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英语教育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2022年)

时间:2022-07-08 14: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育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2022年),供大家参考。

英语教育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2022年)

 

 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 作

 者:

 章兼中

 作者简介:

 章兼中,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原发信息: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沪)2017 年第 20172 期 第 13-18 页

 内容提要:

 文章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结构要素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历时性分析,强调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培训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才能获得积极、有效的结果。

 关

 键

 词:

 英语教育/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结构要素/特征

 期刊名称:

 《中学外语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7 年 06 期

 随着经合组织、欧盟和美国相继提出教育需要彰显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Competences 核心素养)和 21 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技能与能力的结合)以来,国际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热潮。我国教育界和正在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闻风而动,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育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目标转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前我国英语教育首先

 需要清楚、明确什么是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它从何而来,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结构要素及其主要特征。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培训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才能获得积极、有效的结果。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1.核心素养产生的时代背景

  20 世纪 60-70 年代末,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美国政府急需改善和提高对移民的英语教育质量,以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于是开始在对移民的英语教育中提倡能力导向教学法(Competency-based Approach)。此后,关注语法顺序、交际教学和能力导向教学法相结合的通用英语教材“Side by Side”应运而生。

  1990 年以后,欧洲青年大量失业,为改进和提升青少年的教育质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提出了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和监测(PISA)项目,其目标是针对 15 岁青少年学生(相当于我国初中生)能否具备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关键能力。PISA的测试内容是阅读、数学、科学和态度信息的效果,是学生将来在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经济活动中创新应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正能量的态度。比如,阅读核心能力既测试阅读理解文本的内容,也测试阅读获取信息以供自身需要的内容,还测试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活动的内容。参与 PISA 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从 2000 年起的 43 个至2012 年达到 65 个。我国上海中学生曾单独组团两次参与 PISA 测试都名列前茅。在 2012 年的测试中,上海学生数学测试平均分数为 613 分,而

 英国学生数学平均分为 494 分。在数学优秀生中,上海学生占 55%,而英国却不足 12%。在数学差生中,上海学生占 3.8%,而英国学生却远高于这个比例。

  与此同时,经合组织先后公布了如下五个关于关键能力(我国将其翻译成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

  (1)1997 年: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的基础)

  (2)2003 年: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面向成功生活和良好社会的核心素养)

  (3)2005 年: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

  (4)2006 年: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面向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

  (5)2010 年:Key Competences for a Changing World(面向变化世界的核心素养)

  从上述报告可知,经合组织起先使用 Key Competencies(Competency 的复数形式)概念名称,而从 2006 年后则开始使用 Key Competences(Competence 的复数的形式)概念名称。Competence和 Competency 是同义词,但 Competency 一词较为罕用。

 此后,美国公布了 2002 年制定并于 2007 年修订的《21 世纪核心素养》(The 21st Century Skills),涉及学生发展的多元素养,如阅读、数学、外语、英语、经济、科学、地理、历史、美术、社会、政府和公民、项目管理学习等。

  2.核心素养的概念

  经合组织和欧盟在研究报告中将核心素养定义为:代表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成功应对复杂问题需要的能力……它需要调动知识、认知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动机等社会行为因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核心素养可以定义为个人凭借知识、技能、能力、情意因素并与他人互动、创造性地解决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复杂问题并终身有用的能力。核心素养仅包含个人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意等因素是不够的,是难以成功解决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复杂问题的。此外,个人还需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人互动、生成、协调、合作才能积极、有效、创造性地解决在特定社会文化生活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3.核心素养的内涵

  经合组织明确指出,关键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要素构成。关键能力分为 3 个类型 9 种能力(见表 1)。

 欧盟则提出含 8 个素养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即用母语交流、用外语交流、数学与基本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自主与创业素养和文化意识与表达。这 8 个素养又分别都由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结构构成。

  21 世纪技能也分为 3 个类型 9 种能力(见表 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二、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

  我国英语核心素养是由多元素养组成的,所以英语核心素养也称综合素养和整合素养。无论是核心素养还是多元素养,其来源都根植于英语教育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之中。

  1.英语教育核心素养从何而来

  我国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从何而来?从天而降?显然不是。拍脑袋自己主观建构的?显然也不是。从经合组织、欧盟、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芬兰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 PISA 等国际组织项目借鉴而来?确是来源之一,但它们不是主要来源。我国英语教育核心素养的来源根植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方针的需要和英语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并蕴含于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之中。

 自 1862 年我国清政府在同文馆开设外语学科至 1949 年前,外语学科设置的外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只强调英语素养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发展。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三次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或调查:1986 年和 1988 年的英语教学大纲,以及 2011 年英语课程标准提倡语言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一百多年来,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所阐明核心素养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理性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从文艺复兴时期至 18 世纪,拉丁语和希腊语是哲学、科学、文学等使用的语言。19 世纪初,语法开始复苏,之后西方外语教学第一个流派——语法翻译法也应运而生。它规定的核心目标是语言素养和智慧能力素养相结合。语言素养主要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阅读和翻译涵盖提倡以人为本、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文学、科学等多项能力。智慧能力主要通过古希腊语、拉丁语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规则发展学生思维等智慧能力。

  第二种类型是实证派,如直接法、口语情境法、情境整体结构法等。这类外语教学法的核心目标强调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无视人文素养的发展。

  第三种类型是交际教学,如自然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教学、整体语言教学等和富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外语教学法,如咨询一学习法、沉默

 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等,以及多元智能教学法等。它们强调的核心素养是英语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当前,我国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知识社会教育的期盼。至于教育核心素养如何转化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与英语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性质相关。英语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英语教育的一个性质,是一个本性的两个方面。英语教育的本质是语言素养工具性和人文精神人文性的统一和融通,两者关系是一事物的两面,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发展英语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语言素养,增强智慧能力,学会学习策略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为今后继续运用外语学习、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发展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积极、主动、正能量的情感意志,拓展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热爱国家,拓展国际视野,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风格、学习习惯和个性心理特征。因此,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是英语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通。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英语教育性质之所以被提升至英语核心素养的高度,旨在更好地引起社会和师生的重视和积极、有效地被实施,防止以往经常静止、孤立、片面形而上学地认知、实施英语教育而不断产生钟摆式左右摇晃的现象。

  在英语作为外语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国外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往往或强调英语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或重视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21

 世纪初,我国两个英语课程标准在论述英语教育本质时,也只提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工具性,而未提及发展人文精神的人文性。2011 年版英语课程标准才开始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提升为我国英语教育的本质。

  英语教育在处理英语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一对内在紧密联系、矛盾对立统一体的关系时,两者不能偏废,需要协调发展,并以英语素养为主要方面。英语素养发展能促进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过来又能激励英语素养的提升。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人文素养也能转化成主要方面。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使用语言交际工具和其他非语言工具进行劳动实践,从而促进、发展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伴随思维同时发展的情感素养、情感思维,并从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高级社会性动物。人们在社会情境中使用语言交际工具交流思想情感的同时也发展了逻辑思维,也促进和发展了人的人性,使人从动物的兽性转化成人性,使人具有了人文性。英语教育规定的核心素养目标,无一例外地蕴含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各种教学法体系的精髓之中。随着历史发展的历程,英语作为外语教育不仅不断丰富了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涵,使英语教育核心素养目标越来越接近英语教育原本的本质,而且也充分证实英语教育核心素养目标是对英语教育预设结果正能量的价值取向。英语教育发展的历程自始至终蕴含、继承、发展、延续着自身的核心素养及其结构要素和精神血脉。简言之,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之中。

  2.英语教育多元素养的来源

 英语教育核心素养是唯一、单一的英语教育性质,但它并不是唯一、单一的素养,它是由多元素养整合和综合而成的。所以核心素养也称综合素养、整合素养。多元素养的渊源也根植于国内外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发展规律的历程之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在论述教育目标时,前者提倡将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因素相结合,并使个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后者提出终身教育四个新目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四个新目标的实质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做事,身心、认知、情绪、伦理等协调、全面发展。

  经合组织核心能力和美国 21 世纪技能都提出 3 类 9 种素养的结构要素,欧盟则提出了 8 种素养,它们又分别都由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结构构成。

  在外语教育发展规律的历程中,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规定的目标素养内在都蕴含、继承和延续着发展的导向。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 900 年,最古老的国外外语教学是通过口语会话直接教学和分析课文学习生动语言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外语教学不能当作教学方法体系。文艺复兴后,19 世纪上半叶第一个外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问世才开启了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历史,至今已近两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文化和外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外语教学法流派。各种流派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都相应规定了适合自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师生发

 展需要的教育目标素养,并直接影响、推动着外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英语作为外语学科的多元素养也根植于国外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发展规律的历程之中(见表 3)。

 由表 3 可知,英语学科多元素养的发展逐步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动态、科学发展规律的历程。在 25 个外语教学法流派中主要蕴含着 5 种素养,其中英语素养占 25 个,是各流派都肯定的;其他依次是情意素养占 14 个,智力素养占 11 个,文化素养占 10 个,策略素养占 8个。

  英语教育的多元素养也根植于我国英语教学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自1862 年京师同文馆开设外语起,我国外语教学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

推荐访问:英语教育核心素养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发展规律之中 根植 素养 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