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2-07-03 1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题说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主要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学科课程整合的视角,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广阔的舞台上让他们进行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既能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等其它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课程特点。

 2、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

 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加以组织。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

 3、课程整合 指以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按照学科性质和特点,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渗透的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拓展和重组,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学科领域知识也可以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二、本课题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政策背景与意义 2001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切实有效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必将能够积极拓展学科领域,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同时会使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各学科横向联系也会得到相应的加强。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理论背景与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是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认为:只须认定自己已在求学,已在做人,求学与做人是切己份内的事,其方法从实践中都可以求得,不一定要等人指导,而且唯有从实践中得来的方法最为切实可靠。做人原是要“做”的,就是说要实践的。你“做”了,你实践了,内容就充实了,方法也“左右逢源”了。

 3.实践背景与意义 几年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大批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新课改的中坚和骨干;不少地方和学校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有效地推进了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这一特殊性,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难,因此,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与

 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

 我校地处莱钢周边,棋山脚下,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化实施入手,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改变教师观和学生观,以班级和学科为单位进行课程整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去关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在活动实施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让课程整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力支撑,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活动课程”。自从杜威对活动经验课程做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世界范围内课程综合化的走势日趋明显。近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更有力地强化了这种趋势。加强课程实践性与综合性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导潮流。他们的做法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国内研究现状 近代,在国外教育潮流的影响和教育救国理想的推动下,教育与实践才真正结合,其中突出的代表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陈鹤琴。陶行知主张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生活即教育”。

 另一教育家陈鹤琴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

 近几年,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师资培训和培养,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挖掘、利用,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性推进和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思路。

  3.研究趋势分析 首先,课程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好地回答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性、价值取向等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其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帮助我们解决了在具体实施中遇到的许多难点和热点问题。

 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围绕“联系生活,关注社会 ”、“走进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生活,张扬个性”为主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课题符合当今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符合教育课改和教师成长的需求。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协作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通过课程整合,转变学习方式,使目标设计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

 3.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实施常态化教学活动,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整的教学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探究、创生与开发,形成校本研发机制,开创学校教育的新特色。

 (二)研究内容 1.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契合点。

 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题单元活动体系。

 3.建设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校本课程。

 (三)创新点

  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系统地与学科教育内容系统地整合,从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模式”。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

 或大胆想象,培养起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资源与学科进行整合,成为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乃至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激活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开发和利用,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有效地保障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巨大生命力与广阔前景,体会到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主体学习的巨大作用,教师在辛勤的探索实践中感受到专业发展的快乐。

 五、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有利条件、难点及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常态课,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学科特点所整合的资源,在课堂上能轻松驾驭,活动中学生们能自主、活泼、有序、深入地开展。

 1.优秀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活动开展中积极营造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的思想素养,业务素质,开拓创新精神充分的提高,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

 2.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我校每年都承担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先后有一项国家级课题,六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特别是我校承担的省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研究》顺利结题,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3.有力的研究保障 学校的研究资料丰富,并且有可以上网的电脑,可以为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学 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全力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把科研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这为教师从事课题科研提供大量的便利条件。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包括查阅、积累、整理相关资料,用于指导实践。

 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发动师生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分析。

 3.案例研究法:在日常教学、有关活动中,努力整合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结合个案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教师、学生多方面协调发展。

 4.经验总结法:根据原始资料,及时整理、分析并进行提炼,写出有一定价值并值得推广的介绍、经验总结、论文等,汇编校本课程手册。

 七、研究步骤 启动阶段:

 加强理论学习,构建新的课程规划模式,重点放在“课程开发”、“课程整合与建设”上。选择一、二个课题开展活动,召开一次案例研讨,观摩课,让教师与学生深入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探索阶段:

 重点放在提炼以“走进生活”为总主题的课程资源,从“资源开发与建设”、“教师与学生发展”入手,每月听取 2 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开展1次汇总会,总结本月 2 堂实践活动课的优缺点,记录相关经验。以年级学科为主线形成主题单元,以学科型模式实施课程。

  提高阶段:

 反思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发扬优点,弥补缺失,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单元内容、实施策略及课程评价体系;总结课题成果,并计划制定下一轮的活动规划。

 总结阶段 课题组成员总结研究所得,形成研究成果;负责人和核心成员整理、分析研究成果及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申请结题,做好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八、本课题预期成果形式描述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2.课题组将撰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与案例故事,编写成册; 4.录制有关课题研究的优秀课堂实录和故事剪影。

推荐访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课程 开题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