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中学2022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完整)

时间:2022-07-03 16: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中学2022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完整),供大家参考。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中学2022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完整)

 

 2022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 1 .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 2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 3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0 30 小题,每小题 5 2.5 分,共 5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 . 公元 4 1314 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 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 促进了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B. . 终结了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C. . 体现了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D. . 加速了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2 2 . 在古希腊世界城邦争霸一直是主旋律,但其中还蕴藏着某种走向更大规模的希腊国家的要求,如以提洛同盟为基础的 “ 雅典帝国 ” 的建立就可以看作是一次使希腊走向统一的尝试,但历史上却最终没有出现 “ 希腊帝国 ” ,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 海洋文明和商业的发展

 B. . 泛希腊主义思想的制约

 C. . 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D. . 城邦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

 3 3 . 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 . 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 B. . 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 .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D. . 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4 4 . 如图漫画发表于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画报》4 1934 年第三期。该漫画的寓意是

  A. .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

 B. . 长征初期红军主要采取游击作战

 C. . 党中央纠 正了 “ 左 ” 倾军事路线错误

 D. . 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应成为游击队中的火车头

 5 5 .8 1508 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米开朗琪罗描绘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拉斐尔对此由衷称赞说米开朗琪罗是用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这个世界的。据此判断,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

 A. . 《雅典学院》 B. . 《创世纪》 C. . 《末日审判》 D. . 《哀悼基督》

 6 6 .4 1933~1934 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 2 3.2 到 到 4 9.4 戈比;通过国家商业 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 0 400 到 0 500 戈比。这说明当时苏联

 A. . 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线的胜利 B. . 为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创造条件

 C. . 把提高农民积极性放在首位 D. . 举全国之力汇聚发展工业资金

 7 7. . “ 一国两制” 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 .社会生活 8 8 . 某学者认为,万民法不但授予外邦人公民权,以便缓和其他民族对罗马政府的不满,而且还在帝国后期改善和提高了奴隶的地位。据此可知,万民法的推行

 A. . 有利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B. .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矛盾

 C. . 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律体系 D. . 废除了罗马的奴隶制度

 9 9 . 被誉为“ 近代经济学之父” 的亚当•于 斯密在其出版于 1759 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 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 .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 .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 .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 滞涨” 状态 D .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10 . 历史上西方的许多思想家为人类丰富的人文精神宝库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在以下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中,由法国思 想家卢梭提出的是 A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 .地主是贪婪的野兽, 永不知足的醉汉, 他们留给农民的只是无法抢走的空气 C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11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

 “ 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

 ” 当时的“ 世界环境 ” 是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 世界政治格局 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12 . 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 “ 广州体制 ” ,其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 “ 公行 ” 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 (

 ) )

 A. . 乾隆年间 B. . 道光年间

 C. . 咸丰年间 D. . 同治年间

 13 . 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 “ 还改票来!

 ” 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 按 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14 . 下表据许涤新、吴承明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编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 政府的政策推动了 1894 、 1914 、6 1936 三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

 B. . 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 6 1936 年与外资相比优势不明显

 C. . “ 实业救国 ” 思潮有力促进了民间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

 D. . 外国输华资本的下降、时局的动荡导致 81948 年资本总额下跌

 15. .1921---1922 年,苏俄逐渐出台农民要上交的实物税,有 种类有 18 种,包括粮食、饲料、油料作物种子、马铃薯、干草、奶产品、肉类、鸡蛋、家禽、蜂蜜、羊毛、亚麻及大麻纤维、皮革原料、皮货、小动物、烟草和蔬菜等。这一政策(

 )

 A. . 反映出苏俄生活必需品丰富 B. . 易增加苏俄税收的社会成本

 C. . 说明苏俄经济部门比较健全 D. . 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6 . 下图是某杂志刊登的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示意图,图中用科学家或重要发明作为每个科技中心的象征,但某一国的象征图放错了,如要替换正确的象征图,下列各项可以考虑的是

  ① 法拉第 ② 瓦特 ③ 内燃机 ④ 爱因斯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17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梭伦改革后,雅典旧时残酷剥削自己同胞的方法,已经弃而不用,如今主要是剥削奴隶和雅典以外的买主了。这一变化

 A. . 源自于古希腊对外殖民扩张 B. . 扩大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

 C. . 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发展 D. .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8. . “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 中写到:“1999 年 年 12 月,中国发放第一张社会保障卡。全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到 卡制度,人民群众从此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社会保障服务。截止到 2018 年底,社会保障持卡到 人数达到 12.27亿人。”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的条件有

 ① 综合国力提升

 ② ② 信息技术推广

 ③ ③ 法制建设进步

 ④ ④ 城乡差别消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 . 明初制度规定,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它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 “ 始骑马 ” ,不久 “ 皆乘轿 ” ;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这反映了明朝

 A. . 科举制推动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

 B. . 士大夫率先奢靡的行为影响深远

 C. . 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

 D. . 礼法观念松弛带动社会习俗变化

 20 . 在这部巨著中,十位青年男女一 起逃离瘟疫肆虐的城市,住到乡下的一座别墅里,以讲故事的办法振作精神。它的故事主题涉及 4 14 世纪意大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主题是反对教会、揭露僧侣的腐败和虚伪。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A. . 塞内卡 B. . 彼特拉克 C. . 薄伽丘 D. . 莎士比亚

 21 . 以下是两位史家关于德国统一的历史论述:甲说:

 “ 发生在 1 1871 年的 ‘ 统一 ’ 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

 ” 乙说:

 “ 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俾斯麦明白, 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

 ” 下列选项与论者观点一致的是

 A. . 两位史家关于德意志统一动因的看法相互冲突

 B. . 乙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

 C. . 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意志统一的说法

 D. . 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

 22 .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 耕者有其田” 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的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 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 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 .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3 . 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 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 此上书应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民国初年 D .新文化运动中 24 . 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不仅是因为中国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与指挥,而且还在境外协助盟军作战。中国军队协助盟军作战的最主要境外地是

 A. . 苏联 B. . 越南 C. . 印度 D. . 缅甸

 25 .4 1954 年,美国新闻署要求对外宣传应致力于显示美国 “ 信奉世界和平、相信人类和国家之间的博爱能够在联合国内消除其分歧和推动合作 ” ,应当通过 “ 非自我夺耀的方式 ” 展现 “ 美国抵抗侵略的能力 ” 和支持 “ 世界和平秩序的构建 ” 。其目的是

 A. . 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 . 塑造美国良好国家形象

 C. . 推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D. . 反思美国对外政策

 26 . 伏尔泰在《礼俗论》中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

 “ 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伏尔泰

 A. . 痛斥欧洲商人的侵 略行径 B. . 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

 C. . 抨击法国的政治体制 D. . 认为当时的中华帝国比欧洲各国优越

 27 . 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 A .《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B .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 C .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D .工部局建立 28 . 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国旗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A. . 动员民众参与抗战 B. . 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

 C. .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 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

 29 . 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汉藏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颐和园有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之称,其中与 布达拉宫有相似风格的建筑是

 A. . 智慧海 B. . 乐寿堂 C. . 佛香阁 D. . 四大部洲

 30. . 《国语 · 楚语下》记载:

 “ 天子遍祀群神品物, , 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 , 卿、大夫祀其礼, , 士、庶人不过其祖。

 ” 这表明西周

 A. . 政治专制国家集权 B. . 礼乐社会等级鲜明

 C. . 物质丰富国力强盛 D. . 社会转型礼崩乐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第 1 31 题 题 0 10 分,第 2 32 题 题 2 12 分,第 3 33 题 题 2 12 分,共计 4 34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 . 全球化使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料一

 工业化使国际分工日益审核 …… 工业社会的代理人在世界范围内为他们的工厂寻找. . 原料 …… 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

 了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其他地区从工业化的进程中受益甚少,但是这一过程却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 (美)杰里. . 本特利赫伯特. . 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和贸 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金融风险高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着 “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 的普遍困惑 …… **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

 —— 胡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国的思想贡献》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 9 19 世纪末 0 20 世纪初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一格局的主要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 人类应如何应对当前世界 “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 的问题?

 3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与唐代相比,商人地位有了实质的提高。他们市籍被完全废除,同是国家 “ 编户齐民 ” ;服饰也不再有所限制,衣白还是衣紫任由其自由选择;商人子弟中 “ 奇才异行者 ” 可以堂而皇之地经由科举做官,亦可通过捐纳或财贿达到入仕的目的。唐宋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为传统的贱商观念所束缚,纷纷以经营...

推荐访问: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中学2022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 平阳 温州市 年高