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逻辑,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完整)

时间:2022-07-05 16: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逻辑,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完整),供大家参考。

学逻辑,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完整)

 

 学逻辑,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 ————从当下部分地区高考作文说起 作

 者:

 徐江/张斌利

 作者简介:

 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张斌利,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车轴山中学。

 原发信息:

 《人民教育》(京)2014 年第 201420 期 第 33-36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5 年 03 期

 2014 年高考作文题,特别是四川、安徽、湖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高考作文题,蕴含明显的逻辑学原理。面对高考作文试题的“逻辑化”,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指导尚停留在老思维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教逻辑,本身就是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把考场内的书面答卷看做是面对人生现实问题的回应,做好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学生不仅能泰然面对高考,而且也锻炼和积累了生活所需的实际能力。所以,学点儿逻辑,用点儿逻辑,提高学生实践判断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当下这些高考作文题同教材课文一样,都是鲜活的教育例子。本文将以 2014 年部分地区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分析它们到底与做人、做事、做文章之间有何关系。

 做人、做事、做文章统一在“同一律”的思维方法上

  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共用试题大意是:某校传统趣味体育项目——“山羊过独木桥”活动,本来规则规定参赛双方运动员各从低矮的“桥”的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各自要保持自己的平衡,同时要迫使对方落“桥”,未落者顺利走向端点,即得一分。两队竞赛,得分多者为胜。比赛中,有一组运动员相遇后别出心裁,相拥相抱,互保平衡,稳稳转身,然后各自顺利走向端点。对此,观众、其他运动员、裁判当场发生激烈争论。不仅如此,“事后,相关思索还在继续中”。

  面对这道作文试题,我们不妨把它看做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试题分析中,我们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假设思考——假如“我”是运动会组织者,该怎样处理这个事情?高三学生都能想到,人们争论的问题无非集中在怎样看待这两名运动员的行动算不算违规?算不算成绩?对这种反常而有新意的行为怎样处理?

  假如“我”是运动会的组织者,首先要知道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按创新动作两边各得一分有何负面影响?按违规论,不计成绩又有什么负面影响?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这件事情中有一个矛盾,涉及主事人办事公正、公平及负责任的品质问题。这两位选手算不算违规,计不计成绩,不能简单处理。按创新办,不考虑规则,两队各得一分,是双赢。但是,从两队内个人比赛成绩看,遵守赛制落“桥”选手比赛记录为“0”分,不守规矩比赛者则得分,这显然不公平、不公正。况且,两队都得分,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同时,

 假如是多支队伍参赛,比如足球世界杯小组赛计小分,这显然也会影响小组名次,有违公平。可是,按比赛规则办,两位选手违规,不算成绩,这样做又否定了他们的创造性,不利于这项运动的发展,所以不能草率。应该做到既要从全体比赛选手同一规则同一对待考虑,又要肯定这两位选手的创造性,坚持原则不动摇,灵活机动不僵化。

  这事需分两步走,从“当场”看算违规,不计成绩;从“事后”看要修改规则,增加比赛“合作、协作”条款,给这两人发创造奖。逻辑上的“同一律”告诉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的范围内,对同一问题的认知、概念及判断内容要保持一致。“当场”的比赛规则必须前后保持“同一”,即便于“事后”从运动发展角度修改规则,增加比赛的“合作”条款。显然,这里面有主事人的风格品质问题,既要替别人想得周全一些,还要坚守原则问题。这是做人。

  作为主事人,面对发生的矛盾、争执,他要有全局观念,保证比赛秩序,维护比赛正常进行。所以他要果断地让裁判根据比赛规则办事,制止现场争论。根据规则,在运动会现场,不能允许观众、运动员、裁判“当场”进行激烈争论。这是“法制”问题,还有处事干练、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这是做事。

  有了上述认知,接下来写文章评判这个事件就很简单了。面对这个材料,应该跳出来俯瞰事件,注意材料的全部条件,特别是对“当场”争论与“事后”思索从理论上作评析解释。要注意不是简单地依据赛制规则作

 评判,而要上升到坚持正确的思维方式讲出理论来,那当然会更能说服人,比如重申“同一律”这一思维原则。

  所以,做人公正、公平,做事果断、有眼光,做文章辩证、全面,全部统一在逻辑“同一律”思维原则上。

  概念本身的内涵揭示做人的“要件”

  四川省 2014 年的高考作文核心就是一句话——“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试题要求考生就此引发的感想写作文。

  如果考生接受过基本的逻辑教育,那么就会很清楚地知道这是“假言判断”中的“必要条件判断”。“只有……,才能……”这个句式,是标准的“必要条件判断”标志。“只有”是全判断的前件,“才能”是全判断的后件。在这里,没有“只有”的相关条件,就不会有“才能”的相关判断。但是,有了“只有”的相关条件,却不一定有“才能”的相关判断。“只有”就是“才能”的必要条件。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但是,在他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并不一定属于他。比如,俗话说“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这里所说的“爬起来”就是“站起来”,是指受挫人从挫折中醒悟过来,精神上坚强起来,但是他并不一定能重新开辟出一个新世界来。然而,没有从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的精神、意志以及对受挫的认知,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四川省高考作文中的这句话是“必要条件判断”。

 明白前件与后件的关系,那么这个“必要条件判断”提醒着学生怎样去论证。“站起来”是“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个判断。当然接下来阐明“这个世界”能够“属于他”与“他”的生存关系,这也就明白了“站起来”对于“他”的生存是多么重要。

  明白这种逻辑性质,就更能认清怎样“做人”的内涵,即首先要“站”着。这是逻辑学中蕴含的“做人”道理,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经验。

  用“归纳”教会生存之道

  湖北省 2014 年的高考作文题大意是,游客在山脚问从上边下来的人:上面风景如何,答者迥然,有说美者有说不美者,信其美者登上山腰看到古木参天,信其不美者留在山脚;游客在山腰又问从上边下来的人,答者依旧,信其美者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信其不美者止步于山腰。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一种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应该表现在能不断地从各种具体的事件中发掘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和不断地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的事物以尊严和意义。”而实现这样“真正的精神文明”,靠的就是“归纳推断”。

  所谓“归纳推断”,就是以对个别的具体事例认知为前提进而推出有关这些具体事例所属那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用英国学者吉尔比的话说,就是“我们在心灵的背后有一种期待,希望能把许多个体中不断出现的某种行为特征或模式归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组或一类上”。

 实际上,湖北高考作文就是在考验学生的“归纳推断”能力。不能从上述游客登山情景中有所悟的话,是不会写作的。所谓“悟”,某种程度上就是“归纳推断”。“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前进一步,都缘于美好期盼的激励;没有期盼,便没有动力,会止步于当下。”假如归纳出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写作议论文《期盼与人生攀登》——人只有有追求,才能不断攀登高峰。甚至以此道理为核心,写作记叙文。比如,依托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重新虚构王安石与众人游褒禅山的情景,有人止步于前洞,而王安石等人则能进入后洞;入后洞至中途,石柱、石笋、石乳尽观之,有人欲止步于此,而王安石不肯罢休。愈进愈狭,题记愈少,穷尽洞底再无奇观,同行者皆怨之。王安石则应之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然心中有探美之欲则能穷洞之底也。至穷处虽无奇,则知无奇也。不期其有,则无再进之欲。不穷洞,则何知其底不奇也。此无可悔也。”此番慨叹,别有味道,知无奇亦是一种收获。

  那么,这样的归纳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呢?

  吉尔比说:“归纳有从结果出发到达原因的味道,但是如果更准确地说,它从事件出发,到达以一般规律的形式对他们的表达。”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对所要归纳分析的事情要探究事情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而且要把具体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上升为普遍的道理。比如,关于游客从山脚到山腰,由山腰再到山顶的结果及原因,要有规律性表达,而这种表达的形式最常见的是概括。

 概括的操作方法具体分两步。第一步,将所要归纳的事情相关各元素分割清楚,然后找出被分割出来的相关元素上位所属较大的“类”概念。如湖北作文题的分割如下:游客、山脚、山腰、山顶、游客惦念好风景。所以,我们把“游客”上移为“一般的人”,把“游山”上移为“人生经历”,把“山脚”至“山腰”“山顶”上移为“进步”,把“惦念好风景”上移为“美好期盼”,把“留在山脚”“留在山腰”上移为“止步不前”。第二步,就是用精辟简练的语言,将上述各元素用上位“类”的概念取而代之,综合联系表述。比如,游客游山心盼看到好风景,便能一步一步由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反之,则分别滞留在山脚、山腰。这个具体事情便概括为一般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前进一步,都缘于美好期盼的激励;没有期盼,便没有动力,进而会止步于当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概括就是扩大被归纳事物相关元素的概念外延,即由事物相关元素外延较小的概念上移到外延较大的“类”的概念。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但是,思想是由归纳思维产生的。教会学生归纳,即教会学生面对生动的客观现实(自然的或社会的),也有可能制造思想。那么,这就不仅仅是考试了。如果有这样的能力,他的生存状态便臻于阿恩海姆所说的“真正的精神文明”,这样的教学不就是教学生文明的生存之道吗?

  构建逻辑思维培养框架系统

  若想更好地实现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这一理念,我们必须构建起逻辑思维的培养系统,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棍子零敲碎打。

 我们以上海某年的高考试题“忙”为骨干题目,提出了“‘定义对于论说’如同‘决议对于行动’”的专题讲座,以给“忙”下定义为切入点讲这一“类”逻辑问题。所谓忙,是指人们所要完成的工作量与所能支配的时间发生矛盾的一种工作状态,通俗说就是“活多时间少”。通过这样的下定义,让学生认识“忙”的本质问题,从而沿着“活多”与“时间少”的矛盾,去分析“忙”带来的危害及思考解决“忙”的办法。

  又比如,以某年全国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骨干题目,提出“假言思维的‘天马’如何行于空”的专题教育,培养学生的“假言判断”能力,建立起“假如……,就会……”以及“只有……,才能……”等等逻辑判断思维机制。我们还以“诚信”为主题,以年轻人在健康、金钱、美丽、机敏、才干、荣誉、诚信七个积累情况下,必须暂时放弃一个积累来度过当下困难为背景,针对如何正确选择的问题,提出了“选言思维”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如何进行“选言判断”,提高其真正的“选择”能力。再比如,我们以某年全国试题“‘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提出“同一,不可脱离的基准线”专题讲座,讨论两个“近”字字同义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接近、靠近、趋近,有亲近之愿;后者是物理距离之义,进而讨论概念分析要用“同一”的原则……

  这样,我们通过 10 个专题讲座,相对完整、系统地构建了语文逻辑思维培养系统,作为学校的校本选修课。

推荐访问:学逻辑,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 做文章 逻辑 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