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时间:2022-07-14 18: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供大家参考。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1-2022 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 1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 0 .5 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B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5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 5 .如需作图,须用 B 2B 铅笔绘、 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0 10 小题,共 0 20 分)

 1 1 . 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B. . 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 >Ag C. . 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Ag D. .的 实验甲中的 CuSO 4 为 改为 CuCl 2 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2 2 . 化学中常常出现“1 +1≠2” 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你认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符合“1+ +1 =2” 的事实是(

  )

 )

 A .1 L 水与 1 L 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 2 L B .1 g 锌粒与 1 g 20% 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2 g C .1 g 10% 的稀硫酸加入 1 g 水后溶液变为 2 g D .20 ℃ ℃, ,1 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 1 g 硝酸钾固体能得到 2 g 硝酸钾溶液

 3 3 .生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 CO 气体,下列关于 C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 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CO 可用于冶炼金属

 C .CO 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 .止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 CO 中毒

 4 4 .明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FeCl 3 溶液显是 黄色不是 Cl - 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 .察 观察 KCl 溶液没有颜色

 B. .向 向 FeCl 3 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 .FeCl 3 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 .后 加水稀释后 FeCl 3 溶液黄色变浅

 5 5 .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 . 阿伏伽德罗 B. . 拉瓦锡 C. .侯德榜 D. . 门捷列夫

 6 6. .KNO 3 、 、NaNO 3 、 、NaC1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 时,KNO 3 的溶解度最大

 B .0℃ ℃ 时,100 g NaNO 3 含 饱和溶液中含 73 g NaNO 3

 C. .从 从 NaCl 溶液中获取 NaCl 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 .将 分别将 20℃ ℃的 的 KNO 3 、 、NaNO 3 至 饱和溶液加热至 80℃℃ 时,NaNO 3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KNO 3 溶液

 7 7 . 物质的用途既与化学性质有关又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 金刚石:切割玻璃 B. . 二氧化碳:灭火

 C. . 活性炭:净水剂 D. . 氦气:多用途电光源

 8 8 .是 如图是 MgS0 4 和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 ℃ 时,MgS0 4 和 和 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 2 ℃的 时的 MgS0 4 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 .t 2 ℃ 时,MgS0 4 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 2 ℃的 时的 NaCl 饱和溶液升温至 t 3 ℃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9 9. .式 豆腐是正宗的中国国粹。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 C 6 H 13 NO 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由 一个分子由 22 个原子构成

 C. .是 碳、氢、氮元素质量比是 6 :13 :1 D. . 属于有机化合物

 10 .在 下列离子能在 pH=2 的水 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Cl - 、 、NO 3 - 、 、K + 、 、Na +

 B .SO 4 2- 、 、NO 3 - 、 、K + 、 、OH -

 C .CO 3 2- 、 、SO 4 2- 、 、Mg 2+

 D .NH 4 + 、 、 Cl - 、 、Ag + 、 、K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1 小题,共 4 4 分)

 11 . 现有氯化钠、氮气、金刚石、镁粉,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写化学式)

 ( (1 )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

 。

 ( (2 )用来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

 。

 ( (3 )玻璃刀刀口镶嵌的是_____。

 。

 ( (4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是_____。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1 小题,共 5 5 分)

 12 .将 将 6.8 g 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 有 50.0 g 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为 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56.6 g 。试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 。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精确到 0.1%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 8 8 分)

 13 . 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试从微粒的角度说明溶质在溶液中是怎样存在的,由此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

 14 . 绿色骑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下是两款自行车图。回答下列问题:

 铝 合金自行车

 全塑料自行车

 ( (1 )材质采用铝合金的自行车,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 手柄的塑料是热塑性塑料,____________ (填“ 不能” 或“ 能” )进行热修补。开发全塑料自行车的目的是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 3 13 分)

 15 . 教师设计如下实验帮助学生探究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的反应情况: 实验仪器: 60mL 分液漏斗( 有体积刻度的) 、250mL 广口瓶、磁力搅拌器。

 实验试剂: Na 2 CO 3

 溶液(100.0mL 溶液中含有 10.6g Na 2 CO 3 ) 、酚酞试液、稀盐酸(100.0mL 溶液中含有 3.65g HCl)。

 。

 实验装置: 如图 1 所示。

 教师提示: ① 酚酞试液变色范围: pH>10 ,显红色;10>pH>8.2 ,显粉红色; pH<8.2 ,显无色。

 ② 本实验条件下,Na 2 CO 3 液 溶液 pH 约为 12.0 ;NaHCO 3 的 溶液的 pH 约为 8.5。

 。

 实验一: 往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大稀盐酸( 如图 1 所示)

 实验操作过程: ①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广口瓶中加入 20.0mL Na 2 CO 3 入 溶液,再滴大几滴酚酞试液,在分液漏斗中加入 40.0mL 稀 稀盐酸。

 ②入 打开磁力搅拌器,搅拌待反应溶液。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 20.0mL 稀盐酸,关闭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粉红色,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没有增大。

 ③的 再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剩余的 20.0mL 稀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 溶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气球逐渐增大。

 实验二: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上述实验过程中 pH 的变化情况( 如图 2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检查装置( 如图 1 所示)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磁力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写出实验操作 ② 结束后溶液( 图 2 中的 B 点) 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写出实验操作 ③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CO 2 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

 16 .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有一道习题:

 “ “ 热水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 ” 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对水垢的来源、成分等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实验探究一区别软水和硬水:小组同学分别取等体积的雨水和日常用水,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_____ ,振荡,判断该地区日常用水属于硬水的现象是_____。

 。

 实验探究二

  硬水为什么会产生水垢?

 [ 查阅资料] ( (1 )自然界的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的侵蚀下,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硬水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 Ca2 + 、Mg2 + 、 、HCO 3 - 离子。加热后形成难溶物积聚在容器底部,形成水垢。

 ( (2 )加热碳酸氢镁会分解生成碳酸镁,但是长时间煮沸,碳酸镁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

 [ 猜想与假设 j 有 水垢中可能含有 CaCO 3 、 、 Mg (OH)

 )

 2 , , 还可能含有_____ (填化学式)。

 [ 实验验证] 取水垢研成粉末,各取少量于下面的 A 、C 、D 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方法

 现象

 初步结论

 1

 _____ 水垢中含有碳酸盐

 2

 C 试管无现象,D 试管液体变红,冷却后又褪为无色

 水垢中含有_____

 出 写出 A 试管发生的一个化学方 程式:_____。

 。

 附加:(1 )将水垢溶解在 100g 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达到饱和,利用传感器测定出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的浓度(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数目)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推测表示曲线 ③ 的离子符号是_____。

 。

 ( (2)

 )D 试管上层液体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又褪色的原因,除了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有关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 (3, )我省南部山区的石灰岩岩洞内发生的变化,就与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有关,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 ,请你再举一种物质, 简要说明它在自然界的循环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0 10 小题,共 0 20 分)

 1 1、 、D 【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前置后。A .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正确;B .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 >Ag ,,正确;C .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Ag ,正确;D .实验甲中的 CuSO 4 为 改为 CuCl 2 也能完选 成本实验探究,错误。故选 D 。

 2 2、 、C 【解析】

 A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 水与 1L 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 2L, ,故 故 A 错误;

 B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1g 镁与 1g 稀硫酸于 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 2g ,故 B错误;

 C 、1g10% 的稀硫酸加入 1g 水后溶液变为 2g ,溶液质量可以相加减,故 C 正确;

 D 、20 ℃,1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硝酸钾固体,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为 仍为 1g ,故 D 错误。故选 C 。

 3 3、 、D 【解析】A 、CO 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 、C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 、CO 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 、止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CO 中毒,错误。故选 D 。

 4 4、 、D 【解析】

 A 、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故 离子,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故 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 、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 、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选 故选 D 5 5、 、C 【解析】

 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 榜发明了 “ 联合制碱法 ”选 ,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故选 C。

 。

 6 6、 、D 【解析】

 A 、20℃ ℃ 时,NaNO 3 故 的溶解度最大,故 A 错误; B 、0℃ ℃是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73g ,所以 173g NaNO 3 含饱和溶液中含 73 g NaNO 3 故 ,故 B 错误; C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从 NaCl 溶液中获取 NaCl 晶体时,必须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 C 错 错误; D 、20℃ ℃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硝酸钾,升高温度,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因为两溶液中溶质、溶剂将 质量均不变,所以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所以分别将 20℃ ℃ 的KNO 3 、 、NaNO 3 至 饱和溶液加热至 80℃ ℃ 时,NaNO 3 于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KNO 3 故 溶液,故 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③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7 7、 、B 【解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 、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其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 A 不正确;

 B 、二氧化碳:灭火,利用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利用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 B ; 正确;

 C 、活性炭:净水剂,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 C 不正确;

 D 、氦气:多用途电光源,是其在光的照射下发出色光,属于物理性质,故 D 不正确。故选 B。

 。

 8 8、 、B 【解析】

 试题分析:A 、t 1 ℃ 时,MgS0 4 和 和 NaCl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A 错误; B 、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于 低于 t 2 ℃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于 在高于 t 2 ℃故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 B 正确; C 、t 2 ℃ 时,MgS0 4 故 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 C 错误; D 、t 2 ℃的 时的 NaCl 饱和溶液升温至 t 3 ℃故 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 D 错误; 选 故选 B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 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

推荐访问: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宣城市 安徽省 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