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趋势(完整)

时间:2022-07-16 12: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趋势(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趋势(完整)

 

 2021

 十大金融科技趋势

  执行摘要 •

 文章说明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 增效(该定义由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于 2016

 年提出,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金融科技的创新方向会有哪些趋势?技术的变革又会突破哪些金融场景的瓶颈? 作为全球金融科技的早期探索者,蚂蚁集团 16

 年来一直坚持创新驱

 动,不断用技术的手段颠覆和重塑金融服务,并在支付、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场景中 取得了一系列的最佳实践。面向未来,我们邀请全球顶尖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碰撞观点,并深入研判和预测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计算、数字安全等热点科技在 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形成 2021年全球十大金融科技趋势,期待能与业界共享和共鸣。

 本白皮书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行业调研:结合最新金融科技研究,深入剖析全球各国政府已经出台的金融科技国家政策,并结合互联网公开信息获取,搜集了大量的技术趋势、应用场景、最佳实践等全面的文本资料,为 本白皮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访谈:走访了十几位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安全科技、大数 据、新计算、 IoT

 等技术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以及数字金融各创新领域的资深实践者,获得了大量的前瞻洞察和真知灼见,对白皮书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证研究:观察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领先金融科技公司,洞察其科技创新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着重剖析突破性和颠覆性的成功案例,验证技术趋势在金融场景的实践结论。

 •

 关键结论 预测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必 须将视野放宽到整个数字经济的高度。毫无疑问,未来 10~20

 (Asse r ta ti o n ) (T e c h

 T r e n ds)

 年金融科技都将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金融科技的创新已经迈入普惠的可信智能时代。本白皮书研究的十大金融科技趋势顶层逻辑即是由这两个大断言推导出未来 5

 年发展的十大技术趋势。根据所属的技术域,这十大金融科技趋势可以归入 “可 信 ” 、 “智 能 ” 、 “普

 惠 ” 三大类别:金融作为对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未来将会构建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层、应用层、到端侧,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可信能力;而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化应用必将推动未来的金融机构走向以用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图 1 :

 2021

 十大金融科技趋势 •

 可信领域的技术趋势 •

 趋势 1 :全栈可信 •

 趋势 2 :主动安全防御 •

 趋势 3 :跨链 •

 智能领域的技术趋势 •

 趋势 4 :基于隐私保护的共享智能 •

 趋势 5 :时序图计算 •

 趋势 6 :持续智能 •

 趋势 7 :自动因子发现的机器学习

 趋势 8 :知识图谱与多模态学习 •

 普惠领域的技术趋势 •

 趋势 9 :深度个性化 •

 趋势 10 :开放透明 本白皮书的主题始终聚焦在金融科技领域,输出的关键结论皆是由未来的金融场景推导出技术趋势的预测,方法论上偏重专家访谈结合实证研究。

 本白皮书是由蚂蚁集团联合国 际权威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师 机构 Gar tner,用于打开中国金融科技领域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对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进 行全面深度的分析。

  技术趋势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 (2020)

 大断言 2021 十大金融科技趋势 金融科技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金融科技创新迈入普惠的可信智能时代 基于隐私保护的共智享能智能 时序图计算 持续智能 自动因子发现的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与多模态学习

 1

  2

 全栈可信 主动安全防御 可信

 4

 5

 6

 3

 跨链

  普惠7

 8

  9

 深度个性化

  10

  开放透明

 下图是来自 Gar tner 的 2020

 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

 趋势 1 :全栈可信 概览 •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信任是金融服务的根本。信任意味着持续服务不间断,意味着安全可靠不泄漏,意味着谨慎保护不越矩。金融业需要从技术上确保对客户、对资金的可信。

 图 2 :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2020

 •

 金融系统在架构设计上就应该原生具有可信能力,从芯片等基础设施到操作系统,从系统冷启动到运行时,从数据到计算环境,从应用生产到系统运维,全链路确保安全可信,可以具备在极限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描述 技术的迭代更新日新月异,其快速发展对现有的安全防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 IT

 系 统安全极为严苛的金融服务场 景,随着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对“ 零信任 ” 安全架构的需求愈发强烈。遵循零信任架构 “ 永不信任且始终验证 ” 的原则,软硬件架构每一层都需要实现安全防护避免攻破。则必须时刻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升级安全能力。不仅于此,要在技术上确保,即使任意一点被入侵,系统也可以保证数据安全、不被窃取,而且,可以从行为上定位、发现入侵行为并进行自主的防御。

  Gar 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发布日期:

 2020

 年 7

 月 24 , G00450415

 1.

 在基础设施层,从软硬件层面实现可信是关键能力 由于硬件安全和可信计算领域的人才稀缺,导致金融机构自 建可信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且成本较高。未来底层 IT

 基础设

 施硬件会普遍趋向使用安全芯片作为整合安全基础能力的信任根。基于安全芯片构建 Boot Loader 、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可信体系,并且会针对虚拟 机、容器、业务以及用户认证层面构建全链路的可信体系。硬件以其不可篡改的天然属性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基于硬件的加密计算和可信,而加密计算等保障软件安全的手段则是差异化安全能力的体现。因此,一定程度上,未来安全能力的角逐也是软硬件融合能力的竞争。

 2.

 在系统层,基于身份的零信任架构成为主流 当前一个业务系统的网络边界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并不是所有的访问都通过物理部署的网关进行访问控制。以身份和访问管理为基础的零信任架构取代网络成为基础设施的新边界,构建全新的安全防御体系架构。基于云的 API

 化等原生能力,企业 可以对身份权限进行统一的认证和授权,并可以在动态环境中授予不同人不同权限,实现精细化管理,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正确、安全、便捷地访问正确的资源。

 3.

 在应用层,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加密、流转成为基础条件。

 一直以来通过密码学进行数据 加密保护是经典的做法,并且其应用从最初的数据加密保护已 经扩展到整个系统的全生命周 期的各个领域。当前对于简单的安全模型和算法,基于密码学的密态计算技术已经趋于稳定成 熟,与明文计算的性能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性能提升已渐入瓶

  颈,从密码学角度的通用安全突破越来越难。未来密态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依赖于如何针对特定 需求类型进行定制化优化,通过密码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软硬件结合的方法交叉实现突破。

 4.

 关键技术:可信软硬件一体、全链路加密、零信任架构、安全容器、密码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

 趋势 2 :主动安全防御 概览 近年来,全球企业安全风险环境愈发严峻,风险事件层出不穷。传统模式下的安全策略在防御 体系上较为被动,集中表现在强依赖于对已知风险模式的刻画,对于新型的攻击无法有效防御,且防控响应慢具有滞后性。对于安全敏感度极高的金融场景来 说这种被动防御显得较为迟钝,金融安全防御模式必须升级为 主动的防御体系。即通过不断的风险巡检、异常发现、异常风险 评估的模式,从静态的被动防守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安全防御。

 描述 传统的风控平台,一般都基于实时智能决策的技术体系构建,在短暂而宝贵的决策响应时间内,充分激发硬件所有潜力,计算尽可能多的特征和规则,做出打

 扰率和资损率 “ 完美 ” 的决策平 衡。而在另一边,黑灰产已经可 以做到通过非常低的成本,研究试错各类金融业务场景的防控 体系,找到风险漏洞后进行大规模攻击。

  1.

 主动动态对抗博弈 要打破这种攻守的不平衡,化被动为主动,就需要对现有基于风险决策论的技术体系进行变革,升级为基于动态对抗博弈论的 技术系统,并具备 “ 自证 ” 的基础能力。

 在前期对黑产进行试探,对异常操作进行提前分析和跟踪,根据对手的潜在行动,针对性的布 防。因此,大规模的异常检测技术、增强分析技术、群组跟踪传播技术、动态决策技术,都将有新的突破出现。

 同时,在日常的防控中不再仅 满足于区分正常和恶意,更需 要对于行为背后的意图进行精准识别,做到完整解释和还原。在深度实体 eKY C

 和 eKYB (Business)

 的基础上,实现 eKY A

 (Attention) ,布局知识图谱,深化行业知识内容,形成专有的风险知识演进和分析,进而

 图 3 :持续风险感知

  异万常亿检级测动技态术图

 D

 R

 基减少于9全0 %图的的风风险险误分报级

  在十亿级的用户中模寻式找搜隐索藏技线术索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 (2020)

 T

 网络空间的六层架构

 A

 持续风险感知

 增数据强发分现析/技特术征学习

 成为金融安全的核心能力。当前业界领先的金融安全主动防御技术可以降低资损率至千万分之 0.64 1 ,能极大提升金融安全水平。

 2.

 实战为王 在这个背景下, “ 实战为王 ” 也成为安全行业共识。安全合规是重要的起点,但安全水位最终还是要看实际安全威胁的对抗效果。国内关键行业大规模安全演习 更是凸显出安全水位,必须要靠攻防实战来检验出当代复杂安 全态势下大规模复杂网络系统 里的各种安全隐疾,也才能实质性地推动行业安全技术与服务 的发展。在强大的对抗安全实战需求推动下,安全技术形成蓬勃的发展态势。

 3.

 关键技术:混沌攻击、形式化验证、红蓝攻防、增强分析、知识图谱等。

 趋势 3 :跨链 概览 区块链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区块链形态,在技术标准不尽统一的当前,不同区块链在数据 格式、接口开放等形式上往往不同。这使得部署了不同区块链的企业之间基于链的交互变得困难。尤其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金融服务使资产在不同行业、机构、伙伴之间形成流动,因此跨区块链的交互尤为重要。要挖掘区块链的真正潜力,实现跨企业跨行业互 通,并形成更开放的生态系统,促成更便捷的价值交换,就必须通过跨链技术实现整个行业网络、合作伙伴生态的数字价值流转和资产交换。

 描述 区块链技术在过去几年迎来了新的爆发增长,应用落地从概念 POC

 逐步走向商业应用,形成了覆盖医疗、政务、金融、教育、交通运输、通信、媒体娱乐等多行业探索。当前的应用探索大多聚焦在局部单一领域的应用,重点解决了 “ 局域网 ” 内部的商业协作。随着商业应用大规模落 地,各场景下现有的局部数字资产流转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如何突破不同区块链之间互通性的限制走向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互链,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1.

 需求飞速增长促进跨链技术升级 基于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现有 区块链技术能力的积累,区块链迈入跨链需求飞速增长的阶段,成熟的行业应用从单链交互走 向跨链协作阶段,朝向促进更大规模的数字化资产价值流转,加速万链互联的进程。同时在标准化方面,跨链技术整体正在形成多层次多模块的标准架构雏形,其中部分应用成熟的子层次模 块已在相关标准组织立项推进。跨链技术架构趋于统一及核心 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有望加速演进出支撑万链互联真实需求的 生产级平台。

 2.

 典型场景 当前应用跨链技术实现跨领域合作的业务场景较多,典型如:

 •

 供应链金融 涉及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物流、金融机构等多环节多角色的资产与资金流转。当这些角色处于不同的区块链平台时,通过跨链技术可以实现跨企业的业务链接。

 1 数据来源:蚂蚁业务实践

 •

 跨境贸易 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上,复杂的进出口流程,跨境业务透明度不足,业务分布在不同平台放大了资产追踪难度。

 •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的发展依赖农业经营的数据流通。以农产品溯源为例:从源头生产农场、到物流仓储、再到分销商,对农产品的全链路追踪要求其跨链路实现全流程透明。通过跨链技术使不同链上的业务 环节相连通,使农产品溯源数据流转追溯成为可能,奠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

 3.

 关键技术:隐私安全计算、高性能交易、中继技术、跨链事务、跨链治理、命名寻址、异构协议 等。

 趋势 4 :基于隐私保护的共享智能 概览 开放金融使金融行业对同业 / 异业合作成为了可能,但如果要真正成为现实,需要安全的多维度数据融合。

 共享智能为开放金融提供基于隐私保护的多方信息融合,使得数据价值最大化。

 描述 1.

 共享智能赋能联合信贷实现普惠金融 共享智能即通过多方信息融合学习,保护各方数据隐私前提下,安全联合多方价值信息。

 共享智能帮助信贷业务:

 •

 通过多方价值信息共享进行线上授信,将传统的线下信贷过审模式,转变为线上自动过审模式,缩短授信时长;2

 图 4 :经典跨链技术逻辑图

 跨链应用编程

 跨链互操作 A PI

 跨链合约服务

 异构跨链协议

 高效同构跨链

 可信跨链中继

 跨资流通链产 跨业交互链务 跨数调用链据 跨合调用链约 TEE 硬件安全中继

 Po A 中继

 异构接入Fa b r i c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 (2020)

 2 数据来源:蚂蚁业务实践

 风管险控 共智享能 共同决策 共建模型 共建枢纽 虚假交易 图 5 :联合风控助力企业风控系统提升准确率,降低月资损

 生态伙伴

 智能风控平台

  企业自身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 (2020)

  •

 实现多方联合数据建模,提 升模型性能,从而提升授信 决策水平,并在授信过程中,有效...

推荐访问: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趋势 趋势 完整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