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讨不同社会背景中小人物命运——《苦恼》与《祝福》比较阅读,优秀专业论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探讨不同社会背景中小人物的命运
——《苦恼》与《祝福》比较阅读
摘要
契科夫的《苦恼》和鲁迅的《祝福》,这两篇小说篇幅短小,描写的同样是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通过姚纳和祥林嫂这些小人物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制度问题,对这些小人物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他们安于现状的落后思想作出一些揭露。本文就对针对这两篇小说的选材方面做出相应的比较,对两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手法进行探索,以及对这两个小人物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命运作出一定的剖析,将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
关键词:《苦恼》;《祝福》;比较;命运;社会制度
目录
一、对小人物具体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3
二、《苦恼》中姚纳的悲惨命运剖析…………………………………………3 三、《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人生……………………………………………4 四、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5 总结………………………………………………………………………………6 参考文献…………………………………………………………………………7
契科夫和鲁迅都是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巨匠,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的俄国,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可是两人在具体作品上表现出相似的情感。两者的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特别是统治阶级的专横、自私、贪婪以及腐败作了最为深刻披露,同时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压迫、被侮辱的普通人给予了最大的同情。在作品中都是从普通人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细小的事情中去挖掘深刻的社会意义,以小衬大,显示出特殊的洞察力。但是两人在对社会性质的揭露方面,以及在艺术表现方面,又有所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风格。本文就对契科夫的《苦恼》与鲁迅的《祝福》这两篇小说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对比阅读,从中对两人作品中的创作手法以及揭露的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对小人物具体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 两篇小说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客观描写,都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故事来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揭露,以及对生活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的底层人物生活状态的描写,不同背景的作品中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苦恼》全篇没有作者的主观说教,都是通过冷静客观地陈述具体的事件,从作者对作品抑郁的描述中,我们完全能够把当时社会制度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刻画出来。契科夫的现实主义手法就充分展现出来这种特殊的魅力,作者通过真实的叙述来让小人物的命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引起了读者深刻的思索。《祝福》同样有着这些方面的特性,读者从鲁迅先生冷静和优于的描述中,能够感受到读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心,以及对当时封建制度的憎恶。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客观现实的事情进行了叙述,真实而详细地把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的黑暗描写出来,把社会制度对祥林嫂的毒害详尽刻画出来。读者从祥林嫂的悲惨生活中,不仅能够产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而且能够将封建统治制度的黑暗和残酷真实反映出来,有着较强的批判力度。但是两篇文章揭露的社会本质是不相同的,一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现实的揭露,一个是对封建主义制度下社会现实的揭露。洪丽雯主要针对契诃夫的《苦恼》和鲁迅的《祝福》这两篇小说在人物设置、动物描写、叙事类型等几个方面的接近之处做出分析,并且指出祝福》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技巧上对《苦恼》所作的吸收与借鉴,但它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模仿或复制的结果,《祝福》通过对乡土中国的人与事的言说,显示出了作者鲁迅特有的艺术个性,并烙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印迹。1
二、《苦恼》中姚纳的悲惨命运剖析
1886 年,契科夫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苦恼》,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姚纳的人,他是一名车夫,他的儿子死了,他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总是想要同别人谈谈他刚死去的儿子,但是没有一个人想听他的。最后,他没有再向别人讲述内心的痛苦,只能向自己的小白马诉说。这是一个极其平淡的故事,但是这
1 洪丽雯:《苦恼与祝福比较概论》,楚雄师范学院报。2008 年 7 月出版,第 34 页
样一部小说却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原因是这部小说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小事件的描写,显得非常真实。
契科夫的小说《苦恼》描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车夫姚纳,同时描写了这人生活的平常生活细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车夫姚纳生活贫困,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内心总是有着无法排遣的痛苦,但是他安于现状,对这种贫困的生活比较安心,没有想过要去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等等。在具体的生活中,他是一个麻木的神情,每一个动作都极其不自然,“抖动一下”、“在干车座位上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一样”……儿子的死,给他造成巨大的悲伤,而现实社会又使得他更加苦恼,从而变得麻木,只剩下一点作为慈父的心了。他的麻木,是社会造成的;他的麻木,也必将遭受更多的苦恼。《苦恼》就是通过对这个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详细的刻画,真实对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现状 。
姚纳是一个车夫,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每天辛勤奔波,还不能养家糊口,妻子死了,姚纳还能够支撑下去,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儿子也突然就死了。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太大了。姚纳的儿子死了,但是他无处诉苦,特别是在赶车的时候总是想要找人诉苦,当姚纳因为过分思念儿子而耽误了赶车的时间,没有人对他表示同情,只是一味的谩骂和侮辱。他的伤痛引不起别人的关注,对那些坐车人来讲,他们不会对姚纳保持相应的同情心。比如说他在拉了三个恶少的时候,价格低没什么说的,他总是想向他们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是由于姚纳在叙述的时候没有很清楚地表达,这些不恰当的语言招来了恶少们的辱骂,最终动手殴打了姚纳。姚纳挨打了,却没有表现出痛苦来,反而觉得内心的深处的孤独感觉慢慢变少了。从中可以看出姚纳的痛苦程度。姚纳生活在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环境中,在他身边有着很多的听众,但是没有谁愿意听听他的诉说,没有一个人愿意安慰一下他痛苦孤独的心灵,最终只有将这种悲哀向不能言语的小马诉说。作家将这些小人物放在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在叙述的时候总是采用平静的语调,将主人公同当时社会状态下周围其他人物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处在社会最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苦恼的心态完全描写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对俄国当时的那种冷漠无情的社会状态进行了控诉。何玉蔚在《描写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契诃夫短小说<苦恼>赏析》对姚纳这个底层人物生存状态做过了系统的分析。2
三、《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鲁迅先生的《祝福》也是对小人物的描写,同样是从生活中的小事件来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披露。小说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及极其平凡的农村妇女,在她周围的也都是一些普通的底层人民群众。就算是鲁四爷,尽管在文章中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地主,但他也只不过是当时中国社会里千万个封建地主中的一个。而诸如其他的人物:祥林嫂的丈夫贺老六、她的婆婆、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这些人物同祥林嫂一样,身份地位低下。文章没有塑造历史著名人物和英雄人物,有的就是对平凡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和描写。祥林嫂不是英雄,也不是高大强悍的人物,
2 何玉蔚:《描写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契诃夫短小说<苦恼>赏析》,名作欣赏,第 66—68 页
而仅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所以她的一生,不可能有英雄人物式的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就是稀疏平常的小事。她的一生很平凡,但也正是这种平凡的生活,更让人触目惊心,更让人震动。祥林嫂是一个在旧社会中不幸的妇女,是被旧社会的封建礼教逐渐消亡的悲惨形象。鲁迅既同情祥林嫂,又对她的逆来顺受表示出一定的悲哀感。契科夫与鲁迅先生就是通过刻画像姚纳和祥林嫂这样的小人物来深刻揭示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的愚昧无知。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和俄罗斯文学》中,指出,鲁迅作品受到俄国众多作者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契科夫这位作家的影响,通过现实主义手法来对小人物的命运进行最大程度的关注,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3
祥林嫂生活在鲁镇,这是一个封闭、落后以及沉闷的农村地方。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朴素以及善良的农村妇女,但是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被封建宗法压迫、糟蹋,最后被消亡的悲惨命运。小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是以祥林嫂这个主要人物为线索,一个短篇,几乎就涵盖了祥林嫂的大半生。祥林嫂死了自己的男人,成了寡妇,后来又嫁给了贺老六,可没有两年,贺老六病死,祥林嫂带着听话的阿毛又过了两年。天有不测风云,后来儿子阿毛被狼叼走吃掉了,她又被大伯赶了出来,生活无着落,她就又置身来到鲁镇鲁四爷家。她就开始了自己的诉苦之路,通过四次诉苦,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悲惨生活展现出来。同样的,没有人能够理解祥林嫂的痛苦,最终悲惨而亡。祥林嫂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但是她同样安于命运的安排,没有进行最有力的抗争。赵芳丽在《<祝福>中“小人物”形象分析》中对祥林嫂这个小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4
四、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古今中外,不管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管他们怎么样努力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结局都是非常悲惨的,这就是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苦恼》与《祝福》都是运用素描的写作方法,通过对具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同样通过对具体自然环境来进行渲染,将人物在社会中的现状完全展示出来。从而产生了对当时社会制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揭露,同时也对他们安于命运安排的落后思想的揭露。
《苦恼》中的姚纳和《祝福》中的祥林嫂,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是典型的小人物,他们在努力追寻着自己的生活,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生活的类小人物,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李靖国在《描写小人物悲剧的双璧——契诃夫<苦恼>与鲁迅<祝福>比较赏析》文中,主要是从这两篇小说中对小人物的生活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主人公的生存状态是相似的,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同时对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社会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对比。
5
3 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和俄罗斯文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8 月,第 87—89 页 4 赵芳丽:《<祝福>中“小人物”形象分析》,现代语文,2007 年 1 月,第 23—24 页 5 李靖国:《描写小人物悲剧的双璧—契诃夫<苦恼>与鲁迅<祝福>比较赏析》,民族欣赏 2008 年 6 月,第 57—69 页
《苦恼》所描述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描写的是小人物。但是作者能够从这些小人物、小事件中将俄国社会的黑暗进行揭示,同时对当时社会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描写出来。作者客观地描写了“马车夫姚纳在儿子死后,欲将心中的痛苦向他人倾诉,但是周围的人竟没有一个耐心听他的诉说,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小白马诉苦”这么一个过程。四次对话是文章内容之要,但作者都是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展开每一次的对话。每一次姚纳的话都是简单的“我的儿子,死了”,就再没有其他的语言,这也恰是那些人不理会他的结果,凸显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具体细节描写方面,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人与马的关系作了最大程度的对比。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愿意听姚纳的倾诉,只有自己的小母马这个牲畜能接受自己的诉说,这样强烈的对比,将当时社会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冷漠充分展示出来。作者又通过暗示的方法,把人这样一个社会特定群体的生存状态描写出来,姚纳的遭遇处境,暗示了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如同牛马一般,对当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最有力的暴露。总之,作者通过这样简短的篇幅,将人物的具体生存状态完全展示出来,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寓意深刻的对比,成功对塑造了特定的人物形象。深刻的解释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彰显了其朴素、简练、含蓄、独特的艺术魅力。
《祝福》对故事的叙述方面,主要是通过“我”在年底的时候回到鲁镇,看到所有家庭都在为了年底的祝福做准备。
6 我遇到了向人乞讨的祥林嫂,在她向我追问人死了之后是否有灵魂,以及到底有没有地狱这个问题,后来听说她在年夜死掉的消息。文章后半部分主要是一种追叙,将祥林嫂大半生的生活进行了描写,通过四个具体的生活片段来展开。《祝福》这篇小说语言朴素,篇幅较短,但是对祥林嫂的大半生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在人物对话上简练独特,符合人物特点,用朴素、简练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封建旧社会和封建旧礼教下祥林嫂这一个农村妇女的悲剧形象,深切的揭露了旧礼教的虚伪和旧社会的黑暗,以小见大,使得文章更加含蓄蕴藉。
总结 通过《祝福》和《苦恼》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创作是极其地相似:都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都以小人物和平凡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结构上又都是以主人公为线索串联全篇,艺术风格都是朴素、简练、含蓄、独特。但是《祝福》在思想艺术方面比《苦恼》要深刻的多。《祝福》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当时社会的本质和社会的黑暗,更为深刻的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内涵比《苦恼》要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和俄罗斯文学》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