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辨证运动

时间:2022-07-09 13: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辨证运动,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辨证运动

 

 认识的辨证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筱老师 今天,我们学什么?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队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人士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能使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2)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3)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 (1)社会事件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积累丰富的思想材料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的接触新开拓的领域,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和矛盾. 2014 年 10 月真题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兴趣爱好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理 【答案】B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向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015 年 4 月真题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015 年 10 月真题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时间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正是由于这种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脱离实践.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第一个知识点回顾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规定: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是实现主客体统一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扬弃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成果. 1.认识主体 (1)含义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2)性质和特点 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 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 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 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3)认识主体的结构 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政体诸层次.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2.认识客体 (1)含义和构成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2)认识客体的性质 首先,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 其次,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运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能构成认识客体. 3.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这是指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第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这是指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就是说,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就在观念上、理论上去理解并把握客体,也就是达到对客体的认识 第三、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然而这种能动性受到客体的制约,表现为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客体的规律,改造活动才能获得成功. 2016 年 10 月真题 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答案】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2.唯心主义认识论: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二者都否定反映论,认为认识或知识是先于经验对象或不需要经验对象就可以发生的,都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贝克莱、孟轲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柏拉图的“回忆说”、康德的“对象依照知识”观 4、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的认识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队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1)唯物论的反映论 VS 唯心论的认识论 (2)可知论 VS 不可知论 (3)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VS 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 2016 年 4 月真题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 【答案】B 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1.反映摹写性:强调认识是主观或思维再现对象的过程,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2.能动创造性:认识不仅仅是再现对象,而且是思维加工、观念建构对象的过程,关于对象的知识并非经验对象本身. 3.二者的关系: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同一认识活动的两个特性,是不可机械分割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与前提,创造是认识的发展与深化. 2015 年 4 月真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答案】C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列宁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一种直观,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成果的思维性加工,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或阶段.概念是关于对象本身的本质性认识,判断是关于对象的关系性认识,推理是关于既有知识的逻辑展开. 2014 年 10 月真题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具体、再抽象 D.分析、归纳、综合 【答案】A 2015 年 4 月真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 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 【答案】C

 2015 年 10 月真题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答案】B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人们在实践中,最先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同认识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产生感性认识. 由于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这次飞跃非常重要,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主体运用知识去指导实践,深化认识并改造对象的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理论到实践、认识到变革的阶段,也是实现主客体目的性统一的阶段.这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认识活动一个循环的终结.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016 年 10 月真题 “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答案】A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运动反复发展的必要性: 1.对象的多样性变化性复杂性;

 2.认识与实践的历史性; 3.人类求真的本性与向善性.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辨证运动 辨证 马克思主义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