须充分体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现有状况去考量我们需要建立的生态意识,进一步将生态意识细化为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平等意识、生态敬畏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法制意识与生态消费意识。

  王诺指出,对生态文本解读就是“要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艺术表现”[5],从而让我们“超越狭隘的自我意识,走向更为广泛的生态意识”[5]。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人文性更强,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对语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在掌握语言文字、学会更好地表达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情操的陶冶、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语文教材最广泛、最直接的受众,学生将在语文教材生态文本的学习中达成对生态意识的建构。

  二、语文教材生态文本的宏观分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6]。语文教育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行为的养成是生态意识的外在表现。语文教材选纳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是围绕着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而展开的,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科技文都蕴含着作者本人的内在价

 值取向,其选纳的文本篇目将深刻地影响到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是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的教材,高中生即将面临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或踏入社会的选择,因此,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笔者将借助数据分析的方式,一方面,阐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可能;另一方面,探讨其文本存在的不足。

  由表 1 可知,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从必修一到必修五都有涉及生态文本的篇目,总计 21 篇,约占到文本总篇数的 27%。在具体的 21篇生态文本中,有 4 篇是描写动物的,17 篇不同程度描写自然的;5 篇是外国文学作品,其余 16 篇选自国内作家的优秀作品,同时,对于中国文学作品,有 9 篇来自古代文学,7 篇属于现当代文学范畴。

 从生态文本数量上可以看出,生态文本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度是不可小觑的,这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生态文学作品,也为生态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从生态文本的来源可以看到,生态文本的种类是多样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这种立体的存在方式可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欣赏自然,加深对生态意识的认可。

  基于以上生态意识维度的划分,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的生态意识维度进行统计(见表 2),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六项生态意识维度中,包含生态审美意识的文本是最多的,达到 50%;生态敬畏意识、生态

 平等意识次之,分别为 28%与 19%;含有生态忧患意识的文本仅有一篇,而生态法制意识与生态消费意识的文本一篇也没有。

 生态问题是与我们当代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话题,但是在所涉猎的生态文本中,时代性不强,生态消费意识与生态忧患意识文本匮乏,直接反映出语文教材缺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本,不能更为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此外,文本中生态法制意识的缺失,无法让学生认识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或破坏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三、语文教材生态意识的微观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生态文本,或是描写人与动物的友爱,或是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抑或揭示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这些作品或深或浅地暗含着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6]学生通过对生态文本的学习,能够跨越现实的鸿沟,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体会自然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实现对美的感受,从而改变自我对待世界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鉴赏”环节提到,“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6]。这些思想体现了对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价值取向。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态文学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巴金的《小狗包

 弟》等,它们都是生态文本的典范,在重新审读经典的过程中,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1.《归园田居》——生态审美的诗意栖居

  从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副生活场景:择一处简单的庭院,有**间草屋,隐居于宁静的乡村。炎炎夏日,屋后有榆树柳树带来的一片阴凉,开门便能闻到果香,看到庭院中桃树李树的果实高挂在枝间。尽管诗人不擅长农事,但平日里还是会扛上锄头来到南边开垦一片荒地。伴随着归去时深巷中的狗叫和清晨的鸡鸣,迎来次日新的一天。

  在《归园田居》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这样的生活中,把自己交给了大自然,身心完全融于自然的怀抱,联系现在人类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鼓励学生去拥抱大自然,深切地感受自然之美。

  2.《老人与海》——心生敬畏的自然之力

  对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人们更多的是褒扬主人公“老头儿”与鲨鱼群搏斗时的勇气与执着,一种虽败犹荣,“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的人类主义中心价值观。但是,当我们摆脱人们对经典的原有解读,以生态视角重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场人与大自然的较量中,人类确实输了。

  老人远航去捕鱼以及一路与鲨鱼的较量,其实就是人类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与大自然斗争的缩影,老人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是我走得太远

 啦”[7],却忘记了在自然面前人类本身就很渺小,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以及疯狂的破坏只会让自己尝尽苦果。

  3.《小狗包弟》——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存

  “包弟”是一位熟人因迁居不便而送给巴金先生的一只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8]。它十分乖巧,在来做客的朋友面前为了讨颗糖吃,总是卖弄自己的本领,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令人印象深刻。当主人一家去广州过春节时,想念主人的包弟每天都会守候在卧室门口,等待主人的出现。

  然而“*****”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小狗包弟成了家里的包袱,为了躲避红卫兵“抄四旧”,巴金先生无奈地将包弟送给了医院,由科研人员拿去实验。可是这一“解决办法”却成了巴金先生心中永远的包袱,包弟的影子时不时地出现在巴金先生的脑海里,“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8]。作者为自己的自私而忏悔,为不能保护一只小狗而愧疚。小狗包弟对主人的依恋与主人为自保而作出的选择形成对比,不得不引起我们与动物关系的反思

  “培养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培育人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心情感,是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9]。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便是能够通过文本传递丰富的情感,创造广泛的学习机会。生态环境的现状以

 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生态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一种信仰、一种情结,是可以贯穿、渗透在一切文学创作与文学现象中的”[10]。宏观上,生态文本在整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文本类型的多元构成以及微观层面上具体的生态文本内容,都为学生生态意识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就其对生态文本意识的分析上,我们也看到了现有语文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

推荐访问:语文教材对学生生态意识建构可能及不足 建构 意识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