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对于统一战线(全文),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 关于统一战线(全考点-名校内部资料)
一、统一战线的含义:
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的问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发展 1.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
(1)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2)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改组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3)过程:
①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出席并参与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接受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
②国民党一大还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的原则,并选举产生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使国民党大体上是由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改组成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联盟 ③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致使革命统一战线破裂而最终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
(4)教训:放弃了党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对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方针。
2.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
1927 年,由于国民党右派集团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使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分子,因而使得革命统一战线的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为目标,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1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中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下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
(1)目标:打败日本帝国主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方针政策: ①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为主要矛盾。随之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935 年 “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 年 12 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
③1937 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
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9月22日,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的关于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了 ④1939 年,中共提出: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⑤1941 年,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三三制”原则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3)结果: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78)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成为我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展,**时期遭到破坏。
(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 为了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白区工作路线的精神,提出“建立反卖国、内战、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国统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
②1947 年初,上海工人掀起的“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带动了民族资本家,扩大了反对美蒋的统一战线。国统区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着解放区的斗争,成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③1948年,民主同盟等同蒋介石集团决裂,同共产党并肩战斗,放弃了“中间路线”。
④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空前巩固和扩大。
(2 过渡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的组织形式。虽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和任务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统一战线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它为调动社会各阶层的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3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并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它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遭到破坏民主党派停止了活动。
5.爱国统一战线(1978-今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统一战线重新得到落实,明确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1928 年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就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①范围:爱国统一战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三部分力量。
②任务:它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奋斗。
③意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于把中华儿女广泛团结起来,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聚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知识拓展】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结果或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原因 结果或影响 国民革 命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 命时期 两党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共走向成熟 抗日战 争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放战 争时期 两党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大陆分离,中国长期不能统一
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者合作或者对抗,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是被统治阶级。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