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说明文练习-1(范文推荐)

时间:2022-07-14 17: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明文练习-1(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说明文练习-1(范文推荐)

 

 说明文 练习 1 1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2 22 分)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阳光,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何况黄色还多少会给人不安之感;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带百合花般带露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恰似点染闲愁、淡然走出戴望舒雨巷的女子,却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却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犹同释放出激情与能量,犹同生命在燃烧,具有促使人们垂注和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教人印象深刻,教人兴奋雄起,是无可取代、责无旁贷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1666 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做的三棱镜分光实验首次发现,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波组成。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而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东方哲理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被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 年第 2 期,有删改)

 1.第①、②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第④段加点的词“依次”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空处的词语是(

  )(3 分)

 A.只要

 因为

 B.即使

 何况

 C.既然

 何况

 D.倘若

 因为

 4.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2 分)

 5.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 分)

 篇名:(1)

 作者:

 ××× 出处:(2)

 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 (3)

 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 生物学原理 (4)

 (5)

 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的崇拜 社会习俗 (6)

 “未雨绸缪 ”路漫漫 ①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渴望能够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准确预测天气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据有关资料,距今 3000 多年前,甲骨文中已有了预测‚风雨的记载;到了汉代则有利用琴弦感应的湿度原理预测晴雨的事例。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预测天气更多依靠经验的积累。

 ② 有了天文、物理、数学等构建的基础理论和各种气象仪器、观测记录,17 世纪以后,真正的天气预报诞生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数值预报手段的改进,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升。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 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三项指标,历史上首次全部超过 80%;台风路径 24 小时预报误差再创新低,为 78 公里,继续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③ 但是,准确预报天气仍然是一件难事,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天气预报准确率。除了大气自身的随机性,大气运动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外在干扰,如城市热岛、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内在和外在随机性同时影响天气预报的精度。

 ④ 另外,在天气预报中,尽管越来越依靠各种先进的观测设备,但依然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的分析判断毕竟带有主观性,这也成为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原因所在。

 ⑤ 何况,不同的天气,预报难度本身也有很大差异。像高温、寒潮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地性特征的天气,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大风、龙卷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⑥ 除此之外,不同国家‚国情不同,所关注的‚天气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美国要预报的天气主要是龙卷风,其次是大西洋飓风。而我国因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有着美国没有的许多复杂的天气系统,天气预报难度更大。因此,单纯对比不同国家天气预报准确率并没有多大意义。

 ⑦ 由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分辨率的提高以及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的大量应用, 人们对常规天气预报基本实现了精准预测。在二十年前,通过天气预报,人们还只能知道未来几天大概区域的大概天气状况,而今天,天气预报时效越来越长,一个星期、十天,还可以达到月报甚至季报的标准。

 1. 标题中加点词“未雨绸缪”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个方面内容:(2 分)

 (1)天气预报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4.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的,你认为应该接在哪一段文字后比较合适?请阐述理由。(5 分)

 尽管如此,气象专家认为,基于现在科技水平以及对整个气候系统的了解程度,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要有效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科技和人两个方面因素都不可或缺。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提升天气预报能力、时效和精度及公众服务性上仍大有可为。

 答:第____段文字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画线诗句描写了两种天气类型,哪种天气易预报,哪种天气无法预报,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作阐释说明。(5 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比较(1 分)

 把其他颜色和红色加以比较,实出强调了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2 分)

 2. “依次”是按顺序的意思(1 分),表明人眼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是有顺序的(1 分),如果删去就变得无序了,不符合客观实际(1 分)“依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 分)

 3.

 D 4.(1)结婚时贴红“囍”字

 (2)受表彰时戴大红花 5.(1)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2 分)

 (2)科学画报(2 分)

 (3)(物理学原理)光学(2 分)

 (4)红色说明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2 分)

 (5) 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2 分)

 1.(2 分)准确预报天气 2.(2 分)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

 3.(4 分)作比较(1 分)将二十年前与今天的天气预报时效长度作比较,(1 分)突出说明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概括了由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分辨率的提高以及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的大量应用),人们对常规天气的预报越来越精准(2 分)

 4.(5 分)⑦(1 分)

 这段文字写了基于现在的科技水平,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的内容,(2 分)开头的“尽管如此”呼应第⑦段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对常规天气预报基本实现了精准预测的内容,引出下文 的“不可能完全准确”,(2 分)前后语意连贯。5.(5 分)预报第一种天气易,预报第二种天气难。(1 分)

 文章第⑤段提到,“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清明时节就属于这种情况;(2 分)而“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地性特征的天气,例如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苏轼诗中描写的就是这种天气(2 分)

推荐访问:说明文练习-1 说明文 推荐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